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专业型)(一级学科)培养方案(12.9.6稿)
化学工程专业新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专业新培养方案1.新培养方案的特点1.1注重培养规格,强化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首先,强调德、体。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
其次,强调外语和计算机能力。
外语和计算机属于工具型能力,会广泛应用于将来的工作和学习。
重点强调专业能力。
获得专业基本知识,具备在专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基本能力;掌握专业领域内工艺与设备的基本设计能力;了解专业学科前沿,了解新装置、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具有对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理解、运用和掌握的初步能力。
再次,强调了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1.2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特色,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意识,加强基础教学,培养通才,增强人才的适应能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首先,新培养方案提高了原来要求的规定修满教学学分,其中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学分。
学校前两年实施通识教育,不分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一致性,后两年体现专业特色,突出学科优势。
其次,在专业基础课设置上,强化了四大化学的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同时整合了两个培养方向在《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专业外语》、《仪器分析与实验》、《电工学》等课程的一致性,体现了厚专业基础,宽专业口径的特点,增强了人才强大的理论基础。
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既要突出两个方向的特色专业,又要体现我们学校的办学特点,扬己之长,使培养的人才具有特色,满足化工不同行业的需要。
因此,我们将两个专业方向的部分特色课程交叉选修。
如:石油加工方向选修《煤化工基础》、《洁净煤技术》,煤化工方向选修《石油化学》、《石油加工基础》,使所有的学生,既懂得了本专业的知识,也跨入了另一个相邻领域,扩展了知识面,也强化了就业优势。
1.3重视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锻炼和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最终成为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化工人才新培养方案中,在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传统实习之外,引入了仿真教学,综合实验和综合能力素质训练,强化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700
(一级学科)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较好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的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
系统学习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的专门知识、研究方法及实验技能;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工具;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毕业后可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二、培养方向
1. 石油与天然气加工
2. 分离工程
3. 反应工程
4. 石油化学
5. 过程模拟与优化
6. 化工材料
7. 生物材料与工程
8. 精细化工
9. 传递过程与设备
10.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5~3年。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30 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7学分
五、课程设置
1、选修课至少选4 门以上。
本专业其它未选的必修课、校内其它专业的一些必修课及选修课均可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
特殊需要时,可增设培养方向指导课( 1~2 学分),但应属于新型、交叉、边沿科学方向,并需经过学科审查、院学位分委员会批准。
2、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历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3、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语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化学工程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化学工程与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人才,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内容、实践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讨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套符合现代化学工程与技术要求的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基本要求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化学、工程、数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扎实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出能够胜任化工领域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2.专业素养应具备扎实的化工基础知识,掌握工程图纸的阅读与绘制,能够进行化工产品的设计、生产及管理,具备产品质量控制的技能,了解相关法规政策,具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方案内容1.基础课程培养计划应包括化学、物理、工程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原理、化学过程动力学、化工设备基础、化学工艺流程模拟与优化等基础课程。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应包括化学工程热力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艺、生物化学工艺、环境工程、化工安全与环保、反应工程、传递过程、化工与工程材料、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等。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学生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进行化工实验和工程设计。
实践教学包括化学实验、化工实验、化工产品生产实习、工程设计实习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1.化学实验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包括常规的化学实验操作、化学试剂的使用与储存、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等。
通过化学实验,学生可以对化学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2.化工实验化工实验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应掌握化工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化工过程的基本操作、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化工工艺流程的模拟与优化等。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总体目标
面对新时期,坚持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紧紧围绕靠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践项目,结合科学前沿,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分析技术,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化学科技人才,以适应化学科技事业的发展需求。
二、培养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二)使学生掌握有关最新理论和技术,形成科研的初步能力;
(三)培养学生学习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四)使学生能够应用化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职业技能;
(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制药工程、材料化学、放射化学、环境化学、结构活性、生物物理化学、分子结构与动力学、现代分子模拟、仿生化学与生物分析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
通过系列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结合已有知识,掌握实验全过程,懂得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方法,形成实验技能,并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五、社会实践。
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点一级学科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代码:化学工程与技术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熟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国际学术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独立从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等方面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其它实际应用能力;能承担高等院校、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向本一级学科包括化学工程(081701)、化学工艺(081702)、生物化工(081703)、应用化学(081704)、工业催化(081705)等5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所有二级学科均为本一级学科的培养方向,各培养方向与研究范围如下:1.化学工程研究范围: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工业结晶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化工流体相平衡的研究;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与应用。
2.化学工艺研究范围:西部地区化工矿产资源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低阶煤的分级、高效清洁利用;烟道气脱硫、脱碳、脱硝机理及技术研究;化工工艺及反应过程优化、模拟计算。
3.生物化工研究范围:生物质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资源与应用技术。
4.应用化学研究范围:新型功能分子材料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中西部地区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超细化、微胶囊化应用研究;功能分子材料的构效关系及其理论模拟计算;XX古稀土资源在材料、生物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电化学燃料电2池、电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5.工业催化研究范围:新型催化材料(催化剂)设计、开发与应用;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分析;能源与资源催化转化。
三、培养方式全日制培养。
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学科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完整版)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2010版)基础化学教研室2012年6月化学专业(407)培养方案(J)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既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技能,了解化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动态,能适应各级职业技术学校及基础教育的化学教学与管理工作;能适应化工、环保、制药、冶金、生化、商品检验等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化学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培养要求1、政治思想方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2、专业知识方面①掌握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了解化学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对与化学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较为了解。
③初步掌握1门外语,大学英语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④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省二级。
⑤掌握化学文献检索及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资料、信息的能力。
⑥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⑦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
3、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科基础课和方向课程学科基础课: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制图、中级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中级物理化学、现代有机合成、药物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高分子化学。
方向课程:师范方向: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化学教材教法、师范专业实验;应化方向:精细有机合成基础、药物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工业分析及实验、应化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
四、学习期限与学位学制:学制四年。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习期限,允许3年毕业,但必须在第二学期提出申请,特殊情况经学院同意最多延长至6年毕业。
化学工程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1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知识和化工设计与研究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化工、能源、轻工、环保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人才规格与培养特色(一)人才规格1.思想道德素质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业务素质规格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经过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具有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了解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掌握中外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文化素质规格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遵纪守法,能正确运用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有较宽的知识视野,了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有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
4.身心素质规格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健康测试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doc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300)适用专业: 070301无机化学、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070307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化学人才。
所培养的研究生应达到如下水平:1、具有高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实验技能。
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动态,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勇于探索、创新、刻苦勤奋。
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专业书刊,并能用英文撰写化学专业方面的研究论文;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现代化信息工具。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无机化学:●配位化学●主族元素化学●新能源材料化学●无机生物医学材料●超分子化学2.分析化学:●电分析化学●分子光谱●分离富集技术●生物、环境和先进材料分析化学3.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药物化学与药物设计●绿色化学●化学生物学4.物理化学●绿色化学●生物物理化学●能源电化学●分子设计与模拟●催化化学●能量转化与存储材料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功能高分子●高分子纳米材料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一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至少获得35学分。
剩余二年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如果研究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规定的课程学完,并得到足够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可提前毕业。
必要时,研究生经批准也可适当延长学业,具体情况按照学校及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四、考核方式研究生的必修课均为考试课程,采取试卷的形式进行笔试,选修课可以根据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
考试课程成绩按百分制,75分为合格;考查课程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与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密切相关。
化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具体而言,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化学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2、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5、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
三、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
2、学科基础课程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课程,是化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仪器分析、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4、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了化学生物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药物化学、化学信息学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修,拓宽知识面和专业视野。
5、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中,实验课程涵盖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和创新实验等,课程设计包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仪器分析课程设计等,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科研课题。
化学工程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培养方案一、目录1.课程设置1.1 必修课程1.2 选修课程2.实验与实践2.1 基础实验2.2 综合性实验2.3 创新性实验3.科研训练3.1 研究项目参与3.2 学术论文发表4.学术交流4.1 学术会议参与4.2 访学交流5.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5.1 职业规划讲座5.2 就业指导课程6.工程伦理与责任关怀6.1 工程伦理教育6.2 安全与环保意识培养二、课程设置化学工程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
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核心课程,包括化学工程原理、化工设备基础、化工工艺学等。
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涵盖了化工设计、环保工程、生物化工等领域。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化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三、实验与实践实验与实践是化学工程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加深对化学工程原理的理解。
基础实验包括了各种化学实验操作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综合性实验则涉及多个知识点,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实践教学还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通过实地参观和操作,增强学生对化工生产流程和设备的感性认识。
四、科研训练科研训练是化学工程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自主选题进行科研训练。
在科研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科研训练的成果可以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提升学生的学术影响力。
五、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培养方案中包括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讲座和访学交流等。
学生可以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方向;通过讲座聆听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访学交流则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氛围,拓宽国际视野。
化学专业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四个部分。
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知识。
2. 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
3. 专业课程:包括结构化学、量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
4.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要求:
1. 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4. 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
5. 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应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同层次和研究方向的教师,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爱岗敬业,具备宽厚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教学、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教育事业,了解教育法规,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3.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教学、研究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化学。
2.学位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B、有机化学A、物理化学A、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B、中级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化学教学论、教育学。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教育调查、基础化学设计性实验、中学化学实验设计、教育技能训练I、教育技能训练II、教育技能竞赛、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五、专业特色:化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已在化学教育、应用电化学研究、精细有机合成、化学生物学研究及应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与国内、省内同类学科相比,长江大学化学学科具有明显优势。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1.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结合学位论文任务,阅读至少 40 篇研究领域内的国内外文献,了解、学
习本领域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不少于 5000 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来源、目的、意义及该课题在国内外的概
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和预期效果等内容,并在一定范围内答辩。普通硕士研究生 应于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
一般实践能力 ◎
◎ ◎
专业实践能力
◎ ◎ ◎
◎
综合实践能力
◎ ◎ ◎ ◎
以上部分要求见《合肥工业大学“能力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指南”》
10.课程设置方案: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研究生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合肥工业大学“能力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指南”》为指导。 研究生专业课程的设置实行审查准入制,研究生专业课程要有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案。 研究生课程中增加 “学科前沿专题”必修课程,该课程可由多位教授联合讲授。 其他专业课程参照课程设置方案进行。
管
、
助
实
教
践
课
高等分析化学 高等生物化学
文
公
工
学
学
学论 论
献
共
作
术
位
位文 文
综
实
技
交
论
论写 答
述
验
术
流
文
文作 辩
与 开 题 报 告
实 践
课 题 研 究
课指
题导
研 究
第 三
第 五 学 期
学
期
( (
) )
8.实践能力标准
实践能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产生及创 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综合性能力。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所具备的实践能力,须满足三个层次上的要 求:
(完整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化学过程和产品研发,了解化学专业前沿动态,具备化学专业知识、现代教学基本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受到严格科学研究训练,能在中等学校从事教学、教育科学研究,在化工、材料、制药、能源、环保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生产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以及相关的化工技术知识,受到化学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通过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学习与锻炼,具有良好的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协同创新能力。
经四年学习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及化工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化学教学、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4. 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教育发展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5. 掌握网络基本知识,能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设计和信息处理。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 具有一定的教学设计、实验设计能力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八年内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化学五、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学科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201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化工与制药类专业代码:081101学位类型:工学学士学位标准学制:4年特别说明:无一、专业介绍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国家在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相关学科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发展动态,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化工、冶金、能源、环保等部门从事相关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规格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的本科生应具有思想道德、专业、文化、身心的综合素质。
在“综合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综合素质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专业、文化、身心素质四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初步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
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严谨求实,勤奋创新。
有较强的工程意识、经济意识、环境保护意识。
文化素质: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具有敬业爱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具有在哲理、情趣、品味、人格方面的较高修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身心素质:保持心理健康,乐观豁达,积极向上。
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能够承担建设祖国的任务。
②知识要求: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大学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工程技能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国家在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了解科技发展的动态,特别是本专业领域的科技前沿与新发展。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总学分 ≥28 学分 修课学分 ≥24 学分
必修环节 ≥4 学分
学位公共课≥5 学分 学位基础课≥7 学分 学位专业课≥6 学分 选修课≥6 学分 补修课≥0 学分 文献阅读 1 学分 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 1 学分 实践活动 2 学分 英语听说课程模块 18 学时 体育健身 0 学分
物细胞工程。 应用化学:食品添加剂及功能助剂的合成及应用;医药中间体的研制与开发;天然
产物研究与开发;基于光电检测的化学传感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表面与界面物理 化学;光电功能材料化学。
工业催化: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气体脱硫净化剂的研制与应用;有 机催化氧化反应及其工业应用;催化材料合成与应用。
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 5 人,硕士生导师 47 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 占 90%以上,“楚天学者”2 人,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 3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专家 4 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5 人。近三年,本学科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 研项目 70 余项,科研总经费 4000 余万元,CSCD 收录论文 76 篇, SCI、EI 收录论 文 60 篇。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化学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 进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独立担负工 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 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 2-3 年,鼓励优秀学生提前答辩。
英语听说课程模块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学术语境下用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能力,主要 采取倾听与速记, 参加国际会议英语交流或英语研讨与交流。英语听说课程模块要求达 到 18 学时,不计学分。
化学工程专业 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在专业课程方面,学生将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传热传质、反应工程、过程控制、化工设备、化工工艺等基础理论课程,同时还将学习专业选修课程,如环境保护工程、化工材料、化工安全等,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此外,还将开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实际工程问题,并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实践探究。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
实验课程是学生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的重要平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实习实训是学生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化工装置操作、工艺流程优化、安全风险识别和管理等。
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某一具体课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
三、综合素质培养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包括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创新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扎实科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文素质是指学生具有优秀的人文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维护社会公正与正义,热爱祖国和人民。
创新素质是指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专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具备在化工领域进行工程设计、工艺优化、设备操作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四、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重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化工装置操作技能、工艺流程优化和安全风险识别与管理等方面。
在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学校将建立化工实验室和仿真实训基地,对化工装置进行逼真模拟,准确还原实际工程情景,让学生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动手操作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化工装置操作技能和工艺流程优化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知识体系: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分三个主要环节,即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其中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环节采用学分制进行量化考核,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环节不低于28学分,专业实践环节10学分。
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结构与目录详见附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课程列表”。
6、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环节是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本领域特点,到企业从事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本化学工程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并结合实践内容完。
⑴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现场科研课题,安排学生专业实践环节。
3)化学工程方向: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环境化学工程:采用化学工程原理和方法从事环境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主要研究内容有燃煤锅炉烟道气脱硫、脱硝,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减排;汽车尾气净化;低分子易挥发有机废气治理。能源化学工程:本研究方向为采用化学工程原理和方法从事能量资源的应用开发和基础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以煤层气为原料研发化工新产品。现代分离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现代化工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最新发展,以及现代化工分离技术的应用与新型设备的研发等。
4)化学工艺方向:主要包括洁净能源化工:煤炭转化工程、生物质能洁净转化;精细化工: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精细高分子的合成与应用、特种化学品开发;矿物化工加工:煤系伴生矿物深度加工、矿物资源的开发及应用。
5)工业催化方向:主要包括环境催化:研究环境污染物催化转化与环境保护、环境友好催化过程等技术与相关的理论问题。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催化新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催化新技术在化学过程中的应用,探索材料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研究催化新材料在环境友好催化过程中的应用;新型化学能源:研究燃料电池燃料处理催化材料与装置、电极材料合成、催化基础理论及电极修饰与电化学应用,解决与燃料电池相关的催化过程与催化材料关键技术,解决环境问题中的电化学催化过程。
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9.3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专业实践中的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撰写的内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工程设计、产品研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试验研究等形式。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要饱满,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校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35人。近年来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专著及规划教材10余部,国家专利20余项,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专项、973项目及省部级科研和工程项目百余项。拥有各类实验室总建筑面积6000m2,以及GC-MS、FTIR、DSC、GC、IC、紫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微波裂解、超临界萃取、高压脉冲放电电源、超重床反应器、大型室内外爆炸碉堡、高速摄像机等大型仪器近20台。目前本学科拥有图书资料3万余册,完善的网络及多媒体设施。
9.5申请答辩条件
(1)按本领域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学分(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
(2)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的环节不作具体要求;
(3)研究生应结合本人的专业实践环节进行总结和提炼,本人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一篇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论文;或结合本人的专业实践工作撰写1篇实践调研、工程设计、产品研发、试验研究或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总结报告,且公开发表论文1篇或获批专利1项(前2名)等。
学分
开课
学期
开课学院(部)
备注
学
位
课
公共课程
自然辩证法概论
36
2
1
人文社科部
8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人文社科部
英语
90
5
1、2
外国语学院
学科基础课程
数值分析(必修)
54
3
1
理学院
共9学分
(除必修课外,其它6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选择)
安徽理工大学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化学工程
专业代码:085216
所属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上报时间:2012.09
主管领导: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制表
2012年07月
1、学科专业简介(限500字以内)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和其它工业进行的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共同规律与应用技术的工程领域,以化学工程学科为指导,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涉及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过程设计、系统模拟、装备强化、操作控制、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内容。该领域含无机与有机化工、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材料化工、冶金化工、环境化工、工业催化等工业行业,同时也涉及到高等分离工程、反应工程、传递过程原理、过程系统工程、化工技术进展等领域。化学工程领域既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领域,又与信息、生物、材料、计算机、资源、能源、海洋、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相互渗透,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
(1)化工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2)化学工程领域新装备、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或新软件的研发;
(3)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化工先进技术;
(4)化学工程领域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
(5)一个较为完整的化学工程技术项目或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6)化工设计与实施;
(7)化工技术标准或规范制定;
(3)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由5~7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位专家来自化工企业或化工管理部门,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的成员。
(4)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分别参照安徽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的相关文件执行。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课程列表
分类
课程名称
学时
4、培养年限:
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学制为2~3年。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要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践环节在实习单位完成。
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实践报告与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具体学制在研究生入学选定导师后,由导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学生本人商定,并经所在学院批准。在学制时间内,课程学习环节一般为一年,专业实践环节至少应保证半年。毕业论文环节时间根据学制的长短灵活安排。
⑵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利用现场的科研资源,由校外导师负责安排相应的专业实践环节。
⑶研究生结合本人的就业去向,自行联系现场实践单位。
⑷依托于校企产学研基地,组织和选派学生去现场进行专业实践。
研究生应于第2学期结束前与导师一起制订并填写《安徽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研究生应将计划表及时报所在学院,经批准后报研究生处培养管理科。专业实践时间至少一学期。
3、主要研究方向
1)爆破器材与技术方向:主要培养起爆器材、爆炸材料,爆破技术(包括工程爆破,拆除爆破和特种爆破)和相关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同时该领域的化工安全工程方向主要培养与化工等过程有关的火灾、爆炸及特殊事故的灾害防治方面研究和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其特色是联系煤矿安全实际,进行防治瓦斯和粉尘爆炸等灾害的研究。
2、培养目标(200字以内)
本领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要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独立运用本领域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
7、能力要求:
7.1获取知识能力
本领域专业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很强的自我更新和补充知识的能力,能借用相关方法和途径获得各种载体的知识素材,并通过学习、合理分类归档、比较与分析、综合与归纳、提取与再制,形成为己所用的知识。
7.2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有运用专门知识和综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有关技术或管理问题的能力,善于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发现工程实际问题的科学规律。在任职岗位实践中,能合理解决工程技术或管理的实际问题,能结合任职岗位的需求进行研究、开发及管理工作,能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管理相关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能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独立或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完成项目的立项、方案的设计与论证,并独立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项目的实施及验证。
研究生所在学院应组织由校内外专家、现场实践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专业实践专题报告会,由学生本人汇报专业实践工作,报告会委员会应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综合表现、报告内容质量等,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成绩。此项成绩在及格及以上的学生均可获得10学分,不及格者不计学分。
(8)与化学工程相关工程的需求分析与技术调研;
(9)其他与化学工程相关的课题。
确立选题后,依据所属形式(应用研究、工程设计、产品研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试验研究)开展专业实践环节。
论文选题工作参照安徽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的规定。
9.2实践报告:
专业实践活动结束后,研究生应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并填写《安徽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考核登记表》。
7.3组织协调能力
对所从事的化学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有深刻的认识,能从技术及管理层面合理规划并分解工作;能充分了解所在单位的技术能力、管理风格和人事背景;善于听取意见、勇于修正错误;能明晰和策略地表达自己的技术或管理见解及建议。
8、素质要求:
本领域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遵守科学道德、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