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专题(十三)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汇编: 共同富裕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汇编: 共同富裕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汇编共同富裕一、请你选择1.(2019·山东威海)乡村网红“巧妇九妹”不但自己富裕了,还利用电商平台帮助贫困村民致富,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三农人物。

她的经历说明 A①我国允许并鼓励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②每个人都应抓住一切条件富起来③合理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④脱贫攻坚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工作A. ①③B. ①②④C. ②③D. ③④2.(2019·山东潍坊)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及时纠正脱贫攻坚中反映的干部作风问题,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这告诉我们 A①要依法帮助所有贫困户脱贫致富②解决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是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③扶贫要公开透明,确保脱真贫、真脱贫④脱贫成果是衡量干部作风好坏的标准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2019·山东潍坊)某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成绩突出:乡村旅游渐成气候;农村基础设施配备基本到位;农村厕所改造全部完成;4个县市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取得这些成就表明该地 D①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②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实现③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④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注重改善民生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4.(2019·湖南邵阳)到2020年,我国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这B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不利于城乡平衡发展③能够彻底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5.(2019·辽宁辽阳)改革开放已走过风云激荡的40年。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经济发展还面临▲等现实挑战。

1.2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议题式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

1.2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议题式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2 走向共同富裕本节课按照“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共同富裕”的逻辑展开。

第一目,从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说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础。

第二目,从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说明如何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揭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让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已有认知水平能够列举出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部分典型问题,如环境、住房、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运用已有分析能力能够推断出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如何解决,即如何共享发展成果的学习的渴望。

但深化改革原因中“经济发展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两部分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理解有一定困难,教师需考虑不同层次学生认知能力,把握授课深浅尺度。

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共享发展的措施及意义,坚决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认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2.健全人格: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

知道发展的根本目的,理解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3.责任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追求共同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人人共建。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与做法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做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2023年中国财富报告(表格)二、新课讲授(一)名词解释共同富裕(二)展示预习成果阅读教材913页,学生思考并讨论:总议题:全面深化改革,谱写新时代共同富裕新篇章。

子议题1:改革不停,怎样破解共富之困?子议题2:共建共享,怎样实现共富之路?(三)展示探究成果环节一子议题1:改革不停,怎样破解共富之困?1、【名词解释】全面深化改革2、【议学活动】议学活动一(1)观察19782023年我国GDP增长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978年2023年对比GDP0.37万亿元126.06万亿元340.7倍人均GDP381元89358元234.5倍(2)你认为现有的社会发展能否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3)观看视频,观察视频中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年GDP增长率的曲线,你有何发现?增速减缓是否意味着经济的衰退?(4)名词解释 高质量发展(5)从这几组数据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广东省 西藏自治区 对比 GDP 135673亿元2393亿元56.7倍北京市 甘肃省 对比 人均GDP200342元47608元4.2倍(6)观看视频《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从视频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7)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议学活动二1、我国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 小组讨论:要求1、讨论时间4分钟。

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速记100条

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速记100条

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速记100条1.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强国富民。

2.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我国是如何作出改革开放决择的? 揭开改革开放序幕的是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什么历史征程?开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5.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什么?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6.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7.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改革开放。

9.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10.党和政府坚持以什么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增进民生福祉。

1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3.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发展思想?(什么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现了什么?)14.党的十九大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①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②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15.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科技创新能力。

16.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要坚持哪些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7.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18.民主在价值上的要求是什么?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19.民主价值如何才能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0.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什么?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中考政治知识点复习 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中考政治知识点复习 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1.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1世纪初,我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2、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就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城乡和东西部地区协调共同发展,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1.2: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地位)3、共同富裕的内涵:①共同富裕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②从内容看,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从X围看,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困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从实现途径看,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逐步实现的共同富裕。

4、怎样实现共同富裕?①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使地区先富起来。

②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先富帮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③完善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④国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如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缩小地区差距。

⑤落实和推进“三农”政策,缩小城乡差距。

⑥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共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2.1.3: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1、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要让广大农民和贫困地区的人们能够平等的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

2、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和具体要求: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②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同步发展,形成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工业与农业互惠、城市与乡村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解析)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解析)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共22分。

1.(1分)2023年11月1日,在我国西北沿边地区揭牌成立的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是( )A.新疆自贸区B.海南自贸区C.上海自贸区D.陕西自贸区2.(1分)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紧扣的两个关键词是( )A.一体化和双循环B.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C.一体化和高质量D.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3.(1分)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1月15日至19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

本届年会主题聚焦( )A.凝聚力量B.重建信任C.勇于担当D.携手合作4.(1分)下列时事新闻能体现中国影响力增强的是( )A.日本名义GDP被德国超越B.沙特将主办2030年世博会C.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D.普京当选连任俄罗斯总统5.(1分)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方案》。

可以推测该方案的作用有( )①拉动消费②促进投资③限制出口④节能降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1分)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个环节。

这样做旨在( )①提升学生审美素养②全面提高文化成绩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④塑造自身完美形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1分)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毛泽东曾在17岁时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迈诗句。

这启示我们要( )A.保持对学习的兴趣B.掌握科学学习方法C.时刻保持乐观心态D.努力实现人生梦想8.(1分)如图漫画,告诉我们( )A.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B.亲子冲突要用良好沟通来解决C.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D.青少年需要增强家庭责任意识9.(1分)当我们快乐的时候,可能会笑容满面,可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可能会觉得沮丧、泄气,甚至想哭。

中考总复习道德与法治1-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中考总复习道德与法治1-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2.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改正: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我国
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同时富裕。 改正: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短时间
还不能实现。
4.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彻底消除城乡差别。 改正: 当前我国城乡差别还是存在,没有彻底消除。
6. 如何正确认识共享发展?(P11~12) (1)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要先富带后富。 (2)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3)共享发展是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4)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7. 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P11~13)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 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有哪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 成就)(P6~7) (1)中国力量充分显示: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 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 界第一。②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 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 全面胜利。 (3)中国深刻影响世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 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名言警句
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②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③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④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⑤圣人无常心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材料一 从持续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到鼓励跨境电商、

2024年中考政 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

2024年中考政 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

2024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2024 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中考政治一直紧密联系时事热点,通过对时事的分析考查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 2024 年中考可能涉及的一些政治时事热点以及相关知识点。

一、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关知识点:1、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中得到体现,如发展特色农业体现创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体现协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现绿色。

3、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

二、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如 5G 技术的广泛应用、量子通信的研究进展、人工智能的发展等。

相关知识点:1、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3、综合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国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相关知识点:1、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3、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四、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知识点: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考热点速查三: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中考热点速查三: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中考热点速查三: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热点浏览【中国西部大开发10周年高峰论坛】2009年11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西部主流媒体联盟协办的“中国西部大开发10周年高峰论坛”在西安隆重举行。

1999年,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决策,从此,占中国陆地面积71%左右的西部地区开始进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据统计,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1.42%,高于全国9.64%的年均水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最快的10年。

此次论坛上,西部大开发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成为专家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2009年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在成都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他强调,中国将把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快构建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链接教材1.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4.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

6.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

7.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热点透析1.2009年是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全面提高。

请简单介绍一下西部大开发战略概况。

(1)概况: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吉林延边地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

2014中考政治必考热点:2013年两会专题(就业、三农、养老、教育=民生问题)

2014中考政治必考热点:2013年两会专题(就业、三农、养老、教育=民生问题)

中考热点:2013年两会专题(就业、三农、养老、教育=民生问题)1、你认为五年来我国为什么能取得上述成就?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国际间的携手合作等。

2、作为青少年学生,请你就教育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及解决措施。

可以这样提建议: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建议等。

围绕上一问所提的建议去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即可。

比如:针对教育公平问题,可以从国家、当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以及个人等角度提出解决办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改善民生?并请你给新一届政府提几条建议。

我国近年来改善民生的措施: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安排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关注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建立健全农村儿童娱乐场所等等。

给新一届政府的建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4、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体现教材哪些观点?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维护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稳定。

3、为解决民生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国策有哪些?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依法治国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自主创新、三步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5、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什么原则?体现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部编道德与法治2024年中考核心必背知识点

部编道德与法治2024年中考核心必背知识点

部编道德与法治2024年中考核心必背知识点一、经济建设的常用表述语: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5.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6.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新发展理念。

7.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8.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

9.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关于政治建设的常用表述语:1.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3.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建设法治中国。

4.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5.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7.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8.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三、关于文化建设的常用表述语:1.坚定文化自信。

2.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不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3.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践行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常用表达: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4.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

5.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6.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7.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8.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9.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点聚焦专题【全国“两会”】考点解读及习题练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点聚焦专题【全国“两会”】考点解读及习题练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点聚焦专题【全国“两会”】考点解读及习题练材料一:2019全国“两会”2019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有30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全国两会,他们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从北京传往世界各地,全方位展现中国“两会”的精彩时刻。

1.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了什么?(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其监督。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两会”备受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期待,说明了什么?(1)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3)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国际社会期待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4)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程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哪些知识?(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3)全国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等。

五大发展理念之协调(生)

五大发展理念之协调(生)

2016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八:五大发展理念之协调一、热点材料十八届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二、与教材结合1、政府是公共利益的提供者与守护者。

政府维护公公共利益有多种方式: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道德教化等。

2、(1)目前小康社会(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2)全面小康的特点:是较高标准的小康,共同富裕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3)我国的富民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党和政府坚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

九年级政治课件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九年级政治课件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拓展:
1、我国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的战略
2、列举国家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而采取 的措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部崛起战略
1、(单选)2012年5月,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经验交流会在河南省 新乡市举行,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新乡市取得的成绩。加快推进 城乡一体化( ) A、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B、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C、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D、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单选)我国从2009年开始在部分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试点,中国亿万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享受到由国家财政 补贴的养老生活。 下列说法与材料反映的寓意不相符的是( ) A、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B、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 C、我国社会救济的范围不断扩大 D、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3、(多选)有人说:“只要乘上了社会主义这条大船, 你到达了彼岸,我就不会留在此岸。”对此,你的理解 是 A、共同富裕就是“大锅饭” B、共同富裕就是大家同步富裕 C、共同富裕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 悬殊 D、要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4、(多选)广州市在2010年大幅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 情况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又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广州最低工资调为1300元,全省平均增幅18、6%。上 调最低工资标准( ) A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B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 C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低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学习目标: 识记: 1、国家重视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的意义 2、 如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3、 了解国家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而 采取的措施
学习提纲: 1、怎样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会背) 2、重视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何意义? (会背)

中部崛起战略名词解释

中部崛起战略名词解释

中部崛起战略名词解释中部崛起战略什么是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是指中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旨在推动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名词解释•区域协调发展:指各个地区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各个地区间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个区域的均衡发展。

•中部地区:指中国境内的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陕西、山西等省份。

•经济转型升级:指经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变和升级,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创新的推动、服务业的发展等。

•城市群:指由若干个城市组成的相对密集的地区,它们之间有密集的人口流动、资金流动和信息流动,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关系。

•示范区:指政府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设立的,以推动某一领域的发展为目标的特殊经济区域,具有一定的政策优势和特殊功能。

•重点项目:指政府投资和支持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项目,通常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

•科技创新:指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相关举例1.湖北自贸试验区: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示范区,湖北自贸试验区以自由贸易为核心,吸引外商投资,推动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2.“中部六省一区”合作: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陕西,以及山西等省份共同合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中部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3.中部地区高铁建设:中部地区通过广铁、武铁、沪昆高铁等高铁项目的建设,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

4.中部城市群:湖北城市群、湖南城市群、河南城市群等中部城市群的形成,通过城市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推动中部地区的区域发展。

5.中部重点项目:洛阳铁路枢纽建设、武汉物流中心建设等中部地区的重点项目,促进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2019年初三中考重点卷(5)-政治

2019年初三中考重点卷(5)-政治

2019年初三中考重点卷(5)-政治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测试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此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让校车享有优先权,这是一种文明的表达,是我们对下一代、对未来的生命尊重与安全承诺。

这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司法保护D、社会保护2、针对冒用他人名义上学、侵害他人受教育权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做出了批复: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公民依据宪法规定所享受的受教育权的基本权利,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说明〔〕A、最高人民法院有权解释和修改宪法B、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承担民事责任C、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D、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3、现阶段,在我国的经济“百花园”中,各种经济成分争奇斗艳,它们都在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自己的贡献。

非公有制经济〔〕A、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B、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国家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D、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4、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以下收入分配格局中,能表达这一方向的是〔〕5、“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这句话告诉我们合作的价值表达在〔〕A、合作能促进团结、增强力量B、合作能互惠互利、共享成果C、合作能扬长避短、有效利用资源D、合作能集思广益、优势互补6.2017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在西藏实行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正确的。

该政策是〔〕A、坚持民族平等B、维护民族团结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7.对漫画《微博议政》的理解正确的有〔〕A.只有网络才能搜集到真实的民意B.微博议政有利于政府的民主决策C.微博实现了全体人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梦想D.微博议政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8.2018年3月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考政治青少年怎么做

中考政治青少年怎么做

一、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1.在经济建设方面:①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 坚持共同富裕原则,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③ 贯彻落实四个尊重方针,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 政治建设方面:①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②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保障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益; ③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在文化建设方面:①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② 加强思想首先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培养四有公民; ③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4.生态文明建设:①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协调; ③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企业和处罚力度,加强环境执法。

5.社会建设方面:①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②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③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④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二、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改革开放?(此问只为增加含量,意义不大。

1.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 2.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改革开放?3.青少年应怎样以实际行动热爱自己的祖国?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应该怎么做请你为新农村建设提几条建议。

5.为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6.发展低碳经济 7.国家在困难和挑战面前 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9.为学校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几点建议10.请为政府提关于推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建议,政府为民族团结工作做?11.中学生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12.若少数民族的同学到你所在的班级来读书 13.假如你是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14.假如你与同是参观世博会的国际友人交往时 15.请你为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几条建议16.怎样建设和谐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国家怎么做。

中考政治专题突破复习----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中考政治专题突破复习----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 设题360度
7.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终是为了构 建什么样的社会?
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设题360度
8.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最大限度减少不 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 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哪些不和谐因素?为消除这些不和谐 因素,国家应该怎么做?
│ 热点概览
材料三 2011年7月12日《河北日报》消息:日前,省政府出台 《河北省2011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意见》,明确了2011年 重点突破的20项改革工作。重大制度建设。2011年的改革意见更加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放到了突出 位置。《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镇职工、城 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 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深化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 完善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深化 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暂住证制度,统一实行居住证制度。完善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深化价格调控机制改革,完善重要农副产品、 居民生活必需品实时价格监测和应急价格监测系统,建立社会救助 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 相互协调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 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 特征之一,我国正在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 现在所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盾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2.1 第二课时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2.1 第二课时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课时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域发展差距。

(1)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造,(3)(4)1①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②城乡居民收入没有差距③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渐降低④应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解答表格题要求既从横向上看,又从纵向上看。

本题从横向上看,城乡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可见②错误,采用排除法排除掉;从纵向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可见③不正确,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2.珠江三角洲与广东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经济差距,已经成为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瓶颈”,在省政府扶持和促动下,珠三角企业纷纷到广东东西两翼、粤北山区投资,力求最终实现共赢。

对此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可以促进各地同时、同步富裕②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④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此题以地方时政热点材料为载体设题,考查学生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认识与理解。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在我国,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不是同时、同步富裕。

四个选项中,“①可以促进各地同时、同步富裕”的表述是与“共同富裕”的含义不相符的,很明显是错误的;其他三个选项分别点明了实施经济帮扶的意义,是正确的。

据此分析符合题意的选项是B。

【答案】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初中政治】2023中考道法核心主干知识概括

【初中政治】2023中考道法核心主干知识概括

2023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核心主干知识汇总核心主干知识(一)一、基本国策、战略方略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二、基本路线、理论体系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十四条基本方略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背景资料:1、xx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2、中部崛起的提出:xx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3、中部范围: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六省。

4、中部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东部提速、西部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情况下,中部发展问题日益凸现。

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欠发达的中间水平;产业结构仍然是农业和资源粗加工工业,在两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中部地区如果不能取得发展,将极有可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出现所谓的“中部塌陷”;中部地区如果不能取得大的突破,则很难将全国作为一整盘棋下活,中部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取得突破性成长的瓶颈。

5、中部地区的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京广、京九线贯穿南北,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作用。

其次是资源丰富,资源性产品的地位举足轻重。

三是劳动力成本低廉。

叫是有老工业基地的支撑作用。

结合点:是什么的问题:见背景资料2、3、4、5。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因素⑴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⑵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⑶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经济实力比较雄厚⑷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正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交汇点上。

⑸“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的实施,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的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实现中部崛起战略?(1)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中部地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条件好。

在我国区域发展经济格局中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没有中部的崛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

在加快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部地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没有中部的崛起,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布局就不可能完整,统筹协调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符合社会主义本质。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

我们只有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同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

(3)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们党提出,当前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现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着地区差异,这种不协调制约了我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只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才能使东、西、中及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中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在资源与技术的梯度转移过程中,中部地区既要承接东部的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转移,又要传递东部产业和生产要素向西部转移,起到连接东部和西部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与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形成紧密的联系,无论在资源加工、资本供给、技术支持方面,还是在文化理念方面,中部与西部存在明显的同一性和互补性。

中部与西部分工协作由来已久,产业成龙配套始终未断。

如果没有中部崛起为支撑,西部大开发就难以有效推进,而且还要花费更长时间,付出更大的成本。

(5)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的体现(6)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2、为什么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⑴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⑵有利于增强“西、北、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⑶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区的优势,促进各地区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⑷有利于提高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⑸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⑹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⑺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怎么样的问题:1、要实现中部崛起,我国应该怎样做?(1)发挥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工业。

(2)积极引进外资,学习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3)强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大教育投资,重视对人才培养(4)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5)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6)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的力度,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其它也可)2、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⑴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⑵要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⑷注意尊重各地区的少数民族,维护好民族团结,搞好社会稳定。

⑸注意扩大开放,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⑹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它角度问题:你准备为“中部崛起”做些什么?(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法制观念。

(2)立志成才,勇于创新和实践,积极为“家乡”或“中部崛起”献计献策;等典型习题:三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在西去的火车上一见如故地聊了起来:甲同学:我来自上海,我表哥去年师范大学毕业后就响应国家号召去支援西部了,现在放署假,我去那里看望他和他教的学生们。

乙同学:我家乡就在西部,自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们那里新建了很多基础设施,我的家乡跟以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丙同学:我是湖北人,旅游中看到西部地区建设热火朝天,现在中央政治局又研究了中部崛起和东中西联动问题,让我们东中西部地区都携手为自己家乡和祖国的发展共同努力吧!(1)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何认识?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向志愿者学习?(2)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谈谈中央为什么要提出东中西互动发展战略?答案:(1)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有助于提高当地人口的素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地区,表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自觉服从国家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立志成才的集中体现。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努力学习,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四有新人。

(2)、实施东中西互动发展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地区经济的振兴;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保证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有利于优化地区经济布局,提高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

综合练习:选择题1、“十一五”期间,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将投入2500万元,免费培训国内5万名村支书,努力实践“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最终实现共同富”。

华西村现任党委书记吴协恩说,这一计划从xx年4月份开始启动,以全国各省区市为单位,每年邀请1万名村支书到华西村免费学习培训,其中省内村支书培训3天,省外村支书培训5天,5年内要与5万个村支部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致富,为全国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新经验。

该作法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②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③能够从根本上确保农村现代化的顺利实现④能够提高农村党员地干部的素质为加快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关键项目之一,能否顺利实施,不仅在于西部和工程自身,更关键的是东部企业能否及时、合理、有效地使用好这些宝贵资源,这一工程的全线贯通()①有利于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③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④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地区之间资源不够均衡的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从xx年起对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费;到xx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普遍实行免费;这说明()①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必须做到缩小受教育程度的差距②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国党和政府的执政新理念③国家维护农村贫困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④我国的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目前我国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我国政府宣布xx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

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人民群众同步富裕②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③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④体现了我党的根本宗旨⑤有利于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④⑤5、继“沿海率先改革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又明确提出“战略”。

( )A.中部崛起B.东部崛起C.长江三角洲发展D.珠江三角洲发展6、实施“联结南北、启动东西”的战略格局,目的是为了实现( )A.同步富裕B.共同富裕C.依法治国D.对外开放材料题:7、材料一:西部地区xx年—xx年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2%,与全国地方平均增长速度的差距由“九五”期间的1.3个百分点缩小到0.7个百分点。

东北三省xx年GDP增长均超过10%,实现了xx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在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实现该区域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国家整体实力得到增强,迅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也出现了,材料三:近些年来,国家相继作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部崛起”等重要战略决策,逐步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缓,但问题依然存在。

(1)材料一表明什么?(2)这个问题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问题还依然存在”,存在的是什么问题?(4)怎样解决材料三中存在的问题?答案:(1)区域协调发展给百姓带来了实惠。

(2)是地区差距也相应拉大了(3)区域发展不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