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的作用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价值规律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自发的调节、配 置社会资源 。 ——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刺激作用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分化作用 ゆ
柯达——安于现状,执着于当前技术 ↓
数码——锐意创新,着眼于未来发展
↓
数码终超越柯达,独占鳌头
案例:昔日霸主96年开始诺基亚一直占据全球手机行业老大位置,2004 年,全球三分之一的手机是诺基亚的,08年更是达到39%市场份额的巅 峰。
至2012年,不过三年多时间,诺基亚市场份额还在前三,信用评级已被 下调为垃圾,股票市值从巅峰期的2000亿欧元下降到不到150亿美元。 与之对比,苹果手机的市场份额不算高,凭借IPHONE/IPAD/MAC等明星 产品,今年第二财季盈利高达116亿美元,当前市值5200亿美元,冠绝 全球。
组长:孟振宇
组员:雷芬颖、王天於、宋维顺、贺 卓玛、王亚丽、陈芬花、杜玉雪、 朱芳暖、鲁永林
概念理解
案例分析
总结
概念理解
价值规律(law of value)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 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 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 的发展。
刺激作用: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 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联想
案例:2004年末,电脑制造巨头联想集
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 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收购后,IBM的全 球电脑业务使联想集团的业务规模从30 亿美元上升至120亿美元,同时全球市 场占有率从2%上升至8%,成为仅次于戴 尔、HP的全球第三大电脑厂商。
正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商品生产者必须要自 觉地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不能违背和抗拒它,我们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必 须自觉的遵守和运用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负面:价值规律也有负作用,市场的消极作用,正是它的具体表现, 因此,既需要价值规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也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这只有形的手。
分析:
彩电生产线迅速增加,导致彩电部门生
产的扩大和供给的增加,进而使其价格 开始下降,彩电价格跳水大战出现,使一 些中小企业损失严重,转而做起市场前 景良好的空调行业。这就是价值规律通 过市场机制在电器行业中调节资源的配 置,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得到了优化配 置,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刺激作用
以下是联想集团2008年的 做法努力:
人才与管理:
引进戴尔高级管理人员、联想与首钢培 训中心共建笔记本大学。 技术:
联想安全理财电脑震撼上市:基于LCVP 技术,联想安全理财电脑为用户提供了 一个完全独立的,供理财专用的操作系 统。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又同劳动 生产率成反比例变化。正是由于价值 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市场竞争规律的强 制运用,联想公司加强与其他王牌企 业的交流合作,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成 就了现今的联想!
案例分析
调节作用: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 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 自发的调节、配置社会资源
案例:商场如战场,80年代初我国彩电生
产线只有几条,价格非常高,16英寸的彩 电价格达5000元左右。80年代末,我国 彩电生产线迅速增加到100多条,而现在 愈演愈烈的彩电价格“跳水大战”使一 些中小企业伤痕累累,纷纷宣布破产。 针对目前城市空调市场的大片空白,国 内许多彩电企业转行做起了空调。
分化作用
分化作用: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
生产者的分化。
案例:早在29年前,柯达就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19年前,柯达生 产出了第一台民用级100万像素数码相机。但是,对于称雄于胶片市场的柯达 来说,也许是过早意识到数码时代无疑是个可怕的梦魇,因此,柯达的数码 脚步悄然停止,直到2000年,柯达转身,却发现对手已经遥远…… 其实,早在10年前柯达推出数码相机的时候,可谓是转型数码的最恰当 的时期,可惜,柯达以自己的短视放弃了这个机会。今天,数码相机行业群 雄争霸,传统影像行业日暮西山,无论是在传统影像行业掘地三尺,还是在 数码领域破釜沉舟,辗转腾挪的机会,都已经非常狭小。 整整125年的历史,人们在享受数码科技所带来的快感时都不禁会有这样 一个疑问:柯达,你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