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证融通、以赛促学”双创人才培养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证融通、以赛促学”双创人才培养探索
作者:王小刚朱利华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0年第11期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旨在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课证融通”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院校在实施“课证融通”过程中,存在教学计划制定不合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弱、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成果导向的“课、岗、证、赛”融通双创人才培养机制,将课堂教学与工作岗位、技能考证与技能竞赛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技能水平,有效提升育人质量。
关键词:成果导向课证融通培养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高职教育在多年的育人过程中,虽然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效,然而,目前高职教育仍然存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匹配的突出问题,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产业、企业对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
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真正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中国高职教育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悉尼协议”等国际工程教育都强调以人为本、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以培养产业岗位所需人才目标为成果,创新“课、岗、证、赛”融通双创人才培养机制,强化课程改革,将课堂教学与工作岗位相结合,将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将技能考证要求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尤其是1+X证书制度的实施,以技能证书作为学习成果,着力培养学生对技能融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将技能竞赛引入课堂教学,实现“课赛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通过“理实结合”、“课证融通”、“课赛融合”,有效提升育人质量,同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1.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1)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
高职院校要求培养面向生产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然而,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没有能体现产业、岗位对人才要求的最新变化,教学内容不能与产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对接,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从而造成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岗位需求间的不匹配现象。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对于学习的期望目标也较低,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因此,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效果不理想。
(3)教师的实践技能不高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必然要求具有高水平的实践技能和科研开发能力的教师。然而,现有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源主要以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为主,通过从普通高校的“课堂”到高职院校的“讲堂”实现身份的转变。虽然他们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然而,由于缺少在生产一线的实践锻炼,他们的实践技能水平较低,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此外,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对师资建设缺乏科学、有效的师资绩效评价和发展激励机制,仍然存在大锅饭情况,造成教师安于现状,不重视对新技术技能的学习与培训,严重影响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
(4)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
评价激励机制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保障。然而,有些高职院校的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对学生在毕业时获取“毕业证”、“技能证书”的“双证”没有要求,更谈不上获取各级各类竞赛证书了,许多学生只希望能毕业即可,严重影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2.创新双创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培养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深化产教融合,遵循以人为本、成果导向的现代工程教育教学理念,围绕行业、企业对人才岗位技能要求,以“人人过关”作为学生培养的目標成果,创新“课、岗、证、赛”融通双创人才培养机制,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课程体系,将技能考证要求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尤其是1+X证书制度的实施,以技能证书作为学习成果,着力培养学生对技能融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软件杯”、“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将竞赛项目融入专业教学,同时完善基于成果的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真正实现基于成果导向的“课、岗、证、赛”融通,培养“会创新、能创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探索双创人才培养的举措策略
(1)修订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围绕行业、企业对人才岗位技能要求,以“人人过关”作为学生培养的目标成果,创新“课、岗、证、赛”融通双创人才培养机制,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纳入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实结合”。优化课程体系,将技能考证对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有机衔接专业课程体系,尤其是随着1+X证书制度的快速推进,以技能证书作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融合应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课证融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对于学习的期望目标也较低的现状,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企业职业岗位要求、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职业技能大赛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实施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采取“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方式,通过实施专业情境教学,利用视频、动画、虚拟仿真软件等方式在课堂创设工作岗位情景,直观形象地展示岗位工作过程,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施“课证融通”,将职业技能考证所需的知识、技能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强化以生为本、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優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学团队既是培养高素质双创人才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基于成果导向的“课、岗、证、赛”融通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学校注重对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设计和内培外引工作,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与奖惩激励机制,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挂钩。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报考具有权威性的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并获得认证证书,担任技能认证的考评员等方式,熟悉技能认证的标准和考核要求,更好地实施“课证融通”;担任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裁判工作,也可直接参加相应的技能大赛,提高指导竞赛和专业教学水平。
强化校内专业教师培养的同时,加大引进产业技术人员的力度,从产业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技能大师、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不断优化专业教师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打造“双师型”“教练型”创新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