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本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老子人本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蔡振磊 09级马哲专业学号:10420091151921
[摘要] 老子作为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人本思想影响了中华文化两千多
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内容涉及人的地位、人的本性、人的使用、人的激励机制、人的培育等诸多方面。今天我们提倡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两者都离不开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研究老子的人本思想,无疑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老子;人本思想;当代启示
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提出“以人为本”①的观念以来,中国古代的学者和思想家们大多都同“人本”一词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其所著的《道德经》中便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是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人本思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时至今日,我们大力提倡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而做到以人为本,除了应从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导外,充分挖掘我国古代人本思想中的合理之处也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影响了中国文化两千年之久的老子人本思想,在今天依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价值,依旧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到许多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益的启示。
一、老子人本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同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老子的人本思想也不例外。老子是一位极具爱人精神的古代哲学家,正是这种精神使其进入了以人为本的思潮中。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是一个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变革时代,是一个各封建小国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的时代,也是中国向封建统一帝国过渡的时代。从封建小国的割据向统一封建帝国的过渡,本应是一个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过程。然而,由于这一过程是通过残酷的战争手段完成的,因此,对处在这个时代的人民来说,这也是一个充满着血泪和杀戮的痛苦过程。②老子爱人精神的产生,便是直接来源于他对春秋战国时期人民所受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从总体上看,老子人本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以连年的兼并战争、残酷的大杀戮为特点的扰民政策。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人口本来就不多,据统计,各诸侯国的人口数加在一起,也仅有两千万左
①《管子﹒霸言》
右。而各国为兼并战争而强行征召的兵员,却远远超过了人民所能负担的能力。当时,每个国家征召的兵员都有30万至100万之多。各国的兵员如此之多,给当时的老百姓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负担。同时,各国为了激励士兵的杀敌能力,又制定了各类的奖励机制,例如秦国规定士兵每斩首敌一人,就可赐爵一级,因而秦国士兵经常为多取敌人首级而不分敌兵和老百姓,肆意杀掠。连绵不断、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极为巨大的伤害。每经过一场大战,所有战死者的丧葬费、伤员的医疗费和车马兵器的损失惊人,其损失甚至达到了“十年之田而不偿也”①的地步。而这一切最终都要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地举步维艰。
第二,各国为取得战争的胜利,不择手段,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些手段中,最为残酷的便是决堤放水、水淹城镇或战略要地,以此来夺取战争的胜利。如公元前358年,楚国讨伐魏国,曾决堤黄河水灌长垣;公元前225年,秦国将领王贲灭魏国时,包围了其国都大梁,引黄河之水去水灌大梁城,导致大梁被水淹三个月,城墙坍塌,百姓死伤无数,迫使魏国国君最终不得不投降。这种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而制造的人为灾难,对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惨重的损害。与此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战后生产和生活的恢复。
第三,各国大量征发的无期徭役,给原本就有限的人口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春秋战国时期的徭役包括治公田、杂役、修堤、筑路等诸多种类,其中又修筑长城最为典型。当时的各国为防御他国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纷纷大量征发徭役,沿山脊或河堤修筑长城。特别是在战国中叶以后,赵、燕、秦受到东胡、匈奴、林胡等游牧部族的侵扰,为了确保边界的安全,三个国家征发了几十万的徭役,修筑规模浩大的北长城。不论其效果如何,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繁重而且痛苦的负担。
第四,春秋战国时期,农民除了受到战乱、徭役之苦,还要经受官僚、地主、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例如,当时的魏国便“常岁赋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②大量的农民在将辛苦劳动了一年的所得,用于交付繁重的地赋之后,便所剩无几,甚至剩下来的余粮连父母都养活不起,唯有靠借贷度日。因此,当时高利贷十分地盛行。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就是一个大高利贷者,在他的封邑薛地大放高利贷,一次就可以收到“息钱十万”。③在沉重的生活压力和高利贷的严重剥削之下,农民经常逃亡他乡。孟尝君的谋士冯驩曾说过:“息愈多,急即以逃亡。”④可见,当时以农民为主体的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以及所处的悲惨境地。
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之苦,劳役之重,执政者扰民之惨,剥削、高利贷盘剥之毒,共同构成了老子爱人精神形成的社会基础,促使了老子人本思想的产生。⑤这无疑引起了老子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思,引发了他对老百姓的关注,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⑥因而,老子的思想就其根本关怀而言是人本思想,其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
①《战国策·齐策五》
②《史记·滑稽列传》
③《史记·孟尝君列传》
④《史记·孟尝君列传》
⑤参见乔长路:《中国人本思潮与人生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页。
二、老子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中,虽然只有五千余言,却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从以人为本作为立足点,老子的人本思想主要包括了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老子重视人的地位,认为域中四大,而人居其一。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关于天人关系问题探讨中的重要内容。老子第一个将人从天地万物中分离开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别,并置于天地万物的大背景下对人的地位进行比较和思考。①他认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②这就是说,在宇宙之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这表明了老子强调人在宇宙中占据重要地位,强调对人的尊重问题。而人之所以能成为四大之一。因为这里所指的“人”,是能够全面和准确掌握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尽管老子强调人的地位和对人的尊重,但他并未过分抬高,而是主张人要服从于“道”、天”以及“地”。在同一章节中他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即人要取法于地,地要取法丁天,天要取法于道,而道则纯任自然。这样“人”、“地”、“天”以及“道”也就有了地位上的高低顺序。“道”就成了至高至尊的,在宇宙之中是处于之高无上的地位。人既然要取法于地,地又取法于天,天又取法于道,那么人就必须服从于“道”。
第二,老子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主张人的本性并非单纯的善或恶,而是一种质朴本真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第2章讲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就是说,天下人之所以能都知道美的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之所以能都知道善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存在。他又讲到:“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④以及“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⑤这些表明了老子主张人性是有善恶之分的。在他看来,人的本性并不天然地具有善恶之分,质朴才是人的原初状态,即无知无欲的状态。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⑥这里提到的“赤子”就是指初生的婴儿,婴儿的本性就是道德涵养最深厚的人的本性。在一定程度上老子所说的善,从本真意义上来说,就是指像婴儿那样的质朴状态。老子认为人性之所以会有“恶”,是因为人后天拥有了各种欲望,会采用智术以及有为和相争的方式满足自身的欲望,此时人的本性就由原先的质朴转变成为“恶”。因此,老子要求人们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圣弃智”。他主张人性是可以实现从恶向善的动态转变的,人的本性也是可以由自私自利向无私无欲的高尚人格转化的。而实现转化的根本途径在于遵循“道”,以“道”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第三,老子提倡对人进行无为而治的管理。在《道德经》的第2章,他便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段话意思是说,治国者以无为的方式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万物兴起而不制造事端;生养万物而不据儿已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为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为他不自我夸耀。因此他的功绩不会涡灭。老子认为管理者不应干涉百姓自己的事,应让他们自由地发展。
①参见曾宪年:《老子领导思想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②《道德经·第25章》
③《道德经·第25章》
④《道德经·第27章》
⑤《道德经·第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