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调适第五讲 和谐家庭与幸福婚姻
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
![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5306ff36a300a6c30c229f9c.png)
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篇一:心理健康与调适第五讲和谐家庭与幸福婚姻心理健康与调适第五讲和谐家庭与幸福婚姻今天我们讲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第五章,幸福婚姻与和谐的家庭。
在这章里面我们主要要讨论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婚姻与家庭的结构及其关系;第二个要讨论的问题是和谐家庭如何来进行有效的调控。
一、婚姻与家庭(一)每个人都是多因素的“系统”先看第一个问题,关于婚姻与家庭。
在这个问题里面,我们首先要去掌握和了解的一个概念是每个人都是多因素的一个“系统”。
一个家庭里面有若干个人,每一个人作为这一个个体而言,他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而且这一个“系统”是多因素的。
为什么说这一个人是多因素的呢?因为每一个个体他都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构成的。
每个个体都是生活在有各种压力因素构成的“系统”中间的。
所以,当这一些“系统”平衡的时候,我们就能体会到包括来自于这一个家庭本身所能感受到的幸福。
如果这一些系统处于不平衡或失平衡状态,那我们就不能感受到这个中间的幸福和快乐。
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一个个体本身它有更多的因素构成,如家庭里面的每一个个体的人格肯定都不一样,哪怕是同卵双生,这两个小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能够看得出他们的性格,其中有一个小孩子更像妈妈,而其中有一个小孩子却更像他爸爸,尽管两个人从五官、长相、身高都非常像,有的甚至于爸爸妈妈都分不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但他们的人格结果一定是有区别的,有的甚至于会表现出区别的差异性很大。
再比如说每个人应对困难的方法都有各自的经验,你来应对这样的困难有你的那一套成熟的方法,我来应对这一套方法有我成熟的一套方法,而你的那一套方法跟我的那一套方法之间不一定有可比性,更不可能兼容。
这就相当于在学校里面同样读高三年级的两个学生,大家都非常地想要获得好的成绩,考取好的大学,你的读书成绩比我好,我很羡慕你。
我很想把你的那一套方法学过来为我所用,如你记忆的这一套方法为什么你只要抄一遍课文你都记住了,而我一定要先理解再读才能够理解。
心理学与家庭 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
![心理学与家庭 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6a6005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d.png)
心理学与家庭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心理学与家庭: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它承载着爱、关怀和支持。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导致家庭内部的紧张和不和谐。
在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方面,心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对于家庭关系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
一、了解家庭成员的个性特点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是基于彼此的个性特点展开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情绪表达习惯和行为特点。
了解家庭成员的个性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们相处,并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心理测评工具,如著名的Myers-Briggs类型指标(MBTI),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特点,促进相互包容和理解。
二、改善沟通方式良好的沟通是家庭关系和谐的基石。
然而,沟通问题常常是导致冲突的主要原因。
因此,改善沟通方式是构建幸福和谐家庭的重要步骤。
首先,家庭成员应该学会倾听。
倾听是理解他人需求和感受的关键。
通过积极倾听和表达共情,可以增强亲密感和沟通的有效性。
其次,家庭成员应该学会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使用“我”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待,而不是批评或指责他人,可以减少争吵和冲突的发生。
三、家庭共处的情绪管理情绪是家庭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积极的、健康的情绪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和满足感。
而负面的情绪,如愤怒、沮丧和焦虑,则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家庭成员应该学会更好地管理情绪。
首先,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的存在,并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
其次,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支持和理解,给予彼此情感上的安慰和建设性的反馈。
四、培养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和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是家庭内部凝聚力的来源。
家庭成员应该共同探索并确认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如信任、尊重和关爱。
同时,也应该设定共同的目标和期望,并为之努力奋斗。
这种共同的努力将进一步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推动家庭关系向着更加幸福和谐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升幸福感(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升幸福感(心理健康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5720e9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7.png)
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升幸福感(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升幸福感(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在如今的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
我们面对的生活压力以及各种挑战都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而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之一。
因此,如何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在这场心理健康讲座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大家提升幸福感并迈向更好的生活。
1. 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基础。
通过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可以改善身体状况,减轻压力感,提高身心的幸福感。
2. 积极面对挑战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而积极面对这些挑战并学会应对它们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寻找问题中的机会和积极因素。
同时,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局限,不将困难看作是无法逾越的障碍,而是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幸福感和心理满足感。
3.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人际关系对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保持积极的人际互动。
通过和家人、朋友、同事交流,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我们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满足感,减轻心理压力,提升幸福感。
4. 保持积极心态积极心态对于提升幸福感至关重要。
我们要学会积极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和希望。
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要保持乐观,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同时,培养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参与积极阳光的活动,可以帮助我们积极面对生活,提升幸福感。
5. 寻求专业的帮助最后,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困扰或问题,不要犹豫寻求专业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家可以为我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和问题。
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心理调适方法,并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以促进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心理健康辅导如何处理家庭和婚姻问题
![心理健康辅导如何处理家庭和婚姻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c12a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0.png)
心理健康辅导如何处理家庭和婚姻问题在当今社会,家庭和婚姻问题是许多人心中的痛点。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压力的增加,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稳定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心理健康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家庭和婚姻问题,促进家庭的和谐与美满。
一、了解家庭和婚姻问题的本质家庭和婚姻问题通常源于夫妻间的沟通不畅、信任缺失、角色冲突、情感疏离等多种因素。
了解家庭和婚姻问题的本质是处理问题的第一步。
心理健康辅导可以帮助人们整理思绪,分析问题的根源,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寻找解决方案。
宏观层面包括家庭价值观的认同、夫妻关系的重建等。
心理健康辅导师可以帮助夫妻共同制定家庭规则与价值观,并提供夫妻关系改善的指导。
微观层面则需要借助心理健康辅导师的帮助,探索个体的内心和情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康的沟通方式。
二、培养夫妻间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是维系夫妻关系的关键。
心理健康辅导可以帮助夫妻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积极表达、尊重等。
通过改善沟通方式,夫妻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提高相互间的信任与情感连接。
同时,心理健康辅导还可以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帮助夫妻在冲突和矛盾出现时保持冷静和理性。
通过有效的情绪管理,夫妻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控制自身情绪,避免情绪对问题的干扰。
三、建立夫妻关系中的亲密连接亲密连接是夫妻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健康辅导可以引导夫妻建立有效的亲密连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夫妻可以通过沟通、分享、共同兴趣等方式增加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同时,心理健康辅导还可以帮助夫妻解决性问题、解除性压力,促进夫妻之间的性和谐。
合理的性观念和性沟通对于夫妻关系的稳定和美满至关重要。
四、处理婆媳关系和父母关系除了夫妻关系之外,婆媳关系和父母关系也是家庭和婚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辅导可以帮助夫妻处理婆媳关系中的问题,提供沟通技巧和解决方案。
夫妻可以借助心理健康辅导的帮助,减少婆媳关系的冲突,提高彼此间的理解和尊重。
心理健康如何应对婚姻问题和夫妻关系
![心理健康如何应对婚姻问题和夫妻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fa5a0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0.png)
心理健康如何应对婚姻问题和夫妻关系现代社会中,婚姻问题和夫妻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对于个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夫妻之间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冲突。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应对婚姻问题和夫妻关系,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理解和尊重婚姻作为一种伴侣关系,需要双方的理解和尊重。
在处理婚姻问题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感受。
彼此之间的差异是正常的,互相尊重和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双方应该互相倾听,尊重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批评和指责。
只有通过理解和尊重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沟通和表达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对于维护夫妻关系至关重要。
夫妻双方应该学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建议。
在沟通中,要避免争吵和冲突,保持冷静和理性。
可以尝试使用“我语”而不是“你语”,例如,“我感到不满意的是…”而不是“你从来都不…”。
同时,也要注意非言语沟通,例如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
三、解决冲突的技巧婚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冲突。
在解决冲突时,需要一些技巧和策略来促进问题的解决。
首先,双方要保持冷静,不要激动和情绪化。
其次,要明确问题的本质,避免争吵和攻击性的言辞。
可以尝试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考虑到双方的需求和利益。
如果无法独自解决问题,也可以考虑寻求婚姻辅导或夫妻治疗的帮助。
四、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为了增进夫妻关系的亲密度和和谐程度,双方可以尝试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
参与共同的活动可以增加相互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夫妻之间的情感联结。
共同参与健身活动、旅行、读书等活动都可以增进夫妻之间的亲密感和愉快感。
五、寻求心理支持在婚姻问题和夫妻关系存在困扰时,可以考虑寻求心理支持。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婚姻家庭治疗师可以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夫妻双方更好地应对问题。
通过咨询和治疗,夫妻可以了解自己和对方的心理需求,学会有效的沟通和解决冲突技巧。
六、保持积极态度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处理婚姻问题和夫妻关系至关重要。
幸福婚姻与家庭和睦
![幸福婚姻与家庭和睦](https://img.taocdn.com/s3/m/084b554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b.png)
幸福婚姻与家庭和睦婚姻是每个人生命中的一段重要旅程。
如何经营好婚姻,让家庭和睦,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常常忽略了家庭的意义和重要性。
然而,幸福婚姻与家庭和睦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还对整个社会产生着积极影响。
首先,幸福婚姻建立在夫妻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之上。
夫妻双方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彼此,理解并接纳对方的优点和缺点。
夫妻之间的尊重和支持是婚姻长久和睦的基石。
家庭应该是一个平等和谐的小社会,夫妻间相互倾听、关心和理解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次,家庭和睦需要建立在互相支持的基础上。
夫妻双方应该共同分担家庭责任,相互扶持。
在家庭生活中,亲情和关爱是让家庭和谐的源泉。
共同照顾孩子的教育,共同承担家务的分工,为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增强家庭凝聚力,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
此外,夫妻双方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沟通是夫妻间了解和支持彼此的桥梁。
通过良好的沟通,夫妻双方可以表达彼此的需求和意愿,减少猜疑和误解。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夫妻双方应该安排有意义的休闲活动,增加彼此的陪伴时间。
夫妻共同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掌握一些共同爱好或兴趣,可以增加夫妻间的亲密感,维护婚姻的稳定。
最后,家庭和睦也需要在家庭价值观和信仰方面达成共识。
夫妻双方应该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共同制定并遵循家庭的准则和规矩。
在教育子女方面,夫妻间应该形成统一声音,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以和平与宽容的心态对待家庭生活中的困难和冲突,可以帮助家庭保持稳定和和谐。
总结来说,幸福婚姻与家庭和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与促进关系。
夫妻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互相支持与照顾,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以及共识和价值观之间的一致性,都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幸福婚姻与和睦家庭的美好目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幸福的家庭,为社会增添更多的温暖与和谐。
心理学与幸福家庭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心理学与幸福家庭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https://img.taocdn.com/s3/m/4ed35c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4.png)
心理学与幸福家庭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温床,也是个人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
心理学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对家庭的影响,并给出一些提升家庭氛围的实用建议。
一、了解家庭成员的心理需求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是建立和谐家庭氛围的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了解每位家庭成员的心理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年龄、性别和性格的家庭成员有着不同的需求,了解这些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彼此。
1. 儿童的心理需求儿童是家庭中最需要关心和关爱的成员。
他们需要被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理解和接纳,需要有安全感和稳定的环境。
家庭成员应当给予儿童足够的关注和陪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和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2. 青少年的心理需求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更多的独立空间和自我决策的权利。
家庭成员应当尊重青少年的选择和意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责任。
同时,建立起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桥梁,积极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
3. 成年人的心理需求成年人在家庭中也有自己的心理需求。
他们可能面临工作压力、个人发展的困惑以及家庭责任的重担。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支持和理解,共同分担家庭负荷,为成年人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二、鼓励积极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积极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是建立和谐幸福家庭氛围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给出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沟通和处理冲突。
1. 倾听的重要性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沟通时,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成员应该给予对方充分的关注和尊重,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和感受。
这样可以帮助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有效解决潜在的冲突。
2. 表达情感的技巧在沟通过程中,表达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成员应该学会用温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避免使用攻击性的言辞。
同时,对于他人的情感表达要给予理解和支持,不轻易忽视或无视对方的感受。
心理健康辅导如何处理家庭和婚姻的冲突和问题
![心理健康辅导如何处理家庭和婚姻的冲突和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1e13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1.png)
心理健康辅导如何处理家庭和婚姻的冲突和问题婚姻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夫妻生活中,冲突和问题是无法避免的。
这些问题可能源自于不同的期许、沟通不畅或者个性差异,但无论原因如何,心理健康辅导可以为家庭和婚姻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心理健康辅导如何处理家庭和婚姻的冲突和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沟通渠道沟通是解决家庭和婚姻问题的关键。
通过积极的沟通,夫妻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可能性。
因此,在心理健康辅导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实现良好的沟通,夫妻需要展示尊重和倾听彼此的态度。
他们应该在沟通过程中保持开放和理解的心态,避免指责和攻击性的言辞。
此外,他们可以尝试使用“我语”而不是“你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将有助于降低对方的防御心理。
二、寻求专业帮助对于一些复杂的家庭和婚姻问题,仅仅依靠夫妻双方的努力可能无法解决。
此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可以提供客观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并帮助夫妻更好地应对冲突和问题。
心理健康辅导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如个人辅导、夫妻辅导或家庭辅导。
通过这些辅导形式,夫妻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获得重建关系的支持。
三、倡导妥协和包容在处理家庭和婚姻的冲突和问题时,妥协和包容是至关重要的。
夫妻双方需要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对立。
妥协意味着双方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让步,以达到双赢的结果。
夫妻可以主动寻找共同的利益点,并愿意妥协一部分个人需求,为家庭的和谐做出贡献。
包容意味着夫妻双方要接纳对方的观点和个性特点,尊重彼此的差异。
通过包容,夫妻可以建立起更加和谐平衡的关系,并更好地处理冲突。
四、更新期望和设定目标家庭和婚姻中的问题常常源于期望不匹配。
夫妻双方可能对婚姻生活有不同的期许,而当期望与现实不符时,就会产生冲突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夫妻可以通过更新期望和设定共同目标来实现和谐。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786932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4.png)
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课标内容质量标准核心素养2.1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
1.明确婚姻家庭法律的重要宗旨,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夫妻和谐、敬老爱幼,建设和睦家庭。
2.明确法定继承有顺序、遗嘱继承重意愿。
培育家庭责任意识,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父母、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法定继承有顺序、遗嘱继承重意愿。
法治意识:正确认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做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夫妻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培育家庭责任意识。
公共参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睦家庭。
一、家和万事兴1.家庭关系的法律性质:家庭关系不仅是亲属关系,还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2.父母对子女的权利与义务(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
(2)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3)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
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3.子女对父母的义务(1)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2)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损,民法典专门规定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4.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家庭和睦是幸福生活的基石。
依据法律,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薪火相传有继承1.法定继承有顺序(1)继承的内涵:继承是指将自然人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
在继承关系中,死者是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是遗产;依法承受遗产的人是继承人,继承人享有的财产性权利称为继承权。
(2)继承相关债务问题:继承人不仅会获得被继承人的遗产,还需要承担被继承人未偿还的债务。
本应由被继承人偿还的债务,应由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超过部分不负清偿责任,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除外。
心理学与婚姻家庭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关系
![心理学与婚姻家庭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7cd29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e.png)
心理学与婚姻家庭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关系婚姻家庭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家庭关系的幸福与美满是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
心理学在婚姻家庭建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维持健康、稳定的婚姻关系的指导原则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与婚姻家庭建立幸福美满的关系。
一、理解和尊重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理解和尊重是基础和关键。
夫妻双方应该努力理解彼此的需求、情感和期望,积极沟通交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模式。
理解的同时,还需要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和独立性。
彼此尊重不仅体现在行为上,更要体现在语言和态度上。
夫妻之间的互相尊重会加深彼此的感情,增加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和幸福感。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良好的沟通是婚姻家庭建立幸福关系的基石。
夫妻双方应该学会坦诚地交流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期望,同时也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
沟通的关键在于真诚地表达,而非争吵和指责。
通过有效的沟通,夫妻可以更好地处理彼此之间的分歧和冲突,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对于建立幸福美满的关系至关重要。
夫妻双方应该明确自己对于家庭的期望和价值观,并积极探讨、协商共同的目标和规划。
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可以增强夫妻之间的凝聚力,使他们更加坚定地走在一起。
同时,夫妻双方也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个人目标和价值观,保持相互支持和理解。
四、处理冲突与矛盾婚姻家庭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冲突和矛盾,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提供了一些应对冲突和矛盾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夫妻双方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爆发和攻击对方。
其次,双方应该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共同点,通过妥协和互相让步来达成共识。
此外,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获得更全面、客观的解决方案。
五、积极投入和维护婚姻家庭关系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投入。
积极投入意味着夫妻双方要主动关心对方的需要和感受,给予支持和鼓励。
心理学与婚姻关系建立健康和谐的夫妻关系
![心理学与婚姻关系建立健康和谐的夫妻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39a724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f.png)
心理学与婚姻关系建立健康和谐的夫妻关系心理学与婚姻关系:建立健康和谐的夫妻关系婚姻,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基本和根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关系面临着各种困扰和挑战,如沟通不畅、冲突频发、亲密度下降等问题。
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状态及其行为的科学,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重点探讨心理学在建立健康和谐的夫妻关系中的作用和途径。
一、沟通与理解在婚姻关系中,沟通是建立和谐的基础。
夫妻间的有效沟通能够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与共识,减少误解与冲突。
心理学提供了一系列沟通技巧和方法,帮助夫妻建立更好的沟通模式。
首先,为了有效沟通,夫妻双方应提高自我倾听的能力,即倾听并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而非急于表达自己的立场。
这样的倾听行为能够提升互信感和共情能力,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婚姻关系。
其次,夫妻双方可以学习积极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明确而积极地表达,改善在婚姻中沟通的效果。
心理学认为,有效的自我表达有助于夫妻间更好地理解对方,并解决潜在的冲突。
二、解决冲突与建立共识冲突是婚姻中必然存在的问题,而夫妻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冲突则直接关系到婚姻关系的健康与和谐。
心理学在解决夫妻冲突方面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夫妻对于冲突的态度非常关键。
心理学专家认为,应对冲突时的积极态度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双方应意识到冲突是常见的现象,而非对方的攻击或敌对行为。
这种认知能够减少双方的冲突焦虑情绪,为解决问题创造更好的氛围。
其次,夫妻可以学会冷静思考和控制情绪。
冲突时,往往双方情绪都处于高涨状态,这时冷静思考、理性分析问题能够帮助双方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最后,夫妻之间要保持积极的互动和反馈。
心理学认为,夫妻之间的正向互动和积极的反馈有助于建立共识与解决冲突。
对于夫妻关系中的积极行为,可以给予肯定和赞扬;而对于负面行为,则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反馈和引导。
心理发展中的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问题
![心理发展中的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d438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8.png)
心理发展中的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问题婚姻和家庭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
本文通过分析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探讨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婴幼儿期的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在婴幼儿期,孩子对于婚姻和家庭关系的理解与认知尚不完善。
然而,父母的关系质量和家庭环境对于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父母需要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提供稳定、温暖、有爱的家庭环境,以促进婴幼儿的心理发展。
1. 建立夫妻之间的良好沟通夫妻间的良好沟通是维系婚姻和家庭关系稳定的基础。
父母应该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进行沟通,倾听彼此的意见和需求,共同解决家庭中的问题,并共同制定育儿计划。
2. 创造积极的家庭环境积极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婴幼儿情绪的发展。
父母要经常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心,给予他们适当的赞扬和鼓励。
此外,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稳定的生活习惯也能增加婴幼儿的安全感。
二、儿童期的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儿童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婚姻和家庭关系的体验和调适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父母需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教育和亲子关系的建立。
1. 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给予他们充足的关注和关怀。
可以通过共同参与儿童喜欢的活动、陪伴他们度过难过或焦虑的时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2.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积极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父母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个性和需求,避免对他们过度要求或限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
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鼓励儿童参与家庭决策、共同制定规则来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三、青春期的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变化最快、最明显的时期,也是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面临的挑战之一。
青少年群体更加独立和自主,需要与父母建立更加平等的关系,同时要面对自我认同和他人关系的复杂问题。
心理健康如何处理家庭和婚姻问题
![心理健康如何处理家庭和婚姻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fe009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c.png)
心理健康如何处理家庭和婚姻问题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和各种压力常常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隐患。
家庭和婚姻问题是导致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首先,了解和认知问题的本质。
在面对家庭和婚姻问题时,我们要明确问题的本质所在。
是沟通不畅?是亲密关系缺乏?还是双方对彼此期望过高?只有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针对性地解决它们。
其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沟通是解决家庭和婚姻问题的基石。
双方应该坦诚相待,倾听对方的心声,尊重和理解彼此的观点。
在沟通过程中,要抛掉成见和偏见,真诚地交流。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第三,寻求专业帮助。
有时候,家庭和婚姻的问题可能超出我们的处理能力范围,这时候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帮助是明智的选择。
心理咨询师能够提供中立的意见和专业的建议,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恢复家庭和婚姻的和谐与稳定。
另外,培养适应能力也是处理家庭和婚姻问题的关键。
生活中难以避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我们需要学会面对并妥善解决它们。
适应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参加心理素质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最后,要坚持积极的心态。
家庭和婚姻问题往往会导致人们陷入消极的情绪中。
然而,积极的心态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积极面对问题,相信一切都有解决的办法。
能够保持积极心态的人往往能更好地应对家庭和婚姻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的来说,处理家庭和婚姻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了解问题的本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寻求专业帮助、培养适应能力和坚持积极的心态。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位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处理家庭和婚姻问题,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家庭和谐的联系
![心理健康与家庭和谐的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438d0d3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5.png)
心理健康与家庭和谐的联系心理健康与家庭和谐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家庭和谐需要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作为基础,而心理健康又离不开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心理健康与家庭和谐的联系。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方面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状态,包括情绪稳定、思维清晰、人际关系良好、自我认知准确等方面。
心理健康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个体的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家庭幸福等方面。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家庭和谐的影响家庭和谐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理解、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幸福的家庭环境。
家庭和谐对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家庭成员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减轻压力和焦虑,增强自信心和幸福感。
同时,家庭和谐也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三、心理健康与家庭和谐的联系心理健康与家庭和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一个心理健康的家长,能够更好地关爱和支持家庭成员,更能够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更能够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这样的家长能够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幸福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一个心理健康的配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对方,更能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更能够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有利于家庭的和谐稳定。
最后,一个心理健康的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地融入家庭环境,更能够与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更能够为家庭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幸福的氛围。
四、如何促进心理健康与家庭和谐的平衡为了促进心理健康与家庭和谐的平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关注心理健康:家长、配偶和家庭成员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第5讲:婚姻与家庭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第5讲:婚姻与家庭](https://img.taocdn.com/s3/m/3c2fe47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8.png)
22
家庭功能的6个方面
1
生存功能
2
安全功能
3
发展功能
4
心理功能
5
享受功能
6
社会功能
23
(1)生存功能
家庭的生存功能主要是 指满足家人生存的需要, 比如衣食住行方面的基 本生活需要;
12
(2)直系家庭
直系家庭也称为主干家庭, 是核心家庭纵向扩大的家 庭结构模式,由两代或两 代以上夫妻组成。(多代 同堂)
河南一家六世同堂,丈夫120岁,妻子115岁,一家共120多口人
13
(3)复合家庭
复合家庭指一个家庭中有几个家庭,比如孩 子结婚之后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 常见家庭矛盾:婆媳冲突;
14
(4)单亲家庭
单个父母跟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随着离婚率不断升高,这种家庭越来越常见; 常见家庭矛盾:
○ 未成年子女:教育问题引发的冲突、 ○ 成年未婚子女:啃老、催婚、子女嫌父母爱唠叨、
15
(5)隔代家庭
2 2
指中间有断代的直系家庭,一 般由祖辈与孙辈组成的家庭。
留守儿童,父母到城市打工, 留下孩子由老人抚养照顾。
38
(7)空巢期到退休
这是一个从空巢到退休过渡时期,如果这一阶段孩 子还没有成家,父母会相对轻松; 一方面工作已经过了最艰难的爬坡期,另一方面家 庭事务也比较少,如果孩子在此时成家,则会面对 比较多的变化,一方面有新的家庭成员加入,另一 方面孩子生育小孩,父母要给予帮助。 上一阶段的中年危机问题会延续到这个阶段。
27
(5)享受功能
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感(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感(心理健康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c640926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1.png)
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感(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感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维持稳定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人们普遍追求内心的和谐与满足。
因此,关注心理健康并且提升幸福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
在本讲座中,我们将探讨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分享一些提升幸福感的实践策略。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层面上的良好状态,包括情绪的稳定、自尊心的增强、适应能力的提升等。
心理健康与人的生理健康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预防和应对各种心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个人发展。
二、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心理健康与幸福感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这是因为心理健康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各种挑战和困境,增强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幸福感的提升。
三、提升幸福感的实践策略虽然每个人的幸福感来源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些普适的实践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幸福感。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增强心理韧性。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感恩的心情、学会放下过去的遗憾和忧虑,以及培养乐观的态度来建立积极的心态。
2. 培养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是指我们根据需要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提高心理稳定性。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开展适度的身体运动以及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疏导方式来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3. 建立支持系统:人际关系对于我们的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包括与亲友之间的交流和支持,可以增加幸福感。
我们可以主动与亲友保持联系,倾诉心中的困扰,也可以主动参与社区或团体活动,扩大社交圈子。
4. 实践积极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心理健康,如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均衡饮食、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合理的工作与休息安排。
心理健康辅导的婚姻与家庭关系
![心理健康辅导的婚姻与家庭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a4660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1.png)
心理健康辅导的婚姻与家庭关系婚姻和家庭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良好的婚姻和家庭关系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辅导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辅导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的作用,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一、婚姻关系中的心理健康辅导1.1 培养沟通技巧沟通是维系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心理健康辅导可以帮助夫妻双方发展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妥协等。
夫妻双方应学会尊重对方的意见,建立起开放、诚实和支持性的沟通氛围。
1.2 解决冲突冲突在婚姻生活中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处理冲突的方式可以对婚姻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夫妻双方可以学会有效解决冲突的方法,如善于表达情感、倾听对方观点、妥协和寻求共同解决方案等。
避免冲突的积累,有助于促进夫妻关系的和谐。
1.3 管理压力婚姻中的压力常常源自工作、经济、家庭以及夫妻个人之间的纷争。
心理健康辅导可以教导夫妻双方应对压力的技巧,包括积极应对、寻求支持、设定合理目标和时间管理等。
通过有效管理压力,夫妻双方可以提高对婚姻关系的满意度。
二、家庭关系中的心理健康辅导2.1 家庭功能的提升心理健康辅导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提升家庭功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在家庭关系中,家庭辅导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亲密度。
2.2 解决亲子关系问题亲子关系是家庭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心理健康辅导可以帮助家长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关于教养方式和沟通技巧的指导。
通过辅导,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的需求和情感,并建立起积极的亲子互动模式。
2.3 增进家庭幸福感家庭的幸福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辅导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共同努力,促进家庭幸福感的提升。
通过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理解和爱的氛围,家庭成员可以更加幸福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结论心理健康辅导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沟通技巧、解决冲突和管理压力,夫妻关系可以更加和谐。
心理健康问题的调节和幸福生活
![心理健康问题的调节和幸福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73823c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4.png)
积极心态的培养与保持
4
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积极心态有助于应对压力和挑战 积极心态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积极心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心态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
设定目标:明确目标,激发动力
保持乐观:看待问题要积极,避免消极情 绪
学会感恩:感恩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 正向思维
师或医生的帮助
幸福生活的要素与心理健康 的关系
3
幸福生活的定义与要素
幸福生活的定义:满足基 本需求,实现个人价值,
保持身心健康
基本需求:包括物质需求、 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等
个人价值:实现自我价值, 追求理想和目标
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应对压力和挑战
心理健康对幸福生活的影响
心理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 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保持 良好的关系,互相支持鼓励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充足睡眠,保持身心健康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 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保持积极心态的技巧
设定目标:明 确目标,激发
动力
保持乐观:看 待问题要乐观, 不要过于悲观
学会感恩:对 生活中的美好 事物表示感激
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方法
观察情绪变化: 如持续低落、焦 虑、紧张等
观察行为变化: 如睡眠障碍、饮 食失调、社交退 缩等
观察认知变化: 如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下降、思 维混乱等
观察人际关系变 化:如与家人、 朋友、同事的关 系紧张等
观察工作学习变 化:如工作效率 下降、学习成绩 下滑等
观察身体健康变 化:如头痛、胃 痛、心慌等身体 不适
情绪影响生活
压力应对:学会应对压力, 保持冷静和理智,地表 达情绪,避免情绪压抑或 爆发,影响人际关系和身
心理健康与家庭幸福的关联
![心理健康与家庭幸福的关联](https://img.taocdn.com/s3/m/1cf4e9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9.png)
心理健康与家庭幸福的关联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和家庭幸福被视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状态,包括积极的情感体验、良好的适应能力以及高效的应对方式。
而家庭幸福则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相互支持,并共同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
事实上,心理健康和家庭幸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彼此相互影响和促进。
首先,心理健康对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
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更容易与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同时也更加富有耐心和理解。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从而使得家庭中的沟通更加顺畅。
此外,心理健康的个体通常更加乐观积极,情感更加稳定,这有助于家庭中的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诚信和信任,从而增强了家庭的幸福感。
另一方面,家庭幸福也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一个幸福的家庭提供了个体情感需求的满足,使得个体能够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个体更有可能充分发展自身的潜力,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此外,家庭幸福也意味着个体在家庭中得到支持和理解,能够分享喜怒哀乐。
这种紧密的关系有助于个体通过家庭的支持和鼓励来应对挫折和压力,从而提高了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心理健康和家庭幸福之间的关联也在亲密关系和亲子教育方面得到了体现。
研究发现,夫妻双方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家庭幸福具有重要影响。
夫妻双方的心理健康程度越好,他们之间的情感亲密度和互动质量就越高,家庭幸福感也更强。
在亲子教育方面,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子女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当父母能够提供支持和理解,并通过积极的教育方式引导子女成长时,子女在心理上更加健康稳定,家庭也更加幸福。
然而,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各种压力时,心理健康和家庭幸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工作压力、亲密关系问题、亲子教育不当等都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幸福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心理健康和家庭幸福,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维护与促进。
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个体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定期进行身心放松,例如冥想和运动;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保持社交关系和家庭沟通,与人分享内心的感受和困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与调适第五讲和谐家庭与幸福婚姻今天我们讲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第五章, 幸福婚姻与和谐的家庭。
在这章里面我们主要要讨论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 婚姻与家庭的结构及其关系; 第二个要讨论的问题是和谐家庭如何来进行有效的调控。
一、婚姻与家庭(一每个人都是多因素的“系统”先看第一个问题, 关于婚姻与家庭。
在这个问题里面, 我们首先要去掌握和了解的一个概念是每个人都是多因素的一个“系统” 。
一个家庭里面有若干个人,每一个人作为这一个个体而言,他本身就是一个“系统” ,而且这一个“系统”是多因素的。
为什么说这一个人是多因素的呢?因为每一个个体他都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构成的。
每个个体都是生活在有各种压力因素构成的“系统”中间的。
所以,当这一些“系统” 平衡的时候, 我们就能体会到包括来自于这一个家庭本身所能感受到的幸福。
如果这一些系统处于不平衡或失平衡状态,那我们就不能感受到这个中间的幸福和快乐。
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一个个体本身它有更多的因素构成, 如家庭里面的每一个个体的人格肯定都不一样, 哪怕是同卵双生, 这两个小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能够看得出他们的性格, 其中有一个小孩子更像妈妈, 而其中有一个小孩子却更像他爸爸, 尽管两个人从五官、长相、身高都非常像,有的甚至于爸爸妈妈都分不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但他们的人格结果一定是有区别的,有的甚至于会表现出区别的差异性很大。
再比如说每个人应对困难的方法都有各自的经验, 你来应对这样的困难有你的那一套成熟的方法, 我来应对这一套方法有我成熟的一套方法, 而你的那一套方法跟我的那一套方法之间不一定有可比性,更不可能兼容。
这就相当于在学校里面同样读高三年级的两个学生,大家都非常地想要获得好的成绩, 考取好的大学, 你的读书成绩比我好, 我很羡慕你。
我很想把你的那一套方法学过来为我所用, 如你记忆的这一套方法为什么你只要抄一遍课文你都记住了, 而我一定要先理解再读才能够理解。
如果你放弃自己的这一套方法, 你也采用你的邻座靠抄一遍来记忆, 不见得这样的方法能有助于你记忆能力的提升, 所以不同的社会应对的策略,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原则也许相通,方法也许大相径庭,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 我们总结一下:家庭中间的每个人都各不相同,所以, 我们在家庭里面相处的模式不仅要积极地去关注对方, 同时也要注意关注的方法, 我们不仅要关注对方的语言, 还要注意关注对方情感反应, 人格的特点, 他的思维的方式方法和情感的价值取向, 目的是为了要更全面地去了解对方, 只要你对对方入木三分, 非常地了解了, 你才能从中找出更有效的沟通方法,这是一个人就是一个独立的多因素的系统的介绍。
(二婚姻是更大的“系统”谈到婚姻,婚姻是更大的“系统”了,因为至少在婚内只有两个人,两个人本身是两个不同的独立“系统” ,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更大的“系统” ,这是一个问题;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这两个人来自于不同的两个家庭, 是从不同的家庭结构中间的一个独立的个体加上另一个家庭结构中间的一个独立的个体, 两个人走在一起组成的一个新的家庭。
所以婚姻是更大的一个“系统” , 更何况这两个独立的个体的后面还有两个各不相同的家庭, 是更大的“系统”在后面支撑着,在互动着。
所以,婚姻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所以我们对婚姻的存在的形式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家庭中间的成员都是一家人, 但并不是一家人各方面都是一致, 都是可以统一得起来的, 我们应该要重视并接受家庭系统中的多样性以及对各种“差异” ,使家庭能够得到更好的和谐,走向幸福。
(三“系统”中各种相关因素是互相影响、渗透的在这个“系统”中间,各种相关的因素是互相影响的、渗透的。
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等这些因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个体是这样,夫妻之间也是这样,人格和观念的差异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所以在家庭里面, 尤其是夫妻之间, 不可以拿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包括审美观去要求自己的对方。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的太太说,我这么想, 你为什么不这么想呢。
我能做得到, 你为什么就做不到呢?由此而迸发是不是你不喜欢我了, 你厌倦我了, 让你做你为什么就做不到。
在婚内有很多的事情太太做得到的,未必先生就能够做得到;先生做得到的,太太也未必能够惟妙惟肖地去加以模仿,不可能。
原因是我们刚才说的, 夫妻双方都来自于不同的两个家庭, 而不同的家庭过程中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它又是一个多因素的独立的系统,在 20多年独立的家庭里面所成长起来的这两个人, 他们的人格发育基本已经定型了, 到了结婚这个年龄了,心理、生理的发育基本上就成熟了、定型了。
基本定型的这两个人走在一起,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夫妻之间要认识到这样子的一个“差异” ,我不等同于他,他也不可能等同于我, 我们两个人是来自于不同的两个独立的家庭里面走出来的重新组成的一个家庭,所以对这种“差异” ,我们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总结一下:婚姻组成的新家庭, 在这个系统中间的各种因素也是相互影响, 会导致家庭问题的, 由于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 所以需要有系统的分析, 要尽量地去避免颠倒的原因与结果, 不能够以先入为主去抱怨对方, 要实事求是, 客观地根据我们刚才讲的这一些客观的存在好好地去思考。
(四“系统”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系统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动态的, 变化着的, 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会随着婚姻阶段的改变而变化,这个大家都知道,漫长的婚姻, 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问题, 每一个阶段之间的互相适应也是不一样的。
如刚结婚、刚有孩子和走入中老年,孩子长大的,孩子离开自己了, 又剩下两个人了, 这个时候新结婚的时候的那一种互相之间的不适应所导致的冲突, 从来没有养过孩子, 孩子给我们带来的这一份喜悦, 体会到的这一份幸福的同时, 同样也会体会到在教育、培养孩子过程中间自己的力不从心, 自己的某种无奈, 磕磕碰碰, 慢慢地成长、发展, 以至于孩子大了, 孩子也要成家了,夫妻双双步入了老年。
老年有什么问题呢?老年也有老年自身的很多问题, 老年夫妻之间互相能不能够很好地去融合, 同样也有很多心理学的原则是需要遵循的。
如果我们在家庭内不同的家庭的生命周期中间, 因为某一种因素的变化, 刺激或激发压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样会导致某一种恶性循环的形成。
总结一下, 婚姻和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着的问题, 不是一个一成不变, 一劳永逸的问题。
家庭和谐, 幸福婚姻家庭系统中间各种因素间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都取决于我们的主观的认知与积极的行为方式。
如果我们的认知是错的, 应对方式是不对的, 就有可能出现某一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反之亦然。
(五“适应”是家庭和谐的关键所以我们说, 在家庭和谐的整个大框架里面, 心理学认为适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的变量, 它包括接纳差异。
接纳差异是适应的一个基础, 如果我们不能够去接纳对方的某一些生活、工作、学习、人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我们不能接受,就意味着你的适应会发生障碍。
第二点很重要的, 快乐互动。
快乐互动是适应的一个手段, 怎么样才能够让我们适应呢? 就要求我们去快乐地互动, 夫妻之间最怕的是冷战, 由激烈的争吵转化成为积极的互动, 那这个结果一般来说是良好的,是可以预期的。
激烈的争吵,但执有愤怒,继而走向冷战,那这一对夫妻家庭存在的模式很可能是负面的, 甚至于会走向更差的结果。
所以我们说, 家庭内无论怎么着, 两夫妻之间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的互动状态, 而且这种互动状态最佳的一种境界是让它处在一个快乐的背景下, 两个人能够积极地来加以交流、互动, 这是我们适应一个新的家庭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第三, 接纳差异不是一种忍受、屈服和回避, 有的太太会有这样子的误解, 觉得好像总有叫我去接受她, 适应她, 为什么就不能够她来接受我, 适应我呢?为什么有时候你会提这样的问题呢?然后她就会说, 主动地去适应她的那种差异是很痛苦的, 是很憋屈的, 是我不愿意做的。
如果夫妻双方都持这样的态度,那这一个家庭的和谐将成为一个泡影, 所以,如果说夫妻之间本着一份爱, 本着解决问题为导向, 着眼于未来, 那就应该要快乐互动的过程中间去积极地面对对方身上的不同于我的那一部分, 实际上是接受差异。
差异不一定等于是缺点是错误的, 这只不过是他跟你的表达方式之间不一样, 所以, 接受这种差异是夫妻双方之间能够适应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与方法。
当然, 互动也不等于是批判或斗争, 在互动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双方能够心平气和地去陈述我对这一个事件的看法与感受, 双方对同一个事件的看法与感受都能够心平气和地讲出来, 让对方去理解与接受, 我以为这就是互动的一个重要的接受路线, 在互动过程中间要尽量地去避免职责对方、抱怨对方, 而是应该多看到我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所以在互动过程中间, 我们建议夫妻双方对一个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或是因为这一个不同的看法已经导致夫妻双方在感情上的某一种裂缝、家庭里面的某一种缺陷, 这个时候要保持积极的互动是第一位的, 在互动的过程中间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面去寻找存在于我自己身上的这些问题是最主要的。
如果说夫妻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间就是我动你, 而不动自己, 这种互动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有的太太说互动,好啊,动啊,然而他一动就无休止地指责对方,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几十年以前的某一句话她都要给你找出来,然后据此给你无限的上杠 , 说你人品怎么怎么不好, 甚至于牵涉到他的家人, 如果是这样的互动的话, 那可以预期这一个家庭的幸福将成为不可能。
所以, 接纳差异也好, 快乐地互动也好,是夫妻双方共同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总结,接纳差异、快乐互动是适应的态度,能接纳,缩小,甚至于消除各方面的差异, 由此而达到系统内部动态的平衡与和谐,这是我们接纳差异、快乐互动的一个最终的目的, 是重要的一个心理学的原则。
(六“适应”与“爱”并不矛盾我们也要从正面来看, 适应与爱并不矛盾。
人们常常被强调爱在婚姻中间的至高无上的作用, 而往往容易去忽略双方差异的适应问题, 尤其是新婚燕尔都觉得只要有爱, 什么样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比较感性, 比较罗曼蒂克, 但如果结了婚以后, 开门七件事, 油米酱醋柴, 结了婚以后是过日子,爱是重要的, 在家庭中间的作用也应该被强调, 但反过来, 适应更重要。
谈恋爱的时候,这一份激情,这一份爱慕,它可以掩盖很多个性上的缺点,行为上的那一种不足之处, 都可以因为强烈的爱的燃烧可以被掩盖掉, 结了婚以后, 实实在在地过日子, 爱的中间的成份, 其激烈的程度都会慢慢地有所减退, 这个时候, 互相之间的那一种适应就要被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上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