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校教学模式研究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优势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的述评,构建一个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以期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首先回顾了混合式教学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其在教学理念、技术应用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包括混合式教学设计、实施策略、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关键要素,旨在为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指导。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也为进一步推动混合式教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的分析框架对于其他领域的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二、混合式教学理论框架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结合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成人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认知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分析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时,构建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我们系统地理解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原则、实施策略以及评估方法。
混合式教学理论框架的核心在于其教学设计原则。
这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教学内容的模块化与个性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节奏;以及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包括在线学习、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混合式教学理论框架还包括实施策略。
这涉及到如何有效地整合在线学习与面对面课堂教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法在高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混合式教学法在高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一、混合式教学法概述混合式教学法是一种结合了传统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高校英语课堂中,这种教学法通过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学习效率。
混合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同时保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指导。
1.1 混合式教学法的核心特性混合式教学法的核心特性包括个性化学习、灵活性和互动性。
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风格来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
灵活性体现在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学习。
互动性则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1.2 混合式教学法的应用场景混合式教学法在高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词汇和语法学习:通过在线平台提供词汇和语法练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及时获得反馈。
- 听力和口语训练:利用视频和音频材料进行听力训练,同时通过在线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口语能力。
- 阅读和写作指导:通过在线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教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
二、混合式教学法在高校英语课堂的实施混合式教学法的实施需要精心设计和规划,以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2.1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施混合式教学法的关键步骤。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在线平台、开发教学资源、规划课堂活动等。
2.2 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的开发是混合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需要开发或选择适合学生水平和学习目标的在线资源,如视频、音频、阅读材料、互动练习等。
2.3 课堂活动的规划课堂活动的规划需要考虑如何将线上学习与面对面教学有效结合。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研究等活动,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2.4 评估与反馈评估与反馈是混合式教学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以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试析高校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

试析高校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教育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很多高校构建了校园网并实现互联,积极搭建网上教学平台,建设资源共享课程。
本文试图从高校思想政治课入手尝试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发、设计网络资源共享课程,优化教学模式,研究教学策略。
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了一股e—learning浪潮,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了混合式教学理论(Blended Leaming),认为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是教育理念的又一次提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数字化教育教学更加深入人心,引起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空前变革。
改变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引发了基于“互联网+课堂教学”的改革。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高校建设的热点,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也成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
本文着重探讨利用“混合教学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课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所谓“混合教学模式”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Blending Learning 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不仅只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的意义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项成果。
混合式的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融合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优势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特点、实施策略进行探讨,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混合式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教学效果一、引言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是指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既保留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充分利用了在线学习的便捷性和个性化特点。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崭露头角。
二、混合式教学的特点1. 个性化学习:混合式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灵活性:混合式教学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选择学习方式。
3. 互动性: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工具,如论坛、讨论区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4. 效率性:混合式教学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三、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1. 教学设计: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
在线上教学环节,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视频、音频、课件等;在面对面教学环节,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反馈。
2. 技术支持:学校应提供稳定、高效的在线学习平台,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开展在线学习。
3. 教学评价: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在线测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 师生互动:教师应积极参与在线学习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四、混合式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了一门《计算机网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管理学》课程为例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普通心 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普通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优化教学流程, 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实时指导与反馈。其次,在课 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深入讲解,或者引导学生进 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要实现OBE理念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整合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 习材料。其次,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 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教师需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全 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1、进一步细化学习成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实际需求,进一步 细化学习成果,提高其针对性和实用性。
2、优化课程内容设计:教师应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管理理论和实 践案例,提高课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通过实地考察、 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课程目标设定
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基于OBE理念,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即学生 通过学习应达到的预期成果。例如,学生应能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 方法和技术,具备项目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的能力,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可以按照不同 的工程项目阶段,将课程内容分为多个模块,如项目立项、项目设计、项目实施、 项目控制和项目评估等。每个模块下设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注重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综述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学习与教师层面分析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综述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学习与教师层面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实践焦点。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国内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混合式教学在学习和教师层面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案例的剖析,本文旨在揭示混合式教学的核心要素、实施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回顾混合式教学的起源与发展,探讨其在国内外的演变历程及现状。
接着,文章将从学习层面和教师层面两个维度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在学习层面,本文将探讨混合式教学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协作交流能力等,以及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影响。
在教师层面,本文将关注混合式教学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教师在实施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本文将对国内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综述与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持续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二、国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在全球教育领域内,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兴起与发展具有显著的历史脉络和国际影响力。
特别是在西方国家,混合式教学经历了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应用,再到创新发展的过程。
早期的混合式教学主要关注于技术的整合。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教育领域开始尝试将传统课堂与网络学习平台相结合,形成了初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这一时期的混合式教学主要侧重于技术的使用,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而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则侧重于知识的传递和讲解。
进入21世纪,随着学习科学和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混合式教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更加成熟和全面的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对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混合式教学对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摘要】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结合传统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混合式教学对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方面,混合式教学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方面,混合式教学使学生更加独立地学习和探究知识。
优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提高师生互动和合作水平、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也都体现出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在本文总结了混合式教学对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展望了未来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混合式教学将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高校课堂, 教学效果, 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 教学资源, 师生互动, 合作, 教学模式, 发展趋势, 教学实践, 启示1. 引言1.1 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混合式教学是指将传统面对面授课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通过线上平台提供课程内容和资料,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时间和能力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混合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的定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科技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通过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也可以更加灵活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混合式教学的发展对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逐渐被提出并受到广泛关注。
混合式教学是指教师将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和在线教学相结合,利用教育技术和网络平台提供更多元化、灵活性更高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学习并获得反馈。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
的分析框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尝试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融合传
统线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特点,有效地对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丰富了学习环境。
国内外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以
下就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1. 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混合式教学能够融合传统课堂和网络教
育的特点,实现在线和线下交流,丰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2. 配置更先进的教学资源:混合式教学引入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等,使学习者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和处理信息,从而更有效地
完成教育任务。
3. 提供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网上的课
程中获取信息和资源,实现异地授课,省时、便捷。
二、混合式教学的不足:
1. 技术挑战: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常常受到设备、网络等技术问题
的困扰,给学习者带来不便。
2. 核心技能缺失: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和学习者有较强的相关技能,
如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缺乏这些技能的教师和学习者可能会
碰到较大的学习障碍。
3. 模式相适应性低:不同背景的学习者的需求和习惯不同,常常难以
统一,使得模式的相适应性较低。
总之,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显示出了其积极的效用,
开发和实施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和学习者都有较强的技术支持,模式
也需要更加灵活和适应性,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更舒适的学习环境。
基于混合学习的高校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

摘
要 : 文献研 究的基础上 , 在 结合 高校课程 的特点 , 鉴 史密斯 一雷根教 学设计模 型 , 出了高校课 程混合 借 提
学习设计模式 , 然后 通过行动研究 , 索和 构建了基 于案例和 专题 的混合学 习的设计方 法和具体操作 流程 , 探 为教 育 信息化进程 中高校教 学研 究做 了一些探 索工作。
209 6月 第 2 卷 第 3期 O9年
上 饶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HA OFS NGR AO NORMA UNI L VER 1 STY
Vl.9. . 0 2 No3 1 Jn20 u .0 9
基于混合学 习的高校课程 教学设计模式研究
叶 冬连 , 国庆 胡
关键词 : 混合学 习: 学设计模 式;行动研究 教 中图分类号 : 44 G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4 2 720 )3 04 5 10 —2 3 (09 0 —09 —0
D :0 36/. s .04 272 0 .3 03 OI1 .99jin 10 —23 . 90 .2 s 0
混合 的 “ C—la ig er n +E—l rig课 堂 学习 和网络 学 习) 的混合 教学 模式 。 n e nn ( a ”
收 稿 日期 :09—0 20 5—1 1
基金项 目: 上饶师范学 院院级教改课题——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设 计课程 教学研究 ( 编号 :0 0 ) B 89 。
1
1
l
J I
Y
-叫 嗣 扫 I 与 碉
l
; 混合媒体的选择 I ~
1 、 { I n
自 卜 主 _ 协. 作 .卜
基于SPOC的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2021 年第 4 期
123
对 SPOC 混合教学,学校尚未形成统一要求与系 统性引导。多数情况下,一线教师会基于个体认知,结 合自身情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并不能 完全符合 SPOC 混合教学的要求,处于各自为战的局 面。SPOC 混合教学应侧重于教学目标匹配教学环节、 重点关注学生的差异化来进行系统化设计,而且需要 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作用是主导,教师需要 提前部署,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并在线下就教学内容 与学生开展探讨。但目前情况是很多教师只做到了利 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源积累,侧重点只在如何将知识展 现,使 学 生 按 教 学 设 计 完 成 对 教 学 内 容 的 理 解 与 记 忆,但对于如何解决学生个体在认知能力、自律性等 差异化带来的教学效果不均衡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未 给予重视,或者限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给出更多 时间与精力去对教学资源、呈现模式、评价方法、差异
随着网络技术进步,互联网资源日益丰富,“互联 网 + 教育”的普遍实施,线上教学应用方式也愈发多 元,从利用网络获取单一内容的知识,到有体系地帮 助网络学习参与者高效完成学习目标,经历了从简单 到系统的过程,期间 SPOC 混合式教学的发展也经历 了从“技术应用”到“技术整合”再到“互联网运用”的 三个阶段,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 学有机结合视频文字等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与呈现 方式,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习惯,能够更好地激发其 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做到教学资源的 积累,帮助教师将精力从重复性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 来。混合式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成为了越来 越多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 1 现阶段 SPOC 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对 SPOC 混合教学的认知与理解有待提高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

二、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辅助教 学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逐渐丰富和深入。 然而,目前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实 践模式,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不够充分等。
三、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
六、未来发展方向
总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教学方式,它在提高教学效果、促 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虽然目前混合式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 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相信未来的混合式教学将会取得 更加丰硕的成果。
谢谢观看
四、结论
四、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基于混 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对其优势、劣势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混 合式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优化 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混合式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 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转变、学生学习指导和监管的加强以及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等。
五、混合式教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与不足
混合式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不够紧密、技术支持不 到位等问题。此外,现有的研究多从教师和技术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认知和情感 方面的还不够充分。
六、未来发展方向
六、未来发展方向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及背景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及背景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旨 在实现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教学的优势互补。混合式教学既可以发挥教师引导、监 控教学进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 造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 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将首先介绍混合式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探讨混合式教学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将混合式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优势和挑战,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通过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模式介绍以及应用案例分析,分析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具体效果和影响。
通过对混合式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克服挑战,提升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本研究还旨在总结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实践研究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和效果评估,可以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传统教学和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
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也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提升。
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深入研究和探讨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和挑战,可以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混合式教学是指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融合面对面教学和远程教学,混合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持续创新,高校教学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
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多元化需求,而在线教学模式又缺乏面对面的互动与实践环节。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结合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旨在提供一种更加灵活、高效、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分析其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以及应对教育挑战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概述部分,我们首先介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背景。
接着,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面授和在线教学模式的优势,如灵活性、个性化学习、资源共享等。
同时,也指出了构建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如技术支持、教师能力提升、学生适应性等。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为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促进高校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包括教学设计、资源整合、技术支持等方面。
同时,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影响。
最终,本文旨在为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推动高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如何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结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旨在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高校教育中,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高校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混合式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传统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为高校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对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分析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二、现状分析1.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目前,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已经初步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许多高校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技术资源,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教室外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
这种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而且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效果。
2.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优势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学习效果:通过结合在线学习资源和面授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
(3) 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混合式学习模式逼迫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更好地实施教学目标。
(4) 扩大教学资源: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
三、存在问题1. 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接受度不高虽然混合式学习模式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学生对该模式的接受度并不高。
一方面,学生习惯了传统的面授教学,对于在线学习的方式不够熟悉;另一方面,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学习效果产生了质疑,认为面授教学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交流。
2. 教师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不够熟练对于传统的面授教学,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技巧,但是对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教师的熟练程度相对较低。
一方面,教师在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和在线学习平台时遇到困难;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在线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的运用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和指导。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混合式教学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学习体验。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和实践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将以“雨课堂”为例,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经验。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整合了传统面授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资源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如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学、移动学习等,将课堂内外的学习环境进行整合,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交互。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思政课作为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功能。
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存在单一的教学手段和资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雨课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雨课堂”是一款专为高校教学场景设计的移动学习平台,它提供了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和交流互动功能,可以有效支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雨课堂”平台,设计精彩的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雨课堂”平台上汇聚了大量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音频、课件、文献阅读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灵活选择和应用这些资源,充分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通过观看视频、听取音频和阅读文献,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预习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思想碰撞。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研究-第1篇

1.灵活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适合忙碌的现代人。 2.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和知识,有利于自主学习 和自我提升。 3.缺乏面对面的互动和讨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和自我 管理能力。
学习模式的分类与特点
▪ 混合式学习模式
1.结合了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的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 的不同需求。 2.通过有效的设计和组织,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 验。 3.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及课程的特点和目 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发展趋势
1.混合式学习模式将会越来越普及,成为未来教育的主要形式 之一。 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式学习模式将会更加智能化、个 性化和多元化。 3.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践将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注 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研究热点
▪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背景
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学习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单纯的在线学习存在一些问题,如 学生缺乏互动、难以得到有效反馈等。 2.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在在线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优点,形成的一种更加完善 的学习方式。 3.目前,混合式学习模式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个人开始采用这 种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导言】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融合传统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资源,为学生创造更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要求为基准,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地探讨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将分别从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和个人观点出发,全面评估这一教育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正文】一、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1. OBE理念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一种以学生终极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学生通过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来评估和衡量学习的质量。
混合式教学与OBE理念相契合,通过整合传统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实现学习目标的机会和支持。
2. 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与特点混合式教学,又称融合式教学或混合学习,是指将传统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它兼具传统教学的互动和实践和在线学习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通过利用教育技术工具、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实验室等资源,混合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提升教学效果。
二、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案例1. 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和设计混合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整合面授和在线学习的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时间表,将在线学习和面授课程相结合。
在面授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小组合作和问题解决等活动,以促进互动和实践。
在在线学习环节中,教师可以提供在线课程和资源,并通过在线讨论和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评估。
2. 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混合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选择在线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时间。
混合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满意度,对于学习成果的达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实践。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介绍了SPOC 的定义与特点,接着概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然后详细阐述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以及评价其效果。
通过对比传统教学和纯在线教学的优缺点,揭示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为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并为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贡献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效果评价、优势、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着教学资源浪费、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一种在线教学模式,通过结合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教学的目的。
SPOC教学模式具有灵活、高效、便捷等优势,因此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促进个性化教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深受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欢迎。
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效果评价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因此本文旨在对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SPOC的特点和优势,了解其在个性化学习和互动性方面的优势;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实施方法,探讨如何有效整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设计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其在不同学科和教学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方式;然后,实施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探讨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和建议。
基于高校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高校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摘要】本文基于高校SPOC混合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分析和混合教学效果评估,发现该模式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学生反馈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此模式表示认可和支持。
文章总结了基于高校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同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该研究对于深入探讨高校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SPOC,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方法,过程分析,效果评估,学生反馈调查,成果,问题与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SPOC混合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模式因其灵活性和个性化特点而备受关注,已在不少高校得到应用。
随着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对其实施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最佳实践方法。
当前,仍缺乏关于基于高校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为高校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基于这一背景,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深入分析其实施方法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也将通过学生反馈调查等方式,从学生角度探讨该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探讨基于高校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及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体验的影响。
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估和分析,旨在发现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学生反馈调查的收集和分析,深入了解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的认知和接受度,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研究还旨在为深入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实践经验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校教学模式研究作者:朱磊,乔新欢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8年第03期[摘要]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学模式提出了诸多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混合式教学逐步展现其魅力。
以混合式教学为切入点,从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基础保障、总体原则和实施方案三方面展开研究,构建适应高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基础保障;总体原则;实施方案[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142-02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
传统课堂教学呈现出以教师为主导的局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
很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不能够达到信息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适应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打造适应教改要求的高校课堂模式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正确地应对教育信息化,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是今后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以国内外受到诸多关注的混合式教学为视角,研究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一、混合式教学的内涵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以教学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个性特色所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1]。
经过学者们的实践探索,总结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形成了诸多优秀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混合式教学被专家们认为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育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解决教学难题的最优选择。
2003年12月,何克抗教授首次在我国正式倡导“混合式学习”,拉开了国内研究“混合式学习”的序幕。
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教学相结合,是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也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将多媒体视听设备(投影、录音、视频等)、计算机、网络视频教程等多种教学工具,与传统课堂的教师单一传授知识教学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校教学模式构建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要经过科学的设计,混合式教学亦是。
针对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本文从构建基础保障、总体原则指导以及实质内涵三方面,探索研究适合于高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基础保障1.理论基础——方向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点单位,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其主要职责所在。
不可否认的是,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是高校工作的核心。
基于混合式教学构建高校教学模式,就必然要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独立性、创造性、团结协作性的培养,利用分组教学、多媒体实时热点教学、翻转课堂等,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在情境中搜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的能力培养[3]。
2.环境基础——支持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在理论基础的引领下,其将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特色,也对高校的环境基础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首先,高校必须有完善的校园网络,能够使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学习;其次,要建立充分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如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在线课程的录制、学习资源包的上传等,保证学生自由自主学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校要有充足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和设备,混合式教学下,教师课堂不再局限于板书和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帮助教师迅速联系把握研究热点,通过实时热点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高校更要配备充足的师资队伍,以便教学由原来的大班化向小规模具体化的教学模式改变。
3.技术基础——保证立足于信息化环境,开展混合式教学,要求高校利用信息技术的自主探索、协作学习、资源共享等环境,将“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的模式,充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一方面,保证完善的社交网络,便于学生间、教师间及双方的沟通交流,信息共享;另一方面,提供大数据分析,记录和反映教学过程,揭示教学的趋势和问题,同时洞察把握学生学习情况,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适时调整和改进。
(二)总体原则1.统一化认知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结合信息技术,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辅以网络自学等,同时注重教学反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之间及双向交流不充分的情况,以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劣势。
2.开放化首先体现在高校的师资建设上,吸纳一批易于接受新教育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的教师队伍对开展混合式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其次教学形式上,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最后,教学内容应开阔学生思维,不局限于教材,促进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培养。
3.个性化一味进行知识的灌输,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混合式教学下,高校教师应该更多地基于学生个性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知识的延展性以及创设更多的情境教学等。
同时,教师应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认知并建立知识体系架构,注重学生自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4.人性化摒弃“教师主导、教师灌输”,改为“学生主导、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同时,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自由,以激发其学习动力,增强学习责任。
5.有序化教学流程的设计,应更多地结合教学理论、学科特色等,处理好教学模式与师生活动间的关系,设计科学有序的教学流程,促进不同教学环节间的连贯性,从而加快师生间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达到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目标。
6.实效化混合式教学下,重学而非教,即利用信息技术,能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否学有所用才是新型教学模式下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帮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社会化学习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把握探索现状,教师亦可以实时调整教学方案,向着提升学生掌握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
(三)实施方案1.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结合如何将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课前,教师发布在线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在线自主预习知识,明晰问题,教师以此把握学生预习情况,利用在线设计问题等引导学生科学预习,并针对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备课和设计教学方案。
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在线预习情况,针对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头脑风暴等,进而总结问题,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同时,辅以适当的课堂训练,面对面地观察学生课堂训练的完成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从而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
课后,教师发布在线拓展训练任务,引导学生课外发散性、延展性锻炼,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迁移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2.自主学习和分组学习结合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积极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收集并分析资料,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辅助个人自主学习,总结学习重难点等,培养个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要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团队学习,根据自主结合原则,将大班学习转换为小组团队学习,教师发布小组学习任务并提供适当的引导,小组成员通过内部的交流合作、共同搜集分析资料等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和分组学习的结合,无疑是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有益锻炼。
3.教学反馈与评价开展混合式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工作,以便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促进教学的展开。
如何把握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就要求高校要做好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工作。
(1)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需求,做好师生的交互,以便后续教学的顺利展开。
(2)课下,借助信息技术达到师生间的交互,如利用社交软件、论坛、电子邮箱等,多方面了解、把握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状态,搜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意见等,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时地调整教学方案。
(3)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适当地开展教师互评、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活动,既帮助教师随时了解教学状态和学生学习状况,又利于学生间综合学习效果的总体把握,从而使师生间形成一种无缝对接、零障碍交流的状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三、总结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教学模式的转变与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信息化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掘,混合式教学模式亦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在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效果尤为显著。
利用混合式教学,一方面,对教师把握热点及与时俱进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利用混合式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文基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混合式教学做出了初步的实践探索,相信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化的普及,混合式教学必将占据一席之地,混合式教学的展开还需要广大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使其达到最优的教与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1]蒋德志,刘运新.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4,35(4):34-37.[2]孙雨生,程亚南,朱礼军.基于MOOC的高校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3):65-71.[3]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5-20.[4]陈晓华.从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5):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