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管理
(学科代码:085239 授予工学工程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按照教育部职业学位教育的要求,本学科面向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能力;课程设置以电气工程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在现场或实习基地完成。
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培养方向主要研究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包括电气工程项目选择与确定、项目计划与监控、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监理、项目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项目融资和担保、电气工程项目的后评价以及案例分析等。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提高工程硕士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为主线,培养科学和专门技术中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崇尚科学,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科学的精神,积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电气工程领域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现状、发展方向及国际前沿。
3、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项目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
毕业生可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项目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工程硕士采用阶段式培养,包括: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2个阶段。工程硕士原则上实行双导师指导负责制,第一导师为校内硕士生指导教师,另一位导师为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和责任心强的技术专家,特殊情况下,在企业可以采用导师组责任制。具体步骤包括: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实行学校与学员所在单位联合培养。
(2)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总学分基本标准32学分。学位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程,结合学员所在单位的实际需要,由学校和企业协商设置。
(3)学位论文由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导师为责任导师。
工程硕士培养包括如下四个环节:
(1)第一个环节课程学习,一般分三至四个学期完成,每一学期持续时
间大约为5个月左右,课程学习大约占用1年半至2年的时间;
(2)第二个环节开题报告,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进行此环节。在此期间应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和调研,在培养科研素质的同时,确定符合学科方向且具有实际意义和发展前景的论文选题。有学位分委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听取本人的开题报告后,对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进行评审。
(3)第三个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要结合工程实际研究课题,一般要求在开题报告通过后一年至二年时间内完成。
(4)学位论文答辩。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评审后,由学位分委会和学院组织毕业答辩。
2、学习年限
学制一般2-5年,最长不超过5年。5年仍然没有完成培养方案要求各个环节的,将失去申请学位的资格。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1、课程设置为四个部分: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共占32学分(详见附表)。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2、教学内容应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其中外语要求是比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数学课程要求是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专业课程应强调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学习与实践。
3、涉及专业课中的有关课程,培养单位可根据现场需要与学院协商提出更换,开设新课;或对有关课程内容提出特殊要求,与学院协商补充。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一。
五、科学研究与实践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实行学校与学生所在单位联合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工作展开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可以从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新产品研制与开发等多个方面进行。
六、学位论文
1、论文方式及选题
学位论文是训练研究生掌握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培养其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论文选题要来源于工程项目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应体现电气行业或企业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
2、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能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电气工程项目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形式可多种多样,可采用:(1)调研报告(2)规划设计(3)案例分析(4)项目管理研究报告等形式。
3、论文撰写
在职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一般用1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4万字。
4、论文评审与答辩
论文评审:
(1)论文评审标准:学位论文的评审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论文评审专家:学位论文由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2名教授、副教授、高工或相关职称的专家进行评阅(2名评阅人中须有来自企业或工程部门的专家)。
论文答辩环节:
(1)本人提交答辩申请。在学校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提交答辩申请(一般在答辩前一个月,根据学校具体通知日期而定),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字认可;
(2)答辩资格审批。学院根据培养方案中要求审核申请答辩学生的资格,答辩资格审核合格,经学院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送审和答辩工作。
(3)论文预答辩:在学位论文基本完成后,要求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通过者,方可申请正式答辩。其中开题报告至预答辩时间间隔不少于6个月。
(4)学位论文送审。经学院抽签参加公开答辩的同学,两本论文都将送外校评审,没有参加公开答辩的同学,在论文上交以后,由学院抽查部分同学的一本论文送外单位评审,外校送审原则上请实习企业的相关专家评审。结果及处理意见按学院统一规定进行。其他情况参照学校相关规定。
(5)论文成果验收。在答辩之前由导师、企业的相关专家就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表现给出鉴定意见,没有通过论文工作鉴定的将不能进行答辩,论文工作鉴定表见附件二。
(6)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3~5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来自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同行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非导师成员人数至少为3人。学生答辩时导师可以不回避,但不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7)其他补充说明:论文送审未通过、没有通过论文成果验收或没有通过论文答辩的同学须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给予二次答辩的机会,如果允许二次答辩,延期半年后方可申请第二次答辩;如果没有二次答辩机会将没有毕业资格。以上规定如与学校规定相违,以学校规定为准。
七、课程设置附表与其他要求
1、其他有关要求按照《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