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原因
②战争频繁导致土地转让、劳动力流失。
井田制 瓦解原因
③各国的税制改革。 ——直接原因
形成:战国时各国先后进行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
封建土地所有制
特点:土地私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或转让
①封建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
主要形式 ②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地位)
③农民土地私有制;
四、主要经济形态——小农经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必修Ⅱ专题一首轮复习
古代中国经济的 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概述
本专题主要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四个方面概 括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
1、古代中国农业具有世界领先、精耕细作、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特点。其中,世界领先体现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 地之一、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农 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古代农业 的基本特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 基本模式。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瓷器生产进入成 熟阶段,烧制出青瓷
四五千年前:已经养蚕 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已有了织机
西周:斜纹提花技术
北朝:烧制出白瓷
西汉:长安东西织室有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 数千工人。
大系统,输出国外
唐朝:以轻盈精湛著称,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 还吸收外来风格。
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 和官府贵族 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 在市场流通 产品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 剩余部分出售 纳税的产品
三、重要成就
领先世界的冶铸业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冶铜技术 商周:青铜铸造进入 繁荣时期(司母戊 鼎等) 西周晚期:中国已有 铁器 两汉:高炉炼铁和炒 钢技术;杜诗发明 水力鼓风冶铁 南北朝:灌钢法
技术,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 (4)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因素:
(1)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抗灾能力弱; (2)具有封闭分散性,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 (3)地主的土地兼并影响到小农经济的生存发展; (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也不利于
小农经济的发展
四、主要经济形态——小农经济
评价:⑴积极方面:
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②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④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⑵消极方面:
考点一 古代农业的发展和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耕作方式的变化
刀耕火种 原始社会
“耜耕”或 “石器锄耕”
出现青铜农具, 但少量使用
距今七八千年前——夏商西周
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井渠
郑 六辅渠
渠 国 白渠
漕渠
龙首渠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 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 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 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拓展: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商周时期,经济中心在河南、陕西一带; 2.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在陕西关中地区; 3.魏晋时,江南开始大规模开发; 4.南北朝时,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5.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五代十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7.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汉代的犁和犁壁
汉代的耦犁
犁壁 犁评
犁铲
犁箭
唐朝的曲辕犁
(标志着古代耕犁的成熟)
畎亩法:
北方抗旱耕作以蓄墒、保墒为中心。最早出 现的一种抗旱耕作法可能是畎亩法。畎亩法,由 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 就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 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它的特点 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 。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 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 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两汉
耦犁、犁壁 耧车
代田法
一年一熟
漕渠、白渠 龙首渠
魏晋 南北朝
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翻车
江南开发
《氾胜 之书》
《齐民 要术》
隋唐 曲辕犁
筒车
宋朝 明清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农作物品种交流 广泛(占城稻), “苏湖熟,天下 足”(南宋)
引进玉米、甘薯 等,经济作物种 植面积扩大
《农政 全书》
探究: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 反映了什么?
反映:耕作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工具
和技术进步中即反国映最了早生的产力松的土发农展;具而:生骨产耜力的进步,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耕作 制度
水利 灌溉
其他
农书
春秋 铁农具 垄作法 战国 牛耕
都江堰
历史必修(Ⅱ)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 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 中起决定作用。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 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 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认 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时间:春秋战国 形成 条件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原因)②生产关系因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分散性 ③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wenku.baidu.com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经济构成: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耕作方式:使用铁犁牛耕,注重精耕细作。 生产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土地制度: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 世界地位: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考点二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
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 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三、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井田制 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际为周天子个人所有) 特点: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②国王分封臣下,受封者不得转让与买卖 ③奴隶庶民集体耕种 ④形同井字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土地制度的演变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出现)——根本原因
西汉赵过推行 的一种适应北方旱 作地区的耕作方法 。在同一地块上的 田垄隔年代换﹐所 以称作代田法。
翻 车
筒车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公元 前三世纪,是中 国战国时期秦国 蜀郡太守李冰及 其子率众修建的 一座大型水利工 程,是全世界至 今为止,年代最 久、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为特 征的宏大水利工 程。 2200多年 来,至今仍发挥 巨大效益,
(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解析:阅读材料所说冶炼方法为灌钢 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 时期。
【体验高考】
(2010年广东卷)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 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 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地出现五大名窑
宋朝:品种繁多,吸收
明清:景德镇“瓷都”, 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青花瓷、彩瓷、珐琅 明清:苏杭织造局丝织

品(主要是缎)超过
前代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生产技 术不断进步。
(2)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 的工场手工业。
(4)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 形态并存。
【文明史观】 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近现代文明则是工业文明的发展。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
明过渡,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世界由分散、孤立到 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由雏形到最终确立到全球化趋势成 为主流,是经济文明的发展趋势。
工业文明的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对市场经济 的探索上都有过失误,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过 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③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 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 济形式。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相对立,曾经在原始社会,奴 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存在。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 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 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结论:
⑴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因为他们 从事的是集体耕作,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 ⑵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结束。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二者出现了交集。
2、古代中国手工业由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两部分构 成,手工业发展的基础在于农业。
3、古代中国商业是不断发展,发展主要体现在商业交易 空间、时间的逐步扩大。
4、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在封建 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则逐渐阻碍经济的 发展。
考情分析
从考查的力度来看,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高 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年年都有。考查形式上,将继 续以选择题为主,材料解析题也会涉及。考查内容上, 小农经济、精耕细作、商帮、“重农抑商”、“闭关 锁国”和资本主义萌芽等将是考查的重点。考查热点 包括:(1)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成为社会 民生中的重要问题,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古代 农业发展的特点及成果是备考的重点。(2)民生问题 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古代统治者对待农业、 手工业的相关政策及对社会民生产生的影响,将会成 为命题的切入点。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生产主要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自给自足); ④脆弱性、落后性;
封闭性
四、主要经济形态——小农经济
有利因素:
(1)生产力因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2)生产关系因素: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能支配一部分劳
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3)自身发展动力: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
【体验高考】
(2010·安徽文综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 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
B
C
D
解析: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 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
【体验高考】
(2010·重庆文综13)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6)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
享誉世界、广受欢迎。
【体验高考】
(2010·浙江文综14)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 的发展。比较下列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解析:图(1)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图(2)是西汉时期出 现的耦犁(二牛抬杠)。春秋战国时期,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采用 了牛耕技术。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西汉 时,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但这种两牛牵引的耦犁回转不便, 到东汉时,在一些地方开始被比较轻便的一牛挽犁取代。由此,战 国、秦、西汉都早于东汉,排除A、B、C三项。
一、概念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 工业生产。
二、产生发展概况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为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官府垄断的局 面被打破,逐步形成三种经营形态,即官营手工业、民 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明朝中叶,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社会手 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并诞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