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第八章 货币均衡与失衡
金融学:货币均衡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在开放条件下,若某个经济体的储蓄总量为18万亿美元,投资总量为16万亿美元,则理论上该经济体()A. 贸易顺差为2万亿美元B. 经常账户赤字为2万亿美元C. 经常账户盈余为2万亿美元D. 贸易逆差为2万亿美元正确答案:C2、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产出增长B. 货币供给过快增长C. 工资增长D. 需求增长正确答案:B3、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货币性因素中,一般不包括()A. 物价水平变化B. 利率变化C. 汇率波动D. 经济周期正确答案:D4、理论上而言,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当投资不足,国内储蓄大于投资时()A. 国际收支经常账户是逆差,资金由国内流向国外B. 国际收支经常账户是顺差,资金由国内流向国外C. 国际收支经常账户是顺差,资金由国外流向国内D. 国际收支经常账户是逆差,资金由国外流向国内正确答案:B5、下列行为中,直接导致基础货币增加的措施或操作是()。
A. 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 央行购买政府债券C. 减税D. 央行卖出政府债券正确答案:B6、判断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是看()。
A. 调节性交易是否平衡B. 资本账户是否平衡C. 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D. 服务贸易是否平衡正确答案:C7、一般而言,对长期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进行调节,应当()。
A. 应当降低劳工工资B. 主要应依靠经济转型C. 仅依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可D. 仅依靠本币升值即可正确答案:B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紧缩最严重的时期是()A. 1998年至2000年B. 2008年至2009年C. 2002年D. 1990年至1991年正确答案:A9、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当一国出口需求非常旺盛时,会出现通货膨胀B.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C.当成本普遍提高时,会引起通货膨胀D.价格一次性的大幅度上升属于通货膨胀现象正确答案:D10、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这句话是谁说的()。
金融学(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金融学(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所谓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另外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
参考答案:对2.称量货币在使用时以货币的数量为单位计价。
参考答案:错3.货币之所以发展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原因在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这一职能。
参考答案:对4.货币制度中的准备制度主要目的在于稳定货币。
参考答案:对5.金属货币制度时期,货币单位这一货币制度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和()。
参考答案:单位货币价值6.金融工具的风险主要包括()和市场风险。
参考答案:违约风险7.信用的发生包括两个经济行为,分别是()和()。
参考答案:买卖行为;借贷行为8.牙买加体系下,主要发达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
参考答案:盯住汇率9.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的双挂钩机制是指黄金和美元保持固定比价,其他国家货币和()保持固定比价。
参考答案:美元10.人民币的发行保证包括()。
参考答案:黄金;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外汇;商品物资第二章测试1.商业银行能够把资金从盈余者手中转移到短缺者手中,使得闲置资金得到充分运用,这种功能被称为()功能。
参考答案:信用中介2.以下属于银行被动负债的是()。
参考答案:客户存款3.在我国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办法中,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没有问题,但潜在的问题若发展下去将会影响偿还的一类贷款称为()。
参考答案:关注贷款4.票据贴现属于商业银行的()业务。
参考答案:资产业务5.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投资于股市。
参考答案:错6.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参考答案:对7.法定存款准备金不构成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
参考答案:错8.《巴塞尔协议II》的三大支柱包括()。
参考答案:市场纪律;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9.根据还款保证的不同,担保贷款可以分为()。
参考答案:质押贷款;抵押贷款 ;保证贷款10.下列属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是()。
国际金融学复习重点(1)
国际金融学复习重点(1)国际金融学注:以下期末复习要点主要根据本人按老师所勾画的重点整理得到的,如果有任何错误或者遗漏,希望同学们指出来,谢谢。
此外如果考试发现重点不准,本人概不负责,并且本人享有最终解释权。
最后希望金融工程一班的同学们好好复习,下学期取得好成绩。
复习重点一.国际货币体系1.含义:是指在世界各国贸易交往、债务清偿、资本流动中对货币的定值、兑换、比价和国际收支的调整,以及储备资产的供应等方面做出的安排和规定2.金本位体系:以一定成色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制度,广义的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狭义的金本位制指金币本位制,包括三点:1.以金币为本位货币,本位货币具有法定含金量。
2.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储藏。
3.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各国货币按其含金量确定它们之间的比值,国际间的结算和货币储备都用黄金3.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双挂钩):体系内容:1.美元与黄金挂钩。
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稳定的汇率。
3.实行固定汇率特里芬难题:在该货币体系下,基准货币国家美国的国际收支无论出现顺差或逆差,都会给这一体系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
即世界各国储备增加,将导致美国国际收支的赤字,美国国际收支的长期赤字会导致美元大量过剩,从而引起美元危机或降低美元的信用。
反之,如果美国极力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造成国际清偿能力不足。
4.牙买加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点:1.浮动汇率合法化。
2.黄金非货币化。
3.确定特别提款权作为储备资产。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基本特点:1.国际储备多样化。
2.汇率制度多样化。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5.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二.国际收支1.定义:一国(或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与非居民全部往来(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账户原理(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以及金融账户)1.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Presentation):将国际收支按特定的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法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主要内容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利息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并构成信用的基础。
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西方的经济著述中也有称之为到期的回报率、报酬率。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
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它强调在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真实地反映资金成本与供求关系,灵活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要求的利率决定机制。
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
商业银行的特点是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所吸收的各种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商业银行存放款业务可以派生出活期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所以通常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分业经营:分业经营模式,是指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各个金融机构从事的业务具有明确的分工,各自经营专门的金融业务。
在这种模式下,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各种期限的存贷款业务,还能经营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
早期的银行都是全能型的。
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还开展了一些提供服务、旨在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因这类业务既不属于资产业务也不属于负债业务,所以称为中间业务。
转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贴现的融资行为。
票据可以被多次转贴现。
票据贴现:是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存款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保留的应付客户提取存款需要的准备金,其中法律规定必须存储于中央银行的部分,叫法定存款准备金。
第八章 货币失衡与货币均衡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失衡概述
一 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
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适应的一种状态: Ms≈Md
2. 货币非均衡是指货币供给超过或者满足不了货币需 求: Ms ≠M d
3. 货币均衡和非均衡的判别标志是:物价和利率
(1)物价
如果价格水平提高,则名义收入增加,名义 货币需求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名义收入减少,名 义货币需求减少。如果名义货币供应不能随之调整, 必然带来货币供求的非均衡。
最主要。不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 工会组织、工资刚性等原因,工资 过高,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 导致成本过高。
工资-价格螺旋:工资提高引起价 格上涨,价格上涨又进一步导致 工资提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2. 利润推动:
垄断利润推动产 品销售价格上升。
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少数大 企业可以操纵商品价格,定价很高, 价格上涨超过成本上涨的速度。
四 通货膨胀成因理论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定义:由于总需求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之为需求拉上型通货 膨胀。
表现为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弗里德曼语)
成因 : ①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而形成赤字,靠透支来弥补; ②国内投资总需求超过国内总储蓄和国外资本流入之和; ③国内消费总需求超过消费品供给和进口消费品之和,形成 所谓的“消费膨胀”。
以MS、Md、AS、AD分别代表货币的供求、
和社会的总供求,关系见图:
在这个关系图中,货币供求的均衡是整 个宏观经济平衡的关键。
(三)、IS-LM 模型
为了说明货币供求均衡与商品供求均衡(即社会总供 求均衡)的复杂关系,新古典经济学家希克斯和汉森提出 了著名的一般经济均衡理论模型,即IS-LM模型。该理论 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考虑国际收支平衡,一 国经济总供求均衡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实质上反映了商品市 场与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状态。这种均衡是在利率与收入 水平的不同组合下实现的(见下图)。
13(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第一节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一)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货币均衡: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失衡: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偏离,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失衡有两种表现形态: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如果货币供给持续大于货币需求,物价将会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如果货币供给持续小于货币需求,物价将会下跌,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二)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市场总需求被定义为经济社会(一国家或一地区)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在价格、收入等经济变量既定的情况下,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将要支出的数量,因此,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支出。
与总需求相对应,市场总供给被定义为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
关系:(1)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3)货币供给形成市场总需求(4)市场总需求决定市场供给关系图:(市场总供给)(市场总需求)(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由图知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有着紧密的联系,进一步说,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表现市场供求均衡与否的物价水平波动也可以作为货币均衡与否的外在表现形式。
从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原理出发,市场均衡决定货币均衡,但与此同时,货币均衡对市场均衡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从货币供给出发,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会形成更多的市场总需求(第十四章会讲),需求拉动供给,如果此时一国存在着大量闲置的生产资源,则会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出,市场总供给伴随着总需求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市场供求在一个更高的产出水平上达到均衡,不会带来物价水平的上涨。
经济师《中金融》:货币均衡与失衡的表现
经济师《中级金融》:货币均衡与失衡的表现货币均衡的条件
中级经济师金额货币能否均衡就取决于国民收入Y和利率r这两个重要条件。
(一)国民收入等于国民支出
国民收入等于国民支出,国民收入没有超额分配现象。
(二)利率水平达到均衡状态
所谓利率水平的均衡,是指在货币供给水平既定的条件下,货币需求正好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利息率。
均衡利率水平的形成是由货币供求的条件决定的。
货币失衡的表现
Ms≠Md,即为货币失衡。
货币失衡有两种情况:一是Ms<Md ,货币供应量不足;二是Ms>Md,货币供应量过大。
(一)货币供应量不足的表现
对个人来说,
对企业来说,
对整个社会来说
(二)货币供应量过多的表现
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的货币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使商品价格攀升、诱发通货膨胀。
(2)造成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或“强迫储蓄”。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领会本章的基本理论,并能应用基本理论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理解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了解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理解国际收支的含义;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理解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求、市场供求的影响;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解说;理解通货膨胀的影响及治理对策;了解通货紧缩的影响、成因与治理。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一国的货币流通,通常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调整恢复到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货币失衡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
(二)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1 .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2 .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3 .货币供给形成市场总需求4 .市场总需求决定市场供给(三)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离不开利率的调节。
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一)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1 .国际收支的概念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情况系统地反映在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四个主要项目。
(二)国际收支差额与货币均衡1 .国际收支差额2 .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求的影响3 .国际收支差额对市场供求的影响(三)国际收支的调节1 .财政政策2 .货币政策3 .外贸政策(1)国际收支的特点(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3)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求的影响(4)国际收支差额对市场供求的影响(5)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4 .应用: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及对货币供求的影响第三节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度量指标1 .通货膨胀的含义2 .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3 .通货膨胀的种类(二)通货膨胀的成因1 .需求拉动说2 .成本推动说3 .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三)通货膨胀的影响1 .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2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四)通货膨胀的治理1 .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2 .实施适当的财政政策3 .实施适当的收入政策4 .指数化政策(五)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数次幅度较大的物价波动。
第八章货币均衡与失衡
德国:经典的通货膨胀
◐40种基本商品批发价格指数
年 月
批发价格指数
年
月
批发价格指数
1910
97
1923.1
391214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96
102 101 104 146 180 182 218 465 1561
1923.2
二、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实际生产 的可供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生产成果的总和 ;(消费品的供应+生产品的供应) 社会总需求:是指在同一时期内该国实际发生 的具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的社会总需求。(消 费支出+投资支出)
(二)市场总供给与货币需求
六、通货膨胀的治理
1.宏观紧缩政策
又称为抽紧银根,即中央银行 (1)紧缩性货币政策。 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
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具体政策工具和措施包括:①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 出售政府债券;② 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或政 府直接提高利率;③ 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
(2)紧缩性财政政策。
第二节 通货膨胀与治理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 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发行 过多,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从而引起纸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 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首先是纸币流通。 其次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 按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划分 爬行式通货膨胀 步行式通货膨胀 跑步式通货膨胀 奔腾式通货膨胀,也称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重要标志
《金融基础》第8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由于流通中还存在着赊销及以物易物现象,货币必 要量公式又进一步演化
公式
货币必要量单位纸币的价值
=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的纸币总 量
马克思的纸币流通规律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MV=PT
•M表示货币的数量 •度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 •P表示物价水平 •T表示交易总量
▪Md= K PY
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货币需求理 论; 2.掌握货币供给机 制; 3.熟悉货币层次的 划分及依据; 4.理解货币供求均 衡的重要性。
1.掌握基础货币 的构成与投放机制; 2.能运用货币乘 数计算货币供应量; 3.理解体会派生 存款的创造过程; 4.能理解货币政 策。
Quality Objects [素质目标]
三、货币供给模型
货币供给模型从整体视角出发,用一个精练的数学公式抽 象了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Ms B•m
Ms为货币供给量; B为基础货币; m为货币乘数。 该模型表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共同作用于货币供给
总量,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均呈正相关关系。
视频库
纪录片《货币战争》
视频
第三节 货币供给均衡
论证三 商品与货币交换后,
入流通的
商品退出流通,黄金
论证一
马克思的货币 需求理论
却留在流通之中使另 外的商品得以出售, 从而一定数量的黄金
流通几次,就可以使
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
商品价格有多大, 论证二 出售 就需要有多少金币
来实现它
公式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的货币平均流通次数
货币供给的过程分为两个紧密相连的部分:
(完整)货币金融学复习 名词解释
P5271.货币失衡:即货币非均衡,是指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2。
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即货币供给大于社会经济活动对货币的实际需要。
3.通货紧缩:也称通货不足,是指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即货币供给满足不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货币的实际需要。
4.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其中包括了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衣食住行、水电、医疗、教育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
5.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的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反映包括了原材料、中间品及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批发价格的变化。
6.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全部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劳务费用的价格的变动.7。
通货膨胀的类型:根据物价上涨的方式(1)公开性通货膨胀:是指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物价不加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或是政府虽然施加控制,但因通货膨胀的压力太大而未能生效,价格上涨的特征非常明显。
(2)隐蔽性通货膨胀:是指政府当局采取物价管制而使一般物价水平不能自由上升的通货膨胀。
根据物价上涨的速度(1)爬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年率为2%—3%的状态(2)温和通货膨胀:低于7%的通货膨胀率,或者是低于10%的通货膨胀率(3)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物价连续暴涨但持续时间不会太久,货币完全丧失价值贮藏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交易功能.根据通货膨胀可否预期(1)预期通货膨胀:在经济生活中,人们预计将要发生通货膨胀,无避免经济损失,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将未来的通货膨胀预先计算进去。
(2)非预期通货膨胀:没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之后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P504(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涨,进而导致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
金融学: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
五、我国对社会供求均衡的理论探讨
“三平”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 含义是指在安排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保 证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和物资供 求平衡。
货币需求量是实际需求量,货币供给量与名 义货币需求量 在任何时候都是相等的;
货币供给的总均衡还包括货币供给和需求在 结构上的均衡
货币供给和需求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即均 衡有一个弹性区间。
三、货币均衡与社会供求均衡
4
商品总供给As
商品总需求Ad1货币总需求Md 2 Nhomakorabea3
货币总供给Ms
1、商品总 供给决定了货币总需求; 2、货币总需求决定了货币总供给量; 3、货币总供给形成了对商品的总需求; 4、商品总需求与商品总供给保持平衡。
“四平”理论:加了外汇收支平衡
六、货币失衡的原因及调整
货币失衡的含义: Ms≠Md 货币失衡原因:
货币供应量大于或小于货币需求量
深层原因:
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引起; 信用膨胀与紧缩; 财政收支不平衡; 外债规模的过大; 国外货币失衡的传递
调整途径
供应型调节:调节货币供应以适应货币需求 需求型调节:调节货币需求以适应货币供给 混合型调节:货币供给和需求的调节双管齐下
第九章 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二、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共同均衡 三、货币均衡与社会供求均衡 四、货币均衡的显性指标 五、我国对社会供求均衡的理论探讨 六、货币失衡的原因及调整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货币均衡:货币供给与由经济的实际变量或 客观因素所决定的货币需求相符合,用公式 表示即为: Ms=Md
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8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题库及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一、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和。
它由商业银行的和流通中的所构成。
2.狭义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它们分别是、、及。
3.货币供给量是由及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4.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存量是与之乘积。
5.货币均衡是指和大体上相一致。
6.货币均衡是一个过程。
7.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8.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为,此点决定的利率为利率。
9.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来说是大于的典型表现。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前提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前市场利率比正常水平高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社会公众C.商业银行 D.监管当局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一定5.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确定7.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低,则货币供应量()。
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8.在货币供应量决定因素中,商业银行能控制的是〔〕。
A.基础货币 B .法定准备率C.现金比率D.超额准备率9.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中央银行向某商业银行发放100万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A.1000万B.900万C.99万D.1100万10.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100万用于发放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A.1000亿B.900亿C.99亿D.1100亿三、多项选选择题1.基础货币包括:()。
货币均衡
凯恩斯均衡(供给大于需求的需求约束型)与 凯恩斯失衡
需求约束型经济中普遍存在非自愿失业和非自愿的 商品过剩。凯恩斯 均衡是指由有效需求所决定的非 充分就业均衡,相对应的凯恩斯失衡是指除凯恩斯均 衡之处的状态
科尔纳均衡(需求大于供给的资源约束型)与 科尔纳失衡
科尔纳认为在现实经济中,瓦尔拉斯均衡并不存在, 客观存在的是广义的均衡和正常状态下的均衡。前者 指短缺和滞存都不超过一定幅度时的均衡,后者指均 衡本身是一种正常状态。科尔纳均衡是一种广义的均 衡与正常状态下均衡的有机结合,习惯上称其为非瓦 尔拉斯均衡。科尔纳失衡是指短缺和滞存都 超过一 定幅度,或经济运行处于不正常状态。
二、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含义:均衡是指Ms=Md ,这种均衡是一种非
瓦尔拉斯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 一致,是一个动态过程,短期内偏离,但不超 过一定幅度,长期内收敛于货币需求。不均衡 是指Ms=Md
货币失衡的类型: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
货币失衡的原因分析: 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规模扩大后货币 供给没跟上;货币供给正常状态下,央行收紧银根;经济 危机时,信用失常,货币需求急剧膨胀,而央行货币供给 没有跟上。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原因主要有政府财政赤字面向中 央银行透支;经济发展中,银行信贷规模的不适当扩张; 扩张性货币政策过度;经济落后、结构刚性的发展中国家, 货币条件的相对恶化和国际收支失衡,在出口换汇无法满 足时,由于汇市崩市、本币大幅贬值造成货币供给量急剧 增长。
五、货币供需失衡的校正
央行的任务:准确预测货币需求量;合理控制货 币供给量及在此基础上货币供给量的适量增长; 灵活地调节进入流通的货币供给量;为社会经济 的正常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第一节 货币均衡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 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均衡式可表示为:Md = MS 注意:Ms=Md(必要的货币需求量);不仅是总量 均衡,也是货币供求结构的均衡。 在货币流通过程中,如果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不相 等,则为货币失衡,或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
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
需求增加的部门:工资和产品价格上涨
需求减少的部门:资源与人力过剩,但由于价格刚性和攀比
效应,工资价格同样上升。 两部门成本增加产生通货膨胀
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产业部门 生产率增长速度 快
服务部门 慢
货币工资率增长速度
相同
相同
由于工资刚性,两部门工资以同一比例 上升,服务业成本持续上升,结果引起物价总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表现方式分类 公开型:物价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市场经济) 隐蔽型:没有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比如商品短缺、 黑市、排队等现象(计划经济体制) 2、按价格上涨速度分类 爬行通货膨胀:物价指数以缓慢的趋势上升(2%-3%) 温和通货膨胀:具体百分比没有统一规定 奔腾式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年均上涨率达到两位数
3.通胀与收入(财富)再分配 (1)固定收入者尤其是靠工资收入的人,还 有靠救济金、退休金、养老金领取者,受害 最深。浮动收入者能够及时调整收入以避免 算是,如果货币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物价上 涨速度,他们还能从中获得好处。 (2)债权人遭受损失,而债务人获得好处。 (3)现金、存款、债券等货币财富的实际价 值下降,而不动产等实物财务以及股票,其 真实价值将上升。 (4)政府是最大受益者。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习题+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一、填空题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P228)2.在划分货币层次时,要有一个划分的标准,一般是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
(P229)3.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
(P230)4.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即为派生存款。
(P230)5.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P230)6.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
(P230)7.目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体制下,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垄断发行原则;二是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三是要具有一定弹性。
(P232)8.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P232)9.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减少)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P233)10.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P239)11.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
(P242)M)与货币需求12.所谓货币均衡,是指从某一时期来看,货币供给量(SM)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
(P251)量(d13.通常衡量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是否基本稳定。
(P252)二、单项选择题1.(B)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
(P228)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 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 D.都不是2.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是(C)。
(p229)A.安全性 B.收益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3.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现金和存款)是由(A)创造的。
(P232)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C.资本市场 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B)。
《金融学》第8讲 货币均衡与失衡
8.2 货币失衡: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概念
通货膨胀(inflation):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 涨的现象。包含以下关键点:
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为考察对象,以与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区别;
强调商品、服务的货币价格,即商品、服务与货币的关系,而不是商品、服 务相互之间的关系;
强调价格总水平,即关注的是普遍的物价水平波动,而不仅仅是地区性的或 某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波动;
也称为压抑型通货膨胀(hidden inflation),是指政府通过价格控 制、定量配给以及其他的一些措施来抑制物价的上涨。表面上 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没有上升,但居民实际消费 水平却在下降。
8.2 货币失衡: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分类
按价格上涨速度分类: 温和的通货膨胀(Low Inflation)
8 货币均衡与失衡
8.1 货币均衡概述 8.2 货币失衡:通货膨胀 8.3 货币失衡:通货紧缩 8.4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8.1 货币均衡概述
货币均衡概念
货币均衡
是与货币供求相伴而生并和经济均衡密切相关的一个综合范畴。 现代货币均衡的研究是在货币作用理论的基础上,将货币均衡 纳入整体的经济运行中,探讨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关系、货 币失衡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如何促使货币失衡恢复到 均衡等问题。 从形式上看: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上涨的原因:
1.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工资的增长率超 过了劳动生产力的增长率。
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某些垄断经济组 织为取得垄断利润而制定垄断高价。
8.2 货币失衡: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成因
供求混合推动说 将供求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有需求拉上 河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而引发的。
金融理论与实务_13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学习目的与要求
▪ 了解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了解通货紧缩 的影响、成因与治理。
▪ 理解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理解国 际收支的含义;理解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 供求、市场供求的影响;理解通货膨胀的 成因、影响与治理。
▪ 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 一、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 ▪ 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是用来说明货币供给
▪ 1)货物
▪ 货物项下记录的商品进口和出口的外汇收 支。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收支,也称有形贸 易收支。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方, 其差额称为商品贸易差额。
▪ 2)服务
▪ 服务输出记入贷方,服务输入记入借方。
▪ 3)收入
▪ 指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的流动所引起的报 酬的收支,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本 国居民因拥有外国企业直接投资资本所有 权、证券和债权(长短期贷款和存款)所 有股利、利润和利息收入记入贷方。非居 民因拥有本国直接投资资本所有权、证券 和债权所得股利、利润和利息记入借方。
▪ 2)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包括在国际收支的 范围内,所依据的不是交易双方的国籍, 而是交易双方是否有一方是该国居民。
▪ 3)国际收支以交易为基础,其所记录的交 易包括四类:价值交换、单方面转移、移 居、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 价值交换。即一国居民向另一国居民提供 的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等并从对方得到 价值相等的回报。
与货币需求之间关系的一对概念。 ▪ 所谓货币均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
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 状态。与此相反,货币失衡是指一国一定 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偏离,两者 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 一国的货币流通,通常是一个由均衡到失 衡,再调整恢复到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按通货膨胀预期分类 1、预期型通货膨胀(Expected Inflation)
在通货膨胀发生之前,人们已意识到通货膨胀将会 出现,而且有可能预测到它的发展趋势和程度。在预期型 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为避免经济损失,会在各种交易、 合同、投资中把预期通货膨胀率计算在内,从而导致物价 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通货膨胀率表示通货膨胀的程度 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 =物价指数-1, 物价指数:是报告期商品价格与基期商品价格的 比率。 n P it Qi 0 1 I t in 100 Pi 0Qi 0
i 1
It It 1 100% 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 π t It 1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在充分就业和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不断 增长的社会总需求超出了供给的能力,拉动物价 上涨。 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货币供给 ——“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
图示分析:分阶段讨论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P AD5 S
AD4
AD3
C
AD2
AD1
B A
O Y1 Y2 Y3 YF
Y
图8-2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是否会引起通货膨胀,需视总供给的 情况而定: 在AB阶段,当货币量增加使总需求增加,由于总需求和 总供给同时增加,物价不会上涨,因此并没有发生通货膨 胀; 在BS阶段,经济扩张到了一定阶段,以致有些资源和技 术变得稀少的情况下,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总需求的 增长,物价水平将会上涨。但由于这时生产仍然有所扩大, 致使物价上涨幅度将小于货币数量增加的幅度。这时货币 量的增加,将部分引起生产和就业的增加,部分引起物价 上涨,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在CS阶段,在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由货币供应量的 增加而引起需求的增长,遇到了没有弹性的供给,物价将 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加而成比例上涨,这时便出现了“真正 的通货膨胀”。
优点是它所包括的范围广,能够全面反映社会总体 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缺点是工作量较大,资料较难收集, 且统计数字发表滞后,通常每年只公布一次,缺乏及时性, 很难及时描述通货膨胀的程度和变化趋势。
通货膨胀率的运用
主要用于名义经济量与实际经济量之间的对比, 从而能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情况。如: 实际产值=可变价当年产值×(1-通货膨胀率) 实际工资=名义工资×(1-通货膨胀率)
(二)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生产者价格指数: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 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 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 的重要依据。 PPI主要着眼于工业、矿业、原料,半成品的价格,目前 也加进了服务业,不过比重较小。 “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Core PPI):生产者价格指 数有时会因食品及能源价格波动影响而产生意外波动,一 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 化趋势。 PPI对CPI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经济中的货 币供应量超过了客观需要量,使得社 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 贬值(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减少或购买 力下降),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和显著 上涨的经济现象即为通货膨胀。
关于定义的注意要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物价的普遍上涨,即所有商品的平均物 价水平(也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第二、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季节性或偶 然性的价格上涨、一时的或短期的价格上涨都不能称为通 货膨胀。 第三、只有货币超经济发行引起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正常的物价上涨以及政府调整不合理的比价等引起的物价 上涨不能称为通货膨胀。在商业周期循环中复苏阶段的恢 复性价格上涨也不能称作通货膨胀。 第四、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公开的,直接表现为物 价上涨;也可以是隐蔽的(在物价受管制的经济中),表现 为商品限量供应、凭证供应、搭配供应、消费质量下降和 黑市买卖等。这种隐蔽形式下的通货膨胀又被称为“抑制 性的通货膨胀”。
正确理解货币均衡,注意四点:
第三,货币均衡是一种动态过程,它并不要求在 某一具体时间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完全相等, 它允许短期内货币供求间的可接受的不一致状态, 但在长期内是大体一致的。(短期分析、长期分 析) 第四,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 总体均衡状况。国民经济的总体均衡既包括商品 市场的均衡,也包括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均衡 了也就意味着国民经济实现的总体均衡。(原因 分析)
常用的反映物价变动的指数
(一)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 Price Index,CPI) 消费者价格指数: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消费的商品和劳 务的价格变动状况编制的物价指数。 这一指标的变化,表示居民货币收入购买力的升降,也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支出的 影响。 CPI度量的是一组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 化情况,该指数一般由各国政府根据本国若干种主要食品、 衣物和其他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住 房、交通、医疗、教育、娱乐等费用而编制出来的,但选 择哪些商品和劳务价格编造指数,取决于各国的实际状况, 并无统一标准。
(二)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类 1、公开型的通货膨胀(Open Inflation) 完全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形式反映出来的 通货膨胀,它是在市场经济中表现出来的通货膨 胀形式。 2、隐蔽型的通货膨胀(Hidden Inflation) 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通货膨胀压力或通货膨 胀缺口时,由于价格被政府管制无法上涨,通货 膨胀不能通过物价上涨表现出来,而只能以排队 抢购、凭证购买、有价无货以及产品质量下降等 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社会总需求引 导社会总供给
S
1 社会总供 给决定货 币需求
4 3 2 货币需求引致 货币供给
D
Md
Ms
货币供给构成 社会总需求的 载体,形成有 支付能了的社 会总需求
①在国民经济总体经济均衡的条件下,包含两个平衡关系, 即:Ms=Md,D=S。 ②在主导关系中S→Md及Ms→D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③货币供求均衡代表了商品市场供求均衡。
二、货币失衡
货币失衡的类型:书上两种,补充一种 1、货币供给过多(大于货币需求):供给超量, 表现为物价上涨或强迫储蓄。 2、货币供给不足(小于货币需求):物价下跌, 资源闲置。 3、结构性货币失衡
三、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和失衡的关系
货币均衡是指的社会总供求均衡条件下的货币均 衡,或者说社会总供求的均衡是是国民经济的最 终均衡,它意味着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实现了 均衡。 从主导关系来看是: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引致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构成社会总需 求的载体,形成有支付能了的社会总需求,社会 总需求引导社会总供给。
第八章
货币均衡与失衡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及其治理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均衡是由物理学中引入的一个概念, 是用于描述市场供求相适应的状态;失衡又称非 均衡,是指市场供求不相适应的状态。
货币均衡:又称货币供求均衡,是指货币供给和 货币需求相适应的一种状态。货币均衡主要研究 货币供求的一致性问题。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或物价上涨的速度分类 1、爬行式的通货膨胀(Creeping Inflation) 温和, 3%以内,可以为社会承受,正常 2、步行式的通货膨胀(walking inflation) 平均物价上涨率约在3%-10%之间 3、跑步式的通货膨胀(Running Inflation) 严重,通货膨胀达到两位数以上,一般年通货膨胀率 在50%以内 4、奔腾式的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恶性,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并且开始成倍增 长,以致达到天文数字,是一种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
货币供求失衡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以后的均衡恢复途径
假设一:货币供大于求发生在社会有闲置资源
一方面会使总需求扩大,另一方面,超量的货币供 给量会把闲置的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从 而在社会总供给增加的基础上与社会总需求达到平衡。
假设二:货币投放过多发生在社会没有闲置资源
货币供大于求导致的社会总需求增加只会拉动物价上 涨,从而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新的价格水平上达到新 的均衡。
(三)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又称为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 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国民生产总值 缩减指数 =
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报 告期国民生产总值 100 % 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 期国民生产总值
2、非预期型通货膨胀(Unexpected Inflation)
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无法加以正确预测即不能确定是 否出现,也不能确定其上涨幅度。
(四)按照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分类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
四、通货膨胀成因理论(形成机理)
失衡关系分析:
国民经济失衡首先是由货币失衡引起的,是由货 币市场的不均衡导致商品市场的不均衡,即: 货币供求失衡→商品市场失衡 对于货币供求失衡:Ms外生变量 Md内生变量
货币供求的失衡往往 是人为干预的结果或货币 政策失误的结果。
货币供给Ms,是失衡的起点!
Ms →货币供求失衡→商品市场失衡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综合而论,中外经济学家不外乎从三不同角度去 定义通货膨胀: 一是从表现形式的角度定义通货膨胀,即把通货 膨胀定义为物价总水平上升 二是从成因的角度去定义通货膨胀,如从货币数 量、过度需求和成本上升等角度去定义通货膨胀 三是从综合角度去定义通货膨胀: 认为通货膨胀定义应体现的基本要点包括: 货币发行量过多是产生的原因;通货贬值是它的 实质;物价上涨是它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