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破休眠方法


五、马铃薯的价值
• 营养价值: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且拥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 ,马铃薯 也是所有粮食作物中维生素含量最全的,马铃薯还是矿物质宝库,另外其膳 食纤维含量也比较丰富,因此有“十全十美的食物、营养价值之王 ”的称号。 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证明,马铃薯对调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脏病 患者的良药及优质保健品。马铃薯淀粉在人体内吸收速度慢,是糖尿病患者 的理想食疗蔬菜;马铃薯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素,可以促迚肠道蠕动,保持 肠道水分,有预防便秘和防治癌症等作用;马铃薯中钾的含量极高,每周吃五 六个马铃薯,可使患中风的几率下降40%,对调解消化不良又有特效;它还有 防治神经性脱发的作用等。
花:单歧聚伞花序
果实:浆果 种子:扁平或卵圆形细小种子
匍匐茎
块茎
根:马铃薯的根为须根系。 茎:马铃薯的茎可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
地上茎:即主茎,草质多汁,呈绿色间有紫色,有少数茸毛。早 熟品种高40-70厘米,中、晚熟品种高80-120厘米。
主茎
顶端和顶芽 眼眉 芽眼

皮层
内髓部(木质部) 髓放射 到芽眼
三、马铃薯种的分类
• 马铃薯的分类:属茄科茄属植物。 • 马铃薯以形态、结薯习性和其他特征区分和归类,有8个栽培种和154 个野生种。 马铃薯的8个栽培种包括:
1. 窄刀种(S . stenotomum Juz.et Buk)是最早栽培的二倍体种。 2. 阿江惠种(S . Ajanhuri Juz . et Buk),为二倍体种。 3. 多萼种(S. ╳ goniocalyx Juz.et Buk),为二倍体种。 4. 富利亚种(S. phureja Juz. et Buk),为二倍体种。 5. 乔恰种(S. ╳ chaucha Juz. et Buk),是三倍体。 6. 尤杰普氏种(S. ╳ juzepczukii Buk)是三倍体。 7. 马铃薯种(S. tuberosum L)含两个亚种,均为四倍体: (1)安第斯亚种(tuberosum ssp. andigena (Juz.et Buk)Hawkes) (2)马铃薯亚种(S. tuberosum L. ssp. tuberosum)是马铃薯中最重要的一 个。 8. 短叶片种(S. ╳ curtilobum Juz.et Buk),是五倍体。
• 马铃薯野生种:马铃薯野生种的分布局限于美洲大陆。马铃薯野生种除少数六倍体和 四倍体外,大多数为二倍体。在马铃薯育种中常用的野生种有落果薯(S.demissum)、 匍枝薯(S.stoloniferum)、无茎薯(S.acaule)、恰柯薯(S.chacoense)、芽叶薯 (S.vernei)、小拱薯(S.microdontum)、球栗薯(S.bulbocastanum)和腺毛薯 (S.berthaultii)等。
培作物,尤其是中国西部地区 的重要作物。2005年全国栽培面
积6895万亩,总产7220万吨,平均 单产1047千兊/亩。
吴其濬(1848)《植物名实图考》 中我国马铃薯的第一张素描图
二、马铃薯的形态特征Leabharlann 马铃薯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包括花
根:须根系 茎(地上茎、匍匐茎、块茎) 叶:奇数羽状复叶
叶 地上茎

马铃薯栽培种:马铃薯栽培种,包括原始栽培种,均产于南美,其中只有普通栽培种 (S.tuberosum ssp tuberosum),即普通栽培种亚种在世界各国广泛栽培。 1、四倍体栽培种 (1)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 ssp tuberosum)世界广泛栽培的主要栽培品种。 (2)安第斯亚种(S.tuberosum ssp andigenum)极易与普通栽培种杂交。 (3)新型栽培种 (Neo-tuberosum)这个栽培种不是自然存在的种,是利用轮回 选择自安第斯亚种中选育出适应长日照,变异性广泛的新类型。 2、 二倍体栽培种 (1)富利亚薯(S.phureja) (2)窄刀薯(S.stenotomum) 3 、五倍体栽培种 :短叶薯(S.curtilobum)
木栓化表皮
周皮

皮孔
维管束圈 (韧皮部)
芽眼和芽
匍匐茎
匍匐茎:从地下茎 各节发生,地下生 长的尖端发育形成 块茎。窜出地面的 形成侧枝。约5070%的匍匐茎可以 形成块茎。
块茎:由地下匍匐茎尖端发育形成。两者连接处称为“脐”, 顶端是顶芽。块茎的增大是细胞的增殖和膨大,首先是髓部迅速发 生大量的细胞分裂与膨大使髓部的体积显著增加,将维管束向外推 移,随后皮层、木质部和韧皮部薄壁组织也出现形成层,这几部分 产生的新细胞分化成为薄壁组织构成块茎的大部分。在块茎增长的 同时,皮下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形成栓皮层,产生6-10层木栓化的周 皮。周皮上有74-141个皮孔。块茎的大小因品种、土壤、气候和栽 培条件而异。薯块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卵形、长筒形;表皮有光 滑、粗糙或网状;皮色有白、黄、浅黄、红、铁锈、粉红、黑、紫 等等。肉色有白、黄、浅黄、黑、紫、红、杂色等等。



商业价值:粮食和蔬菜,薯片,薯条,淀粉,粉条等
其他:延缓衰老,美容养颜,护肤等
总结不当之处望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块茎的休眠及打破方法
休眠
• • • 块茎在母株上生长成熟时,芽呈向顶的顺序休眠,最后顶芽休眠。 块茎收获后储藏在低于室温下,呈现不发育状态,称为真休眠,休眠期可以到1833周,通常22-33周。 块茎收获后即使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能立刻诱导发芽,成为熟休眠,熟休眠期可 以达到5-19周。 1.化学方法:赤霉素催芽处理打破休眠。但要严格掌握赤霉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避克浓度过高,影响植株光合效率,导致减产或过低而无效的现象。 2.物理方法:(1)贮藏温度影响块茎的休眠,所以休眠可以通过变温处理来解除。 短期 0~4℃低温或短期预高温27~32℃,然后在适合温度在黑暗中贮藏,都可以 缩短休眠。通过调节贮藏温度来调节休眠,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为我们所 使用。 (2)另外通过调节贮藏室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的方法也可以打破休 眠,二氧化碳是组织代谢活跃控制因子。
花:花萼绿色多毛,基部合成管状。花冠合瓣,呈五角形有白、浅红、紫红、蓝及紫蓝等 各种颜色色。雄蕊五枚,花药聚生,有淡绿、橙黄、褐、灰黄等色。雌蕊子房由两个心皮 组成,子房上位,两室。花柱长,柱头头状或棍棒状,两裂或多裂。
果实:淡绿色或紫色浆果,具中轴胎座,栽培马铃薯的果实常常不能发育。
种子:每个果实含有200粒或更多种子,种子很小,千粒重0.5-0.6兊,呈扁平或卵圆形, 黄色或灰色,新收获的种子有较长的休眠期,隔年种子发芽率可以达到70-80%。种子 可以作为繁殖材料。称为实生种即(True Potato Seed,TPS)。
四、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 马铃薯是营养繁殖的作物,其生育期长短伸缩性很大。根据生育期 长短划分为早、中、晚品种,早熟品种75天以内,中早熟种76-85天, 中熟种86-95天,中晚熟种96-105天,晚熟种105天以上。马铃薯在田间
生育过程经历五个阶段 • 1、块茎的萌发和出苗 • 2、 幼苗的生长和匍匐茎的伸长(出苗至孕蕾):出苗后7-15天,地下 各节匍匐茎由下向上伸长。 • 3 、块茎形成和茎叶生长(孕蕾至开花):主茎出现9-17片叶时,开始 开花到地下块茎直径3厘米时结束,历时20-30天。 • 4 、块茎的增长与茎叶繁茂(盛花至叶衰老) • 5 、淀粉积累与成熟(茎叶衰老与枯萎) 马铃薯从开花到成熟,是块茎重量持续增长的阶段,以及生长的转折时期, 此期的长短和环境条件关系到产量的高低。
马铃薯的一些基本知识
• • • • •
一、马铃薯的起源及栽培 二、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三、马铃薯的分类 四、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五、马铃薯的价值
一、马铃薯的起源及栽培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 一万年前印地安人驯化栽培。 在明朝万历年(1573年)马铃 薯传入中国。马铃薯是现今人类
社会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 水稻、玉米和小麦 。我国广泛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