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 之中国文人的医学情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人的医学情结
摘要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自然离不开人的参与,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中医,其发展演化与历代文人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篇文章即对中国文人的医学情结表现、原因及影响作简要分析。
中国文人的医学情结具体表现在人物事迹、文人著作以及他们在著作中所进行的思想论述等方面。究其医学情结的产生原因,不外乎儒家思想的影响,医之圣贤的影响,文化基础知识迁移顺畅的影响与自身屡遭谪贬的求医需求。医学情结的产生延续与批判继承也必定会对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值得思考借鉴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医学情结宋代文人儒家思想章太炎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自然离不开人的参与,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中医,其发展演化与历代文人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长河中,具有医学情结的文人不胜枚举,宋朝文人尤甚。
在宋代,儒而知医成为一种时尚。不少文人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等皆通医学及养生之道,其中尤以苏轼最为突出。在《东坡志林》、《仇池笔记》、《苏浣良方》、《道枢》、《类说》等著作中,都有苏氏养生之论。如认为“养生者必以胎息为本”。详尽生动地叙述了胎息的具体练法。即想象呼吸之气。“如熏炉之烟,烹鼎之气”,而且“心不起于念”,强调入静与存想,不同予晋唐时期强闭呼吸之练法。已有较大的进步。《苏沈良方》载:“上张安道养生诀”,介绍了他“闭意志观,纳心丹田,调息漱津”的锻炼方法,并说自己平生“颇留意养生”,“其初效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在养生史上有一定影响。宋人对药材的了解甚多,以宋代药名诗在宋诗里占有相当的数量与份量即可知,如黄庭坚有《药名诗奉送杨十三子问省亲清江》、《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等,其《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之二:“前湖后湖水,初夏半夏凉。夜阑香梦破,一雁度衡阳。”在赞美荆州住所环境优雅,寄托对意中人相思之情的同时,天衣无缝地谐出了4种中药名:前胡(湖)、半夏、兰(阑)香、杜(度)衡。黄庭坚为杨子健作《通神论序》,自谦不懂医术,认为医术是“儒者罕学,学之亦不能到其渊源。”他常与医家往来.亲自制作一些丸剂自用或赠人,也常指导友人治疾之方,其晚年居于南方所作《宜朔乙酉家乘》中仍可看见这样的记载:“(二月)二…….累日苦心悸,合定志小丸成”,“三月初十……送含笑花两枝,做顺气丸成。当时文人有相当程度的医药知识,到了南方有足够的医药知识进行自我保健。宋人对南方的风土疾病是以积极的态度来防范的。如黄庭坚《与农沔染院》提到预防瘴疬:“比来幸旅食无他,但春初便大热,或恐作瘴疠耳。奉烦指挥干者为买人参、附子。这种预防瘴疠不是以药物防治,而是以养生为主。黄庭坚认为身体强健产生对抗风土疾病的能力.才是在南方真正自保的根本之道。宋代文人以他们所熟知的药物养生御瘴,如苏轼《小圃》五咏,吟咏其艇种植人参、缝黄、枸杞、甘菊、薏苡,其咏地黄、构杞可使入抗老化。使头发黑,使容貌光可鉴人,并得以在食疗养生之余“舞心定魂魄,垅恚何足洗”、“原饷内热予,一洗胸中尘”、“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安定在南方的身心。苏轼在南方有许多自适生存的偏方,如其称隽鱼酿桂酒:“吾谪居海上。法当数饮溉以御瘴。”他将载有桂酒的作法与效用的《桂酒颂》刻石置之罗浮桥下。以“遗后之有道而居夷者”。【1】另外,苏东坡还创“苏东坡养生诀”。此诀是一种闭气服气法,兼以按摩。此功法简便易行,因此对后世特别是文人产生了广泛影
响。
众多文人心系医学,其原因是什么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解释:“惟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也。”实据明嘉靖辛丑(1541年)邵辅重刊《儒门事亲》序而来:“是书也,戴人张子和,专为事亲者著。论议渊微,调摄有法,其术与东垣、丹溪并传。名书之义,盖以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药品酒食,非孝不能备也。故曰: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我国古代儒门为事亲而习医者不胜枚举,如:王肯堂,年少时因母病,医生技劣,遂发奋习医,终成大家。又如晚清时的唐宗海,也因家人被误治而研习医学,终成名医。还有汉张仲景、魏晋皇甫谧、金元李杲、朱丹溪、明缪希雍,清余霖等等。事亲几近成为文人习医者的共有动机。究其根源概有以下几点。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曾被大多数王朝推为正统思想,影响朝纲、民俗,对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影响更深。比如孝。儒家经典《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记载:“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文中明确指出“孝”作为最高和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及治理社会的重要规律,是教化广大民众最初始的步骤,可使“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而且孔子所列的行孝行为还极易考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把爱己及人,立身扬名与服务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其基础是建立在人们天然形成的血缘家族观念基础上的,所以易为各阶层接受,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我国古代留下了大量行孝故事,反映了当时的舆论导向和民间认同情况。比如汉文帝亲尝汤药、江革行佣供母、黄庭坚涤亲溺器等等,上及帝王,下涉匪盗。可见影响之广,认可之深。在这种舆论环境及社会监督下,从小习读儒家经典的文人自然会遵守孝道,认同孝行。而面对家族的沦丧、横夭,束手无策,对以“内圣外王”为人生追求的儒士们来说该会有怎样的感伤?故北齐李元忠说:“人子当视膳药,不知方术,岂为孝乎”。(《北齐书》)所以儒士们多会研读医书,虽然不一定以医生为职业,但却把它视作“事亲”之必备,文人修养之要素,比如苏轼、沈括,除具文学及科技史之成就外还著有《苏沈良方》,名留医史。故邵序才有“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之解。
二、医学圣贤的影响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中国史书的人物介绍中,多载德才兼备者,有才无德之人,绝不会得到好的评价,作品也很难留传,医史人物记载更是这样。所以读医书的过程中,习者每每会受到作者学识和人品的感化,比如读张仲景的《伤寒论》,会被他所推崇的钻研医学的精神所感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曾被孙思邈、范仲淹等大家所引用即是证明;再比如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在获得医术的同时,还会为他艰难寻亲及尽心奉养父母的行为所折服;再比如读《脾胃论》,同时会为李杲临终前对其学生罗谦甫(天益)所言动容:“此书会汝,非为李明之、罗谦甫,盖为天下后世,慎勿湮没,推而行之。”(见《东垣试效方·东垣老人传》),罗天益后学不负李氏,著《卫生宝鉴》,全面继承了李杲之学。又比如读清代余霖的《疫疹一得》,知乾隆甲申年(公元1765年)安徽桐城时疫大作,余父亦染疫疾,为时医所误,抱恨之余,乃肆力于疫病的研究,极思有救治之方,以公诸于世。在精读《神农本草经》的过程中,见书中所载石膏性寒,大清胃热,味淡而薄,能表肌热,体沉而降,能泄实热,悄然大悟,认识到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于是凡遇有疫证,往往投之,无不应手辄效。三十余年,以此活人所不治者无以数计。如紫黑相间治验、鼻血泉涌治验等,即便放在今日也是死亡率极高的,而余霖竟能充满自信地力挽狂澜,怎能不让人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