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社会角色引导

根据社会同一性理论和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只有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和自我同一性,并由此获得自信和安全感。人们对社会接纳、承认和重视是先定性的,个体会自觉不自觉地与社会现状或基本倾向保持一致,以获得稳定的安全感。个体总体的社会化倾向,是由大社会基本倾向决定的。

对于处在特定社会位置、担负某种社会角色的个体,共同的社会要求和期待,使他们的社会生活具有了高度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程度很高的社会化环境,使他们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对社会事件的观念与态度以及基本的价值倾向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二、社会比较机制

个人的行为定向,是建立在明确自我评价和闻我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评价基础上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时候并不存在个人可以信任的绝对评价标准,这时人们就需要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才能够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这种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

人的自我评价多数是社会性的。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获得社会性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就是社会比较。而其人们而临的情境越缺乏客观标准,要求社会比较的倾向就越强。

三、社会学习机制

随着人的自我意识水平不断提高和自我评价标准的形成,自我强化就逐渐成为社会化经验中具有自我引导性质的重要机制。也就是说,人们会使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当行为符合自设标准时,他们会以自己能够支配的奖励给自己以正强化,而当行为没有达到自设标准时,他们会进行自我惩罚。自我强化使人能够对自己的社会学习经验进行自主调节,从而一方面接受外在强化与替代性强化的影响而被社会化,另一方面又受自我强化的调节而使社会化过程带有主动性和个性化色彩。

四、亚社会认同

亚社会是指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亚社会作为个体的首属群体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个体首先会以亚社会为出发点,并在其被要求、期望和奖惩的环境中被引导。人们只有在完成对亚社会良好适应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成长和发展。

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一致,常是儿童和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冲突的根源。青少年渴求被同伴接纳,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是否能够和如何被同辈群体接纳,成为他们最迫切关心的问题。他们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同伴的认同上,此时同辈群体就构成了一个亚社会。当亚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或期望与大社会相冲突,并被意识到时,他们就会产生适应大社会还是认同亚社会的压力。

要引导青少年的亚社会环境保持与大社会的良性接触和融合,通常需要大社会和亚社会的双重适应来达成。一方面,大社会要在与亚社会的接触中试图了解和接受亚社会中适合亚社会群体年龄特点的文化价值,同时亚社会群体也需要学会在与大社会的沟通中矫正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承担更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使自身的社会化历程顺利向下一个阶段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