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合集下载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建设目标为了解决当前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

具体而言,我们应该努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建立全面覆盖、多层次、多样化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2. 提高基本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3. 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养老服务;4. 加强政府对基本养老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三、建设措施为了实现上述建设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在基本养老服务中的职责和义务;2.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对基本养老服务机构及人员的培训、补贴等支持;3.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养老服务,提高社会化服务的水平;4. 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基本养老服务智能化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5. 健全基本养老服务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基本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四、建设重点为了确保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明确一些重点任务。

具体而言,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覆盖全国、多层次、多样化的基本养老服务网络;2. 加强对特殊群体(如残疾人、失能老人等)的关爱和保障;3. 提高基本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培训和管理;4. 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智能化的基本养老服务平台;5.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养老服务。

五、建设成效最后,在进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时,我们需要及时评估成效。

具体而言,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基础设施覆盖率:包括各类机构数量、分布情况等;2. 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满意度等;3. 社会参与度:包括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养老服务的程度和质量;4. 资金使用效益:包括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果等。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1. 完善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制定相关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基金,为养老机构提供贷款和保障。

2. 促进专业化发展:推动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引进和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3. 加强社会组织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推动形成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引导社会组织建立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养老护理、康复服务等。

4. 建立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建立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机制,形成互相支持、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和科研成果,提供综合性的养老服务。

5.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全面的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在线预约、家庭护理等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6. 拓宽养老服务渠道:依托互联网平台,推动养老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发展智能化养老设备,提供智能化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养老需求。

以上建议旨在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繁荣养老服务市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居家养老是一项贴民心、暖人心的夕阳工程,是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大量“四二二”(一对小夫妻养四个老人和两个小孩)家庭模式的出现,传统养老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未来社区将承担老年人管理和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

但就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现状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基础设施配套薄弱。

由于缺乏后续管理运行经费支撑,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不够规范,缺乏有效运行机制和监管措施,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和企业不足,服务范围狭窄,服务质量普遍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对提高视力、助行类、听力辅助、居室无障碍设施等各种辅助设备需求,但居家养老服务中提供的改善视力和助行类设施比较少。

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未纳入社区功能统一规划,多数社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养老服务用房普遍不足,且设施简陋、场地分散狭小,严重制约了发展。

二是养老服务方式单一。

受传统观念制约,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多数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都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来源主要靠子女接济,而子女本身生活压力大,给老年人的生活费相对较少,对一些有偿服务难以接受。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主要是由政府购买服务人员上门为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开展“四个一”照料服务,服务形式和内容单一,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三是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力量薄弱,高素质、高技能护理员储备不足,取得养老服务护理员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人员较少,养老服务的延伸、服务质量提升缺乏后劲。

养老护理员配备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虽然经常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但部分参训对象由于家庭因素和工资待遇偏低等原因,真正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偏少。

四是医养结合不够深入。

老龄人口逐年增加,且相当比例老人患有慢性疾病。

但因社区医院配套的医疗保健设备不足,加之一些医疗健康服务人员对老年人的问诊不够深入,从而导致社区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仅留于表面,医养结合不够深入。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通过增加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以及提高设施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同时,我们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以丰富养老服务的供给方式,提高服务的多样性和专业性。

其次,我们将推动养老服务的社区化发展。

通过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养老服务。

同时,我们将鼓励社区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工作,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普惠性发展。

此外,我们将加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通过加大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增加养老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来保障养老服务的供给和质量。

同时,我们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员的激励机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养老服务。

最后,我们将加强养老服务的监管和评估。

通过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同时,我们将建立养老服务的评估体系,对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为改进养老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综上所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通过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养老服务的社区化发展、加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和加强养老服务的监管和评估等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2024年养老社会化发展方案

2024年养老社会化发展方案

2024年养老社会化发展方案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养老体系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政府的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目标之一。

对于中国来说,养老社会化发展方案是当务之急。

2024年养老社会化发展方案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确保每位老年人都能享有尊严、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第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各类养老院、护理院、护理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老年人居住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第二、推进养老服务的专业化。

通过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质提升,建立一支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养老服务队伍。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提供,培育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提升养老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第三、打造智能化养老服务。

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提供更智能化、便捷化的养老服务。

推进智能养老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让老年人能够通过语音、影像等方式与机器人进行交流和接受服务。

同时,加强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方便老年人和家庭了解和选择养老服务。

第四、加强养老服务的质量监管。

建立养老服务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养老院、护理院、护理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评估和监督。

严格落实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对不合格的养老机构进行整改或者撤销。

第五、推动金融养老服务的发展。

加强养老保险和养老金制度建设,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通过金融手段,鼓励和引导个人和企业进行养老金储备,扩大养老资金来源。

加大金融机构对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养老服务的创新和发展。

第六、建立老龄产业生态系统。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培育和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推动养老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推进养老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如医疗养老、文化养老、旅游养老等,形成健康、有益、富有活力的老龄产业生态系统。

第七、加强政府管理和服务扶持。

完善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推动各级政府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的规划和建设。

社区养老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社区养老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社区养老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

为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创新和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社区养老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养老服务。

一、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我们将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医疗保健机构等,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同时,我们将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居家养老、社区护理、心理咨询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了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我们将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同时,我们还将引进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到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中,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贴心的服务。

三、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我们将积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和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通过信息化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养老服务。

四、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监管和评估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监管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标准,确保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老年人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老年人的问题和困难。

五、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发展我们将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中,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等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通过多方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总之,社区养老服务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参与。

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简版范文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简版范文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为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文将提出几点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化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如简化审批程序、提供用地、减免人事费用等,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便利和支持。

政府还可以加强与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2. 提升服务质量标准提升社会化养老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

相关部门应制定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包括设施条件、人员配备、服务内容等方面的要求,并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养老服务机构的信用评价体系,对服务质量较低的机构采取限制措施,鼓励优质机构的发展。

还应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

3.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优化养老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功能设置。

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方便老年人的进出和活动。

养老服务设施也应注重人性化设计,满足老年人的身心需求。

倡导和鼓励社区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形成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4. 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是必要的。

政府应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机构。

政府还可以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如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等,形成养老服务的综合供给体系。

积极引进国外养老服务机构和技术,借鉴其先进经验,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社会化服务意见建议

社会化服务意见建议

以下是一些社会化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1. 加强服务质量监管: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社会化服务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服务机构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服务质量符合标准。

2. 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服务机构应该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确保服务人员能够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3. 拓展服务领域:社会化服务机构应该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例如,可以开展社区养老、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等服务。

4. 加强信息化建设: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

居民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了解服务机构的信息和服务项目,方便选择和申请服务。

5. 加强宣传和推广: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应该加强对社会化服务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居民对社会化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可以通过社区宣传、媒体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和接受社会化服务。

6.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服务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居民的投诉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投诉处理的监督,确保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总之,社会化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和居民应该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化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导语】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篇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在老有所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探索破解人口老龄化的新途径,加快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最近,我们对集安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结合各地的做法和经验,就进一步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集安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

截止目前,集安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587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8%;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3829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14.8%;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4425人,占老年人口的17.1%。

集安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且老年人口数量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预计到XX年,集安市老年人口将达到36000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6%。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青壮年人口流动性增强,老年人口呈现出基数大、发展速度快,老龄化伴随空巢化的特征,因丧偶等原因独居的高龄老人比重也相当高。

据统计,集安市现有空巢老人2460人,城区三无老人109人。

人口老龄化势必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照料功能不断弱化,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激增。

据调查,集安市城区约85%的老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约15%的老人想入住老年公寓,所有老年人都希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在养老观念上,正在由养儿防老向国家养老转变;在养老形式上,正在由家庭化向社会化、普惠化、均等化转变。

(二)养老服务机构得到改善和发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业,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集安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近年来,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进一步改善养老服务质量,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建议: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⑴提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加大对养老院、养老护理机构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养老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鼓励公私合作,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养老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⑵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完善养老服务单位和人员的注册管理制度,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质量和规范化程度。

●鼓励培训和引进养老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⑶加强养老服务监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监管机制,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处理养老服务领域的违法行为。

●提高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度,推动养老服务行业的规范发展。

二、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化⑴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降低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

●变相养老保险的政策对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确保养老服务市场的供需平衡。

⑵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推动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产品。

●加大对养老服务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激励,鼓励创新,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益。

⑶建立养老服务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明确养老服务市场的准入标准,加强对养老服务企业的资质审核和评估。

●建立养老服务市场的信息公示和监测机制,及时排查和整治不合规的养老服务企业。

三、加强引导和服务⑴制定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养老服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政策,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投入,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结构和方式。

⑵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库,为老年人和家庭提供养老服务资源的查询和评估。

●推动养老服务企业与信息平台的对接和共享,提高养老服务的精准性和透明度。

⑶加强养老服务政策宣传和引导●加大养老服务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老年人和家庭对养老服务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同度。

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现存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领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问题。

以下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平衡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养老资源供应与需求之间出现严重失调。

一方面,社会养老设施、医疗保障、康复机构等资源不足,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大城市地区拥有更好的养老资源,而边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缺少相应配套设施。

这种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了异地看护、医疗困难等问题。

2. 养老机构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市场上涌现出大量各类养老机构,但是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机构缺乏专业护理人员和设备,对待长者态度冷漠;同时还有部分机构存在虚假宣传、诈骗行为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权益,也降低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信任度。

3. 养老服务理念滞后部分养老机构和从业者对于养老服务理念的认识和实施存在滞后。

传统观念中,养老被视为个体家庭的责任,社会化承担养老责任仍然相对较弱。

同时,一些从业者缺乏专业培训和敬业精神,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4. 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在养老服务领域,社会支持体系薄弱是一个突出问题。

包括亲情关怀不足、志愿服务系统建设不完善、法律保障制度有待完善等方面。

这导致了一些孤寡老人社交孤立、心理疏离等问题的产生。

二、改善养老服务的建议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我国的养老服务环境和质量,需要综合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

下面是几点我们可以思考和推进改善养老服务的建议。

1. 加大政府投入与规划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和规划力度。

增加社会养老设施的供给,提高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改善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资源短缺问题。

同时,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2. 提升养老机构质量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筛选、评估和审批机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机构责任和权益保障措施。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行业,并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与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养老院建议书

养老院建议书

养老院建议书
尊敬的相关部门领导: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养老院建设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
的养老需求,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大养老院建设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院建设的资金投入,支持养老院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养老院的服务水平和设施设备。

2.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包括提供医
疗护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不
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3. 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加强对养老院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
的评估机制,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优
质的养老服务。

4. 加强养老院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更多的养老服务人才,提高
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
养老服务。

5. 加强养老文化建设。

建立老年人的文化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和幸福感。

希望相关部门领导能够重视养老院建设,采纳我们的建议,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谢谢!。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案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案

关于加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政府和全社会日益关注的大事。

从我县2013年末人口统计的情况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8.9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7.42%;80岁以上高龄人口20021人将占全部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的10.57%。

而全县共有敬老院26个,床位3100个,入院2097人,公办福利院1个,床位 130 个,入院124人(动态数据),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16.5张,离市要求到“十二五”期末,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2.6张差距较大。

社会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加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严重课题。

从现实的情况看:一是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二是大量年轻人进城或外出打工,或者将关注重心向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对老年父母的实际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是老年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健康状况却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需要更多的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加大了家庭的负担。

现阶段养老服务工作面临着“四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和失智化,同时存在着“四缺”:缺钱、缺人、缺经验、缺体制。

人口老龄化既给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又给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而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象千斤重担落在各级政府肩上。

如何化解这一难题和千斤重担,从各地以及我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在实践中用政府社会两轮驱动、线上线下两网共织、物质精神两手培育、县镇(乡)联手两级同推这“四个两”,借力发力,拨起了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千斤重担,效果已现。

其方式主要采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方式。

一是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就是由下岗职工或社会服务志愿者上门服务:采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活动开展的一种方式。

这一方式我县才刚刚起步,还在探索中,更没有形成共识。

关于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为落实“坚持民生为先,加强民生需求保障,把南京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幸福都市”要求,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现就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设思路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按照国家“五个统筹”与对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的要求,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实际出发,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为老社会服务,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加大对老龄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建立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建立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需要的正常财政投入和增长机制,健全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居家养老、社区照顾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逐步建立起基层组织健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参与广泛、合法权益有效保障的老年社会管理体系;积极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三、政策举措(一)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城乡一体、投资多元、管理规范、队伍专业的养老服务体系。

2012年,全市养老福利机构床位建设目标为3500张(含敬老院),所有区县都拥有一所15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并引领本区域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40%以上;到2015年,老年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比例分别达到90%、6%、4%,基本实现老有颐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全市养老福利机构床位数达到5.1万张,床位数达到老年人总数的4.0%。

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根据国家、江苏省和南京市有关规定,通过床位建设补贴、床位运营补贴、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养老服务设施。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人员和推进科技与养老服务的融合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增加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经费。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水平。

此外,适时调整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养老金的及时发放,并鼓励更多的养老企业参与到养老服务市场中来。

2.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首先,应加强养老服务的定制化和差异化,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老年人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此外,推广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医疗服务、生活照料等方面的养老服务。

3. 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人员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培养更多专业化养老服务人员。

政府应鼓励高校设立养老服务专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同时,加大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此外,建立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养老服务行业。

4. 推进科技与养老服务的融合应积极推进科技与养老服务的融合,提高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和便利性。

推广智能化养老设备的应用,如智能床垫、智能助行器等,提供更加便捷的养老服务。

借助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发智能化的养老服务管理系统,提升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结论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完善服务体系、培育专业人才以及推动科技与养老服务的融合。

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将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加便捷、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关于大力推进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大力推进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大力推进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民盟桂林市委会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数据调查表明,在2035年,预计中国内地人口达到65周岁及以上的占人口总数比例将达到20%以上。

以桂林市秀峰区为例,目前60岁以上人口达2.4万(常住人口15万),占全区人口的16%,目前全区有各类养老院8家,远远满足不了养老要求。

由于社会老龄化,养老问题日益严重,根据我国目前情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设大量的各种养老院、护理院。

加之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目前大多数老人基本上是居家养老为主。

为此,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老人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安享晚年,已迫在眉睫。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

社区养老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具有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两大功能。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如火如荼,政府各行政部门及社区均给予高度重视。

我市自2006年以来就逐步开始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安居乐业、安享晚年之所,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下列几方面:一、服务存在供需错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综合效应弱化的问题。

一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

目前养老服务主要集中在娱乐休闲、医疗保健等普通生活服务方面,而对于精神护理、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情感支持等层面的服务则较少。

二是养老服务设施不健全。

目前我市养老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和条件较差,硬件设备和服务水平跟不上需要,社会化和专业化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三是社区服务大多以单体化形式开展服务,缺乏服务整体性。

关于加快我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快我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政 府就 贯彻 落实 《 意见 》 的情 况 组 织一 次检 查 ,确保 各项政策 措施落 到实 处 。 二是 梳理 国家和部 、省 现行相 关政 策 ,
养 老服务体 系建设 的重点 。 建议 大力推 广 武汉 “ 居家 养老 + 区服 务 ” 十分 社 的“ 钟养 老 服务 圈 ” 成功 经验 , 等 以社 区养
老 模 式 最 受 绝 大 多 数 老 人 志愿 者 队伍 的素 质 能
力建 设 , 立完 善选 拔 、 训 、 用 、 建 培 使 管 理 、 评制 度 , 制度 保证 和 提高 工作 考 用 质 量 和效 率 。 三是 解 决好农 村 敬 老 院 机 构 性质 和人 员 配备 问题 。对 使 用 国 有 资 产新 建 、 建 、 建 的农 村五 保供 改 扩 养机 构要 按 照事业 单 位登 记 管理 的有 关 规定 , 理事业 单位法 人登记 。县级 办 政 府应 当为农 村 乡镇福 利 院核 定 必要 的管 理工 作人 员编 制 ,其 服务 人 员不 再 核定 编 制 ,按照 与 集 中供养 人 数 的
划 , 证 项 目如 期 实 施 。 保 ( ) 善 政 策 措 施 三 完

老服 务管 理 队伍 、养 老服 务 专职 护理
今 年新 保农 试 点 统计 的 数字 却是 47 . 7 万人. 比例 为 l.%。我 们认 为应 该加 48 强 调查研究 , 清底数 , 弄 做到应 保尽 保 、 应养 尽养 。 二是 合理确定 基本养 老服务 体 系建设 “ 十二五 ” 主要 目标 : 中城市 大 要 按 照 老龄 人 口 5 %的 比例 建 设 养 老 床位 , 每个社 区要建 立一个 养老服 务 中 心: 农村 要做到 每个 乡镇 至少建立 一个 养老 服务机构 。 j是重点 加强社 区养老 服 务建设 。“ 居家养 老+ 区服 务” 社 的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当前,社会化养老不仅关系到地方养老服务科学发展和自身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先发展地区养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进而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社会发展的进步。

在探索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养老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绝不能拘泥于传统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更不能止步于已有的成就,也不能被现成的工作经验所束缚,而是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构建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养老工作的新期待。

目前,国内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工作依然处于刚开始时期,具有很多问题,例如,和新发展、1.家庭照顾。

家庭照顾是指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在经济、精神或生活等方面提供的帮助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支持服务行为。

传统社会中,家庭照顾与家庭养老是同一概念。

人类早就认识到了“家庭养老”的重要性,因为家庭是赡养长辈抚育晚辈的基本单位,十八岁以下的孩子需要由父母养育长大,等到父母上了年纪的时候,需要有长大成人的子女来养育父母。

生养子女对于中国父母就意味着为自己将来的养老投资储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儿防老”。

2.机构养老。

养老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根据《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民政部2001年第8号令)规定举办的,专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机构养老是一类老人离开自己的家庭,去养老组织进行生活,他们的生活帮助以及各种护理都是由养老组织负责的养老模式。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投资主体包括国家、集体(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和民间(主要是个体、民营或者外资企业),通常分为福利类、非营利类以及营利类三种模式。

3.社区照看。

社区照看,指的是由政府或者是非政府形式的各种组织在老人所在的社区成立一个养老机构,使用非营利的形式,为本社区中的老人供应照看帮助的一类养老方式。

我国的社区照顾模式是以上门服务为主,社区托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乐园)为辅的模式。

4.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指除政府和企业以外的各种组织。

在我国,政府将民间机构归类到社会发展和进步、成立和谐社会的工作任务之中,从而提出了社会组织这类说法。

政府把社会组织分为三类,即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老年社会组织是以老年人为主体,由老年人以及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相关组织发起或依法自愿成立的,并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电、气阶梯式收费标准方面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还可以积极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在设计上要考虑到楼层间距、医院条件、交通便利、基础设施等方面满足老人的实际生活需求,更需要在精神娱乐、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考虑到老人的实际需要。

最后,国家也可从制度上进行设计,帮助解决年轻人在赡养老人和职业发展间存在的现实矛盾。

中国是以“忠孝为本”的国家。

一直以来,家庭赡养和机构养老是我国传统并存的两种养老模式。

其中,家庭养老的地位十分稳固,组织机构养老模式只是一类慈善事业,是针对一些没有家庭养老能力的老人供应的养老服务。

然而,随着“四二一”家庭格局弊端的日益显现,一对夫妇照顾四个老人的社会问题将愈加突出。

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已经发生改变,认为相对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无疑更有效率。

而且在养老机构里,具有自己比较固定的朋友圈子,还可以享受到专业的照看以及细心的护理。

所以,组织机构的养老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5.2.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北京大学乔晓春教授认为,从法理层面上分析,养老是要求政府投资帮助扶持的,不可以彻底交由市场和家庭。

公民执行了计划生育的法律义务,就必须获得和义务对应的法律权利。

人口老龄化、个人养老负担重是计生政策带来的,因此,国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加大对养老的投入。

第一种办法是实行政府补贴床位模式。

比如,在宁波,对新增床位20张以上、符合有关部门规定资质条件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用房新建的,按新增核定床位数给予每张床位20000元的资金补助,按照四年时间依次分发到位;改造或者是租用房屋同时租期超过五年的,按照新增核算床位数量给予每张床位10000元的资金补贴,按照五年时间依次分发到位。

对新增床位20张以上、经工商登记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用房新建的,按新增核定床位数给予每张床位10000元的资金补助,按照四年时间依次分发到位;改造或者是租用房屋同时租期超过五年的,按照新增核算床位数量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的资金补贴,按照五年时间依次分发到位。

第二种办法是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针对政府需要负责的养老服务,例如“五保”老人的保障问题,可以使用“按照留住五保老人总数福利院、敬老院以及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组织,缴纳水利建设等项目税务具有困难的,税务部门可以给予减免税务补贴。

5.2.2加快护理人员专业化建设养老服务保障是一种公共服务类工作,直接和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受自身情况的约束,高龄或者是失能老人会选择去养老机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着机构有专业的护理人员。

专业护理是养老机构赢得市场的利器,也是养老的一个方向;而一支稳定的、专业的护工队伍建设,需要社会、企业、政府的共同努力。

在国外,有专门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学校和专业,从业人员均已取得了相应的专业资格认证。

而国内,截至目前,不仅没有国外专业的培训院校,也没有进行专业的入职培训。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在高校设置老年护理、老年经营管理等专业,解决养老产业从业人员短缺的问题。

当前,可采用多种民政高效或者职业技术学校等方式,大力开展学校“养老护理”的人才培育计划,有条件的院校也可设立养老服务专业,着手培养中高级人才,从而可以让从事老年服务的工作人员都能成为熟料掌握社会工作技能以及服务质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与此同时,从各大院校养老护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中,大量吸收老年保健、心理、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扩充到养老体系的工作队伍里,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老年服务机构的专业能力。

另外,政府和养老机构可鼓励支持和协调沟通公益性社会团体、志愿者队伍及正在发展壮大的社会工作者专业队伍,担当养老机构业余工作人员,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指导机构中的养老护理院,以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

省、市、县(区)三级可以尝试以社会福利机构为根本,逐步成立起三级联合的养老专业培训制度以及职业培训体家庭照顾彰显的是家庭带给老人的安全感、亲情感和归属感,更多是受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影响的结果,却不能掩盖照顾者长期负荷下的身心俱疲和被照顾者被服务内容的单一性。

养老机构,虽然在专业性、服务多样性以及规模上有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存在疏远了老人与子女的感情、部分养老机构管理不规范出现虐待老人等问题。

社区照顾很好地保留了前两者的优点,在不割断亲情紧密联系的前提下,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保障服务。

社区的服务费用比较低、覆盖范围比较广、服务模式多样化,不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达到老年人的服务要求,又可以减轻政府的经济压力,减轻家庭特别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家庭的经济负担,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这种方式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认可。

5.3.1政府与市场共同介入社区照顾工作必须保持连续、迅速、健康发展,坚持走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家庭个人相互融合的养老服务道路。

社区照顾是一类顺应民心、温暖社会的夕阳工程,是老龄服务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社区服务工作中需要首先表现出政府的意向与其提倡的价值关键,政府的倡导、帮助作用,是上述工程的原始推动力,融入到启动、策划、发展等所有环节与流程。

政府需要体现出主导作用,从宏观策划、组织管理一直到社会舆论都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帮助。

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实力以及老年人口数量的发展速率的不断提升对上述事业的投入,从而形成系统化的财政投入制度。

政府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资金投入、政策法规、协调管理。

娱乐活动,充分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财政部门需要在财政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和帮组。

社区里的基础服务设备与公共活动设施可以向社区人员开放,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5.3.2服务队伍与志愿者队伍齐发展必须调整之前较为分散、不够专业的工作人员方式,提升人才培训质量以及资源融合,通过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人员促进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

支持帮助有资质的学院以及培训组织设置养老护理以及服务类专业。

大力鼓励相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前到社区养老组织工作。

促进责任人的培训与教育,提升养老服务业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福利水平,从而保障养老服务工作团队的稳定性。

各级民政、人力社保部门要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纳入统一管理,依据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职业能力测评。

养老服务业的工作人员经过培训之后并且通过职业能力测评的,可以享受现有的补助政策。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大力推进社区养老组织负责入职培训,令负责人的资质审核通过率超过90%,养老工作人员的入职培训率达到80%以上。

同时,也可广开途径,在提升目前养老工作人员水平的同时,不断引进专业人才,使用公开招聘与定向培训,吸引一些高学历、高水平、年轻有活力的人才融入到养老保障工作队伍里。

志愿者的广泛参与是社区照顾不可忽视的理论。

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人员和社区居民、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和帮助。

大力倡导义工服务,推广“银龄互助”等行动,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加入为老服务行列。

同时,鼓励老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互相照顾,不断充实志愿者队伍。

尽可能鼓励那些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出去,到社区中的服务组织与基础设施里开展多种活动,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与余热,为社区中的其他老人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关怀,提升自我的生活水平与生命意义。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提升志愿者队伍的素质,利所以,街道、干部,改善办公条件,为抓好基层老年社会组织提供保证。

另外,还有必要加强组织内的领导班子建设,以及领导班子对社会组织的任务进行有效分解和分工负责,并由相应的下属部门落实。

二是明确各级政府在老年社会组织建设中的职责。

其中,城市的市、区两级政府和农村的县、乡两级政府在老年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统揽全局、宏观管理的领导职责,制定老年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引导老年社会组织建设工作健康发展;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是老年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决定辖区社区(村)老年社会组织建设重大事项,制定社区(村)老年社会组织建设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筹集社区(村)老年社会组织建设所需资金,组织和培训社区(村)老年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团结、组织党支部成员和居民群众完成本社区所担负的老年社会组织建设任务;社区(村)党组织和居(村)委会则为老年社会组织协调整合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场地及设施;支持和保证社区(村)老年社会组织依法自治,履行职责,发挥党员在社区(村)老年社会组织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