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软硬件协同设计实验室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CAD实验室简介

浙江大学CAD实验室简介

∙简介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家“七五”计划建设项目,一九八九年开始建设,一九九○年对外开放。

一九九二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是多学科交叉的高技术研究领域。

本实验室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理论、算法及相关应用研究。

实验室的基本定位是:紧密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大力开展原始性创新研究及应用集成开发研究,使实验室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的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术交流的基地和高技术的辐射基地。

近二十年来,实验室依托浙江大学计算机、数学、机械等学科,作为项目负责单位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科重大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的基础研究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其中多项成果获国家奖励,并形成了一支学风正派、勤奋踏实、勇于创新的学术队伍。

实验室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外相关研究机构展开了广泛的学术合作和交流,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学术影响,曾被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列为中国TOP-LEVEL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曾两次获得由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先进集体及个人“金牛奖”。

实验室拥有一流的软硬件平台以及丰富的数字资源,热忱欢迎国内外研究人员来室工作和交流。

潘云鹤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鲍虎军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1.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模拟的前沿技术,解决产品模型的高效构建、可信分析、设计知识的有效表示与处理等关键问题,实现复杂产品设计开发所需的高效性、可靠性、集成性和智能性。

重点研究: 高性能产品建模技术、仿真驱动设计技术、虚拟样机、设计知识获取与重用、面向领域的专业CAD技术与系统等。

2.图形与视觉计算研究几何、材质、运动数据的获取、处理和表示的基础理论与算法,解决复杂对象的高效构建和逼真呈现等关键问题,研发高清影视、立体电视、三维游戏创作的软件系统,实现产业应用。

#浙江大学网络与媒体实验室简介

#浙江大学网络与媒体实验室简介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与媒体实验室简介网络与媒体实验室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智能交互与信息处理、下一代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学术方向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生、硕士生等 50 余名研究人员和 20 余名专职科研辅助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

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为鲁东明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 151 人才重点培养对象,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浙江大学信息中心主任),指导老师包括许端清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邢卫副教授、林怀忠副教授、董亚波副教授、王勇超高工;刁常宇讲师、赵磊讲师;朱文峤博士后。

实验室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以及重大横向合作项目,主要有:考古发掘现场遗存鉴别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参与单位)国家科技部面向创意设计的文物知识体系研究与知识库构建国家科技部设计素材智能检索技术研究<子课题)国家科技部敦煌莫高窟微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主要参与单位)国家科技部木构古建筑健康状态分析评估方法研究国家文物局基于数字技术的文化遗产基本要素整理、价值发掘与展示研究浙江省文物局中国石窟寺考古中 3D数字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敦煌遗书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及软件系统开发<子课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化应用示范国家科技部数字博物馆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国家科技部数字博物馆多媒体信息支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国家科技部文化遗产的个性化自适应展示方法国家科技部面向文化旅游现场服务的手持终端应用支撑系统国家科技部文物出土现场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与数字化记录解决方案<子课题)国家文物局数字博物馆关键技术系统及应用研究浙江省科技厅博物馆手持式导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浙江省文物局考古遗址发掘数据采集与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浙江省文物局浙江大学自主科研项目,西域文化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发网络支撑子平台、支撑重大文化遗址保护的物联网关键技术与装备系统实验室在图形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无线传感网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处于国内前列,自主研制了高精度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古代壁画高保真自动采集系统、航模摄影大场景三维重建系统、世界最大幅面高保真书画扫描仪、便携式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微气象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系统、环幕多通道立体展示系统、球幕展示系统、沉浸式人机交互系统、全息展示系统等设备,广泛应用于敦煌莫高窟、良渚文化遗址、金沙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西安凤栖原墓地、湖北熊家冢墓地等国内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发起成立了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浙江省)<国家文物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参与建设国家古代壁画保护项目中心<鲁东明教授担任副主任),在应用技术创新、科研成果推广方面已成为我国文物数字化领域的中坚力量,组织筹建的浙江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基地即将在紫金港校区落成<占地 3 亩、建筑面积 400平 M、投资 1800 万元)。

嵌入式软件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发展对策

嵌入式软件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发展对策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8,24(2):114~116Journal of Guangx iA cade m y of Sciences V o l .24,N o .2 M ay 2008收稿日期:2008201208修回日期:2008202201作者简介:霍汉强(1964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嵌入式软件研究工作。

嵌入式软件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发展对策The Bottleneck Proble m s and D evelop m en t Stra teg i es of E m bedded Sof tware霍汉强HUO H an 2qiang(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 530001)(Guangx i Co 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 on ,N ann ing ,Guangx i ,530001,Ch ina )摘要:分析嵌入式软件国内外发展概况,认为嵌入式软件发展存在技术人员精力不够、企业市场发散、国家税收政策给予的压力大、知识产权纠纷多、产业标准滞后、企业内外部联系不紧、人才教育及培训落后等颈瓶问题,建议企业要采取加强自身意识,敢于创新,统一产业标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对策来解决颈瓶问题,以促进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缓解嵌入式软件发展的压力。

关键词:嵌入式软件 发展 瓶颈 对策中图法分类号:T P 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378(2008)022*******Abstract :O 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e m bedded s oft w are in dom estic and in ternati onal devel opm en ts ,five m aj o r bo ttleneck p roble m s in e m bedded s oft w are devel opm en t including en terp rises structural p roble m s ,nati onal po licy issues ,in tellectual p roperty issues ,delay of industry standards ,backw ardness in pers onnel educati on and train ing w ere p i on ted out .R efo r m ati on in pers onnel train ing and en terp rise innovati on w as suggested to be strengthened .It can ,on a certain ex ten t ,p romo te the devel opm en t of e m bedded syste m s and relieve the p ressureof e m bedded s oft w are devel opm en ts.Key words :e m bedded s oft w are ,devel opm en t ,bo ttleneck ,po licy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当前的信息社会从传统的个人计算机时代进入了后PC 时代。

浙大精益产学研案例详解

浙大精益产学研案例详解

高校和合作方介绍浙江大学是中国首批“211工程”、“985工程”、“珠峰计划”、“111计划”实施高校,也是C9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

杭州浙大精益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浙大精益”)是一家以机械、电气、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为基础,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技术咨询和贸易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12年获得市“十佳”高新技术企业。

现有员工200余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60余人,占职工总数的80%;科研技术人员有150余人,占职工总数的75%,直接从事研发的人员140余人;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42人。

浙大精益主要研发和生产无损检测仪器、传感器、军工设备、冶金智能装备、标识涂料、防腐涂料和擦炮液等。

公司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产品的研发设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相继承接并出色研制了许多大型企业生产设备,逐渐确立了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出口到美国、欧洲、中东及南亚等地区。

合作项目名称、特点近期浙大精益和浙江大学现代制造工程研究院合作开发超声信号发射、接收及处理一体化模块,该模块作为在线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核心部件,可配备成各种无损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交通、管道、冶金、电子电路等行业,公司将该模块主要应用于钢管无损检测设备中。

浙大精益与浙江大学现代制造工程研究院基于已有的技术贮备,根据圆柱类部件和材料质量自动化在线检测的特点,研发基于旋转检测声场的超声信号发射、接收及处理的关键技术,最终实现无缝钢管自动超声无损检测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以获得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超声信号发射、接收及处理一体化模块,实现对圆柱类产品质量的有效监控,改变了我国高性能自动化在线超声无损检测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合作过程、问题和解决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对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在人才、科研条件和前期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浙大精益在超声检验方面的优势,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优势互补,高质量的完成各项研究任务。

国内院校微电子专业简介

国内院校微电子专业简介

国内院校微电子专业简介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成立于1986年,由原中国科学院109集成电路制造厂和半导体所微电子学部合并而成,2003年9月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是一所专业从事微电子领域研究与开发的国立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技术总体和中国科学院EDA中心的依托单位。

下设4个研究室和两个制造部。

设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1. 硅器件及集成技术;⒉微细加工与新型纳米器件集成;3. 微波电路与化合物半导体器件;4.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应用(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通讯与多媒体系统芯片、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开发)。

本专业一级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

作为一门交叉与综合性学科,跨专业学习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与潜力,因此微电子所欢迎并鼓励通讯与通信工程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软件类、光电技术、物理与应用物理学、材料学等相关专业的同学报考。

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硅器件及集成技术①英语②半导体物理③半导体器件□微细加工与新型纳米器件集成①英语②半导体物理或固体物理③半导体器件或电子线路□微波电路与化合物半导体器件①英语②半导体物理③半导体器件或电子线路□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应用(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通讯与多媒体系统芯片、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开发)①英语②模拟集成电路③数字集成电路或信号与系统或通信原理或电子线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建有材料和器件大楼、基础理论和理化楼、电子楼、超净楼、离子楼及专业图书馆等。

本所现有研究员69人,包括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现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生导师55名,硕士生导师53名。

本所是从事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电路及其应用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

浅论仪器学科《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建设

浅论仪器学科《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建设
2 0 1 2 , 2 7 ( 3 ) : 5 3 .
研究生创新思维、先进技术方法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 养。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尤其突出了“ 系统设计” 概念 , 强调 “ 软硬件协 同设计”的方法 。在嵌入式系统课程学 习过程
中, 最突 出 的问题 是 同学不 能一 下 子完 成 角色 转化 。对 于 本 专 业本 科 毕业 的研 究 生而 言 , 虽 然 在本 科 阶段 上 过 “ 嵌 入式结构设计” 与“ 嵌入式操作系统” 课程 , 但不少 同学还
甚至 哪怕 是有 些 失败 的地 方也 没有 关 系 , 关 键是 通 过学 习 与实践 , 培养了系统设计 的综合能力 , 更重要的是 培养 自 己系统设 计 中创 新意 识 , 从 而为 后续 的研究 生科 研 工作 打 下 比较好 的基础 。 三、 课 程建 设 过程 1 . 整 理 了课 程 建 设 的 思 路 , 在 课 程建 设 过 程 中 , 注 重
和掌握 , 注重创新思维 、 先进技术方法和实践 能力等方面 的培养 。
二、 课程 建设 思 想
通过课程建设小组 的集体讨论 ,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强 调了以下二个建设思想 : 一是分 主题进行讨论 , 可以最大 程度地结合同学的科研实际工作 ; 二是采用分组方式进行 材建设 。 在研究生教育中, 应定期开展学术活动 , 如举办前 沿性学术讲座 、 学术讨论会 、 学术报告会等 , 以增进学术交 流、 活跃科研思想 , 使研究生充分 了解专业领域相关学科 的研究 热 点 、 难点、 重 点 以及最 新研 究 成果 和 进展 , 激励 学 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促进学术创新 。 此外 , 改革考核 制度 , 注重综合能力 。对于研究生学业表现的量化评价不 应停留在仅靠课程考试 的低层次上 ,而应该 由课程学分、 科研成就和课堂表现等多方面组成, 而后者根据学生在讨 论课 、 实践课 和学术报告等 的表现评分 , 以减少应试 教育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性实验平台建设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性实验平台建设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性实验平台建设张建良;卢慧芬;赵建勇;吴越;齐冬莲【摘要】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can not only broaden thestudents'thinking and vision,stimulate the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and motivation of study,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in today's high-level university and the training mechanism for innovative personnel.Through the research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system based on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platform are explored.This platform will not only provide a good platform to supportfor cross-disciplina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but also help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pen-style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ary system construction.%学科交叉融合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及视野,激励创新意识和学习动力,而且有助于推动当今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协同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通过开展以跨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研究,探索基于学科交叉的创新性实验平台建设与实施,不但能够为交叉学科的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撑,而且有助于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和开放式一流学科体系建设的深入发展.【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年(卷),期】2018(037)001【总页数】4页(P173-176)【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创新性实验【作者】张建良;卢慧芬;赵建勇;吴越;齐冬莲【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9.20 引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在创新型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浙大计算机学院各大实验室介绍

浙大计算机学院各大实验室介绍

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其中多项成果获国家奖励,并形成了一支学风正派、
勤奋踏实、勇于创新的学术队伍。实验室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日本等国外相关研究机构展开了广泛的学术合作和交流,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学术影响,曾被
国际权威期刊 SCIENCE 列为中国 TOP-LEVEL 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曾两次获得由国家
我们的每个实验室介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官方介绍,另一部分是在这些实验室里的 师兄们经过一年或者是两年的生活的体验。
CAD&CG
CAD&CG 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唯一的一个国家重
点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是多学科交叉的高技术研究领 域。本实验室主要 从事计算机辅
助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理论、算法及相关应用研究。实验室 的基本定位是:紧密跟踪
1)数字图书馆(图书馆 2 楼):............................................................................ 10 2)跨媒体组(曹主 608 和 525 两个地方).............................................................11 3)动画组(曹主 404)..........................................................................................11 网络与媒体实验室 .......................................................................................................11 来自师兄师姐的介绍:.......................................................................................... 12 实验环境............................................................................................................... 13 CCNT 实验室 ............................................................................................................. 14 1)实验室概况 ...................................................................................................... 15 2)中间件小组 ...................................................................................................... 16 3)实验室环境 ...................................................................................................... 16 数据库实验室 ............................................................................................................. 17 Eagle 实验室............................................................................................................... 19 1)曹东 402 .......................................................................................................... 20 2)实验环境.......................................................................................................... 20 VIPA 视觉交互与图形学 ............................................................................................. 21 道富--浙江大学 VLIS 实验室....................................................................................... 22 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 ........................................................................................ 25 软硬件协同实验室 ...................................................................................................... 26 产品创新设计与信息智能处理..................................................................................... 26 二:联络导师教教程 ...................................................................................................... 27 三:浙江大学复试交流会 ............................................................................................... 29 四:更多的资料,你可能还会喜欢:.............................................................................. 30 这份资料凝聚了很多人的努力,大家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写下各自实验室的介绍。没有你 们,不可能有这份资料的呈现,在这里说一声谢谢,To all of you!!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PPT课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PPT课件
研究方向是嵌入式软硬件协同设计
• 现在是在美国加州大学
• 洛杉矶分校)领域专用计算中心
• 快乐难得 16:21:26
• 公派联合博士国外一年
硕士期间主要是在做FPGA的项目,也就是用VHDL 编IP核,以及做SoC的系统实现,项目有“面向 非特定人的嵌入式语音识别”,以及“面向智能 电网的物联网接入系统”
9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历史回顾
2002年在计算机系开始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的第一届招生,2006年评估后划归电气学院,至 今已经历时11个年头了。已毕业6届学生。
10
11
12
13
本专业历年考研情况
02级首届毕业生上研情况
1 黄振华 2 罗巍 3 蒋鑫 4 刘昂 5 陈晓军 6 王楠 7 谢暖 8 李伟芳 9 任秀娟 10 魏蕾 11 张红兰
[理] 微电子类(电路与系统):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 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 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
27
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见附表
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特点: 1、实验教学对工科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实验教学设备资源 3、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28
各专业主要工作岗位比较、适合人群分析:就业和继 续深造;分类、定位,就职门槛。
天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博士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北航博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内蒙古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
16
肖春华:03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20岁本科 毕业,23岁硕士毕业。现在北京工业大学读博。
北京工业大学嵌入式软件与系统研究所
男 深圳大学 男 出国留学 男 深圳大学 男 兰州大学 男 电子科技大学 女 长春工业大学 女 北京理工大学 女 四川大学 女 北京工业大学 女 石家庄铁道学院 女 广州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指导教师名单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指导教师名单

办公地点
601 406 112(东) 205 512 310 204(东) 501 407(东)
办公室电话
87951453 87951245 87953241 0574-27830689 87951247 85957691 87951992 87952699 87953078 8795185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研究所
姓名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地点:紫金港校区图书 信息中心B楼
办公室电话
88206683-501 88206683-506 88206683-514 88206683-507 88206683-407 88206683-510 88206683-509 87951045 88206683-512 87951780 88206683-513 88206681-524 13093730567/87951 780 88206681-529 88206681-转526 13957182998 13819192796,88206 681-521 88206681-518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人工智能所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
办公地点
410(东) 508(东) 306 517 414 213 502 403(东) 527或523 205(东) 503 515 503 501 501 工商楼215

基于SOC的实时操作系统分析

基于SOC的实时操作系统分析

基于SOC的实时操作系统分析摘要:随着芯片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设计时通常采用软件硬件协同的方法。

实时操作系统能够显著优化芯片的性能特征,同时还能优化设计的总体效益,降低其上市的时间,提高其可用性能。

因此,本文对基于SOC 的实时操作系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SOC 实时操作系统分析实时操作系统(RTOS)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基础和开发平台。

RTOS根据各个任务的性质和要求,进行资源(包括存储器、外设等)管理、任务的p普通的计算机系统当中,一般是通过软件来实现操作系统的设计的,对实时性也没有较高的要求,没有严格限制其所占用的内存。

但是基于SOC的实时操作系统在设计时对实时性有很严格的要求。

同时也苛刻限制了代码的长度。

但是与此同时,进行这种实时系统的设计时,也有很强的灵活性,它主要体现在:为了保障系统功能的实现,能够在芯片上设计额外的硬件,将实时操作系统的尺寸缩小,使其运行时间变快。

通常是利用新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来不断提高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能,而在基于SOC的操作系统当中,进行软硬件的协同设计,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机制。

在基于集成芯片RTOS设计当中,本文主要是通过采用I/O管理来实现软硬件的有效划分。

纵线调度对于HDTV解码芯片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它具有较强的非随机性,在选择算法时可以选用时间片这种调度方法。

为了将整个操作系统在调度上的总开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提高操作系统中芯片吞吐的总量,采用硬件来实现对所有总线的管理。

2 基于SOC的实时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第一,任务的调度。

在实施操作系统当中,对内核进行调度时需要确立基本调度单位,任务作为基本单位,其驱动通常都是事件或者消息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在设计任务时,需要根据对接收到的各项事件以及信息的处理来进行的,它具有循环性。

任务的状态在实时操作系统中表现出很多不同种类,任务的运行,任务的就绪以及挂起等等,但是一般来说,系统中在同一时间内只可供一种任务状态存在,不同的任务按照其级别的差异来通过各自的时间片,然后获得访问CPU的权利。

2023年CCF计算机系统大会手册说明书

2023年CCF计算机系统大会手册说明书

08.02最新、电子版会议手册下载信息更新详见最新电子版手册�.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官方网站:CCF 计算机系统大会(CCFSys ����)����年�月�日:上午、下午:报到下午(��:�� ‒ ��:��):前导论坛����年�月� ‒ �日:上午(��:�� ‒ ��:��):特邀报告下午(��:�� ‒ ��:��):技术论坛南昌国际博览城绿地铂瑞酒店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上饶大街����号(乘坐地铁�号线至国博站,出�号口即到)https:///CCFSys����会议须知02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F E D E R A T I O N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 F EDE R A T I O N南昌国际博览城绿地铂瑞酒店Primus Hotel Nanchang International Expo City电话 : ����-��������地址 :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上饶大街����号酒店信息03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F E D E R A T I O N2023年CCF计算机系统大会智能时代的计算机系统: 从研究到产业化酒店交通路线04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F E D E R A T IO N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 F EDE R A T I O N05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F E D E R A T I O N大会日程全天��:�� - ��:��下午��:�� - ��:���-体系结构优秀青年学者与博士生发展论坛���P��P��P��P��P��P��李超、侯小凤��:�� - ��:����:�� - ��:����:�� - ��:��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换届工作会议���陈贵海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年度工作会议���叶保留��:�� - ��:��大会主席致辞钱德沛 院士��:�� - ��:����:�� - ��:��学会领导致辞金海 教授本地组织单位致辞罗嗣海 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 ��:��工业软件的发展之路何积丰 院士��:�� - ��:����:�� - ��:��新形势下高性能计算的可持续发展钱德沛,院士��:�� - ��:��System Research is Dead, Long Live System Research!何征宇,蚂蚁集团平台技术事业群总裁��:�� - ��:��CCF-蚂蚁软硬协同基金发布钱德沛、何征宇��:�� - ��:���-概率型数据结构设计及其应用���杨仝、罗来龙�-智能边缘计算体系结构与软硬件系统���A 周知、吴松�-算力网技术论坛三层国际厅A郭得科、彭晓晖�-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论坛���C 黄华威、郑子彬�-新黄金时期下的处理器安全���B 吕勇强、胡伟�-高性能图计算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张宇、赵进�-高性能互连论坛���董德尊、雷斐�-量子计算系统���付祥、劳玲玲��-面向下一代异构计算的软件栈建设���翟季冬、李斌线下研讨会。

基于FPGA的软硬件协同测试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的软硬件协同测试的设计与实现

很难正确定位 , 也给产品的开发带来 了困难 。普通 的示波器或逻辑分析仪采样通道 和存储 空 间都很 小, 对运行结果的采集和分析都不方便。因此 , 测试
1 系统框架的设计
1 1 软 硬件协 同测 试 的原 理 .
软硬件协同测试是指利用 P C机模拟输入 、 输
收稿 日期 :0 60 —5 2 0 -10 作者简介 : 于 源 (9 0一 , , 1 8 ) 女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 集成 电路设计 , 视频编解码 ,aoy_ u un 6.o l crln y y a @1 3 cn ;
过程 中输入、 出设备 的选用, 输 往往会造 成成本增
加、 测试困难、 开发周期延长等问题。
响到产品竞争力 。传 统的测试过程 中, 设计者 需要 为待测设备 ( U ) D T 准备各种输入 、 输出设备, 来满 足待测设备的工作条件 。输入设备虽然能够为待测 设备提供实际的工作环境 , 但不易受人为控制, 我们 无法保证数据 的全 面性 , 易造成测试 中的欠 缺。 容
me t n ,wh l i lt n b o t r l c s o c i . I iw ft i iu to i smu ai y s fwa ewi o tt o mu h tme n ve o h sst ain,a meh d lg f e o l t o oo y o
HW/ W otsigi po oe ,w i ae ul d atg fP Srsucsa dhrwae Ssed S c- t s rpsd hc tk sflav naeo C’ eo re n ad r’ pe. e n h
FP GA t ie Oa c mpiht ec n r l n u cin a d t sa l h ahg - p e e l i iie t n l i u i z dt c o l h o tol g f n t n e t bi ih s e dr a- mebdr ci a s l s i o O s t o

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下的校企协同德育共同体——以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为例

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下的校企协同德育共同体——以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为例

WISDOM EXCHANGE区域治理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下的校企协同德育共同体——以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为例浙江大学软件学院 郭爽,苏腾摘要: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浪潮中,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自主可控至关重要,为国培养善于攻克“卡脖子”问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成为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责任。

通过全面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新生态,系统构建校企协同德育共同体,基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生涯全周期全方位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硬核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产学研深度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共同体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0-0254-000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浪潮中,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正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将大幅增加,专业学位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为国育才中彰显使命担当。

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新生态,探索构建学校、学院、企业三位一体的开放式育人体系,形成跨单位联动、多部门协同的德育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硬核的应用型人才,意义非常重大。

一、新时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快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学位〔2020〕20号),要求进一步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地位,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按照需求导向、尊重规律、协同育人、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规模结构,夯实支撑条件,全面提高质量,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

同步协同设计 同步协同设计是一种紧密结合的协同工作,多个协作者在相同的时间 内,通过共享工作空间进行设计活动,并且任何一个协作者都可以迅 速地从其他协作者处得到反馈信息!
1 二维协同绘图与三维协同标注。
研究的三个方面
Kim 等人开发了一个基于的三维协同标注系统 CyberView ,该系统 采用浏览器 /服务器结构, CyberView 使多个用户能够通过 Web 对服务 器端的三维模型进行浏览和标注,从而间接地支持三维协同设计。 2 同步协同的三维建模。 同步协同的三维建模支持多个设计人员在共享工作空间中对产品的 三维模型进行设计、修改和观察,它是提高产品三维建模速度和质量的 新途径 3 三维CAD模型的网上快速传输。 在同步协同设计,特别是集中式同步协同建模中,三维CAD模型能 否通过网络快速传递给协作者对协同设计的同步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在 网格模型的快速传输方面人们己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面片模 型的压缩传输、累进传输、流式传输等诸多方法
设计协同是pdm发展的必然趋势
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使 得市场快速多变、不可捉摸。以前,一流产品的优势平均可以保持几 年,而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只能维持几个月甚至几周。由于业务本身的 发展速度比以前快得多,企业必须通过重新定义它们的产品开发流程, 才可能长期更快地生产出更优秀的产品,并保持其竞争优势。 另外,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 已经成为产品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 上成为最杰出者,必须联合行业中其他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 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增强市场实 力。
INTRALINK 的主要功能
1)本地数据的集中管理; 2)从 INTRALINK 系统与设计环境(如PROE、Word 等等)的本地 连接;

高校实验室公共平台共建共享的研究

高校实验室公共平台共建共享的研究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No.6,2021 Sum No.5222021年第6期总第522期摘要近年来,“双一流”大学与“双一流”专业建设不断推进,高校实验室建设也迎来一波热潮。

该文在分析了高校实验室公共平台共建共享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共享意识不足、重复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高校实验室效率的提升有所裨益。

关键词实验室;公共平台;共建共享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Public Platforms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FAN Ganglong,QIN Xiaokang,WANG ZhaodiAbstract In recent years,constructions for a number of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pushed forward as for the"Double First-Class"initiative,and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has also come to an upsurg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 of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public platforms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awareness of sharing and repeated constru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laboratories,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Key words laboratories;public platforms;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1高校实验室公共平台的形成背景1.1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是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相比,实验教学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是由于实验项目种类繁多,所需的各类实验仪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验教学的发展[1]。

面向复合创新人才培养 推进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专访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韦巍教授

面向复合创新人才培养 推进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专访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韦巍教授

面向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推进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专访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韦巍教授安健;张鹏【摘要】本刊:您认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贵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实验教学理念方面实现了哪些转变?【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年(卷),期】2011(000)011【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改革;电工电子;浙江大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复合【作者】安健;张鹏【作者单位】《中国现代教育装备》编辑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82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韦巍简介韦巍,博士,教授。

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自动化专业。

1986年获浙江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1993年获中英ALCS奖学金赴英国Reading大学从事国际合作项目研究。

1994年获博士学位,同年晋升副教授。

1998年获德国DFG研究基金资助赴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1999年晋升教授,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国家“863”专项专家组成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和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浙江省电气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现任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国家级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的负责人,也是浙江省首批师德先进获得者。

近几年来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基金、浙江省重大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人才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20余篇。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学成果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参与的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以第一著者编著出版了九五规划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各1部。

浙江大学国家重点试验室

浙江大学国家重点试验室

附件2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简介一、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合我国能源战略与国民经济建设需求,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开展研究,并已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黄其励院士,实验室主任为骆仲泱教授。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总数50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38人,院士1人,教授27人,副教授15人,博导24人,硕导38人。

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 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 人、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 人、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2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5 人、国家跨世纪及新世纪人才7 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4人,优博提名2名。

2004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近年来共承担“973”项目首席项目1项,二级课题7项,“863”项目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杰出青年基金5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项,国家发改委创新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7项,攻关计划项目7项,“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课题10项,国际合作项目19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48项。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三、四等奖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2篇。

研究方向:1、化石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2、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3、低品位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4、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生成、迁移、测量及控制5、复杂反应系统中的理论模拟及数值试验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是多学科交叉的高技术研究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理论、算法及其相关的应用研究。

实验室的基本定位是:紧密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大力开展原始性创新研究及应用集成开发研究,使实验室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的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术交流的基地和高技术的辐射基地。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作者:————————————————————————————————日期: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标准与实现途径软件工程专业以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良好软件设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以及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推动软件产业不断开拓创新的动力与素质。

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设计与分析、软件项目管理、团队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对应ABET《EC2000》标准,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宽厚的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必要的技术基础和理论知识,包括程序设计技术、系统平台技术、软件工程方法等;(对应ABET《EC2000》标准1)2.具有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初步能力;具备软件系统的实现能力以及测试能力;具有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对应ABET《EC2000》标准2、3、5、11)3.了解本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获取新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对应ABET《EC2000》标准9、10)4.能认识和遵循职业规范与社会伦理道德,具有职业责任感;(对应ABET《EC2000》标准6、8)5.有一定的组织、沟通与职业发展能力。

(对应ABET《EC2000》标准4、7)一、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标准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制定以下具体标准,其中【X】为ABET《EC2000》标准中对应的第x条。

1、学科知识和理解力1.1 基础的数学和科学知识【1】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工程经济、管理、政治学、文学、法律、艺术等。

应用于SoC功能验证的快速处理器仿真模型

应用于SoC功能验证的快速处理器仿真模型

应用于SoC功能验证的快速处理器仿真模型
孟建熠;黄凯;严晓浪;葛海通
【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卷),期】2009(043)003
【摘要】针对处理器仿真模型在SoC功能验证中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域和空间域仿真冗余压缩的处理器快速仿真模型.基于时间域的仿真冗余压缩方法通过监测总线工作状态,消除总线空闲下的系统冗余仿真.基于空间域的仿真冗余压缩方法通过监测程序访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缩减访问本地存储空间时的冗余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保证仿真精度高于80%的基础上,可有效减少系统冗余的仿真事务;当2种方法联合应用时平均提高仿真速度60 27倍左右,从而提高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效率.
【总页数】6页(P401-405,522)
【作者】孟建熠;黄凯;严晓浪;葛海通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浙江,杭
州,3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37;TP332;TN47
【相关文献】
1.Synopsys为更快速的SoC验证推出下一代验证IP [J],
2.Synopsys为更快速的SoC验证推出下一代验证IP [J],
3.Synopsys为更快速的SoC验证推出下一代验证IP [J],
4.Synopsys为更快速的SoC验证推出下一代验证IP [J], 无
5.开源处理器Rocket的异构SoC原型验证设计 [J], 高营;鞠虎;刘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