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第8讲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预习目标
1. 了解中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要求。

2. 掌握标点符号题目特点及解题方法技巧。

二、预习要点
掌握标点符号题目特点及解题方法技巧。

三、复习要点回顾
(一)标点符号分类
点号句中点号(、,;:)停顿时间由短到长。

句末点号(。

?!)表示不同语气。

标号有——……“”()《》
(二)顿号与逗号
顿号是句中最小的停顿,一般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者并列的短语。

逗号也可以隔开并列的词或短语。

例: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是一份惦念,家是一份牵挂。

使用顿号注意以下:
1、表概数时不用,表确数时必用;
如:(1)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2)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2、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可不用顿号。

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4、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1)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2)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6.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如: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不水平。

小结:
1、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2、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时,短语之间能用逗号。

3、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时不用顿号,但表示确数时用顿号。

4、如果并列短语中,某一部分内还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5、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6、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三)逗号
表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

用法:
①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②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③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④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⑤用来分开句内各词语或表示语气的停顿。

提示:","不可放在一行之首或开头。

⑥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呀""啦"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像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
⑦并列成分做谓语时,如果并列成分是主谓结构,那么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例如:她衣服新潮夺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四)分号
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
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注意:
1.在分号与句号之间,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如: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2.在某些转折复句“但”前边可用分号。

如: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

用(,)也可。

(五)冒号
冒号的基本作用就是总结上文和提示下文。

1、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总结上文时相当于破折号)
2、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也会受到冲击,随之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使用冒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

2.转述的话(间接引语)不能用冒号。

(人称发生变化)
3、引文不独立不能用冒号。

4、说话人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用逗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

5、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六)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1)连续问句,从不同角度发问的,则每句都用问号。

(承接较密的,中间可用逗号)。

如:可爱的,我将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
(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如: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3)主谓倒装的句子,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如:领到新书了吗,那几个刚来的同学?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如: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5)反问句连用必须都有问号。

(七)感叹号的
使用与辨析感叹号用于句末表强烈感情。

(1)如果有成分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啊,啊!又到周六了。

(八)引号
引号的作用:
1、引用。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话出自《西厢记》
2、强调。

包身工没有“做”与“不做”的自由。

3、否定。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4、特殊含义。

“芦柴棒”着急的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5、特定称谓。

“一·二八”事变之后,他们的政策又改变了。

引用的两种方式
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

(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1、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3、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
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4、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

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老师说过:“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5、引文之内还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边的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中又有
引号,又要用双引号,依此类推。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

肉香、油多。

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九)括号: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

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

1、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

),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句内括号要紧贴被注释的词语。

如果注释内容后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放在括号后。

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句除外)应省去。

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篇》。


3、他培育了许多玫瑰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
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未尾的点号后。

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加句末点号。

4.破折号与括号的功能相同,不能同时用。

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5.括号里的内容一般不读出来,因此广播稿中不用括号。

(十)破折号用法
1. 解释说明
2.话题转换、转折
3.表说话的中断和延长
4.表意思递进
5.表分项列举
6.总结上文
7.破折号还用于连接歇后语,标明
文章副标题和词、诗、文的作者等。

(十一)省略号的用法
1)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例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例如: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
3)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用法1】省略号与“等”或“等等”意思是重复的,二者应该删去其一。

1、我对字画、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珑湖石……等等都有兴趣。

【用法2】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

2、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用法3】省略号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句末标点应保留,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是句内停顿,则句末不保留标点。

3、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十二)书名号主要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

1、辛弃疾的《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元夕观灯的情景。

2、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十面埋伏》全球首映庆典,将于七月十日举行。

主题活动、会议、丛书、课程、栏目等不用书名号
注意问题
书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只用一个书名。

书名写在前面,篇名写在后面,中间用间隔号隔开。

如:《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如:《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评述》一书已出版。

3.课程名称、报刊杂志社单位的名称和标题名称不能用书名号,用引号。

丛书名不用书名号而用引号。

四、课堂总结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常见考法是以选择题形式出题,考查内容较为固定,点号的连用、后括号的位置、引号和句末点号的关系等都是重点。

在第二卷,尤其作文,运用标点的能力也
会影响得分。

五、习题巩固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吧。

B. 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修的夜读之凉。

C. 他听了我的话,笑了:“明天就开始吧。

当然,今天开始最好不过。


D. “卖蟹了”!小姑娘又亮开了又甜又脆的嗓门。

2、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B. 像《论语(十则)》这样的古代经典诗文,一定要能够背诵。

C. 我问那个买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C.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D. “我喜欢孩子们,”月亮说,“特别是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们。


4. 辨析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误,并对使用错误的加以改正。

(1)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2)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3)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是这些。

(4)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及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5)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6)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

参考答案
1、D项中引用的是完整的话,感叹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2、A“十三”和“四”不是并列的,表概数,应直接说“十三四岁”
3、A 选择疑问句,第一个句子后使用逗号,句末使用问号
4、
(1)第二、四个逗号改为分号
(2)“淮剧”、“黄梅戏”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3)第三个逗号改为冒号
(4)√
(5)将“熊罴”后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6)前三个顿号改为逗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