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合集下载

《河北科技大学 处级班子处级干部述职报告 工作总结 00材料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处级班子处级干部述职报告 工作总结 00材料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处级班子处级干部述职报告工作总结00材料学院》第一篇:河北科技大学处级班子处级干部述职报告工作总结00材料学院xx年度材料学院领导班子述职报告xx年,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努力,学院的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汇报如下:一、班子建设在传承前任班子作风朴实、为人诚恳、工作踏实的优良传统,珍惜前任班子创造的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良好的工作基础上,努力开创学院工作的新局面。

班子成员间渐渐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合作关系,正是这种和谐的氛围,保证了班子的向心力,凝聚了广大教职工的前进动力。

实践证明,学院班子精诚团结、富有朝气、有创新精神、有良好的群众威信。

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原则,办事公道,透明公开,提高工作效率,体现人性化管理。

二、思想政治工作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组织我院全体党员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具体到活动的总体部署,分阶段工作的安排,落实到具体支部和具体人,如:党员挂牌、党员示范岗等,此间马俊芳老师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表示感谢。

结合这次活动,激发全员的自觉行动,推动学院的全面工作,使学院的各项具体工作扎扎实实的提高。

日常工作中,完成上级党委安排的各项政治工作。

三、学科建设工作重点。

学科团队的内涵建设,搭建学科平台、整合资源,控制资源分散和浪费现象;扶持优势学科做大做强,促成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引进博士多名,各专业系的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为学科团队补充新生力量。

2.学科团队规划科研发展方向,有目的的申报科研项目,协调团队内的人员,统一购置科研设备等方面的内涵建设有进步。

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现了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4.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申报学校重点学科,等待学校最终审批。

材料整理工作顾文华老师做了很多工作,感谢;5.从学校争取了6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资源,已进行规划设计,并购置大型和急需设备,优先满足重点团队需求。

四、教学工作工作重点:在去年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工作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深化质量工程建设的具体工作;注重教学团队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强化实践教学为主线,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

河北研究生示范课程2024

河北研究生示范课程2024

河北研究生示范课程2024随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河北省研究生教育也在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2024年河北省研究生示范课程的相关情况。

一、课程背景为适应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河北省教育部门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通过设立示范课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2024年河北研究生示范课程涵盖了工学、理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共计开设50余门课程。

以下为部分课程简介:1.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本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工程伦理观念和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其在工程实践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本课程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展开,使研究生掌握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基础。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本课程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研究生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4.创新与创业管理:本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其在创业过程中的管理能力。

5.中医经典导读:本课程通过对中医经典著作的解读,使研究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三、课程特色1.名师授课:示范课程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确保课程质量。

2.实践性强: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3.跨学科交流:示范课程鼓励研究生跨学科选课,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4.互动式教学: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课程评价2024年河北研究生示范课程将设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课程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研究生学习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价,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总结:2024年河北研究生示范课程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课程质量、实践性和跨学科交流,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风景园林设计经典实例解析》课程思政实践

《风景园林设计经典实例解析》课程思政实践

《风景园林设计经典实例解析》课程思政实践摘要: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是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

《风景园林设计经典实例解析》课程思政实践将课程思政教育与课程三个主要理论模块及一个实训模块相结合,确立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大、中、小三级尺度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隐性培养,确保课程思政入心入脑。

关键词:课程思政;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实践基金项目:2021年河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YKCSZ2021048);2020年度河北农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专创融合优质课程建设项目(风景建筑结构与构造);2021年河北农业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风景建筑结构与构造);作者简介:温静(1982-),女,汉族,籍贯河北沧州。

副教授,研究方向:园林规划与设计。

1课程简介《风景园林设计经典实例解析》是面向风景园林硕士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属于新农科与新工科相结合的一门专业课,主要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经典案例进行深度解析。

课程虽为选修课,但每年选课人数众多,说明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及认可,为此着力把该课程打造成思政教育阵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把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做好立德树人的“最后一公里”。

2 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是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2-3]。

课程依托OBE教学理念,结合学以致用原则,运用“专题案例解读”教学思想,选取对接社会紧密、国内外行业评价经久不衰、设计师引领示范、行业前沿发展等方面的经典案例,鼓励学生研讨、探究、实践、体悟,“做中学、学中悟”,致力达成思政目标导引下的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及价值塑造和合共生的综合教学目标。

力求“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专业教学[4],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和思维方式。

实现把本课程打造成有用、有趣、有新意的新工科与新农科融合的风景园林专业课程。

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植物保护专业为例

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植物保护专业为例

第2卷第6期植物医学2023年12月V o l.2N o.6P l a n tH e a l t h a n dM e d i c i n e D e c.2023D O I:10.13718/j.c n k i.z w y x.2023.06.011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植物保护专业为例赵倩倩1,唐博文2,张佳景1,刘颖超21.河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科技创新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培养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正是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的关键.当前新形势下需要大量创新创业型人才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要顺应时代,与时俱进,以实现教学专创融合为目标,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植物保护专业 专创融合 体系建设背景及建设现状,具体阐述了植物保护专业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的课程设计框架,分析了高校植物保护专业实现 专创融合 取得的成效,揭示了当前高校植物保护专业在实施 专创融合 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了问题成因,提出了加强政府协调引导㊁加强产学研合作等多项对策与建议.这些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植物保护专业的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关键词:专创融合;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农林高校中图分类号:Q96;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71354(2023)06008508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P r a c t i c e o f S p e c i a l i z e d I n t e g r a t e dC u r r i c u l u mS y s t e m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a k i n g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M a j o r a s a nE x a m p l eZ HA O Q i a n q i a n1, T A N GB o w e n2,Z HA N GJ i a j i n g1, L I U Y i n g c h a o21.I n n o v a t i o na n d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 p E d u c a t i o nG u i d a n c eC e n t e r,H e b e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B a o d i n g H e b e i071000,C h i n a;2.C o l l e g eo f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H e b e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B a o d i n g H e b e i071000,C h i n a收稿日期:20231115基金项目:河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研究项目(Y K C S Z2022053);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30205048);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 B21J Y046).作者简介:赵倩倩,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植物保护㊁创新创业教育.68植物医学h t t p://x b b j b.s w u.e d u.c n第2卷A b s t r a c t: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t a l e n t s a r e t h e d e c i s i v e f a c t o r i nb u i l d i n g a n i n n o v a t i v e c o u n-t r y a n d e n h a n c i n g n a t i o n a l 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C u l t i v a t i n g a n db u i l d i n g a n i n n o v a t i v e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t a l e n t t e a mi s t h e k e y t o t h e s t r a t e g i c l a y o u t o f t a l e n t p r i o r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U n d e r t h e c u r r e n t n e ws i t u a t i o n,t h e r e i s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e m a n d f o r a l a r g e n u m b e r o f i n n o v a t i v e a n d e n-t r e p r e n e u r i a l t a l e n t s t o p r o m o t eC h i n a s e c o n o m i c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a n du p g r a d i n g.A s a n i m p o r-t a n t p o s i t i o n f o r c u l t i v a t i n g i n n o v a t i v e t a l e n t s,u n i v e r s i t i e s s h o u l d a d a p t t o t h e t i m e s,k e e p p a c e w i t h t h e t i m e s,a n d s t r i v e t o a c h i e v e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i n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i n u o u s l yp r o m o t i n g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T h i se s s a y f o c u s e so na n a l y z i n g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d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e x p e r t i s e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s y s t e mf o r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m a j o r s i nC h i n a.I t s p e c i f i c a l l y e l a b o r a t e s o n t h e c u r r i c u l u md e s i g n f r a m e w o r k 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e x p e r t i s e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c u r r i c u l u ms y s t e mf o r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m a j o r s, a n a l y z e s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a c h i e v i n g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e x p e r t i s e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i nu n i v e r s i t y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m a j o r s,r e v e a l s t h e p r o b l e m s t h a t e x i s t i n t h e c u r r e n t p r o c e s s o f i m p l e m e n t i n g i n t e-g r a t i o no f e x p e r t i s e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e d u c a t i o n i nu n i v e r s i t y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m a j o r s,a n dd e e p l y a n a l y z e s t h e c a u s e so f t h e p r o b l e m s.S e v e r a l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a n ds u g g e s t i o n sh a v eb e e n p r o-p o s e d,i n c l u d i n g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a n d g u i d a n c e o f g o v e r n m e n t,a n d i n d u s t r y-u n i-v e r s i t y-r e s e a r c hc o o p e r a t i o n.T h e s e m e a s u r e s w i l lh e l p f u r t h e r p r o m o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m a j o r s i nC h i n e s eu n i v e r s i t i e s,e n h a n c e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t a l e n t c u l t i v a t i o n,a n d p r o v i d e s t r o n g s u p p o r t f o r t h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a n du p g r a d i n g o f t h e c o u n t r y s e c o n o m y.K e y w o r d s: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 i n t e g r a t i o n;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p e r s o n n e l t r a i n i n g;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e s t r y c o l l e g e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职责[1].近年来,我国在清华大学㊁北京大学㊁复旦大学等一批高校先行先试,充分吸收美国㊁德国㊁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经验和成果,取得了许多高水平㊁高层次的试验成果,并且上升到党和国家战略层面[2].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为标志,创新创业教育初步形成了普遍认可的框架,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各大高校积极推进,发展速度较快[3].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农业类高技术人才的重任,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等农林院校要培养出更加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更好地解决 三农 问题.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普遍面临着重理论㊁轻实践㊁实践实训导师力量不足㊁学生就业创业主动性不强等问题[4].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高校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仍以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作为主要目标,教师按照课程安排进行授课,课程设置上对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需求考虑不足,以学术型教育为主;另一方面,学生由于大学前形成的学习习惯,仍然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只要完成考试,就能够掌握进入社会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自主探索能力弱,实践不足,社会历练少,缺乏社会经验,仅以顺利毕业为主要目标,对自身创新创业素质㊁能力提升关注不足.高校教学效果不理想,毕业生普遍对社会不适应,需要通过一年以上的时间去适应工作环境和转变思维方式,非常不利于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些问题在植物保护专业的毕业生身上也有所体现,同时也影响着乡村振兴未来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壮大.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是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通过课程设置㊁教学内容㊁教学方法㊁实践环节㊁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构建起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 专创融合 课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因此,只有充分探讨和实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构建 专创融合 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完善的植物保护专业 专创融合 教育体系,才能向社会输送更多专业功底扎实㊁技能水平高㊁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的创业型人才.2019年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发 2019 4号)为专创融合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指导思想,文件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㊁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专创融合 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由路径.1 植物保护专业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介绍植物保护学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人医学㊁兽医学一起构成人类健康和食物安全的三大支柱学科[5],是涉农类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保护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植物病㊁虫㊁草㊁鼠等有害生物的防控.该专业要求能够综合利用多种农业学科知识去解决农业生产问题,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实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通过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 双创 教育方针政策,构建并实施符合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规格的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创新主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既达到培养目标,又能够实现个人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推进植物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以及促进产教融合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 2015 36号)的要求,参考现阶段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践能力培养制定原则,作者提出了适宜当前植物保护专业进行 专创融合 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总体框架及核心要求如图1所示.图1 植物保护专业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框架图78第6期 赵倩倩,等: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88植物医学h t t p://x b b j b.s w u.e d u.c n第2卷如图1所示,该课程体系顶层设计思路是:以国家行业标准为基础,课程思政教育为引导,为学生提供工作室训练㊁专业综合实习㊁行业竞赛的机会与平台,从而使所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行业内的广泛认可; 双线并行 多维合力 这两条思路贯穿课程体系始终,兼顾创业教育和创新意识培养,开展多层次立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创新思维㊁创新精神㊁综合分析能力㊁想象力㊁创造力等[6].通识类课程设置主要是为了启发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加强想象力和创造力训练,使学生逐步从应试思维转变为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创新创业的兴趣和创新积极性,储备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为下一步专业技能深化和跨界融合模块的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学习习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则是学生认清职业方向,确定就业方向的重要一环,通过职业规划,学生也能够在后续课程选择上更加理性.在课程架构上,专业群课程的设置是必要的,在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下,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让学生在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在课程设置上,选择以农业病虫害综合治理㊁化学防治技术与制药工艺及新化合物开发这3门课程作为专业群课程的核心科目,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毕业后无论是从事技术工作还是进入企业,均能够从这几门课程中获得工作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专业群课程的基础之上,该课程框架为学生提供了2个选择:一是继续进行技术专攻,分为 物联网㊁生物信息㊁智慧植保 这3个方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模块后持续深入学习,以课题为主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该方向的重要技术和当前发展趋势,从而能在毕业后顺利进入相关领域开展工作;二是选择跨界融合课程,学生能够接受较为系统的商业管理类课程训练,建立思维训练工作室㊁技能提升工作室㊁项目锻炼工作室及运营服务工作室,分别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项目策划㊁产品开发㊁流程跟进㊁推广应用上的能力,以专业基础知识为背景,以工作室形式开展项目锻炼,综合评价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企业环境,如果有创业意愿,在跨界融合学科平台上,学生也可以选择了解创业相关政策.综上所述,该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为依托,通过专业课程群进一步夯实,自选课程进一步拔高,形成植物保护专业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2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实施成效2.1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培养效果2.1.1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专创融合 体系的构建,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机会,使更多学生接触到课本知识学习之外的学习领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将植物保护知识更加立体化,逐步为学生建立起适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体系,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 被动灌输 到 主动寻求 的转变,经过训练,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可以先思考解决方法,然后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知识,再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制定出解决方案,进一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总的来说,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这些能力将在学生未来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2.1.2 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创新的机会 专创融合 课程教学体系更多地考虑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 观察㊁实验㊁归纳㊁演绎㊁分析㊁综合㊁系统分析方法㊁信息方法㊁功能模拟方法 等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选择参与科研课题,也可以选择进入企业实训基地锻炼实操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在课题组和实训基地的经历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的科研创新工作.2.1.3 让学生形成优良的职业习惯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的重要一关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好的职业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7].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逐层递进的训练内容充分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课程安排,在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艰苦探索的品质,还提升了学生沟通㊁表达㊁协作等方面素质,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专创融合 课程中的作业设计与社会问题结合紧密,学生要做好课程作业,就需要对当前社会需求进行充分了解,需要考虑复杂工程背景下的专业问题,并能够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做好课程实践,逐步养成 找到痛点㊁解决难点 的优良职业习惯,这对于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具有积极作用.2.2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对教学团队的培养效果2.2.1 教学模式产生转变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的一大特征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拘泥于常规课程中 学习课本知识 背诵考点 参加考试 教师评分 的框架,通过参与课题来展示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授课教师需要在熟知课本知识和教学大纲内容的基础之上,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因此,当前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在教案编写㊁教学情景设置㊁教学目标制定及教学任务的完成方面,都应当和以往的固定模式有所区别,教学过程中随着内容的改变,教学形式上也要相应发生革新,如丰富授课形式,增强师生互动,增加评价维度,从而更好地实现 专创融合 的教学目标.2.2.2 促进教师进行业务钻研 专创融合 课程教学体系既需要满足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对学术研究的需求,同时又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基础上,还能在行业经验㊁沟通能力㊁职业发展能力培养方面向学生提供指导.在指导学生开展工程实践等问题研究时,要求教师具备更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创新创业知识,从根本上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3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1 存在问题及成因为响应国家号召,当前各大高校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建设都在不断推进中,通过课程改革㊁校企联合等措施,激励了广大学子投身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目前笔者发现,高校 专创融合 课程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98第6期 赵倩倩,等: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09植物医学h t t p://x b b j b.s w u.e d u.c n第2卷3.1.1 专创融合 实际效果有待提升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还没有达到高质量的相互融合,具体表现在:创新创业课程专业针对性不强,不能体现出不同专业存在的差异;而专业课程由于多年来形成的固定模式,教学内容中面向就业的知识较少.以植物保护学科为例,当前课程中的植物有害生物知识非常全面,从识别特征㊁发生规律㊁防治方法都有详细介绍,从就业角度来讲,这些知识可以作为基础,但应当从田间防治㊁果园有害生物防治㊁防护林/草地有害生物防治的相关知识入手,更有针对性地介绍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对有害生物防治方案的制定依据㊁成本/收益计算应有所涉及,同时应当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其能够参与到各项有害生物系统治理的项目建设中,深入体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的目的与意义,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目前来看,这部分工作尚存在空白.当前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以创业能力培养为主,课程主要学习通识类知识,仅在形式上把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进行了整合,但实际上的整合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两者依旧彼此独立.因此,需要让植物保护专业教育通过渗透模式参与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所有阶段,才能获得相应的教学效果.3.1.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性不强现阶段的植物保护专业 专创融合 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多将重点放在向学生灌输创新创业概念,帮助学生形成商业思维㊁产品思维㊁广告思维,以理论课程居多,课程结题作业通常是做企划㊁策划活动㊁设计产品等,此类课程的确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但是从学生需求来看,还是远远不够,学生很难通过课堂全面了解植物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情况,同时工作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术介绍并不多,学生不能通过课堂体验到工作后的环境与工作内容,导致学生在毕业前不能够对自己的职业作出合理规划,出现盲目选择工作岗位的情况,就业后由于工作内容和自己的心理预期不相符,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不愿从事相关工作,造成人才浪费.3.1.3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资源不足是我国高校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8],这一问题同样也出现在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高校教育虽然已开始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在课程建设上有所侧重,但由于开展时间较短,创业教育这一方面师资力量并不是非常雄厚,许多老师都不是以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加之教师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教师梯队建设不足,也会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缓慢;其次,相关领域教学素材积累较少,由于课程开设时间不长,研究人员不足,仍旧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涌现出这一领域有代表性的教材㊁书籍,需要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的积累获得;第三,资金投入不够,专创融合教学体系的建立,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构建适宜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广阔平台,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实现高校㊁企业之间深度合作,这其中资金投入必不可少,而目前高校产学研合作一般以企业为主,对学生专创融合能力培养的投入不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3.2解决对策3.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规定:专业教师队伍应保持合理结构,各专业需要配备至少8名专任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0%,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专业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应均衡合理.但是,结合当前情况来看,植物保护专业教师年轻化不足,教师梯队仍处于不断建设完善过程中.因此,建议学校和学院考虑当前实际,充实植物保护专业教师队伍.另外,可以建立实践部门轮岗挂职制度,使教师走出校门,深入就业一线,从而更好地开展 专创融合 教学工作.3.2.2 提升 专创融合 实际效果1)丰富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课程教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的好坏㊁内容设计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我国高校学生 专创融合 教育起步较晚,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在教材编写上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将现阶段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放在教材中,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教学实践去检验教材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对教材进行丰富和完善.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和课程实验同样也是重要一环,要注重实验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一成不变,对使用的器材㊁器械㊁软件㊁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从而不断提高课程实验教学效果.2)推进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多元化改革.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规定,毕业论文可采取学术论文㊁案例分析㊁调研报告㊁创业方案设计等多种形式.但由于毕业生人数多,以及多年来形成的习惯,现阶段毕业生的 出门考 还是以论文写作为主.撰写毕业论文作为衡量学生毕业标准固然有其优势,但不利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而 专创融合教育与生产实际结合相对紧密,反倒对学术性要求不高,不能够以同等标准去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因此,建议对不同培养方案采取针对性的考核方式,除了论文选题上增加选题范围之外,也可以考虑将有价值的统计调查报告㊁商业项目策划书㊁调研报告㊁项目总结等纳入考核范围.3.2.3 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实习基地建设鉴于高校学生的生源地较为分散,要返乡实习实现难度较大,为便于指导㊁管理和把控实习质量,建立完善校办实习基地是较好的选择.可以根据现有的实习基地建设基础[9],吸引企业投资共建,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持续拓展实习生实习范围,结合专业实习㊁顶岗实习㊁毕业实习,既让学生有更好的实习平台,锻炼创新创业实际本领,又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同时对学校教育也是有力的补充.4 结语在促进就业的各项行动中,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被寄予厚望[10].在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1].如何深层次把握 专创融合 教育的价值,促进植物保护专业 专创融合 教育提质增效,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思考并不断探索的问题[12].今后社会对创新创业能力素质高的学生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植物保护专业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的设置,对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㊁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一领域应当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充分重视.本文就植物保护专业 专创融合 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新形势下高校 专创融合 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张翔,杨川.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素质要求及培育路径[J ].教育研究,2018,39(5):66-69.19第6期 赵倩倩,等: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29植物医学h t t p://x b b j b.s w u.e d u.c n第2卷[2]陈诗慧,张连绪.发达国家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经验及启示 基于美国㊁德国㊁日本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经验比较[J].教育探索,2018(1):113-119.[3]李亚员,刘海滨,孔洁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理想样态 基于4个国家8所典型高校的跨案例比较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2):32-46.[4]乔游子.乡村振兴背景下 五位一体 赋能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9(3):63-67.[5]管致和.简论植物医学[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4,14(2):33-34.[6]钟玉泉,彭健伯.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5):151-153.[7]王妙. 职业能力 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4):83-85.[8]宋佳艳.高校教学共享资源平台建设现状及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9):76-77.[9]詹一虹,侯顺.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J].教育研究,2006,27(9):90-92.[10]赵玉莹. 以创业带动就业 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22(8):10-11.[11]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12]杨定安.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S1):142-143.责任编辑苏荣艳。

案例库的建设及案例教学在专硕研究生课程中的探索应用

案例库的建设及案例教学在专硕研究生课程中的探索应用

案例库的建设及案例教学在专硕研究生课程中的探索应用作者:成培芳云雪艳额尔敦巴雅尔马萨日娜明亮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06期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逐渐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转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基础。

然而,目前该课程教学仍以传统的“填鸭式”为主,没有配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案例,缺乏任务式、问题式和实践应用的引导型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较少,缺乏典型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本文基于对内蒙古农業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设计构建了以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础的教学案例库,并开展案例教学探索和应用效果分析,旨在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出探索和尝试。

一、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主要针对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如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天然毒素等,系统地讲授食品安全检测方面新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装置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探讨这些新的检测技术在食品加工及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

该课程共32学时,全部为理论学时,仍然采用老师主动“教”和学生被动“学”的传统讲授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和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亟需进行改革。

通过在本课程教学中引入以任务式、问题式和实践应用为特点的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应用。

此外,本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大多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乳品工程以及其他相近专业,先行课程如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现代仪器分析以及课内实验课程都涉及相关的检测技术内容,因此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河北工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河北工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30
1.5
考试
春季
14S16C0114
流变力学Ⅰ
30
1.5
考试
春季
14S16C0115
水和污水处理中的物理化学工艺Ⅰ
30
1.5
考试
春季
14S16C0116
土木工程材料(双语课程)
30
1.5
考试
春季
应用英语
30
1
考试
春季
必修
14S00A0004
数值分析
60
3
考试
秋季
任选不少于
4学分
14S00A0005
应用统计
40
2
考试
秋季
14S00A0006
矩阵论
40
2
考试
秋季



14S16A0101
弹塑性力学Ⅰ
40
2
考试
秋季
任选不少于
4学分
14S16A0102
高等土力学Ⅰ
40
2
考试
秋季
14S16A0103
14S16C0103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Ⅰ
40
2.0
考试
春季
14S16C0104
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Ⅰ
30
1.5
考试
春季
14S16C0105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Ⅰ
30
1.5
考试
春季
14S16C0106
高等钢结构理论与工程进展Ⅰ
30
1.5
考试
春季
14S16C0107
高等工程材料Ⅰ
30
1.5
考试
春季
14S16C0108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秋季 春季 春季 秋季 春季 秋季 春季
备注
必修 必修 必修 第三学期
确有必要可选 应用统计
07S00A0007
40 2.0 考试 40 2.0 考试 40 2.0 考试 40 2.0 考试 40 2.0 考试 40 2.0 考试 40 2.0 考试
秋季 春季 秋季 春季 春季 春季 春季
任选 不少于 6 学分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机械工程学科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公共课
基础 理论课
学 学科 位 基础课 课
07S00A0001 07S00A0003 07S00A0004 07S00A0005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一外国语(英语) 专业外语(英语)
07S00A0006 数值分析
07S12C0112 07S12C0113 07S12C0114 07S12C0115 07S12C0116
英语口语强化训练 日语(第二外国语) 体育 科技写作 超精密加工技术 RPM 技术及应用 激光加工技术 并联机器人分析与设计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机电控制系统 嵌入式控制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机电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 机器人多感知技术
非 必修
学 环节


07S00D0001 学术报告训练 07S00D0002 学术活动
限选课 07S00D0003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
1
两 1.0 考查 秋、春季


五 1.0 考查 秋、春季 次
必修 必修
60 2.0 考试 秋季
必修
选 修 课
非 学
选修课 位 课
07S00C0001 07S00C0002 07S00C0003 07S12C0101 07S12C0102 07S12C0103 07S12C0104 07S12C0105 07S12C0106 07S12C0107 07S12C0108 07S12C0109 07S12C0110 07S12C0111

河北科技大学教务处

河北科技大学教务处

河北科技大学教务处关于组织示范课堂观摩活动的通知校教务字[2009]49号各学院(系、部):我校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示范课堂评选活动评选出《药物合成反应》等12门示范课堂。

为了充分发挥示范课堂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现将本学期以上示范课堂主讲教师课表予以公布(见下表),请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积极进行观摩,要求青年教师观摩至少2次,请各单位将观摩情况于本学期末上报教务处。

附件: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示范课堂主讲教师课表安排2、示范课堂主讲教师简介教务处二〇〇九年九月十四日附件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示范课堂主讲教师课表安排附件2:示范课堂主讲教师简介刘守信简介刘守信,男,1959年9月出生,博士,教授,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2002年在美国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留学一年。

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长期从事有机化学和药物合成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主持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河北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十多项课题,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申请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收录16篇。

任爱玲简历任爱玲,女,1963年3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7年被评为第二批享受河北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津贴人员;1999年10月入选河北省“双十双百双千人才工程”;2002年获石家庄青年科技奖;现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分会理事。

负责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为省级精品课。

王丽丽简介王丽丽,1964年11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事微生物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及相关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微生物遗传学及微生物工程进展等课程,1999年、2001年、2006年三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并多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2001年微生物学被评为首届校级优秀课程,2005年《微生物学》荣获省级精品课程。

《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精品课程建设 的核心在于教 学模式与教 学体 系的建设 , 本文介绍 了我校在《 物理化学》 精品课程建设过程 中, 以 培养创新人才为 目标 , 从转 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 学理念入手 , 加 强师资队伍、 教 学内容和体 系、 教 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 实
践, 取 得 了较 好 的 效 果 。
2 O l 4年 3 月
第 1 1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 DU C ATI ON TE ACH I N G FO RU 卜 1
卜 1 a r . 201 4 N 0. 1l
《 物理化学》 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朱洪涛 , 李艳坤
( 华北 电力 大学 环境科 学 与工程 学 院 ,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3 )
养质量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
的意义 。
程、 应用化学 、 环境科学 、 能源化工4 个专业 的一门必修专业 理论基础课, 授课对象接近2 0 0 人。 针对各专业的不同需求 , 《 物理化学》 课程分为A、 B 两个不同层次教学 , 《 物理化学A 》 总 学 时为 8 0 , 主要 授课 对象 为应 用 化学 和能 源化 工 专业 , 这 些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 物理化学 B 》总学时为5 6 ,主要授课对象为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 业 ,这 些专 业 的学 生需 要掌 握本 专业 必备 的物理化 学 基 础 知识 。《 物理化学》 课程是培养环境学院各专业工程技术人 才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该门课程建设 成为校级精 品课程 ,对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 量、 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 《 物理化学》 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 . 建立一 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过程 的主体 和灵魂 ,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 设的核心 , 是提高教学 质量的关键 。因此 , 我们在精品课课程建设中 , 始终把师资 队伍 建设 放 在首 位 。 围绕教 学原 则 、 教 学 内容 、 教学 方 法 等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作者:郭敏焦树强闫柏军来源:《高教学刊》2024年第22期基金项目: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构建‘一/三/三/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助力冶金工程人才培养”(JG2021Z08);北京科技大学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冶金工程学研究方法”(KC2022QYW02)第一作者简介:郭敏(1968-),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冶金工程。

DOI:10.19980/23-1593/G4.2024.22.009摘要:在“双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将冶金物理化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专业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目前,各大高校都己积累一些课程思政实践的经验,但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旧突出。

针对冶金物理化学课程特色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分别从思政教育目标、思政元素挖掘设计与融入、教育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探索,构建“一/三/三/三”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从而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目标。

关键词:双一流学科;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冶金物理化学;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2-0040-04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disciplin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closely combine the teaching of Metallurgical Physical Chemistry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h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ho are excellent in morality and learning, and have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a major issue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think about and solve. At present,all universities have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in the curriculum, but the problems such as imbalance and inadequacy are still promin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lurgical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and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etallurgical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wer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Mining design and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l, and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of "One/three/three/three" course was constructed,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gether.Keywords: double first-class disciplin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etallurgical Physical Chemistr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自2014年課程思政这一综合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以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逐步从上海推广到全国,各高校获取了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员干部

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员干部

第35卷第1期2023年1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OCIALSCIENCESJOURNALOFUNIVERSITIESINSHANXI Vol.35No.1Jan.2023 收稿日期:2022-07-22基金项目:河北省2020年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KCJSX2020036)作者简介:李佳哲(1986—),男,河北唐山人,河北农业大学讲师,博士,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刘福会(1964—),男,河北沧州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珊珊(1987—),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引文格式:李佳哲,刘福会,王珊珊.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述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35(1):69-73.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述论李佳哲,刘福会,王珊珊(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摘 要: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对党员干部进行了深刻且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宗旨、阶级政策以及文化基础等方面的教育,有效提高了根据地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政治能力以及文化水平,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抗战时期形成的以制度为保障、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以“关键少数”为主要推动力的教育方式,为革命年代党的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抗战时期;晋察冀;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23.01.013中图分类号:K269.5;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23)01-0069-05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

新形势下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程 的学 习之 后 , 基 本 上 能 够 j t 展 就 r ]  ̄ 开
论 学 习到 专 业 研 究 的 转 变 专业 基 础 课 程 应 当 是研 究 生 从 基 础
研究生专业课程 内容应充分引用 本
课程到专业应 用研究 的过 渡桥 梁 , 因此
在课 程设 置 上 应 选 择 既 能 够 与 研 究 生 在 本 科 期 间 的 基 础 理 论 知 识 相 衔 接 , 能 又
[] 7 李德军 .教 师话语与课 堂 交际教 学 [] J.宁波大 学学报 ( 育科 学版 ) 教 ,
2 0 2 ( ) l2 l4 0 2, 1 : 1一 l. 4
[] 9 彭成允 , 陈和清 , 苏盈 盈 .高校课 堂 教学现状分析 及 学生创新 素质培 养 [] J .重庆工学院学报 , 0 ,1 2 : 2 7 2 ( ) 0
张志国 (9 1 ) 男 , 17 一 , 河北秦 皇岛人 , 士 , 博 石家庄铁道大学 土木工 程学 院教 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 向 : 结构与组 钢 合 结构 ; 殷 春足 (9 8 ) 女 , 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 1e 一 , 石 研究方 向: 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 4 薄伽丘 .十 日谈 [ .上 海: 海译 M] 上
文 出 版 社 .9 0:5 . 1 8 3 7
[ ] 6 托 克 维 尔 .论 美 国 的 民 主 ( 5 [] 上
卷 ) M] [ .北京 : 商务 印 书馆 ,9 8 18 :
7. 4.
也激活学 生 的情感 思 维 , 宽他们 的观 拓 察和考虑问题 的角度 和视野 , 唤起和引导 学生探索真理 的兴趣 和决心 , 创造条件展
的 一 个 重 要 因素 。在 国内 外 各 大 高 校 的

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方案

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方案

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泡了杯咖啡,打开电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方案,这个主题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这个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

一、培养目标MBA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工商管理人才。

二、课程设置1.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等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

2.专业选修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国际商务、企业运营管理、创业管理、电子商务等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

3.实践课程:包括企业实习、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4.国际课程:邀请国际知名教授授课,让学生了解国际前沿的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

三、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以真实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模拟实战:通过模拟企业运营、商业谈判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企业访问: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运营和管理实践。

四、师资队伍1.专职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具备高级职称。

2.兼职教师:来自企业的高管、专家,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行业洞察。

3.国际教师:邀请国际知名教授,提升课程的国际视野。

五、培养过程1.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MBA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2.课程学习: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课程学习。

3.实践环节:积极参与企业实习、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论文写作: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doc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doc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2019年立项√ 2020年预备□)课程名称:教育组织与管理课程代码: 2200078申报人姓名: xxxxxxxxx联系电话: xxxxxxxxxxxx所属学科:教育学所属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申报日期: 2019 年 3月 20 日研究生院制二○一九年一月谢谢您的观赏填表说明1. 本表用钢笔填写或打印,要求字迹清楚、端正,内容翔实、准确。

2. 申请人所填内容,由所在学院负责审核。

3. 所填论文或专著须已在正式刊物上刊出或正式出版,截止时间是2018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加页。

5. 申报书及附件等内容,将上传到研究生院网站的课程网页。

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论文:(1)张晨宇,刘慧敏,韩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模式:大学衍生企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7.12.(2)张晨宇,宋晓晴,刘思琦.治理安排、组织学习能力与大学衍生企业创新绩效[J].统计与决策,2017.034.郜岭(1)郜岭,陆晓洁,郭月娟,潘武玲.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的必要性[J].法学教育研究,2018.04(2)董乐,郜岭.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调查—以北京市3所学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7.115.刘进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带一路’学术人才向中国流动的开放式‘推-拉模型研究——人工智能方法的运用’”(71774015),2017年-至今(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提升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模型与政策改革研究”(71403020),2014-2017(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立项课题“学术职业流动研究”,2014-2017论文:(1)刘进,吕文晶.人工智能创新与中国高等教育应对(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2)刘进,林松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二十)——以印度尼西亚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9.01(3)刘进,徐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十九)——以土耳其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9.01(4)刘进,张露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流动轨迹研究——基于UNESCO(2006-2015)数据[J].教育学术月刊,2018.09(5)刘进,陈劲.改革开放40年:面向“一带一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9(6)刘进,张露瑶.自主招生学生是否比统招生优秀——2008年与2015年全国自主招生问卷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8.09(7)吕文晶,刘进.“一带一路”国家如何走出“人才陷阱”——以俄罗斯、印度和以色列为研究对象[J].江苏高教,2018.05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七、项目预算申请谢谢您的观赏八、项目审核意见谢谢您的观赏注:如有其它需要说明或解释的内容,请以附件形式同时提交。

新形势下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作者:张彦玲张德莹张志国殷春足来源:《教师·中》2012年第03期摘要: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是比专业课程口径更宽,受众面更广的一类课程,但对其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尚无系统研究。

本文在长期教学实践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特点,对其建设目标和设定原则、课程体系内容的选择原则、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在课程内容框架内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确定了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宗旨,并进行了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建设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课题项目:本文是“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教材建设为核心,推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基金项目[编号:20090301]结题论文和河北省精品课程《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教学改革建设成果。

作者简介:张彦玲(1973—),女,河北吴桥人,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张德莹(1975—),男,河北饶阳人,硕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桥梁结构分析;张志国(1971—),男,河北秦皇岛人,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殷春足(1968—),女,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

研究生是前沿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是社会高级科技人才最强劲的后备力量。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与科学技术、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

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设置好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并不断加强课程建设,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证合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四证合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四证合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田建丽张亚楠李青王瑞婷王耐刘克温任悦菲(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摘要国内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让具有硕士学位的护士成为某一专科领域的精英或是临床专家,目前国内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大部分都可以拿到“硕士学历证”、“硕士学位证”、“护士职业证”,该文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什么时候、怎样可以缩短时间拿到“专科护士证”进行探讨,为今后的相关培养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四证合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职业技术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护理领域对护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呈现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完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化护理人才是我国护理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我国护理事业发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关键措施。

如何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临床护理专家,拿到专科护士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就如何缩短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拿到专科护士证的时间,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护理专家进行探讨。

1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是相对于科学学位而言的,其目的是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护理专业、直接参与临床护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

国内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起步稍晚于专科护士。

2010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正式将护理学定位于一级学科,我国护理学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2011年,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等28所院校率先(正式)开始招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截至2015年,我国已有86所护理院校招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近5年来,为了促进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学者们通过经验总结、专家意见征询等方式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和讨论。

地质类专业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地质类专业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018年6月总第291期ISSN1672-1438CN11-4994/T地质类专业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赵存良 肖 林 徐博会 秦身钧 王学文 孙玉壮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邯郸 056038摘 要:针对新常态下地质类本科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对地质类专业工程导论课程建设作了初步探索。

根据课程的地位和特点,提出了组建以不同背景的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设授课模块,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等建议。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地质观,进行高水准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专业认同感。

关键词:工程导论;地质类专业;课程建设作者简介:赵存良,理学博士,副教授;肖林,工学博士,副教授;徐博会,工学硕士,副教授;秦身钧,理学博士,教授;王学文,工学硕士,教授;孙玉壮,工学博士,教授。

基金项目:河北省研究生示范课程立项建设项目“地学新进展”(编号:KCJSX2017071)。

导论课对学生的学习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导引意义,也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树立与职业相关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进行高水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意义,对于学生具体专业或课程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及能力提高、思维方式养成等都有重要意义[1,2]。

成功的导论课可以辅助学生的成长,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3,4]。

导论课是最难上的课程,原因在于其综合交叉性,它要求授课者对所导论的内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能够融会贯通、高屋建瓴,能够深入浅出地引发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能不能上好导论课,是对教师能力和水平的综合性检验,上好导论课也是对教师的职业性要求。

导论课建设的综合研究和整体开发状况,可标志一所学校深层次的教育能力和水平[5-7]。

1 课程建设背景河北工程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学校建设目标为“工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

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河北省“国家一流建设学科”,现有2个地质类本科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和勘查技术与工程。

MATLAB及工程应用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成效

MATLAB及工程应用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成效

MATLAB及工程应用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成效
周京博;李玥华;刘小红;秦志英
【期刊名称】《高教学刊》
【年(卷),期】2024(10)8
【摘要】通过对2020—2022年三年间MATLAB及工程应用研究生课程思政相关数据分析,从课程开设之初思政理念的注入、课程实施阶段思政建设方法实施以及课程考核阶段育人成效检验三方面介绍MATLAB及工程应用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情况。

围绕“授课环节、内容与思政元素、方法”进行有效融合,基本实现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这一任务。

【总页数】4页(P181-184)
【作者】周京博;李玥华;刘小红;秦志英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研究生教育的立德树人成效评价初探——以课程思政的专业课程为例
2.从“课程育人”、“课程思政”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的整体含义与实践路径
3.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实践与成效研究——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大型思政公选课为例
4.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成效、难题与对策
5.“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创新实践——以苏州大学光学方向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申报书
课程名称:
所属学科:
培养单位:
负责人:
起止时间:
年月日
河北省教育厅制
—1 —
填写要求
1.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内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明全称和缩写。

3.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
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情况说
明”栏中注明。

—2 —
1.课程负责人
基本信息姓名性别
出生
年月学历职称电话学位职务E-mail 所在
部门
研究方向
1-1
教学情况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不超过5门);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5项);主编的相关教材(不超过5项)
—3 —
1-2
与课程相关的学术研究承担的与本课程相关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时间、本人位次,不超过5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5项);出版的相关研究著作(不含教材)
注:本表所填学术研究内容须与所申报课程相关。

本表及以下各表内容较多时可加长。

—4 —
2.教学团队
人员构成(含外聘兼职教师) 姓名性别
出生
年月
专业技
术职务
学科
专业
承担教学任务
2-1
教学
团队
建设
情况
包括教学团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
2-2
教学
改革

研究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5项)
2-3
青年
教师
培养
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5 —
3.课程描述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学位公共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
3-1
课程
概述
课程目标、设计理念以及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3-2 课程结构知识构成与能力构成的比例;讲述内容与自修内容的比例;指定教材与参考文献等
3-3
课程
内容
课程讲授模块及主要内容;课程拟解决的问题;拟布置的课程论文
—6 —
3-4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体现课程特点与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创新与探索
3-5
课程
实践
条件
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7 —
3-6 课程教学资源课程教学的网络资源;运用国内相关教材情况;采用外文教材情况;自编讲义或教材情况
3-7 教学评价二级学院、学校(单位)、学生教学评价情况(填写评价结果并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
—8 —
3-8
课程
自我
评价
主要特色及创新点,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目前存在的不足
3-9 课程建设规划及预期成效建设目标、步骤、预期成效(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课程考核方式、教材、课程资源及其示范作用等)
—9 —
3-10 单位的政策措施所在单位鼓励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实施情况及效果,对本课程后续建设规划的支持措施
3-11 经费预算(包括项目建设中的人员劳务、图书资料、网络建设、会议研讨、材料打印复印、图书出版等)项目明细金额(元)项目明细金额(元)合计
3-12
其他
情况
说明
—10 —
4.推荐意见
负责人承诺:
我作为本项目的负责人,郑重承诺:以上所填写内容真实,并保证在立项后积极组织实施,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项目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单位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
年月日
—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