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文化
第一条路向――意欲向前的路向, 即征服自然、改造环境的路向
第二路向即以意欲自为调和、 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路向
第三路向是以意欲反身向后 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路向
所以,要寻文化的不同,先要看东西方生活中意欲的不同。 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这种精神产生了科学和民主两大 西方文化的异彩。 要求一个客观公认的确切知识、追求因果、要去检查实验、要明白确定的, 便是科学;全然蔑视客观准则规矩,而专要崇尚天才的,便是艺术的精神。 东方的哲学总是囫囵吞枣似地看一个东西,有所指但没有确定的观念。 而科学是求确实的。不检验证实就相信,就是非科学。 关于社会生活的思想,从家人父子到国家世界,就是伦理。 而宗教,即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信仰。 关于民主,是东方人从未想象的。(尊卑只是一个名分,实质是权利不平 等。权利的有无,就是平等和不平等;而只看某一个人,便是自由和不自由。 所以在中国的语境里,结果就是大家不平等,个人不自由。)
一改; 第三,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
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个人权利稳固,社会秩序安宁。
并不是说人类生活有什么好,亦或者中 国道路有什么好,只是现在 的中国世界需要这样的倡导,待到时机了,中国自然会有文化的复兴。
现在的年轻人,应当有一种学术讲学之风,认真的去吸收科学和民 主的思想,踏实的奠定一种人生。
曾国藩 康有为 杜威 Knox 陈独秀 梁漱溟
何为西方化?
坚船利炮
政治制度
征服自然
科学和自由
民主和科学
特长是:1)科学的方法 2)人的个性伸展, 同时社会性发达
文化是什么? 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
生活又是什么? 是没有满足的意欲和不断的满足和不满足罢了。
西方文化
文 化 三 中国文化
路 向
中国形而上学的中心思想,是“调和”。
儒家
道理“生”
佛家
道理“无生” (出世,拒谈生死 )
+ 调和
佛教传到中国之 后发生的变化
混淆
儒释道是哲学一体
为什么说中国人走的是第二条路?
在物质生活方面——中国人特别能容忍,虽然没有达到孔子的“自得” 的境界,但也很少向前要求有所取得的意思。
社会生活方面——孔子的伦理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总使两方面 调和相济,并不是专门压迫一方面的,对其理解不透,就会误解了孔子形而 上学的思想,全成了一方面的压迫。
见解的变迁——西洋人出于事实变迁之会,同时其学术思想也发生了变迁。
罗素认为人 类的一切活 动发生于
冲动 欲望
西方人渐渐 关注到人类 情志方面
第一层,他看到了生活的本质,不得不随 着生活本性而任听本能冲动的活泼流畅, 一改那算账而抑制冲动的态度;
第二层,他既看到人类生活本来是怎么个 样子而没有了抑制冲动的态度了,
印度实际上是指佛教,因为唯有佛教将印度那条路走到好处的,这条路排 斥理智和直觉——他们认为的比量和非量。唯识道理全出与现量和比量,这条 路向就是用比量突破一切的非量,现量的大开发而成功现量生活。
世界未来之文化
指的是现在的文化正朝着某方面去走,事实、见解、态度这三方面的变迁, 指示未来的文化。
所谓的事实是指经济现象说,在这三种变迁中事实变迁是顶重要的;由此事
(三)精神生活方面,以后必须有一条特殊的路,同宗教一般有奠定人 生勖勉情志的大力,但是却没有超绝的观念。
今后的文化是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后产生的?
首先,这种精神是不能融合的; 其次,这人生的态度无所谓好不好,刚开始都是好的,只是沿着走下去 才会发现其弊害。
我们现在应该持有的态度: 第一,要排斥印度的态度,丝毫不能容留; 第二,对于西方文化是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
解读《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第五组 何俊梅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0-1988.6),蒙古族, 原名焕鼎,字寿铭。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 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中国著名 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 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 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西方化为什么成功呢?
李大钊先生认为客观的原因即一切文物制度思想道德都随经济状态变迁 的。但梁漱溟却认为,人类不是被动的,所以,这里面有别的原因。
意识
物 质
精神
没有力量 有力量
欧洲人精神 上的特质
民主之道 经济现象变迁 科学发展 产生出其制度
生 有情 活
相续
延续 以前的我 改变
(佛家学说)
应付困难 奋
三方比较的结果:
(一)西洋生活是直觉运用理智 科学发明的产生是来自于不懈的努力,但是在什么都看不到情况下,是什
么让科学家坚持去探索?那便是直觉,虽然可能终身无成,但也可能发现新的 知识或真理。 (二)中国生活是理智运用直觉 中国实际上是在直觉运用理智之上又多了一层理智运用哲学,这就进了一层。 中国人的文化艺术等都是来源于一种直觉,但是这直觉之上还有一层理智在起 着作用。 (三)印度生活是理智运用现量
这样一来就导致人类文化要有一个根本的变革,由第一路向改变为第二 路向,亦由西方态度转变为中国态度。
人类的头一步问题是解决生存的问题,改造外面的环境以求满足,改造 又改造,日新又日新,理想的世界出现,这条路便走到了尽头处。
人类将从物质的问题的时代转入对人的问题的时代。
男女恋爱将成此时人们的第一大问题,以前的社会都是人们用对待物的 态度去对待人,依靠男女双方的精神取向的一至。随着经济改正,人类渐渐 不能承受这态度,而要求人与人间有真妥洽才行。
那么我们应持何种态度?
未 个人
不着眼在小处近处,

越着眼在大处远处;
文 社会




的 现在


生 态 未来
无论什么也不在眼 里,而是全然不看的

“乐天”是人 生的根本态度
(一)物质生活方面,生产上必然增进工作的兴趣,向着艺术的创造这 一路上走。
(二)社会生活方面,法律之所以树立,全是利用人们的计较心去统驭 大家,但这种统驭下人的心理,根本破坏了那个在协作共营生活之所须的心 理。用刑赏来统驭大众的老办法,也是不行的。以后世界是要用礼乐换过法 律。因此,要走尚情谊,尚礼让的路。
在鸦片战争以前,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虽然有印度佛教的 传入和阿拉伯文化的东来,但由于旧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封建主义 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因此这些文化的传入不仅没有影 响中国社会根本制度的变化,引起社会的全面危机,相反他们在与中国文 化的长期交往与融合中,逐渐变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在精神生活方面——人多以为中国人在这一方面是可以比西洋人见长的 地方,实际上大不然,中国人在这一方面是失败的。(文学如诗歌、赋、戏 曲,虽多聪明精巧之处,总觉也少伟大的气概,深厚的思想和真情,没有科 学,哲学也很少讲求,即使有一些珍贵的思想,也未有流传到社会上,社会 的一般所有则是些糊涂浅拙的思想。)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 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一生 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 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 《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写作背景
东西文化问题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曾引起无数中国人着力探讨、争论而 又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既老且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缘于西 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 化的全面危机。
+
英国人 增加知识就是力量,于是驾驭自然、利 用自然的种种实验科学就兴起来了
卢梭、伏尔泰的 自由平等学说
人反抗宗教、国王的 要求人类本性的精神
科学
民主
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较
思想是什么?
思想是知识的进步,就是从已有的知识,发生添出来的意思。
西洋、中国、印度三方思想的四项情形
西洋哲学的中心在知识,中国哲学的中心在人生,印度哲学的中心是以超 绝于知识的事物,谋情志方面之安慰,即出世。
李大钊先生的《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认为东方文明的根本精神在静,而西 方文明在动。所以,一些西方的政治思想到了东方,就有了以下的基本变化:1) 想要以英雄政治、贤人政治之理想施行民主政治,2)想要以肃静无哗、唯诺一 致之心理希望代议政治,3)以万世一系、一成不变之观念运用自由宪法。
当今世界的文化、民主和科学,是无论世界上哪一地方人皆不能自外的。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国 1、西学东渐 际 方 面
2、第一次世界大战
东方传统中原有的文 化自信几被摧残殆尽
反思西方文明的弊端并寻找 能够克制的其他文化力量
国 内
1、“五四”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

面 2、文化保守主义不肯退去
可见,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正是在这样 的时代背景下,梁漱溟肩负起传承儒家道统的历史使命,接续着人类文明固 有的三大传统之一的中华辩证观传统。
现量——感觉(受) 比量——理智(想) 非量——直觉(体会)
佛教的形而上学以现量和比量为基础,可以理解为感觉和推理。 梁漱溟先生把宗教归结为:以超绝于知识的事物,谋情志方面的勖勉。
我们谈宗教是否必要的时候,可以这样子去看:
情志
需要这样的情志
宗教 勖勉
孔子代表的儒家是不是宗教?
不是。因为他不符合宗教的两条规定,即对人的勖勉和超绝于理智。
调理心理,这便是 孔子“仁”生活
态度的变迁—— 按梁漱溟的意思,人类文化有三个步骤:




人Leabharlann Baidu



先用理智研 究外界物质
次则用直觉着 眼于内界生命
再其次用现量 着眼于无生本
初指古代西洋 在近世的复兴
次指古代的中国及其 将在未来的复兴
再次指古代印度及其 将在较远未来之复兴
所以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这不仅是说中国人在 经济上的逐渐强大、富足。更重要的是古代精神的复兴,而 这种精神将会解决现在以西方为主的第一中人生态度所产生 的种种问题。在这之后将是印度文化的复兴。
权,在东方人的眼里,是威权。而在西方人的眼里,是人权,是个人的权
利。
西 “人”的观念

自由
化 “自己”的观念
个性的伸展(西方化的一个根本)
但西方的社会不能只看人的个性伸展一面,还要看其人的“社会化发达” 的一面。
个性伸展
家族解散
公德心
现在中国人讲的多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人与人怎么相处。这是私德。 所以,我们要学西方,必须从西方化是怎么走出来的根子里学起。
实的变而后文化乃不得不变。
政治单位
以家庭手工业为主
经济单位
机械
以 消
自由竞争学说
分工


提倡利己心
资本集中

位 增进个人的利益幸福 社会矛盾尖锐
产生
社会主义
这种经济模式无论是 工人或者经济较好的人乃 至资本家都被他把生机消 耗殆尽,其生活之不自然、 机械、枯窘乏味都是一样, 人与人之间再没有一点情 趣,遇事也没有了通融。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问题
第二章 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上) 第三章 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下)
第四章 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较 ————— 研究
两个 观点
第五章 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
所谓“中国文化”何所指?
辛亥革命之后,大家发现:西方的政治制度实际上仍不能在中国实现。陈独 秀他们认为:这是因为政治的改革仍是枝叶,根本还是整个东西文化不同的问题, 因此开始了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导致的风气变化,导致连最注重政治问题的梁 启超都弃掉了政治生涯,开始研究学术思想的改革。
要一
思 想
3)对美的崇拜 4)对人神的崇拜
思 想
路 向
借 助
基督教
希 伯 出于东方 来 反对现世幸福 思 倾向于上帝、天国
第 三 路 向

所以要引西方化到中国,不能单搬他的面目,必须从西方人的路数、对待 问题的态度入手。而科学方法、民主精神,只是结果。
希腊人
爱美、爱秩序、以优游现世的态度,研 究自然,差不多拿它当一种玩意的
解决问题 斗
1)奋斗、改造局面
解 2)不奋斗、在当前境地上

调和自己的意欲,求自

己的满足,即随遇而安

3)根本取消这个问题或要 求,即宗教的“出世”
西方人
(古希腊罗马时代、文艺复兴)
中国
印度佛教
(中世纪)
西方文化渊源——“二希”
流为利 己、肉 欲的思 想
希 1)永不止息的奋斗 重 第
腊 2)现世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