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教学计划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计划教案10
1.张秉荣.工程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孙训方.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课后小结:
-5-
授课时间 第 2 周
星期一
第 7-8 节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的第三节
课次
3
课时
2
安排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及其特点,能够准确判断构件所受到的约束类型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第一章 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力
一、 柔性约束 二、 光滑面约束 三、 铰链约束 四、 固定端约束 重点:四种类型的约束以及每种约束的特点 难点:判断约束的类型
课次
1
课时 2
安排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工程力学的任务、地位、作用和学习方法,理解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的几何特性,使同学对工程 力学这门课的任务、研究对象有一个全面的概念,掌握力、刚体、平衡的概念,以及力的图示法,明 确二力构件、三力构件以及二力合成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绪论
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学习方法、理论力学中涉及几个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第一章 第一节 力的概念 一、 力的概念 二、 力的性质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教案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授课方式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学时分配
教材 和主 要参 考资
料
工程力学 Z0229
授课对象
必修课
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
选修课
限选课( );任选课(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教育平台课程。
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以及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计算原理的科学。
本课程既具有基础性,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力学知识与分析计算能力;又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性,即它为协调新能源技术类的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光伏发电设备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矛盾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法。
它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是工程技术人员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开设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初步学会应用静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处理力学模型,并应用强度、刚度、稳定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用力学的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项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把简单的工程实际物体抽象为力学模型,并能从简单的物体系统中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熟练地画出受力图;能熟练运用截面法分析杆件的内力,并能画出内力图;掌握静定杆件在基本变形情况下的应力计算,能对杆件进行强度验算;能对压杆进行稳定性的校核和设计。
(2)能力目标具备对风力发电系统或者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具体构件进行简单设计的能力。
(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质量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
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静力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几种典型的约束及其约束性质和约束反力。
掌握物体受力分析,会画受力图。
主要知识点:1.力的基本概念2.力的基本运算3.约束与约束力4.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教学重点:各种约束反力的画法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教学方法:举例、讲授、板演第二章平面力系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及简化结果,深入理解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并能正确计算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工程力学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篇一:《工程力学》教案(1)】课时计划科目:工程力学班级:教师:检查人:第页- 1 -- 2 -- 3 -课时计划科目:工程力学班级:教师:检查人:- 4 -- 5 -【篇二:工程力学教案】授课班级:10道桥1班、10道桥2班、10道桥3班、10道桥4班教学课题:绪论第一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第三节刚体、变形体及其基本假定第四节荷载的分类与组合第五节结构计算简图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荷载的分类与组合,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和确定计算简图的原则2、初步掌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3、掌握刚体、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4、掌握杆件的几何特征、刚结点和铰结点的特征教学重点: 1、刚体、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1、结构简化的几个方面2、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教学难点:支座的简化及其受力情况分析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图示法,教具:计算机多媒体作业:1、四种类型的支座(可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固定端支座、定向支座)简化及其受力情况分析图2、五类平面杆件结构(梁、拱、桁架、刚架、组合结构)的简化图教学过程及内容:绪论第一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一、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结构——建筑物中承受荷载并起骨架作用的部分。
构件——组成结构中的单个部分。
(1)杆件结构(2)板、壳结构(3)块体结构二、杆件的几何特征1、主要几何要素:横截面:是垂直杆的长度的截面。
轴线:是所有截面形心的连线。
2、分为直杆和曲杆第二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一、工程力学的任务1、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2、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3、合理解决安全与经济之间的矛盾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仅与构件的形状有关,而且与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关,因此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验研究是完成材料力学的任务所必需的途径和手段。
二、对构件的三项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结构和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构件在外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工程力学》授课教案
《工程力学》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力学的研究对象。
2. 力学的基本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3. 静力学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和力矩方程。
4. 物体受力的合成与分解。
5. 摩擦力、弹力和接触力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2. 结合图形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
3. 利用实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 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的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力的定义、分类和度量。
3. 讲解力学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4. 讲解静力学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和力矩方程。
5. 讲解物体受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6. 讲解摩擦力、弹力和接触力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7. 课堂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1) 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力学定律的应用能力。
(3) 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4)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评价标准:(1) 课堂提问: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准确。
(2) 作业批改:题目正确,解题过程清晰。
七、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教学难点:(1) 静力学方程的灵活运用。
(2) 物体受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掌握。
工程力学教案范文
工程力学教案范文一、教材内容《工程力学》是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物体的平衡和运动规律。
本课程是建筑、机械、土木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力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掌握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理解平衡与运动的关系。
2.理解和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能够应用力学原理解决工程问题,如求解物体的平衡条件、受力分析等。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力的基本概念与单位:力的定义、矢量性质、单位制、合力与分力等。
(2)受力分析:平行力系的合力分解、不平行力系的合力分解等。
(3)物体的平衡条件:受力平衡和力矩平衡的概念与条件。
(4)运动学:速度、加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等。
(5)牛顿运动定律:惯性、质量、力学分析等。
(6)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等。
2.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演示,向学生介绍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
(2)数学推导:通过数学推导,深入分析力学原理与公式之间的推理和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
(3)实例演练:在课堂上通过一些相关实例的演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力学实验和工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估与考核1.教学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
(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2.考核要求:(1)理论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
(2)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力学原理解决工程问题,如受力分析、平衡条件等。
工程力学-教学进度计划
8
10.15-10.19
2.3
平面汇交力系
2
16
1.掌握力在坐标轴和力在平面上的投影方法。
2.正确理解力系主矢概念。
分组设计为单位,总结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选取并进行受力分析。
9
10.22-10.26
2.4
力矩
2
18
1.掌握力矩的概念,正确处理力对点、力对轴转动效果。
2.运用力矩进行求解力的能力。
1.课后练习题
2.计算题:计算列出平衡方程的力系简化方法,计算题。
12
11.12-11.16
3.1
杆件四种基本变形
2
24
掌握杆件变形的基本特点及变形原因的分析
1.课后练习题
2.计算题:计算杆件四种变形的简化方法。
13
11.19-11.23
3.2
杆件组合变形
2
26
掌握杆件组合变形的基本特点及变形原因的分析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
时间
章节
课题名称
计划学时
累计学时
教学目标
作业设计
备注
1
8.27-8.31
1.0
课程简介
2
2
掌握工程力学的任务、地位、作用和学习方法。
查阅你感兴趣的力学知识,课后练习题。
绪论
理解杆件的几何特征,使学生对工程力学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查阅你感兴趣的力学知识,课后练习题。
2
9.3-9.7
1.1
力
2
4
掌握力学原理的基本任务、目的和要求
举例说出因不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而产生的失效现象。
受力图
《工程力学》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2.能够运用工程力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引言2.静力学2.1力的平衡条件2.2载荷与反力分析2.3结构的平衡条件2.4三力平衡问题2.5平面刚体结构的分析方法3.动力学3.1动力学基本概念3.2牛顿运动定律3.3质点运动学3.4刚体运动学3.5刚体动力学3.6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4.力学基础4.1矢量的基本概念4.2矢量的运算4.3矢量的坐标表示4.4矢量的分解与合成4.5重心与质心4.6惯性矩与转动几何矩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结合实例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思考;3.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提供习题和实例练习,巩固学生的基本操作和运用能力;5.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验室实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30%;2.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3.实验报告和实验考核占总评成绩的20%;4.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20%。
五、教学资源1.教材:《工程力学》(主编:XXX)2.实验器材和设备:刚体平衡实验仪器、重力球计、测力计等3.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六、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引言,1周静力学,2周动力学,2周力学基础,1周复习和总结,1周期中考试,1周实验教学和实验报告,2周复习和总结,1周期末考试,1周七、教学展望本门课程《工程力学》是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工程力学》授课计划(60学时)
通过讲授、实验、实物以及布置习题作业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工程中
简单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注:该计划每门课程教务处和教学主管部门各留一份。
教研组长签字:
并于每学期开学后第三周前交一份至教务处,以
时间: 年 月
日
便教务处进行督促、检查。
2
授课计划
顺序
授课章节、内容摘要 (如有阶段测验,注明测验内容、范围、方式)
缩、剪切、圆轴扭转、直梁的弯曲等。
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能解决简单工程力学问题。
对教材的处理和采取教学措施:
以教材为基础,选讲内容,适当补充一些相关内容,把飞机及其系统、附件的受力问题与教材上
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的准备或实操能力的培养:
课程授课计划
课
程: 工程力学
班
级:
教
师:
教研组长签字:
系(部)审批领导:
年月日
1
授课计划编写说明
理论课时
60
课程名称
工程力学 计划总课时
60
实验课时
教学大纲名称、版本 飞机部件专业(高职班)教学大纲
采用教材名称、版本 《工程力学》 符双学、李家宇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本学期主要讲授内容及要求:
内容: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平面力系、摩擦、空间力系,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轴向拉伸和压
2
5.4 平面图形的形心
第 6 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12 学时)
13
6.1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6.2 轴力和轴力图
14 6.3 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计算
工程力学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工程力学》主要讲授静力学的基本内容和轴向拉压、扭转、弯曲、应力状态理论、强度理论、压杆稳定、组合变形等主要内容,该课程是电气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掌握本专业技术所必备的理论基础。
以下是工程力学教案,欢迎阅读。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掌握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的基本理论,构筑作为工程技术根基的知识结构;通过揭示杆件强度、刚度等知识发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发挥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综合素质教育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工程对象中力、力矩、力偶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之矩。
2.掌握约束的概念和各种常见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的受力图。
3.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4.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平衡条件;能熟练利用平衡方程求解单个刚体和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5.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变形的特征;掌握正应力和切应力、正应变和切应变的概念。
6.掌握截面法;熟练运用截面法求解杆件(一维杆件)各种变形的内力(轴力、扭矩、剪力和弯矩)及内力方程;掌握弯曲时的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熟练绘制内力图。
7.掌握直杆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的应力计算;了解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的确定,熟练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许用载荷的计算。
8.掌握胡克定律,了解泊松比,掌握直杆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计算。
9.掌握剪切和挤压(工程)实用计算。
10.掌握扭转时外力偶矩的换算;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与变形计算;熟练进行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11.掌握纯弯曲、平面弯曲、对称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掌握弯曲正应力公式;熟练进行弯曲强度计算;掌握杆件的斜弯曲、弯拉(压)组合变形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工程力学教学计划(秦飞)
考试
无
机电112
机电113
机电114
教研室主任(签字):制定时间:
机电112
机电113
机电114
8
4.7
至
4.11
机电111
轴向拉伸与压缩、轴力图、截面应力、胡克定律
机电112
机电113
机电114
授课计划
计划日期
班级
教学内容
课时
执行情况
备注
周
月日
上课日期
布置作业
9
4.14
至
4.18
机电111
轴向拉压力学性能和强度计算、拉压超静定问题、压杆稳定问题
机电112
机电113
纯弯曲梁正应力问题、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
机电112
机电113
机电114
17
6.9
至
6.13
机电111
梁的弯曲变形
机电112
机电113
机电114
18
6.16
至
6.20
机电111
实用材料介绍
机电112
机电113
机电114
19
6.23
至
6.27
机电111
复习
机电112
机电113
机电114
20
6.30
至
7.4
机电114
10
4.21
至
4.25
机电111
剪切与挤压的概念及实用计算
机电112
机电113
机电114
11
4.28
至
5.2
机电111
圆轴扭转概念、扭矩图、强度与刚度计算
机电112
《工程力学》教学计划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三年制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液压技术应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
总学时数:60学时学分数: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工程力学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液压技术应用等专业高职高专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任务。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程学》、《液压传动技术》、等后续课程提供必需的力学知识和基本理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处理简单工程实际力学问题;同时学习《工程力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工程力学分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
理论力学又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静力学主要研究的是受力物体平衡时作用力所应满足的条件,同时也研究物体受力的分析方法,以及力系简化的方法;运动学只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轨迹、速度、加速度等),而不研究引起物体运动的物理因素;动力学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材料力学包括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弯曲)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杆的强度和压杆稳定等内容。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1、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掌握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处理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解决简单工程实际力学问题的能力。
2、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
3、能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不很复杂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
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表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工程力学》以《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机械制图》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四、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方式考试题目要全面,同时要做到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难度及题量的梯度应按照教学要求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对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按"了解"和"理解"的层次要求。
《工程力学》授课教案
《工程力学》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2)能够运用工程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工程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入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3)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兴趣和热情;(2)使学生认识到工程力学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1)力、作用点、力的分解;(2)牛顿三定律;(3)矢量、标量、坐标系。
2. 静力学:(1)平衡条件、力矩、力偶;(2)平面汇交力系、平面一般力系;(3)摩擦力、弹力、接触力。
3. 运动学:(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2)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相对运动;(3)速度、加速度、位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静力学和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3)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运动描述。
2. 教学难点:(1)力的分解和合成;(2)摩擦力的计算;(3)曲线运动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工程力学知识;(3)实践操作法:进行实验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工程力学的图形和实例;(2)黑板:板书重要的公式和结论;(3)实验设备:进行实践操作和演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3)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2. 作业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2)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工程力学》授课计划
《工程力学》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的学科,主要涉及静力学、材料力学和动力学等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静力学基本概念、受力分析、力系简化和物体平衡的知识;2. 理解材料力学基本原理、应力、应变和强度计算方法;3. 掌握动力学基本概念、运动规律和能量守恒原理;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静力学(1周)内容:受力分析、力系简化、物体的平衡原理和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演示、互动讨论2. 材料力学(2周)内容:材料力学基本原理、应力、应变和强度计算方法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案例分析3. 动力学(1周)内容:运动规律、能量守恒原理和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演示、互动讨论4. 综合案例分析(1周)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教师点评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2. 实验与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积极性;4. 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2. 测验成绩:占比20%;3. 实验报告:占比20%;4. 综合案例分析报告:占比30%。
六、课程评估与反馈1. 定期进行课程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 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3.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
七、结束语《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授课,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程力学整体教学设计
《工程力学》整体教学设计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工程力学》学分:4学时:60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一年级第一学期的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道路工程制图、建筑材料后修课程:、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基础工程等学生情况分析: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应届职高毕业生,文理科生都有,交流表达能力较好,愿意动手,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多数学生数理基础差,学习习惯差,自我控制力差,团队合作意识欠缺,职业素养欠缺,自主学习能力差。
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课程目标的设计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工作任务或土建工程结构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程案例中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
培养学生在工程施工屮必备的力学素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工程力学》课程目标分为职业能力目标和关键能力目标两个方面。
见表lo表1 课程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关键能力目标静定结构受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力系平衡条件的应用能力工作能力梁、柱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能力数字逻辑应用能力基本的力学实验操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工程结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创新能力2、课程内容设计重构内容体系:为适应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产业”系企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为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职业标准要求、工作任务要求、职业素质要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
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遴选,重新构建了适应施工岗位工作的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的内容体系,以梁、轴和柱等结构件为载体,形成模块化的课程内容结构(见表2、表3) o实践内容设计:为了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本课程精心设计了与理论知识相对应的实践教学项目。
研究建立虚拟力学实验室,设计验证性实验的模拟实验软件。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工程力学教学计划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工程力学教学计划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工程力学教学计划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工程力学教学计划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的工程力学教学计划需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够传授理论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工程力学》课程建设方案【模板】
《工程力学》课程建设方案一、《工程力学》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工程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主导课程。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基础学科,包含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
同时,该课程也是学生日后考研考博的必考专业课,该课程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包含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内容如下:静力学部分:主要研究作用在平衡物体上的力的相互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力的基本性质,物体受力的分析方法,力系的简化方法,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等。
材料力学部分:主要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和破坏的规律,为合理设计构件提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构件的内力分析,基本变形的应力与应变,组合变形,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压杆稳定等。
二、《工程力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将工程力学的基本定律和结论等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技术实践当中,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工程力学》课堂建设内容(一)教学方法设计《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故此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期收到好的效果。
1、启发式教学《工程力学》有些基本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可适当结合身边实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2、讲练结合法讲练结合,就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讲”要“精讲”,练要“多练”,使讲和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从而迅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3、形象教学法形象教学法的主要实施步骤就是通过在课件中引入大量的富有直观性的图片、照片和动画等,使枯燥的概念变得形象直观。
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可以把一些学生难以想象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出来,将有关构件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同时又直观地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三年制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液压技术应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
总学时数:60学时
学分数: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工程力学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液压技术应用等专业高职高专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任务。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程学》、《液压传动技术》、等后续课程提供必需的力学知识和基本理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处理简单工程实际力学问题;同时学习《工程力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工程力学分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
理论力学又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静力学主要研究的是受力物体平衡时作用力所应满足的条件,同时也研究物体受力的分析方法,以及力系简化的方法;运动学只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轨迹、速度、加速度等),而不研究引起物体运动的物理因素;动力学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材料力学包括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弯曲)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杆的强度和压杆稳定等内容。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1、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掌握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处理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解决简单工程实际力学问题的能力。
2、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
3、能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不很复杂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
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表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工程力学》以《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机械制图》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四、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方式
考试题目要全面,同时要做到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难度及题量的梯度应按照教学要求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对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按"了解"和"理解"的层次要求。
期末考试全校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学生必须在完成作业和实验后,经考核合格,方能参加考试。
五、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有;课堂教学、录像、讨论课、课外作业和考试。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此外,还要安排必要的实验、讨论课和课外作业等教学环节。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包括习题课)是《工程力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采用讲解、讨论、答疑等方式,通过解题思路分析和基本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工程力学》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涉及许多工程实际问题,而且有部分教学内容较难理解,因此,要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在教学中形象、生动、直观地表现这部分教学内容,将有利于学生掌握难点内容;同时,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逐步编制和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将有利于学生尽快并较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自主学习
自学是大学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学。
3、作业
《工程力学》课程涉及的概念较多,解题方法灵活多样,对于一些工程实际问题,更需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基本公式、基本方法的运用,从而达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因此,独立完成作业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手段。
六、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1、《工程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张秉荣、章剑青主编
2、《工程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穆能伶主编
3、《工程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杜建根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