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一章到第三章

《财政学》第一章到第三章
《财政学》第一章到第三章

财政学大纲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

1.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条件性市场缺陷包括:竞争失灵、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交易成本和偏好不合理。

原生性市场缺陷包括: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2.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纯粹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在效用不可分割性基础上,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的物品被称为混合物品,也称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物品按照属性可以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类,它们的生产和提供组合方式由四个要素构成。

3.政府与公共财政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凭借自己的特有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其目的是为国民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为目的的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与计划财政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表现为:服务内容不同、集中程度不同、法制化程度不同和管理机制不同。

4.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结果处在全体社会成员都比较满意的状态。

公平的评价指标有两种:

(1)贫困指数

(2)基尼系数

效率是指现有经济资源的使用结果可以给国民带来最大限度的满足。

第二节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矫正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能力。

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途径: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有两种作用方式。一种是直接方式,;另一种在间接方式。

2.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

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内容包括: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平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平衡。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实现途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主要通过两个方式得以实现,一是“自动稳定器”,二是自觉调节功能。

本章考点:

1.财政的概念

识记:

市场失灵

市场调节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本身固有的缺陷和不足,经济学上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也叫市场缺陷或市场失败,是指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人们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损失的影响,但行为人并未获得应有的补偿或者支付相应的成本,即私人得益(损失)与社会得益(损失)之间的非一致性。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混合物品

混合物品:也称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是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的物品。

公平与效率

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结果处在全体社会成员都比较满意的状态效率:是指现有经济资源的使用结果可以给国民带来最大限度的满足。

贫困指数

贫困指数:是指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评价分配结构的比较科学的指标。表示百分之一的人口拥有社会财富的比重。公式:基尼系数=A/(A+B)

洛伦茨曲线

绝对平均曲线和绝对不平等曲线之间的弧线为洛伦茨曲线

领会:

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有两种类型:

1.条件性市场缺陷

(1)不完全竞争

(2)外部效应

(3)信息不充分

(4)交易成本

(5)偏好不合理

2.原生性市场缺陷

(1)收入分配不公

(2)经济波动与失衡

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纯粹的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财政现象共有的特征

1.以国家为主体

2.以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为分配客体(对象),在价值构成上包括C+V+M,最主要的是M——剩余产品价值,货币表现为社会纯收入

3.以国家权力为根据,包括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

4.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这些公共需要的物质载体就是公共物品

5.以分配过程为自己的作用领域,典型的财政现象都表现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体现着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价值分配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内涵??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公平与差别、稳定与效率两对关系的集合。公平与效率总体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公平与效率之间也存在矛盾。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双赢,是所有政府永远的追求。

2.财政的职能

识记:

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的功能或能力,就是财政该“干什么”的问题。

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的矫正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功能。产生原因:

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是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的

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经济活动主体往往容易从自身的当前经济利益出发,产生短期行为,而市场提供的错误信息往往又会使他们走人歧途,这必然会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格局予以调整,矫正收入分配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经济稳定职能

经济稳定通常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国际收支平衡

自动稳定器

自觉调节职能

领会: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内容:

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

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3.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实现途径:

1.直接方式(如财政投资支出和政策经费拨款等)

可以使一些具有外部经济性的物品直接获得一部分资源供给,矫正市场供给不足的缺陷,结果具有确定性。

2.间接方式(如差别税收政策、价格补贴和财政贴息等)

通过财政工具,改变一些市场参数,间接引导经济资源投向,结果不

确定性较大。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和作用效果

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主要有两个:消费成本和可支配收入

1.调节消费成本是指通过商品税、价格补贴和公共提供等方式,改变某些商品的价格结构,进而调节不同阶层人们的消费成本和实际生活水平。

2.调节可支配收入是指通过累进的所得税、转移支付,或者直接调节工资结构等方式,改变不同阶层人们的可支配收入结构,实现可支配收入结构的相对公平。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降低基尼系数上。

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是指财政客观具有干预经济运行、减缓经济波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功能。

实现途径:

1.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调节

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自动稳定器及其作用原理

1.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

当经济过热而出现通货膨胀时,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增加,适用税率相

应地提高,税收的增长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从而可以抑制经济过热;反之,经济萧条时,收入下降,税收降低,经济复苏。当然上述作用是以所得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为前提的。

2.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的安排上。其效益正好同税收相配合,经济高涨时,失业人数减少,转移性支出降低,对经济起抑制作用。反之,经济萧条时,失业人数增加,转移性支出上升,对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刺激作用。

应用:

对现实的财政问题,从财政职能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

第一节财政支出范围与分类

1.财政支出范围

支出范围包括: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的费用、满足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费用、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费用和维护社会公平的费用。

2.财政支出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政府职能分类,根据经济性质不同,按照支出功能和用途分类。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

1.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集中、占有和使用财政资源的数量状态。

测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有两个:一是绝对量指标,二是相对量指标。

2.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财政支出都在不断增长。

3.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理论解释包括:

第一,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

第二,皮考克和卫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论

第三,经济发展阶段论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

4.中国财政支出规模

我国财政支出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呈现V型变动轨迹,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的相对量仍处于连年上升的态势。

第三节财政支出效益

1.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财政支出效益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计算效益的范围不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效益的表现形式不同。

2.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

公共定价包括:纯公共定价和管制定价或实行价格管制。

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的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考点:

1.财政支出范围与分类

识记: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就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源配置活动,是国家对所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分配的过程。

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取得商品和劳务。

领会:

财政支出的范围

1.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费用

2.满足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费用

3.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费用

4.维护社会公平的支持费用

财政支出的分类

1.按政府职能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安全支出、其他支出。

2.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按功能和用途分类: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2.财政支出规模

识记:

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支出规模反映着政府在一定时期集中、占有和使用财政资源的数量状态。

领会:

“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

德国财政经济学家瓦格纳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瓦格纳定律”——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社会公共需要的规模也随之增长,财政支出必然以比生产增长更快的速度增长。该规律也被称为“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

增长原因:

1.政治因素: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的扩张,在市场中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来执行和监督这些法律和契约的执行,因此,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与法律设施。

2.经济因素:

工业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人口集中,交通拥挤,住房困难,这就给政府增加了进行管理与协调的工作,即社会管理工作加重,对教育、文化、卫生、福利方面的支出。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由于需求的收入弹性上升,用于着方面的支出增长也要快于GDP的增长。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英国学者皮考克和卫斯曼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梯度增长理论

在以下假设的前提下: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意多交税

增长原因:

1.内在因素:

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就会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财政支出的增长就会与GDP的增长呈现线性关系。

2.外在因素:

社会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遇到一些危害安全的突发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等。应对突发事件,化解社会风险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政府会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以应对急剧增加的财政

支出。新的较高的税收水平取代了原有较低的税收水平,公共支出取代了私人支出,这就是所谓的“替代效应”。不时出现替代效应,使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梯度增长态势。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用经济发展阶段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他们把农业为主是社会称为传统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1.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政府投资性支出的大量增加,投资重点在基础设施。因为在早期阶段,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为私人资本的投入改善环境的,只有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引导大量私人资本的投入。必然公共支出总量增加。

2.中期阶段:

一方面政府投资仍然继续增加,因为需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又要满足经济发展对社会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所提出的新的

要求,但投资比重会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公众对社会消费支出的需求增加,政府在教育、卫生和安全等方面增加支出。

3.成熟阶段:

人们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满足公众更好层次的需求,提高在教育、卫生、福利和环保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提高国

民素质,保障国民经济福利水平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公共支出仍呈增长态势。由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向以人力资源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为重点。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理论解释(以上观点)

现实原因

1.政府职能的扩张

2.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质量的提高

3.人口规模增加

4.商品价格及服务费用上涨

5.科学技术的进步

6.突发事件

3.财政支出效益

识记: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

基本原理:

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

通过计算各个方案的成本——效益率,确定优先采用的次序。

步骤:

(1)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组织专家为支出项目制定若干

备选方案;

(2)用贴现率计算各备选方案的成本与效益及其比率,并排出优劣;(3)根据已确定的财政支出总规模,在选用项目的纯收益率大于零的前提下,从各备选项目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即现有支出规模能够达到的纯收益率最高的方案。

2.最低费用选择法

是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标准。

3.公共定价法

是指对政府通过财政支出为社会提供的某些公共物品收取适当费用

的办法,借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领会: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完整的财政支出效益涵义包括:

1.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2.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3.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4.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和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效益同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效益存在较大差别,特殊性:1.计算效益的范围不同

对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如企业,它只计算发生在企业自身核算范围以内的直接的、有形的所费和所得。

但政府除了要计算这部分所费和所得,还要考虑长期的、间接的、无形的所费和所得。

2.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微观经济主体的支出目的是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财政支出更重要的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3.效益的表现形式不同

微观经济主体支出效益的表现形式是单一的,只采取用货币计算的价值形式,就可以满足决策需要。

财政支出的效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除了可以用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外,还可以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如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社会事业发展等。该特性是前两个特性的派生。

应用:

根据理论阐述,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内容

第一节购买性支出

1.社会消费性支出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性质,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

一是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二是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为了提高行政管理支出效率和行政效率,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行政府机构改革。

2.社会投资性支出

政府投资的特点。政府投资的作用。政府投资应有其决策标准。

基础设施投资的概念、特点及投资的提供方式。

财政投融资的概念、特征、必要性,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财政农业投资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转移性支出

1.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的概念、特征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社会保障的筹资方式

社会保障的管理模式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2.财政补贴支出

财政补贴的性质与特征

财政补贴的分类标准有:财政补贴的政策和目的、财政补贴的用途、财政补贴的环节、财政补贴的最终受益者、补贴方式的不同等

财政补贴具有两面性: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考点:

1.购买性支出

识记:

社会消费性支出

是指财政为了保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维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并保证其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同时促进文

化、教育、科技、卫生和体育等公益性社会事业的发展而提供的财政支出经费。

行政管理支出

是国家财政用于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交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费用的开支。

国防支出

是财政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军队正规化建设和民兵建设方面的费用支出。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体育、文物、通信和广播影视等社会事业部门的经费支出。

公用经费???

公用经费是行政事业单位用于日常办公、业务活动方面的经常性开支。

定员定额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文教科学卫生单位是人员编制和财务收支限额来安排和控制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的管理制度

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也称财政投资,是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以财政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投资活动,主要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财政投融资

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控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要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称为“政策性金融”。

财政农业支出??

领会:

文教科卫支出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性质:

1.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内容:

第一,按照支出部门划分:

1.教育支出

2.科学支出

3.医疗卫生支出

4.文化教育与传媒支出

第二,按支出的用途划分:

1.工资福利支出

2.商品和服务支出

3.对个人或家庭的补助支出

定员定额管理的主要内容

1.定员也称定编。定员是国家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特点、规模大小、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量所规定的人员配置。

定员可以采取规定人员编制和定员比例两种方式确定。

2.定额是国家根据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客观需要,同时考虑其承担的业务量,结合国家财力的可能,对事业单位财力、物力的配备、使用、消耗、补偿以及成果等方面所规定的指标额度。

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意义、和主要内容

性质:

行政管理支出按其经济性质来说属于非物质生产性支出,其支出方向是社会消费,对国家财政支出而言,又属于购买性支出。

意义:

行政管理支出是国家机器存在和政府基本职能实现的保证,它为社会成员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主要内容:

吉大19春学期《财政学》在线作业一1答案

吉大18春学期《财政学》在线作业一-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社会保障体系中,()不与财政发生直接关系 A.社会保险 B.个人储蓄保障 C.社会救济 D.社会福利 正确答案:B 2.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 A.统收统支 B.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分级包干 D.财政收支包干 正确答案:A 3.以下哪一项不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A.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 B.提高再贴现率 C.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D.降低利率 正确答案:D 4.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 A.先发展,后维持 B.先维持,后发展 C.兼顾维持和发展 D.视具体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B 5.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应针对() A.政策性亏损 B.经营性亏损 C.两者都支持 D.两者都不支持 正确答案:A 6.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应该退出的领域是()

A.基础产业 B.基础设施 C.高新技术重大项目 D.一般加工工业 正确答案:D 7.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A.国家的政治权力 B.社会习惯势力 C.财政管理上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D.拥有资本 正确答案:A 8.()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 A.税收 B.公债 C.利率 D.政府投资 正确答案:C 9.以下哪种不是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手段( ) A.再贴现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存款准备金 D.利率 正确答案:D 10.公债同其他财政收入最大区别() A.固定性 B.灵活性 C.有偿性 D.强制性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下列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是() A.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B.政府性基金收入 C.国有资产收益收入

财政学第四章财政支出练习题及答案[优质文档]

第五章财政支出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经济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经济资源的支配和运用。在财政预算上,支出是指政府各部门可以支配的预算金额,即政府可以支配的总钱数。() 2、与财政支出(Fiscal Outlay)有关的另一概念是财政开支(Fiscal Spending),后者指政府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里实际上花掉的钱。如果“Fiscal Spending”大于“Fiscal Outlay”,则政府财政结算上会出现财政盈余;反之,如果“Fiscal Spending”小于“Fiscal Outlay”,则政府财政结算上会出现财政赤字。() 3、政府提供的最适公共产品规模也可以按以下规则来确定:将公共产品提供到这样一点上,在此点社会成员各自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相加后恰好等于(以放弃的私有财来计算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 4、某甲愿意放弃$1公共产品换取$1/2的私人产品,而某乙则愿意放弃$1公共产品换取$1/4私人产品。今设单位私人产品成本为$1,那么为改善甲、乙的经济福利,经济社会最好不放弃$1公共产品。() 5、如果公共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会导致政府财政开支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不断缩小,客观也上反映了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6、社会福利保障性支出的增长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公平状况。实际上,提高社会公平程度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均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 7、依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国防开支包括国防部门与其它部门所有用于维持武装部队,武装力量的费用,如购买军需品、军事设备、军事建筑、征兵,以及训练费用。对外军事援助项目,一般不属于国家的国防开支。() 8、公共支出按支出的性质可分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境支出等。() 9、国防支出是纯消费性支出,不形成资本。() 10、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二、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一般来税,个人收入中至少有三项得自于政府支出:()。 A、个人劳务收入的一部分 B、大部分转移支付

二学期作业公共财政学

2012-2013第二学期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公共收费 公共收费是指政府部门及其授权部门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依照有关规定收取的费用,其实质是用于补偿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 2、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法则是指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 3、税收豁免 税收豁免是外交豁免的一种。各国按照国际惯例或有关协议,在税收上相互给予驻在本国的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机构以及外交人员的一种外交特殊待遇。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述公共投资的特点 (1)公益性。公共投资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不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这是振幅的只能所决定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只能或主要靠政府来集中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 (2)无偿性。公共投资的使用一般是无偿的,无法通过计价收费的方式来补偿伙食只能得到部分补偿。政府投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企业和居民则无偿地

向政府上缴税款,然后政府再继续用于公共投资,从而间接地形成公共投资的循环。 (3)政策性。公共投资必须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因其投资主体的主导、超然地位,可以调节社会投资结构,以保证社会投资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2、预算经管体制包括哪些内容? 预算经管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预算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它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是财政经管体制的主导环节。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预算经管主体和级次,一般是一级政权即构成一级预算经管主体;(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3)预算经管权限的划分;(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3、简述我国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目标是指国家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所要实现的目的。它构成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财政政策中的主导方面。实现财政政策目标,首先要发挥财政政策手段的作用。同时还要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 我国的财政政策目标主要是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决定的,可分为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促进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加强。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③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④促进社会的公平分配。⑤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财力支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请论述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财政学第七章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目前占我国预算内财政收入的(95% )左右,而工商执照费、商品注册费属于(规费收入)。 2、财政收入按管理要求不同可分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二种。 3、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二种。 4、财政收入的基础部门是(工业部门)。 5、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划分方法,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而西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 6、财政收入的实质内容是(社会物质财富)。 7、财政收入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力役)形式(实物)形式(货币)形式。 8、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税收)收入。 二、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A )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2、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B ) A、税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3、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B)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及服务业 4、从社会总产品价值的构成来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C ) A、C部分 B、V部分 C、M部分 D、V+M部分 5、财政收入中的“专项收入”是指(C ) A、规费收入 B、国家垄断产品的税收收入 C、具有特定来源,按照特定目的建立并规定有专门用途的收入 D、出售国有财产收入 6、制约财政收入规模最重要的因素是(D) A、经济体制 B、分配制度及政策 C、价格变动 D、生产力发展水平 7、提高折旧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A) A、减少财政收入 B、增加财政收入 C、财政收入不变 D、无法确定 8、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收入是(C)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专项收入 9、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比发展中国家(A ) A、高 B、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 10、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单位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在国家预算科目中列为(B) A、事业收入 B、规费收入 C、公产收入 D、专项收入 11、作为财政收入核心依据的是(A ) A.政治管理权 B.公共资产所有权

财政学第一次作业

《财政学》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财政分配2、专卖收入3、特权收入 二、填空 1、国家财政是一个()范畴,同时又是一个()范畴。 2、原始社会末期,在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分化独立出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这就是()。 3、()的发展,()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的条件,()和()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是因()的产生而产生的。 4、()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机器。 5.封建社会,国家税收主要以()为主,()始终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方式。 6、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便利用()的形式取得收入。 7、新民主主义财政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活动来筹集,供应资金或物质资料,以保证革命战争和其他革命任务的需要。 8、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基本上采取()和()的形式。 三、单选 1、捐税是在()时期产生的。A、奴隶制B、封建制C、原始初期D、资本主义 2、预算最早产生于()。A、法国B、美国C、英国D、中国 3、平准,就是设置一个官方机构来()。A、评估商品B、平抑物价C、买入商品D、卖出商品 4、首次提出“财政赤字”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萨缪尔森 D、凯恩斯 5、新中国第一个概算编制于()。A、1949年10月B、1949年11月C、1949年12月D、1950年1月 四、多选 1、奴隶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包括()。 A、王室土地收入 B、贡物收入 C、捐税收入 D、学赋收入 E、掠夺收入 2、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开始对财经工作进行调整,其中对工商业的调整包括()环节。 A、调整产销关系 B、调整供需关系 C、调整劳资关系 D、调整公私关系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包括()。 A、专卖收入 B、税收 C、国有企业收入 D、官产收入 E、债务收入 4、在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隐蔽手段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税收 B、通货膨胀政策 C、发行国债 D、赤字财政政策 五、简要回答1、封建制国家财政特点。2、简述奴隶制国家财政支出内容。3、简述新民主主义财政特点。 六、论述1、论述财政是怎样产生的。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财政 3、公共产品 4、资源配置 5、社会公共需要 二、填空 1、国内生产总值从实物形态考察,它是一定时期全社会各种()、()和服务的总和。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但主要是()。 3、财政职能是()的本质反映。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 1、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 2、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3、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不可分割性和非盈利性。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 四、简答题 1、简述财政的一般特征。2、简述公共产品的特征。 3、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包含了哪些含义。 4、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五、论述1、从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上看财政的职能有哪些主要内容。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 2、成本-效益分析法 3、购买性支出 4、政府采购 5、转移性支出 二、填空1、()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2、()经常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 3、财政支出按收益范围分类,可分为()和()。 4、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来表示。 5、()是采购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三、单选1、财政支出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的趋势。A、上升B、降低C、平衡D、下滑 2、()支出是我国社会后备基金的主要来源。 A、基本建设支出 B、支援农业支出 C、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D、国防支出 3、效益分析中,对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采用()。

财政学第四章

第四章购买性支出

本章要点提示 购买性支出的概念及其对社会再生 产的影响 购买性支出的主要内容 财政投资性支出

本章内容引言 2005年某市政府通过政府采 购共购买办公用联想台式计算机136台,惠普激光打印机56台,办公用车5台,共支付供应商货款247.2万元。 通过本章学习,请思考该市 政府采购行为的性质是什么?会对当 地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第一节购买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购买性支出的概念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作为一般的市场主体, 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等。转移性支出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扶贫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式支出等。

第一节购买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购买性支出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偿性。政府在从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获取实现自身职能所需的商品和劳务过程中,政府把货币支付给家庭和企业部门,同时从他们手中得到所需的商品和劳务。 (2)等价性。等价性是由购买支出的有偿性特点决定的。政府购买是一种市场行为,是市场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交易时必须遵守等价交换法则。 (3)消耗性。在政府购买支出活动中,商品和劳务一经被政府购买,它们将在政府职能的实现过程中被逐渐消耗掉,与生产部门的生产要素的消耗使得生产要素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节购买性支出的一般分析二、购买性支出对社会再生产 的影响 (一)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 财政的购买性行为是在市 场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因 此,这类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必 然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 的影响。

财政学教案 讲义第七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七章转移性支出 7.1社会保障与财政 7.2财政补贴 7.3其他财政支出 7.1社会保障与财政 7.1.1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收入未能达到应有水平,以及由于其他原因而面临困难的公民,给予货币或实物形式的帮助,以保障社会成 员能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平的活动。 社会保障支出是和社会保障制度密切相关的财政支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早诞生于19世纪的德国,至今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帮助其公民克服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有年老、残废、疾病、工伤、失业、自然灾害、贫困等对生活的影响,而面向所有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制度,被誉为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大“制度发明”,它的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它是确保社会公平,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重要手段;②它是确保社会安定,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③它是确保市场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1.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1)社会性 社会保障的实施主体是政府,目的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社会保障的范围覆盖整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应该被排斥或遗漏在社 会保障之外。政府介入社会保障活动,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克服保险 市场上的逆向选择的需要、家长主义的表现、降低决策成本的需要、实现收入分 配公平的需要。 (2)强制性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以立法的形式来保证社会保障参与的强制性。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 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及职工,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障, 按规定缴纳保险费,违反者必须负法律责任。 (3)互济性 社会保障参与的强制性,使得利益从风险小的人的向风险大的人转移,其实质是通过社会保障把个人风险分散给全社会。 (4)福利性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从性质上说,它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目的是造福社会,而非出于盈利的目的。因此,社会保障决不能商业化, 社会保障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能挪用。 2.社会保障模式 (1)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全民性和普遍性的保障原则为核心,全体居民和公民不论其有无收入和是否就业,都可享有国家制定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由于全民都享 有受保障的权利,因此,这种模式下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国家的税收。在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作者:————————————————————————————————日期: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A最终成绩:100.0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5.0 分)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知识点: 用户解答: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2.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是() (5.0分) 税收收入 共有资产收入 公债收入 使用费 知识点: ?用户解答:税收收入 3. 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5.0分)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抚恤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社会保险 4.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采用的是() (5.0 分) 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比例税率 5.高税率不等于高税收,低税率不等于低税收的原理,是在下述的原理中说明的: () (5.0分) 哈罗多――多马模型 理性预期理论 永久性收入理论 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知识点: ?用户解答: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6.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主要实行:( ) (5.0 分) 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消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中性”公共财政政策 紧缩性公共财政政策 知识点: 用户解答: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7.当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税负()(5.0 分) 不转嫁 易向后转嫁 由纳税人自己负担 易向前转嫁 知识点: ?用户解答:易向前转嫁 8. 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5.0 分) 生产性 非生产性 购买性 转移性 ?知识点: 用户解答:非生产性 9. 税负转嫁的程度取决于() (5.0分)

财政学平时作业一word版

新《财政学》平时作业(一、二)(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第1~3章) 一、名词解释(注:括号内数字表示教材的页码,下同。) 1.财政分配:在整个社会产品分配中分化独立出来的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P.4) 2.专卖收入:指国家对某些厚利产品实行垄断经营所取得的财政收入。(P.8) 3.特权收入:国家对矿山、森林、湖泊等自然资源以及铸币等经营权,进行出卖和发放许可证而收取许可费等而构成的财政收入。(P.8) 4.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简称GDP。它从最终产品角度反映各生产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全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总量指标。 (P.22) 5.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P.25) 6.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即国家的分配。(P.26) 7.公共产品: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主要指公共部门向整个社会的成员提供的产品,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如国防。(P.27) 8.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的本质反映。 (P.33) 9.资源配置:是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P.34) 10.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等。(P.48) 11.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P.44) 12.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效益的比率,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据此支拨和使用财政资金。(P.74) 13.公共劳务收费法:是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来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P.77) 二、填空 1. 国家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P.2) 2.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 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 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P.4) 3. 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收入主要包括:(1)王室土地收入;(2)贡物收入和掠夺收入;(3)军赋收入;(4)捐税收入。(P.5) 4. 奴隶制国家财政支出有王室支出、祭祀支出、军事支出、俸禄支出、农业、 水利等生产性支出。(P.6) 5. 封建制国家财政的收入主要包括:(1)田赋捐税收入;(2)官产收入;(3)专卖收入;

福师11春学期《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_二答案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不属于财政的基本职能的是()D. 公平及效率的均衡 2.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C. 经济及社会效益 3. 土地增值税实行()B. 超率累进税率 4. 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产品是兼备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混合产品 5. 社会保障经费应该是()D. 由企业、国家、个人承担 6. 公债最初的功能是()A. 弥补财政赤字 7.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经济建设支出的是()D.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8. 财政及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D. 财政政策及经济兴衰的关系以及财政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9. 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应针对()A. 政策性亏损 10. 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C. 17% 11. 下列属于补偿性支出的项目有()C.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12.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B. 向银行透支

13.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点( ) D. 使用的无偿性 14.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15. 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及财政发生直接关系B. 个人储蓄保障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市场 17. 属于财政收入中的专项收入的是()A. 教育费附加收入 18. 在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分配采取的形式是()C. 价值形式 19. 当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呈剧烈波动,应采用()B. 双紧 20. 国家征税凭借的是()A. 国家的政治权力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包括()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救济 D. 优抚安置 E. 社会互助 2. 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 A. 税收收入 B. 国有资产收益 C. 债务收入E. 其他收入 3.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

财政学第七章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投资主要用于( )。 ①重要的社会投资②重要的生产性项目投资③非生产性部门的投资④重要的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 2.政府进行投资的主要依据是( )。 ①投资的内在成本的大小②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③投资的生产成本与收益④投资的社会成本的大小 3.基础产业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 )。 ①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的特定经济部门②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经济部门③具有显著的竞争性特点的产业部门④具有明显的内部经济效应的特定经济部门 4.在国民经济中,对经济的发展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产业部门是( )。 ①基础工业②基础设施③主导产业④新兴产业 5.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与服务面向全社会,从而使其具有( )。 ①公用性和独占性②非公用性和非独占性③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④公用性、非独占性和可分性 6.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 )。 ①产出与需求的波动较大②产出波动大,需求弹性不大③产出波动小,需求弹性大④产出与需求的波动较小 7.基本上不会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造成扭曲的支持政策,称为()。 ①“绿箱政策” ②“黄箱政策” ③“蓝箱政策” ④“红箱政策” 8.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的政策,被视为()。 ①“绿箱政策” ②“黄箱政策” ③“蓝箱政策” ④“红箱政策” 9.一些与农产品限产计划有关的补贴,称为“蓝箱政策”。 ①“绿箱政策” ②“黄箱政策” ③“蓝箱政策” ④“红箱政策” 10.国家物资储备是国家的( )。 ①长期战略性后备,②短期性后备③重要的年度储备④保障人民生活基本需要的后备 11.对农业科学研究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是( )。 ①农民②政府③社会④农业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投资主要用于( )等方面。

《公共财政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财政学》在线练习一 一、判断题 1、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2、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条件。(×) 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4、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四项原则的核心是公平。(√) 5、从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相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 张的趋势。(×) 6、我国预算内投资在转轨时期比重下降,这与GDP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正好相 反。(×) 7、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 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高低。(×) 8、商品和劳务的最后售价不同,其所承担的增值税额也就不相同。(×) 9、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10、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 二、名词解释 1、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支出本身不直接形成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仅仅是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单方面的货币或实物的授予。它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公共财政补贴支出、国债利息支出、国际组织捐赠支出和对外援助支出等。 2、纳税期限:是国家税收制度对纳税义务人规定的缴纳税款期限。税制构成要素之一。 3、公共收费:广义的公共收费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收费,包括管理性收费和财政收费。现代意义的公共收费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费。 三、简答题 1、请简述税收的含义。

答: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它是各国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基本的形式。税收属于分配范畴,它的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税收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请简述我国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答:财政补贴的性质:(1)是财政支出中转移支付的一种,国家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转移给补贴领受者;(2)由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付;(3)不需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 财政补贴的分类: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其它分类:(1)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2)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别;(3)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补贴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4)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以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5)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3、请简述公共投资的含义。 答:公共投资指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所必须的资产花费的财政支出。即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投入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四、论述题 1、请论述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应债能力、偿债能力、使用效益。 (1)应债能力:社会中应债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水平是制约国债规模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债客体,是指承购国债的资金来源,可以用一国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国民收入来表示。国民收入越多,应债能力越强,这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二是应债主体,指承购国债的企业、机构和居民,一般地,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较高,收入中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的投入相对比较低,承购国债的能力相对较高;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2)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使用效益:国债的使用效益是国债规模的决定性因素,适度的国债规模不仅要从有关指标的相对数和绝对数来看,还要从国债最终的使用效益来考察。

西南大学14秋《公共财政学》1-5次的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自由市场机制运行的无法配置资源的这种状况称之为市场失灵,其表现:公共物品失灵;外部性失灵;垄断性失灵;风险和不确定性;收入分配失灵;宏观经济的失衡。 (2)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有哪些方面? 公共财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职能:A: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公共财政应为全社会提供公关物品和公共服务,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矫正外部效应和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B: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运用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整收入分配在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C:财政稳定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3)政府对负的外部效应采取矫正性税收的做法。 矫正性的税收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其操作办法是: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4)政府对正的外部效应采取财政补贴的做法 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与外部边际效益相等。 (5)如何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 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规则下的**均衡,它被称作“中间投票者定理”。根据中间投票者定理,简单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那个提案会最终获胜。因为选择该提案会使整个社会的效益损失最小,或者说,会使整个社会获得的效益最大。实际上,只有中间投票者可获得其最偏好的结果。多数规则所能保证的是,所有投票者的最偏好的结果和最终达成的**均衡的偏离度最小。中间投票者定理告诉人们,任何一个政党或**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6)在**市场上参与投票过程的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效率有何影响。 政府部门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同私人部门生产或提供私人物品或服务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缺乏竞争,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目标,公共物品或服务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将公共权力的极大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公共权力的大小又与其所控制的社会资源的数量正相关,从而与政府预算的规模正相关,其结果也就不言自明:追求公共部门权力的极大化必然带来政府预算规模的极大化。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们对政府预算极大化的追求,必然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过剩,而高于其最佳的供给水平 二、(1)瓦格纳认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原因如下:A、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随同递增,以及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门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都有赖于公共部门活动的加强。B、政府从事物质生产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增加了。C、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了。(2)皮考克和魏斯曼认为: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总是同步增长的。具体解释如下:一是内在因素。在税率不变的税收制度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增加,政府所征得的税收收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完整版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 业一满分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 )。 A. 政策咨询 B. 政策制定 C. 政策执行 D. 政策评估 满分:2 分 2.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A. 收支大体平衡,略有少量赤字 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C. 收支相抵,不多不少 D. 是绝对收支相等 满分:2 分 3. 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 A. 先发展,后维持 B. 先维持,后发展 C. 兼顾维持和发展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满分:2 分 4.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满分:2 分 5.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渐进主义模型 C. 过程模型 D. 团体理论模型 满分:2 分 6. 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 A. 统收统支

B.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 分级包干 D. 财政收支包干 满分:2 分 7.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满分:2 分 9. 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 A. 零售环节 B. 批发环节 C. 消费环节 D. 生产环节 满分:2 分 10.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 动用财政结余 B. 向银行透支 C. 增加税收 D. 发行国债 满分:2 分 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满分:2 分 12. 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秋季公共财政学第一次作业

2012年秋季公共财政学第一次作业2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被称为()。、 A. 税收的逃避 B. 税收的归宿 C. 税收的转移 D. 税收的转嫁 2.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的财政收入被称为()。、 A. 税收 B. 政府收入 C. 国民收入 D. 集体收入 3. 竞争和利润动机将导致个人在追逐个人利益时能满足公共利益的要求,市场机制像“看不见的手”引导经济 以最可行的方式进行生产,提出这种观点的是()。 A. 凯恩斯 B. 亚当斯密 C. 科斯 D. 里根 4. 18世纪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认为,政府应该积极促进贸易和工业。倡导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 、 A. 亚当斯密主义 B. 凯恩斯主义 C. 重商主义 D. 重农主义 5. 税收负担经转嫁后最终的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被称为()。 A. 税收的逃避 B. 税收的归宿 C. 税收的转移 D. 税收的结果 6. ()是政府各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性支出,这些支出通常可以获得相应的商品与劳务。 A. 消耗性支出 B. 投资性支出 C. 国防支出 D. 教育支出 7. 在多数票决策制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囚徒困境 B. 循环投票困境 C. 选择困境 D. 投票困境 8. 按课税对象数额大小,规定不向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的税率被称为()。 、 A. 比例税率 B. 累进税率 C. 累退税率 D. 固定税率 9. 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是()。 A. 增值税 B. 消费税 C. 所得税 D. 营业税 10. 政府以信用形式从社会上吸收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或满足其他财政需要的手段被称为()。 、 A. 公共投资 B. 公共支出 C. 财政支出 D. 公债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税收转嫁的类型包括()。 A. 前转 B. 后转 C. 消转 D. 税收的资本化 2. 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 A. 有限信息 B. 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有限控制 C. 官僚主义 D. 政治过程的局限性 3. 亚当·斯密主张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主要在于()。、 A. 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B. 保护人身安全、 C. 举办公共工程 D. 管制市场 4. 政府的收入再分配项目主要包括()。、

财政学作业正确答案

财政学作业正确答案 1.(第二章)在以下哪种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会自动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A. A. 完全垄断 B. B. 寡头垄断 C. C. 完全竞争 D. D. 自然经济 正确答案:C 2.(第三章)以下四个选项分别为四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请根据此系数判断出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是: A. A. 0.1 B. B. 0.2 C. C. 0.5 D. D. 0.8 正确答案:D 3.(第三章)以下哪一项可最直接实现财政纠正收入分配不公职能: A. A. 消除不完全竞争 B. B. 维持物价稳定 C. C. 解决信息不对称 D. D. 转移支付 正确答案:D 4.(第四章)当参与集体决策人数较多,且各方利益冲突较大时,不宜采用: A. A. 一致同意规则

B. B. 多数投票规则 C. C. 加权投票规则 D. D. 否决投票规则 正确答案:D 5.(第五章)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公共产品: A. A. 水利工程 B. B. 高铁 C. C. 国防 D. D. 义务教育 正确答案:B 6. (第六章)以下哪项支出不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 A. A. 国防支出 B. B. 行政管理支出 C. C. 科教文卫支出 D. D. 农业支出 正确答案:D 7. (第七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 明补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高的效用 B. B. 和暗补相比,明补更有助于实现政府对某种商品进行补贴的目标 C. C. 暗补可以使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数量更多 D. D. 实物补贴是暗补的一种形式 E. 填空题. 填空题

正确答案:B 8. (第十章)税收的形式特性不包括: A. A. 强制性 B. B. 非直接无偿性 C. C. 自愿性 D. D. 固定性 正确答案:C 9. (第十一章)关于商品税的税收归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从供给方征税还是从需求方征税导致的税收归宿是相同的 B. B. 需求弹性越大,需求方承担的税负比例越大 C. C. 供给弹性越大,需求方承担的税负比例越大 D. D. 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弹性大小关系决定了双方承担税负的比例 正确答案:B 10.(第十二章)按照反弹性法则,应该对以下哪种商品征收比较低的税率 A. A. 大米 B. B. 卫生纸 C. C. 高档家具 D. D. 食盐 正确答案:C 操作题 1.(第十章)拉弗曲线说明了税率和税收间的一维相互关系。现实中更加复杂的情形可能需考虑同时对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进行征税,试作图指出二维征税情形下的拉弗禁区。

2013下半年财政学课程第一次作业

问题1 得2 分,满分2 分 16、以下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答案 所选答案: A. 行政管理支出 B. 文教科卫支出 C. 国防支出 问题2 得2 分,满分2 分 17、转移性支出的特点是() 答案 所选答案: A. 单方面 B. 无偿 D. 再分配性 问题3 得2 分,满分2 分 11、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答案 所选答案: B. 社会保险 问题4 得2 分,满分2 分 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方面答案 所选答案: A. 公共产品

B. 外部性和优效品 C. 垄断 D. 信息不对称 问题5 得2 分,满分2 分 6、物价稳定是指通化膨胀率为() 答案 所选答案: B. 3%—5% 问题6 得3 分,满分3 分 7、财政稳定职能其实是政府财政克服市场缺陷。()答案 所选答案:错 问题7 得3 分,满分3 分 5、财政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规模应力求完全相等。()答案 所选答案:错 问题8 得2 分,满分2 分 14、以下属于间接财政补贴的是() 答案 所选答案: B. 减低运费 C. 减免出口税 D. 出口退税

问题9 得3 分,满分3 分 10、因为国防是纯粹的公共产品,所以它的生产和提供过程都不可能有市场和企业介入。() 答案 所选答案:错 问题10 得2 分,满分2 分 20、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答案 所选答案: B. 支持价格改革 C. 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D. 对财政经常性支出发挥了一定的调节和矫正作用 问题11 得2 分,满分2 分 4、我国贫困线的为() 答案 所选答案: A. 适量饮食费用/恩格尔系数 问题12 得2 分,满分2 分 7、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目前在我国的主体是() 答案 所选答案: B. 政府 问题13 得2 分,满分2 分 2、财政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是()。 答案 所选答案: A. 私有制的出现

财政学第七章税收制度上练习题及答案范文

第七章练习题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税收体系的结构,是指税收体系中各类税收的组合以及各类税收在组合中的相对地位。不同国家的税制结构大致相同,并且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2、一般情况下,以间接税为主且累进性较强的税制结构,通常比以直接税为主且累退性较强的税制结构,社会公平程度较高一些。() 3、名义税率是税法规定的税率,有效税率是纳税人实际负担的税率。由于按照税法征税的税基一般不是全面税基,在诸多减免规定作用下,使应税税基远远小于实际税基,导致名义税率与有效税率并不相同。() 4、个人所得仅对货币收入征税,那么其税率越高,非货币收入,特别是实物收入对劳动者的吸引力就会越大。() 5、对公司企业实行的各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时期、一定经济环境下,确实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某种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过度的税收优惠,往往诱导某些公司企业在决定投资方向时,首先考虑如何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而不是考虑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合理资源配置,其结果是对经济增长反而产生消极影响。() 6、公司交纳公司所得税后,税后利润作为股息分配给股东的部分,通常还要与股东的其他收入一道交纳个人所得税。这在税收理论上不属于重复课税。() 7、就商品或劳务的各个流通环节上的增值额征税,体现了流转税的“税不重征”优点。()

8、增值税的计征是以商品销售额为依据,允许从计税环节的销项税款中扣除上一道环节已经交纳的进项税款,并且整个操作程序都是在一套严密的发票管理制度下进行的。这就在简化税务管理与防止偷漏税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9、增值税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对资源配置的扭曲作用被降到最低限度。() 10、对商品或劳务征税,将由商品(劳务)的生产者或销售者直接承担,无法转嫁给消费者。() 二、选择题(从A、B、C、D……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个人所得税具有以下优点:()。 A、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 B、有助于经济社会实现收入平等化目标 C、发挥内在稳定器作用 D、符合税负担分配的“利益原则” 2、各国税务当局出于实际需要,通常要对“全面所得”概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税法规定的用于税收目的的所得计算。这些调整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A、出于计算方便考虑而进行的调整 B、基于公平考虑而进行的各种调整 C、出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考虑而进行的调整 D、基于激励目的考虑而进行的各种调整 3、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有选择性地对某些消费品课税,即特别消费税(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