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地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保留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地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保留探讨
发表时间:2016-05-03T14:09:33.5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作者:彭晓帝
[导读] 南迪庆州中心血站云南南迪庆 674499)增加当地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数量和比例,减少无偿献血者的流失,加大宣传力度,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
彭晓帝
(南迪庆州中心血站云南南迪庆 674499)
【摘要】目的:对藏族地区固定无偿献血保留的经验和工作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本血站2005年4月至2013年4月的献血者4134人,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藏族地区的无偿献血总人数在不断上升,但是也有个别下降的情况。
总体来说藏族地区的固定无偿献血者的趋势不断上升。
结论:为了对藏族地区的无偿献血者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固定,应该积极采纳藏族地区无偿献血者的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藏族地区献血者的流失。
【关键词】保留;固定无偿献血者;藏族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233-02
藏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的居民均为藏族。
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条件比较艰苦,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医疗卫生的水平也相对滞后,当地藏族牧民在总体知识水平方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
为了减少藏族地区献血者的流失,对当地的临床用血进行保障,本文选取了本血站2005年4月至2013年4月的4134名献血者,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血站处于藏族地区,选取本血站2005年4月至2013年4月的献血者4134人,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选取的固定无偿献血者至少进行3次献血,每年至少一次。
1.2 方法
为了促进藏族地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保留,本血站为无偿献血者的建立献血档案,并建立了献血者QQ群中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与当地的公众进行联系。
本血站深入当地部队、机关、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宣讲献血知识和《献血法》。
本血站充分利用当地媒体宣传献血知识,例如散发宣传册、电视台、报纸、广播等等[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藏族地区的无偿献血者中,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比例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个别年份也会出现下降,具体情况见表1。
与此同时,藏族献血者在固定无偿献血者中的比例基本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年份也会出现下降,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历年来的献血人数和固定献血人数
3.讨论
本血站地处藏族地区,该地区的民族分布情况以藏族为主,其次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藏族地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人数比较平稳,基本呈上升态势。
特别是藏族的无偿献血者的人数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是也有个别年份无偿献血者的数量以及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数量出现了下降,本站对此进行了回访调查,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根据,无偿献血者的反馈,无偿献血者在参与献血之后不再继续参与无偿献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存在恐惧、紧张、
怕疼的心理,对于无偿献血的认识不足,害怕自己的身体受到无偿献血的损害。
第二,调离本地或者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参与无偿献血。
第三,个别单位在组织本单位人员参与无偿献血之后未能将该活动保留下来,第二年没有继续组织[3]。
第四,血站没有开展完善的后续招募工作,一部分献血者在经历一次无偿献血之后没有得到后续招募。
我国于1998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对于保障临床用血和安全用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偿献血的招募和保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藏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对落后,医疗事业的发展情况也相对落后,流动人口的数量较少、比例较低。
因此藏族的常住人口中防止献血者的流失、积极培养固定无偿献血者,对于当地的临床用血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
本血站选取了2005至2013年9年中的4134名无偿献血者,并对其中的固定无偿献血者以及藏族无偿献血者的数量和比例进行了统计。
与此同时,本站使用电话访问的方式回访了流失的无偿献血者,对其意见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本站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来防止无偿献血者的流失,进一步增加藏族地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比例和数量。
首先,本站加大了招募献血者的力度,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并与当地的电视台、报刊、广播开展合作,向公众普及献血知识、讲解《献血法》。
与此同时本站还积极号召藏族地区具有一定社会号召力的典型人物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并对其无偿献血的事迹进行报道。
其次,本站深入当地的部队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册、专人讲解的方式普及献血知识,增加无偿献血者的数量[5]。
第三,电话招募。
本站选取了一批对于献血政策和知识非常熟悉、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电话招募,树立血站的良好的公益形象、
第四,加大对献血者的人文关怀。
对于前来参与无偿献血的人员,本站在采血之前向其宣传献血的意义和目的,以及无偿献血的用途和生理知识。
特别是对于首次献血者,为了进一步消除其恐惧情绪,本站工作人员要对其宣讲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第五,加大藏族献血者的比例。
要求血站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藏语沟通能力,了解藏族牧民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对于参与无偿献血的藏族人民开展更为详尽的献血知识普及工作,并听取其反馈意见,鼓励当地藏族人民加入到固定献血者的队伍中来。
第六,做好相应的电话回访记录工作,充分听取无偿献血者的反馈意见,对献血工作进行改进,将血液检测的结果告知无偿献血者。
对于血液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血站要以私密谈话的方式对其进行告知,并进行保密性弃血,以免增加无偿献血者的心理负担[6]。
综上所述,位于藏族地区的血站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当地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数量和比例,减少无偿献血者的流失,加大宣传力度,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艳秋,吴亮.昆山市无偿献血者电话回访满意度调查.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13(1):80-81.
[2]邓曦,万丽萍,丁增桥等.固定献血者招募管理初探[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4(4):508-509.
[3]刘江,谌凤萍.北京地区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分析[J].北京医学,2011,33(8):699-700.
[4]谢熙熙,苏虹,陈通等.温州市区固定献血者分布调查[J].医学综述,2012,1(24):4269-4271.
[5]刘美红,蔡新华.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与招募保留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2):13-15.
[6]杜方安,宿军.落实服务式招募促无偿献血稳步发展[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