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云计算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云计算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云计算解决方案1项目目标和总体计划1.1项目目标和总体计划数据中心生产和开发测试环境主要包含了IBM小型机、SUN小型机、PC服务器、SAN存储、Weblogic中间件、WAS中间件等。

本项目作为基础架构云,将对生产环境和开发测试环境涉及的服务器、存储、中间件进行统一规划,在利旧和新购设备的基础上,实现基础架构云的主要功能,达到节能增效、提升业务支撑能力、提升IT运维能力的目标。

数据中心现有的基础设施环境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设备利用率不高、应用上线周期长、缺乏专门的开发测试环境。

为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将搭建基础架构云,实现如下收益:1.搭建专门的开发测试环境,节约800万人工成本,并减少安全隐患:新的开发测试环境将使开发测试资源申请和部署周期从现有的2周压缩到2天。

以一年开发测试100个项目、每个项目10个开发测试人员为估计,相当于节约8000个人天,也就是节约800万人民币的人工成本。

同时,也避免开发测试过程中对生产系统的影响,提升了系统整体可靠性。

2.提高设备利用率,相当于多增加20%的设备:目前CPU利用率不到5%,新方案部署后,CPU利用率至少可达6%,也就是多增加20%的设备。

3.改善运维管理水平:通过管理自动化、平台标准化、资源可视化和使用人性化等措施很大程度改善油田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水平,同时,为下一步IT基础架构的变革打下良好基础。

4.绿色节能:方案技术先进性实现的20%设备增加,无需消耗新的能源、机房空间等,可节约20%的能源。

1.2双方工作范围本方案公司主要工作范围包括:1.设计并建设云管理平台、用户自服务平台;2.设计并建设被管理资源池:被管理资源池将分成生产和开发测试两大部分,包含利旧和新购的全部的设备;3.系统迁移:将部分现有应用和新建项目迁移到新的云平台上,并提供迁移手册给油田;4.设备供货:新购软件和设备的产品提供。

油田主要工作范围包括:1.基础设施准备:包括准备机房环境,小机及存储设备,网络等。

云数据中心技术方案

云数据中心技术方案

云数据中心技术方案1.硬件设备方面:在云数据中心的硬件设备方面,需要选择高性能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

服务器应具备高性能的处理能力和易于扩展的架构,以满足大规模计算和存储需求。

存储设备应具备高速的读写能力和大容量的存储空间,以支持大量的数据存储和访问。

网络设备应具备高速的传输带宽和可靠的网络连接,以保证数据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2.虚拟化技术方面:虚拟化技术是实现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物理资源进行抽象和隔离,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灵活配置。

在云数据中心中,可以使用虚拟化技术将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资源进行虚拟化,以提供弹性和可扩展的云计算服务。

3.容灾备份方面:为了保证云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完备的容灾备份方案。

容灾备份可以通过实现数据的冗余存储、故障切换和灾难恢复等机制来保证数据中心的可用性。

可以采用数据备份、冗余服务器和冗余网络等技术手段,以提供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云计算服务。

4.软件系统方面:在云数据中心的软件系统方面,需要构建高效、安全和可扩展的云平台。

云平台可以使用开源软件或自主开发的软件,以实现云计算的各项功能。

其中,重要的软件组件包括虚拟化管理软件、资源调度软件、存储管理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和安全管理软件等。

这些软件可以通过集中管理和自动化配置,以提供高效的云计算服务。

5.网络架构方面:云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应具备高速、扩展性和安全性。

可以采用多层次的网络架构,包括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接入层负责与用户设备的连接,汇聚层负责连接各类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核心层负责云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和路由。

此外,还需要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流量监测等安全设备,以保障云数据中心的网络安全。

总之,云数据中心的技术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硬件设备、虚拟化技术、容灾备份、软件系统和网络架构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可以建立高可用性、高性能和高安全性的云计算环境,提供可靠的云计算服务。

Juniper技术交流

Juniper技术交流

Kaspersky Lab AV stops Viruses, filebased Trojans or spread of Spyware, Adware, Keyloggers
防垃圾邮件 核心安全 9
Symantec stops Spam / Phishing
Juniper Stateful Firewall, VPN, Access
整机 4Gbps防火墙处理能力(64bytes小包)
• • • • • •
12
最大15 Gbps 3DES或 AES VPN能力 整机2 百万并发连接 支持25,000 IPSec VPN tunnels 支持24个千兆接口或6个万兆接口 支持500个虚拟防火墙系统 支持4094个VLANs
Copyright © 2011 Juniper Networks, Inc.
SRX650 SRX240 SRX100
14
SRX210
Copyright © 2011 Juniper Networks, Inc.
新一代安全操作系统 JUNOS-ES
JUUNOS ENHANCED SERVICE
电信级路由操作系统JUNOS和安全操作系统ScreenOS的完美融合
来自JUNOS的MPLS/NSF/NSR等高级功能 来自JUNOS的层次化CLI配置风格
7
Copyright © 2011 Juniper Networks, Inc.

丰富的SSG接口模块:PIMS
8口10M/100M/1000M电口
16口10M/100M/1000M电口
6口1000M光口
2口E1/T1
2口同步串口
1口ISDN BRI S/T
8

数据中心的设计和优化方案

数据中心的设计和优化方案

数据中心的设计和优化方案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种智能设备的普及,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中心也越来越重要。

一个设计合理、安全可靠、高效优化的数据中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数据中心的需求出发,探索数据中心的设计和优化方案。

1. 数据中心的需求数据中心是由一系列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管理软件组成的整体系统,它可以为企业、机构、政府等提供存储、计算、网络等服务。

而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加速推进,数据中心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1.1 高性能数据中心需要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提供更高的计算速度、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

数据中心的性能表现不仅关系着业务流程的效率,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转型升级。

1.2 高可用数据中心需要保证24小时正常运转,能够随时处理业务的增减以及突发情况,这就要求系统具备高可用性。

如果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停机或者信息泄露等情况,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1.3 安全可靠数据中心处理的数据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如果数据丢失或被窃取,将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损失。

而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数据损失或数据泄露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要求数据中心安全可靠至关重要。

1.4 可扩展性现代企业的业务扩张速度非常快,数据中心要具备可扩展性,可以支持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

如果数据中心的设计不开放、变更困难、扩展难以实现,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2. 数据中心的设计方案在满足数据中心的需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方案是构建高效数据中心的关键所在。

在此我们探讨一些核心的设计方案:2.1 合理的机房布局机房的布局是数据中心设计的基础。

可以考虑采用模块化、标准化、模板化的布局设计方案,以便于灵活扩容、增量部署。

同时可以通过热和冷走廊管理和大量的通风设备、隔离墙等手段控制机房的温度、湿度。

2.2 先进的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对于超级计算和处理大数据的要求,在数据中心设计中,我们需要选择性能更高并且技术更先进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安全)目录第一章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2)1.1 系统概述 (2)1。

2 安全标准 (2)1。

3 系统架构 (2)1.4 系统详细设计 (3)1.4.1 计算环境安全 (3)1。

4.2 区域边界安全 (5)1。

4。

3 通信网络安全 (6)1.4。

4 管理中心安全 (7)1。

5 安全设备及系统 (9)1.5。

1 VPN加密系统 (10)1。

5.2 入侵防御系统 (10)1。

5.3 防火墙系统 (11)1。

5.4 安全审计系统 (12)1。

5.5 漏洞扫描系统 (13)1.5.6 网络防病毒系统 (15)1.5.7 PKI/CA身份认证平台 (16)1.5。

8 接入认证系统 (18)1。

5。

9 安全管理平台 (19)第一章信息安全保障系统1.1 系统概述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是集计算环境安全、安全网络边界、通信网络安全以及安全管理中心于一体的基础支撑系统。

它以网络基础设施为依托,为实现各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整合各种资源,提供信息安全上的有力支撑.系统的体系架构如图所示:图1.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体系架构图信息系统安全是保障整个系统安全运行的一整套策略、技术、机制和保障制度,它涵盖系统的许多方面,一个安全可靠的系统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

1.2 安全标准在数据中心建设中,信息系统安全依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 24856—2009)二级防护要求进行设计。

该标准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规范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标准适用于指导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信息安全企业、信息安全服务机构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技术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也可作为信息安全职能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的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信息安全的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基本方法。

已出台的一系列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法规、政策文件、国家标准和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政策、标准依据。

数据中心虚拟化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虚拟化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虚拟化HP解决方案目录1. 概述 (1)1.1.项目背景与需求 (1)2. 系统方案设计 (2)2.1.系统选型建议 (2)2.1.1. 虚拟化服务器建议 (2)2.1.2. 存储系统选型建议 (2)2.2.数据中心虚拟化解决方案 (3)2.2.1. 虚拟化解决方案 (3)2.2.2. 详细解决方案 (4)2.3.数据中心备份方案(可选) (7)2.3.1. 备份方案架构及原理 (7)2.3.2. 备份方案配置 (8)3. 产品特性介绍 (9)3.1.HP DL580G EN8产品特性 (9)3.1.1. Smart Data 智能数据保护 (9)3.1.2. HP FLEXible LOM (9)3.1.3. HP Active Health System (10)3.1.4. HP ILO4技术 (10)3.1.5. 智能部署HP Intelligent Provisioning (11)3.1.6. 智能升级管理HP Smart Update Manager (11)3.1.7. HP自动能量优化技术 (11)3.1.8. HP Proactive主动服务和支持: (12)3.1.9. HP Smart Socket: (12)3.2.VM W ARE V S PHERE 功能特性 (13)3.2.1. vSphere Vmotion (13)3.2.2. vSphere HA (13)3.2.3. vSphere Fault Tolerance(FT容错) (14)3.2.4. VMware Distributed Resource Scheduler (DRS) ; (15)3.2.5. vSphere DataRecovery(备份) (15)3.2.6. vSphere扩展性 (16)3.2.7. vSphere ESXi聚合 (17)3.2.8. vSphere 自动部署 (18)3.2.9. vsphere配置文件驱动的存储 (18)3.2.10. VMware 存储/网络I/O 控制 (19)3.3.3PAR存储产品特性 (20)3.3.1. 全网状控制器集群架构 (20)3.3.2. 独特的双分类处理单元 (20)3.3.3. 全新的磁盘划分方式 (21)3.3.4. 高性能存储系统 (22)3.3.5. 高可用存储系统 (23)3.3.6. 可靠的业务连续性 (24)3.3.7. 存储数据精简 (25)3.3.8. 动态的存储优化 (26)3.3.9. 数据分层以及热点数据迁移 (27)3.3.10. 虚拟资源调配 (28)3.3.11. 智能界面管理 (30)4. 方案优势总结 (31)4.1.技术优势 (31)4.1.1. 高可靠系统解决方案 (31)4.1.2. 更多的虚拟机部署 (31)4.1.3. 3PAR与VMware V AAI的完美结合 (33)4.1.4. 精简技术促进成本优化 (34)4.2.成本优势 (36)4.2.1. 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提高投资回报率(ROI) (36)4.2.2. 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37)4.2.3. 为未来云计算构建基础环境 (37)5. 公司在VMWARE虚拟化方面的资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一代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下一代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下一代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目录1 机房基础设施方案 (4)1.1 总述 (4)1.1.1 设计目标 (4)1.1.2 需求分析 (4)1.1.3 建设主要内容 (4)1.2 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 (5)1.3 机房整体规划 (6)1.3.1 机房功能分区及面积划分 (6)1.3.2 机房平面布局 (6)1.3.3 系统特点 (7)1.4 设备配置清单 (8)1.5 空调新风系统 (9)1.5.1 选型分析 (9)1.5.2 空调设备配置 (10)1.5.3 空调系统特点与优势 (11)1.5.4 空调设备性能参数 (12)1.5.5 通风系统 (13)1.6 动力配电系统 (14)1.6.1 配电结构 (14)1.6.2 UPS配置 (15)1.6.3 用电统计 (16)1.7 机柜微环境系统 (17)1.7.1 机柜 (17)1.7.2 机柜排配电 (18)1.7.3 机柜排监控 (19)1.8 装饰装修系统 (20)1.8.1 空间及布线 (20)1.8.2 装饰装修 (20)1.8.3 照明 (21)1.9 防雷接地系统 (21)1.9.1 防雷 (21)1.9.2 接地 (21)1.10 监控管理系统 (22)1.10.1 门禁 (22)1.10.2 视频监控 (22)1.10.3 集中监控 (22)1.11 消防报警系统 (23)1.11.1 消防报警 (23)1.11.2 气体灭火 (24)1.12 建筑场地条件需求 (24)1.12.1 建筑条件 (24)1.12.2 电力条件 (25)1.12.3 空调室外机场地 (25)1机房基础设施方案1.1总述1.1.1设计目标计算机机房工程是一种涉及到空调技术、配电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净化、消防、建筑、装潢、安防等多种专业的综合性产业。

本着从满足机房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出发,本方案立足于建设高标准化机房的宗旨,严格遵循“投资合理、规划统一、立足现在、适度超前”的设计方向,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全面优化的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的部署方案

数据中心的部署方案

数据中心的部署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云计算的兴起,数据中心作为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核心基础设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个高效可靠的数据中心部署方案对于企业的稳定运行和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备选型、网络设计和安全策略等方面介绍数据中心的部署方案。

一、设备选型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数据中心的规模、性能需求以及扩展性。

核心交换机和路由器是数据中心网络的基石,应选择具备高性能、低延迟、可靠性强的设备,并保证足够的端口密度和可扩展性。

服务器选型要充分考虑计算和存储需求,并选择具备优秀性能和可靠性的服务器设备。

此外,存储设备的选取应根据数据容量、访问速度和可靠性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二、网络设计一个高效的数据中心网络设计必须具备可伸缩性、高带宽、低延迟和高可靠性。

以下是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1. 采用三层网络架构三层网络架构由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组成,实现了业务隔离、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核心层承担路由功能,汇聚层提供统一访问点和处理策略,接入层连接终端设备。

这种设计使得数据中心网络更易于管理和维护。

2. 采用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物理资源抽象化为虚拟资源,提供更好的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在少量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个虚拟机,从而节省硬件成本和能源消耗。

3. 采用软件定义网络(SDN)SDN将网络控制平面和数据转发平面相分离,通过集中式控制器对网络进行管理和配置,提供了更好的网络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SDN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配置网络路径和服务质量,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4. 采用负载均衡技术负载均衡技术可以将流量均匀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和响应速度。

通过合理配置负载均衡设备,可以实现高可用性和灵活的服务部署。

三、安全策略数据中心的安全是保障业务连续运行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安全策略:1. 物理安全保护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至关重要。

应采取严格的门禁措施,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进入数据中心。

数字城市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数字城市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方案数字城市数据中心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键盘上,敲击键盘的声音伴随着窗外的鸟鸣,我沉浸在数字城市数据中心设计方案的构思中。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项目,旨在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居民生活体验。

二、设计目标1.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准确性。

2.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城市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

3.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为城市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4.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智慧城市的愿景。

三、设计方案1.数据中心硬件设施(1)服务器:选用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刀片服务器,以满足数据中心的高并发需求。

(2)存储设备: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及扩展性。

(3)网络设备:选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数据中心软件架构(1)数据库:选用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MySQL等,确保数据的稳定存储和高效查询。

(2)数据仓库:构建数据仓库,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3)大数据处理平台:采用Hadoop、Spark等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

(4)应用: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为城市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数据安全与备份(1)防火墙:部署防火墙,防止外部攻击。

(2)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测数据中心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行为并及时处理。

(3)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4)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

4.数据中心运维管理(1)监控系统:部署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硬件设备、网络、系统等方面的运行状态。

(2)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3)性能优化:定期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

(4)人员培训:加强运维人员的培训,提高运维水平。

四、项目实施与验收1.项目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分阶段进行硬件设备采购、软件部署、系统集成等工作。

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

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

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介绍了数据中心网络对于算力的意义,归纳出影响数据中心全以太化演进的因素,以及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典型特征与价值。

结合业界在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技术中的实践与探索,对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数据中心内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应用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三大资源区:数据存储区:存储服务器内置不同的存储介质,如机械硬盘、闪存盘(SSD)、蓝光等,对于数据进行存储、读写与备份,存储节点间通过存储网络互联。

高性能计算区:服务器较少虚拟化,配置CPU、GPU 等计算单元进行高性能计算或 AI 训练,服务器节点间通过高性能计算网络互联。

通用计算区:服务器大量使用 VM或容器等虚拟化技术,通过通用计算网络(又称为应用网络、业务网络、前端网络),与外部用户终端对接提供服务。

在这个持续循环的过程中,网络就像联接计算和存储资源的中枢神经,贯穿数据处理的全生命周期。

数据中心算力水平不仅取决于计算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网络性能的影响。

如果网络算力水平无法满足要求,则会引发“木桶效应”拉低整个数据中心的实际算力水平。

数据中心算力是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实现结果输出的一种能力。

在服务器主板上,数据传输的顺序依次为 CPU、内存、硬盘和网卡,若针对图形则需要 GPU。

所以,从广义上讲,数据中心算力是一个包含计算、存储、传输(网络)等多个内涵的综合概念,是衡量数据中心计算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

提升网络性能可显著改进数据中心算力能效比定义数据中心算效(CE,Computational Efficiency)为数据中心算力与所有 IT 设备功耗的比值,即“数据中心 IT 设备每瓦功耗所产生的算力”(单位:FLOPS/W):在服务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提升网络能力可显著改善数据中心单位能耗下的算力水平。

ODCC2019 年针对基于以太的网算一体交换机的测试数据表明,在 HPC场景同等服务器规模下,相对于传统 RoCE(基于融合以太的远程内存直接访问协议)网络,网算一体技术可大幅度降低HPC 的任务完成时间,平均降幅超过 20%。

华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说明书

华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说明书

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01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前言前言人类社会正在加速迈向智能化,比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正在重塑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作为智能世界和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数据中心迎来了蓬勃发展。

同时,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使命,绿色低碳变成世界新的主题,也是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面对ICT技术快速演进、建设需求激增以及绿色低碳要求,数据中心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将进入新的时代。

什么是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下一代数据中心”?华为携手全球数据中心行业领袖和技术专家,举办了系列“松湖论道”下一代数据中心研讨会,深入探讨了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并就下一代数据中心定义达成重要共识。

未来已来,相信集业界专家智慧共同定义的下一代数据中心,将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目录前言 01智能化与低碳化推动数据中心快速、高质量发展 031.1 数字经济促进数据中心快速增长 04 1.2 碳中和对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04下一代数据中心052.1 低碳共生 062.1.1 全绿色:源头绿色化,与自然共生 062.1.2 全高效:PUE→xUE,评价体系从单指标到多指标 072.1.3 全回收:全生命周期,资源回收利用最大化 082.2 融合极简 092.2.1 架构极简,孕育建筑与机房新形态 092.2.2 供电极简,部件重定义,链路重塑 112.2.3 温控极简,冷热交换效率最大化 122.3 自动驾驶 132.3.1 运维自动,实现无人值守 142.3.2 能效自优,从制冷到“智”冷 142.3.3 运营自治,资源价值最大化 152.4 安全可靠 162.4.1 主动安全,事后到事前,故障快速闭环 172.4.2 架构安全,从器件到DC,全方位构筑安全防线 17总结语1804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智能化与低碳化推动数据中心快速、高质量发展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变革,在加速创新的数字技术驱动下,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GDP增长的主引擎。

IDC解决方案

IDC解决方案

IDC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云计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IDC (Internet Data Center)解决方案。

IDC解决方案是指为企业提供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和管理的一系列技术和服务。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IDC解决方案的内容。

一、数据中心规划与设计1.1 机房规划:对机房的大小、布局、设备配置等进行规划,确保满足企业的需求。

1.2 电力供应:考虑电力容量、备用电源等,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1.3 空调系统: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保持机房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稳定。

二、网络架构与安全2.1 网络拓扑设计: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确保数据中心内部和外部网络的高效连接。

2.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配置强大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保护数据中心免受网络攻击。

2.3 负载均衡与带宽管理: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和带宽管理策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

三、存储与备份3.1 存储系统选择: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存储系统,包括硬盘阵列、网络存储等。

3.2 数据备份与恢复: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策略,并确保能够及时恢复数据,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 容灾与高可用性:通过实施容灾方案和高可用性技术,保证数据中心的持续运行和业务的连续性。

四、服务器与虚拟化4.1 服务器选择与配置: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并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服务器性能和利用率。

4.2 虚拟化技术应用:利用虚拟化技术,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硬件成本和能耗。

4.3 服务器监控与管理:建立完善的服务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器故障,确保服务器的稳定运行。

五、运维与管理5.1 运维流程与标准:建立规范的运维流程和标准,确保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营和管理。

5.2 性能监控与优化:通过性能监控工具对数据中心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提高系统性能。

5.3 安全管理与合规性:加强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合规性,防止数据泄露和违规行为。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2)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当业务系统基于DNS域名方式对外发布时,可以采用基于智能DNS解析的GSLB。

GSLB解决了第一步即引导数据中心前端广域网用户流量访问适当的数据中心问题,所以GSLB的应用环境往往是基于域名的多数据中心之间的负载分担和相互之间的容灾备份。

图4 DNS方式GSLB的基本模型(如图4所示)GSLB 基于DNS的流量管理机制主要完成DNS解析请求的负载均衡、服务器状态监控、用户访问路径优化。

用户访问应用时,域名解析请求将由GSLB负责处理,它通过一组预先定义好的策略,将最接近用户的节点地址提供给用户,使其可以得到快速的服务。

同时,它还与分布在各DC的所有GSLB节点保持通讯,搜集各节点的健康状态,以保证不将用户的请求分配到任何一个已经不可用的节点上。

GSLB 通过就近探测实现负载分担(如图5所示)。

图5 GSLB就近探测原理数据中心A、B、C各部署一个GSLB,其中DC A的GSLB为主GSLB,响应流程如下:1. Local DNS向主GSLB发起域名解析请求;2. GSLB-A、GSLB-B、GSLB-C将访问local DNS的延迟时间等相关信息返回给GSLB-A汇总,并判断最优的地址返回给local DNS;3. 以站点的响应时间作为引导用户的依据,用户的访问请求被导向到性能好,响应时间快的站点。

DNS方式的GSLB主要功能和特性如下:应用智能:感知应用,及时发现业务中断;可管理:自动切换,通知用户改变数据访问点;高性能:支持流量在数据中心的动态负载均衡。

分布式数据中心后端网络互连技术通过虚拟机动态迁移技术(如VMware的vMotion)可实现数据中心间的计算资源动态调配,通过服务器高可用集群技术可实现数据中心间应用级容灾,这两种应用场景统称为"分布式数据中心(Distributed Data Center)部署方式",其特点是一个应用系统在IP地址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同数据中心对外提供服务,但同一时段此应用只出现在一个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访问用户不感知这种变化。

深信服AF_案例_教育行业案例-2015

深信服AF_案例_教育行业案例-2015

深信服科技教育行业案例集深信服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08月目录深信服科技教育行业案例集 (1)秦皇岛教育局 (3)上海教育考试院 (5)北京市顺义教育信息中心 (7)河北经贸大学 (9)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11)南方科技大学 (13)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安全防护 (15)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7)复旦大学 (19)湖南农业大学 (20)秦皇岛教育局应用背景秦皇岛教育局共有高中31所,其中普通高中28所、完全中学2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高中在校生47806人,专任教师3912人。

初中共有134所,其中初级中学1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9所;初中在校生81211人,专任教师8735人。

小学444所,在校生182632人,专任教师13002人。

幼儿园214所,在校生70576人,专任教师1996人。

中等职业学校31所,在校生数33970人(其中含成人非全日制学生3373人、成人全日制学生2725人),专任教师1991人。

来自各个县、乡、地区的业务访问等数据大集中对于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秦皇岛市教育局仅通过通用型防火墙安全域的隔离,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安全防护的要求。

需求分析替换原有传统防火墙,为来自区县乡地区的教育局业务访问提供L2-7层的安全防护。

各个学校资源访问都在教育局官网,需要防止黑客对web系统的应用层攻击,防止网页被篡改,保证web业务安全稳定运行。

解决方案在秦皇岛市教育局及下级学校互联网出口部署深信服NGAF下一代防火墙,替换原有传统防火墙,不仅能够实现原有区域安全隔离的效果,还能够实现IPS 入侵防御、AV病毒防护的功能。

通过开启NGAF的WAF防护模块,防止黑客利用web应用程序及各类B/S业务的应用程序漏洞攻击教育系统WEB服务器,同时网页防篡改功能也保障了对外web业务的正常提供。

通过部署深信服集中管理平台和统一日志中心,能够对全网的安全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运维,减少了安全运维管理的投入,并且能够实时监测全网的安全状况,发现网络弱点区域,并快速进行安全加固。

下一代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规划

下一代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规划

“下一代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规划【导读】对企业数据中心机房的要求日益提升,如何实现安全、绿色、智能、节能?本文对数据中心机房级别规划、选址规划、区域规划,以及装饰工程、空气调节、供配电、综合布线及IT设备规划分别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前言在当前“数字中国、智慧中国”浪潮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生产要素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了加快企业生产管理改革、办公经营效率提升,作为企业新基建的底座,“下一代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建立一个安全、绿色、智能、节能的数据中心机房,请看下文。

二、数据中心机房规划由于数据中心机房涉及内容太多,本文仅从机房选址、机房装饰、空气调节、供配电、综合布线和IT设备规划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企业下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的趋势是模块化,模块化集成了供配电、制冷、机柜、综合布线、动环监控等功能单元的独立运行单元,具有稳定性高、快速部署、分期建设、动态调整和水平扩展等优点。

企业级下一代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机房工程标准,按精密机房的要求进行建设,对电磁干扰、静电危害等进行隔离、消除;同时应保证企业开展各项业务的需要,以实用、简洁、美观为原则,机房布局要美观大方。

主设备机房机柜布局要合理,以便于监控和操作为原则。

1. 数据中心机房级别规划作为企业下一代数据中心机房,规划时首先要考虑按照什么等级进行建设。

按照国标最新《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17),数据中心可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级,企业根据其中重要性级别进行建设。

A级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A级是最高级别,主要是指涉及国计民生的机房设计。

其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Symantec NetBackup

Symantec NetBackup

Symantec NetBackup作为数据保护领域内毋庸置疑的市场领先解决方案,能够为下一代数据中心提供无可匹敌的数据保护。

NetBackup平台可以实现全面保护、有效存储、随处恢复、轻松查找和集中管理。

主要功能:∙基于源和目标的集成式重复数据删除功能。

∙针对虚拟环境且屡获殊荣的全面数据保护功能。

∙跨域的高级监控和报告功能。

∙适用于全球环境的更快灾难恢复。

主要优势:∙可以在源位置、目标位置或重复数据删除硬件设备上部署本地集成式重复数据删除功能,降低成本和复杂性。

∙可以通过与管理程序的深入集成提高虚拟环境的备份效率和恢复速度。

∙可以通过单一控制台管理更多对象,如物理和虚拟服务器、备份和恢复技术以及多个备份产品。

∙可以快速轻松地恢复重要的应用程序和备份数据。

附件21、实现脚本rem#========================================================================= rem # Purpose:exp Oracle DB ZYTK30 to file ZYTK30_YYYYMMDDHHMM.dmp,rem # and Delete the file,7 days ago createdrem # Author :Comer Chu, 2006-07-13rem # History:rem # Note :erverydayexcute this script by windows task schedulerem#=========================================================================rem 1#---获得当前日期和7天前日期,date的格式 "YYYY-MM-DD"---------- set dt=%date:~0,10%set i=1:forokif %i%==1 goto i01if %i%==2 goto i02if %i%==3 goto i03if %i%==4 goto i04if %i%==5 goto i05if %i%==6 goto i06if %i%==7 goto i07:i01set i=2gotonextok:i02set i=3gotonextok:i03set i=4:i04set i=5gotonextok:i05set i=6gotonextok:i06set i=7gotonextok:i07set i=8gotonextok:nextokset dy=%dt:~0,4%set dm=%dt:~5,2%set dd=%dt:~8,2%if %dm%%dd%==0101 goto L01 if %dm%%dd%==0201 goto L02 if %dm%%dd%==0301 goto L07 if %dm%%dd%==0401 goto L02if %dm%%dd%==0501 goto L04 if %dm%%dd%==0601 goto L02 if %dm%%dd%==0701 goto L04 if %dm%%dd%==0801 goto L02 if %dm%%dd%==0901 goto L02 if %dm%%dd%==1001 goto L05 if %dm%%dd%==1101 goto L03 if %dm%%dd%==1201 goto L06 if %dd%==02 goto L10if %dd%==03 goto L10if %dd%==04 goto L10if %dd%==05 goto L10if %dd%==06 goto L10if %dd%==07 goto L10if %dd%==08 goto L10if %dd%==09 goto L10if %dd%==10 goto L11set /A dd=dd-1set dt=%dy%-%dm%-%dd%goto END:L10set /A dd=%dd:~1,1%-1set dt=%dy%-%dm%-0%dd% goto END:L11set dt=%dy%-%dm%-09 goto END:L02set /A dm=%dm:~1,1%-1 set dt=%dy%-0%dm%-31 goto END:L04set /A dm=dm-1set dt=%dy%-0%dm%-30 goto END:L05set dt=%dy%-09-30goto END:L03set dt=%dy%-10-31goto END:L06set dt=%dy%-11-30goto END:L01set /A dy=dy-1set dt=%dy%-12-31goto END:L07set /A "dd=dy%%4"if not %dd%==0 goto L08 set /A "dd=dy%%100"if not %dd%==0 goto L09 set /A "dd=dy%%400"if %dd%==0 goto L09:L08set dt=%dy%-02-28goto END:L09set dt=%dy%-02-29goto END:ENDif %i%==2 gotoforokif %i%==3 gotoforokif %i%==4 gotoforokif %i%==5 gotoforokif %i%==6 gotoforokif %i%==7 gotoforokif %i%==8 gotodb:dbrem 2#---备份oracle数据到本机,并且只备份表空间,前提本机正确配置了Oracle的客户端,否则exp无法执行!rem td like 20060827183200settd=%Date:~0,4%%Date:~5,2%%Date:~8,2%%Time:~0,2%%Time:~3,2%%Time:~6,2% e:\oraclebackexp user/password@zytk30 tablespaces=(ZYTK30_AC,ZYTK30_OP,ZYTK30_ID,ZYTK30_BAK)file=e:\OracleBack\ZYTK30_%td%.dmp log=e:\OracleBack\expZYTK30.Log buffer=800000rar a ZYTK30_%td%.rar ZYTK30_%td%.dmprem set dt to format "yyyymmdd"set dt=%dt:~0,4%%dt:~5,2%%dt:~8,2%rem 3#---删除7天前的备份文件---------------------------------------------------------del e:\OracleBack\ZYTK30_%dt%*.rarrem 4#---删除当天dmp备份文件。

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解决方案第一章:数据中心服务器方案一:系统设计原则在系统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设计的前瞻性。

充分考虑到用户需求,确保在系统满足未来的业务发展需要。

(2)系统设计的先进性。

在经费的技术许可的范围内,引进、吸收和应用先进技术。

在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和存储网络设计以及存储设备选择上采用目前国际先进方案,在建立先进的存储结构的同时,获得较好的数据系统运行效率。

(3)开放性原则系统采用的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均遵循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及国际流行标准,符合开放性设计原则,使用权其具备优良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和灵活性。

(4)安全性原则数据备份系统构成应用系统的保障子系统。

数据备份系统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故障恢复机制,系统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建立这一系统安全体系。

(5)稳定性原则在采用国际先进的存储技术的同时,着重考虑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其中又重点考虑系统可靠的平滑升级方式,使系统的运营风险降低到最小。

这样,系统能够充分享受先进的存储技术带来的巨大收益。

(6)系统设计的可扩展性在考虑各子系统的设计中,均按业务要求对系统扩展的可行性进行了考虑。

(7)经济性在满足所有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存储管理软件,存储设备和相关存储设备,使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二:系统产品选型说明鉴于用户业务性质需求。

在本方案设计中所有设备完全使用冗余架构确保系统任意一点出现故障时业务的可持续运行。

(1)产品选型NF8260M5 是浪潮基于最新一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设计的一款2U4 路机架式服务器,在2U 空间内最大可支持 4 颗Intel 至强可扩展处理器,集成48 个DDR4 内存插槽,24 块 2.5 寸硬盘,达到业界最高计算密度.(2)产品特点超高计算密度:⚫2U空间内集成4颗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最高主频可达3.6GHZ,具备38.5MB大容量三级缓存,最多112个物理核心,224个线程,处理器之间采用全互联架构,互联UPI速率达10.4GT/s,提供强大的并行计算处理能力,计算性能较上一代提升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uster
Small server
Big server
Mainframe
烟囱式架构 异构的技术 多种操作系统平台 支撑高峰时的容量 被动的响应式管理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NAS/SAN
DAS
NAS/SAN
DAS
3
数据中心的利用率和效率不高
Server utilization remains very low. . .
整合的
敏捷的
高可用性
高性能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5
整合的要求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5% - 10% (Gartner)
60% - 70% (Oracle大学网格)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烟囱式架构-低效的资源 管理
整合架构-动态负载管 理
6
敏捷的要求
Shared Instance
13
云计算 – NIST定义
云计算模式能以按需方式,通过网络,方便的访问云系统的可配 置计算资源共享池(比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程序和服务) 。 同时它以最少的管理开销及最少的与供应商的交互,迅速配置提供或 释放资源。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构建基于云平台的 下一代数据中心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1
提 纲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1、云数据中心概念的提出 2、云计算与数据中心的关系 3、云数据中心的应用场景 4、云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2
很少的一部分客户开 始监控数据中心服务 器的利用率,然而, 非常少的客户会注意 数据中心的效率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Up to 30% servers are dead
Average daily utilization (percent)
4
下一代云数据中心概念的提出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要求达到最高可用性和最低的成本
保证业务不被中断 每个都是可以水平扩展的, 完全激活的, 以数据为中心的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集群技术保证容错和 服务器水平扩展 在线升级硬件和软件 数据复制 完全激活 故障切换到备点
Database
Database
自动存储管理保证 容错和 存储水平扩展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Applications A, B, C, D, E
Net Workload
If utilization too high, increase capacity
Server A
Server B
Server C
Server D
Scale-out on-demand
100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90 80 Peak daily utilization (percent)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10 20 30 40 50 90 100
* Sample size – 45 data centers Source: Uptime Institute
Storage
Storage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低成本高性能 数据保护 & 归档
12
提 纲
1、云数据中心概念的提出 2、云计算与数据中心的关系 3、云数据中心的应用场景 4、云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1998 – 1 TB; 2001 – 10 TB; 2003 – 30 TB; 2005 – 100 TB; 2007 – 300TB; 2009 – 900 TB; 2011 – 2.7 PB
10
高性能的要求
分布式处理 层 集中处理层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敏捷地适应应用变化情况 根据负载随需扩展 高弹性,动态伸缩,self service,配置更多的实例 在初始投资成本和获得良好的效率之间作出平衡(减少Capex 和Opex ) 实时地获取业务变化,并以此作出响应
7
联邦式云数据中心
Colorado Springs, CO Austin, TX Salt Lake City, UT
* Source: NIST
14
云计算的5个基本特征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按需的
自服务 普遍网
云计算络访问
可度量
的服务
基本特 征
快速弹 性能力
共享的 资源池 多D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15
为什么采用“云” 传统模式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烟囱式的系统建设,IT成本居高
不下(硬件/能耗/管理) 按峰值规模建设,资源平均利用 率低 缺乏弹性的系统设计,应对业务 突发情况差 建设周期漫长,无法快速提供与 部署 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设备更替 快,不利投资保护
Select sum(sales) where Date=’24Sept’ …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问题:昨天 的客户发展 量如何?
构建并发 Smart Scan 请求
多个服务器 并行处理查 询请求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汇总、合 并结果
各服务器返回结 果
11
高可用性的要求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8
根据应用要求进行资源分配
Colorado Springs, CO Austin, TX Salt Lake City, UT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9
高性能的要求
全球最大数据仓库容量其大小每两年增长三倍
传统的数据中心
Data Warehouse Sales Application ERP Application Custom Application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ORB
Database Database Database Files
庞大的应用体系 • 静态地部署 • 多种软件组合 • 点对点集成 • 独立的应用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