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参观之西安碑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参观之碑林
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西安碑林始创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收藏了汉代至近代的碑石、墓志铭等千余件。藏品之多,各碑价值之高,让人叹为观止。走进碑林,你能够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身心舒畅,似乎进入仙境。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大的是一座奇特的木牌坊,它以12根红木为支撑,三层棋行斗檐式木质结构,拔地而起,其上有彩绘图案和美妙的二龙戏珠,这是明代建筑,即太和元气店。
在太和元气店的前面有座水池,即所谓的泮pan池。古代称学校为泮宫,到清代,中举称入泮,泮池所以而得名。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去泮池洗笔。池子建成半圆形,大有讲究,它象征学无止境,鼓励大家努力追求真理。
过了泮池,棂星门,华表,穿过戟门,在东侧则是称为天下奇物的景云钟。此钟高2.47米,重约6吨,用铜5000多公斤,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钟之一。它由25块铜模铸成,钟身分上中下3段,每段分3格,除下段中格为铭文外,其余均饰以各种不同的动物和飞天,造形生动而形象。32枚钟乳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均匀地布于钟身各处。据说它们具有装饰钟表面和调节音韵的作用。钟上铭文共18行292个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写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景云钟的赞语,还谈到此钟的铸造经过。该钟在1964 年参加了在日本举办的世界名钟展,被选入世界名钟之列。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声钟响,即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西安电报大楼的方形大钟报时的钟声也是景云钟的录音。
沿着历史的足迹向前,看到的是一座红绿栏双飞檐的碑亭,亭子中央写有“碑林”二字,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碑”字少了一撇。那么为什么会少一撇呢?难道这是一个错别字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两个字出自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之手。鸦片战争之后,他革职戍守新疆伊犁。当时路经西安,写下了这两个字。有人说“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征他当时丢了乌纱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其实,碑林中的所有“碑”字都少了一撇。这是因为古代的汉字讲究对称,“碑”字少了一撇,仅仅为了看起来对称美观罢了。另外还有两种说法,一是:《康熙字典》里有少一撇的“碑”字,称其为古时候的写法。魏晋以至唐人现集于《书法大字典》各家之字无一碑字上边有撇;二是:魏碑和汉隶有这种写法,类似的多一横少一点的还有很多,如孔庙的富就少上面一点,表示富贵无顶,还有景字,下面的口中也有一横,汉隶魏碑常有这种写法。亭内竖着唐玄宗的《石台孝经碑》,称为迎客第一碑。此碑集三帝于一身:碑文,文帝孔子所撰《孝经》;唐玄宗以隶书抄写;由唐肃宗题写碑额。另外造型也富特色:碑头,三层卷云壮华冠,高贵典雅;碑身,四青石相合而成,华丽大方;碑座,三层石阶上刻蔓草、瑞兽,呈虎踞龙蟠之势,称得上是西安碑林中形制最气派的一方顶天立地碑。碑身所刻主要讲孝道,既表现当时“重孝”的社会风气,又暗含警示后人来者之意。
过了碑亭即展厅,第一展厅以唐文宗开成二年石经为主,有《周易》6卷,《尚书》13卷,《诗经》20卷,《周礼》11卷,《礼仪》17卷,《礼记》20卷,《春秋左氏传》30卷,《春秋公羊传》12卷,《尔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经》、《论语》等十二种经书和五经文字及九经字样。主要刻于开成年间,因称“开成石经”。共114石,228面。65万字。是第七次刻经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北宋元祐二年移入碑林。清代补刻《孟子》19石,合为十三经。
进入第二展厅会有很多的唐代名碑。荟萃了唐代众多书法家的杰作的杰作,各种各样的风格异彩纷呈,应接不暇。如欧阳询“皇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楮遂良“同州圣教序碑”,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秀劲超逸、美若簪花侍女的书风,碑文是由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撰文,文章歌颂的是最卓越的佛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唐三藏法师玄奘,而碑文的书法又是集自中国最著名的书法至圣王羲之的笔迹,被后
世誉为“三绝碑”。史惟怀“大智禅师碑”,李阳冰“三坟记”“拓先茔记”,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特别是颜真卿的七块丰碑,即他44岁时写的《多宝塔碑》,54岁时写的《臧怀恪碑》,55岁时写的《郭家庙碑》和《争座位碑》,70岁时写的《颜勤礼碑》,71岁时写的《马磷残碑》,72岁时写的《颜家庙碑》,是我们有幸看到颜体由锋芒锐利、字体端秀向气韵醇厚、笔力劲健的发展过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徐浩书写的《不空和尚碑》和《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前者对于研究佛教秘宗的传播和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价值。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教士景净撰刻朝议郎前行台此碑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2月4日,由波斯传教士伊斯建立于大秦寺的院中。“大秦”即古罗马。“景教”即古时对基督教的称呼,碑文由波斯传州司参军吕秀岩书并题额。碑身高197厘米,下有龟座,全高279厘米,碑身上宽92.5厘米,下宽102厘米,上有楷书三十二行,行书历史而字,共1780个汉字和数十个叙利亚文。明天启三年(公元1632年)出土。1907年陕西巡抚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入藏西安碑林安置。碑额上部由吉祥云环绕的十字架,下部是典型的佛教的莲花瓣朵,寓意出景教开的是中土佛教只“花”,结的是基督教之“果”。记载了基督教聂斯脱星派的教规,教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僧侣在唐朝150多年中的活动情况,碑侧记下部刻有古叙利亚的职名。对于该碑的出土则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盩厔说和长安说,前者是日本汉学家佐伯好郎考证并提出的。毛尔·冯承钧与何达都持此观点。后者的支持者是伯希和,徐光启,李之平等。
第三展厅,主要有“颠张醉素”之说的怀素草书千字文和张旭断千字文,他们二人皆为唐草书之圣,其作品更是草书中之精华。
第四展厅,主要陈列宗元明清的佳作,如苏东坡,黄庭坚,祝允明等大家之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河图说”,“明德受记碑”,“感时伤悲记”。
第五展厅,以宋、元、明、清的作品居多,主要记叙了各朝各代修庙、记功、拨田、赡学、疏渠、修城等事迹。主要作品有宋代刻秦的“铎山石刻”,清代刻汉的“敦煌太守岑记功碑”。
第六展厅,主要以明、清书法为代表,存有董其昌、林则徐的书法作品。
第七展厅,最著名的当数清费甲铸翻刻的《宋淳化阁帖》,汇集我国历代书法作品之大成就的一部从帖,为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类别及演变提供了方便。
出了第七展厅,出现在你面前的则是石刻艺术的宝库,它就是碑林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匾额七字是由陈毅元帅亲笔所题,足见陈毅元帅刚毅的品格和高尚的人格。内有汉唐石刻艺术精品七十余件,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陵墓石刻的精品有东汉双兽,其造型综合了狮、虎的特点,形象生动,是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唐高祖之弟,李寿的墓志为罕见的兽首龟形,国内仅有两件,十分珍贵。石椁为歇山顶式石屋,外部则以减底平雕手法刻有四神、文臣武将、仙人骑凤等画面椁内壁阴线刻乐人、舞姬、男女侍从、天象图等,是唐代墓室石刻中杰出的作品。唐昭陵六骏浮雕以唐太宗征战疆场所乘过的六匹有功战马为蓝雕刻而成,分别是四蹄皆白的纯黑色马—白蹄乌、苍白色杂毛马—青骓、毛色黄里透白马—特勒骠、纯赤色马—什伐赤、纯红色马—飒雷紫、黑嘴头黄马—拳毛呙。遗憾的是,飒雷紫、拳毛呙两骏早年流失海外,现存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唐高祖献陵的石犀重达十吨,全身用几条粗壮的线条勾勒出犀的特点,形象生动逼真,汉唐史书都记载了外国曾向中国赠送活犀的史实,它也是世代友好交往的纪念物。石刻室唯一的一件道教题材的雕像便是—汉白玉老君像,通高1.93米,原属临潼骊山唐代华清宫朝元阁老君殿之物。老君身着道服,腰束帛带,结跏跌坐于三层番莲纹的弥须座上,人像与台座浑然一体,犹如自然天成,石刻室的浮雕、圆雕作品生动再现了隋唐时代的雕刻工艺,为我国石刻艺术增添了光辉。
看完精美的石刻、碑刻,我更深刻的了解、懂得了中国早期的繁荣与强大,经济发达、政治昌明,使我对前人的智慧、汗水肃然起敬,必须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