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制板课程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东方服装学院服装制板课程

(希望本课程对服装制板(纸样设计)有兴趣的同学有所帮助)

第一节凸点射线的意义

“点射线”一词是笔者在服装结构设计中首次使用。推出该词并不是试图在本行业中创造一个新名词、新概念,而是力求在本书中尽可能准确而概括地说明和揭示纸样设计的基本结构原理,特别是女装结构设计。在一般的立体构成中,凸点被理解成曲面,如果将平面设计成曲面,其凸点射线包含两层意思,即余量的分解使用和余量的一次性换位使用。前者的造型结果是放射性的;后者的设计过程是放射性的,结果是单纯性的,而且它们都广泛地运用在服装结构设计中。

一、凸点射线——省的分解使用

在上一章提出的省的作用中,更多的是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余缺处理,而并不只是为了造成凸点作用。但是,我们如果将余缺处理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深入的剖析,就会发现,余缺处理只不过是将若干个被处理的平面汇集成曲面的结果,这些小平面如果按设想的立体加以处理,分解的越多,组装起来也就越接近设想的那个立体。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想把一张纸变成一个球体,就如同制作地球仪一样。如果处理成和球体面积相同但分解的次数很少的几片菱形,只能做成多棱体。但是,当分解得次数很多时,组装起来就很接近球体(图

6 -1),而且从中可以发现,无论分解多少,好像

都是为了一个凸点而作(如同作省),然而其结果却是个无固定凸点的球体,这说明分解的“线性”特征和实体吻合程度有关,曲线和球面有关,直线和菱面有关。把这些为了一个凸点而作的多个省处理,综合起来就是从平面到球体的余缺处理。为此,我们得到两个从平面到立体的构成原则:一是余缺处理的最小单位是凸点处理(适合于凸度较小或不够贴身的结构);二是平面越接近立体造型,其分解的单位越多、越小(适合于合体的和造型性较强的结构,如两片袖、合体小外套等)。

一、凸点射线——省的移位使用

一个球体的任何一处都可以看作凸点,这就是球体无中心的道理,也就可以以任何一点作为凸点引出它的若干结构线,其结构形式呈放射性。同样,一个不规则的曲面体,如人体,实际是球体部分分离以后的曲面,再以新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所以人体的凸点相对球体要确定的多,因为它们都是或高或低的凸面,如:胸凸、臀凸、腹凸、肩胛凸、肩凸、肘凸等等。根据凸点结构线的放射原理,可以作用凸点的设想有无数条结构线可供选择。然而,人体的凸面大多数起伏较小,而且在成衣造型中选择完全贴身的设计并不很多,因此,多数不需要将平面(布料)多余量分解使用,只需一次性使用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通过省的移位设计产生一种曲面的不同形式。如果说省的分解使用是凸点射线的造型法则的话,那么,省的移位设计就是凸点射线的形式法则。这两种法则特别在女装结构设计中表现得既紧密又相对独立。

第二节衣身基本纸样的凸点射线与省移

衣身基本纸样的明显凸点是胸凸和肩胛凸。胸凸比肩胛凸突出而确定,因此在应用设计中,胸凸要比肩胛凸应用范围广而复杂。

一、胸凸全省与全省分解

胸凸全省是指包括乳凸、前胸腰差和胸部设计量的总和。全省的意义在于,它指出了胸部余缺处理的最大极限。胸省的设计,是通过胸凸射线的选择完成的。

1.胸凸射线传统胸省的选择,不外乎有五种,即腰省、侧省、袖窿省、肩省和领口省,这些省无论怎样改变位置,省的指向都是乳点(图6-2)。

设计这些省的方法先无须考虑。如果按照凸点结构线的作用范围,只要省尖的指向固定,就可以引出无数条结构线,换言之,对准乳点可以在任何一个位置作省,这样胸省的选择就不是五个了。准确地说胸省的设计可以选择无数次,它既可以是分解设计,也可以是移位设计,这就是所谓的胸凸射线(图6 -3)。2.全省的分解与转移方法胸部余缺处理的极限,就是把全省用尽,我们把这种设计叫贴身设计。然而服装造型并不都是贴身的,服装结构应适应人们的生活环境、活动范围和审美习惯等多方面的要求。就胸省而言,也应满足人们这些需要。所以在胸省的用量中往往只用全省的一部分,尽管采用全省的贴身设计,也习惯于分解使用,这样能使造型更加丰满适体。因此,就出现了全省的部分转穆和全省分解转移的设计方法。全省的部分转移,是使全省的部分省量转移至全省位置以外的任何位置,剩余的部分含在腰围线中成为放松量。这意味着转移出去的省量越接近全省量,也就越接近贴身设计,相反也就越宽松。可见设计者所选择的省量,实际是对服装造型合身程度的理解。这里为了方便设计者掌握更明确的范围界线,部分省量转移以前片原弯曲的腰线移成水平线为准。

下面用两个部分省转移的设计实例加以说明:

例1:侧颈省设计。图6 4中的生产图表明,从侧颈点至BP点设一省,在结构上理解为部分省。

在纸样设计中,使前身的乳点和侧颈点连线为省缝。利用前上身基本纸样,在侧颈点作记号并以此为界,复描前半部分,固定BP点,转动纸样使原弯曲的腰线移成水平线。移完后以侧颈点为界把另外部分复描下来,最后把侧颈点张开的省量与乳点连接,就完成了侧颈省的

纸样设计。从图6- 4中侧颈省转移的过程看,腰线移平后,全省在腰线中还保留一部分,成为腰部的放松量。全省分解后剩余部分,含在腰围线中为松量。

用剪纸切移的方法使这种关系显得更简单、更易理解。把前上身基本纸样复制到薄纸上剪下,将全省量剪掉,然后,从侧颈点对准乳点切开(胸点稍连),合并部分全省,使腰线呈水平状即可。任何一种部分省转移都可用此方法去理解。

例2:侧省设计。根据图6-5中生产图所示,在侧缝线上适当的位置上确定省位,并与BP点相连。固定BP点,将腰线平移,描绘出部分省移到设定侧缝线上的纸样,完成侧省设计。根据这样的方法,对于部分省设计可以作无数次选择,即省的移位设计。当我们选择贴身设计的时候,需要完成全省的余缺处理,但是根据理想立体造型原则,如果全省的处理都集中至一个地方,虽然在使用量上是相同的,但造型效果生硬死板,使穿者和观者都有不舒服的感觉。因此,就需要全省的分解转移,而且在作用乳点的基础上,分解作省的部位越多,其造型和实体越接近,这种设计往往利用全省转移成若干小褶的效果处理。最简单的全省分解转移,是把全省分解成两个省,并转移至其他部位。全省也可以选择多次分解设计,从理论上讲,只要单位省的总和不超过全省,都是合理的结构。由此可见,全省的分解转移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应用范围。这里以最简单的全省分解转移方法举例说明,读者可依此举一反三,灵活设计。

例1:公主线结构设计。公主线设计往往是通过乳点上下连成断线,如图6-6所示。如何判断部分省和全省呢?按照常规,凡是作贴身设计使用全省的,大多要分解使用,以达到造型的丰满、合体。因此,全省的使用通常是作用BP点引出两条结构线或省缝,部分省只有一条省缝。公主线从完成的服装看似乎只是一条线,但只要观察一下它的纸样就会发现,公主线只不过是两个省的组合,这也说明公主线结构是贴身结构的专利,它不适用于宽松的服装造型。其纸样设计方法和部分省移方法相同,即把部分省移到肩部,使腰线呈水平状,同对把剩余在腰上的省量复原。

不过公主线的全省分解,有一部分恰好在全省的相同位置,故此不用转移。甚至凡是包括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