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的词汇化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段严严,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要:汉语词汇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许多意义相反的两个单音词常常可以并列组合,以词组形式出现,中间不用连词连接。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有一些成员不论从语义上还是从结构上都开始融合,凝固成一个复合词,“轻重”的词汇化便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本文将在考察北大语料库大量语料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轻重”的演变轨迹并归纳其词汇化的动因。

关键词:轻重;语义;词汇化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作为一个常用词,“轻重”有以下几种意思:
①重量的大小;用力的大小。

(1)各种不同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如钢铁、竹木、陶瓷、呢绒等的软硬、轻重、粗细、糙滑等感觉,给人以真实感。

(《倒序现汉词典》)
②程度的深浅;事情的主次:
(2)大夫根据病情轻重来决定病人要不要住院。

(《现代汉语词典》)
(3)工作要有轻重之分,不能一把抓。

(《现代汉语词典》)
③指分寸:
(4)小孩子说话不知轻重。

(《现代汉语词典》)
一、“轻重”的词汇化过程
“轻重”连在一起使用先秦时代已有之,至今仍然常用。

先秦时代的“轻重”还只是“轻”和“重”简单结合在一起的名词词组,语义为“物体的分量”,在演变的过程中,发展出了各种新的义项,到清朝彻底凝固成词,。

1.1“轻重”的词汇化概述
“轻”和“重”本来是两个独立的表示相反意思的形容词。

《说文》:“轻,轻车也。

从车,?声。

”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

引申为凡轻重之轻。

”《说文》:“重,厚也。

”徐锴注:“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

”本义为分量大,与“轻”相对。

“轻”和“重”意义相反,在古汉语中,二者经常对举使用。

如:
(5)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今文尚书》)
(6)范文子曰:“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福无所用轻,祸无所用重,晋国故有大耻,与其君臣不相听以为诸。

”(《国语》)
(7)君不能施君之所轻,而求得士之所重,不亦难乎?”燕相遂惭,遁逃不复敢见。

(《新序》)
(8)动如雷震,住如岳立,攻如奔电,取如疾风,前轻後重,内实外虚。

(《史论》)“轻”和“重”连用最早始于春秋时期,起初是以词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是由两个反义词联合而成的名词词组,只能看作是联合短语,例如:
(9)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

(《今文尚书》)
(10)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善有大小,则赏有多少。

此二者,世之常用也。

(《商君书》)
以上例子中的“轻重”,“轻”和“重”是重量量级上的两端,都以各自本有的词汇意义出现,连用指“轻”和“重”,也即指事物有轻有重,例(9)“轻重诸罚有权”意为“各种赏罚都有轻有重,不能以一而盖之”;例(10)中“轻重”和“多少”“大小”对举使用,分指“多和少”“轻和重”“大和小”,意义也是两个词语的简单叠加,没有产生“化学作用”出新的“物质”即没有出现凝固的义项,此时,“轻重”还只属于联合短语,没有进化为词。

而“轻重”彻底凝固成词则是在清朝才完成的,如:
(11)丁二爷先前听艾虎要去,以为小孩子不知轻重。

此时又见他说出“三益”,颇有意
思。

(《七侠五义》)
(12)不必与他吵闹,料想你也不是一定希罕他的银钱,只要他以后晓得些轻重也就是了。

(《九尾龟》)
我们通过大量语料分析发现,清朝之前的“轻重”即使在“轻重”本义“物体的重量”的基础上引申出了很多新的义项,“轻重”的意义由所指具体发展到了抽象领域,但都只是简单的语素义的叠加,用来指逻辑事理的“轻”和“重”;而到了清朝,“轻重”的词义则出现偏向“重”的用法即指“说话、做事的分寸”,如例(11)(12)“轻重”为“说话做事不知道分寸”,这时“轻重”从联合短语嬗变成为语义偏向“重量量级”的高程度的一方的偏义复合词而成为一个粘合的词语,不再是单纯的联合短语。

经过考察,我们认为“轻重”词汇化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通过隐喻或转喻的方式凝固成词;另一条则是通过其中一个成分语义的失落凝固为偏义复合词。

1.2“轻重”的词汇化历程
1.2.1先秦两汉时期的“轻重”
1.2.1.1先秦时期
“轻重”的本义是“物体的重量”,而在春秋时期出现了“尊卑贵贱”这一义项,表示身份地位的“重量大小”,如:
(13)故人主之卑尊轻重在此三者、不可不慎。

国有宝,有器,有用。

(《管子》)
(14)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於道。

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

(《吕氏春秋》)
(15)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荀子》)
这一义项在我们搜集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语料中,还只是少数,这里的“轻重”由指“物体重量大小”喻指“身份地位高低”,没有具体数目可供具体量化,靠客观物质参考和主观感知判断,语义由具体域投射到了抽象域,开始了语义虚化的第一步,这是“概念隐喻”在起作用。

另外,这一时期,“轻重”出现了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
(16)千乘之国,封天财之所殖,诫器之所出,财物之所生,视岁之满虚而轻重其禄,然后千乘可足也。

(《管子》)
(17)所谓威者,擅权势而轻重者也。

(《韩非子》)
“轻重”在这里是形容词词组活用为动词词组,董秀芳(2002:146)提到“如果功能上发生转类,词化程度就更高了”,这里的“轻重”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功能转类”,但还是为“轻重”的词汇化提供了一些契机。

1.2.1.2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轻重”衍生出“事情的主次”这一义项,开始用于“表示事情的轻重缓急”,如:
(18)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史记》)
这里的“轻重”作“贵”的宾语,表示“重视事情的轻重缓急”,引申出“主次”这一义项,同时语义开始偏向于“重”,“贵轻重”中“贵”意为“重视”,按照人们心理的常态,所需要重视的应该是较为重要的事情,即凡事要分清主次,意义已经开始向“重”倾斜,再如:(19)亦大甚哉!乃谓吾道有平耶?诺。

为子具说之,使子觉悟,深知天道轻重,价直多少。

(《史论?太平经》)
(20)段恶微,与带俱死。

是则伯有之魂无知,为鬼报仇轻重失宜也。

(《论衡》)
例(19)中,“深知天道轻重,价值多少”,“轻重”与“多少”对举使用,语义偏向“知道天道的重和价值的多”。

例(20)中,“为鬼报仇轻重失宜也。

”意为“为鬼报仇,颠倒了轻重,没有分清主次。

”这里虽然依然是联合短语,但是这种用法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了“轻重”凝固成词的前奏。

1.2.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轻重”
这一时期,“轻重”继承之前用法与义项的基础上,又发展出“程度深浅”这一义项,如:(21)病有轻重,参差万绪,故立礼者深见其情,杜而不言,无降之理,略可知矣。

(《全刘宋文》)
(22)向来所说,虽复多途,举要为言,同一苦果,但苦中自有轻重,所以今日致众苦果,皆由杀业,恼害众生,略举一隅,粗言少分。

《(全梁文》)
例(21)(22)中的“轻重”分指“病情和苦痛的程度的深浅”。

1.2.3唐宋时期的“轻重”
唐宋时期,“轻重”一方面延续了之前的用法,一方面又发展出了新的义项,用来指逻辑事理的“轻重”,如:
(23)四者巧慧。

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得失轻重。

所以者何?(《佛语录?小止观》)(24)身为宰相,合以何为急?却要急去理会这般事,如何恁地不识轻重!(《朱子语类》)(25)君心中亦当知其轻重,临时以意治之。

”陈以此符治病有效,事之者数百家。

(《太平广记》)
例(23)指“得失轻重”,属于逻辑事理的“轻重”;例(24)(25)中的“轻重”为要“知道、权衡事情的‘轻和重’”,但是意义未偏向于“重”,还是指要分清“主和次”,联合短语的身份仍旧未改变。

1.3“轻重”的词汇化轨迹
综上所述,“轻重”从最初凝固成词开始,其语义发展轨迹可归结如下:
从其演变轨迹,我们可以看出,“轻重”的词汇化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过程,最后在抽象域内,又发生了从复义短语到偏义词语的变化,“轻重”从并列短语“化学”成为复合词语,这其中是概念隐喻和转喻以及概念整合机制在起作用,总而言之,我们认为“轻重”的词汇化是在“隐喻、转喻、概念整合以及双音化”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结语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也参考了很多文献,但是这些文献多是关于单音形容词中词汇化特征明显的词语,如“多少”等,而很少涉及“轻重”,故而本文在梳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轻重”词汇化的过程,并简单地归纳了其词化的动因,但是由于理论水平的有限,对其句法位置上的特征也没有考察出系统的结果,我们期待以后能通过加强学习和请教,进一步完善研究结果。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董秀芳2006《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2] 金硕2007反义复合词词汇化过程中的语义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3] 束定芳2008汉语反义复合词构词理据和语义变化的认知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

[4] 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5] 吴为善2011《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6] 曾丹2007反义复合词形成演变的认知研究,《浙江大学学报》,第2期。

[7] 张金竹2012反义复合词的衍生和词汇化等级,《国际汉语学报》,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