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3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文化差异
• 文化同样会影响归因错误,在所有被研究 过的文化中,都存在基本归因错误,但都 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异。 • 如对于一些雇员私自交易,造成公司重大 损失。美国报纸将之归因为个人;日本报 纸则归因于组织监控不当。
• 基本归因错误的原理: • (1)对应偏见:行为是内在倾向 的相应反应; (2)即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了环 境的作用,还是会出现这种偏见。
• 彭家声的一生,评价历来争议多多。 • 有人说他是毒枭,是继坤沙之后新崛 起的一代毒王,被国际禁毒署列为了 世界通缉的十大毒枭之一 ; • 有人说他是豪杰,他不但是果敢提出 禁毒主张的第一人,而且始终坚持果 敢的民族利益,从而赢得世人尊敬。 • 参见视频。
本章论述的主要问题
• • • • 如何解释他人; 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 怎样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信念倾向于自我实现吗?
• 当我们参加一个聚会,会奇怪为什么其他
人那么轻松自在,而我却紧张害怕呢?
其实,其他人也和我们一样。
• 原因: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当我们
成为行为的执行者时,环境会支配我们的 注意; • 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行为载 体的人,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环境则变 得相对模糊。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2 聚焦和偏见
• 要求实验者在观看审讯过程中嫌疑犯认罪 的录象。 • 如果实验者从聚焦在嫌疑犯身上的摄像机, 观看认罪的过程,他们会认为犯罪的认罪 是真诚的; • 如果他们从聚焦在审讯员身上的摄像机观 看,他们就会认为嫌疑犯是被迫认罪的。 • 根据这项研究,新西兰在国内颁布了一项 规定:审判的录象必须同时对审讯员和嫌 疑犯作出同样多的关注,即都从侧面进行
• 再看一则新闻:
• 河南一名曾中彩票头奖、并捐出一半奖金 的男子,最近再中头奖。
• 李先生说他买彩票没有一点规律,完全是 凭着感觉在选号,通常是工作时出差 到那里就买到哪里。 • 之前有一次,他曾在外省中得双色球的头 等奖两注,总奖金超千万元。 • http://www.dahe.cn/xwzx/sz/t20090921_16 57991.htm
• 研究归因错误的必要性:
• 1、固有思维模式的作用及局限; • 2、人道主义因素,即人们不应该总是因为 自己的问题而被责备; • 3、认识自己通常意识不到的思维偏见。
• 总之,最重要的目的,是发展自己 的批判性思维,克服自身的缺点和 不足,超越自我。
二、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 社会生活
• 人类思维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我们 的预期会引导我们对信息的知觉和解 释。 • 我们是透过“有色眼镜”去观察和解 释世界的。
• 小注释: • 1、班布里奇岛在华盛顿州。 • 2、许许多多文章说:最上面的扣子是ALWAYS ,中间的 扣子是SOMETIMES,最下面的扣子是 NEVER 。
•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基本归因错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 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 所造成的影响。
• 个体对于自我的信念也存在自我实现 • 当直接打电话问居民是否愿意提供志 愿服务时,只有4%的人同意。 • 但是,如果让居民先预测自己,如果 接到这样的请求如何反应,几乎一半 的人预测他们会提供帮助,并且在随 后的求助电话中,大部分人,而不是 4%的人,确实这样做了。
• 像红男爵,以及哈特曼这样王牌中的 王牌,他们为什么能有如此惊人的战 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 驾驶技术、飞机性能,甚至运气等当 然是有利因素。但是,除此之外,他 们过人的直觉,恐怕也相当关键。正 是因为有了超越对手的过人直觉,让 他们能够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 开火,从而克敌制胜。 • 可以参考一段视频。
• 1977年罗斯(Ross)等人进行了一项著名的模拟测验 游戏: • 从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中随机指定一些人扮演考官, 一些人扮演考生,另一些人充当旁观者。 • 研究者要求“考官”们向“考生”们提问一些能够展 现“考官”知识面丰富的难题——换句话说,要求 “考官”提问那些只有他们自己最擅长的题目来“难 为”这些“考生”们。诸如“班布里奇岛在哪里?”、 “为什么西装最下面的扣子不能扣?”„„
• 我们对自己过去的态度、行为甚至经 历,往往根据现有的感受而重建。 • 我们的先入为主倾向,往往强烈地影 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记忆。
三、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 直觉判断
• 直觉主义者认为:对绝对多数人来说, 日常生活并不是由有意识的目标和经 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决定的,而是受内 部心理过程的控制,通过对环境特征 的主观加工,影响人们的行为反应, 并控制意识的觉察和导向作用。
• 心理学导论的一个基本知识: • 我们并不是如实地对现实进行反应, 而是根据我们对现实的解释做出反 应,这一现象,被称为预先判断或 期待效应。
• 教材P73-74,调查学生们对两种假想研究 成果的评价。 • 这些学生一半支持死刑,另一半反对死刑。 • 研究结果发现:支持和反对死刑的学生, 都较容易接受与他们观点相同的证据,排 斥与其观点相悖的证据。这种先入为主的 倾向,有助我们理解种族、宗教等冲突。
• 再如课本P74,图3-6 • 如果事先被告知此人是冷酷或是慈善, 你会不会觉得,他的脸有什么不同?
• 虽然存在着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对 这一事实的看法并不一致,我们透过 自己的信息、态度及价值观,去看待 这一事实,因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 差。
• 信念固着:(belief perseverance) 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在支持它的 证据被否定时,依然会存在下来。 • 即使最初支撑这一信念的信息,事后 被证实是虚假和错误的,人们依然会 坚持自己曾经归纳出的结论。
• 你是否同意下面的这段陈述?见课 本P76:
• 记忆就好比大脑中的一个储物箱,我 们将各种材料储存在其中,日后需要时可 以再从中拿出来。偶尔,有些东西也会从 “储物箱”中丢失,那时我们就说我们忘 记了。
• 大约85%的大学生同意这种观点,事 实上,心理学的研究,却得出相反的 结论:
• 记忆是可以重新组合和虚构的。
拍摄。
•3
观点在随时变化
• 当观察者回顾自己的记忆内容时,通常会 分配给情境更多的权重。 • 如教材P68: • 在听到某人以某一指定的立场辩论后,如 果要求听众立即做出归因,人们会假定那 个立场就是辩论者自己真正的立场; • 而一周后的回忆,他们会更多关注情境的 限制。
• 4、自我觉知
• 环境可以改变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我们的 注意力会集中在自己身上,这就是自我觉 知效应。 • 对于熟悉的人,在归因时,我们会对其所 处的环境较为敏感; • 而对于陌生人,我们往往会忽视其所处的 处部环境,将原因归于其内在特质。
• 据《西行漫记》记载,毛泽东曾回忆说: “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
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 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 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 三千里。”
这句写游泳的诗,透露着了自信与豪迈, 令人一睹伟人丰采。自信是好事,但有时 候,过度自信,也会带来灾难。
• 过度自信倾向 • 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判断时,存在一种 “智力自负”现象(“我早就知道 了”),这种现象会影响我们对目前 知识的评价,以及对未来行为的预测。 • 尽管我们知道自己过去出错,但我们 对于未来的预测,仍然相当乐观。
• 直觉的力量 • 17世纪哲学数理学家帕斯卡:
• “心灵的活动有其自身的原因,而 理性却无法知晓。”
• 王牌飞行员又称击坠王牌,有时亦简称王 牌,一般是指击落敌机超过5架的飞行员。 • 一战中最伟大的王牌飞行员,是德国的曼 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绰号“红男爵”,击落敌 机80架。 • 世界上击落飞机最多的几个王牌飞行员均 出现在二战时的德国,德国个人战绩百架 以上者就有107人,王牌飞行员总人数超过 3000人,其中排名第一的埃里希·哈特曼 (Erich Hartmann)击落敌机352架。
• 从他人那里获得我们的期望
• 那些将对手知觉为不合作的人,很容易变 得不合作。 • 夫妻之间,担心伴侣不爱和不接受自己的 人,将微小的伤害解释为拒绝,导致他们 贬损并疏远伴侣。 • 对伴侣的爱和接受,持有信心的人,表现 出较少的自我保护,与伴侣的关系也更亲 密。
期望影响儿童的行为
• 一个教室,老师反复讲教室应该保持整洁 和干净,使得废纸篓的垃圾量增加了 15%~45%,但这只是暂时的。 • 另一个教室,老师反复表扬教室保持得很 整洁和干净,连续表扬8天。两周后,儿童 将80%的垃圾放进了垃圾篓,符合老师对 他们的期望。
• 我们的思维只有一部分是受控制的 (反应性的,深思熟虑的和有意识 的),而还有很大一部分则是自动化 的(冲动的,无需努力的,无意识 的)。 • 我们知道的,比我们意识到自己知道 的,要多得多。
• 如果人们拥有较好的专业知识,他们 就有可能利用直觉获取答案。因为, 那些有关情境线索的信息,储存在人 们的记忆中。 • 打电话时我们只需听到第一个词,便 可以辨别出这是哪一位朋友的声音, 尽管我们对自己如何做到这一点一无 所知。
• 有关戴安娜王妃的死因,甚至有15个 版本之多:
• http://news.sohu.com/19/00/news1464500 19.shtml
• 再如对果敢王彭家声的看法:
• 上个月,位于中缅交界处的缅甸华人特区 果敢县发生了一系列紧张事件。8月8日, 缅甸政府军与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地方 武装)发生对峙事件,引发市民大面积恐 慌,超过万人向中国边界逃离。8月27日, 缅政府军开始对果敢展开全面的搜查,查 禁枪支与毒品。 • http://pic.people.com.cn/GB/9948481.html
• 这对我们以后求职是有心理帮助的, 面试你的考官,其实未必比你更能干, 他的水平可能还不如你。我们既要尊 重他,同时,也不用有啥紧张的。说 不定,应该紧张的是他,因为他怕自 己水平低,被你识破。
• 我们为什么会犯基本归因错误呢? • 1、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 • 当我们成为行为的执行者时,环境会支配 我们的注意; • 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载体的 人则会成为我们注意的的中心,而环境变 得相对模糊。
第三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 教材P60,以戴安娜遭遇车祸为例说明, 对于同一客观事实,存在着不同的解 释,这些解释甚至是截然对立的。 • 1997年8月30日深夜,戴安娜王妃与情 人法耶兹在巴黎高速公路发生车祸, 急救不治,于31日凌晨4时许去世,年 仅36岁。
• 这是1995年9月25日拍摄的戴安娜王妃 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一、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归 因为两类: • 一、内在性格;(to the person) • 二、外在情境。(or the situation)
• 基本归因错误:
• 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我们很容易就把 他人的行为,归结为稳定的内在因素,忽 视引起行为的外部原因 ; • 然而,对于自己的行为,我们通常会用情 境等外部因素来解释。
• 情绪与判断
• 情绪会影响判断,好的和坏的情绪,
会激起个体相关经历的回忆。 • 情绪会给我们当前经历的解释着色, 通过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还会影 响我们思考的深度和效率。
四、我们的信念倾向于自我实现吗 • 思考:我们的社会信念起作用吗? 他们会改变现实吗?
• 老师的期望与学生的表现 • 良好的表现会伴随老师的更高评价,被赋 予了更好期望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更专 心 ;“差生”,则折射出老师对他们较低 的期望。 • 较低的期望,未必毁掉一个有能力的孩子; • 同样道理,较高的期望,也未必会魔术般 改变一个学习吃力的孩子,人类的天性不 是如此易变。
• 信念固着的表现: • 一旦我们确信一个人品行不端、一个 陌生人的行为令人生厌、某一股票的 市值会有所上升,那么,即使我们的 解释遇到了相反的证据,也会保持不 变。
• 我们越是极力证明自己的理论和解释 是正确的,我们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 息就会越封闭。很多时候,我们是自 己思维方式的囚徒。 • 如何纠正我们的信念固着?多从相反 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公允的态度,认 真分析各种可能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