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动刚度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动刚性量测方法

动刚性量测方法

一、前言機台進行加工時,一般會有多種刺激力同時或個別作用於機台上,這包括馬達-主軸系統及其中傳動元件轉動時的週期性刺激力,傳動軸進給造成結構件加減速所產生的慣性力,以及切削時刀具、工件間的切削力等。

這些力藉由機體結構傳遞,會造成機台各部位的相對變形,也因此在加工完成後,工件尺寸或表面精度會有所差異。

這些變動的力一般可再分解成靜態力及動態力兩部分。

靜態力會使結構系統產生靜態變形,造成定位上的誤差,進而影響加工件的尺寸精度;動態力作用於結構系統上,則易受結構自然頻率的影響,造成振動現象的放大,而使加工件的表面產生異紋,影響表面粗糙度。

機台有自然頻率的現象代表機台結構上的弱點,機台受到接近自然頻率的刺激力作用時,容易產生共振現象或自激振動現象,會有振動異常放大的表現。

結構系統的自然頻率和結構質量、阻尼及剛性分佈有關,通常質量越小、剛性越大,其系統自然頻率會越高,另外阻尼越大會使系統的響應變小,這也是為何高速、高精度機台要講求高剛性低慣量設計的原因。

機台會有自然頻率的現象屬於機台結構的動態特性,此種結構動態特性可藉由測試的方法加以量測,一般是以「頻率響應函數」(FrequencyResponse Function)來表示。

所謂頻率響應函數是指激勵力量輸入系統後,系統會有運動響應,此種運動響應對輸入力量的比值就是頻率響應函數。

由於機台產生運動會有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一體三面的型式,因此機台動態特性的量測,也會有位移對力的Receptance頻率響應函數量測、速度對力的Mobility頻率響應函數量測以及加速度對力的Accelerance頻率響應函數量測。

頻率響應函數為一複數函數,通常在其絕對值對頻率的曲線中呈現峰點的部分為機台的自然頻率所在,也就是機台的動態弱點所在。

一般所謂機台動剛性(Dynamic Stiffness)的量測,是量測機台的激勵力量對反應位移的比值函數,其實是Receptance頻率響應函數的倒數。

应用共振法测量轴承刚度

应用共振法测量轴承刚度

应用共振法测量轴承刚度
蒋兴奇
【期刊名称】《轴承》
【年(卷),期】1991(000)006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蒋兴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33.3
【相关文献】
1.船舶轴系推力轴承油膜刚度与综合支承刚度测量 [J], 朱鸿;邹冬林;卢坤;解忠良;塔娜;饶柱石
2.四点接触球轴承轴向刚度的测量 [J], 高攀;张超英
3.在转子系统中利用共振法测量轴承的动态径向刚度 [J], 马会防;刘高进;南瑞民;戴哲峰
4.弹性支承一体化轴承刚度测量分析与研究 [J], 王明杰;李凌霄;时可可;曲红利;闫继山
5.基于共振法的第三代轮毂轴承负游隙测量技术研究 [J], 杨坤; 陈於学; 赵兴新; 赵晨昱; 辛大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轴承座动刚度检测方法

轴承座动刚度检测方法

轴承座动刚度检测方法为了采用正向推理诊断振动故障,在激振力和支撑动刚度两类故障中,首先应肯定或排除其中一个。

大量现场实践证明,检测轴承座动刚度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并由公式(2-2)可见,轴承座动刚度除与静刚度和共振放大因素有关外,还与动态下其连接刚度直接有关,下面具体介绍影响动刚度的三个因素的检测和诊断方法。

一、连接刚度转子的支撑系统一般有轴承盖、轴承座、基础台板、基础横梁等部件组合而成,这些部件连接的紧密程度,直接影响这部件刚度。

部件之间连接紧密程度对刚度的影响,称连接刚度。

检查部件连接紧密程度传统的方法由检查连接螺丝预紧力、连接部件之间的间隙等方法,但这些检测方法不仅手续麻烦,而且不能检测动态下连接的紧密程度。

通过总结大量现场振动测试结果得到,采用检测连接部件之间差别振动,是检查连接部件动态下连接紧密程度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所谓差别振动,是指两个相邻的连接部件振幅的差值。

差别振动值本身已说明两个相邻的连接部件之间在动态下产生了相对位移量,这种微小的位移将显著地降低部件的动刚度,但在静态下连接部件之间并无间隙存在,而且连接螺丝预紧力往往也正常。

对于一般的轴承座来说,在同一轴向位置(如图2-1所示),测点上下标高差在100mm以内的两个连接部件,在连接紧围固的情况下,其差别振动应小于2μm;滑动面之间正常的差别振动应小于5μm;对于发电机后轴承座与台板之间有绝缘垫者,其差别振动应小于7μm。

当两个相邻部件差别振动明显大于这些数值时,即可判定轴承座连接刚度不足。

差别振动愈大,故障愈为严重。

在测量轴承各点振动时,除测量垂直振幅和相位外,必要时对该点水平和轴向振动也应测量;在测量时若发现差别振动异常,必须复测一遍;只有两次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才能认为数据可靠。

造成转子支承系统连接部件之间差别振动过大的主要原因有:1. 连接螺丝松动由于检修或安装时疏忽,轴承盖、轴承座、基础台板等连接螺丝部分没有拧紧或预紧力不够。

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刚度在线测试方法[发明专利]

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刚度在线测试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16C N 103728136A (21)申请号 201410016062.1(22)申请日 2014.01.14G01M 13/04(2006.01)(71)申请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地址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268号(72)发明人刘彦 彭伟才 张俊杰 原春晖(74)专利代理机构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代理人胡琳萍胡建平(54)发明名称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刚度在线测试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刚度在线测试方法,利用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刚度测试系统,分别获取油膜动态支撑力和油膜动态位移,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刚度即为油膜动态支撑力与油膜动态位移之比;所述的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刚度测试系统别包括油膜动态支撑力测试系统和油膜动态位移测试系统;本发明提出的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刚度在线测试方法是严格按照动刚度的定义,通过油膜支撑力和动态位移之比获取,无需任何形式的模型简化,测试精度高;测试方法适应于所有轴承结构形式,测试方法适应性强;测试系统简单,可采用市场货架产品搭建,无需开发专用测试模块,便于工程应用。

(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3728136 A1.一种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刚度在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刚度测试系统,分别获取油膜动态支撑力和油膜动态位移,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刚度即为油膜动态支撑力与油膜动态位移之比;所述的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刚度测试系统别包括油膜动态支撑力测试系统和油膜动态位移测试系统;所述的支撑力测试系统主要包含应变片、无线数据发送装置、无线数据接收装置、测试触发装置、角度传感器;各应变片数据输出端与无线数据发送装置相连,无线发送装置端通过无线方式与无线数据接收装置连接,测试触发装置、角度传感器与无线数据接收装置都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数据采集系统与后处理单元相连,测试系统经由测试触发装置触发以后开始工作;测试时,径向滑动轴承轴向两端转轴上设置两个指定截面,两指定截面距离各自所在侧滑动轴承端面距离不相等;各指定截面的轴向两侧各设置一个测试截面,两测试截面距离自身指定截面的距离相等;同时在其中一个指定截面两侧等距的两个测试截面上设置八个应变片,每四个应变片均匀间隔粘贴在其中一个测试截面的外周上,两个指定截面上的各应变片周向分布位置一致;无线数据发送装置设置在转轴上;角度传感器的固定端与测试触发装置的固定端安装在轴承基座或船体结构上,角度传感器的转动端和测试触发装置的转动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的油膜动态位移测试系统主要包含电涡流传感器、传感器支架、弹性隔振器;电涡流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支架上,传感器支架通过底部的弹性隔振器固定在轴承基座或船体结构上;电涡流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采集系统采集数据最终传送给后处理单元以获取油膜动态位移;测试时,在径向滑动轴承的转轴轴向两侧布置两组电涡流传感器,每组电涡流传感器包含两个位于同一圆周上的电涡流传感器,一个电涡流传感器设置在转轴的垂直方向直径上,另一个电涡流传感器设置在转轴的水平直径上。

中心弹性轴承刚度特性试验方法研究

中心弹性轴承刚度特性试验方法研究

0 引言直升机飞行所需要的升力和操纵力是由直升机的旋翼系统提供的,与此同时直升机的主要振动来源也是旋翼系统。

目前直升机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解决和改善,比如直升机的飞行性能、使用寿命、驾驶品质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改善都取决于对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和空气动力学特性的掌握程度,以及旋翼系统的设计分析、生产工艺、试验设计和试验方法的改善[1-2]。

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大部分载荷都是由弹性轴承承载的,传统旋翼系统的摆振、挥舞和扭转铰也被旋翼系统代替,直升机桨叶的摆振、挥舞和变距自由运动是通过弹性轴承产生的橡胶剪切形变来实现的,在直升机工作过程中,弹性轴承的受力状态是极为复杂的[3]。

因此,在旋翼系统的最终确定和批量生产之前,均需对设计出来的弹性轴承进行各项刚度特性试验,用来验证所设计生产出来的弹性轴承的各项参数与生产工艺是否达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所需要的标准,同时为产品各方面性能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中心弹性轴承1.1 中心弹性轴承结构弹性轴承的组成材料是金属和橡胶,中心弹性轴承主要包括3部分,即内、外接头和中间部分的弹性体,其中的弹性体也是弹性轴承的核心零部件,其是由金属隔片与橡胶硫化而产生的,最后与机械加工生产的内接头和外接头一起通过硫化和铝合金部件组成弹性体。

中心弹性轴承结构简图见图1。

1.2 中心弹性轴承刚度特性1.2.1 轴向压缩刚度K L中心弹性轴承在受沿着X 轴(如图1所示)方向的力的情况下,内接头和外接头在沿着X 轴的方向产生单位相对位移,此时中心弹性轴承所承受的载荷就是中心弹性轴承的轴向压缩刚度。

固定外接头,沿X 轴负向施加轴向力F L (单位:N),即弹性体是承受压向载荷,弹性轴承内接头在此受力状态下产生的位移为S L (单位:mm),就是内、外接头的相对位移,则中心弹性轴承轴向的压缩刚度:LL LF K S =N/mm (1)1.2.2 扭转刚度K θ中心弹性轴承在受绕着轴线X 方向的力矩的情况下,内接头和外接头在绕着X 轴方向产生单位相对扭转角,此时中心弹性轴承所承受的力矩就是中心弹性轴承的扭转刚度。

滚动轴承的刚度分析方法与试验测定

滚动轴承的刚度分析方法与试验测定

滚动轴承的刚度分析方法与试验测定任红军【摘要】本文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轴承零件模型,在分析轴承零件受力的基础上,给出了轴承内部零件相互作用的具体表达式,分析了轴承载荷(轴向、径向、力矩载荷)对轴承接触应力和接触变形的影响,获得了滚动轴承整体五自由度刚度矩阵的表达形式.在滚动轴承加载试验台上,通过测量不同载荷作用下轴承的轴向位移与径向位移,获得了轴承的刚度特性,与轴承刚度理论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模型正确性.【期刊名称】《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年(卷),期】2018(016)006【总页数】6页(P575-580)【关键词】滚动轴承;刚度分析;Hertz接触;位移【作者】任红军【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鞍山 114051【正文语种】中文引言滚动轴承的刚度分析是进行轴承设计与优化的基础,对于分析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涉及滚动体与滚道间的弹性接触问题和轴承整体变形与平衡问题.面向工程设计需求,如何方便有效地确定轴承刚度十分重要. Stribeck[1]首先通过大量试验对钢球及滚道的弹、塑性接触问题进行了研究,确定球轴承的许用接触载荷,给出了球轴承在径向外载荷作用下滚动体最大接触载荷的经验计算公式.Sjovall[2]和Lundberg[3]进行了径向、轴向载荷以及弯矩载荷的滚动轴承滚动体变形与载荷分布规律研究,给出了滚动轴承在联合载荷作用下的套圈位移及载荷分布的计算方法.此外,目前有限元方法广泛应用于滚动轴承刚度分析中,包括计算轴承刚度[4]、接触应力[5,6]、变形[7],有限元模型中可以考虑轴承、轴以及轴承支承结构[8,9].采用有限元法对轴承组件整体分析,存在节点数量与计算精度的矛盾,一般情况下计算量大且费时.对于高速运行下的滚动体等零件惯性力影响,其计算精度更不能满足.Jones[10]假定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切向接触问题符合Coulomb摩擦定律,并采用滚道控制理论作为滚动体的运动边界条件.Jedrzejewski和Kwasny[11]考虑滚动体离心力、陀螺力矩对接触角影响,建立角接触球轴承力学模型,分析了离心力和陀螺力矩效应对轴承刚度及变形的影响.Noel等[12]在Jones模型基础上提出五自由度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矩阵计算方法.Yi等[13]研究不同轴向预紧力、转速条件下角接触球轴承刚度,并通过试验测量内圈、外圈的位移验证模型准确性.赵春江等[14]研究高速条件下角接触球轴承钢球的陀螺力矩和外部负载以及摩擦系数的关系. 本文基于Hertz接触理论,系统给出了滚动轴承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获得滚动轴承五自由度刚度模型的解析表达式,为滚动轴承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奠定基础.1 滚动轴承的力学分析滚动轴承的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在该模型中,不计轴承的质量,轴承座及其基础视为刚性,轴承外圈全约束固定,内圈与转轴过盈配合.建立固定坐标系为OXYZ,其坐标原点O为固定点,位于滚动轴承外圈中心点处,X为轴向坐标,Y、Z为径向坐标.作用在滚动轴承上的外载荷和相应的滚动轴承的弹性变形分别为:图1 滚动轴承简化力学模型示意图Fig.1 Simplified mechanical model of rolling bearing假设滚动轴承共有m个滚动体(在这里指滚珠个数).每个滚珠与内外圈接触并相互作用,存在力平衡关系.其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图2 单个滚珠受力学模型图Fig.2 Mechanical model of one ball设滚珠与内外圈的接触满足Hertz接触应力理论,第j个滚珠对轴承内圈沿法线方向的接触力Qj与其变形δj之间的关系为:(1)其中,Kn为滚珠与内外圈之间总的载荷-变形系数(单位N/mn),n是接触指数,对于滚珠轴承可以设为n=1.5.在安装预紧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后的滚珠与内外圈的变形示意如图3所示.图中αj 为受负荷后的接触角,为受负荷后内圈沟曲率的中心位置.因外圈固定,受负荷后外圈沟曲率的中心位置仍在Oo处.Aj为和Oo之间的距离,δj为第j个滚珠在接触法向方向上的总接触变形量,δxj为滚珠在轴向的弹性变形量,δrj为滚珠在径向的弹性变形量.图3 滚珠与内外圈的相对变形示意图Fig.3 Relative deformation of inner and outer raceway and ball第j个滚珠在轴向的弹性变形量δxj和在径向的弹性变形量δrj与滚珠轴承的位移q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其中,总接触变形量δj的两个方向上的分量分别为:δxj=δx+Rj(φysinφj-φzcosφj)(2)δrj=δycosφj+δzsinφj(3)其中,Rj为内滚道沟曲率中心轨迹半径,φj为第j个滚珠的位置角.图4 第j个滚珠与内外圈的相对变形示意图Fig.4 Inner and outer raceway andjth ball deformation式(1)中的滚珠与内外圈之间总载荷-变形系数Kn,是由内圈和外圈的载荷-变形系数Ki、Ko综合求得,即:(4)其中,滚珠内圈和外圈的载荷-变形系数Ki、Ko的计算式为(5)其中,分别是滚珠与内滚道和外滚道的相对趋近量常数,η为综合弹性常数,滚珠与内外套圈接触的曲率和这样,在得到式(1)中的一个滚珠与内外圈之间的载荷-变形系数Kn和接触变形量δj 后,即可得到其弹性接触作用力Qj.2 滚动轴承刚度矩阵的推导滚动轴承的整体载荷-位移关系具有如下关系.即将上面得到的任意位置角φj处的任一滚珠j的弹性接触作用力Qj按轴承总体5个自由度方向进行分解,得:Fxj=QjsinαjFyj=QjcosαjcosφjFzj=QjcosαjsinφjMyj=RjQjsinαjsinφjMzj=-RjQjsinαjcosφj(6)将轴承所有滚珠的接触力进行求和,再根据滚动轴承内圈的平衡条件, 即作用在轴承上的外力与所有钢球对内圈的作用力平衡,可得如下轴承整体平衡方程:(7)在受小载荷作用时,滚珠与套圈之间的接触变形一般是微米级的.在微小变形情况下,滚动轴承各方向上的刚度可近似为线性刚度,即滚动轴承的外载荷与轴承位移之间的关系可记为F=Kq(8)其中K为滚动轴承刚度矩阵,为5×5阶的矩阵,其定义为:(9)其中Kij是刚度矩阵元素,是外载荷分量对弹性位移分量的偏导数.若忽略交叉刚度,只考虑5个方向的主刚度,滚动轴承刚度矩阵K可记为:(10)在已知轴承外载荷F的情况下,通过求解式(10)组成的非线性方程组,得出该轴承载荷作用下的轴承位移提供求得的位移向量估算轴承刚度矩阵元素Kij,进而确定刚度矩阵K.3 结果与分析3.1 轴承参数以71807AC角接触球轴承为例加以分析,所采用轴承的内外圈及滚动体所采用的材料均为GCr15轴承钢,轴承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表1 71807AC角接触球轴承基本参数Table 1 Basic parameters of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71807ACParameterValueDiameter of inner ringDi35.0mmDiameter of outer ring Do47.0mmBall diameter D3.14mmCo ntact angle25°Width7mmCount of ball m25Load-deformation index n3/2Young′s modulus2.07e11 PaPoisson′s ratio0.3Load deformation coefficient1.0649e10 N/mnAxial preload1000N3.2 轴承刚度测试滚动轴承刚度测试试验台如图5所示.被测滚动轴承安装在轴上,其内圈与轴过盈配合,外圈固定在轴承支座上.加载装置分别位于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上,通过力传感器数显装置读取施加的载荷大小,数显千分表分别位于滚动轴承左端轴向方向和靠近轴承的转轴水平方向,用以近似轴承的轴向和径向位移.图5 滚动轴承性能测试原理性试验器Fig.5 Test rig for performances of ball bearing3.3 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将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图6表示了不同轴向负荷作用下,轴承的轴向变形情况.图6 不同轴向载荷作用下轴承的轴向位移Fig.6 Axial displacement of ball bearing vs. axial preload由图6可以看出,试验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四次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在趋势上表现出一致性.轴承轴向测试刚度和仿真计算的轴承轴向刚度比较如图7所示.由图7可以看出,在给定的轴向载荷范围内(500~3500N),试验所得的轴承轴向刚度出现波动,仿真分析结果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测试所得轴向刚度较小,由于考虑了试验装置中轴、轴承座和轴承的串联后的刚度.在固定的轴向预载(2800N)条件下,不同径向载荷作用下,轴承的径向位移变化规律和径向刚度变化,分别如图8和9所示.图7 不同轴向载荷作用下轴承的轴向刚度Fig.7 Axial stiffness of ball bearing vs. axial preload图8 不同径向载荷作用下轴承径向位移Fig.8 Radial displacement of ball bearing vs. radial preload图9 不同径向载荷作用下轴承径向刚度Fig.9 Radialstiffness of ball bearing vs. radial preload由图8可以看出,试验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六次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在趋势上表现出一致性,随着径向载荷的增大,径向位移均呈线性增大趋势.由图9可以看出,在给定的径向载荷范围内(500~3000N),试验所得的轴承径向刚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仿真分析结果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大而增大.试验测试所得轴承刚度较小,由于该刚度为考虑了试验装置中轴、轴承座和轴承的串联后的综合刚度.该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在整体趋势上表现出了相似性,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仿真计算模型的有效性.4 结论(1)本文给出了小变形下,基于Hertz接触理论滚动轴承五自由度刚度矩阵的计算方法;(2)轴承内圈位移整体上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3)利用刚度模型获得的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在趋势上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Stribeck R. Ball bearings for various loads. Trans ASME, 1907,29:420~4632Sjoväll H. The load distribution within ball and roller bearings under given exte rnal radial and axial load. Teknisk Tidskrift, Mek, 1933,19(3):72~753Lundberg G, Palmgren A. Dynamic capacity of roller bearings.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1949,16(2):165~1724Guo Y, Parker R G. Stiffness matrix calculation of rolling element bearings using a finite element/contact mechanics model.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12,51(5):32~45 5Lostado R, García R E, Martinez R F. Optimization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a double-row tapered roller bea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n Design, 2016, 12(3): 1~216Lostado R, Martinez R F, Donald B J M.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act stresses in double-row tapered roller bearing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experimental analysis and analytical models.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29(11):4645~46567Nataraj C, Harsha S P. The effect of bearing cage run-out on the nonlinear dynamics of a rotating shaft.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2008,13(4):822~8388Cao L, Brouwer M D, Sadeghi F, et al. Effect of housing support on bearing dynamics. Journal of Tribology, 2015,138(1):0111059George B, Prasad N 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quirrel cage ball bearingsfor gas turbine engines. Defence Science Journal, 2007,57(2):165~17110 Jones A. Ball motion and sliding friction in ball bearings. Journal of Basic Engineering, 1959,81(3):1~1211 Jedrzejewski J, Kwasny W. Modelling of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and axial displacements for high-speed spindles. CIRP Annal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0,59(1):377~38212 Noel D, Ritou M, Furet B, et al. Complete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the stiffness matrix of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Journal of Tribology, 2013,135(4):04110113 Yi D, Yang Y, Zhuo X, et al. An improved dynamic model for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under constant preload.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2016,39(8):900~90614 Zhao C, Yu X, Huang Q, et al. Analysis on the load characteristics and coefficient offriction of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 at high speed.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15,87:50~56。

滑动轴承性能分析和检测方法

滑动轴承性能分析和检测方法

滑动轴承性能分析和检测方法滑动轴承是工程机械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安装不佳会影响其使用效果,甚至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

在轴承安装上了之后,如果不仔细进行调准,校直可能导致TIMKEN轴承遭受另外的载荷,摩擦和振动。

这些可能加速疲劳和减少轴承的使用寿命,并且可能会损坏其它机器零件的使用期限。

此外,增加的振动和摩擦可能极大增加能源消耗和过早的失效风险。

如果轴承内有铁屑、毛刺、灰尘等异物进入,将使轴承在运转时产生噪声与振动,甚至会损伤滚道和滚动体。

所以在安装轴承前,必须确保安装表面和安装环境的清洁。

润滑对滑动轴承的运转及寿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润滑脂由基础油、增稠剂及添加剂制成。

润滑脂的性能主要由基础油决定。

一般低粘度的基础油适用于低温、高速;高粘度的适用于高温、高负荷。

增稠剂也关系着润滑性能,增稠剂的耐水性决定润滑脂的耐水性。

原则上,牌子不同的润滑脂不能混合,而且,即使是同种增稠剂的润滑脂,也会因添加剂不同相互带来坏影响。

轴承表面涂有防锈油,必须用清洁的汽油或煤油仔细清洗,再涂上干净优质或高速高温的润滑油脂方可安装使用。

全封闭轴承不须清洗加油。

在使用期间,要经常对轴承运行的基本外部条件进行监测,譬如温度,振动和噪音的测量等等。

这些有规律的检查将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将防止出现意想不到的机器中止现象,使生产计划得以实现,提高的工厂生产力和效率。

在运作过程中,轴承要求有正确的再次润滑,完美它的表现。

滑动轴承润滑的方法,分为脂润滑和油润滑。

为了使轴承很好地发挥机能,首先,要选择适合使用条件、使用目的的润滑方法。

若只考虑润滑,油润滑的润滑性占优势。

但是脂润滑有可以简化轴承周围结构的特长。

当我们在使用滑动轴承的时候,如果发现其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则赶紧停止设备运转,然后找出其原因,并按照上述提供的解决方案进行处理,但是可能因轴承发热的原因不同,所以解决的方式也不同,所以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完成。

磁力轴承刚度的实验测量方法

磁力轴承刚度的实验测量方法

磁力轴承刚度的实验测量方法摘要:磁力轴承的刚度是反映磁力轴承性能特性的重要参数,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测量是磁力轴承研究的基础工作。

但在研究磁力轴承的学术论文中对磁力轴承的刚度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定义。

从转子受力分析和控制系统传递函数两方面来看,这两种刚度定义之间存在着差异。

本文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刚度定义分别给出其测量方法,并且设计了磁力轴承刚度测量的实验系统。

该实验系统可以实现磁悬浮转子静态悬浮、刚性旋转和柔性旋转工作状态下的刚度测量。

关键词:磁力轴承;刚度;测量方法Measurement method of stiffness of magnetic BearingsAbstract: The stiffness of magnetic bearings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which can reflect its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theoretical study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stiffness is the basis work of magnetic bearings. However, it exist two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stiffness in the academic study of magnetic bearings. The two definitions of stiffnes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aspect of rotor force analysis and control transfer function. In allusion to the two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stiffness, the measurement method of stiffness is given and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system of the magnetic bearing stiffness is designed in the paper.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can measure the stiffness when the rotor is in the work state of static suspension, rigid rotation, flexible rotation.Key Words:Magnetic bearing;Stiffness;Measure method0 引言磁力轴承的刚度是反映磁力轴承性能特性的重要参数,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测量是磁力轴承研究的基础工作。

高速主轴角接触球轴承动刚度分析及测试方法

高速主轴角接触球轴承动刚度分析及测试方法

高速主轴角接触球轴承动刚度分析及测试方法运侠伦;梅雪松;姜歌东;李玉亭;袁世珏【摘要】为了准确测试高速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的动态支承刚度,提出了采用同步激励的方式在线测量主轴动态支承刚度的方法.通过研究残余振动位移和激励响应位移之间的角度关系,推导出了动态支承刚度测试原理,在型号为150SD40Q7的电主轴上进行了动态刚度测试实验,并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变化趋势吻合良好,误差较小,验证了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为主轴动态运行刚度的测试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期刊名称】《振动、测试与诊断》【年(卷),期】2019(039)004【总页数】6页(P892-897)【关键词】高速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动刚度;测试原理【作者】运侠伦;梅雪松;姜歌东;李玉亭;袁世珏【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710049;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洛阳,471003;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7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3.3引言高速电主轴是高档数控机床的核心功能部件,对数控机床的加工性能具有直接影响[1]。

角接触球轴承具有结构简单、极限转速比高、旋转精度高以及可同时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等优点,与液体静压轴承和空气静压轴承对比,角接触球轴承又具有价格优势[2],所以目前高速主轴大规模使用的支承轴承仍然是角接触球轴承[3]。

支承轴承的动态特性会显著影响主轴的工作性能,为此国内外学者对角接触球轴承的动力学特性展开了研究。

轴振动和轴承振动检测方法

轴振动和轴承振动检测方法

对于大型设备的机器性能,可预知性的了解机器的突发性故障,磨损度和寿命预测,使企业可以提前预知机器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提前作好准备,以达到保证不间断安全生产。

轴承故障是工业机械设备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因此,适当的状态监测至关重要。

轴振动,即轴相对于轴承座的相对振动,一般用在大机组的在线上。

安装时是把传感器(多是位移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固定在轴承座上,因此测的是轴相对于轴承座的相对位移,单位多是位移;轴振动是机组振动的源头,由于旋转件的不平衡、负载的不均匀、结构刚度的各向异性、间隙、润滑不良、支撑松动等原因导致振动的发生,所以95%机组振动的状态能够从轴振动反映出;针对轴振动我们可以采用晶钻仪器手持式动态信号分析仪CoCo-80X的转子动力学分析功能做检测,提供实时阶次跟踪、相位阶次跟踪、轨道分析、动平衡等功能,提取振动信号幅值、时域、频域、时频特征、相位、轴心轨迹,根据特征进行故障判断。

轴承座振动,即在监测时把传感器配有磁铁吸附在轴承座上(没有安装),测的是轴承座的绝对振动。

大多数巡检用的手持式数据采集仪都是如此,如CoCo-80X,多用加速度传感器。

常见的问题是支持松动。

支承松动引起系统的结构刚度变小,很小的激振力会引起较大的振动。

该故障有如下的特征(1)、相位不稳定(2)振动随转速变化明显(3)基频及分数谐波振幅大,伴随2f3f…等高频振幅(4)松动方向振动大(5)轴承座的振动会明显增大。

使用FFT频谱分析功能,测量轴承座与台板、台板与基础之间的接触不良,可以通过测量他们之间振动的差异来判断。

观察检测点的频谱值。

对于一般的轴承座来说,在同一轴向位置,如下图,测点上下标高差在100mm以内的两个连接部件,在连接紧固的情况下垂直方向的差别振动应小于2μm;滑动面之间正常的差别振动应小于5μm;当两个相邻部件差别振动明显大于这些数据时,即可判断链接刚度不足。

差别振动越大,振动故障越严重。

CoCo-80X是一款手持式高精度振动采集仪器,具有24位A/D,动态范围150dB,8通道同步采样最大采样率102.4kHz,可测量小至6μV和大至±20 V的信号。

静压气体轴承静刚度的动态测试新方法

静压气体轴承静刚度的动态测试新方法

从图 5、 6 可知, 不同工作点处气膜频响函数特 性曲线的数值不同,但形状相似。小于 50 Hz 的低 频段,气膜系统位移-力频响函数的幅值基本上等 于一常数;同时这一频段内输出力信号与输入位移 信号之间的相位滞后也较小, 小于 0.1π。 超过 50 Hz 后,各工作点处气膜频响函数的幅频特性曲线陆续 发生转折,随频率的增加频响函数幅值快速增大, 而且气膜高度越小的工作点,转折处的曲线斜率越 陡。超过 50 Hz 后,各工作点处的相位滞后也快速 增加,在 300 Hz 附近取得最大的相位滞后值。 图 7 给出了静压气体球轴承在工作点处气膜幅 频特性曲线与动态刚度曲线的进一步比较。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335010) 和武汉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 (2005XZ2)资助项目。20060512 收到初稿,20061211 收到修改稿
22






第 43 卷第 4 期期
图1
环面节流静压气体球轴承
式中
F0 ——气膜静态承载力 p0 ——气膜内各点的量纲一静态压力
系,进一步的分析,需要借助于数值试验。文献[7] 中利用精密离心机原有动平衡执行机构设置的一个 静不平衡或一个偶不平衡,在低速旋转时实际上形 成了一个固定低频率的周期激振力,电容测微仪测 得的是转子的振动位移矢量,因此在忽略气膜阻尼 的情况下建立的以轴承刚度为未知量的离心机转子 力矩方程中,未知的轴承刚度应该是轴承气膜在这 一特定低频率处的动态刚度。 定义气膜质量等效系统的输入信号为工作点处 球心的动态位移,输出信号为动态承载力,则由式 (4)可得气膜质量系统位移—动态力频响函数 H ( f ) 的表达式
文献7提出一种在线测量支承精密离心机主轴的静压气体轴承刚度的新方法即利用精密离心机原有的动平衡执行机构人为设置一个静不平衡与一个偶不平衡建立以轴承刚度为未知量的离心机转子的力矩方程测得某转速下主轴几何轴线的径向位移后再反求出轴承气膜的刚度但并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35010和武汉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2005xz2资助项目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轴承振动检测指南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轴承振动检测指南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轴承振动检测指南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当谈到机械设备的可靠性时,轴承振动检测是一项关键的技术。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无损检测技术中的轴承振动检测指南,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为什么轴承振动检测如此重要。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重要组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一旦轴承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设备停机,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失。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轴承的振动状况,可以有效预测轴承故障,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更换措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无损检测技术中的轴承振动检测方法。

首先是常见的振动检测方法之一——加速度振动检测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在机器上,测量机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信号。

通过分析和处理这些振动信号,我们可以得出轴承的工作状态以及是否存在故障。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易行,可以实时监测轴承的振动情况。

其次,我们来介绍另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频谱分析法。

该方法通过将振动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成分,然后对这些成分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轴承振动的频谱特性。

频谱分析法可以更加精确地定位和诊断轴承故障,并帮助确定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与故障模式库相结合,从而实现自动诊断和预测。

再次,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轴承振动特征。

当进行振动检测时,了解一些常见的振动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诊断轴承故障。

例如,轴承正常运行时,振动信号应平稳且低于一定的限值。

而在轴承发生故障时,振动信号会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如增加振动幅值和频率成分、出现冲击相、轴承轴向运动等。

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对轴承故障进行准确的诊断。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一些轴承振动检测的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检测仪器是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关键。

其次,在进行振动检测时,应注意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长的设定,以获得准确的振动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承座动刚度检测方法
为了采用正向推理诊断振动故障,在激振力和支撑动刚度两类故障中,首先应肯定或排除其中一个。

大量现场实践证明,检测轴承座动刚度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并由公式(2-2)可见,轴承座动刚度除与静刚度和共振放大因素有关外,还与动态下其连接刚度直接有关,下面具体介绍影响动刚度的三个因素的检测和诊断方法。

一、连接刚度
转子的支撑系统一般有轴承盖、轴承座、基础台板、基础横梁等部件组合而成,这些部件连接的紧密程度,直接影响这部件刚度。

部件之间连接紧密程度对刚度的影响,称连接刚度。

检查部件连接紧密程度传统的方法由检查连接螺丝预紧力、连接部件之间的间隙等方法,但这些检测方法不仅手续麻烦,而且不能检测动态下连接的紧密程度。

通过总结大量现场振动测试结果得到,采用检测连接部件之间差别振动,是检查连接部件动态下连接紧密程度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所谓差别振动,是指两个相邻的连接部件振幅的差值。

差别振动值本身已说明两个相邻的连接部件之间在动态下产生了相对位移量,这种微小的位移将显著地降低部件的动刚度,但在静态下连接部件之间并无间隙存在,而且连接螺丝预紧力往往也正常。

对于一般的轴承座来说,在同一轴向位置(如图2-1所示),测点上下标高差在100mm以内的两个连接部件,在连接紧围固的情况下,其差别振动应小于2μm;滑动面之间正常的差别振动应小于5μm;对于发电机后轴承座与台板之间有绝缘垫者,其差别振动应小于7μm。

当两个相邻部件差别振动明显大于这些数值时,即可判定轴承座连接刚度不足。

差别振动愈大,故障愈为严重。

在测量轴承各点振动时,除测量垂直振幅和相位外,必要时对该点水平和轴向振动也应测量;在测量时若发现差别振动异常,必须复测一遍;只有两次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才能认为数据可靠。

造成转子支承系统连接部件之间差别振动过大的主要原因有:
1. 连接螺丝松动
由于检修或安装时疏忽,轴承盖、轴承座、基础台板等连接螺丝部分没有拧紧或预紧力不够。

由连接部件之间差别振动值,直接可以看出是哪一个连接螺丝没有拧紧。

2. 轴承座与台板接触不良
由于轴承座或台板的变形及修刮不良,发电机后轴承座与台板之间的绝缘垫过多或太厚、不平整等原因,即使在各个连接螺丝都拧紧的情况下,仍不能达到要求的连接刚度,在动态下仍存在显著的差别振动。

3. 基础台板与基础接触不良
造成基础台板与基础接触不良的原因有:
1) 二次灌浆质量不高。

其中包括未充实和水泥标号较低。

2) 基础台板垫铁走动。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二次灌浆质量不好、台板垫铁间距过大、吃力不均、垫铁之间及与台板之间未焊牢,在过大轴承振动作用下,使垫铁发生走动。

3) 基础垫铁过高。

这种现象对轴承座垂直方向动刚度影响不大,但显著地降低了轴承座水平和轴向动刚度,而且往往在较大轴向振动作用下,使轴承座台板二次灌浆松裂。

其动刚度进一步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为此在安装时台板垫铁高度不要超过80mm。

4) 轴承座漏油。

由于汽轮机油浸入二次灌浆,使其强度显著降低,在振动作用下不紧使二次灌浆松裂,而且使二次灌浆与台板分离,振动进一步扩大。

5) 轴承座振动过大。

不论是垂直、水平和轴向振动过大,都可以使基础二次灌浆松裂,使轴承座振动扩大,二次灌浆松裂加剧。

6) 基础台板垫铁氧化。

造成台板和垫铁氧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严寒的冬季施工时,为了防冻,在二次灌浆中加入过量的食盐,机组运行后二次灌浆中的氯化钠与铁氧化,首先生成Fe3O4 ,体积增大,使台板和基础分离,而后进一步氧化成Fe2O3,在振动作用下形成红色粉末,造成台板与基础腾空,台板与基础之间的连接刚度显著降低。

二、共振
在共振转速附近,部件振幅和转速的关系,是由振动系统阻尼和激振力决定的,座落在水泥基础上的轴承座要比座落在钢结构的基础上的阻尼大得多,因此在同样激振力作用下,前者振幅要比后者小得多,而且钢结构的基础振动自由度比水泥基础多得多,因此升速过程中带有钢结构基础的机组,会出现多个支承系统共振转速,对水泥基础的大多数机组来说,其支承系统自振频率均高于转子工作频率,因此在升速过程中会出现共振,这种支承系统的共振转速,在一些资料和某些制造厂的说明书中,被称作轴系临界转速,这是一种误解,另外这种提法与轴系真正临界转速相混淆,不利于机组安全运行。

判断转子支承系统是否存在共振,有下列两种方法。

1. 转速试验和降低其激振力
当改变转速,轴承振幅无明显变化时,即可排除共振的存在。

如转速升高,轴承振幅明显升高,则有三种可能:一是支承系统存在共振;二是随着转速升高,作用在轴瓦上的激振力也随之增大;三是周围部件存在共振。

对于后一种情况,通过对这些部件振动进一步测试,可判明振动形式,如怀疑系统部件共振,且提高其自振频率工作量不大,例如简单加支撑,可首先采用避共振进行试验;若改变自振频率有困难,则不论是由支撑系统存在共振还是转速升高后激振力增大所致,首先应从降低激振力力手。

这是因为实际机组即使判明存在共振,改变这些部件自振频率避开共振,往往是困难的,最消振还得从降低激振力入手。

由多台组消振经验证明,不论转子支承系统存在共振,还是系统部件共振,例如汽缸、励磁机静子的共振,使轴承某一方向振动过大,采用降低激振力的办法后,这些共振部件和轴承的振幅,都达到了良好水平。

2. 轴承顶部振幅和基础振幅之比
如轴承座座落在基础上,产生共振时,不仅其振幅与转速明显有关,而且轴承座顶部振幅与基础也很接近,甚至基础振幅比轴承振幅还要大,因此国外有资料指出,轴承顶部振幅与基础振幅之比小于1.5-2.0时,表明支承系统存在共振。

从现场测试结果来看,若是支承系统存在明显的共振,其比值应接近于1。

转子支承系统还有一种共振形成,即轴承座座落在排汽缸上发生共振,在目前国内投运的大机组中为数不少,这种共振采用轴承顶部振幅与基础振幅之比的方法还不能判断。

对这种支承系统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判断:
1) 转速试验。

观察轴承振幅与转速的关系。

判断方法见前述。

2) 转轴相对振动与轴承振动之比。

正常的机组转轴相对振动大于该方向的轴承振动,其比值一般为2-3倍,或更高。

当转子支承系统存大共振或轴承动刚度严重不足时,转轴相对振动与轴承振动接近,甚至小于轴承振动。

3) 激振试验,直接测定其动刚度。

4) 加重试验,测定其不平衡响应。

后两种方法的具体步骤见2.3.2.3。

三、结构刚度
轴承座的结构刚度是由其外形、壁厚、材料和支承基础的静刚度决定的,若要对轴承座结构刚度作出较确切的诊断;可采用下列方法:
1. 激振试验
测定轴承座动刚度的激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电磁激振;另一种是偏心激振。

前者激振力一般较小,而且不易生根固定,因此在测定轴承座动刚度中应用较少。

偏心激振是由直流电机带动一个主动偏心轮以及主动轮同步旋转的从动偏心轮,调整两个偏心轮相对啮合位置,可以使它垂直或水平(横向和轴向)单方向激振;改变偏心距和偏心质量,在一定的转速下即可改变激振力;改变转速,即可改变激振力的频率和激振力大小。

轴承动刚度Kd由下式求得
Kd=2P/A
P=mrω2
式中 A-激振时测得该方向的轴承振幅(峰峰值)
P-激振力;
m-偏心质量;
r-偏心距;
ω-偏心轮的圆频率。

轴承座正常的动刚度值为1×107-3×107N/cm;对于座落在排汽缸上的轴承其垂直方向动刚度一般明显偏低,数值为0.5×107-1×107N/cm;当支承系统存在共振时,在共振转速下其动刚度一般会降低一个数量级,如图2-2曲线2。

当获得轴承座动刚度数值之后,即可对其动刚度正常与否作出诊断。

若动刚度明显偏低,在排除连接刚度不足和共振影响之后,即可断定动刚度不足是由结构刚度不足引起的。

2. 加重试验
检测轴承座动刚度还有一种较简单的方法,是在其附近的转子上加重,测定其不平衡响应ɑ值。

加重平面应靠近该并在转轴刚度较大的部位加重,例如联轴器上或转子其他部位,以免与转子不平衡响应过高相混淆。

ɑ值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见第三章第三节。

若在转子主跨内加重,对于大机组来说,建议不要采用单侧加重,因为转子工作转速已远离转子第一临界转速。

单侧加重产生的主要是一阶平衡,在工作转速下这种不平衡的ɑ值很小,不能有效地反映轴承座动刚度大小,建议加二阶不平衡;对于汽轮机高压转子无法在转主跨内加二阶不平衡时,除可在联轴器上加重外,还可以在末级叶轮上加重。

一般下常的机组在联轴器和转子主跨内加重的ɑ值,如表2-2所示。

表2-2所以采用原半径下ɑ值,主要考虑使不同容量机组转子重量与加重半径相对应,由现场测试结果统计来看,当轴承动刚度和转子不平衡响应正常时,不同容量的机组的ɑ值基本相近,由此可以近似采用相同标准衡量。

采用上述方法加重求得的ɑ值,如比表2-2相应数值明显偏高,则可认为轴承动刚度偏低,在排除连接刚度不足和影响之后,虽然没有取得动刚度具体数值,但可以作出轴承座结构刚度偏低的肯定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