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热点案例-智慧课堂(电子书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绍春教授指出,智慧课堂应以主动、轻松愉快、高质高效和提学生智 慧为根本目标。智慧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智慧课堂中,通过经历过程、 积累相应的思维经验以此提升智慧,从而达到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用 智慧方式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
某学者指出:智慧课堂应在新技术环境下,以培养学生智慧能力为目标, 利用创新变革的教学模型构建轻松、愉快、个性化、数字化的新型课堂。
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29. • [4]刘俊.智慧教育环境极其实现方式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20-46. • [5]吴永军.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J].新课堂研究·基础教育,2008,(4):5-7. • [6]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4):24-27. • [7]管钰琪,苏小兵,郭毅,祝智庭.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设计[J]
目标而构建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 ➢ 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 ➢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
02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类型
智慧课 堂教学 模式
情景化 教学模

基于案例 学习的教 学模式
基于资源 的主题教 学模式
基于项目 的教学模

基于问题 的教学模
课前
明确目标 提供资源
1.
发布任务
课中
任务反馈 课堂探究
1.
总结评价
课后
自我测评
1.
作业延伸
3.教学实验1.
确定实验班,协助实验班的数学教师根据教学模式针对某一部 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设计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学实验。 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模式进行修改与完善。
4.修改完善1教. 学模式

03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1
2
3
4
理论准备阶段
1.
提出问题阶段
1.
模式构建阶段
1.Biblioteka Baidu
实践应用阶段
1.
1 理论准1备. 阶段
概 念
智慧课 堂概述
祝智庭教授在提出智慧教育的理念中,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 创造具有一定智慧的(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的学习时空环境, 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电化教育,2015,(3):103-109.
04 主要参考文献
• [8]刘贵富.大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58-61. • [9] 李淑英,杨朝政.关注学习风格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9(8):77-80. • [10]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 [11]魏雪峰,崔光佐,徐连荣. 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
• [1]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 [2]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 及案例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29. • [3]庞敬文,王梦雪,唐烨伟,解月光,王伟.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
信息化教学模式
—基于电子书包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目录
CONTENTS
01 概念辨析 02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类型 03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04 参考文献
01 概念辨析
➢ 模式: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表征现实活动和过程的一种模型或形式。 ➢ 教学模式:在相关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框架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学
特 征
个性协同化、智能跟踪化、工具丰富化、活动智慧化
1 理论准1备. 阶段
电子书包对智慧 课堂的支撑作用
支撑学生个性化学习:电子书包的学生端的预习模块及个性 化作业检测功能有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提供丰富学习资源:电子书包教师端及学生端集成了学科教 材、试题题库、学习拓展资源等一系列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师
课前
确定主题 发布任务
查看任务 课前反馈
课中
提出问题 启发引导
组织汇报 总结反馈
课后
课后作业 后续延伸
电子书包支持 提供学习资源 呈现完成任务 在线搜索资料
呈现学习,统计结果
拓展资源,讨论区
学生
自学探索 完成任务
提交作业 接受反馈
小组合作 解决问题
汇报总结 进行投票
拓展学习 巩固运用
4.实践应用阶段
3 模式构1建. 阶段
1.分析问题, 构建模式
2.初步构建 教学模式
3.教学试验
4.修改完善 教学模式
1.分析问题、1. 构建模式
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 分析电子书包支持教学的功能与作用。 找到电子书包解决课堂问题的契合点。 根据契合点设置教学环节,进行模式构建。
2.初步构建1教. 学模式
1.将完善好的教学模式在本校数学课堂上进行运用,时间为一个学期。 2.研究所人员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协助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并在
课堂上运用。 3.定期进行测评,关注学习效果,根据情况适当修改教学设计。 4.根据学科特点,对模式进行相应的完善与修改,以期在其他学科进行
推广应用。
04 主要参考文献
电化教育研究,2014(8):101-107. • [12]魏雪峰,崔光佐.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2(11)11:79-85. • [13]郑姝,陈玲,陈美玲. 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 2013,03:89-95. • [14]李玉斌,姚巧红,张海燕,刘家勋,王健. 双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高师院校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电子 书包可以连接学生的课前、课上、课后的学习活动,从时间维 度拓展课堂学习。
2 提出问1题. 阶段
1.通过搜集资料,查阅文献,了解电子书包应用于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当今智 慧课堂的发展现状。 2.根据研究现状,制定针对小学生的调查问卷,以及教师们的访谈提纲。 3.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别对番禺区某实验小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 了解小学数学课堂上现状。 4.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并提出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现代教育 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5,10:49-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