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制陶工具的逐步改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的深入了 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器物, 这就是原始青瓷。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 生发展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子的原料,这一方面提高了烧成温 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子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自度。 器表施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 1200.c 以上高温烧制后, 胎釉结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备了瓷器的条件。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胎中还 是有一定量的铁成分,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因工艺不 稳定,铁含量和烧成气氛不能自如控制,釉色也不好掌握,所以具有一定的原始 性。商周到西汉这一时期的原始青瓷所涂的釉是用石灰石加粘土配制而成的,在 氧化气氛中烧成,由于含铁元素,所以呈青绿、黄绿。灰绿、褐绿等颜色。器表 多拍印米字纹、方格纹,麻布纹,圆圈纹,曲折纹、叶脉纹,篦纹,水波纹,云 雷纹等纹饰。
宋代白釉颜色偏黄,唐代定窑白釉呈色偏青,在造型曲线转折变化的积釉处, 常呈现较明显的青白色。这是区别唐宋定窑白瓷的重要依据。宋代定窑白釉还有 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 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无论是正烧,还是覆烧,"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 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南北制瓷业的发展也不平
衡。在比较安定的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窑为中心,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成就, 这些青瓷习惯上被称为"六朝青瓷"。北方则由于连年战乱影响,瓷器的生产起步 较晚,直到 6 世纪初期的墓葬中才有随葬青瓷发现,但晚期的墓葬中却出现了白 瓷。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青瓷的生产以浙江地区最为发达,窑场广泛分布在浙江 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分别是唐代德清窑,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前身,其中 以位于宁绍平原的早期越窑水平最高。属于北朝晚期的青瓷与南方青瓷相比差别 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北方青瓷胎料中氧化铝的含量高,因此往 往有因温度不足而瓷化程度稍低的现象,但瓷胎的颜色比南方要稍淡一些,多为 白色或白色;其次,北方青瓷釉的光泽性好,玻璃质强,釉面常有开片,流动性 较大,没有南方青瓷那种失透的感觉;第三,北方青瓷胎体厚重,与六朝青瓷相 比显得形体硕大;第四,北方青瓷的装饰方法较多,有堆贴、模印,雕镂,刻划 等,纹饰中受佛教影响的纹样如莲花纹,忍冬纹等较为多见。 隋代瓷器
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工艺美术欣赏课, 学了这门选修课程我对中国 传统工艺的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陶器更加具有深刻的认识和自己的想法,同时 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陶器文化。
从初创于商代、到真正创制于东汉时期的中国瓷器,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史 的又一重要贡献。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 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 代。我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其中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有江西 景德镇、湖南醴陵、广东石湾和枫溪、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等。 商周至两汉的瓷器
学习瓷器,鉴赏瓷器,收藏瓷器,最主要还是看实物,同时读一些含金量高 的专业书籍作为辅导,只有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才能熟练掌握鉴赏技述的 本领,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长期的反复训练,才能收藏到真正的珍、稀的好 藏品。
参考文献和资料
(1)中华国学网 (2)《中国陶瓷史》 (3)《大家陶瓷研究与鉴定》丛书,紫禁城出版社 (4)《中国美术全集-陶瓷卷》 (5)《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
酱釉、褐釉、黑釉、绿釉等品种,在定窑瓷器中占的比例不大,完整的传世 品更是稀少,故收藏价值较高。定窑颜色釉品种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系白胎, 即与白瓷所用胎料完全一样,只是外罩色釉不同。这是紫定、黑定、绿定与其他 窑口区别的重要标志。
宋代钧窑--钧窑始见于北宋,终于元,是青瓷系统中比较独特的一支。以河 南禹县为中心,窑址遍及县内各地,其最著名的品种是高温铜红乳浊釉,即在天 蓝或月白色釉上烧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玫瑰紫或海棠红色,有的还交织着蓝、 灰、褐、鳝鱼黄等颜色的斑点或丝缕,如傍晚天空中的彩霞变幻莫测。钧窑虽属 北方青瓷系列,但它的釉色却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工匠们在釉料之中掺用了少 量的铜,在还原气氛下,烧成了多变的釉色,并批量生产,一改青瓷独步前朝的 局面,为后世的瓷器装饰扩大了领域。
宋钧窑主要器型有:花盆、盆托、盘、碗、洗、炉、尊等。宋钧窑以釉色美 取胜,因此除了堆凸乳钉、弦纹以外,一般没有其他纹饰。宋钧瓷底足有釉,圈 足多麻酱色。钧窑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数字铭文,并非所有钧窑瓷器都有此 铭文,这主要见于尊、盘、盆、奁和洗造型之上,其铭文在烧制以前刻上。据考 古发现证明,数宇为配套而刻,一号最大,十号最小。此外,故宫中旧藏钧窑瓷 器还有刻宫殿使用铭文及乾隆御制诗的,多为清代宫廷工匠所刻。其铭文有 " 养心殿"、"长春书屋"、"重华宫"、"静憩轩用"、"瀛台"、"涵元殿用"、"明窗用 "、"漱芳斋用"、"虚舟用"、"金胎玉翠用"、"建福宫"、"凝辉堂用"等。宇体工 整,刻工精美。 清代前期和中期
与宋朝同时,中国北方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即契丹人建立的辽,党项 羌人建立的西夏和女真人建立的金,也都有各自的制瓷业。这些地区所生产的瓷 器除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外,还有明显受到唐,宋北方诸窑影响的痕迹。窑定代宋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产自瓷而驰名。宋代是定窑的发展时期,产量、质 量及制作工艺较五代又有明显提高。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 褐釉、绿釉等品种。
隋代白瓷是从青瓷转化而来的,最早的白瓷是由北朝的制瓷工匠创烧的,但 这时的白瓷釉不是真正白色的,而是透明的玻璃釉罩在白胎上。器物胎质较白, 釉面光润,已基本上看不到如南北朝白瓷中白中泛青或闪黄的痕迹。隋代制瓷技 术的重要成就之一,是成功地在瓷胎上采用白色化妆土。上釉之前,精选含铁成 分少的白瓷土细密地挂在坯上,可以避兔瓷器烧成后胎体表面粗糙、坯面出现孔 隙及胎体颜色不好等弊病,增强釉色透明莹润的质感,特别是对白瓷釉色透明度 的提高和呈色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陶艺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艺术运动的产物,它符合现代 人地审美心理需求。 现代陶艺再追求形式方面较之传统陶艺更为丰富多彩,在 审美观念方面现代陶艺与传统 陶艺也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异,现代陶艺已走进 了纯艺术领域。相应的,现代陶艺要求陶艺家们药尽可能地去不拘一格、不求一 致,尽其所能地发掘和发挥,表现其形式美。受现代艺 术思潮的影响,陶艺家 们尝试把现代雕塑、印象画派的语言植入现代陶艺的装饰和造型中,形成了现代 主义的新涵义、新风貌。这种陶艺的存在形式,不论造型或装饰都是较抽象的, 尽可能表现人地感情、意念,追求作品的寓意性、哲理性有效拓宽了欣赏者的联 想空间。
划花为多,常见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长沙窑 瓷胎细密坚致,瓷化程度较高,胎色有灰白、灰黄、青灰、灰红及肉红;釉子润 泽,以青色为主,也有蓝、绿、酱、褐、黄等颜色。装饰品种极为丰富,有釉下 彩斑、釉下彩绘、印花、贴花、贴花彩斑、刻划、雕刻、镂空等。 宋、辽、金、西夏瓷器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宋代著名的窑系有:以生产白瓷 为主的定窑系,以生产白瓷和釉下彩绘瓷为主的磁州窑系,以生产红,蓝窑变釉 为主的钧窑系,北方生产青瓷的耀州窑系,南方生产青瓷的越窑和龙泉窑系,及 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系和生产黑瓷及各种黑色窑变釉的黑瓷系等。除了 这些为数众多的民窑外,宋朝宫廷还建立了汝官窑,钧官窑、汁京官窑,郊坛官 窑,"哥窑"等官窑群。
隋代瓷器器型主要有四系或六系盘口壶和罐、龙柄鸡首壶、唾壶、多格盘、 五盅盘,高足盘,瓶、砚、盘和碗等。这时的壶、罐造型比南北朝时更加瘦高, 讲究曲线美,肩部大多塑?quot;U"字形系,也有桥形系。鸡首壶的鸡头挺胸耸 冠,手柄一端的龙首探进盘口,非常生动。除了鸡首壶。还有数量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其他动 物形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双龙柄盘口壶。碗多为直口深腹,假圈足稍高。盘有 大有小,有深有浅。高足盘的足上小下大呈喇叭状。 唐、五代瓷器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瓷器烧造技术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 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五 代时的陶瓷造型则较多地沿袭了唐代风格。青瓷唐代青瓷在隋朝基础上又有进一 步的发展,这一时期以越窑和长沙窑最为著名。唐代早期越窑瓷器胎子淡灰色, 紧密坚致;釉汁很薄,均匀缜密,温润似玉,青绿色,有的略闪黄。器型还有隋 代的凤格,立型器多瘦高,碗多大口浅腹,口、腹垂直,下腹斜折内收,平底。 唐中晚期的越窑瓷,胎子比前更致密,灰白色,釉子匀净光润,有鳝鱼黄、淡青 和青绿等色,通体施满釉。这时的碗、盘多撇口,底足宽矮,像玉璧,中间小圆 内凹中施釉。底足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方形或条形支钉痕。晚唐时出现了荷叶 式或花口式盘和碗,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划、刻、堆贴和镂空纹饰的,以
从整个社会来说,是处于封建制没落和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发展的时期。清
初,由于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冲击,部分土地重新分配。清政府为了有利于它的长 期统治,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兴修水利、临时性地减免一些赋税和对于部分手 工业工人废除 “匠籍”的束缚等等.在广大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的艰辛劳动下,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社会 经济进人了一个繁荣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达到了 历史高峰,造瓷技术有更大进步,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 创新。产品的品质之精,造型之多样,彩釉之丰富,无不登峰造极。 现代陶艺
隋代瓷器仍以青瓷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白瓷。隋瓷的胎子普遍较厚,胎质 坚硬,釉子无论青绿、青黄还是黄褐,均为玻璃质,施釉不到底,大多数都有垂 流现象。隋瓷多光素无纹,部分带纹饰的主要以印、划贴为主。所谓印花,是把 模子上的纹饰压印到瓷胎上,使纹饰凸起,再施釉入窑;划花是用尖状工具在胎 子上划出纹饰,施釉入窑;贴花是将用手捏或模印等做成的小纹饰片贴到胎子上, 再进行烧制。常见纹饰有团花,草叶、莲瓣。卷叶、波浪和弦纹等,个别的也有 加饰黑褐彩的。
主要器型有:尊。豆。葫,盂、罐。盖罐,提梁壶,鼎,瓮,算簋,酹、杯。 钵等,绝大部分器型仿当时的青铜器器型而作。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细,胎 多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如碗,盘。罐。盘口壶等成为 主流。东汉青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 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东汉青瓷胎质致密坚硬,胎色多为灰白或淡青 灰色,瓷化程度较高,敲击声音清脆。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仅个别有剥釉, 积釉现象;釉色青绿,也有些为青黄,但釉面匀净。 三国青瓷水注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之
古 瓷 器 的 鉴 赏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 14-2 班 何志强 3041210201
古瓷器的鉴赏
内容摘要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 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它的发明,可以说是我国的“第 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 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 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关键词:陶瓷、艺术、发展、经济、文化 、历史
宋代白釉颜色偏黄,唐代定窑白釉呈色偏青,在造型曲线转折变化的积釉处, 常呈现较明显的青白色。这是区别唐宋定窑白瓷的重要依据。宋代定窑白釉还有 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 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无论是正烧,还是覆烧,"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 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南北制瓷业的发展也不平
衡。在比较安定的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窑为中心,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成就, 这些青瓷习惯上被称为"六朝青瓷"。北方则由于连年战乱影响,瓷器的生产起步 较晚,直到 6 世纪初期的墓葬中才有随葬青瓷发现,但晚期的墓葬中却出现了白 瓷。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青瓷的生产以浙江地区最为发达,窑场广泛分布在浙江 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分别是唐代德清窑,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前身,其中 以位于宁绍平原的早期越窑水平最高。属于北朝晚期的青瓷与南方青瓷相比差别 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北方青瓷胎料中氧化铝的含量高,因此往 往有因温度不足而瓷化程度稍低的现象,但瓷胎的颜色比南方要稍淡一些,多为 白色或白色;其次,北方青瓷釉的光泽性好,玻璃质强,釉面常有开片,流动性 较大,没有南方青瓷那种失透的感觉;第三,北方青瓷胎体厚重,与六朝青瓷相 比显得形体硕大;第四,北方青瓷的装饰方法较多,有堆贴、模印,雕镂,刻划 等,纹饰中受佛教影响的纹样如莲花纹,忍冬纹等较为多见。 隋代瓷器
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工艺美术欣赏课, 学了这门选修课程我对中国 传统工艺的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陶器更加具有深刻的认识和自己的想法,同时 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陶器文化。
从初创于商代、到真正创制于东汉时期的中国瓷器,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史 的又一重要贡献。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 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 代。我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其中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有江西 景德镇、湖南醴陵、广东石湾和枫溪、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等。 商周至两汉的瓷器
学习瓷器,鉴赏瓷器,收藏瓷器,最主要还是看实物,同时读一些含金量高 的专业书籍作为辅导,只有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才能熟练掌握鉴赏技述的 本领,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长期的反复训练,才能收藏到真正的珍、稀的好 藏品。
参考文献和资料
(1)中华国学网 (2)《中国陶瓷史》 (3)《大家陶瓷研究与鉴定》丛书,紫禁城出版社 (4)《中国美术全集-陶瓷卷》 (5)《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
酱釉、褐釉、黑釉、绿釉等品种,在定窑瓷器中占的比例不大,完整的传世 品更是稀少,故收藏价值较高。定窑颜色釉品种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系白胎, 即与白瓷所用胎料完全一样,只是外罩色釉不同。这是紫定、黑定、绿定与其他 窑口区别的重要标志。
宋代钧窑--钧窑始见于北宋,终于元,是青瓷系统中比较独特的一支。以河 南禹县为中心,窑址遍及县内各地,其最著名的品种是高温铜红乳浊釉,即在天 蓝或月白色釉上烧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玫瑰紫或海棠红色,有的还交织着蓝、 灰、褐、鳝鱼黄等颜色的斑点或丝缕,如傍晚天空中的彩霞变幻莫测。钧窑虽属 北方青瓷系列,但它的釉色却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工匠们在釉料之中掺用了少 量的铜,在还原气氛下,烧成了多变的釉色,并批量生产,一改青瓷独步前朝的 局面,为后世的瓷器装饰扩大了领域。
宋钧窑主要器型有:花盆、盆托、盘、碗、洗、炉、尊等。宋钧窑以釉色美 取胜,因此除了堆凸乳钉、弦纹以外,一般没有其他纹饰。宋钧瓷底足有釉,圈 足多麻酱色。钧窑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数字铭文,并非所有钧窑瓷器都有此 铭文,这主要见于尊、盘、盆、奁和洗造型之上,其铭文在烧制以前刻上。据考 古发现证明,数宇为配套而刻,一号最大,十号最小。此外,故宫中旧藏钧窑瓷 器还有刻宫殿使用铭文及乾隆御制诗的,多为清代宫廷工匠所刻。其铭文有 " 养心殿"、"长春书屋"、"重华宫"、"静憩轩用"、"瀛台"、"涵元殿用"、"明窗用 "、"漱芳斋用"、"虚舟用"、"金胎玉翠用"、"建福宫"、"凝辉堂用"等。宇体工 整,刻工精美。 清代前期和中期
与宋朝同时,中国北方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即契丹人建立的辽,党项 羌人建立的西夏和女真人建立的金,也都有各自的制瓷业。这些地区所生产的瓷 器除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外,还有明显受到唐,宋北方诸窑影响的痕迹。窑定代宋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产自瓷而驰名。宋代是定窑的发展时期,产量、质 量及制作工艺较五代又有明显提高。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 褐釉、绿釉等品种。
隋代白瓷是从青瓷转化而来的,最早的白瓷是由北朝的制瓷工匠创烧的,但 这时的白瓷釉不是真正白色的,而是透明的玻璃釉罩在白胎上。器物胎质较白, 釉面光润,已基本上看不到如南北朝白瓷中白中泛青或闪黄的痕迹。隋代制瓷技 术的重要成就之一,是成功地在瓷胎上采用白色化妆土。上釉之前,精选含铁成 分少的白瓷土细密地挂在坯上,可以避兔瓷器烧成后胎体表面粗糙、坯面出现孔 隙及胎体颜色不好等弊病,增强釉色透明莹润的质感,特别是对白瓷釉色透明度 的提高和呈色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陶艺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艺术运动的产物,它符合现代 人地审美心理需求。 现代陶艺再追求形式方面较之传统陶艺更为丰富多彩,在 审美观念方面现代陶艺与传统 陶艺也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异,现代陶艺已走进 了纯艺术领域。相应的,现代陶艺要求陶艺家们药尽可能地去不拘一格、不求一 致,尽其所能地发掘和发挥,表现其形式美。受现代艺 术思潮的影响,陶艺家 们尝试把现代雕塑、印象画派的语言植入现代陶艺的装饰和造型中,形成了现代 主义的新涵义、新风貌。这种陶艺的存在形式,不论造型或装饰都是较抽象的, 尽可能表现人地感情、意念,追求作品的寓意性、哲理性有效拓宽了欣赏者的联 想空间。
划花为多,常见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长沙窑 瓷胎细密坚致,瓷化程度较高,胎色有灰白、灰黄、青灰、灰红及肉红;釉子润 泽,以青色为主,也有蓝、绿、酱、褐、黄等颜色。装饰品种极为丰富,有釉下 彩斑、釉下彩绘、印花、贴花、贴花彩斑、刻划、雕刻、镂空等。 宋、辽、金、西夏瓷器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宋代著名的窑系有:以生产白瓷 为主的定窑系,以生产白瓷和釉下彩绘瓷为主的磁州窑系,以生产红,蓝窑变釉 为主的钧窑系,北方生产青瓷的耀州窑系,南方生产青瓷的越窑和龙泉窑系,及 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系和生产黑瓷及各种黑色窑变釉的黑瓷系等。除了 这些为数众多的民窑外,宋朝宫廷还建立了汝官窑,钧官窑、汁京官窑,郊坛官 窑,"哥窑"等官窑群。
隋代瓷器器型主要有四系或六系盘口壶和罐、龙柄鸡首壶、唾壶、多格盘、 五盅盘,高足盘,瓶、砚、盘和碗等。这时的壶、罐造型比南北朝时更加瘦高, 讲究曲线美,肩部大多塑?quot;U"字形系,也有桥形系。鸡首壶的鸡头挺胸耸 冠,手柄一端的龙首探进盘口,非常生动。除了鸡首壶。还有数量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其他动 物形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双龙柄盘口壶。碗多为直口深腹,假圈足稍高。盘有 大有小,有深有浅。高足盘的足上小下大呈喇叭状。 唐、五代瓷器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瓷器烧造技术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 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五 代时的陶瓷造型则较多地沿袭了唐代风格。青瓷唐代青瓷在隋朝基础上又有进一 步的发展,这一时期以越窑和长沙窑最为著名。唐代早期越窑瓷器胎子淡灰色, 紧密坚致;釉汁很薄,均匀缜密,温润似玉,青绿色,有的略闪黄。器型还有隋 代的凤格,立型器多瘦高,碗多大口浅腹,口、腹垂直,下腹斜折内收,平底。 唐中晚期的越窑瓷,胎子比前更致密,灰白色,釉子匀净光润,有鳝鱼黄、淡青 和青绿等色,通体施满釉。这时的碗、盘多撇口,底足宽矮,像玉璧,中间小圆 内凹中施釉。底足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方形或条形支钉痕。晚唐时出现了荷叶 式或花口式盘和碗,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划、刻、堆贴和镂空纹饰的,以
从整个社会来说,是处于封建制没落和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发展的时期。清
初,由于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冲击,部分土地重新分配。清政府为了有利于它的长 期统治,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兴修水利、临时性地减免一些赋税和对于部分手 工业工人废除 “匠籍”的束缚等等.在广大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的艰辛劳动下,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社会 经济进人了一个繁荣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达到了 历史高峰,造瓷技术有更大进步,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 创新。产品的品质之精,造型之多样,彩釉之丰富,无不登峰造极。 现代陶艺
隋代瓷器仍以青瓷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白瓷。隋瓷的胎子普遍较厚,胎质 坚硬,釉子无论青绿、青黄还是黄褐,均为玻璃质,施釉不到底,大多数都有垂 流现象。隋瓷多光素无纹,部分带纹饰的主要以印、划贴为主。所谓印花,是把 模子上的纹饰压印到瓷胎上,使纹饰凸起,再施釉入窑;划花是用尖状工具在胎 子上划出纹饰,施釉入窑;贴花是将用手捏或模印等做成的小纹饰片贴到胎子上, 再进行烧制。常见纹饰有团花,草叶、莲瓣。卷叶、波浪和弦纹等,个别的也有 加饰黑褐彩的。
主要器型有:尊。豆。葫,盂、罐。盖罐,提梁壶,鼎,瓮,算簋,酹、杯。 钵等,绝大部分器型仿当时的青铜器器型而作。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细,胎 多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如碗,盘。罐。盘口壶等成为 主流。东汉青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 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东汉青瓷胎质致密坚硬,胎色多为灰白或淡青 灰色,瓷化程度较高,敲击声音清脆。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仅个别有剥釉, 积釉现象;釉色青绿,也有些为青黄,但釉面匀净。 三国青瓷水注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之
古 瓷 器 的 鉴 赏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 14-2 班 何志强 3041210201
古瓷器的鉴赏
内容摘要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 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它的发明,可以说是我国的“第 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 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 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关键词:陶瓷、艺术、发展、经济、文化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