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及探讨
关于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调试中常见几个问题的分析

关于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调试中常见几个问题的分析摘要:提出了几个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系统在设计、施工和验收交付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并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提出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防排烟系统;自然排烟;正压送风;机械排烟一、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调试中常见几个问题1 自然排烟设施不能达到排烟要求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要求,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不超过l00m的民宅,最好设置自然排烟系统。
自然排烟是一种建造经济、设置简单、容易操作、维护也十分方便的排烟系统。
但是,一些使用自然排烟系统的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不能按规范进行,导致了工程完工之后,所建设的自然排烟设施并不能达到要求或不根本具备排烟作用,具体的来说,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排烟窗的位置设置不当:从排烟的效果方面来考虑,排烟窗应该设置在尽量靠近屋墙上部的位置。
但是,现在在相当数量的工程中,可能是出于外墙美观,甚至仅仅为了工程建设的方便,自然排烟窗并不是设置在墙上部的,而设置在了中部甚至下部,距顶板的距离较大,非常不利于自然排烟。
(2)自然排烟窗的开窗面积不符合规范:《高规》对采用自然排烟部位的开窗面积均有明确的规定,但由于部分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认真计算,或将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
2 机械防烟设施的设置问题在机械防烟设施方面,设计和建造时容易出现送风道截面尺寸过小,送风口尺寸、正压送风系统余压值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这些现象会直接导致送风口实际送风量严重不足,开启门洞处风速近似于零的情况,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相对复杂,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1)风机选型不当:按规范要求,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当计算值和规范规定的值不一致时,应取两者中较大值。
有少数设计者因忽略这一点而直接按规范给定的值确定送风量,就有可能会导致所选用的风机风量偏小,不能满足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分析

4 4 厨 房 、 生 间部 位 的 应 用 . 卫
() 处理 清孔 清 槽 后 , 采用 强 水 泥封 槽 和埋 管 ; 2在 应 如
果 是 干 缝 则 可 注 人 低 粘 度 的 环 氧 树 脂 类 材 料 , 化 时 间 应 固 榨 制 在 l 时 左 右 , 的 是 让 注 浆 材 料 能 充 分 充 填 到 缝 隙 4小 目 内 , 到 全 面 积 粘 结 的 作 用 。 若 是 湿 缝 应 选 用 对 水 具 有 亲 起 和 性 的 环 氧 材 料 , 注 浆 过 程 中 克 服 被 粘 物 表 面 的 水 膜 与 在 被 粘 物 有 效 的 粘 结 , 而 达 到 固结 补 强 的 目的 。 从
摘 要 : 出 了几 个 高层 民 用 建 筑 的 防排 烟 系统 在 设 计 、 工 和 验 收 交 付 使 用 中 常 见 的 问 题 , 分 析 了造 成 问题 的 原 提 施 并
因 , 出处理这些 问题 的方法及 对策 。 提 关键 词 : 防排 烟 系统 ; 自然排 烟 ; 压 送 风 ; 械 排 烟 正 机
中 图分 类 号 : TU
文献标识 码 : A
然排 烟 。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1 1 —2 00 17 —1 8 2 1 )20 7 —2
l 高层 防排烟 系统 可 能 出现 的 问题
1 1 自然 排 烟 设 施 不 能 达 到 排 烟 要 求 .
按 照《 层 民 用 建 筑 设 计 防 火 规 范 》 的 要 求 , 于 建 高 中 对 筑 高 度 不 超 过 5 m 的 一 类 公 共 建 筑 和 建 筑 高 度 不 超 过 0 10 的 民宅 , 好 设 置 自然 排 烟 系 统 。 自然 排 烟 是 一 种 建 0m 最 造经济 、 设置 简 单 、 易 操 作 、 护 也 十 分 方 便 的 排 烟 系 统 。 容 维 但 是 , 些 使 用 自然 排 烟 系 统 的 工 程 在 设 计 、 工 过 程 中 不 一 施 能 按 规 范进 行 , 致 了工 程 完 工 之 后 , 建 设 的 自然 排 烟 设 导 所 施并不 能达到要求 或不根本 具备 排 烟作 用 ; 体 的来 说 , 具 问 题 主 要 表 现 在 如 下几 个 方 面 : () 1 自然 排 烟 窗 的 位 置 设 置 不 当 : 排 烟 的 效 果 考 方 面 从 虑 , 烟 窗 应 该 设 置 在 尽 量 靠 近 屋 墙 上 部 的 位 置 。但 是 , 排 现 在 在 相 当 数 量 的 工 程 中 , 能 是 出 于 外 墙 美 观 , 至 仅 仅 为 可 甚 了工程建 设的方便 , 自然 排 烟 窗 并 不 是 设 置 在 墙 上 部 的 , 而 设 置 在 了 中部 甚 至 下 部 , 顶 板 的 距 离 较 大 , 常 不 利 于 自 距 非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浅析

按照《 高层 民 用 建 筑 设 计 防 火 规 范 》 的 要 求 , 于 建 筑 中 对 高 度 不 超 过 5 m 的 一 类 公 共 建 筑 和 建 筑 高 度 不 超 过 1 m 的 0 0 0 居 住 建 筑 , 好 设 置 自然 排 烟 系 统 。 自然 排 烟 是 一 种 建 造 经 最 济 、 置 简 单 、 易操 作 、 护 也 十 分 方 便 的 排 烟 系 统 。但 是 , 设 容 维
下室 、 内走 道 、 庭 、 窗 或 设 有 固定 窗 房 间 的 排 烟 设 施 . 中 无 防
() 1 风机 选 型 不 当 。按 规 范 要 求 , 烟 楼 梯 间及 前 室 、 防 消
防 电梯 前 室 及 合 用 前 室 的机 械 加 压 送 风 量 应 由计 算 确 定 , 当
计 算 值 和 规 范 规 定 的值 不 一 致 时 , 取 两 者 中 较 大 值 。有 少 应 数 设 计 者 因忽 略 这 一 点 而 直 接 按 规 范 给 定 的 值 确 定 送 风 量 , 就 有 可 能 会 导致 所 选 用 的风 机 风 量 偏 小 , 能 满 足 要 求 。 不 ( ) 风 道 设 计 阻 力 大 导 致 风 压 损 失 。 在 实 际 工 程 验 收 2送
相 当 不 利 于 火 灾情 况 下 使 用 者 的 自救 。
12 机 械 防 烟 设 施 的设 置 问题 -
防排烟系统几个容易疏忽的问题与解析

防排烟系统几个容易疏忽的问题与解析问题1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设置错误,没有按避难段设置。
认为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只需要满足高度不超过100m即可,不需要按避难段设置。
正确做法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应该和防烟楼梯间对应,按避难段设置。
解析防烟楼梯间前室设置加压送风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防烟楼梯间,《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 第3.3.1条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参考《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 2017 第5.1.3条,“火灾时应开启着火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前室的常闭送风口”的规定,假设避难层火灾时,对于向上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应该开启避难层及相邻避难层上两层的加压送风口,对于向下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应该开启避难层及相邻避难层下两层的加压送风口。
因此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应该和防烟楼梯间对应,按避难段设置。
这样做才符合逻辑。
问题2对于加压送风系统的取风口与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口间距,规范只要求同侧大于20m,竖向6m;常见设计中仅错开朝向但间距较近,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解析(1)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
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
(2)为消防安全考虑,消防进风口与排烟口水平距离无法满足时,排烟口在上,进风口在下,高低位错开布置。
问题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 -2017第4.5.1条,“除地上建筑的走道或建筑面积小于500m2的房间外,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应设置补风系统”应如何理解?地下100㎡的房间设置排烟系统,是否要设补风?解析此条文断句应从“的”开始,即应理解为“除地上建筑的走道、除地上建筑的建筑面积小于500㎡的房间外,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应设置补风系统”。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总后建筑设计研究院 张遵宇☆摘要 提出和分析了防排烟设计审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包括加压送风(排烟)量的确定、加压送风系统余压阀和止回阀的设置、加压送风机房新风进风通路的设置、地上地下共用(防烟)楼梯间时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宜设机械排烟设施的几种特殊情况、采用自然排烟建筑高度及开窗型式和面积的限制、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及加压送风口和排烟口风速的控制等,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高层民用建筑 防排烟 设计 问题 分析Analysis on common issues in smoke control andextraction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B yZh a n g Z u n y u★Abs t r act P r es ent s and anal ys es s ome p r obl ems f ou nd i n s moke c ont rol a nd ext r a c t i on des i g n and e xami nat i o n,i nv ol v i ng d et e rmi na t i on o f pr es su r i z at i on ai r supp l y r a t e and s moke ext r a c t i on r a t e,i ns t al l a t i on o f e xc es s pr es su re dampe r and c he c k dampe r i n p res s ur i z at i on ai r s uppl y s ys t em,a r ra ng ement o f f re sh a i r i nt ake ac c ess i n p r ess ur i z at i on ai r su ppl y mac hi ne ry r oom,ins t a l l at i on of p re ss ur i z at i on ai r s uppl y s y s t em when ov e rg r ound pa r t and unde r gr ound par t sh ar e s t ai r c as es,s ev er al s pe c i al s i tu at i ons i n whi c h me c hani c a l s moke ext r a c t i on me asu r es s hou l d be a dopt e d,l imi t o f bui l d i ng he i ght,wi ndow t y pe and ar ea fo r nat u ra l s moke ext r a c t i on mode,i ns t al l at i on of f i r e dampe r f o r s moke ext r a c t i on s y s t em,a i r v el o c i t y c ont r ol of a i r s uppl y i nl e t and s moke ext r ac t i on out l et.G i v es c o r r es pondi ng s ol vi ng a dv i c e.Keywor ds t al l c i v i l bui l d i ng,s moke c ont r ol and ext r a c t i on,des i gn,i ss ue,anal ys i s★Arch itec tural D esign&Re search In stitu te,Gen era l Logistics De partment o f PLA,B eijin g,China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应严格遵循《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进行。
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设计执行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析

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设计执行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析摘要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自2018年8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在具体建筑工程设计执行过程中遇到许多规范条文不明确,争议及执行难的问题。
总结归纳常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条文执行解析。
并展望标准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技术标准执行问题防烟系统排烟系统Problems and analysi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B51251-2017 Technical standard for smoke management system in buildingsBy Jin ChongAbstract GB51251-2017 Technical standard for smoke management system in buildings be executed from August 1,2018 to now,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ecific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regulations,disputes and difficult implementation. Summarize common problems,and analyze causes.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solved in the standard.Keywords technical standard,execution problem,smoke protection system,smoke exhaust system0引言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自2018年8月1日执行以来,因与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比较,在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及设计思路上变化较大,让许多设计人在执行新标准时存在理解和执行上的差异,也给不少新建项目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浅谈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年版) ( 以下简称《 高规》 ) 、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
5 0 0 1 6 — 2 0 0 6 ( 以下简称《 建规》 ) 。
然排烟 的可开启面积必须满足要求 。
1 自然排烟窗 的开启面积 问题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 G B 5 0 o 4 5— 9 5 ( 2 0 0 5年版) 第8 . 2 . 1 条: “ 除建筑高度超过 5 0 m的
符合下列要求 :防烟楼梯间为 4 0— 5 0 P a 。前室、 合
用前 室 、 消 防 电梯 间前 室 、 封 闭避 难 层 ( 问) 为2 5— 2 0 0 6中第 9 . 3 . 3条 : “ 防烟 楼 梯 间 内机 械 加 压送 风
不到规范要求。在《 高规》 中第 8 . 2 . 2条 中明确规 3 0 P a 。 ” 同样 的, 《 建筑 设计 防火规 范》 G B 5 0 0 1 6—
人 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得以保 障的有力措施之一 , 作 为设计人员 , 在设计 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 范并结合
帮助。以下是笔者对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中一些常 见问题 的看法 , 希望专家及各位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 5 0 0 4 5— 9 5 ( 2 0 0 5
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 的 2 %。 需要排烟 的房 间 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 2 %。 净空
第2 4期
金淑英 : 浅谈 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 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1 2 3
3 内走道排烟 系统设计
在《 高规》 G B 5 0 0 4 5— 9 5中第 8 . 4 . 5中有说明 :
关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防排烟及通风问题的思考

关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防排烟及通风问题的思考作者:齐树凯苏海通李道海刘保龙尚柱来源:《消防界》2023年第11期摘要:为解决民用建筑火灾浓烟造成的人员伤亡,本文在介绍建筑火灾危害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建筑防排烟与通风设计存在的问题,然后明确建筑火灾烟气流动主要影响因素及建筑防排烟与通风设计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提高建筑的防排烟与通风效果,将火灾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
关键词:民用建筑;建筑火灾;防排烟通风设计火灾是威胁建筑安全的主要灾害事故,火灾发生后产生的浓烟严重危害建筑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防排烟设计必须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在明确当前建筑防排烟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的防排烟水平。
一、建筑火灾危害与特点建筑火灾是指建筑中某个房间发生起火燃烧,并不断蔓延到其它房间甚至引起整座建筑着火。
现在的民用建筑楼层越来越多,功能也更加丰富,此外存在很多电气设备和多种装饰材料,一旦建筑发生火灾,无论人员疏散还是救援,都面临极大困难。
因火灾蔓延速度很快,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对人体造成最大伤害的实际上并非起火燃烧,而是燃烧产生的浓烟,统计表明,因火灾伤亡的人员中,有至少70%都是吸入过量有毒烟气[1]。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防排烟及通风设计,室内空气设计参数与标准如表1所示。
二、建筑防排烟与通风设计问题(一)自然排烟相关设计规范提出:“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设施”。
此条要求提出只能在规定情境下才可采取自然排烟,当外窗为可开启时,它的面积必须符合这个条款提出的规定。
从排烟成效可以看出,在热压作用影响下,建筑外部空气持续通过外窗到达室内环境中,透风量多少受到楼层高度的很大影响,如果楼层很高,则室内会有很多外部空气进入,进而影响到排烟成效。
通常建筑前室均为安全通道,如果这个部分的排烟成效比较差,则会威胁到室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2014)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讲义及问题分析(可考)

(2)按照本规范5.2.2条选取
对比:按高规为 60000 m3 / h 按本规范为 66000 m3 / h
2、算例:计算商场自然排烟开口面积:
某公共场所面积800m2,层高6m,该区域设有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现采用自然排烟系统进行设计,排烟窗采用顶部安 装,自然补风。 (1)按照《高规》计算方法 房间自然排烟开口面积为地面面积的2%,即该场所自然排 烟口面积应为16m2。 (2)按照本规范计算方法如下:
, L1= Ak νN1
L2 ——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的楼梯间内其他门缝漏风总量,
L2= 0.827A× △ P 1/n × 1.25N2
L3——前室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L3=0.083 AfN3
楼梯间及前室加压送风计算 算例:某商务大厦办公防烟楼梯间16层,每层楼梯间至合用前 室的门为单扇1.0m×2.0m,楼梯间的送风口均为常开风口; 合用前室至走道的门单扇1.0m×2.0m,合用前室的送风口为 常闭风口,火灾时开启着火层合用前室的送风口。火灾时楼 梯间压力为50Pa,合用前室为25Pa。 1、按照《高规》计算方法: (1)压差法: 门缝宽度0.004m
设机械排烟
如图,平台上有多个塔楼的公共 建筑,其总高度超过50米。其中 低于50米的塔楼是否可采用自然 排烟方式?
>50 <50
2、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 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 可不设防烟设施。如果只有一扇可开启外窗该楼梯间是否 设防烟设施?与设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要求如何协调 理解?
13、地下室用大于500的梁作防烟分区分隔,井字梁 又很多,这个时候的防烟分区是不是按每500梁围成的 区域,还是按车库不大于2000。
防排烟系统设计问题对策

防排烟系统设计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防排烟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建筑防排烟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防排烟系统;问题;对策防排烟设施是建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可缺少的消防安全设施。
但由于我国尚未出台关于防排烟系统方面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或标准,暖通设计人员主要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防排烟系统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
由于部分设计、施工人员对防排烟设施的结构、作用、性能缺乏了解,对国家规范标准理解不够透彻,往往导致在设计、施工中出现防排烟系统设施配置被忽略或有配置而功能不全等现象。
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未进行防烟设计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中,为了满足规范要求的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常常需要在商业营业厅的中部设置封闭楼梯间。
这些楼梯间由于设置在建筑内部,不具备自然通风、排烟条件,但建设方为了节省投资,增大营业面积,往往未按规范要求在楼梯间增设前室,且未设置机械送风系统,一旦发生火灾,烟气极易进入楼梯间,且又无法排出,造成人员无法通过楼梯安全疏散。
解决对策:将建筑物内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改设为带有前室的防烟楼梯间,并对楼梯间设置机械送风系统进行正压送风。
2.剪刀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未分别设置随着目前高层住宅楼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能有效节省占地面积的剪刀楼梯间得到了普遍应用。
实际工程中,由于风道布局困难,少数设计人员对剪刀楼梯间的2部疏散楼梯合用了1个风道,且对楼梯间的送风口每隔2层设置1个,实际只对其中一部剪刀梯进行加压送风。
解决对策:对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每层设置,才能保证向两部梯进行正压送风。
同时加压送风量要按两部楼梯的送风量考虑,才能满足送风量的要求。
3.达到规定长度的内走道未设机械排烟设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存在的误区及优化设计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存在的误区及优化设计摘要: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工程建设呈现多元化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复杂建筑。
然而,大型复杂建筑具有规模大、功能复杂、人员多的特点,这对建筑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防排烟系统是建筑消防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竣工后的消防安全。
火灾发生后,室内可燃物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加重火灾的危害。
建筑防排烟系统能消除火灾烟气的影响,能为人员疏散、火灾救援提供良好的保障。
因此,在建筑消防设计中,一定要合理设置防排烟系统。
但由于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防排烟系统引入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提高了设计的难度。
目前在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有必要对其进行优化。
本文就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存在的误区及优化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排烟系统;优化设计引言建筑防排烟系统有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两种形式。
防烟的目的是在一定的区域内阻隔烟气,防止烟气入侵,保证疏散线路的压力梯度。
排烟是为了在火灾发生初期及时消除建筑物内产生的大量烟气,防止烟气进一步扩散到基本安全逃生空间,从而保证人员疏散的黄金时间。
为了更好地保证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在建筑物内设置可靠而合理的防排烟设施,最终达到预设的设计效果。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有很多问题容易忽略,导致整个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不能达到预设的效果,所以设计人员必须重视。
1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中存在的误区1.1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防排烟系统在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中,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防排烟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排烟窗设置位置不合理。
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
基于这样的要求,要根据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空间高度综合考虑风压、热压的影响,然后合理设计排烟窗的位置。
然而,在实际设计时,排烟窗位置不合理的问题频频出现。
关于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等常开常闭问题的探讨

关于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等常开常闭问题的探讨摘要本文讨论了通风空调及防排烟系统中所用的控制阀,如防火阀、排烟阀、排烟防火阀等的平常的开闭问题,及其在消防联动控制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关键词防火阀;排烟阀;排烟防火阀;常开;常闭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61-0098-02对于民用建筑或高层民用建筑内所装设的空调通风系统及防排烟系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对于建筑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对于这些系统上的各种阀门,如防火阀、排烟阀、排烟防火阀等的开闭控制(牵涉消防联动控制)却颇令人困惑。
笔者就曾经被问到如下问题:20层大楼的屋顶设排烟风机,在风机入口处有一防火阀,请问这个防火阀是常开还是常闭的?就此问题笔者也曾请教过业内人士,答案却五花八门,看法不一。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防火阀是常开。
2)如果排烟风机兼做平时通风用,就是常开,反之,就是常闭。
3)要看这个防火阀的目的和作用是做什么了,如果是内走道排烟,排烟口是常闭的多叶排烟口,风机入口处防火阀主要是为了超过280℃时连锁关闭风机,常开的可能会更合适些。
4)该阀70℃时打开,连锁启动风机,待280℃时关闭,连锁关闭风机。
这几种答案中哪个正确,或者说哪个更合理呢,颇耐琢磨。
要探讨上述问题,先从这几种阀门的功用区别谈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930-2007《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中是这样阐述的: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道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烟气温度达到70℃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
防火阀一般由阀体、叶片、执行机构和温感器等部件组成。
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排烟管道内烟气温度达到280℃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
排烟防火阀一般由阀体、叶片、执行机构和温感器等部件组成。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若干问题探讨

21 自然排烟窗的开窗面积达 不到规范要求。 由于部 分 .. 2 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进 行计算 ,或将 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
排 烟 窗 面 积 之 内 , 导 致 部 分 工 程 排 烟 窗 面 积 达 不 到 规 范 要 求 ,直 接 影 响排 烟 效果 。
高 层 建 筑 自然 排烟 是 一 种 比较 经 济 简 单 的 排 烟 方 式 ,主 要 依 据 自然 的 空气 流 动 而 进 行 疏 散 ,而 且 便 于 维 护 管理 , 目
2 .明敷配电线路 的安装不符合要求 :部分工程的防排 .2 4 烟风机 的配电线路穿P C塑料 管 :部 分工程 的防排烟 风机的 V 配电线路穿金属管未涂刷防火涂料。
2 .在很 多工 程 中 ,消 防 控 制 室 采 用 总线 编 码 方 式 对 排 .3 4 烟 风 机 进 行 手动 控 制 。 因 为影 响总 线 编 码 控 制 方 式 可 靠 性 的
火阀、风道等组成 。在工程 中送风量 、佘压值达 不到规范要 求 的 现 象 比较 普 遍 ,有 的送 风 口的风 速 甚 至 接 近于 零 ,造 成
这种 结 果 的原 因比较 复 杂 ,主 要 有 以下 几 个 方面 : ( 设计 原 因 。风 机 选 型 不 当 , 目前 有 些 设计 人 员 为避 1)
设 置 的防 烟 设 施 ,地 下 室 、 中 庭 、 内 走道 、无 窗 或设 有 固定 窗 房 间等 部位 设 置 的排 烟设 施 ,防 烟 分 区 之
间的挡烟垂壁等。防排烟 系统在建 筑 火灾 发生 时起着 极 其重 要 的作 用 ,因为烟气对人员的生命损害极 为可怕。首先 ,当烟气 中的含氧量 低于正常所需 的数值 时 ,人 的活动
15 m;防火阀安装方向不正确 ;安装在墙体上 的多叶送风 口 或排烟防火阀在 进行消 防联动调试过程 中,风阀叶片机械 转
民用建筑防烟设计问题的分析

民用建筑防烟设计问题的分析摘要:建筑防烟系统是针对火灾时烟气流动的特点,采取的可靠的防烟措施,保证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等疏散通道安全,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的展开,防止和减少火灾的危害,保障社会的公共安全重要安全设施。
下面就常见建筑防烟系统设计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防烟系统自然通风防烟设施机械加压送风1民用建筑防烟设计民用建筑常采用的防烟设施分为可开启外窗的自然通风防烟设施和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2.自然通风防烟设施2.1适用范围⑴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
⑵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
2.2设计要求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 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
⑵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 2.00m2,且顶层可开启面积不宜小于0.8m2。
⑶作为自然排烟的窗口宜设置在房间的外墙上方或屋顶上,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开启装置距离地面高度宜为1.5m。
2.3设计常见问题⑴设置排烟设施的建筑内,敞开楼梯和自动扶梯穿越楼板的口部应设置挡烟垂壁或卷帘等设施。
本人认为走道不可利用开敞楼梯等外窗排烟,应分开考虑排烟措施。
⑵封闭楼梯间不能满足自然通风、采光要求时,应按防烟楼梯间处理。
那么什么样的封闭楼梯间才满足自然通风采光呢,《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7.1条对自然采光有具体要求,楼梯间及走道最低采光系数0.5,室内天然采光临界照度25lx。
有效采光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a.侧窗采光口离地面高度在0.80m以下的部分不应计人有效采光面积;b.侧窗采光口上部有效宽度超过1m以上的外廊、阳台等外挑遮挡物,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70%计算;c.平天窗采光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侧面采光口面积的2.50倍计算。
消防检测中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分析

1 . 2 在应 防烟 的场所 设计 了 自然 排烟
一
正压送风机的送风量, 由于各部位每层可开 启的门的数量、 门洲
大小和漏风情况 比《 高规》 规定的要大, 造 成 选 用 的风 机 风 量 、 风
些暖通工程设计者 , 在进行 高层 民用建筑 防排烟工程设计
时, 一遇 到有 靠 近 外 墙 的防 烟 楼 梯 间及 其 前 室 、 消 防 电梯 前 室 或 合 用 前 室 的工 程 ,就 会 不 加 思 考 地 在 外 墙 上 设置 足 够 面 积 足够 数 量 的 可 开 启 的外 窗 或 排 烟 窗来 进 行 防 排 烟 设 计 。结 果 , 一 些超
大值确定 。
高层或超 限高层 民用建筑工程 图纸设计完成 ,在 经审图中心或
消防监督部 门图纸审查后 , 被 打回重新设计 。究其原因很简单 :
按《 高规》 第8 . 2 . 1 条和其条文说 明, 建筑 高度超过 5 0 m的一类公 共 建筑 和建筑高度超过 l O O m 的居住建筑 的防烟楼梯 间及 其前 室、 消防 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因 自然排烟受到 自然条件 , 建筑 本 身热 压、 密 闭性等因素的影响而缺乏保证而不能采用 , 而应用
担 负 两 个 或 两 个 以上 防烟 分 区 排烟 时 , 只 按 最 大 防 烟 分 区 排 烟
种 是 竖 井 排烟 。第 一种 方 式 由 于 : 不 需 要 专 门 的排 烟 设 备 , 火
灾时不 受电源 中断 的影 响, 构造 简单、 经济 , 平时可兼 作平时换 气用等原因 , 深受建筑设计师和暖通 设计师 的青睐 !其 中, 运用 第一种方式中“ 在外墙上设置便于开启 的外窗 或排 烟窗 ” 作 自然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浅析及对策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浅析及对策【摘要】本文围绕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进行浅析及对策。
在背景介绍了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系统的重要性,问题意义在于提高人员撤离效率和安全性。
在分别讨论了防排烟设施设计中常见问题、施工中常见问题、设计与施工协调问题、材料选择及使用问题、安全性考虑及应对措施。
结论部分强调了加强管理与监督、设计与施工的协调配合以及提高材料选择和使用标准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深入分析和对策建议,可以有效提高高层建筑防排烟设施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民众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常见问题、协调、材料选择、安全性、管理、监督、配合、标准。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设施,它在火灾发生时能帮助人们安全疏散,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防排烟设施的效果,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对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确保建筑安全,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就防排烟设施设计与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1.2 问题意义在高层民用建筑中,防排烟设施的设计施工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因火灾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有效的防排烟设施可以在火灾发生时帮助人员尽快疏散,减少伤亡和损失。
在实际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会对建筑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问题意义在于,通过深入分析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的根源,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防火性能。
加强对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的管理与监督,重视设计与施工的协调配合,提高材料选择和使用的标准,不仅可以保障建筑物及内部人员的安全,也有助于减少火灾事故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建筑防火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防排烟系统简介与常见问题分析报告

防排烟系统简介及常见问题分析摘要:对防排烟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其重要性。
结合实际工作对维保、工程上常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消防维保、消防安全、防排烟系统、问题分析1、导语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在许多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地下建筑工程也日益兴起。
为了确保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建筑防火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其中有关防排烟的问题又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建筑防排烟系统能有效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并对减少烟害造成的财产损失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统计资料显示,在各类火灾事故中,在火灾中死亡的人数中,由于烟气熏死的约占50%~70%,而且被火烧死的人当中多数也是因烟气窒息、中毒,不能安全疏散所致。
如何才能做到火灾发生时及时排除烟气并有效防止烟气进入安全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较好的能见度下进行安全疏散,同时使消防人员更有效的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科学地进行防排烟设计、施工、管理尤为重要。
建筑防排烟设施在火灾中为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创造了有利条件,又控制了火势的蔓延扩大,有效的遏制了火灾的伤亡和损失。
因此搞好建筑中的防排烟措施十分重要,在建筑设计中必须给与充分的重视。
下面本文对防排烟系统进行简单介绍并就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2、防排烟的重要性现代化的高层民用建筑,可燃装修、设较多,还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塑料装修、化纤地毯和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家具。
各种塑料以及其他化工建材等易燃材料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应用,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同时还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易使人窒息、中毒致死。
据日本、英国对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的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引起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热和燃烧产物的毒性作用,由于一氧化碳中毒致死或被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最高达65%以上;被火烧死的人当中,也多数是先中毒窒息晕倒后被烧死的。
浅谈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在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统的设置 比较简单 、 操作容易 、 造价 比较经济 以及对其进 行的维护 比较 方便等, 可见 自然排烟在 民用建筑 中的运用 比较广泛 。 然而 由于在采用 自然 排烟系统 的相应 的工程的设 计以及施 工没有 按照相关 的技术规范进行 , 这些 必将致使工程完工 以后 , 自然排烟 系统 的相关的建设无法达 到相关的要求, 并无法实现设计的 目标, 也就是说 , 该 自然排烟系统无法 实现排烟 的效果 。 现在笔者将对 自然排烟系统在使 用中所表现出的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 。
提高 。 然 而在 防排烟系统的 实际使用中往往存在着 一些问题 , 可见 防排烟 系统仍然存在着 一定的 问题 , 这 需要我 们去研究 , 去解 决。 本 文 将 对 防 排 烟 系 统 在 使 用 中所 存 在 的 问 题 一 一 展 开 介 绍 与 分 析 , 并 提 出 相 应 的策 略 加 以解 决 , 最 后 对 防排 烟 系 统 的 实 际 使 用 效 果 进
中积极 的补充漏洞。同时, 对于指挥员来说 , 也能够利用 vR技术不断的 演练 自己的处理方案 , 可以 比较每一个方 案的优点与不足 , 并且不 断的 完善 自己的现场应对 能力 。这样 既能提升 消防员的技 能, 也能让指挥人 员提升领导指挥的能力。
期来看这项技术 的使用 能够 降低 战训工 作的成本 , 但是从首次投入来看 它的成本还 是相对较 高, 并不是所有 的消防部队都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资
行简要 的介 绍, 希望通过本 文对防排烟系统 的相 关介绍对读者有所 帮助。 关键词 : 高层建筑 : 防排烟系 统; 自然排烟 ; 正压 送风; 机械排烟
1 引 言
防排烟系统对于现代 的建 筑来说 , 它 的存 在极为重要 , 然而在 实际 的运用 中仍然存在 着一些缺 陷, 需要我们对其加 以研究 , 并寻找相 应的 对策加 以解决 。本文将对 防排烟系统展开相应的调查、 测试 以及研究 , 对 防 排烟 系 统在 实 际 的 使 用 中 的 问 题 进 行 必 要 的 分 析 与 介 绍 , 并 对 提 高 系 统的实际的使用 效果进行简要的阐述。 希望通过本文对防排烟系统 的相 关的研究 , 能够 促进 民用建筑 的防排烟系统 的发展 与进 步 , 并对 相关的 2 . 1 . 1 自然 排 烟 窗 的位 置设 置 不 当 工作者有所帮助。 自然 排 烟 窗 的 位 置 对 排 烟 效 果 来 说 , 极 为 重 要 。为 了排 烟 的 效 果 更 2 民用建 筑的 防排烟 系统 实 际使 用 中所存在 的 问题 加显著 , 我们在设置排烟 窗的时候 , 要求排烟 窗的位置应该尽 量的靠近 2 . 1 自然 排 烟相 关 的设 施 的 排 烟 达 不到 要 求 墙壁的上部位置 。然而通过实际的调查我们可 以发现 , 有些建筑工程 为 我国对民用建筑的防排烟做 出了相关规定 , 根据有关规定我们可 以 了外墙 的美观 以及工程的施工方便 ,他们并没有按照相关 的技术规范 , 知道 ,在一些 高度 不超过 5 0 m的一类 的公共建筑 与建筑的高度不超过 并没有把 自然排烟窗设置在墙壁 的上部位置 , 却 自然排烟 窗设置在 墙壁 1 0 0 m 的 民用 建筑 中 , 我 们 应 该 使 用 自然排 烟 系统 。这 是 因 为 自然 排 烟 系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分析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分析王天星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针对在消防验收中发现的机械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以提高对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质量的重视【关键词】防排烟系统消防验收设计施工目前,高层建筑遍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各高层建筑都必须通过消防检测后才能申请消防验收。
现在针对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在消防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防排烟系统在建筑内的作用是:向建筑的避难层或避难间、防烟楼梯间、消防合用前室等保障区域进行送风,使以上区域形成空气正压。
避免烟气侵入;从着火的房间、走道排除火灾烟气,同时降低火场温度。
避免或减少烟气扩散,为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提供安全保护。
以下我们将针对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分别进行分析。
一、防烟系统防烟系统通常将加压送风机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面或首层,利用垂直风管对各楼层的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以及消防合用电梯前室进行送风。
在消防检测中,防烟系统通常出现以下问题:1.正压送风量不足,压差达不到验收规范要求。
这个现象通常由以下问题造成:①风机技术参数设定不当。
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合同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当计算值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有的设计直接按规范给定的值确定,往往导致选用的风机风量、风压偏小,不能满足要求。
②土建送风竖井施工质量差,漏风严重。
有相当多的工程因通风竖井内壁未抹光、风道穿越楼层时不连续,安装风口的预留孔洞未堵实,导致送风口风量、风速达不到规范要求,送风竖井的阻力过大。
导致原设计送风机静压达不到实际安装要求,正压送风部位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余压值。
推荐采用镀锌钢板风管或混凝土风道且内壁抹光。
穿越楼板处要做到连续、严密。
③风口的送风面积达不到要求。
部分设计由于没有考虑到风口的有效面积,导致风口的通风面积不足,造成风量不够。
也有部分图纸上未标明前室的电动加压送风口的尺寸是否包含电动执行机构尺寸,导致施工单位把机构尺寸也计算在风口尺寸内从面导致风口的有效面积大大减少,造成风量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及探讨发表时间:2016-09-18T16:23:19.28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7月总第212期作者:徐斌[导读] 火灾事故表明,烟气是造成建筑火灾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公安消防大队)【摘要】火灾事故表明,烟气是造成建筑火灾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
本文首先分析了烟气在建筑物中流动的规律,进而强调设置防排烟系统的目的,再分别从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两方面,对工作实践中发现的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在设计、施工和验收中常出现问题一一列举,同时指出各个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从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监管等方面探讨如何避免出现这些问题,确保防排烟系统配置齐全且功能完善,能在民用建筑火灾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消防;防排烟系统;问题;探讨1.前言实验表明,人在浓烟中停留1~2min就会晕倒,接触4~5min就会有死亡的危险,火灾被烧死的人当中,多数是先中毒窒息晕倒后再被火烧死,因此如何及时排除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有效防止烟气进入安全疏散区域,保证建筑物内人员顺利疏散和安全避难,并为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科学地进行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一下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
2.设置防排烟系统的目的建筑物发生火灾后,烟气在建筑物内不断流动传播,主要有五种流动规律,一是烟囱效应引起的烟气流动;二是浮力引起的烟气流动;三是热膨胀引起的烟气流动;四是风力作用下的烟气流动;五是通风空调系统引起的烟气流动。
通过用防排烟系统对烟气的流动进行控制,以达到在建筑物内创造无烟或烟气含量极低的疏散通道或安全区。
实质是控制烟气合理流动,也就是使烟气不流向疏散通道、安全区和非着火区,而向室外流动。
3.防烟系统常见问题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等区域的系统。
笔者在参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中发现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3.1 风机选型及设置位置考虑不恰当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时,由于建筑有各自不同条件,如开门数量、风速不同,满足机械加压送风条件亦不同,要求先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再遵循机械加压送风量计算值和规范规定值不一致时,选择两者中较大值的原则。
但有些设计单位不先计算,而是直接从规范规定值范围中随意选取确定,最终导致选用的风机风量、风压难以满足要求。
有些工程设计时容易出现送风机的进风口不能与室外空气相连通,将送风机设在地下室,风机的进风口直接从地下室取风,致使地下室内造成严重负压,同时送风量严重不足。
进风口与排烟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层面,受排出烟气影响,以致新风不能顺畅补入,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在火灾发生时不能正常运行。
送风机与管道连接时,在管道转弯处不加装导流叶片,以致气流不顺畅。
3.2 送风道施工质量差,风压损失严重很多工程送风口的尺寸、选用的风机风量和风压在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下,出现实测时发现其送风口风速很小;离风机较近的送风口风速偏大、较远送风口无风等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风管竖井施工质量差,风道内壁不抹灰、管道连接不严实,常闭风口关闭不严密,漏风严重。
3.3 送风口设置不符合要求有的竖向防排烟系统的送风口采用固定百叶窗式常开风口,风口规格尺寸基本一致,造成各层送风口的风量风速严重不平衡,离风机较远的送风口的风量不足,甚至末端的送风口的风速、风量接近于零。
3.4 同时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和自然排烟有些高层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同时又采用了自然排烟,导致火灾情况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自然排烟窗同时开启时,防烟楼梯间难以形成正压,达不到防烟效果。
4.排烟系统常见问题排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排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建筑工程在设计及施工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4.1 自然排烟设计不合理自然排烟是利用热烟气产生的浮力、热压或其他自然作用力使烟气通过靠外墙的可开启外窗或高侧窗、天窗、敞开阳台与凹廊或专用排烟口、竖井等将之排除。
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外窗或专设的排烟口排烟,二是利用竖井排烟。
4.1.1 固定窗和可开启外窗的界定模糊规范规定的自然排烟口是指可开启外窗。
在具体的日常工作中会发现,一些场所特别是很多商场设置了全玻璃幕墙或者是大面积的落地式玻璃窗,这些玻璃幕墙和玻璃窗部分固定,部分可以活动开启,但活动的部分平时都是关闭着且开启不便。
这种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人们都忙于疏散,根本无暇去开窗,即使想开也难以操作,另外如果想通过击碎玻璃扩大排烟面积,由于玻璃幕墙或玻璃窗中设置的玻璃厚度一般为8~12mm,一是难以击碎,二是击碎后坠落的玻璃伤及无辜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这种情况应界定为固定窗,按规范要求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4.1.2 自然排烟窗净面积不足在实际工程中,窗户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半开窗、斜开窗、平开窗、上翻窗、侧拉窗等,设计人员在计算时,往往把整窗面积计算为可开启外窗净面积。
根据《上海市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以下简称《上海防排烟规范》)和《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中的规定:(1)当开窗角大于70°时,其面积可按其窗面积计算;(2)当开窗角小于70°时,其面积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3)当采用侧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
(4)当采用百叶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有效面积计算。
4.1.3自然排烟窗设置不合理一些工程的自然排烟窗,没有从自然排烟效果考虑,将排烟窗设置在屋顶上或靠近顶板的外墙上方,而是下部,距顶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自然排烟。
在设计时,为减少室外风压对自然排烟的影响,提高排烟的效果,排烟口处宜进来设置与建筑型体一致的挡风措施,并根据空间高度与室内的火灾荷载情况尽量缩短该距离,内走道与房间应尽量设置2个或2个以上且朝向不同的排烟窗。
4.2 机械排烟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机械排烟可分为局部排烟和和集中排烟两种方式。
局部排烟是在每个需要排烟的部位设置独立的排烟风机直接进行排烟;集中排烟是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区,在每个区内设置排烟风机,通过排烟风道排烟。
实际工程中,造成机械排烟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4.2.1选择系统合用不合理规范中规定了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一般情况下要求分开设置,但同时又说明了可以合用但要满足“合用系统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排烟系统要求”。
但实际情况中,要满足合用很困难,第一主要是机械排烟系统要求为防止风机超负荷运转,排烟系统竖直方向可分成数个系统,不过不能采用将上层烟气引向下层的风道布置方式。
这与空调系统正好相反,空调系统更多采用的是上送下回的方式;二是通风、空调系统的风口平时是常开,而排烟系统的风口只有火灾发生时才开启。
4.2.2排烟口设置不合理规范要求,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建筑内走道需要设置机械排烟时,往往只考虑了内走道长度,而忽略了当走道两旁房间不能自然排烟时,要将房间最远距离算进30m范围内。
排烟口与人员疏散口布置不合理。
走道的排烟口与防烟楼梯的疏散口的距离无关,但排烟口应尽量布置在人流疏散方向相反的位置。
4.2.3排烟设施设置范围不合理对于设置了机械排烟系统的场所,不进行合理性分析,见房间就设排烟设施,比如水泵房、机电用房、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设备房间等,最终造成各排烟口排烟量的总和大于风机排烟量,且是无用功。
根据《上海防排烟规范》规定,机电用房可不设排烟设施。
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设备用房,在发现火灾后需要迅速疏散人员、密闭防护区并迅速喷放灭火剂窒息燃烧,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也不允许开启任何通风设施(包括排烟设施)。
4.2.4排烟风机联动控制不符合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的机械排烟系统虽已设有排烟防火阀,但无联动控制关闭排烟机的装置;有的排烟机房处未设风机控制柜,不利于手动检查风机启动情况。
5.针对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的探讨出现以上诸多问题的原因很多种,主要是设计方面对于防排烟系统不够重视,设计把关不严,不按规范设计配置,施工把关不严,消防监督管理跟不上。
防排烟设施是防止火灾和在火灾发生时减少人们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保障系统,要从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监管等方面寻找对策解决问题。
5.1 重视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要将防排烟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消防设施看待,将之与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放在相同重要程度。
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可以解决先天的设计问题,并减少先天性火灾隐患。
5.2 合理选择设计防排烟方式目前,对于防排烟系统设置的规定,还没有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样的特定标准,所以在执行国家现有技术标准时,应按照以下原则选择防排烟方式:选择自然排烟一是要满足房间必须至少有一面墙壁是外墙;二是房间进深不宜过大,否则不利于自然排烟;三是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小于1/50,当不能满足时最优选择是机械排烟方式。
不管是采取自然排烟还是机械防排烟方式,要严格执行国家技术标准,凡“应”必执行,凡“宜”尽量执行。
5.3 严把防排烟系统设计审核关及加强工程施工检查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在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时,重视对防排烟设计的审查,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同时加强对施工及日常消防监督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日常管理维护水平。
6.小结防排烟系统是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安全疏散、灭火救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为解决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多开展建筑火灾的试验研究,针对疑难问题要组织专家讨论,制定最优方案,以保证防排烟系统设施配置齐全,功能完善,真正发挥其防火减灾的作用。
参考文献:[1]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07K103-1,建筑防排烟及暖通空调防火设计[3]DGJ08-88-2000,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S][4]DGJ08-88-2006, 上海市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S][5]刘源全、张国军编著,建筑设备[M].出版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51页-2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