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第五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学生去搜素,整理更多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生命生命》是从飞蛾求生、瓜苗破土,静听心跳等3个例子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如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从文中普通的事物中感悟生命的含义,体会杏林子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从教学过程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创设情境,与作者共鸣。课文伊始,我让他们读题,从他们的读题中把老师听的感受告诉他们,在思考,在感叹……在他们对题目的质疑中,我开始了对杏林子的介绍。在感悟第一个事例中,让他们抓住关键词理解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帮助孩子走进生命的内涵。
二、贯穿了语文教学“读”的功能。以读为本,注重自我感悟,是这节课的很大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读为本,安排了大量的、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有层次有梯度地读书,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如,了解了杏林子的生平后就快速朗读课文后边谈感受;默读全文感知文章三个事例;三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自由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反复读,深化主题。一切的读都是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总之,课堂上书声朗朗,读味十足。
三、把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心灵感悟有机结合。例如:在教“飞蛾求生”这个段落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极力、挣扎”等词语,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在读中品,在品中悟,悟到了小飞蛾顽强的生命力。在教“瓜子生长”学生品读的过程中,在理解“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
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这些句子时注重个性化的朗读感受,如“这句子,你们自己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你强调哪个词才可以表达你个性化的理解呢?”通过交流感悟,然后点拨,不同的朗读,不同的理解,但相同的是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在讲到“好好地使用”、“白白地糟蹋”等重点词时,我让学生用身边的例子来说明怎样算好好地使用,怎样算白白地糟蹋?学生更好地感悟文中的含义。
四.恰当拓展,创作格言,巧妙升华。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使用教材”这一程度上,而要敢于拓展教材、超越教材。如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拿起笔,用一句或者几句话写下你对生命的感悟。这既是对文章中心点的提炼、再升华,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了新颖、扎实、生动的语文训练,近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修养!
本文教学总体感觉上还算流畅,每个环节按自己的预设进行,当然,在本节课中,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课堂的调控上,对时间把握得还是不够精当,用时过多;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体会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