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活动课:成语竞赛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趣味成语竞赛教案
趣味成语竞赛教案教案标题:趣味成语竞赛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学生能够在趣味竞赛中积极参与,提高成语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趣味成语竞赛的题目和答案。
2. 准备足够数量的奖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准备成语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一个成语和对应的解释。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入成语的概念,解释成语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搭配,具有特定的意义。
2. 通过举例子来说明成语的用法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发成语卡片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到对应的成语解释,并解释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增加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趣味竞赛(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
2. 教师出题,每个小组代表轮流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即得一分。
3. 问题可以包括成语的意义、用法、出处等相关知识。
4. 奖励小组回答正确并且回答最快的成绩。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成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行设计成语竞赛,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成语故事书籍或参加成语故事比赛来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成语。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在后续课程中加入更多的成语故事和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成语的应用能力。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成语故事比赛或成语接龙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初中成语接力赛教案模板
####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成语接力赛,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团队合作和比赛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2. 难点:在比赛中灵活运用成语,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卡片、比赛规则说明、评分标准、奖品等。
2. 学生准备:复习所学成语,准备参加比赛。
####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起源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成语?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二、成语复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常见的成语,可以使用成语接龙的方式。
2.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说出一个成语,下一组接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
三、比赛规则讲解(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比赛规则,包括比赛流程、计分标准、违规处理等。
2.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四、比赛实践(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队长。
2. 比赛分为两个环节:- 成语接龙:每组依次说出一个成语,要求接上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
- 成语应用: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情景,运用成语进行描述或回答问题。
五、比赛总结(10分钟)1. 教师点评比赛过程,表扬优秀团队和表现突出的个人。
2. 分析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每组学生课后共同完成一篇关于成语的作文,题目自拟。
2. 收集并整理比赛中出现的新成语,分享给其他同学。
#### 教学反思1.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成语的理解程度。
2. 总结比赛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 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参与度、团队合作精神、成语运用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根据比赛成绩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成语趣味游戏教案
初中成语趣味游戏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通过趣味游戏,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成语接龙: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出示一个成语,下一个成语的首字需接上一个成语的尾字。
2. 成语猜谜: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出示一个成语,其他组的学生需猜出这个成语的意思。
3. 成语填空:给出一个成语,让学生填入合适的词语,使句子完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来源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增加对成语的了解。
二、成语接龙(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出示一个成语,下一个成语的首字需接上一个成语的尾字。
2. 教师计时,规定时间内接龙最多的组获胜。
3. 教师点评,强调成语的正确用法和意思。
三、成语猜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出示一个成语,其他组的学生需猜出这个成语的意思。
2. 教师计时,规定时间内猜对成语最多的组获胜。
3. 教师点评,强调成语的正确用法和意思。
四、成语填空(15分钟)1. 给出一个成语,让学生填入合适的词语,使句子完整。
2. 教师挑选一些常见的成语错误用法,让学生辨别并纠正。
3. 教师点评,强调成语的正确用法和意思。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2. 教师总结,强调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3. 学生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对成语正确用法的理解程度。
初中语文活动课:成语竞赛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初中语文活动课:成语竞赛教案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成语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提高学语的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使学生掌握成语的基本知识,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成语的正确书写、解释和运用。
2.教学难点: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含义和作用。
(2)引导学生关注成语在生活中的应用。
2.成语竞赛活动(1)分组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参加竞赛。
(2)竞赛内容①成语接龙:每组轮流出一个成语,下一个成语的首字要与上一个成语的尾字相同。
②成语解释:教师给出一个成语,学生需要解释成语的意思。
③成语运用:教师给出一个句子,学生需要用成语替换句子中的词语。
(3)竞赛规则①每题限时30秒,答对加分,答错或超时不扣分。
②每个小组的基础分为100分。
③竞赛过程中,学生可以举手发言,但发言前需征得教师同意。
④竞赛结束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3.成语知识讲解(1)成语的来源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2)成语的用法成语在句子中的用法有多种,如:主谓宾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等。
(2)学生分享在竞赛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成语竞赛做好准备。
四、教学反思1.本次成语竞赛活动,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2.学生在竞赛中,成语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但部分学生对成语的来源和用法仍掌握不够。
3.教师在讲解成语知识时,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成语教学的重视,提高学生的成语素养。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成语竞赛活动的满意度。
2.学语应用能力的提升。
3.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
4.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六、教学延伸1.开展成语手抄报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成语比赛的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特举办本次成语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成语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成语知识储备。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活动主题“成语荟萃,智慧飞扬”四、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五、活动对象全校学生六、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七、活动流程1. 初赛阶段(10月15日至10月31日)- 组织学生报名,收集报名信息。
- 对报名学生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参赛选手名单。
- 初赛采用笔试形式,测试学生成语知识掌握程度。
- 初赛结束后,根据成绩排名,选拔出前20名选手进入复赛。
2. 复赛阶段(11月1日至11月7日)- 复赛采用现场答题形式,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
- 个人赛:选手独立完成成语接龙、成语解释等题目。
- 团队赛:每组选手合作完成成语故事讲述、成语运用等题目。
- 复赛结束后,根据成绩排名,选拔出前10名选手进入决赛。
3. 决赛阶段(11月8日至11月15日)- 决赛采用现场答题形式,分为三个环节:- 成语知识问答:选手回答主持人提出的成语相关问题。
- 成语故事讲述:选手自选成语,讲述成语背后的故事。
- 成语运用创新:选手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成语进行创新表达。
- 决赛结束后,根据成绩排名,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八、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宣传。
2. 聘请学校语文教师担任评委,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3. 制作宣传海报、活动通知,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宣传。
4. 准备比赛场地、设备、奖品等。
九、活动奖品1. 决赛一等奖:奖品(价值500元)2. 决赛二等奖:奖品(价值300元)3. 决赛三等奖:奖品(价值200元)4. 优秀奖:奖品(价值100元)十、活动经费活动经费由学校财务部门拨付,用于奖品购置、场地租赁、宣传品制作等。
初一语文成语比赛方案(3篇)
第1篇一、比赛背景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汉语文化的瑰宝。
为了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特举办初一语文成语比赛。
二、比赛目的1. 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成语积累量。
2.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4.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比赛对象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四、比赛时间2023年X月X日(星期X)下午2:00-4:00五、比赛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六、比赛形式本次比赛采用现场答题的形式,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七、比赛内容1. 初赛内容:- 成语接龙:选手依次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选手必须以该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依次类推,限时5分钟。
- 成语解释:选手随机抽取一个成语,现场进行解释,限时1分钟。
2. 决赛内容:- 成语填空:选手根据题干提示,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正确的成语,限时3分钟。
- 成语故事:选手自选一个成语,讲述该成语的由来或相关故事,限时3分钟。
- 成语应用:选手根据题干情景,运用成语进行口头作文,限时5分钟。
八、比赛规则1. 比赛过程中,选手必须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的安排。
2. 初赛成绩排名前20%的学生进入决赛。
3. 决赛阶段,选手如有违规行为,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4. 比赛过程中,选手需独立完成答题,不得抄袭或协助他人。
九、评分标准1. 初赛:- 成语接龙:正确率达到90%以上,得满分;正确率低于90%,根据正确率进行评分。
- 成语解释:解释准确、生动,得满分;解释不准确,根据解释的正确性进行评分。
2. 决赛:- 成语填空:填空正确率达到90%以上,得满分;正确率低于90%,根据正确率进行评分。
- 成语故事:故事内容丰富,表达流畅,得满分;内容单薄,表达不流畅,根据内容丰富度和表达流畅度进行评分。
- 成语应用:应用恰当,语言表达准确,得满分;应用不当,语言表达不准确,根据应用恰当性和语言表达准确性进行评分。
成语故事比赛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道德哲理。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我校特举办成语故事比赛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讲述成语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2.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活动主题“成语故事,智慧传承”四、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五、活动对象我校全体学生六、活动组织1. 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德育副校长、教务主任、各年级组长为成员。
2. 活动筹备组:负责比赛的策划、组织、实施和宣传等工作。
3. 活动评审组:由语文教师、班主任、学校领导组成,负责比赛的评审工作。
七、活动流程1. 宣传动员阶段(10月15日-10月20日)- 通过校园广播、班会、海报等形式,宣传比赛的目的、意义和流程。
- 组织各班进行初赛,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比赛。
2. 初赛阶段(10月21日-10月31日)- 各班组织初赛,每班选拔3名选手参加校级比赛。
- 初赛形式:选手讲述一个成语故事,时间不超过5分钟。
3. 复赛阶段(11月1日-11月7日)- 各班推荐的选手参加校级复赛。
- 复赛形式:选手讲述一个成语故事,并回答评委提出的相关问题,时间不超过8分钟。
4. 决赛阶段(11月8日-11月15日)- 各班推荐的选手参加校级决赛。
- 决赛形式:选手讲述一个成语故事,并进行才艺展示,时间不超过10分钟。
5. 颁奖典礼(11月16日)- 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和奖励。
- 邀请家长、教师代表参加颁奖典礼。
八、活动内容1. 成语故事内容要求- 故事要健康向上,富有教育意义。
- 故事要围绕一个成语展开,深入挖掘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哲理。
成语活动课教案
成语活动课教案成语活动课教案1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积累、运用成语,体会成语的魅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成语。
2、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仪。
3、准备若干张答题纸,数朵红花和数面红旗。
活动方法:1、把学生分为六组进行活动,学生在答题纸上示答案,口答无效。
2、教师作为主持人,负责评定并为优胜组颁奖。
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成语世界,那里风和日立,青山绿水令人流连忘返;那里万紫千红,奇花异草令人心旷神怡;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令人目不暇接;那里还有琅琅上口的至理名言,读后令人受益匪浅。
今天,我们就一同去游览成语世界,进行一些有趣的成语竞答。
二、游成语世界,进行竞答1、成语植物园首先我们来到成语植物园,这里有依依杨柳,婷婷莲花,累累硕果……一派赏心悦目的景象,我们就一同欣赏吧!。
看后出示:请把以下成语填完整成在胸望止渴暗花明百步穿雨后春一现出水投报满天下学生按小组讨论,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答后依次在投影仪上出示,评出前二名获胜组,奖与红旗红花。
参考答案:成在胸望止渴暗花明百步穿雨后春一现出水投报满天下2、成语生肖园师生共看课件师稍作解释。
看后学生竞答:含有十二生肖的成语12个,五分钟内能写出最多的优胜组,取二名奖与红旗红花。
参考答案:鼠目寸光汗牛充栋虎口余生守株待免龙潭虎穴虎头蛇尾马到成功亡羊补牢杀鸡敬猴鸡犬不宁狗血喷头人怕出名猪怕壮3、成语数字园写出带有“一、二、三、四……九”的成语9个,9个为底数,不重复。
写出以“十、百、千、万”开头的成语4个第题请各组在四分钟内写出,第题在两分钟内写出。
写后交流答案,评出前二名优胜组,奖与红旗红花。
参考答案:一心一意、一分为二、不三不四、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七零八落、五花八门、半斤八两、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十全十美、百花齐放、千军万马、万紫千红4、趣味成语园师:经过紧张的竞答,接下来我们到成语趣味园轻松一下:看课件,展示两组数字,猜两个成语a、0、1、2、5、6、7、8、9、b、0、1、2、3、4、5、6、9看课件:两件式样一样的衣服,颜色一样,甚至连衣架也一样,只有衣服纽扣不一样。
初中活动课成语竞赛语文教案设计
初中活动课成语竞赛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并能够正确运用成语进行表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能够正确运用成语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黑板、粉笔、PPT、电脑等。
2.教学材料:包括一些常用的成语和相关的例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或黑板展示一些常用的成语,让学生猜测成语的意思。
2. 学习成语(20分钟)教师分发学生手册,让学生自主阅读其中的成语,并解释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请教老师等方式进行学习。
3.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队长,其他队员与队长共同讨论,选择自己擅长的成语进行深入研究,并设计成语解释和用法的海报或PPT。
4. 成语竞赛(3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队员进行成语竞赛,竞赛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填空题。
教师提问,学生根据题目选择填入正确的成语。
•环节二:造句题。
教师给出一句话,学生根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造出包含正确成语的句子。
•环节三:成语接龙题。
教师给出一个成语,学生依次接龙回答下一个成语。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成语竞赛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小组的海报或PPT和竞赛的成绩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拓展延伸1.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或其他教学资源,增加成语的种类和数量,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2.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成语,通过写作、口语等方式提高成语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初中活动课成语竞赛语文教案设计,学生能够在竞赛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
成语讲课比赛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成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道德哲理。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特举办成语讲课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
3. 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 展示教师的教育教学风采,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主题成语的魅力——传承与创新四、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五、活动对象全校师生六、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10月15日-10月20日)(1)参赛对象:全校师生均可报名参加,教师组和学生组分开进行。
(2)报名方式:参赛者填写报名表,提交至各年级组或教务处。
2. 准备阶段(10月21日-11月5日)(1)参赛者根据所选成语,查阅资料,准备讲课内容。
(2)教师组参赛者需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材料。
3. 初赛阶段(11月6日-11月10日)(1)各年级组组织初赛,选拔优秀选手进入决赛。
(2)初赛形式:参赛者进行5分钟以内的成语讲解,评委根据讲解内容、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评分。
4. 决赛阶段(11月11日-11月15日)(1)决赛形式:参赛者进行10分钟以内的成语讲解,评委根据讲解内容、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评分。
(2)决赛地点:学校报告厅。
5. 颁奖仪式(11月16日)(1)公布比赛结果,颁发获奖证书。
(2)获奖选手进行经验分享。
七、活动组织1. 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成员: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2. 活动筹备组组长:教务处主任副组长:各年级组长成员:各年级教师、学生代表3. 活动评委组组长:教务处主任副组长:教研组长成员:各学科教师、专家评委八、活动宣传1. 利用校园广播、海报、校园网站等渠道进行宣传。
2. 邀请校报、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
成语大赛活动方案
成语大赛活动方案“成语大赛活动方案”1. 活动介绍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类特殊词语,它是由多个汉字组成,富有象征和比喻意味的词语。
成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我们特别推出了“成语大赛活动”,欢迎各位同学积极参加。
2. 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成语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成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成语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3)增强学生的竞赛意识。
活动以竞赛形式展开,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的竞赛意识。
3.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4. 活动时间:本次活动预计在每年的三月举办。
5. 活动内容:(1)初赛为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公平,初赛分为两个阶段:学校初赛和区县初赛。
初赛的答题时间为30分钟,答题形式为闭卷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多种类型,主要考察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2)决赛初赛后,每个学校将选拔出30名优秀学生进入决赛。
决赛分为两个阶段:校园决赛和区县决赛。
决赛考试时间为1个小时,答题形式为竞赛形式,共设4个环节,分别是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和排列题,重点考察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颁奖典礼决赛结束后,我们将在活动现场举行颁奖典礼。
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选手将获得奖金和奖状,同时,各参赛老师也将获奖。
6. 活动安排(1)学生参赛费用由学校赞助。
(2)比赛流程:10分钟签到,5分钟比赛规则讲解,30分钟初赛答题,30分钟校园决赛答题,10分钟颁奖典礼。
7. 活动宣传(1)学校官方网站发布活动通知。
(2)通过学校APP、学生微信公众号和班级群等方式进行宣传。
(3)学校贴出海报,并通过室内广播进行宣传。
8. 活动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成语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初中成语活动教案模板范文
一、活动主题:成语大串联——趣味成语知识竞赛二、活动目标:1.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提高成语积累量。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卡片、比赛规则、奖品等。
2. 学生准备:成语积累本、笔。
四、活动时间:2课时五、活动流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起源、特点及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 成语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成语的构成、分类、用法等基础知识。
-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做好笔记。
3. 成语接龙游戏-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轮流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学生必须接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
- 游戏过程中,教师点评学生的成语使用是否准确。
4. 成语猜谜游戏- 教师出示一个成语,学生根据提示猜测成语的意思。
- 猜对成语的学生获得积分。
第二课时:1. 成语竞赛-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进行成语竞赛。
- 竞赛分为三个环节:成语接龙、成语猜谜、成语解释。
- 每个环节结束后,教师公布答案,评出获胜小组。
2. 成语应用- 学生根据所学成语,编写一段短文,体现成语在语境中的运用。
- 教师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3.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成语。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六、活动评价:1. 教师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及进步。
2. 学生自评:反思自己在成语学习中的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3. 小组互评:鼓励组内成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根据活动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成语教学效果。
2. 学生反思:总结活动中的收获,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语文成语比赛方案(3篇)
第1篇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我校决定举办初中语文成语比赛。
本次比赛旨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中华成语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主题成语传承,智慧比拼三、活动时间2023年3月(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参赛对象我校全体初中学生六、比赛形式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1. 初赛:各班级内部进行,以笔试形式进行,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考察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运用能力。
2. 复赛:各班级优胜者参加,以现场口头表达形式进行,题型包括成语接龙、成语故事讲述、成语运用等,考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成语运用能力。
3. 决赛:各年级优胜者参加,以现场表演形式进行,题型包括成语知识竞赛、成语表演、成语作文等,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比赛规则1. 初赛:各班级自行组织,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2. 复赛:各班级优胜者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参加比赛。
3. 决赛:各年级优胜者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参加比赛。
4. 比赛过程中,选手需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评委和对手。
5. 比赛成绩以评委打分为准,如遇争议,由评委组长决定。
八、奖项设置1. 初赛:各班级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对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
2. 复赛:各年级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对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
3. 决赛: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奖,对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九、组织机构1. 活动策划组:负责活动方案制定、宣传、协调等工作。
2. 评委组:负责比赛现场评分、裁定等工作。
3. 工作组:负责比赛现场布置、音响设备调试、后勤保障等工作。
4. 宣传组:负责活动宣传、报道等工作。
十、活动筹备1. 活动策划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比赛流程、时间安排、评委安排等。
2. 宣传组: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通过校园广播、班级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宣传。
成语讲课比赛方案(3篇)
第1篇一、比赛背景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为了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的能力,我校决定举办成语讲课比赛。
本次比赛旨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展示学生的才华。
二、比赛目的1.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热情。
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学校成语教学的发展。
三、比赛对象我校全体学生及教师四、比赛时间2022年9月至11月五、比赛内容1. 成语讲解:参赛者需选取一个成语,进行详细讲解,包括成语的来源、意义、用法、故事等。
2. 成语运用:参赛者需运用所讲解的成语进行一段精彩的口语表达,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成语创新:参赛者需结合实际,对所讲解的成语进行创新,如改编成语故事、创作成语诗句等。
六、比赛流程1. 初赛:各班级自行组织成语讲课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比赛。
2. 复赛:各年级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参加校级复赛,评选出前10名进入决赛。
3. 决赛:决赛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成语讲解、成语运用和成语创新,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七、比赛规则1. 参赛选手需提前报名,填写报名表,并提交参赛作品。
2. 参赛选手需按照比赛流程参加比赛,不得作弊。
3. 比赛评委由学校语文教师、专家及学生代表组成,评选结果公平公正。
4. 成语讲解环节,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讲解,讲解内容需充实、生动。
5. 成语运用环节,选手需运用所讲解的成语进行口语表达,表达流畅、自然。
6. 成语创新环节,选手需结合实际,对所讲解的成语进行创新,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八、奖项设置1. 一等奖:1名2. 二等奖:2名3. 三等奖:3名4. 优秀奖:若干名5. 优秀组织奖:若干名九、比赛宣传1. 制作比赛海报,张贴在学校显眼位置。
成语大赛活动方案(共4篇)
成语大赛活动方案(共4篇)第1篇:成语大赛活动方案XXX中学成语大赛活动方案一、指导思要辅助学生复习整理已认识的成语,引导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积累、运用成语;体会成语的魅力,以激发他们广泛阅读、积累成语的兴趣,锻炼孩子的思想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主题:学习传统文化,争做内涵少年三、活动目的: 1、巩固已学的成语,扩大词汇积累,提高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2、让学生感受合作竞争的热烈、紧张和欢乐,培养健康向上的积极情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活动时间:11月8日下午(2017年11月3日前报名)五、活动地点:八年一班教室六、活动要求和程序:1、要求:每次班级选出3名队员组成一队谨代表班级参赛。
(备2名候补队员,竞赛过程中只能更换一次队员)2、程序:竞赛分为必答,抢答、团队合作、风险题四关由“珠联璧合、蛛丝马迹、记忆大比拼、乱中取胜、看图猜成语、你来比划我来猜、看谁最勇敢”六轮竞赛组成。
第一关:必答题(每组队员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也不扣分)第一轮:“珠联璧合”。
按要求弥补成语。
第二轮:记忆大比拼。
按要求至少说对3次成语方能得分。
第三轮:“蛛丝马迹”按要求说出成语。
第二关:抢答题(主持人说开始后最先举手的团队有答题权,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第一轮:乱中取胜:在一分钟内按要求说出3次成语得10分,否则不得分。
第二轮:看图猜成语(一轮必答题穿插一轮10道题,共两轮20道题)根据出示图片,说出所示的成语。
第三关:你来比划我来猜团队合作题。
根据出示成语每组派两名成员,一次比划一次猜,要求不能说话,但可以发出模仿声音。
(例如语气音,动物叫声等)在2分钟内猜对一次成语得2分。
第四关:风险题即:看谁最勇敢分为30分,20分,10分三次分值。
七、评奖措施:各队所得总分为谨代表队成就。
根据总成就评出冠、亚、季谨代表队各一队。
根据次人表示评选出:最具学识奖、最佳风采奖、最佳表示奖各一人。
成语古文比赛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我校决定举办成语古文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2.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活动主题成语古韵,智慧传承四、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五、活动对象全校学生六、活动形式1. 初赛:各班自行组织成语知识竞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级决赛。
2. 决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以成语接龙、成语解释、成语运用等环节进行比赛。
七、活动流程1. 宣传阶段(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1)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形式等。
(2)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广泛宣传比赛活动。
(3)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线上宣传。
2. 组织阶段(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1)各班组织成语知识竞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级决赛。
(2)组织评委对参赛选手进行培训,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3)安排比赛场地、设备等。
3. 比赛阶段(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1)个人赛:选手进行成语接龙、成语解释等环节的比赛。
(2)团队赛:各班组成团队进行成语运用等环节的比赛。
4. 评选阶段(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1)评委根据比赛成绩,评选出个人赛和团队赛的优胜者。
(2)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颁发奖品和证书。
5. 总结阶段(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1)对比赛活动进行总结,收集意见和建议。
(2)整理比赛资料,制作活动总结报告。
八、活动奖品1. 个人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 团队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3. 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九、活动经费1. 宣传费用:用于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
趣味成语竞赛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 扩大成语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成语的理解与应用。
- 竞赛规则的掌握。
2. 教学难点:- 竞赛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
- 成语在语境中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成语竞赛题目库。
- 竞赛规则说明。
- 评分标准。
2. 学生准备:- 自备成语卡片或笔记本。
- 组内分工合作,准备竞赛策略。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起源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成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3. 学生分享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竞赛规则讲解(10分钟)1. 介绍竞赛形式:个人赛、小组赛、接力赛等。
2. 说明竞赛规则:答题方式、时间限制、得分规则等。
3.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成语竞赛实践(40分钟)1. 个人赛:学生独立完成成语题目,考验个人成语储备。
2. 小组赛:每组学生轮流答题,考验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接力赛:每组派代表进行成语接龙,考验成语积累和反应速度。
(四)竞赛结果公布与点评(10分钟)1. 教师公布竞赛结果,对获奖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
2. 对竞赛过程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在竞赛中的优点和不足。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成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每位学生收集5个新成语,并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2. 每个小组撰写一篇关于成语的故事或文章。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 成语竞赛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 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是否符合预期。
-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
2. 学生反思:- 通过竞赛,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是否有所提高。
趣味成语竞赛教案
趣味成语竞赛教案教案标题:趣味成语竞赛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常见的成语。
2. 学生能够在趣味的竞赛环境中积极参与和展示自己的成语知识。
3. 学生能够通过竞赛提高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成语卡片:准备一些常见的成语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一个成语及其解释。
2. 计分板和纸笔:用于记录学生的得分和比赛结果。
3. 奖品:为竞赛获胜者准备一些小奖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入成语的概念:向学生解释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是由一组词语组成的固定搭配,具有特定的含义。
2. 举例说明成语的用法:给学生举例一些常见的成语,如"一鸣惊人"、"亡羊补牢"等,并解释其含义。
活动一:成语接龙(10分钟):1. 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代表。
2. 第一个小组的代表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小组的代表要根据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说出另一个成语。
3. 如果一个小组无法说出新的成语,或者说错了成语,该小组被淘汰。
4. 继续进行直到只剩下最后一个小组为止。
活动二:成语解释比赛(15分钟):1. 将成语卡片均匀分发给学生,每个学生获得一张卡片。
2. 学生们需要尽快站起来,解释自己手中的成语,并找到与之对应的成语。
3. 解释正确并找到对应成语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分,记录在计分板上。
4.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的卡片都被解释完。
活动三:成语竞赛(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代表。
2. 教师提问一个与成语相关的问题,每个小组的代表需要尽快按铃回答。
3. 回答正确的小组可以得到一分,回答错误的小组扣一分。
4. 继续提问其他问题,直到所有问题都被回答完毕。
5. 最后,计算每个小组的得分,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颁发奖品。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到的成语。
2. 强调成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成语。
初中成语活动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初中成语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与用法2. 成语的来源与故事3. 成语游戏与实践活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来源及故事。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成语接龙、猜成语等游戏。
3. 实践法: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写作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成语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来源及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成语。
3. 互动:进行成语接龙、猜成语等游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成语。
4. 实践: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写作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成语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成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成语运用能力: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写作等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满意度: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成语活动的满意度。
六、教学资源:1. 成语卡片:制作成语卡片,用于讲解和复习成语。
2. 成语接龙游戏:准备成语接龙游戏道具,用于课堂互动。
3. 成语故事书籍:提供成语故事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制作成语卡片。
2. 选择一个成语,写一篇关于该成语的故事或作文。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本节课的成语活动,学生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词汇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汉语文化的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成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活动课成语竞赛教案设计
xx活动课成语竞赛教案设计成语竞赛教案设计注:这里以36人为班容量,每六人一组,共六组展开竞赛。
在竞赛题中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随题负有分值,答对可获得相应分数,答错或不会答则不加分。
一、主持人首先说明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这些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往往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
熟悉这些成语历史知识,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我们阅读历史读物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二、比赛开始。
1、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前,限时一分钟,写出尽可能多的关于动物的成语,每个一分(有错别字不算分)(此外,本组其他同学可以在白己的座位上为白己的选手提供帮助,如提醒错别字,提供答案,但不可跨组提供帮助,更不可以对对方选手进行人身攻击,有违反纪律者,发现一次扣除本组分数5分)2、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前,限时一分钟,写出尽可能多的带有数字的成语,每个一分(有错别字不算分)(此外,本组其他同学可以在白己的座位上为白己的选手提供帮助,如提醒错别字,提供答案,但不可跨组提供帮助,更不可以对对方选手进行人身攻击,有违反纪律者,发现一次扣除本组分数5分)3、规则:每题10分,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若回答不全或不会回答,可请本组第二个人补充,但只能由第二个人补充,答对加10分。
答错或答不全不加分,但也不会倒扣分数。
⑴成语”三顾茅庐”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们历史人物有关?⑵成语”负荆请罪”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位历史人物有关?⑶秦朝末年项羽为解巨鹿之围,带领一支义军渡过河后,凿沉船只,打破饭锅,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终于打败秦军.后人从中概括出哪个成语,这个成语蕴含什么道理?⑷前秦符坚在测水遭到晋军的英勇抗击,屡战屡败,由于心虚,一日见山上随风摇动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军的伏兵,更加惊恐,以至大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活动课:成语竞赛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成语竞赛教案设计注:这里以36人为班容量,每六人一组,共六组展开竞赛。
在竞赛题中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随题负有分值,答对可获得相应分数,答错或不会答则不加分。
一、主持人首先说明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这些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往往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
熟悉这些成语历史知识,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我们阅读历史读物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二、比赛开始。
1、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前,限时一分钟,写出尽可能多的关于动物的成语,每个一分(有错别字不算分)(此外,本组其他同学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为自己的选手提供帮助,如提醒错别字,提供答案,但不可跨组提供帮助,更不可以对对方选手进行人身攻击,有违反纪律者,发现一次扣除本组分数5分)2、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前,限时一分钟,写出尽可能多的带有数字的成语,每个一分(有错别字不算分)(此外,本组其他同学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为自己的选手提供帮助,如提醒错别字,提供答案,但不可跨组提供帮助,更不可以对对方选手进行人身攻击,
有违反纪律者,发现一次扣除本组分数5分)3、规则:每题10分,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若回答不全或不会回答,可请本组第二个人补充,但只能由第二个人补充,答对加10分。
答错或答不全不加分,但也不会倒扣分数。
⑴成语”三顾茅庐”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们历史人物有关?⑵成语”负荆请罪”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位历史人物有关?⑶秦朝末年项羽为解巨鹿之围,带领一支义军渡过河后,凿沉船只,打破饭锅,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终于打败秦军.后人从中概括出哪个成语,这个成语蕴含什么道理?⑷前秦符坚在淝水遭到晋军的英勇抗击,屡战屡败,由于心虚,一日见山上随风摇动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军的伏兵,更加惊恐,以至大败。
后人从中概括出哪个成语?⑸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请背出全诗,并说出曹植写这首诗的原因。
⑹教育家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
请选出下列成语中哪些与孔子有关: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三人行必有吾师C.望洋兴叹D.因材施教(多选题,打对但未打全加5分,但若选上错误选项则不加分)4、抢答题。
规则:必须等主持人读完题并说开始后才可以抢答.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回答.在座位上回答不予计分,每题10分.若有两组或以上人同时站起来回答且回答正确则分数为每组10分,组内人同时答对不重复累加。
⑴晋国和楚国交战时,在城濮相遇⑵由陈胜武广起义得出的一个成语⑶楚庄王不理正事,大臣向他提建议时,他的回答⑷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项羽大势己去⑸我们的祖先发现用坚硬的物体
不断地摩擦木头会发出火花,于是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请用一个成语来表述这种方法。
⑹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水的地方,士兵都说渴,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大又甜,士兵听了直流口水,忘了口渴.后人由此得来一个成语来形容用空想安慰自己.请说出这个成语,并再说出与此类似的一个成语.⑺左思是晋朝的著名文学家,他曾写了一篇文章,抢着抄写的人极多,以至洛阳的纸都涨价了.请你说出这个成语.5、请回答下列各组成语故事中的相关人物。
(此题共18个成语,全班六组,每组回答三个成语,由老师任选,若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则不计分,回答正确每个成语加5分)。
图穷匕现破釜沉舟初出茅庐煮豆燃萁负荆请罪兔死狗烹世外桃源破釜沉舟四面楚歌退避三舍草木皆兵纸上谈兵围魏救赵指鹿为马闻鸡起舞囊萤映雪一鸣惊人完璧归赵6、每组出两人,一人面对台下同学,背对主持人,另一人则相反,随机挑选成语,一人用所学知识或相关的历史故事解释,但不能出现成语本身的字。
时间以1分钟为限,以猜对多者为胜。
供选择的成语:(一共25个成语,猜过的成语作废,六组轮流进行,每猜对一个加5分)。
闻鸡起舞四面楚歌惊弓之鸟入木三分剖腹藏珠火中取栗画饼充饥老马识途三人行必有吾师三过家门而不入退避三舍三顾茅庐一鸣惊人完璧归赵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画蛇添足鸡鸣狗盗一清二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守株待兔怒发冲冠左右为难对牛弹琴7.请将下列典故与其蕴含影射的成语正确连线。
(抢答题)(此题由老师先写到黑板上,再自由抢答,若有几人同时抢答,则全部上台,有错误者不计分,全对者每组加10分)。
南郭吹竽自讨苦吃黄盖献计随声附和张飞审瓜大刀阔斧沛公取咸阳事出有因关羽战李逵先入为主8.下面的成语都缺一个字,填完后能组成两句诗,请你填一填,然后指出这首诗的诗名和作者。
(抢答题)(此题由老师先写到黑板上,再自由抢答,若有几人同时抢答,则全部上台,有错误者不计分,全对者每组加10分)。
__不胜举、抛__露面、__穿秋水、__目张胆、日新__异__声下气、埋__苦干、百__不解、欲擒__纵、衣锦还__在最后由得分决出获胜组,获胜组的六名同学由任课教师给与一定的奖励.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方法来进行趣味语文成语教学。
可以由学生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在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用5分钟给他,讲一个成语故事,内容不限,但要求内容丰富,讲解清晰,发音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