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部编版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阅读《短歌行》与《龟虽寿》,思考后面的问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拓展练习:
LOGO
对比鉴赏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
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龟虽寿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 会死亡化为土灰。
结构图示
*归园田居(其一)
1.这两首诗歌分别塑造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
答案 《短歌行》塑造了一位具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而又求贤若渴的志士形象。 《归园田居》塑造了一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隐士形象。
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 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雄才大略,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①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奋发有思远进大的抱雄负心的不人会士止到息了。晚年,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所决定的,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益寿只延要年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
思议
1两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其内涵是什么? 2.这两首诗歌分别塑造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 3赏析技巧,体悟情感 A.《短歌行》一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的抱负,诗中引用了很多典故来表达诗人 的决心。请找出诗中用典的诗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B《短歌行》一诗还用到了比兴手法。请找出诗中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并分析其 鼓瑟吹笙。” ——引自《诗经·小雅·鹿鸣》
第二个典故来自于《诗经·小雅·鹿鸣》,曹操直接引用了原诗的 前四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意思是说, 麋鹿找到了艾蒿,就会相呼相鸣,要是有贤才来投奔我,我一定会鼓瑟 吹笙,以“嘉宾”之礼来款待他。原句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 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隐逸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 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 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 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⑩他去世以 后,友人私谥为“靖节○11 ”,故后世称“陶靖节”;因曾任彭泽县令, 后人又称为“陶彭泽”。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两首诗,体会其形式特点;把握朗读节 奏,并背诵这两首诗。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 它们的表达技巧。
导 任务情境
曹操和陶渊明,一个是结束一方战乱,为新朝代建立奠定基业 的政治家;一个是厌弃官场生活,向往田园风光的隐逸之士。 他们二人在自己的诗作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便有了他们自己鲜明 的烙印。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作品,细心体味蕴含在其中 的情感,体会作品的表达技巧。
相关链接——用典 用典也叫用事,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是借
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语典是指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名句,目的 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另外,根据用典的目的,可分为 正用典(表意与典故意一致)和反用典(表意与典故意相反);根据用典的形式,可分为 明用典与暗用典(多指语典)。使用典故,可以使表情达意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充实 内容,美化词句。
陶渊明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 征,而且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以及“平淡自然” 的诗风,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标志着汉魏以来古典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1.读《短歌行》可知,曹操是积极入世的,是决心建立一番功业的。而读《归园田 居(其一)》可知,陶渊明是厌恶俗世的,是逃避仕途的。请分析一下,他们二人不 同的人生态度产生的原因。 答案 (1)二人人生态度的不同,源于各自的出身及地位。曹操作为汉末军阀,拥有 巨大的权力和能量,他是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是创造历史的英雄人物。处在这一位 置上,自然是要把建立一番功业作为人生目标。而陶渊明出身于一般官宦家庭,家 境一般,年轻时也曾胸怀大志,但动荡的社会、龌龊的官场却是他改变不了的。理 想与现实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使其厌恶官场,向往自然。 (2)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陶渊明和曹操的人生态度正是“穷” 与“达”的体现。虽然,他们的选择不同,但归根结底,他们的“进”与“退”仍 然是儒家思想在他们身上的体现。
答案 诗眼是“忧”。诗人忧的是人生短暂,功业未就,人才难求。 这首诗每8句为一个部分,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第 二部分:渴望贤才,礼遇嘉宾。第三部分:渴盼人才,忧思难解。第四部分:虚心 纳士,竭尽诚心。
结构图示
短歌行
《归园田居》一诗的诗眼是什么?其内涵是什么? 展
题目中的“归”字是这首诗的诗眼。请用诗中原句回答:诗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 归往何处?归后如何?
2.放弃了自己年轻时的志向,最终选择归隐,你如何评价陶渊明的选择?你还能为 他提供怎样的建议? 答案 (示例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我觉得坚守官员的职责,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知 识分子。 (示例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官场当然应尽自己的努力为百 姓谋福利,努力改变官场昏暗的状况,但是如果力量有限,不能做到,独善其身不 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示例三)孔子当年周游列国,自己的政治观点不被采纳,于是退而从教,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人,使他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陶渊明可以像孔子一样,退而从教,兴 办教育,培养人才,让学生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著有 《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 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 行》,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 等。②
【高考链接】诗歌鉴赏——用典
答题步骤: 一、找到诗歌中的用典之处 二、对用典之处具体分析 1、概况原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 2、揭示诗人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 三、结合诗句分析用典作用 1、使诗歌语言含蓄委婉、典雅凝练。 2、意蕴更加丰富、深刻,增强诗歌表现力和 感染力。
2.除了用典,《短歌行》一诗还用到了比兴手法。请找出诗中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 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①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兴手法,《短歌行》以“明月”“乌鹊”“山”“海” 等作比;《龟虽寿》则以“神龟”“螣蛇”“老骥”等作比。 ②除比兴手法外,《短歌行》大量用典;《龟虽寿》则托物言志,诗人以老骥自比, 表达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文化常识 (1)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 玚、刘桢)等人慷慨悲凉的诗文风格。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 年),所以这一时期的诗文风格就被称为“建安风骨”。这一时代的作家,以“三 曹”“七子”为代表,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 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 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 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辉煌 成就,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北朝刘勰和钟嵘反复推崇建安时 期的文风;唐陈子昂盛赞“汉魏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
相关链接——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
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歌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 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 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 后来“比兴”二字常连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答案 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月喻指贤才并起兴,表达贤才难得而忧 虑不绝的心情。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 意,以此起兴流露出诗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并以此起兴, 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第一个典故来自于《诗经·郑风·子衿》,该诗第一章 写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衿”指的古代人的衣领,诗中指代姑娘所思念的情人。原 意是说:我深爱的人儿啊,你让我深深牵挂, 虽然我不能去 找你,可你怎么不主动给我一个音信呢?
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 才的渴求,从而表达了自己念念不忘贤才的一片真情。望贤才主动投 奔.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史记·周鲁公世家》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史记·周鲁公世家》,书中记载,周公自言: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 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曹操引用此事, 是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之诚恳,并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 励。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
•
感和忧患意识,面临高考,或许,我们会为自
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但我们不能因此沉 溺其中,更要因忧虑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
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我们光辉灿烂的痕迹,不给
自己的人生留任何遗憾!
任务活动二 赏析技巧,体悟情感 1.《短歌行》一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的抱负,诗中引用了很多典故来表达诗人的 决心。请找出诗中用典的诗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呦呦鹿鸣——必将礼遇、重视贤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自《管子·形解》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自《管子·形解》:“海不辞 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 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原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 无论治国还是治学,都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曹操化用了 这几句,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多多益善。
【小故事】官渡之战期间,袁绍的谋臣许攸,多次为袁绍献计,都不被 采纳,袁绍甚至把他当成了曹操的奸细,许攸一怒之下就投奔了曹操, 曹操听说许攸来降,喜出望外,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上,就赤着脚,奔出 账外迎接许攸。许攸也因为感激曹操的礼遇,归附之后立即献出奇计, 让曹操夜袭乌巢,火烧袁绍的粮仓,最终是曹操以弱胜强,战胜了袁绍。
C《归园田居》中诗人是如何描写田园美景的?请从写景顺序和艺术手法上分析。
《短歌行》一诗的诗眼是什么?其内涵是什么? 展
相关链接——诗眼 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字。或者说,诗眼就是指在诗
歌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关键字。“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其位置并不固定,可 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2)歌行体,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行”是乐曲的意思。因汉魏以前的乐府 诗题为“歌”和“行”的颇多而得名,其章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 七言、杂言的古体,亦称古诗、古风。 4.名家点评 (1)魏武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言当及时为乐。又旧说长歌短歌,大率言人 寿命长短分定,不可妄求也。——唐代史学家吴兢 (2)孔融、杨修俱毙其手,操之高深安在?身为汉相,而时人目以汉贼,乃以周公自 拟,谬矣。——南宋文学家、宋末文坛领袖刘克庄 (3)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清代文学家陈沆 (4)言当及时为乐也。“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山不厌高”四句,言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成其大也。——清代诗人、学者沈德潜
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1)这两首诗的主旨有何异同? 答案 ①这两首诗均表达了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要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之意。 ②《短歌行》表达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和任用人才、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 《龟虽寿》则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而弥坚的豪迈气魄和积极进取精神。 (2)这两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