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9ad3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f.png)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本文将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特点:1、政策导向性强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和推动,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例如,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的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以及建设充电设施等政策。
这些政策的执行,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动力。
2、研发能力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核心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中,大大提升了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比亚迪公司在电池制造方面领先于国际同行。
3、产业链完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电控系统到电动汽车整车的完整产业链。
这个完整的产业链,使得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4、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潜力巨大,据统计,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8万辆,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大单一市场。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趋势:1、产业升级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供应商的合作,引入更多高科技元素,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2、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加强对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等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领先于国际同行。
3、品牌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加强国内外品牌建设,通过创新营销和品牌宣传,提升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同时也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
4、国际化战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注重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产品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653e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e.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指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以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等为基础的一系列相关产业。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迅速崛起。
下面将从产业链上游、核心和下游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等。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主要有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等多种类型。
动力电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
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系统,分为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两种类型。
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和驱动力。
电控系统则负责控制和管理动力电池和电机的工作状态,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和稳定性。
充电设施是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包括充电桩、充电站等,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产业链核心包括整车制造和动力总成。
整车制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车身设计、零部件采购、装配和调试等。
整车制造企业需要协调各个环节,确保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市场需求。
动力总成则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系统,包括电池组、电机和电控系统的集成。
动力总成的研发和制造水平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竞争力。
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销售和服务。
销售渠道的健全和市场份额的占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销售网点的建设和销售团队的培养将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此外,售后服务也是产业链下游的重要环节。
售后服务包括维修、保养和配件供应等,对消费者满意度和品牌形象有着重要影响。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
相较于传统的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特点是更加集中和复杂。
这主要体现在核心环节的关联性和技术的高度集成化上。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动力电池技术的提升、充电设施的建设和互联网的融合等。
然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推广,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ffb2a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b.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第1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述 (2)1.1 新能源汽车定义及分类 (3)1.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构成 (3)第2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3)2.1 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3)2.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概述 (3)2.1.2 各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4)2.2 主要国家政策及支持措施 (4)2.2.1 政策扶持 (4)2.2.2 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 (4)2.3 国际领先企业竞争格局 (4)2.3.1 电池制造商竞争格局 (4)2.3.2 整车制造商竞争格局 (4)2.3.3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与竞争 (4)第3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5)3.1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5)3.2 我国政策及支持措施 (5)3.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企业 (5)第4章电池产业链发展分析 (5)4.1 锂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5)4.1.1 锂电池类型及功能比较 (5)4.1.2 国内外锂电池技术发展水平 (5)4.1.3 锂电池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6)4.2 电池原材料供应现状 (6)4.2.1 锂、钴、镍等关键矿产资源分布与供应状况 (6)4.2.2 电池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 (6)4.2.3 我国在电池原材料领域的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布局 (6)4.3 电池制造与回收 (6)4.3.1 电池制造工艺与产能分布 (6)4.3.1.1 锂电池制造工艺流程 (6)4.3.1.2 我国电池制造企业产能与竞争格局 (6)4.3.1.3 国外电池制造企业现状与发展动态 (6)4.3.2 电池回收技术及产业现状 (6)4.3.2.1 电池回收技术分类与工艺流程 (6)4.3.2.2 我国电池回收政策、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6)4.3.2.3 国外电池回收市场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 (6)第5章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产业链发展分析 (6)5.1 驱动电机技术发展现状 (6)5.1.1 电机类型及功能比较 (6)5.1.2 电机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6)5.2 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6)5.2.1 逆变器技术 (6)5.2.2 驱动器技术 (7)5.2.3 控制器技术 (7)5.3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主要企业 (7)5.3.1 国内外驱动电机企业 (7)5.3.2 国内外控制系统企业 (7)5.3.3 产业合作与竞争格局 (7)第6章电控系统产业链发展分析 (7)6.1 电控系统技术发展现状 (7)6.2 电控系统产业链主要环节 (8)6.3 电控系统主要企业竞争格局 (8)第7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分析 (8)7.1 轻量化技术发展现状 (8)7.2 轻量化材料应用及发展趋势 (9)7.2.1 高强度钢 (9)7.2.2 铝合金 (9)7.2.3 碳纤维复合材料 (9)7.3 轻量化技术主要企业 (9)第8章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分析 (9)8.1 充电设施建设现状 (10)8.1.1 充电桩数量及分布 (10)8.1.2 充电设施技术水平 (10)8.2 充电技术发展及标准化进程 (10)8.2.1 充电技术发展 (10)8.2.2 标准化进程 (10)8.3 充电设施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 (11)8.3.1 商业模式 (11)8.3.2 盈利模式 (11)第9章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分析 (11)9.1 智能网联技术发展现状 (11)9.2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及挑战 (11)9.3 智能化产业链主要企业 (12)第10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2)10.1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预测 (12)10.2 产业链技术创新趋势 (12)10.3 产业链政策与产业环境变化趋势 (12)10.4 产业链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12)第1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述1.1 新能源汽车定义及分类新能源汽车,指的是采用非传统能源作为动力来源,或采用新型驱动技术,具有较低排放或零排放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fa72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b.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分析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和油价的逐步攀升,新能源汽车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
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在不断壮大和完善。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概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指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涵盖车辆开发、零部件制造、电池生产、充电设施建设和销售服务等所有环节的一条完整产业链。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分析1.车辆开发环节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其中车辆开发是关键环节之一。
车辆开发环节主要包括设计、测试、试产和量产等。
为了提高研发效率和降低成本,汽车制造商通常会与供应商和科研机构合作进行联合研发。
以特斯拉为例,其在研发、设计和制造方面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专业技术人员,但也会与一些优秀的供应商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以提高研发效率和降低成本。
2.零部件制造环节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生产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中包括电机系统、制动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等。
针对不同的零部件,制造商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同时也需要与供应商和科研机构合作,以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
3.电池生产环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电池系统的生产需要满足电池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同时,电池生产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
以宁德时代为例,该公司在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动力电池方面,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产业链。
4.充电设施建设环节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需要配套的充电设施建设。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积极推进充电设施的建设工作。
同时,科技创新也是提高充电设施的便捷性和效率的关键。
5.销售服务环节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服务环节同样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和客户满意度,汽车制造商需要加强销售渠道的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本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3fcb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4.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本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指新能源汽车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和相关产业的集合,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本分析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成本占比、成本结构和成本优化方向,提高产业链效益。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研发环节的成本。
新能源汽车研发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首要环节,涉及到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研发成本主要包括人员费用、设备费用、研究设施费用等。
同时,新能源汽车研发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各种试验和测试,也需要一定的成本支持。
其次是新能源汽车生产环节的成本。
新能源汽车生产环节主要包括零部件采购、生产设备的投资、生产线的建设等。
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中,电池是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其成本占整车成本的比重较大。
此外,生产环节的人员费用、设备费用、研发设施费用等也需要考虑在内。
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各种质量检测和测试,增加了成本支出。
第三是新能源汽车销售环节的成本。
新能源汽车销售成本包括市场推广费用、销售人员费用、物流费用等。
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增加广告宣传等费用支出。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价位相对较高,销售环节的销售人员费用也相应增加。
最后是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环节的成本。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成本包括售后服务人员费用、维修设备费用、维修配件费用等。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技术更新迭代较快,需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及时的维修保养服务。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本分析中,成本的控制和优化是提高产业链效益的关键。
首先,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
这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等方式实现。
其次,在销售环节可以通过加强市场调研分析,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避免过度推广和浪费。
同时,建立合理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售后服务效率,减少售后维修成本。
最后,在研发环节可以加强技术创新,降低研发成本。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产业链与价值链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产业链与价值链](https://img.taocdn.com/s3/m/bf2da69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f.png)
在产品设计阶段,需要综合考虑车辆的性能、外观、人机交互等方面 的因素,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生产制造的可行性,以 确保产品的可生产性。
生产制造与物流
生产制造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生产需要专业的生产线和设备,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 产安全。
回收利用与资源再利用
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对废旧电池等材料 进行再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政策支持与规范管理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二手车市场和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
05
价值链分析
产品研发与设计
01
产品研发
02
产品设计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研发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电力电子、电池技 术、控制理论等。研发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开 发出高效、安全、可靠的产品。
充电设施
无线充电、快速充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 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
政策环境与市场机遇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对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包括补贴、税收优惠、购车指标等政策。
市场潜力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油价的上涨,消费者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竞争格局与合作机会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产业链中,涵盖了从电池原材料的开采、电池制 造、电动汽车生产、销售,到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等多个环节。
产业链构成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电池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的电池制造商 和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及下游的充电设施运营商和终端用户。
上游企业主要负责提供电池原材料,如锂、钴等;中游企业主要负责电池和电动 汽车的制造;下游企业则主要负责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以及为用户提供充电 服务。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1ae3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0.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报告一、引言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具有环保、节能、智能等优势。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市场前景。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概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后续服务等环节。
研发环节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等核心技术,设计环节主要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设计和优化,生产环节关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等,销售环节包含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推广策略,后续服务环节则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
三、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中最关键的是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
电池技术的进步将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能,而电机技术则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性能和效率。
目前,国内外在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四、新能源汽车设计与优化新能源汽车设计与优化涉及整车结构设计、轻量化设计等方面。
整车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电池组布局、底盘结构等因素,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要求。
轻量化设计则是为了减轻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重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能提高电池寿命和续航里程。
五、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与设备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与设备是指生产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工艺相对传统燃油汽车有所不同,需要针对电池组的组装、电机系统的安装等进行特殊工艺设计。
同时,新能源汽车生产所需的设备也需要具备高度的先进性和自动化程度。
六、新能源汽车销售渠道与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推广是推动其市场发展的关键。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品牌4S店、电商平台、政府采购等多种渠道方式。
市场推广方面,需要采取差异化策略,突出新能源汽车的环保特点和品牌形象,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意愿。
七、新能源汽车后续服务新能源汽车的后续服务是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后的关键环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与创新路径探讨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与创新路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6bb93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c.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与创新路径探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推动汽车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并探讨创新路径,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1. 原材料供应环节原材料供应环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起始环节,主要涉及到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
这些关键部件的供应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品质和成本起着重要作用。
在原材料供应环节,可以通过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
2. 零部件生产环节零部件生产环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涵盖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
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等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加强研发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集成创新。
3. 车辆生产环节车辆生产环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整车组装、系统集成等。
在车辆生产环节,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4. 销售与服务环节销售与服务环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终端环节,关系到消费者的购车体验和售后服务。
在销售与服务环节,可以通过建设完善的销售网络、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方式,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
5. 循环经济与回收利用环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循环经济与回收利用环节涉及到电池回收、废旧部件利用等方面。
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开展废旧物资资源化利用等途径,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创新路径探讨1. 技术创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动力。
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
同时,要加大对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力度,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分析与布局建议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分析与布局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6258bc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c.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分析与布局建议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构建和布局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分析,并提出布局建议。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指从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到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
它包括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制造,以及充电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等环节。
1.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基础,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
这些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水平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竞争力。
因此,加强对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2. 充电设施建设充电设施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设施。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与充电设施的建设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充电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3. 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环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也是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环节。
建立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络,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将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建议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分析,以下是布局建议:1.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基础。
政府应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突破。
2. 加大充电设施建设投入充电设施的建设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充电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鼓励企业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充电设施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提升用户充电体验。
3. 建立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建立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络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现状研究
![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6baf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0.png)
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现状研究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新能源汽车不仅代表着未来出行方式的变革,更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
要深入了解这一行业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对其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全面的研究。
新能源汽车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和零部件制造。
原材料方面,锂、钴、镍等矿产资源是生产动力电池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对这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以锂为例,其价格的波动对整个产业链的成本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为了保障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全球矿产资源市场,加强与资源国的合作,提高资源自给率。
在零部件制造领域,动力电池无疑是最为核心的部分。
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激烈,技术不断创新。
主流的电池技术包括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它们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等方面各有优劣。
一些领先的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降低成本。
同时,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了核心零部件,上游产业还包括电子元器件、汽车芯片等。
在当前全球芯片供应紧张的形势下,汽车芯片的供应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汽车厂商和芯片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芯片技术的研发和产能的提升。
新能源汽车的中游产业主要是整车制造。
传统汽车厂商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车型。
同时,一批新兴的造车势力如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也迅速崛起,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先进的技术,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整车制造环节涉及到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复杂的工艺流程,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在生产过程中,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工厂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4faa57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e.png)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的日趋严峻,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交通工具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也成为政府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
通过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上游产业链:电池和电机上游产业链是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基础,其中电池和电机是核心技术。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电机技术研发能力正不断提升,在全球领先水平中崭露头角。
特别是在电池技术方面,我国已经打破了国外垄断,拥有了多项重要的专利技术,如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固态电池技术等,是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制造的龙头企业之一。
但是,上游产业链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电池材料的供应存在着瓶颈,特别是在稀土等关键材料上,我国需要依靠进口,造成了一定的对外依赖。
其次,电机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实现功率增强、重量减轻、稳定性提高等方面的升级。
二、中游产业链:整车制造中游产业链主要是整车制造环节,其中包括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多个环节。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能。
同时,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质量和性能水平。
在整车制造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存在着一些独特的技术瓶颈。
例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电池的寿命和续航能力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三、下游产业链:销售和服务下游产业链涵盖了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最后一环节,销售和服务的质量对消费者的体验和印象至关重要。
在销售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存在着购车补贴政策逐步减少的问题。
政策的变化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热情有所减弱。
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消费者对于其独特性能的认知不断提高,相信销售量也会逐步增加。
在售后服务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新能源汽车的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
![新能源汽车的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https://img.taocdn.com/s3/m/5db1e8c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2.png)
新能源汽车的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和对传统燃油车的限制,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当今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新能源汽车不仅具备环保低碳的特点,还拥有高效节能的优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和购买新能源汽车。
然而,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离不开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支持与发展。
1.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组成与特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指将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技术、设备、材料、零部件和整车生产企业有机组合起来,从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组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原材料供应和能源开发。
包括锂电池、电动机、充电桩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和供应,同时也要关注电池材料、稀土材料等相关原材料的供应链。
其次是零部件制造和整车生产。
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电池模块制造、电动机制造、电控系统、车身制造等,而整车制造则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最终的新能源汽车。
再次是销售与服务。
销售与服务环节不仅包括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还包括售后服务、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加复杂,涉及到更多的技术和领域。
例如,电池技术、电机控制、新能源汽车设计等方面需要更专业的技术支持。
其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多元化更加明显。
新能源汽车的领域不仅包括电动汽车,还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类型,这要求产业链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需求。
最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程度较高。
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和供应需要跨国合作,借鉴和运用全球范围内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因此,在产业链的布局和合作模式上,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化发展。
2.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建设与挑战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是指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起来,实现资源、信息和资金流动的过程。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建设是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保障。
新能源汽车的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
![新能源汽车的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https://img.taocdn.com/s3/m/de4b03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6.png)
新能源汽车的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能源危机的警惕,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主要选择之一,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和追捧。
然而,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应用,除了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外,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1.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介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运营和回收等环节。
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特点在于涉及到更多的技术创新和配套设施建设。
以电动汽车为例,其产业链主要包括电池制造、电机及电控系统制造、电动汽车整车制造、销售服务和回收利用等环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构建需要各环节相互配合,协同发展。
2.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分析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制造和销售的整个过程。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能源储存设备和电控系统的高要求,二是对充电设施和信息化技术的依赖。
供应链需求的急剧增长需要各环节快速提升产能和质量,同时推动供应链的优化和升级。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关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态系统。
产业链的完善与供应链的顺畅运作相辅相成,产业链的提升需要供应链的支持和保障。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中,电池的生产商需要与汽车制造商紧密合作,确保电池的性能和规模满足汽车制造的需求。
4.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挑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建设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需要产业链和供应链及时调整和更新。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变化也对产业链和供应链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此外,供应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化也是制约产业链建设的一大瓶颈。
5.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发展前景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与发展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与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0658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5.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与发展分析引言:随着全球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能源的替代品,逐渐受到全球各国的青睐。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1. 新能源汽车生产环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
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环节,首先需要进行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的研发和生产。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电池技术逐渐成熟,使得电池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得到极大提升。
此外,电机和电控系统的稳定性和效能也在不断提高。
2.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除了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之外,新能源汽车的其他零部件供应也十分重要。
例如,车身结构的轻量化材料、刹车系统、悬挂系统等都需要进行专门的研发和供应。
在这些零部件供应链中,各个企业需要进行合作,实现整车的高质量生产。
3. 充电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充电设施的建设。
充电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充电站和充电桩不仅能够提供充电服务,还能改善用户的充电体验,增加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1. 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政府的政策扶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包括对企业的补贴政策、研发和技术支持等。
此外,市场需求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消费者对环保、节能等问题的关注使得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 产业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
比如,电池制造商、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紧密合作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整体的品质和性能。
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3. 国际市场竞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对国际市场的竞争。
随着国家间关税的降低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各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争夺全球市场份额。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e8c46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1.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得到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正在迅速发展壮大。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组成和特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指从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
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量产和普及,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池、电机、电控、车身、车联网等几个方面。
其中,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也是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的电池制造业也逐渐壮大起来,如宁德时代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地位。
电机和电控是新能源汽车整车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电机及电控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例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现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逐渐形成,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点:1. 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对薄弱,在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虽然我国已经有一些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但距离构建全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还有一定的距离。
2. 成本过高新能源汽车较高的成本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了电池等关键部件价格高昂之外,新能源汽车厂商还要面对生产成本、营销成本等方面的负担,导致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3. 补贴退坡对行业影响较大有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主要得益于政府的补贴政策,当政府逐渐减少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时,车企的销售业绩或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未来发展趋势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逐年增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1. 往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应用,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例如车联网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与布局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与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3ab8abb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3.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与布局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即通过非传统燃料(如电能、氢气等)驱动的汽车,被视为解决传统燃油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布局以及相关的挑战。
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充电设备、整车制造和服务等环节。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相互配合,推动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其中,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之一。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显著改善。
同时,电池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使得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更加接近传统燃油汽车,增加了消费者购买的动力。
此外,电机和电控系统的进步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高效、可靠的电机以及智能化的电控系统,使得新能源汽车在动力输出和驾驶性能上不输于传统燃油汽车。
充电设备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充电设备的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充电桩的数量不断增加。
同时,充电设备的充电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大大缩短了用户的充电时间。
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未来的布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未来的布局中,有几个关键的方向需要关注。
首先,电池技术的创新仍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目前,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能源储存方式,但其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仍有提升的空间。
开展基础研究,推动新型电池技术的突破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充电设备的智能化和充电速度的提升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的一大趋势。
充电设备的智能化可以提高用户的充电体验,增加充电桩的使用率;而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还需要加强整车制造和服务环节的协同。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模式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ab36f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7.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模式分析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模式的分析对于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运作机制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模式进行分析。
1. 上游业务模式:零部件供应和技术研发上游业务模式主要涵盖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研发和零部件供应。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电控技术等方面的研发。
各大汽车制造商通过自主研发或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零部件供应链的建立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至关重要。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
各大汽车制造商需要与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保证零部件的供应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还涉及到其他零部件,如轮胎、座椅等,也需要与相关供应商进行合作。
2. 中游业务模式:整车制造中游业务模式主要涵盖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
这其中包括生产线的建设、组装、质量控制等环节。
整车制造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建设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线,并确保生产线的高效运作。
同时,整车制造商还需要进行组装工作,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爱奇艺。
质量控制是中游业务模式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只有确保产品质量,才能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
3. 下游业务模式:销售与服务体系建设下游业务模式主要涵盖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服务体系建设。
销售渠道的建设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至关重要。
汽车制造商需要与经销商、4S店等建立合作关系,将产品推向市场,并为消费者提供购车咨询、售后服务等支持。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也需要充电设施的支持,充电桩的建设与电力公司、政府等的合作,以提供方便快捷的充电体验。
4. 产业链协同合作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业务模式在实际运作中需要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
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分析与优化
![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分析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8db4f2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b.png)
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分析与优化随着环保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全球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空间利用、资金融通、技术创新等诸多因素都需要考虑,做好分析与优化,亟待解决。
一、上游资源与原材料供应1.1 电池原材料供应目前市场上主流电池材料分别为锂离子电池、锰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其中以锦湖钾业、天科化学、宁波碱业为代表的电池原材料市场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些企业的供应能力已经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电动汽车企业需多方寻找电池原材料供应商,并做好资金调度,以确保生产能力不受影响。
1.2 电动驱动系统供应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电动驱动系统主要以三大系统为主:电机、电控、变速器;其中电机是其关键零部件。
市场上主流供应商包括我国本土企业上海大众电机、沈阳金松电机等,以及外资企业诸如凌宇电机、博世电机等。
为了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稳定,电动汽车企业应多方寻找电动驱动系统供应商,并做好管理调度保障供应。
二、中游产品生产2.1 电池生产由于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因此其生产关键。
电池生产流程分别为电池贴片、组装、测试等环节。
目前主流电池制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松下、LG、三星等,电池生产能力愈加集中,因此电动汽车企业需考虑做好代工管理以确保定期供应。
2.2 电动驱动系统生产电动驱动系统包括电机、电控器、变速器三个部分,如内容处理不当便可能出现故障等损坏情况。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均采用采购或自主研发电驱系统两种方式,建议电动汽车企业寻求专业供应商提供生产服务。
三、下游应用方案及流通环节3.1 新能源汽车加速器市场目前主流新能源汽车加速器供应商有法雷奥、金信科技、墨子智能、BOSCH等,受市场端需求曲线长期向上持续上升拉动,加速器市场平稳增长。
3.2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发展,涉及到废旧电池回收问题,废旧电池更好的回收利用裂变关键,无论从环境角度还是市场角度考虑,均有重要性。
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述及产业链全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述及产业链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e996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3.png)
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述及产业链全分析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能源替代传统燃料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概述,并对其产业链进行全面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概述: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以减少传统燃油汽车排放,提高车辆能源利用率为目标的汽车产业链。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关注,新能源汽车成为绿色出行的首选,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和产业补贴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面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充电桩、整车制造等环节。
1. 电池生产环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生产环节包括研发、制造、组装和回收等。
电池制造商需要不断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2. 电机生产环节: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其生产环节包括研发、生产和测试等。
电机制造商需要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效率和可靠性。
3. 电控生产环节: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控制核心,其生产环节包括研发、生产和测试等。
电控制造商需要提高电控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充电桩生产环节: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其生产环节包括设计、制造和安装等。
充电桩制造商需要提高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5. 整车制造环节:整车制造环节包括车身制造、装配和测试等。
整车制造商需要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驾驶舒适性和续航里程。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趋势:1. 产业集中度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加速洗牌,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大型整车制造商和核心零部件制造商将占据市场份额。
2.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随着技术的创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能将不断提高,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促进市场需求的增加。
3. 政策支持助力发展: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和产业补贴将继续发挥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比亚迪当升受益多?
2015年被视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化元年,发展前景广阔。
而氢燃料电池在中小功率领域的应用更具备快速商业化的潜能,市场容量有望达到千亿美元。
目前,丰田、通用、福特、现代等汽车厂商均表示计划推出旗下燃料电池汽车。
特斯拉发源地美国加州将投入高达1亿美金建设氢燃料补给站,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支付的退税是电动汽车的两倍。
我国也在大力推进氢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正在筹备中,首个达到产业化规模的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大连能源科技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五部门联合拉开大幕
和讯股票消息,汽车板块无疑是近几日A股市场上的最亮“明星”,7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公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据国管局公布的新能源汽车在公务车中的推广方案,其要求推广城市30%更新比例必须为新能源汽车,其他重污染城市逐渐将比例提高到30%及以上。
该政策“给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利好程度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据多家券商的汽车行业研究员测算,这一措施比较容易落地执行,并将开启新的市场需求。
比较一致的预测是,2014年至2016年将分别新增新能源汽车销售2万、3万和5万辆,此前市场预测的需求分别为5万、10万、15万辆。
据上海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的相关人士介绍,继确定取消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后,相关部门又出台了机关购车办法,体现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力支持。
事实上,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风生水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85辆和11777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07辆和8700辆。
在上述人士看来,政策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明确了新的发展路径。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长期以来,仅靠个人消费者难以延续,因此在发展初期还是需要政府“买单”的模式来加强引导。
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环保车等为先发力量,此部分需求或将成为市场的“引爆点”。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推广,全产业链都将受益。
因该政策中同时要求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1:1,充电桩产业链将明显受益。
事实上,国务院此前已密集出炉了多项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例如,7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并要求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公布车型目录。
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日前表示,政府近期将会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完整配套政策,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可以预期。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近日也表示,“新能源汽车利好消息一定是层出不穷的”。
国外资本大鳄抢占先机
股神巴菲特早在2008年,就开始布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
2008年9月,股神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附属公司Mid American,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策略性投资及股份认购协议。
根据协议,巴菲特将以每股港币8元的价格认购2.25亿股比亚迪公司的股份,约占比亚迪本次配售后10%的股份比例,交易价格总金额约为港币18亿元。
巴菲特:能够作为比亚迪和中国人的合作伙伴,我们对此非常兴奋,王传福先生具备独特的管理运营能力和优良记录,我们盼望着和他的合作。
巴菲特的入驻帮助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其它环保产品在全球市场更上一层。
比亚迪2014年一季度的叶家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预计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在一半左右。
2014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约3000台,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接近50%,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市场份额超过80%。
比亚迪的主营业务包括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包含传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
索罗斯基金看上当升科技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的大幅提升,主营锂电正极材料、钴原料等新能源生产的多家企业从今年6月开始,迎来了多家机构的调研,在对当升科技进行调研的众多机构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具有“最赚钱基金”头衔的索罗斯基金。
在调研期间,包括索罗斯基金(香港)、野村国际(香港)、三井住友信托(香港)、SMC 中国基金、中金公司、华夏基金等机构,对当升科技的储能电站材料、正极材料产能、钴金属价格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询问。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路线图
路线图上游:资源
这类资源是有中游递延过来的。
包括锂资源,代表公司西藏矿业(碳酸锂);镍、铂资源,代表公司贵研铂业、吉恩镍业;贮氢合金粉/稀土,包钢稀土。
路线图中游:设备
HEV的核心部件是动力电池作,目前80%的HEV 采用镍氢动力电池。
镍氢动力电池行业必将受益于HEV 行业的高速成长。
代表公司有科力远。
与此同时,锂电池作为行业内公认的HEV 最佳电池类型,远期将受益于HEV 的高速增长。
代表公司有中国宝安、江苏国泰。
路线图下游:汽车
2009年开始。
国家提供财政补贴支持在大中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新能源客车首先受惠于此。
代表公司:福田汽车(混合动力客车);中通客车(低地板混合动力客车和奥运纯电动客车)。
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一览
一、客车类
宇通客车:公司目前均有混合动力车型研发成功。
福田汽车:北京公交集团已向福田汽车订购800辆混合动力客车,成为国内最先受益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公司。
中通客车:公司的低地板混合动力客车和奥运纯电动客车,均代表了目前我国纯电动客车的最先进水平。
安凯客车:在新能源客车方面,与上海瑞华合作开发了国家
电网纯电动9米客车、国家奥组委的纯电动12米公路客车、11
米纯电动公交客车;在代用燃料方面,进行了12米公交客车搭载潍柴LPG欧三发动机,11米公交客车搭载大柴CNG 发动机,10 米前置公交车搭载南内CNG发动机等的开发。
时代新材:其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技术也属国内领先水平。
二、轿车类
一汽轿车:一汽轿车的奔腾B70HEV从公布技术参数来看,是三家中唯一的强混合类型新型动力汽车,技术比较先进。
上海汽车:公司确定了明确的新能源战略,目标是2010年上汽计划实现混合动力轿车商品化。
万向钱潮:集团全资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在电池、
电机、电控、总成上全面发展,属国内领先。
长安汽车:计划在未来数年投入30亿元研发高科技含量的小排量汽车,并将推出一系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民车。
三、驱动系统类
卧龙电气:无刷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和开关磁阻电机驱动
系统技术比较领先。
宁波韵升:无刷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和开关磁阻电机驱动
系统技术比较领先。
四、上游资源
吉恩镍业:镍氢动力电池大规模发展将直接扩大镍的需求量。
包钢稀土:公司在稀土贮氢合金这一氢能原材料领域占居国内领先地位。
西藏矿业:拥有锂储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扎布耶盐湖20年开采权。
一旦动力锂电池大规模应用,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中信国安:也拥有丰富的锂资源。
厦门钨业:若镍氢电池取得大规模应用,作为原材料的稀土用量将随之增加。
贵研铂业:燃料电池若能成功产业化,铂的深加工业务或将因此受益。
五、蓄电池
复星医药:拥有专门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的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权。
江苏国泰: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公司有望凭借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杉杉股份:全国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
科力远:正谋求从丰田HEV镍氢电池材料供应商向镍氢动力电池组的成品供应商的转变。
中信国安: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的锰酸锂产品作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装配50辆纯电动大客车。
长城电工:参股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同济科技:拥有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的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
新大洲A:参股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