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晶体锗酸铋发光光谱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
锗酸铋是一种具有闪烁性能的人工合
成单晶,目前多指Bi
4Ge
3
O1
2
晶体,简称
BGO。BGO最先是由瑞士RCA公司的Nitscbe于1965年合成的 [1],1973年Weber和Mochmamp第一次发现了BGO的闪烁性能[2],Weber等人的研究表明BGO晶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闪烁晶体,从而点燃了人们对BGO晶体的研究热情。
2晶体结构和闪烁性能
BGO晶体属于立方晶系, 闪铋矿结构,其晶胞常数为1.05 nm。其晶胞是由GeO
4
-4四面体和Bi3+组成的, 单位晶胞内包含4个
Bi
4Ge
3
O
12
分子。Bi3+离子处于六个GeO
4
-
4四面体的空隙中,每个GeO
4
-4四面体贡献一个O组成Bi3+离子六配位氧的畸变八面体。
BGO晶体密度大、熔点低、没有解
理面、易于生长。在物理方面,它具有
良好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也很优异,比
如机械强度较高,硬度为5。压电性能良
好,光电转换效率高,热学性能稳定。在
化学性能方面,BGO晶体不易潮解,虽溶
于盐酸或硝酸但不溶于水或有机溶剂。这
些特点使它非常适合做闪烁晶体[3]。和其他
闪烁晶体相比,其能量分辨率好,衰减时
间最短,辐照长度也是最小的[4]。BGO晶
体发射光谱的中心位置在480nm,与探测
器的光谱相应匹配,再加上其无自然双折
射率、无旋光性的光学特点,使之更加接
近理想闪烁晶体。
3 稀土掺杂BGO晶体的发光研究
3.1热释光光谱研究
S G Raymond[5]对掺杂稀土元素的BGO
晶体的低温光谱进行了研究(包括
Dy
2
O
3
、Sm
2
O
3
、Er
2
O
3
、Eu
2
O
3
、
Tb
2
O
3
、HO
2
O
3
、Tm
2
O
3
掺杂的BGO晶
体),并分析了各发光峰可能对应的能级
跃迁。
So Zaldo和Moya[6]对掺杂BGO的热释
光光谱做出解释,认为较宽的热发光波段
可能与氧原子格点的空穴有关。在低温
下,紫外线辐照可产生大量空穴并释放电
子,空穴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变得不稳定,
而电子可以被某些Bi3+离子捕获,从而产生
Bi2+。随温度的升高,空穴既可以再次被
氧离子晶格所捕获,又可与Bi2+再次结合,
产生激发态的Bi3+离子,并且发光。
3.2 阴极发光光谱研究
R. Kibara[7]等人对BGO晶体在温度为
300K和40K的阴极发光光谱进行了研究。
未掺杂的BGO晶体发光中心波长为
490nm,掺杂了Nd和Eu的BGO晶体峰值
在490nm,520nm,538nm,并且40K时
发光峰更为锐利。R. Kibara等人的实验证
明稀土离子可以提供更为有效的辐射衰变方
式。
3.3 荧光光谱研究
T. Tsuboi[8]等人对Eu3+掺杂的BGO晶
体的低温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发现温度
在16K时,在394nm和464nm出现很强的
吸收峰,另外还观察到一些弱的吸收峰。
当温度从16K上升到室温296K时,所有吸
收谱线都有所左移,如579.48nm上升到
579.21nm。在10K下使用579.69nm的光进
行激发,可以得到了一系列激发谱线。
Wei[9]等人在常温下对掺杂Eu的BGO晶体
的光谱进行了研究,同样观察到了462nm
和394nm的两个强吸收峰。
4 发展前景
4.1 合成BGO单晶纤维
近年来,纤维因其具有广泛的应用而
成为研究焦点,但由于受限于尚不成熟的
纤维单晶生长技术,纤维单晶的应用还有
待推广。据文献报道,H. Farhi[10]等人已
经成功合成了BGO单晶纤维,且其性能优
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4.2 增强BGO晶体的吸收率
提高BGO晶体对X射线、γ射线的吸
收能力,可以使BGO探测器更广泛地应用
于工业生产、辐射探测以及医疗等领域。
增强BGO晶体对中子的敏感程度,通过与
其他材料共同制成的探测器,可以应用于
对核材料辐射的探测和控制,无论军事还
是民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4.3 BGO晶体的磁光特性的研究
BGO晶体具有较强的磁光效应,其磁
光性能可以满足光纤电流传感器的需求,
另外,BGO晶体还是性能优良的电光晶
体,使得电压与电流的传感可以结合为一
体。如果能够进一步利用同一块晶体来同
时测量高压线上的电流、电压和电功率,
闪烁晶体锗酸铋发光光谱的研究进展张昊1,2 吴星艳1,2 王亚芳1,2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0.19.013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创新实验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