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儿童时期是性格形成的最初阶段,是个性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奠基作用,而良好的个性品质又是有效开展教育的重要条件。

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快乐学习并健康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减轻压力
皮球没有压力就拍不起,压力太大又会爆炸。

人没有压力就会疲沓,无所作为,但精神压力太大,会产生压抑心理,影响健康。

现在的学生多数面临着生理、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情绪容易波动,脾气急躁。

导致学生失眠,记忆减退,注意力分散,精神恍惚,畏缩不前,对新鲜事物不敢尝试等不良后果。

例如,学生小兰的母亲曾告诉老师说:“这段时间,我孩子晚上常做夜梦,有时在吃饭时,也自言自语地说‘分数应用题这样算,作文多写想象作文,要多看课外书,还要背100多篇古诗’等。

”听了家长的反映,老师注意观察,留心小兰在校的表现。

经了解,她平时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但她下课情绪低落,不愿和同学一起玩耍。

于是,老师采取了如下做法来“减轻压力”:一是听取学生意见,老师怎么上课,你们才感兴趣,才容易听得懂,记得牢。

二是把学生的好建议融入教学。

在教学中,创设一切条件和适当的情境,实施相应的教法来增强教学效果。

如采用质疑、竞赛、小组合作学习、换位、对话、表演等方法。

三是在组织教学中,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以
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自主探索,让人人都获得认可和欣赏,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天赋。

课内设计相互对话也是“减轻压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人类正步入对话时代,对话正逐步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

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标识。

”无疑,对话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

一位教师在上《白鹭》一课时,首先留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然后师生对话交流:
师:你们静下心来,与课文“对话”,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老师希望与你们交流,分享你们收获的快乐。

生1:我非常喜欢白鹭,流线型的身段,雪白的羽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像一幅画。

生2:白鹭外形精巧如诗,作者语言优美如诗,“那……那……那……那……”的排比句式,语言贯通流畅,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3:小李的评价很精彩,我愿意“锦上添花”——诵读这一节。

(生读)
师:如此精彩的语句,值得储蓄,让我们一起背下来,好吗?
生和:齐背。

……
课堂上,师生双方精神振奋,互动交流,洋溢着浓厚学习气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从以上案例可知,教师只有改变过分强调教学成绩、考分,扼杀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思想做法,营造民主、愉块的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扩展视野,增长知识。

二、合理期望
“五根手指伸出来有长短。

”在教育、教学中,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对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教师应看他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进步,而不看他是不是比班其他同学好。

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基础、不同的标准,提出相应的要求,采取让学生“跳一跳,伸手可摘到桃子”的办法教学,这样他们感到自己离目标很近,学习积极性才会高,才会产生进取心和上进心。

如果老师的期望太高,则后进生会因多次努力达不到目的而丧失信心。

例如林某和陈某是两个后进生。

在学习上,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是:每次测验提高3分;每两天背一首诗;每天练好两个字。

做练习题时,告诉他们能完成多少就做多少,只要认真地做对就行,争取一次比一次好。

完成作业也是如此,不希望他们百分之百地全做,只要求他们能完成多少就做多少,只要认真地一题一题做对就行。

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他们也能学到知识。

实践证明,合理的期望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催化剂”,是增强自信心的有效因素。

三、奖“惩”结合
小学生年龄小,接触社会少,他们好胜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差。

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塑造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教师应想方设法使“百花齐放”。

牢记“赞美的语言胜似美好的音乐,永远在他人记忆深处歌唱”。

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应以激励表扬为主。

如学生小松成绩好,办事认真,负责。

小志性格内向,贪玩,成绩又差。

这两个学生常在一起玩耍。

有一次,老师让他们同做一件事情,把剪好的花边贴在学习园地上。

小松做得好,小志做得差些,但也尽力了。

看到他们表现,我想:如果只表扬小松能干,而采取粗暴的态度讽刺批评小志做得差,就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挫伤他的积极性,这样,他就会失去自信心。

当一个学生对学习、对未来失去信心时,任何说教都是无用的,这样,后进生就会更加落后。

于是,老师说:“小志小松都做得好。

如果你们能相互协作,则会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话音刚落,他们就说:“老师,我们重贴过。

”“行,老师相信你们。

”老师说。

事实证明,教师对好的学生应该表扬,对后进生更应宽容些,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以激励、表扬为主。

对缺点不要讽刺挖苦,要讲究教育的技巧,要善意指导批评,善于寻找、肯定“闪光点”,发现积极因素,表扬他们各个方面的每一点微小进步,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