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图符号概论
第5章 地图符号
![第5章 地图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4ba541fbf90f76c661371a7c.png)
由于有比例尺的影响,它们相互之间会发生转换。
4、按定位情况分类 (1)定位符号
在地图上有特定的位置,不能任意移动。 如: 居民地、铁路、公路、河流、境界…… (2)非定位符号 只表明某范围内地理要素质量特征的一类符号。 如:森林、果园、草地……
四、地图符号的定位 1、依比例尺符号的定位
度的数量关系。
- 关系特征: 在制图对象系统中,每一个对象所处的地位极其与其它对象
的相互关系。(逻辑层次关系)
- 时间特征: 确定对象性质或数量的时点和时段标志,反映对象的发展变
化趋势。
(二)性质特征的描述 - 描述对象的性质或类型差异的符号--
定性符号 - 描述性质特征的图形变量主要是--
形状、结构、方向、颜色(色相)
二、地图符号的作用 1、保证地物空间位置的几何精度,提供可量测性。 2、便于反映制图区域的基本面貌,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3、赋予地图极大的表现力。
形象 抽象 宏观 微观 4、提高地图的应用效果,建立地理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地图符号的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符号的图形 符号的尺寸 符号的颜色
1、地图符号的图形
六、地图符号的感受效果
• 视觉变量
能引起视觉差别的图形和色彩变化因素称为“视觉变量” 或“图形变量”。
最早研究视觉变量的是法国人贝尔廷(J.Bertin,巴黎大 学图形实验室)。总结出一套图形符号的变化规律,各国地 图学家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了地图符号的 种种视觉变量。
• 视觉变量
当符号较小时,宜采取以图形变化为主,尺寸变化为辅的方 式。
以符号图形来区别
以符号尺寸来区别
以符号图形和尺寸来区别
地图学课件第五章地图符号化
![地图学课件第五章地图符号化](https://img.taocdn.com/s3/m/093c4e1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3.png)
地图符号的符号特征:
(1)地图记号有一定的约定性 (2)地图记号可以等价变换
符号学的理论原则可以应用于地图学领域
地图学原理
二、地图符号与地图模型
地图是空间信息的符号模型
(1) 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的手段。 (2) 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不受比例尺限制。 (3) 地图符号提供地图极大的表现力。 (4) 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间模型,给难以表达
地图学原理
5、视觉平衡 在地图上 重力:图形的绝对位置、尺寸、形状。 方向:图形的相对位置、内容、形状。
地图学原理 三、视觉分辨的限度
能见敏锐度 视角阈限 分辨敏锐度 分辨率
正常视力的分辨力
可辨尺寸 视距
种类
点的直径
单线宽
双线间的空 虚线间的空
白宽
白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50
0.17
0.05
0.10
0.12
500 1 000
地图学原理
2、色彩的交互作用
亮度对比
亮度对比
颜色对比
■
■
地图学原理
3、色彩的恒常性
当光源的光谱成分发生变化时,被观察的 对象颜色会保持不变,这种特性称为色彩的恒 常性。
地图学原理
4、感情色彩
暖 最暖
中性微暖
中性 微冷 冷
最冷
5、习惯色彩
色彩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白 灰 黑
地图学原理
表示意义
一:视觉变量:
形状、尺寸、方向、颜色、网纹
1、形状变量
是视觉上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的单体。
地图学原理
2、尺寸变量
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
第五章 地图符号
![第五章 地图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b9417971168884868762d664.png)
线状分布 面状分布
地图符号的几何分类
体积分布
• 点状分布:实际面积小但位置重要,表达 空间上一个点位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 不依比例符号。 • 窑洞、沙丘,路灯庙宇、塔等
• 线状分布:表达空间上沿某个方向延伸的 线状或带状现象的地物。具定位特征,为 半依比例符号。 • 如:公路、河流、境界线等。
(三) 注记的设计
内容的设计:
文字要精简
尽量避免使用缩写
表现形式:系统地利用字体、尺寸和色相, 地图注记便成为空间信息归类的手段。 字体:反映地物的级别(等线体-省会、宋
体-市、仿宋体-县、细线体-镇乡)
尺寸:反映地物的重要程度 色相:表示不同地物(黑色表示人文、蓝色表示
水文、棕色表示地貌、绿色表示植被)
本章教学要求
• 教学重点:
– 地图符号的分类 – 基本视觉变量、形状、尺寸、方向、颜色、网 纹的含涵义及应用。 – 颜色的色相、亮度、彩度的应用。 – 注记的概念、类型、作用以及设计。
• 教学难点
– 颜色、网纹的应用,注记的设计。
第五章
地图符号
§1.地图符号——地图的语言 §2.符号的分类与量表
3. 地图的用色设计(2)
2)定性特征的设色
颜色的色相是用来区分要素的不同类型或不同 定性等级的最适当的视觉变量。
3. 地图的用色设计(3)
3)定量特征的设色
常常选择使用一个渐变的色阶来表达某种
现象在数量上的分布特征。
这种色阶类型包括:
单色渐变、双色渐变、多色渐变
单 色 渐 变
双 色 渐 变
2.顺序量表
顺序量表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具有同一定性特 征的要素根据其定量特征进行排序或分等。 把符号按某种标志的差别排出相对顺序。
地图学 第五章 地图符号
![地图学 第五章 地图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eb34481fda38376bae1fae2d.png)
❖ 6、视觉变量的组合
1)点状符号中
❖改变形状——代表不同类别 ❖间断形状——降低等级 ❖附加形状——同一类别地物中的一个亚类 ❖组合形状——反映地物相互联系的意义 ❖改变方向——改变符号意义
❖ 2)线状
连续或间断 叠加、组合及定向
❖ 3)面状
网纹变量
❖ 五、地图符号的量表
1.定名量表---按类别定名
❖ 2)加色法混合的原理 a、色光相加,两种色光组成另一种色光。 红光+绿光=黄光 , 红光+兰光=品红光 绿光+兰光=青光 , 红光+绿光+兰光=白光 b、混合色光的亮度等于被混合色光亮度之和,相混合
色光越多,则亮度越大。
❖ 3)间色、互补色
A.间色光
❖三原色光等量混合得三种标准间色光:黄、品红、 青光
色转盘的转动混合。
❖ 2.减色法的混合(色料的混合)
1)原理 从投射光中减去某些色光后,将剩余色光进行
混合。
混合次数越多,亮度越来越弱
❖ 2)三原色 、间色、互补色、复色
a、三原色(三减原色)黄、品红、青 品红=白光-绿光,黄=白光-兰光,青=白光-红光
❖ b、间色
等量混合
品红+黄=橙,黄+青=绿,青+品红=紫
2.百分比方法 R 占 128/255*100%=50%
G 64/255*100%=25%
B 占 0%
❖
五、色彩的利用 彩色:红、橙、黄、绿、青、兰、紫等。
{ 色彩
分为 消色:黑、白、灰。
1、色彩三属性的利用
❖ 1)色相 ——反射光谱的主波长
用色相来区别事物的类别 ❖ 天然色: ❖ 象征函义 ❖ 习惯用色 ❖ 比明显,易于区分 ❖ 类别与种属关系,相同类别与种属采用同一色系的不同色调。
第五章___地图符号
![第五章___地图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c62e12e859eef8c75ebfb344.png)
1、加色法混合(色光混合) (1)色光三原色
·色彩是一种电磁波谱,有光才有色。而光是一种 电磁波,是通过波长与频率来描述的。 ·色光三原色:红(R)、绿(G)、蓝(B)。
简称:RGB
电磁波谱与可见光谱
(2)色光的混合
用加色法来计算混合后的色彩,色光越多 越接近白色。一般用于舞台灯光、屏幕显示 的色彩
二、注记的分类
1、名称注记: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 2、说明注记:说明事物的种类、性质、或特
征。 3、图幅注记:说明地图的编制状况。
三、地图注记的设计
1、字体:主要有宋体、等线体、仿 宋体和横线体。
2、字大:字级,基数0.25mm,7~62 3、字色 4、字隔 5、配置
字隔
——注记中字与字的间距。与被注地物的面积大小或长短有 关,分三种:
四、地图符号设计的方法
1、符号的构图
构图,就是设计符号的形状,是符号设计的 主体。构图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体的几 何图形。最简洁的几何形状依感受效果排序为:
2、符号的构图中象征图形的利用
*用实地物体代表部分图形 *用与实地物体有联想的图形
气象站 用风向标表示
变电所 示意房屋设备有电
点状符号——符号本身就体现了形状的变量 线状符号——一个个形状变量的连续 面状符号——一排排形状变量的连续
2、尺寸变量
——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衡 量尺寸变量要从几何面的直径、长、宽、高和 多边形的面积作比较。
点状符号
线状符号
面状符号
3、方向变量
(1) 符号本身的方向变化 (2) 网纹中的图案单元的排列方向
色彩
红 橙 黄 黄绿 绿 兰绿 兰 兰紫 紫
温度感
暖 暖 微暖 中性 中性 微寒 寒 微寒 中性
05第5章 地图符号
![05第5章 地图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23ba2b6addccda38376bafa6.png)
第5章 地图符号(3学时)§1 作为地图语言的地图符号§2 量表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3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4 彩色§5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6 注记使用专门的图形符号表现地理事物是地图的基本特征之一。
地图的性质从本质上说是由符号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因而对符号的研究设计是地图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符号化过程要求我们认识地图符号和设计地图符号。
这就必须从符号学的角度说明地图符号的性质,从几何学的角度进行地图符号的点、线、面分类,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设计地图符号的依据。
§1 作为地图语言的地图符号1.1 符号与地图符号符号是一种物质的对象、属性或过程,用它表示抽象的概念最典型的符号是语言,完整的语言符号可表达为:语言符号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相联结的复合体。
即概念是被表示成分,它构成内容方面;音响形象是表示成分,它组成表达方面。
地图符号的特征:(1) 地图符号具有被表示成分和表示成分的特征(2) 地图记号有一定的约定性形式和内容之间作出的约定。
即同类符号表示同类地物。
(3) 地图记号可以等价变换正因为地图记号是约定的,在不同地图中,同类地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4) 记号构成地图地图是地物符号化的结果。
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称为符号的表层结构,符号与其语义间的关系,称为符号的深层结构。
结论是:符号学的理论原则可以应用到地图学领域,地图上的记号是符号,地图符号的研究和应用,属于部门符号学范畴。
即符号学的理论原则可以应用于地图学领域。
1.2 地图符号的视觉感受与认知过程1、视觉感受地图是以符号系统来传递地理信息的。
符号给人的感觉首先是视觉,视觉的刺激由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并作出反应,是知觉发展的过程。
以视知觉作为分析对象的心理学派称为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经视知觉检验过的整体,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论证了“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地图学 第5章地图符号化总结
![地图学 第5章地图符号化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a2974ab84ae45c3b358cdf.png)
本章首页
本节首页
36
第4节 色彩 二、色彩的表示
(一)蒙赛尔色立体
第5章 地图符号化
以色彩的色相、亮 度、彩度三个属性 为坐标轴,设计色 彩3维立体模型。
蒙赛尔色环
蒙赛尔色立体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5章 地图符号化
本章首页
本节首页
37
第4节 色彩
彩 度
排 列 间 隔
图 案 尺 寸
本节首页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5章 地图符号化
本章首页
27
第3节 符号的视觉变量
二、视觉变量的组合
常用组合: 形状+形状 形状+尺寸 形状+方向 形状+颜色
第5章 地图符号化
形状+网纹
色相+亮度(彩度)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 第5章 地图符号化
本章首页
一、视觉变量
视觉变量在地图符号设计中的基本功能
第5章 地图符号化
要素特 征类型
空间特征
定性特征
定量特征
可 采 用 变 量 类 型
基 形状 本 (线路径、 变 面轮廓) 量
形状(点 状符号)
方 颜 向 色
网
纹
尺 寸
颜
色
网
纹
从 属 变 量
色 相
图 案 样 式
排 列 方 式
排 列 顺 序
排 列 方 向
亮 度
第1节 地图符号——地图的语言
一、符号学的相关理论
第5章 地图符号化
瑞士语言学家 F.D.Saussure(索绪尔)
内容
二元关系论:
第五章地图符号资料
![第五章地图符号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cbad7bbbceb19e8b8f6baaf.png)
• 点状分布:实际面积小但位置重要,表达 空间上一个点位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 不依比例符号。
• 窑洞、沙丘,路灯庙宇、塔等
• 线状分布:表达空间上沿某个方向延伸的 线状或带状现象的地物。具定位特征,为 半依比例符号。
• 如:公路、河流、境界线等。
• 面状分布: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 现象的地物。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 。
运用效果
刺激、兴奋、强烈煽动效果 活泼、愉快、有朝气 华丽、富丽堂皇 友善、舒适 冷静、智慧、开阔 神秘感、女性化 纯洁、清爽 普通、平易 气魄、高贵、男性化
3. 地图的用色设计(2)
2)定性特征的设色
颜色的色相是用来区分要素的不同类型或不同 定性等级的最适当的视觉变量。
3. 地图的用色设计(3) 3)定量特征的设色
——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总称为地图注记。 (一) 注记的作用:
1、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 2、能表示事物的名称; 3、可以表示某些质量和数量特征。
(二)种类
名称注记: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居民地, 河流等)是地图上量最大,分布范围也广的一种。
说明注记:说明事物的种类、性质、或特征 (石油管道用油,输水管道用水) ;说明事物的数 量特征(高程、比高)。
(一)形状变量
(二)尺寸变量
方式
(三)方向变量 色相
顺序
(四)颜色变量 亮度
方向 间隔
排列
尺寸 (五)网纹变量
彩度
样式
(一)形状变量
——是视觉上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的 单体,用以区分要素定性特征的不同。
观察这三幅地 图上的点状 符号有什么 特征?
线状地物图例示例
(二)尺寸变量
——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 量,通常用以表达地理要素定量特地的差异。
【精品】第5章地图符号库幻灯片
![【精品】第5章地图符号库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e26ea23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1.png)
§5.1 地图符号库概述
三、栅格符号库
栅格符号库中的点状符号信息块和线状符号信息 块可由矢量符号信息块转换得到,也可对符号的 标准样式直接扫描获得。
在栅格符号库中,点状、线状两种信息块中栅格 坐标系的确定要便于符号定位。
栅格符号库中面状信息块的组成不同于矢量库。 地图上规则分布的面状符号,在平面上总可以划 分成等大的图案块,每个图案块的图形相同。
§5.2 地图符号数据结构
用非压缩格式存储(8×8)的此二值符号, 则每个象素可以用一个bit来表示,即每个 符号可用8个字节来描述。
§5.3 地图符号的制作
符号库的制作是空间数据专题表达的重要 环节,当前通用的GIS软件自带的符号样式 库提供的是一些描述性符号,其形状和内 容远不能满足目前各项专题符号的要求, 为此,可以利用ArcGIS的符号样式管理机 制和强大的定制功能制作专项符号库,从 而实现空间数据的符号化。
§5.3 地图符号的制作
制作好的style符号库可以存放到ArcGIS安 装路径的style目录中,默认的路径为C: \Program Files\ArcGIS\Styles下。当使用 ArcMap新建地图文档时,ArcGIS会自动添 加Styles目录下的新建的style符号库给此文 档,还可手工添加其他style符号库。
§5.3 地图符号的制作
ArcGIS具有强大的符号制作功能,由ArcMap 中的Style Manager工具来实现样式的制作和管 理。Style Manager用来组织样式及其内容—— 符号和地图元素。可以剪切、复制、粘贴、重 命名、以及修改任何样式的内容。也可以创建 新的样式、符号及地图元素。可以创建一个新 的样式并复制成个人样式内容——包括其它现 有样式中的符号、要素,也可以删除一些 ArcMap提供的而不又用不着的符号和地图元素, 来定制样式。
第5章 地图符号化
![第5章 地图符号化](https://img.taocdn.com/s3/m/eeefcdee102de2bd960588d8.png)
四分位法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按各级内 部数据个数相等的规则确定分级位置。 部数据个数相等的规则确定分级位置。
n+1 12 + 1 Q1 = ——— = ———— = 3.25 4 4 2(n+1) 2 × 13 Q2 = ——— = ———— = 6.5 4 4 3(n+1) 3 × 13 Q3 = ——— = ———— = 9.75 4 4
某镇蚕丝生产量 乡名 顺序 产量/kg 大名 1 3726 西古城 2 2174 东古城 3 1967 辛店 4 1213 周口 5 876 大屯 6 543 沙峪 7 329 三合 8 137 宣良 9 98 万和 10 72 邢湾 11 59 马店 12 23
第三节
一、视觉变量
符号的视觉变量
三角点小三角点源自它是最活跃的一种视觉变量, 4、颜色变量 它是最活跃的一种视觉变量,颜色包括彩色和 非彩色(黑白色),彩色具有色相、亮度、彩度三种特性, ),彩色具有色相 非彩色(黑白色),彩色具有色相、亮度、彩度三种特性,而 非彩色却只有亮度特性。 非彩色却只有亮度特性。 颜色变量既可以表达地理要素定性 特征的不同,也可以表达定量特征的变化。如河流用蓝色表示, 特征的不同,也可以表达定量特征的变化。如河流用蓝色表示, 道路用黑色表示;水的深浅。 道路用黑色表示;水的深浅。
尺寸变量是指构成符号在长度、宽度、高度、面积、 2、尺寸变量 尺寸变量是指构成符号在长度、宽度、高度、面积、 体积等方面的度量变化。通常用以表达地理要素定量特征的差异。 体积等方面的度量变化。通常用以表达地理要素定量特征的差异。
3、方向变量 方向变量包括两个层次: 方向变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基本变量中整个符号图 形本身的方向变化,如正三角形与倒三角形; 形本身的方向变化,如正三角形与倒三角形;二是指网纹中 同类纹理的方向变化,如水平晕线与垂直晕线、倾斜晕线。 同类纹理的方向变化,如水平晕线与垂直晕线、倾斜晕线。通 过方向的变化来表示地理要素定性特征的不同。 过方向的变化来表示地理要素定性特征的不同。
第五章地图符号
![第五章地图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d8249a2b700abb68a982fbfb.png)
状符号、体积符号。
第五章地图符号
2.从视觉上地图符号可分为形象符号和抽象符号。形象符号是 对于空间事物形态特征的符号,它的象征性和约定性很好。抽 象符号只用几何形状和色彩表示的符号系列,这些符号能体现 量的变化,但约定性很差,一个三角形既可以代表控制点,也 可以代表金矿、消防队等。
3.从对地图比例尺的依存关系上,地图符号可分为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
4感情色彩 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 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
5习惯用色 色彩也不是都能寓意,相当一部分地图图例的色 彩选择与感情因素无关,而是按照逻辑及习惯设定彩色。经 过长期沿用,有的形成了规范,有的也已约定俗成。
第五章地图符号
§5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
一、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 从功能上看,视觉变量可以概分为三类:
第五章地图符号
3.方向变量
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所谓方向变化是对图幅的坐标 系而言,在整幅图中必须和地理坐标的经线或直角坐标线成 同一的交角才不致混乱。
4.颜色变量
是最活跃的一种视觉变量。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
具有色相、亮度、彩度三种特性,而非彩色却只有亮度特性。
颜色的三种特性对制图来说各有作用,因而也可以各自成为
面积分布指事物的占有范围、连续的空间现象。因此面状符号在地图上是 一块图斑。
体积分布可以推想为从某一基准面向上下延伸的空间体,例如人口或一
座城市,可以表示具有体积量度特征的有形实物或概念产物,这些空间现
象可以构成一个光滑曲面。因此体积符号在地图上可以表现为点状、线状、
面状三维模型。所以把地图上符号的分类确定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
第五章地图符号
(2)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小的图形呆板单调,不能引起注 意。色相对比在视觉中出现不同层次,产生地图结构的差 异。由亮度的反差造成地图上的亮区和暗区可以突出主题。 主体以外的图形普染浅灰色也可以显现主体的地位。冷暖 色对比和互补色对比对一些图种非常有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地图概括
观察下面两幅图内容上有什么区别?
第四章 地图概括
观察这两幅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中的校 园有什么不一样?
本章教学要求
第四章 地图概括
• 教学重点:
– 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 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选取、简化、夸张、符
号化 – 选取方法:资格法、定额法、开方根规律法 – 简化:质量特征的简化、数量特征的简化 – 夸张:不依比例尺方法、移位
一. 选取
第四章 地图概括
• 目的:使复杂无序的地图信息,通过聚 类和分群使之有序化。
• 原则:从整体到局部
(一)资格法
第四章 地图概括
——是一种按空间数据的数量、质量等级高 低排序作为选取资格的选取方法。
一般由高级到低级、由主要到次要、由大到 小的顺序进行资格排队,确定选取指标。
例如居民地的资格选取: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无锡市
123.59 120.47 132.89
徐州市 常州市
99.11 168.66 357.38
苏州市 南通市
55.04
第四章 地图概括
道路: 高速公路 一般公路
第四章 地图概括
第四章 地图概括
(二). 定额法
——按新编地图上单位面积选取对象的个数或者密度 确定的。定额产生于图解、计算分析及编图实验。
第四章 地图概括
(五)图解限制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 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
影响符号最小尺寸设计的因素: 视觉分辨能力; 印刷与绘制技术; 地物和地理环境
第四章 地图概括
第四章 地图概括
§2. 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
一. 选取 ︾ 二. 简化 ︾ 三. 夸张 ︾ 四. 符号化
市县
南京市 溧水县 高淳县 无锡市 江阴市 宜兴市 徐州市 丰县 沛县 铜山县 睢宁县 新沂市 邳州市 常州市 金坛市
年末户籍人
口(万人) 资格法:
617.17
第四章 地图概括
40.73 按等级资格进行排队
42.05
461.74 119.77 106.05
按地级市选取: 南京市
940.95 113.30
此方法一般用于确定居民点选取数额
第四章 地图概括
2、开方根规律法
德国地图学家特普费尔 (F.Topfer) 提出的方案:
新编地图所应选取的地物数量与原始地图地物 数量之比符合原始地图与新编/ MB
N 为图上地物数 A —— 原始图
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 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第四章 地图概括
地图概括的实质 ——在制图过程中对地图数据和图解形式经
过科学化处理,使其表现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 和制图现象的基本的、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
实现由地理数据向抽象、概括的形象-符号模 型的转变。
第四章 地图概括
二. 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 教学难点
– 开方根规律法
第四章 地图概括
第四章 地图概括
§1. 地图概括概述 §2. 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 §3. 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
第四章 地图概括
§1. 地图概括概述
一. 地图概括的性质 二. 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三. 手工概括与自动概括
第四章 地图概括
一. 地图概括的性质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 ——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
密度分区 人口密度/(人.m-2)
极密区
>500
稠密区
300~500
中密区
50~30
稀疏区
5~50
极稀区
<5
定额法常常与资格法结合起来运用。
图上居民地选取指标 /(人.dm-2)
200~250 160~200 120~160 90~120
<=90
第四章 地图概括
第四章 地图概括
• (三)区域指标法:在进行地图内容选取 之前,进行类型分区研究,然后按在各分 区制图对象的数量、质量等确定其选取指 标,并编列成图标和说明,即指标图。
地图主题决定要素的重要程度和选取,必然影 响地图概括。
同一种地理要素的选取也受地图主题的影响。
第四章 地图概括
比 例 尺 影 响 地 图 概 的 数 量 和 质 量 特 征
(二)地图比例尺
第四章 地图概括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 素,限定了制图区域幅面和要素总量。
地图比例尺的变更,制约图上地物的质量特征 ,要素质量特征的表示受幅面限制。
>1.5
第四章 地图概括
(四)确定选取指标的几种数量分析方法。 • 2. 开方根规律法
第四章 地图概括
• 常用数量分析方法: • 图解计算法 用于居民点选取 • 等比数列法 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
选取 • 区域指标法 适用于各类要素的选取 • 回归分析法 适用于某一类要素的选取 • 开方根规律 用于从大比例尺编制小比例
第四章 地图概括
我国地图上河流选取标准
河网密度分区
密度系数/ (cm·km-2)
河长选取标准 /cm
极稀区
<0.1
基本全取
较稀区
0.1~0.3
0.5~0.8
0.3~0.5
0.6~1.0
中等密度区
0.5~0.7
0.8~1.2
0.7~1.0
1.0~1.4
稠密区
1.0~2.0
1.3~1.5
极密区
>2.0
(一)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 (二)地图比例尺 ︾ (三)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 (四)数据质量 ︾ (五)图解限制 ︾
江苏旅游地图
第四章 地图概括
第四章 地图概括
江苏省行政区划图
第四章 地图概括
(一)地图的用途与主题
编图目的与任务不同,图上反映空间数据的 广度和深度亦不同,地图的用途是地图概括的主导 因素。
第四章 地图概括
第四章 地图概括
(三)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区域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同样的地理事物在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意义,因而影响对区域的表达。
第四章 地图概括
第四章 地图概括
(四)数据质量
地图概括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数据的种类 、特点及质量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
空间数据:包括图表、影像、统计数据和文 字资料。
尺图
第四章 地图概括
1. 图解计算法
以地图符号的面积负载量 (S) 确定符号选取数量指标的方法。
S = n (a + p) n/cm2为居民点个数 S = n (pr 2 + 3.5 d 2 )
注记面积 p
r 南京市 字宽d
r
居民点面积负载量:每100mm2 居民点面积的总 和
S S S Si/100mm2 = ( pri2 + 3.5 di2 ) / 100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