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集合的基本运算【精品课件】
的交集仍存在,此时A∩B=∅.
(三)交集
【做一做】
【探究2】
已知集合A={0,2},B={-2,-1,0,1,2},
则A∩B=(
)
A.{0,2}
C.{0}
B.{1,2}
D.{-2,-1,0,1,2}
交集的性质:
[答案]
A
①A∩B=B∩A;②A∩A=A;
③A∩∅=∅; ④若A⊆B,则A∩B=A;
(四)集合的交并运算
【巩固练习1】
(1) 已知集合A={x|(x-1)(x+2)=0},B={x|(x+2)(x-3)=0},则集合A∪B是(
A.{-1,2,3}
B.{-1,-2,3}
C.{1,-2,3}
D.{1,-2,-3}
(2) 若集合A={x|-2≤x<3},B={x|0≤x<4},则A∪B=________.
⑤(A∩B)⊆A;(A∩B)⊆B.
(四)集合的交并运算
1.集合的并集运算
例1.
(1)设集合M={x| 2 +2x=0,x∈R},N={x| 2 -2x=0,x∈R},则M∪N=(
A.{0}
B.{0,2} C.{-2,0} D.{-2,0,2}
(2)已知A={x|x≤-2,或x>5},B={x|1<x≤7},求A∪B。
(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选自:
《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人教A版(2019)
第一课时
课时内容
集合的并集、交集运算
集合的补集、综合运算
所在位置
教材第10页
课件集合的基本运算_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PPT课件_优秀版
(3)(∁SA)∪(∁SB);
6
解析:
• 【解析】(1)由并集的概念可知A∪B={1,2,3,4,5,6};
•
(2)借助数轴(如图)
•
•
∴M∪N={x|x<-5或x>-3}.
• 【答案】(1){1,2,3,4,5,6} (2)A
7
方法归纳:
• 并集的运算技巧: • (1)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有限,则直接根据并集的定义求解,但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
互异性. • (2)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无限,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但是要注意含“=”
用实心点表示,不含“=”用空心点表示.
8
探究一 并集的运算
9
解析:
10
探究二 交集的运算
• 【例】(1)已知集合A={x|(x-1)(x+2)=0},B={x|(x+2)(x-3)=0},则A∩B=________.
•
(2)已知集合A={x|x≥5},集合B={x|x≤m},且A∩B={x|5≤x≤6},则实数m=
________.
•
11
解析:
• 【解析】(1)A={x|x=1或x=-2},B={x|x=-2或x=3},
•
∴A∩B={-2}.
•
(2)结合数轴:
•
•
由图可知m=6.
• 【答案】(1){-2} (2)6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
∴(∁RA)∩B={x|2<x<3或7≤x<10}.
由此可得:(1)(∁SA)∩(∁SB)={x|1<x<2}∪{7}.(2)∁S(A∪B)={x|1<x<2}∪{7};
(3)(∁SA)∪(∁SB)={x|1<x<3}∪{x|5≤x≤7}={x|1<x<3,或5≤x≤7};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课件)-高一数学备课精选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集合C的元素既属于A,又属于B,则称C为A与B的交集.
3 交集
交 由两个集合A、B的公共部分组成的集合,叫这两个
集
的 集合的交集,记作A∩B
概
文字语言
念 即 A∩B={ x| x∈A 且 x∈B }
读作 A交B
符号语言
图 示
Venn图
A
B
A∩B
图形语言
练一练 已知A={2,4,6,8,10},B={3,5,8,12}, C={6,8}. 求:(1)A∩B ; (2)A∩(B∩C)
2. (1)已知A={x| x2-6x+8=0},B={x |x2-mx+4=0}, 且A∩B=B,
问
核
心
素 养
题
之
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2)已知A={x|x2-6x+8<0}, B={x|(x-2a)(x-a-2)<0},且A∩B=B,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数 据 分
(1)A={2, 4};由A∩B=B知B⊆A.
④A∪B=A
B⊆A .
练一练
已知A={ x | x2 > 1 },B={ x | x < a},若A∪B =A,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
.
3 交集
观察下列集合,A、B与C之间有什么关系? (1)A={ 4,3,5 }、 B={ 2,4,6 }与 C={ 4 }. (2)A={x│x是等腰三角形}、B={x│x是直角三角形}与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3.1 并集和交集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
1.3.1 并集和交集
思维篇 素养篇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师用)知能点全解:知能点一: 并集 1、并集的概念: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符号语言表达式为:A B {}x x A x B =∈∈,或 。
韦恩(Venn )图表示,如右图(阴影部分) 如:{1,2,3,6} {1,2,5,10}={1,2,3,5,6,10}。
特别提醒:1、定义中“或”字的意义:用“或”字连接的并列成份之间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
“x A x B ∈∈,或”这一条件包含下列三种情况:x A x B ∈∉,但;x B x A ∈∉,但;x A x B ∈∈,且。
2、对于A B {}x x A x B =∈∈,或,不能认为是由A 的所有元素和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因为A 与B 可能有公共元素,所以上述看法,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看是错误的。
2、并集的性质:(1),A B A A B B ⊇⊇;(2)A A A =; (3)A A ∅=; (4)A B B A =。
3、讨论两集合在各种关系下的并集情况: (1)若A B ,则A B B =,如图①; (2)若B A ,则A B A =,如图②; ① ② ③(3)若A B =,则A B A =(A B B =),如图③;(4)若A 与B 相交,则A B =图④中的阴影部分;(5)若A 与B 相离,则A B =图⑤中的阴影部分。
④ ⑤例 1:已知{}{}222280,120A x R x x B x R x a x a =∈--==∈++-=,且BA =A ,求实数a 的取值集合。
解:由BA =A ,得B A ⊆,又因为{}2280A x R x x =∈--={}2,4=-,所以B =∅或{}2-或{}4或{}2,4-。
(1)若B =∅,则()224120a a =--<,即216a >,解得:4a >或4a <-;(2)若B ={}2-,则()224120a a =--=且()2222120a a --+-=,解得:4a =;(3)若B ={}4,则()224120a a =--=且2244120a a ++-=,此时a 不存在;(4)若B ={}2,4-,则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242,1224a a -=--=-⨯,解得:2a =-。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间的基本运算(交集与并集、补集)
6 6 14
A
B
画出Venn图右图 , 可知没有参加过比赛的同学有
45 12 20 6 19. 答 这个班共有 19名同学没有参加过比赛 .
例3.(1)已知集合A={1,2,3,4},B={x|x=n2, n∈A},则A∩B=( ) A.{1,4} B.{2,3} C.{9,16} D.{1,2} (2)设集合M={x|x2+2x=0,x∈R},N={x|x2- 2x=0,x∈R},则M∪N=( ) A.{0} B.{0,2} C.{-2,0} D.{-2,0,2}
4.已知集合A={(x,y)|y=x+3},B={(x,y)|y =3x-1},则A∩B=________.
y=x+3 解析:由 y=3x-1 x=2 得 y= 5
,
y=x+3 ∴A∩B=x,y| y=3x-1 x=2 ={(2,5)}. =x,y| y=5
解析: M∪N={-1,0,1,2}.
2.设A={4,5,6,8}, B={3,5,7,8},求A∪B.
解: A∪B={4,5,6,8} ∪ {3,5,7,8}
={3,4,5,6,7,8}
3.设集合A={x|-1<x<2},集合B={x|1<x<3} 求A∪B.
解: A∪B={x|-1<x<2} ∪ {x|1<x<3}
Venn图表示:
A
A∪B
B
A
A∪B
B
性质:
A B B A, A A B, B A B .
思考: A∪B=B可能成立吗?
A
A∪B
B
若A
B,则
A∪B=B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课件
例2 设全集U=R,A={x|2x-3≤1},
B={x|0<x<4},求
(1)CUA,
(2)CUB,
(3)CU(A∩B), (4)(CU A)∪(CUB)
例3 设全集U={x|x是三角形},A={x|x 是锐角三角形},B={x|x是钝角三角形}
求A∩B,CU(A∪B).
解 :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可知 A B ,
A={3,4,5,6}, B={5,6,7,8}, C={5,6}
定义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 交集.
记作 A∩B 读作 A交 B
AB
A∩B
即 A∩B={x x∈A,且x∈B}
1、A={x|x是等腰三角形}, B={x|x是直角三角形},
则A ∪ B= {x|x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CUA)∩(CUB), CU(A∪B), 解:根据题意可知,
U={1,2,3,4,5,6,7,8}, 所以 CUA={4,5,6,7,8}
CUB={1,2,7,8}
练习1 全集U={x|x是不大于9的正整数},
且(CUA)∩B={1,3},(CUB)∩A={2,4,8} , (CUA)∩(CUB)={6,9},求集合A、B
----并集与交集
视察集合A,B,C元素间的关系: {3,4,5,6}, B={5,6,7,8}, C={3,4,5,6,7,8}
定义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
的并集,
记作 A∪B A B
读作 A并 B A∪B 即A∪B={x x∈A,或x∈B}
视察集合A,B,C元素间的关系:
A B {x | x是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是由一些确定、互异、无序的元素组成。
常用的数集有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集合的表示法有自然语言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间有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关系。
子集表示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真子集表示A是B的子集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集合相等表示A和B互为子集。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基本运算有交集、并集和补集。
交集表示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并集表示属于A或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补集表示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补充: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将其化为|x|a的形式进行求解。
含有ax+b的绝对值不等式可以化为|ax+b|c的形式进行求解。
注意: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因此不需要删除和改写。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判别式为 $\Delta = b^2-4ac$,根据判别式的大小关系可以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对于二次函数 $y=ax^2+bx+c(a>0)$,它的图象是一个开口朝上的抛物线。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它的根可以通过公式 $x_{1,2}=\frac{-b\pm\sqrt{\Delta}}{2a}$ 求得,其中$\Delta=b^2-4ac$,当 $\Delta>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 $\Delta=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Delta<0$ 时,方程没有实根。
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bx+c>0(a>0)$,它的解集为$\{x|xx_2\}$,其中 $x_1$ 和 $x_2$ 分别是方程$ax^2+bx+c=0$ 的两个实根,且 $x_10)$ 时,它的解集为$\{x|x_10)$ 时,它的解集为 $\{x|x\neq-\frac{b}{2a}\}$。
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解] ∵A∩B=A,∴A⊆B. ∴22- k-k≤ 1≥-43,, 解得 k≥5.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由集合交集、并集的性质解题的策略、方法及注意点 (1)策略:当题目中含有条件 A∩B=A 或 A∪B=B,解答时 常借助于交集、并集的定义及集合间的关系去分析,将 A∩B=A 转化为 A⊆B,A∪B=B 转化为 A⊆B. (2)方法:借助数轴解决,首先根据集合间的关系画出数轴, 然后根据数轴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特别要注 意端点值的取舍. (3)注意点:当题目条件中出现 B⊆A 时,若集合 B 不确定, 解答时要注意讨论 B=∅的情况.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
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章
1.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 1 课时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并集与交集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课前自主预习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1.理解并集、交集的概念. 2.会用符号、Venn 图和数轴表示并集、交集. 3.会求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A.{1,2}
B.{0,1}
C.{0,3}
D.{3}
[解析] ∵A={0,1,2,3}, B={x|x=3a,a∈A},∴B={0,3,6,9}, ∴A∩B={0,3}.
[答案] C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4.设 A={(x,y)|x+y=0},B={(x,y)|x-y=4},则 A∩B =________.
[解] (1)如下图所示,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1.1.3.1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与并集)高一数学(北师大版2019)
E D
F F
-1 0
2
集合F 的元素是由集合D 和集合E 的元素相加得到的
在此我们发现,有些集合的元素是由另一些集合的公共元素得到的,而有些集合的元素是由另一些 集合的元素加起来得到的,那么在集合中,有没有类似于数的加减法那样的运算方法呢?
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运算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与并集).
(2)这两个等式是偶然成立,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Nhomakorabea试用Venn
图说明.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三、集合的运算性质
2
探究2:
已知A={5,7,8,9},B={1,3,7,8,9},C={2,3,8,9},则 (1)A∩(B∪C) 与(A∩B)∪(A∩C) ,A∪(B∩C)与(A∪B)∩(A∪C)
教材P9练习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教材P10练 习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U
A
C
B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1,集合是一门语言,用集合 的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描 述数学对象. 2,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结 合Venn图和数轴来理解集合 3,类比的思想方法,类比实 数的运算性质,定义出集合 的运算性质.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作业1:课本P12A组T7 作业2:课本P12B组T2
谢谢聆听!
A∪B⊇B,
A∪A⊇A,
A∪∅=A.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课时1 并集、交集【课件】
2
解得
∴A={x|2x +7x-4=0}={-4, },B={x|6x2-
2
c 4,
1 3
1 3
5x+1=0}={ , },∴A∪B={-4, , }.
2 2
2 2
【方法规律】
求解本类题目时需要先利用集合的交、并运算结果求参数
的值(或取值范围),关键是要把集合运算的结果转化为元
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或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求集合的并
点的集合为N,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思路点拨:
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离、相切、相交,三者
的区别在于交点数量,故可用交集运算来表示.
【解】
平面内直线l与圆C可能有三种位置关系,即相离、相切、相
年级女同学}.
【问题5】已知集合A={-1,1,2,3},B={0,-1,1},C=
{-1,1}.集合A与集合B有公共元素吗?它们组成的集合是什么?
集合C中的元素与集合A,B有何关系?
【问题6】
A∩B能用Venn图表示吗?怎样表示?A∩B与B∩A
有什么关系?A∩B与A呢?A∩B与B呢? A∩B=A能成立吗?什么
公共部分,即A∩B={x|-2≤x<-1}.
【例2】 [教材改编题]设A={x|2x2-bx+c=0},B=
1
2
{x|6x +(b+2)x+5+c=0},若A∩B={ },求A∪B.
2
思路点拨:利用交集的定义,可以得到两个含有b,c的方程,解
出b,c后,可进一步求出集合A,B.在求并集时,必须注意并集
(交)集时,对于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可利用并(交)集的
定义直接转化,同时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对于用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评课稿一、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数学作为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集合的基本运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将对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的《集合的基本运算》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涵盖了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基本运算,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将能够理解集合的概念、灵活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评课稿将对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进行详细评述。
二、教学内容2.1 集合的定义与表示方法•集合的概念与性质:引入集合的概念,介绍集合的特点,包括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顺序性等。
•集合的表示方法:介绍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和练习。
2.2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间的相等与包含关系:教授集合相等和包含关系的定义,以及相应的判定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练习和巩固。
•集合的并、交、差与补运算:引入集合的并、交、差和补运算的定义,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进行讲解,并给出相应的练习题和解答。
2.3 集合的应用•集合的应用举例:介绍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调查统计、排列组合问题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相关问题。
•综合应用题:通过综合应用面向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加深学生对集合基本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掌握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熟练运用集合的相等和包含关系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集合的并、交、差和补运算;•能够应用集合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2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必修一: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新人教版A)
ð U A={x | x 蜗 , 且x U
A}
补集Venn图
U
A
例5
• 设U ={x|x是小于10的自然数},A={1,3,5,7},
B={3,4,5,6},求ð U A, ð U B. 解:根据题意可知,U ={0,1,2,3,4,5,6,7,8,9},
ð U A={0,2,4,6,8,9},
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 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 A,B之间的关系吗? (1)A={1,3,5},B={2,4,6},C={1, 2,3,4,5,6}; (2)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 C={x|x是实数}。
并集
•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
• P14 • 习题1.1 A组
T 9; 10 习题1.1 B组 T 3; 4
轻松一笑
• 上课睡觉 某生上课时睡觉,被老师发现。
老师:你为什么在上课时睡觉? 某生:我没睡觉哇! 老师:那你为什么闭上眼睛? 某生:我在闭目沉思! 老师:那你为什么直点头? 某生:您刚才讲得很有道理! 老师:那你为什么直流口水? 某生:老师您说得津津有味啊!
l p
两直线重合
就是说直线l的所有点都在直线p上,直线p的 所有点也在直线l上,可以知道L包含P,P也包 含L,那么我们知道L=P,也就是L∩P=L
p
l
思考3
• 下列关系式成立吗?
(1)A∩A=A; (2)A∩ =A. 适度加强题 例:集合A={1,3,5,6,8},集合B={x|1<x<7}, 集合C={x|5<x<10且x∈Z},求(A∩B)∪C. 解: (A∩B)∪C={1,3,5,6,7,8,9}
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 并集》课件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1课时 并集、交集
1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随堂达标自测
课后课时精练
数学 ·必修1
课前自主预习
2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随堂达标自测
课后课时精练
数学 ·必修1
1.并集的概念
3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随堂达标自测
课后课时精练
7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随堂达标自测
课后课时精练
数学 ·必修1
2.做一做 (1)(教材改编 P11T1)已知集合 M={-1,0,1},N={0,1,2}, 则 M∪N 等于( ) A.{-1,0,1} B.{-1,0,1,2} C.{-1,0,2} D.{0,1} (2)(教材改编 P11T2)已知集合 A={x|x2-2x=0},B= {0,1,2},则 A∩B 等于( ) A.{0} B.{0,1} C.{0,2} D.{0,1,2}
8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随堂达标自测
课后课时精练
数学 ·必修1
(3)设集合 P={1,2,3,4,5},集合 Q={x∈R|2≤x≤5},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Q=P B.P∩Q Q C.P∩Q P D.P∩Q=Q
9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随堂达标自测
课后课时精练
数学 ·必修1
课堂互动探究
14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随堂达标自测
课后课时精练
数学 ·必修1
解 (1)可以借助数轴求,A∪B 如图.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集合的基本运算【精品课件】
可以表示为:
{(x,y) | y=0}∩{(x,y) | x=0}={(0,0)}.
从定义可以看出,A∩B表示由集合A,B按照指定的法则构造出
一个新集合,因此“交”可以看成集合之间的一种运算,通常称为
交集运算.
交集运算具有以下性质,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都有:
sF=M,
sM=F.
例如,如果U={1,2,3,4,5,6},A={1,3,5},则
UA={2,4,6}.
注意,此时UA仍是U的一个子集,因此U(UA)也是有意
义的,此例中的U(UA)={1,3,5}=A.
事实上,给定全集U及其任意一个子集A,补集运算具有如下
性质:
A∪(UA)=U;
英语成绩低于70分的所有同学组成的集合为N,
需要去参加意见征求会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为P,
可以看出,集合P中的元素,要么属于集合M,要么属于集合
N.
一般地,给定两个集合A,B,由这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组成的
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
两个集合的并集可用图(1)或(2)所示的阴影部分形象地表
可以看出,集合S 中的元素既属于集合P,又属于集合M.
一般地,给定两个集合A,B,由既属于A又属于B的所有元素
(即A和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
读作“A交B ”.两个集合的交集可用下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形象地表
示.
因此,上述情境与问题中的集合满足P∩M=S.
例如,{1,2,3,4,5}∩{3,4,5,6,8}={3,4,5};
A∪B=A,试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A∪B=A,∴B⊆A.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1.3.1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与并集)
5.新知探索(二)下列关系式成立(1)源自 ∪ = ;(2) ∪ = .
并集的运算性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新知探索(三)
问题3:视察下面的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同学}.
例4.设平面内直线1 上的点的集合为1 ,直线2 上点的集合为2 ,试用集
合的运算表示1 ,2 的位置关系.
解:平面内直线1 ,2 可能有三种位置关系,
即相交于一点、平行或重合.
(1)直线1 ,2 相交于一点可表示为1 ∩ 2 = {点};
(2)直线1 ,2 平行可表示为1 ∩ 2 = ;
例3.立德中学开运动会,设
= {|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参加百米赛跑的同学},
百米
跳高
= {|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求⋂.
解: ∩ 就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中那些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组
成的集合.
所以, ∩ = {|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中那些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
在上述两个问题中,集合,与集合之间都具有这样一种关系:
集合是由所有属于集合或属于集合的元素组成的.
3.概念生成(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或属于集合的元素组
可用图表示.
成的集合,称为集合与的并集,
记为 ∪ (读作“并”),
即 ∪ = {| ∈ ,或 ∈ }
(1)两个集合之间有哪些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2)集合的基本关系有哪些性质?我们是如何发现这些性质的?
(3)我们研究了哪个特殊集合?你能举例说明吗?
(4)“属于”与“包含”有什么区分?
1.3集合的基本运算课件——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 A 且属于集合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 与 B 的交集,记作 A B ,读作“A 交 B”,即
A B {x | x A,且x B}
A
AB
B
交集的运算性质
(1) A A A,即任何集合与其本身的交集等于这个集合本身; (2) A ,即任何集合与空集的交集等于空集.
A. 0 A
B.1 A
C. 2 A
D.3 A
解析:由U x 1 x 5 , U A x 0 x 3 ,可得 A {x | 1 x 0 或3 x 5} ,
则 0 A,1 A , 2 A,3 A,故 B 项正确,A,C,D 项均是错误的. 故选:B.
C 5 已知集合U {2,3, 4,5,7}, A {2,3}, B {3,5,7}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2.设集合 A {x∣0 x 10} , B {x∣x 3},则 A B ( )
A. (0,)
B. (3,10)
C. (, )
D. (3, )
解析:集合 A {x∣0 x 10} , B {x∣x 3},所以 A B (0, ) .故选:A.
C 3.已知集合U 1,2,3,4,5,6,7,8,9 ,A 2, 4,6,8,B 3, 4,5,6 ,则 U A B ( )
B 7.对于任意集合 M,N,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M M N N M N
B. M N M N M NM M NN
C. M M N N M N
D. M N (M N) M N M
M NN
解析:对于 A:如图所知, M N N 为区域①,所以 M M N N M ,故 A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知识点】
1.并集
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Venn图表示(Union)
记作:A∪B[注意符号,开口向上,很像大写字母U] 读作:“A并B”
即:A∪B={x|x∈A,或x∈B}
: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与B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与B的交集。
性质:A⊆A∪B,B⊆A∪B,A∪A=A,A∪∅=A,A∪B=B∪A
若A∪B=B,则A⊆B,反之也成立
若x∈(A∪B),则x∈A,或x∈B
例题:
例1:设集合A={4,5,6,8},集合B={3,5},求A B。
例2:设集合A={x/-1<x<2}, 集合B={x/1<x<3},求A B。
2.交集
定义: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
(intersection)。
记作:A∩B[注意符号,开口向下,与并集符号相反] 读作:“A交B”
即:A∩B={x|∈A,且x∈B}
交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性质:A∩B⊆A,A∩B⊆B,A∩A=A,A∩∅=∅,A∩B=B∩A
若A∩B=A,则A⊆B,反之也成立
若x∈(A∩B),则x∈A且x∈B
例题:把并集的例题所求全部变成A∩B
3.补集
定义: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
合为全集(Universe),通常记作U。
补集:对于全集U的一个子集A,由全集U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
记作:C U A
即:C U A={x|x∈U且x∈A}
补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性质:(C U A )∪A=U ,(C U A )∩A=∅
4.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
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例题精讲:
【例1】设集合,{|15},{|39},,()U U R A x x B x x A B A B ==-≤≤=<<求.
解: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 、B ,如右图所示:
{|35}A B x x =<≤, (){|1,9}U C A B x x x =<-≥或,
【例2】已知集合2{320}A x x x =-+= ,2{220}B x x ax =-+=,且A 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