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皱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2 C NH2 O + H2C CH2 CH2 NH2 NH2 H N C O CH2 N H
(尿素)
H2C H N C O
(乙二胺)
CH2 N H + 2HCHO
(环乙烯脲)
H2C HOH2C N C O CH2 N CH2OH
(环乙烯脲)
(甲醛)
(二羟甲基环乙烯脲)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二节 常用的防皱整理剂 4.二羟甲基羟基乙烯脲树脂(DMDHEU,简称2D )
防皱整理
第二节 常用的防皱整理剂 4.二羟甲基羟基乙烯脲树脂(DMDHEU,简称2D ) 2D树脂与纤维素纤维交联反应 OH OH
HC HOH2C N N O
CH N CH2OH
+ 2Cell OH
OH HC Cell O H2C N N O
OH CH N CH2 O Cell + 2H2O
整理后的织物耐洗性和耐水解性优良,对活性染料的日晒牢度影响小,因 此,DMDHEU树脂适合于棉、花布的洗可穿整理。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二节 常用的防皱整理剂 5.低甲醛的醚化2D树脂(M2D)
为了获得低甲醛整理剂常将2D树脂改性,与醇反应后得到醚化DMDHEU, 简称M2D。2D醚化如下所示:
OH HC HOH2C N C O
OH CH N CH2OH + 2R OH H+
OH HC ROH2C N C O
OH CH N CH2OR + 2H2O
O
C
NHCH2OH NHCH2OH
(尿素) (甲醛)
(单羟甲基脲) (双羟甲基脲)
初缩体的浓度不宜过高,含固量在35%左右,pH值保持在 8~8.5之间,温度在10℃以下,储存不宜太久,最好现用现配, 暂时不用的树脂初缩体最好冲淡至15%~20%,以提高树脂初缩 体的稳定性。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二节 常用的防皱整理剂
(与纤维分子交联)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二节 常用的防皱整理剂 2.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MF)
NH2 C N H2N C N N C NH2 + 3HCHO HOH2C HN N C N NH CH2OH C N C NH CH2OH
(三聚氰胺)
NH2 C N H2N C N N C
(甲醛)
(三羟甲基三聚氰胺)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一节 防皱防缩原理 三、防皱整理的方法: 1.干态交联工艺 2.湿态交联工艺 3.潮态交联工艺 4.多步交联工艺
方法
以上四种工艺中,潮态交联工艺、湿态交联工艺、多步交联工艺 三种整理工艺所需时间长,不能连续生产,工艺的具体控制难度大。
目前的防皱整理工艺一般采用干态交联工艺,即轧烘焙工艺。
HOH2C N C CH2OH
NH2
+ 6HCHO
HOH2C HOH2C
N N C N
N C N CH2OH CH2OH
(三聚氰胺) (甲醛)
(六羟甲基三聚氰胺)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二节 常用的防皱整理剂 3.二羟甲基环乙烯脲树脂(DMEU) 二羟甲基环乙烯脲树脂称二羟甲基乙烯脲,简称DMEU。它是乙烯脲—甲 醛树脂的初缩体,是由乙烯脲与甲醛在微碱性介质中进行加成反应而制成。
焙烘时树脂初缩体渗入织物内部生成树脂,生成的树脂有两种作用 。
N CO N CH2 CH2 N CH2 N CO CH2 CO N CH2 N CH2 N CO N N CO N CH2 CO N
nO
C
NHCH2 OH NHCH2 OH
(自身缩聚)
O C NHCH2OH NHCH2OH + 2 Cell OH O C NHCH2OCell NHCH2OCell + 2 H2O
OH HC NH2 C O + OHC CHO NH2 H N C O OH CH N H
(尿素)
OH HC H N C O
(乙二醛)
OH CH N H + 2HCHO
(二羟基乙烯脲)
OH HC HOH2C N C O OH CH N CH2OH
(二羟基乙烯脲)
(甲醛)
(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
第三章
第三章
பைடு நூலகம்
防皱整理
第一节 防皱防缩原理 一、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 织物折皱的形成可以简单地看成是外力使纤维弯曲变形,放松后未能 完全复原所造成的。 纤维的晶区是防皱的。
织物的折皱通常出现在纤维的无定形区。
无定形区大分子的排列比较疏松,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之间作 用力也较小。当外力作用时,大分子不能同时受力,沿着外力的方向,逐 渐发生分子之间部分氢键的断裂和基本结构单元的相对位移。 由于纤维素分子上有很多的极性羟基,这种相对移动发生后,就会在 新的位置上重新形成新的氢键。当外力去除后,由于新的位置上新形成氢 键的阻碍作用,形变不能立即回复。这就是折皱的形成原因。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二节 常用的防皱整理剂 5.低甲醛的醚化2D树脂(M2D)
2D树脂和醚化2D的整理效果比较 整理工艺 强力保留率(%) 折皱回复角(°) 释放甲醛(mg/kg)
2D
醚化2D
2D
醚化2D
2D
醚化2D
常规工艺
69.2
72.9
224
226
315
40.4
快速工艺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二节 常用的防皱整理剂 防皱整理剂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和纤维素纤维分子上的羟基发生 反应的官能团的物质,也称树脂整理剂。 防皱整理剂按结构可分为N-羟甲基类树脂、无甲醛类树脂等。 一、N-羟甲基类树脂: 1.脲醛树脂(UF) 脲醛树脂即尿素-甲醛树脂,简称UF树脂 初缩体制备
NH2 O C NH2 + HCHO O C NHCH2OH NH2 HCHO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一节 防皱防缩原理 1.树脂沉积理论 利用多官能度的化合物作为树脂初缩体,树脂初缩体自身之间 缩合成为具有网状结构沉积在纤维之中,增大了大分子间及基本结 构单元之间的相对滑移的阻力,赋予了织物防皱性能。 2.交联理论 防皱防缩的整理剂可以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反应,在两个相邻 的纤维素分子之间建立共价交联,限制了大分子之间的相对滑移,提 高了织物的防皱性能。
第三章
防皱整理
第一节 防皱防缩原理
二、防皱原理
目前,防皱的基本措施是在纤维素的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之间 建立适当的交联,减少纤维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移, 而且交联也封闭了部分羟基,同时也限制了新的氢键的形成,从而达 到防皱的目的。
关于纤维素纤维防皱原理,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树 脂沉积理论和交联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