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子宫脱垂30例临床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子宫脱垂3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对照组30例,采用支持疗法,加强营养,适当休息,加强盆底肌肉锻炼。观察两组子宫脱垂、回纳阴道变化。结果:观察组子宫回纳阴道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1.2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6版,子宫脱垂的诊断标准及1981年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两病”科研协作组提出的“子宫脱垂”分度[1]。①具有不同程度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②行走、劳动、下蹲或排便等腹压活动增加时,有块状物自阴道口脱出。③妇科内检。

1.3纳入标准子宫脱垂及伴有阴道前壁或阴道后壁脱垂,年龄

26~62岁,为首次发病、未经系统治疗者,发病2年以内。

1.4排除标准①子宫脱垂并发严重的心、脑、肾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②ⅲ度子宫脱垂者。③子宫脱垂伴盆底肌明显萎缩者。④子宫脱垂伴严重宫颈口溃疡、感染化脓者。⑤先天性宫颈延长。

2方法

2.1治疗方法观察组方剂组成:黄芪18g、人参6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12g、白术12g、炙甘草9g。辨证加减:肾虚加枸杞、杜仲、山茱萸,贫血加熟地,小腹坠胀加枳壳,白带多而清稀加乌贼骨、金樱子。水煎至300ml,口服。对照组采用支持疗法,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

保持大便通畅,及时治疗咳嗽、两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

2.2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宫颈回纳阴道变化。

2.3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妇科内检宫颈口位置恢复正常位置。显效:症状消失,子宫回纳于阴道内,妇科内检、宫颈外口距处女膜<4cm,未达处女膜。有效:症状、子宫回纳阴道情况和妇科内检质地改善。无效:症状、子宫回纳阴道情况,妇科内检无改善。

3.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注: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3. 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

4讨论

正常情况下,子宫位于盆腔中部,呈前倾或后倾位,子宫纵轴与阴道纵轴成90°~100°角,子宫颈位于坐骨棘水平以上。子宫正常位置的维持,主要靠盆底肌肉和筋膜以及附着于子宫的韧带等起支持作用。子宫位置的变化与腹内压力的高低和盆底组织支持力量的大小密切相关。子宫脱垂多发生于多产或产后,且直接与分娩有

关。分娩可以损伤子宫支持组织及提肛肌,但如果产后适当休息,加强营养,尤其配合产后运动锻炼,一般均可恢复正常而不发生脱垂,或有之亦轻。如果损伤较重,或生活条件差,产后过早从事体力劳动,包括较长时间处于站、蹲体位者,或有慢性咳嗽、腹泻、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则易发生子宫脱垂,且病情往往较重。

中医称子宫脱垂为“阴挺下脱”或“阴菌”“阴脱”,因多发生在产后,故又名”产肠不收”或“子肠下收”。《妇人良方大全》云“妇人阴挺下脱,或因胞络受损,或因子脏虚冷,或因分娩用力所致。”本病常见气虚、肾虚两证。气虚为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或因分娩用力过度,或便秘、久咳,均可致气虚下陷、系胞无力,而致子宫脱出。肾虚为房事频繁,或产育过多,肾气亏耗,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无力系胞而致[2]。治疗以《内经》“虚者补之、陷者举之”为治疗原则。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治疗中气下陷,气虚发热证。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甘温益气、补脾益胃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补中益气之功。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使下陷之气得以升提,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气陷得升。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72-376

[2] 尹桂岭,刘艳华,崔娟.益气升提法治疗子宫脱垂32例临床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4):530-5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