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基础知识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试题库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28ba2a2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8.png)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试题库《现代农业基础知识》题库(挑选题16题,推断题4题,咨询答题75题,共95题)一、挑选题1.超级稻是指:( A )A.产量特殊高的水稻B.米质特殊好的水稻C.抗性特殊好的水稻2.下列作物中,哪个别是我国要紧粮食作物?( C )A.玉米B.大豆C.高粱3.广东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 )A.水稻B.玉米C.马铃薯4.“绿群XXX”发生在上世纪( B )A.30年代B.50年代C.70年代5.水稻占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C )A.60%B.70%C.80%6. 在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是否能够使用化胖?( A )A.别能够B.能够C.无所谓7.依照我国的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畜牧业包括牲畜的饲养、猪的饲养、家禽的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其他畜牧业,其中牲畜包括以下哪类动物:( A )A.牛的饲养B.猪的饲养C.鸡的饲养D.狗的饲养10.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以下哪一种药物是国家明文禁止添加的违禁药物,别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 B )A.玉米B.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C.食盐D.维生素11. 以下哪一具国家是全世界养猪业最发达、猪肉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C )A.古巴B.朝鲜C.丹麦D.澳大利亚12. 农产品加工是把种植、养殖等的农副产品按其用途分不制成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过程。
针对原料的加工程度而言可分为(B)。
A.种植、初加工、深加工B.养殖、初加工、深加工14. 微胶囊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油脂行业中, 油脂中的许多别饱和脂肪酸,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酸败,而微胶囊化可以爱护这些活性成分,落低其挥发性,使其与空气隔绝,从而起到(A)的作用。
A.抗氧化C.易汲取B.易溶解15. 超高温杀菌技术,是指将流体或半流体在2.8秒内眨眼加热,然后再迅速冷却到30℃~40℃的杀菌技术。
眨眼加热所需的温度是(B)A.110℃~130℃B.135℃~150℃C.180℃~250℃D.200℃~250℃16. 气调包装用的气体通常为别同比例的组合气体。
马铃薯培训方案
![马铃薯培训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26a4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f.png)
马铃薯培训方案背景马铃薯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种植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导致很多农民在栽培马铃薯时遇到很多问题,并不能够高效地进行种植。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马铃薯种植水平,制定一套完善的马铃薯培训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广大农民的马铃薯种植技能,加深农民对马铃薯的了解,使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相关知识,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培训内容1.马铃薯种类介绍:了解我国主要马铃薯品种的特点和栽培要求,为下一步的马铃薯种植打下基础。
2.土壤与环境要求:介绍马铃薯种植所需的土壤类型、质地、pH值等,以及与马铃薯有关的环境因素,如气候、光照等。
3.马铃薯种植步骤:介绍马铃薯的整地、施肥、翻土、条播等步骤,并带领学员现场实践,掌握马铃薯种植的实际操作技能。
4.病虫害防治:介绍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帮助学员加强病虫害防治意识。
5.马铃薯采收及后续处理:介绍马铃薯采收时的注意事项,以及采后的储藏、加工反哺等相关知识。
培训形式1.线上培训: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线上学习,让学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培训学习。
2.线下实践:通过到田间地头实际操作带领学员学习,让学员亲身参与到种植、采摘过程中,加深了解。
培训时间根据学员需求及实际情况,本次马铃薯培训时间为3个月,每周进行一次线上培训,每月一次线下实践,总计36课时。
培训效果学员参加培训之后,能够全面掌握马铃薯栽培、防治病虫害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了马铃薯种植的能力和技巧,逐渐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增收致富。
结语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马铃薯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本次马铃薯培训方案是一次为农民服务的实践,希望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针对性的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走上增产致富之路。
小学科学(常识)学科基础知识复习300题
![小学科学(常识)学科基础知识复习3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01cbd376eeaeaad1f330f9.png)
小学科学(常识)学科基础知识复习300题植物一、判断1、(√)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输送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
2、(×)主根与侧根没有明显区别的根叫须根,比如青菜、小麦的根。
3、(对)仙人掌的茎肉质、多汁,里面储藏着水分和养料,称为肉质茎,它是一种变态茎。
4、(错)南瓜、西瓜籽、豌豆夹都有果皮和种子,所以都是果实。
5、(错)把黄瓜拦腰切断的解剖方法是纵切。
6、(错)果皮肥厚多肉的果实称为干果;果实干瘪无肉的果实称为肉果。
7、(对)植物的叶大多数是绿色扁平的,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8、(对)叶柄在叶的基部,形状一般细长,能支持叶片并使叶片伸展到适当的位置去吸收阳光。
9、(错)仙人掌的老家在沙漠,所以它不需要水就能生存下来。
10、(对)野葡萄的果实很好吃,人或动物吃了以后吐出的种子会发芽生长,是人或动物无意中给它传播种子。
11、(错)种子的传播方式与他们的形态、结构、特征是没有关系的。
12、(错)我们常吃的甘薯、马铃薯、胡萝卜都是贮藏根。
13、(对)植物的跟具有支持和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4、(错)植物的茎按照形态分,可以分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木质茎和草质茎等。
15、(对)植物的茎除了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主要作用以外,还有储藏水分、养料而后繁殖的特殊作用。
16、(错)葡萄干、荔枝干的果实都是干瘪的,所以它们都是干果。
17、(错)植物的绿叶能把从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和根部运来的水,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制造成淀粉和氧气,这个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18、(对)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
19、(错)只要保持水分充足,映山红在任何土壤中都可以生长。
20、(错)藕生长在湖底的泥里,它不是植物的茎。
21、(错)细的根叫须根,粗的根叫直根。
22、(错)植物只要开花,都能结出果实。
23、(对)叶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叶面的温度,保护叶片不受高温损伤。
24、(错)把种子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就会发芽生长。
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d56795e5a58da0116c174982.png)
一、基础知识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事实中可称为植物病害的是:A 用树木枝干人工培养食用菌B 树木枝干上长出可以食用的真菌C 树木被风折断D 叶片萎蔫2、霜霉目真菌分属的主要依据是:A 闭囊壳形态B 闭囊壳和分生孢子形态C 闭囊壳内子囊数目和附属丝形态D 闭囊壳内子囊和附属丝形态3、植物病害发生的时期是:A 植物的生长期B 植物的非生长期C 植物的生长期和休眠期D 植物的生长期和贮藏运输期4、白粉菌目真菌分属的主要依据是:A 卵孢子的形态B 孢子囊的形态C 孢囊梗的形态D 游动孢子的形态5、可以从植物自然孔口侵入的病原物有:A 真菌、细菌、植原体B 病毒、类病毒、植原体C 真菌、细菌D 真菌、细菌、病毒6、细菌性病害的病征特点为:A 颗粒状物B 菌核C 脓状物D 线状物7、白粉菌产生的吸器形状为:A 掌状B 分支状C 棒状D 小球状8、霜霉菌产生的吸器形状为:A 分支状B掌状 C 棒状 D 小球状9、下列孢子属于无性孢子的为:A 卵孢子B 子囊孢子C 担孢子D 分生孢子10、下列孢子属于有性孢子的为:A 孢囊孢子B 子囊孢子C 芽孢子D 分生孢子11、下面哪种真菌需要进行转主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A 霜霉菌B 锈菌C 黑粉菌D 丝核菌12、真菌的营养方式是:A 腐生B 寄生C 共生D 以上三种13、具有喷菌现象的是:A 真菌B 细菌C 病毒D 类病毒14、钝化温度是将病毒汁液处理()分钟使其钝化的最低温度。
A 1B 5C 10D 1515、真菌分类的基本单元是:A 科B 属C 型D 种16、菟丝子和列当没有:A 根和叶B 茎干C 果实D 种子17、植物病毒的侵入途径是:A 直接侵入B 自然孔口C 较大伤口D 微伤18、真菌孢子的最主要传播方式是:A 雨水B 气流C 生物介体D 人为因素20、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前提是:A 感病寄主B 强致病性病原C 病原数量大D 环境条件21、真菌无性繁殖不产生:A 游动孢子B 分生孢子C 子囊孢子D 厚垣孢子22、下列不属于休眠体的是:A 菌核B 子座C 菌索D 吸器23、不叫子囊果的是:A 子囊壳B 闭囊壳C 分生孢子器D 子囊盘24、用发病植株或器官占调查植株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表示的是:A 病情指数B 严重度C 损失率D 发病率25、营养菌丝以断裂方式产生的分生孢子通常叫:A 厚垣孢子B 粉孢子C 芽孢子D 分生孢子26、典型的锈菌生活史中可产生的孢子数是:A 2种B 3种C 4种D 5种27、植物因不能接触病原物或接触机会减少而不发病或发病减少指:A 抗病B 感病C 避病D 耐病28、产生有性孢子为卵孢子的真菌类别为:A鞭毛菌亚门 B 接合菌亚门 C 半知菌亚门D担子菌亚门29、产生有性孢子为担孢子的真菌类别为:A鞭毛菌亚门 B 接合菌亚门 C 半知菌亚门D担子菌亚门30、引起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的病原为:A绵霉属 B 腐霉属 C 疫霉属D根霉属31、引起黄瓜霜霉病的病原为:A霜霉属 B 单轴霜霉属 C 假霜霉属D指梗霜霉属32、引起葡萄白粉病的病原为:A白粉菌属 B 钩丝壳属 C 叉丝壳属D单丝壳属33、引起稻瘟病的病原为:A尾孢属 B 德氏霉属 C 交链孢属D梨孢霉属34、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细菌属为:A假单胞杆菌属B黄单胞杆菌属C 棒状杆菌属D欧氏杆菌属35、引起白菜软腐病的细菌属为:A假单胞杆菌属B黄单胞杆菌属C 棒状杆菌属D欧氏杆菌属36、病毒的繁殖方式为:A裂殖B增殖C 有性生殖D孢子繁殖37、黄瓜花叶病毒的缩写为:A SMVB CMVC TMVD GMV38、属于全寄生类型并且寄生在寄主的茎上的寄生性种子植物是:A槲寄生B桑寄生C 菟丝子D列当39、不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特点的是:A病株在田间的分布具有规律性B株间不互相传染C 病株只表现病状,无病征D先出现中心病株,然后有从点到面扩展过程40、引起番茄的蕨叶症状的病原为:A细菌B病毒C真菌D线虫41、属于非专性寄生物的病原为:A疫霉菌B病毒C寄生性种子植物D病原线虫42、稻瘟病的分生孢子侵入到植物体的途径为:43、病原物侵染寄主,建立了寄生关系,由于寄主的抗逆反应,病原被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称为:A免疫B抗病C耐病D避病44、原核生物是()的单细胞生物。
植物学基础知识
![植物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2f35cdc10661ed9ac51f3cd.png)
整理课件
苹果树
28
整理课件
29
3、二叉分枝与假二叉分枝:
二叉分枝:在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后,由顶芽下两 个对生的腋芽同时生长,形成二叉状的分枝,这种分枝方 式是最原始的类型。裸蕨类绝大多数是二叉分枝式,但种 子植物却很少具有这种分枝方式
整理课件
30
整理课件
31
二叉分枝-辣椒
丁香
假二整叉理课分件 枝
32
三、 茎的变态
❖ 变态的茎: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发生显著 变异的茎。
❖ 茎的变态分为:地上茎的变态与地下茎的变 态
❖ 变态的地上茎类型:叶状茎、枝刺、茎卷须、 肉质茎
❖ 变态的地下茎类型:鳞茎、球茎、块茎、根 状茎、
整理课件
33
(一)地上茎的变态
❖ 1、叶状茎: ❖ 外形扁化或呈线形,内部形成绿色组织,
❖ 5、附生根:附贴在木本植物的树皮上,并从树皮缝隙内 吸收蓄存的水分,这种根的外表形成根被,由多层厚壁死 细胞组成,可以贮存雨水、露水供内部组织用,干旱时根 被失水而为空气所充满。附生根内部的细胞往往含有叶绿 素,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在热带森林中,像兰科、天南星 科植物生有附生根。
整理课件
兜兰 21
整理课件
64
对生-女贞
互生-榆树
轮生-夹竹桃
整理课件
簇生
65
5、叶脉
叶脉 ——在叶片中形成的维管束称为叶脉
叶脉的类型: 1、羽状脉:一条明显主脉居叶片中部,排列似羽毛。 2、平行脉:粗细相近,彼此大致平行。 3、三出脉:主脉两侧只有一对主脉。 4、掌状脉:几条等粗的叶脉从叶柄顶部发出,排列似 掌状。 5、叉状脉:叶脉分枝呈二叉状。
具有叶的形态和功能的一种变态茎。如假 叶树。
马铃薯基础知识入门
![马铃薯基础知识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523c9a85b307e87101f696d8.png)
马铃薯入门基础知识1.名称渊源2.历史起源传入中国传播世界3.马铃薯形态特征(1)根(2)茎(3)叶(4)花(5)果实与种子1.名称渊源根据科学考证,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中心为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中心地区,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及沿安第斯山麓智利海岸以及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地区都是马铃薯的故乡。
野生种的起源中心则是中美洲及墨西哥,在那里分布着系列倍性的野生多倍体种。
即2n=24,2n=36,2n=48,2n=60和2n=72等种。
栽培品种为四倍体2n=48马铃薯品种。
2.历史起源传入中国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国的安第斯山区和中美洲的墨西哥,如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约在1570年被西班牙人带回本国,而后传遍欧洲各地。
约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明朝末年)有外国传教士把马铃薯带入我国,在中国约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现已遍布全国,由于其分布广泛,除了马铃薯学名外,各地还有许多土命,如北方的土豆、地蛋、山药、山药蛋等,南方的荷兰薯、洋芋、番芋、洋山芋等。
传播世界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安第斯山脉海拔3800米之上的的的喀喀湖区可能是最早栽培马铃薯的地方。
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东部迁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脉,在的的喀喀湖区附近安营扎寨,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是他们最早发现并食用了野生的马铃薯。
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
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
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
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
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他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
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
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演示文稿
![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37a2015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f.png)
不能 传染
无发 病中
心
生物 可以 因素 传染
有一 定的 发病 中心
不良的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如 高温灼伤、低温冻害、干旱、光 照不足、缺素、酸雨(SO2)、
盐碱土、药害等
真菌、细菌、病毒、线虫 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第23页,共181页。
植物病害的其他分类方式:
病原种类 寄主种类 发病部位
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等 水稻病害、蔬菜病害、烟草病害等 根部病害、叶部病害、果实病害、枝干病害等
软
腐
第42页,共181页。
葡 萄 白 腐 病
番茄脐腐病
白菜软腐病
第43页,共181页。
4、萎蔫(wilt)
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缺水凋萎现象,而根
茎的皮层组织完好。分为:枯萎、黄萎、青枯。
马铃薯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
第44页,共181页。
茄子黄萎病
黄瓜枯萎病
第45页,共181页。
萎 蔫 ( 枯 萎 )
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细胞已死亡。 (1)叶斑:轮斑、环斑、角斑、圆斑、穿孔等,
形状大小不同,但轮廓清楚,类似岛屿。 (2)叶枯:叶片较大面积坏死,边缘不清。 (3)叶烧:叶尖或叶缘枯死。 (4)猝倒、立枯:幼苗近地表茎部坏死。
前者倒伏(腐霉),后者死而不倒(丝核菌)。
(5)溃疡:树干木质部坏死。
第20页,共181页。
植物病害基本术语:
寄生物(parasite):寄生于其它生物的生物,被寄生 的生物称为寄主(host)。
病原物(pathogen):能诱发病害的寄生物。把诱发病害 的生物因素称为生物病原物(biotic pathogen)或简称病 原物。
马铃薯淀粉基础知识
![马铃薯淀粉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db3c95431126edb6e1a1024.png)
马铃薯淀粉基础知识一、马铃薯组分㈠马铃薯块茎的形态结构按球基体积百分比计算,外皮层约占8.5%,内皮层和维管束环占38.29%,外髓约占37.26%,内髓约占15.95%。
1-顶端 2-芽眉 3-芽眼 4-皮孔 5-基部 6-周皮 7-皮层8-维管束环 9-髓部 10-环髓区㈡马铃薯营养成份表(500克马铃薯)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无机盐Vc含量119.32g 8.2g 3g 5.12g 5.15g 76.68mg 营养成分胡萝卜素VB1 尼克酸VB2 钙磷铁含量0.512mg 0.426mg 1.75mg 0.126mg 46.6 mg 252.14mg 38.6 mg 1.碳水化合物(1)淀粉淀粉是马铃薯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约占薯重的10~26%。
(2)糖马铃薯中的糖主要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还含有糖的磷酸酯等衍生物,含量为干重的0-10%。
(3)其它碳水化合物非淀粉多糖占马铃薯块茎的0.2%~3.0%,主要为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2.蛋白质类物质:酶、蛋白质3.有机酸马铃薯块茎细胞的胞液里含有多种有机酸,包括柠檬酸、异柠檬酸、苹果酸、草酸等。
4.矿物质马铃薯块茎中的矿物质约占干物质重量的2.12%~7.48%,平均为4.36%.其中以钾为最多,约占矿物质总量的2/3;磷次之, 约占矿物质总量的1/10。
5.抗营养因子和毒素A.糖苷生物碱:α-茄碱和α-卡茄碱的混合物,又名龙葵素、龙葵苷。
B.蛋白酶抑制剂6.酚类化合物马铃薯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是绿原酸。
酚类化合物与作物的抗病能力具有相关性。
二、马铃薯淀粉基础理论知识淀粉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是由葡萄糖经缩合、脱水而组成的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 ,它以颗粒状态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籽粒、块茎、根中。
㈠淀粉颗粒的形态及大小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是透明的,具有一定大小和形状,不同植物的淀粉颗粒其形状、大小也有所不同。
植物学基础知识
![植物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05eea1b4a7302768e9939ba.png)
❖ 3、呼吸根:
落羽杉
❖ 4、寄生根:有些寄生植物如槲寄生、 菟丝子等植物,它们的叶片退化,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借助茎上形成的不 定根,常称胃吸器,伸入寄主体内吸收 水分和营养物质。
槲寄生(寄生于麻栎属、苹果 属、白杨属、松属各树木 )
菟丝子
❖ 5、附生根:附贴在木本植物的树皮上,并从树皮缝隙内 吸收蓄存的水分,这种根的外表形成根被,由多层厚壁死 细胞组成,可以贮存雨水、露水供内部组织用,干旱时根 被失水而为空气所充满。附生根内部的细胞往往含有叶绿 素,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在热带森林中,像兰科、天南星 科植物生有附生根。 兜兰
❖ 创伤等刺激可打破休眠状态使休眠芽变为活动芽。
常见树种芽的形态
第四节 叶的形态
(一)叶的组成部分
1.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 2.叶柄:输导和支持作用。 3.托叶:保护幼叶和进行
光合作用 。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 和托叶三部分的叶。 不完全叶:缺少其中任一 部分或两部分的叶。
完全叶
木芙蓉 (三角形的托叶)
5、唇形花冠:花冠稍呈 二唇形,上面2裂片合生 为上唇, 下面3裂片为下 唇,如唇形科的花;
6、坛状:花冠筒膨大为卵形或球形,上部收缩成短颈, 花冠裂片微外曲,如柿树的花;
7、蝶形:花瓣共五片,位于上方不对称者为旗瓣; 中 央两瓣对称者为翼瓣;下方两瓣对称者为龙骨瓣,如蔓 花生、刺桐;
❖ 由叶或叶的部分(如托叶)变成刺状,称为叶刺。 叶刺腋(即叶腋)中有芽,以后发展成短枝,枝 上具正常的叶。如小檗长枝上的叶变成刺,刺槐 的托叶变成刺。
皂角
❖ 2、刺状茎:
叶子花
❖ 3、茎卷须:
❖ 由叶腋内长出的枝条变态形成须状物,能卷 缠它物而攀缘生长。如南瓜、葡萄。
第三章-蔬菜类原料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三章-蔬菜类原料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b5415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2.png)
• 营养特点:富含挥发油,有杀菌促进食欲的 作用。可解毒消肿。
-
21
11、韭菜:名品、烹饪应用、 营养特点。
• 名品:陕西汉中的冬韭、山东寿光九巷的马 蔺韭、甘肃兰州的小韭。
• 烹饪应用:适合于炒、拌等烹调方法,是很 多面点馅心的上乘原料。
族喜食茼蒿。 • 营养特点:利两便、开胃、健脾
-
23
13、卷心菜:别名、品种、分 类。
• 别名:结球甘蓝、包心菜、圆白菜、洋白菜 • 品种、分类:
按颜色分:蓝绿色(我国产量最多)、紫 色(紫甘蓝、紫卷心菜)
按叶球形状:尖头形、圆头形、平头形 • 产地:原产地中海沿岸,现我国各地均有栽
培
-
24
13、卷心菜:产季、选料、 烹饪应用、营养特点。
• 产季:一年四季均产,以9--11月上市为主。晚熟品种产 量最大,耐储存。
• 选料:(略) • 烹饪应用:蒸菜卷、开水白菜,馅心。 • 营养特点:富含:钙、锌维- 生素C、粗纤维等,有养胃7 消
食,清热解渴功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8
-
9
-
10
-
11
2、小白菜:别名、产地、产季、 选料、烹饪应用、营养特点。
有开胃促进食欲的-作用。
18
9、茴香苗:产地、产季、烹饪 应用、营养特点。
• 产地:原产地中海地区,我国均匀栽培, 以北方栽培较多。
• 产季:常年收获。 • 烹饪应用:馅心、炒食、冷菜点缀。 • 营养特点:富含挥发油、VA原、无机盐。
-
19
10、葱:品种、产地、产季。
• 品种:大葱、龙爪葱、分葱、细香葱、韭葱。 • 产地:淮河、秦岭以北、黄河中下游,分葱
(完整word版)农作物基础知识
![(完整word版)农作物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67f6ecb58fb770bf68a5524.png)
水稻温度开花最适温度为30~35℃,最低为15℃,最高50℃。
一般把20℃作为粳稻的齐穗期的低温指标.发芽的适宜温度10~12℃,低温会减慢发芽速度,易导致出苗不齐的现象。
水稻出穗的临界温度是18℃,温度越高,出穗速度越快,达不到这个温度幼穗则停止发育。
水稻出穗后40天内平均温度以20℃左右为宜,超过30℃以上的高温(昼夜温差又小),影响后期淀粉积累,乳白米增多,品质下降.结实期温度在20℃以下低温时,灌浆速度减慢,成熟度不好,品质变差。
稻根生长活动最适宜温度为28~30℃,大于35℃生长受阻,加速衰老;小于15℃生长活动减弱,小于10℃则生长停顿.温度和水分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有利于开花,低于60℃空壳率大量增加.种子在萌发的时候需要吸收许多水分,吸收水分需要达到种子干重的35~41%,否则会出现根毛少或无根毛的现象。
水稻生长后期对水分的需求也较大,此时要浅水间歇灌溉,增加土壤空气含量,防止根系早衰。
成熟期停灌过早,导致后期根系吸收营养受阻,植株早衰,影响千粒重,空秕率增加,稻米品质下降.低温水稻生长前期遭遇低温,产生延迟型冷害易造成水稻生长发育延迟,降低水稻千粒重和成熟度,严重时不能安全成熟,导致水稻品质下降。
孕穗开花期遇低温冷害会造成障碍性冷害,从而导致花粉活性下降甚至死亡,降低结实率,导致稻米品质下降。
光照光照充足,光合产物多,结实率和千粒重均高。
N充足时,可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
水稻苗体,只有含氮量大于1%,根源基才能迅速饿发育成新根,苗体含氮水平高,根数多且根短。
PH水稻需弱酸性PH5.5左右。
蔬菜类温度对蔬菜的影响耐寒性蔬菜能耐—1~2℃的低温,短期内可忍耐—5~-10℃,光合同化作用的适宜温度为15~20℃,如菠菜、大葱、大蒜等。
佰耐寒性蔬菜不能长期忍耐—1~2℃的低温,同化作用适宜温度17~23℃,30℃以上生长不良,如萝卜、胡萝卜、芹菜、莴苣、豌豆、甘蓝类、白菜类等。
马铃薯淀粉基础知识
![马铃薯淀粉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b449af4ff00bed5b8f31d8b.png)
马铃薯淀粉根底知识一、马铃薯组分㈠马铃薯块茎的形态构造按球基体积百分比计算,外皮层约占8.5%,内皮层和维管束环占38.29%,外髓约占37.26%,内髓约占15.95%。
1-顶端 2-芽眉 3-芽眼 4-皮孔 5-基部 6-周皮 7-皮层8-维管束环 9-髓部 10-环髓区㈡马铃薯营养成份表〔500克马铃薯〕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无机盐Vc含量3g营养成分胡萝卜素VB1 尼克酸VB2 钙磷铁含量 1.75mg 46.6 mg 38.6 mg 1.碳水化合物〔1〕淀粉淀粉是马铃薯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约占薯重的10~26%。
〔2〕糖马铃薯中的糖主要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还含有糖的磷酸酯等衍生物,含量为干重的0-10%。
〔3〕其它碳水化合物非淀粉多糖占马铃薯块茎的0.2%~%,主要为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2.蛋白质类物质:酶、蛋白质3.有机酸马铃薯块茎细胞的胞液里含有多种有机酸,包括柠檬酸、异柠檬酸、苹果酸、草酸等。
4.矿物质马铃薯块茎中的矿物质约占干物质重量的2.12%~7.48%,平均为4.36%.其中以钾为最多,约占矿物质总量的2/3;磷次之, 约占矿物质总量的1/10。
5.抗营养因子和毒素A.糖苷生物碱:α-茄碱和α-卡茄碱的混合物,又名龙葵素、龙葵苷。
B.蛋白酶抑制剂6.酚类化合物马铃薯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是绿原酸。
酚类化合物与作物的抗病才能具有相关性。
二、马铃薯淀粉根底理论知识淀粉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是由葡萄糖经缩合、脱水而组成的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 ,它以颗粒状态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籽粒、块茎、根中。
㈠淀粉颗粒的形态及大小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是透明的,具有一定大小和形状,不同植物的淀粉颗粒其形状、大小也有所不同。
一般含水分高、蛋白质低的淀粉颗粒较大,形状较整齐;颗粒小的一般形状不规那么。
马铃薯淀粉颗粒多呈椭圆形和圆形,其粒径范围为15—100μm。
马铃薯生产技术PPT课件全
![马铃薯生产技术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6790b2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1.png)
2024/8/23
23
第23页/共31页
四、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 解决方法
•
民间流传着一句 “不长土豆光长秧、种一篮子收
一筐”的俗语,很多地方生产现状的确如此。下面就马
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简介如下:
(一)、存在问题
1、种薯质量问题
在很多地区农民并没有“种薯”这个概念,种植用
的马铃薯种大多来源不明,一般是自己留种或直接从集
• 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的时间为发芽出苗期,此
期以根系的形成和芽的生长为中心。
• 一般春播从播种至出苗历时25~30天,夏播或
秋播10—25天。
提问:在生产上促 进马铃薯发芽出苗 的措施有哪些?
2024/8/23
5
第5页/共31页
❖2、幼苗期 ❖ 从出苗到孕蕾阶段叫幼苗期。历时15—25天, 此期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中心,同时伴随着匍 匐茎的伸长。顶端孕蕾,侧枝发生时匍匐茎顶端开 始膨大,标志着幼苗阶段结束。
2024/8/23
27
第27页/共31页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 1、晚疫病:生长前期用代森锰锌溶液喷洒。 2、环腐病:用硫酸铜或用链霉素喷雾防治。 3、黑胫病:用链霉素处理土壤。 4、蚜虫:用抗蚜威防治。 5、金龟子:用敌百虫、辛硫磷喷施防治。 6、蝼蛄:用辛硫磷1—1.5公斤撒于播种沟内防治。
2024/8/2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马铃薯的种薯切块技术 2、各生育时期的生育特点及管理技术
难点
田间管理技术
2024/8/23
1
第1页/共31页
本节学习内容
• 1、了解马铃薯的起源、用途及分布
• 2、熟悉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特性
农业基础知识经典100例
![农业基础知识经典1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e9dbbb9033d4b14e85246890.png)
农业基础知识经典100例作物的闺蜜和密友1、玉米和大豆就是一对密友。
玉米喜欢吃氮肥,大豆通过根瘤自产氮肥,除了自己利用少部份外,大部分无私地供给了玉米,而玉米又能分泌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为大豆所需要的根瘤菌提供营养。
2、菜农单种一种蔬菜,往往害虫发生较重,如果能间种些大蒜、葱、韭菜、辣椒等带刺激性的蔬菜,那么虫害就不愿接近了。
洋葱与小麦或豌豆为邻,洋葱的分泌物几秒钟内就会把小麦黑穗病孢子或豌豆的黑斑病置于死地。
洋葱就像绿色大夫,能够保护自己的邻居安然无恙,使它们获得丰收。
3、大蒜和棉花种在一起大蒜挥发出一种杀菌素,能把蚜虫驱出境,别的害虫嗅到这种气体,也会闻风而逃。
4、在大豆地边种几棵蓖麻,可使金龟子逃之夭夭。
5、在棉花畦沟两旁隔1.5-2米远间种一株高梁,那么高粱蚜虫就能把蚜蜂、蜘蛛、瓢虫、食蚜蝇等多种食蚜天敌诱引来防治棉蚜,取食棉铃虫卵与低龄幼虫,同时每700平方米间作200-300株高粱或玉米,既不影响棉花生产,还可防止棉花因遭风雨引起倒伏。
6、马铃薯同大麦间作,能使大麦获得高产量。
这不仅是因为它们需要养分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地力,还因为马铃薯的叶子分泌出一种物质,能像生长激素那样促进大麦茁壮成长。
7、在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地里每亩均匀间作300-400株莴苣、薄荷,由于莴苣、薄荷含有生物碱,挥发油或其它化学物质,会使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菜白蝶,在莴苣、薄荷散发出来的气味刺激下避开。
8、果园里种上绿肥、豆类、花生等,既可肥沃土壤,控制杂草,还能促进果树生长和结果。
9、在枣树下种小麦,枣树对小麦基本不遮阴,还可以减少小麦成熟前干热风的威胁,同时小麦的肥水也有利于枣树生长。
10、果园如果线虫严重危害,可在园中种植万寿草或芦笋,这样地下的果树线虫就不会受孕繁殖。
11、在梨树、苹果树旁种些金莲花,由于这些树根能吸收金莲花根的分泌物,因此病虫害发生也较轻。
12、樱桃和苹果相生,若种在一起,各自都可放出一种挥发性气体,彼此互相吸收,促进生长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破休眠方法
•
•
五、马铃薯的价值
• 营养价值: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且拥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 ,马铃薯 也是所有粮食作物中维生素含量最全的,马铃薯还是矿物质宝库,另外其膳 食纤维含量也比较丰富,因此有“十全十美的食物、营养价值之王 ”的称号。 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证明,马铃薯对调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脏病 患者的良药及优质保健品。马铃薯淀粉在人体内吸收速度慢,是糖尿病患者 的理想食疗蔬菜;马铃薯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素,可以促迚肠道蠕动,保持 肠道水分,有预防便秘和防治癌症等作用;马铃薯中钾的含量极高,每周吃五 六个马铃薯,可使患中风的几率下降40%,对调解消化不良又有特效;它还有 防治神经性脱发的作用等。
花:单歧聚伞花序
果实:浆果 种子:扁平或卵圆形细小种子
匍匐茎
块茎
根:马铃薯的根为须根系。 茎:马铃薯的茎可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
地上茎:即主茎,草质多汁,呈绿色间有紫色,有少数茸毛。早 熟品种高40-70厘米,中、晚熟品种高80-120厘米。
主茎
顶端和顶芽 眼眉 芽眼
脐
皮层
内髓部(木质部) 髓放射 到芽眼
三、马铃薯种的分类
• 马铃薯的分类:属茄科茄属植物。 • 马铃薯以形态、结薯习性和其他特征区分和归类,有8个栽培种和154 个野生种。 马铃薯的8个栽培种包括:
1. 窄刀种(S . stenotomum Juz.et Buk)是最早栽培的二倍体种。 2. 阿江惠种(S . Ajanhuri Juz . et Buk),为二倍体种。 3. 多萼种(S. ╳ goniocalyx Juz.et Buk),为二倍体种。 4. 富利亚种(S. phureja Juz. et Buk),为二倍体种。 5. 乔恰种(S. ╳ chaucha Juz. et Buk),是三倍体。 6. 尤杰普氏种(S. ╳ juzepczukii Buk)是三倍体。 7. 马铃薯种(S. tuberosum L)含两个亚种,均为四倍体: (1)安第斯亚种(tuberosum ssp. andigena (Juz.et Buk)Hawkes) (2)马铃薯亚种(S. tuberosum L. ssp. tuberosum)是马铃薯中最重要的一 个。 8. 短叶片种(S. ╳ curtilobum Juz.et Buk),是五倍体。
• 马铃薯野生种:马铃薯野生种的分布局限于美洲大陆。马铃薯野生种除少数六倍体和 四倍体外,大多数为二倍体。在马铃薯育种中常用的野生种有落果薯(S.demissum)、 匍枝薯(S.stoloniferum)、无茎薯(S.acaule)、恰柯薯(S.chacoense)、芽叶薯 (S.vernei)、小拱薯(S.microdontum)、球栗薯(S.bulbocastanum)和腺毛薯 (S.berthaultii)等。
培作物,尤其是中国西部地区 的重要作物。2005年全国栽培面
积6895万亩,总产7220万吨,平均 单产1047千兊/亩。
吴其濬(1848)《植物名实图考》 中我国马铃薯的第一张素描图
二、马铃薯的形态特征Leabharlann 马铃薯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包括花
根:须根系 茎(地上茎、匍匐茎、块茎) 叶:奇数羽状复叶
叶 地上茎
•
马铃薯栽培种:马铃薯栽培种,包括原始栽培种,均产于南美,其中只有普通栽培种 (S.tuberosum ssp tuberosum),即普通栽培种亚种在世界各国广泛栽培。 1、四倍体栽培种 (1)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 ssp tuberosum)世界广泛栽培的主要栽培品种。 (2)安第斯亚种(S.tuberosum ssp andigenum)极易与普通栽培种杂交。 (3)新型栽培种 (Neo-tuberosum)这个栽培种不是自然存在的种,是利用轮回 选择自安第斯亚种中选育出适应长日照,变异性广泛的新类型。 2、 二倍体栽培种 (1)富利亚薯(S.phureja) (2)窄刀薯(S.stenotomum) 3 、五倍体栽培种 :短叶薯(S.curtilobum)
木栓化表皮
周皮
脐
皮孔
维管束圈 (韧皮部)
芽眼和芽
匍匐茎
匍匐茎:从地下茎 各节发生,地下生 长的尖端发育形成 块茎。窜出地面的 形成侧枝。约5070%的匍匐茎可以 形成块茎。
块茎:由地下匍匐茎尖端发育形成。两者连接处称为“脐”, 顶端是顶芽。块茎的增大是细胞的增殖和膨大,首先是髓部迅速发 生大量的细胞分裂与膨大使髓部的体积显著增加,将维管束向外推 移,随后皮层、木质部和韧皮部薄壁组织也出现形成层,这几部分 产生的新细胞分化成为薄壁组织构成块茎的大部分。在块茎增长的 同时,皮下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形成栓皮层,产生6-10层木栓化的周 皮。周皮上有74-141个皮孔。块茎的大小因品种、土壤、气候和栽 培条件而异。薯块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卵形、长筒形;表皮有光 滑、粗糙或网状;皮色有白、黄、浅黄、红、铁锈、粉红、黑、紫 等等。肉色有白、黄、浅黄、黑、紫、红、杂色等等。
•
•
•
商业价值:粮食和蔬菜,薯片,薯条,淀粉,粉条等
其他:延缓衰老,美容养颜,护肤等
总结不当之处望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块茎的休眠及打破方法
休眠
• • • 块茎在母株上生长成熟时,芽呈向顶的顺序休眠,最后顶芽休眠。 块茎收获后储藏在低于室温下,呈现不发育状态,称为真休眠,休眠期可以到1833周,通常22-33周。 块茎收获后即使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能立刻诱导发芽,成为熟休眠,熟休眠期可 以达到5-19周。 1.化学方法:赤霉素催芽处理打破休眠。但要严格掌握赤霉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避克浓度过高,影响植株光合效率,导致减产或过低而无效的现象。 2.物理方法:(1)贮藏温度影响块茎的休眠,所以休眠可以通过变温处理来解除。 短期 0~4℃低温或短期预高温27~32℃,然后在适合温度在黑暗中贮藏,都可以 缩短休眠。通过调节贮藏温度来调节休眠,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为我们所 使用。 (2)另外通过调节贮藏室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的方法也可以打破休 眠,二氧化碳是组织代谢活跃控制因子。
花:花萼绿色多毛,基部合成管状。花冠合瓣,呈五角形有白、浅红、紫红、蓝及紫蓝等 各种颜色色。雄蕊五枚,花药聚生,有淡绿、橙黄、褐、灰黄等色。雌蕊子房由两个心皮 组成,子房上位,两室。花柱长,柱头头状或棍棒状,两裂或多裂。
果实:淡绿色或紫色浆果,具中轴胎座,栽培马铃薯的果实常常不能发育。
种子:每个果实含有200粒或更多种子,种子很小,千粒重0.5-0.6兊,呈扁平或卵圆形, 黄色或灰色,新收获的种子有较长的休眠期,隔年种子发芽率可以达到70-80%。种子 可以作为繁殖材料。称为实生种即(True Potato Seed,TPS)。
四、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 马铃薯是营养繁殖的作物,其生育期长短伸缩性很大。根据生育期 长短划分为早、中、晚品种,早熟品种75天以内,中早熟种76-85天, 中熟种86-95天,中晚熟种96-105天,晚熟种105天以上。马铃薯在田间
生育过程经历五个阶段 • 1、块茎的萌发和出苗 • 2、 幼苗的生长和匍匐茎的伸长(出苗至孕蕾):出苗后7-15天,地下 各节匍匐茎由下向上伸长。 • 3 、块茎形成和茎叶生长(孕蕾至开花):主茎出现9-17片叶时,开始 开花到地下块茎直径3厘米时结束,历时20-30天。 • 4 、块茎的增长与茎叶繁茂(盛花至叶衰老) • 5 、淀粉积累与成熟(茎叶衰老与枯萎) 马铃薯从开花到成熟,是块茎重量持续增长的阶段,以及生长的转折时期, 此期的长短和环境条件关系到产量的高低。
马铃薯的一些基本知识
• • • • •
一、马铃薯的起源及栽培 二、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三、马铃薯的分类 四、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五、马铃薯的价值
一、马铃薯的起源及栽培
•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 一万年前印地安人驯化栽培。 在明朝万历年(1573年)马铃 薯传入中国。马铃薯是现今人类
社会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 水稻、玉米和小麦 。我国广泛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