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耒的诗词集_张耒简介_古诗大全
苏门四学士之张耒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
![苏门四学士之张耒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5c6ac3f180eb6294dd886c9f.png)
宋徽宗即位,四十七岁的张 (今阜阳)知州,但为时都很短促。当时 苏轼自海南迁内地,张耒赋诗相庆; “今晨风日何佳哉?南极老人度岭来。此 翁身如白玉树,已过千百大火聚。”不 久,噩耗传来,苏轼于途中卒于常州。 张耒在颖州举哀行服,痛悼一代文豪和 恩师。未想竟触怒了上方,于崇宁元年 (1102)被贬为房州。
• 尽管政治环境是如此恶劣,生活是如此困 穷,但诗人并没有向腐朽的蔡京集团屈服。 以闻道苏轼自负,终生恪守不移,即使遭 受打击也不后悔,且引为人生最大的志趣。 诗人就这样坚持着,继苏辙和晁补之谢世 之后,也在寂寞和痛苦中死去。 •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云:“文潜三子: 秬、秸、和,皆中进士第。秬、秸在陈死 于兵。和为陕西教官,归葬二兄复遇盗见 杀。文潜遂无后,可哀也。”
•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 张右史。因其仪观甚伟,魁梧逾常,所以 人复称其“肥仙”。生于北宋至和元年 (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 十一岁。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 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 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 相近。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 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 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少年时即表现出对文辞的灵感,“十有三岁 而好为文”。 此后,他游学于陈州,得到当 时在陈为学宫的苏辙的厚爱。熙宁四年 (1071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前,来陈州与 其弟话别,张耒得以谒见苏轼,颇受青睐, 自此便成为苏氏兄弟的门下客,并在东坡引 荐下,应举姑苏。二十岁时,由神宗亲策为 进士,王安石负责提举,授临淮主簿,开始 步入仕途。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修“超然 台”,张耒应约写了《超然台赋》苏轼称他 “超逸绝尘”,有秀杰之气,“其文汪洋淡 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这是他们诗文交往 的开始。
张耒原文_翻译及赏析
![张耒原文_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29988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8.png)
张耒原文_翻译及赏析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
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
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
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
《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张耒作品风格由于他自己早年生活穷困,颠沛流离,后又屡遭贬谪,长期任地方卑官,对社会现实体察甚深,因而对劳苦百姓的关心也颇切,如在《劳歌》一诗中对那些“筋骸长彀”、“半衲遮背”的“负重民”以怜悯;在《和晁应之悯农》一诗中对那些“夜为盗贼朝受刑”的“南山壮儿”以同情等等,等等。
也正因为其“哀哉天地间,生民常苦辛”(《粜官粟有感》)的悯农意识,才使他在政治观点上追随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而在实践中则主张富国强民,改革弊政,以减轻人民负担,这与司马光等人纯粹的因循守旧乃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与此同时,面对辽、夏对北宋的侵凌,他也积极主张开边御敌,建立奇功。
他的《少年行》、《昭陵六马》、《听客话澶渊事》等无不洋溢着一股勃郁的爱国主义精神,读来令人感奋不已。
生平张耒原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迁居楚州(今淮安市楚州区)。
马端临《文献通考》作“谯郡人”,秦少游《书晋贤图后》记载:“独谯郡张文潜与余以为不然……”,他在《思淮亭记》中称“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壮,习于淮而乐之。
”。
祖父任职于福建,父亲中进士后,游宦四方,官至三司检法官,因亲老,乞请离京做吴江知县。
母亲李文安。
外祖父李宗易先以著作佐郎为谯县知县,历官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光化军事,仕至太常少卿,以诗文名世,长于写诗,深受当时的大诗人晏殊的赏识。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张耒从小就受着正统的封建诗礼的薰陶,加之受业于“山阳学官”,少年时即表现出对文辞的灵感,“十有三岁而好为文”(《投知己书》),十七岁作《函关赋》,传诵人口。
张耒的诗精选10首
![张耒的诗精选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3e7c8a2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f.png)
张耒的诗精选10首张耒平生仕途坎坷,屡遭不幸,可他从未忘怀操写诗文。
其著作被后人多次雕版印行,名为《柯山集》、《张右史文集》、《宛丘集》等,今人李逸安、孙通海、傅信三人编辑的《张耒集》,收诗约二千三百首,散文、史论、议论近三百篇,真可谓洋洋大观矣!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张耒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龟山祭淮词二首·送神朝代:宋朝|作者:张耒楚巫醉兮君不留,春风起兮木兰舟。
弭余楫兮饮君酒,君既不顾兮驾龙以出游。
凌九江兮勒沧海,万龙舞兮百灵会。
君孔乐兮我思君,望君故居兮其上片云。
水沦沦兮石碌碌,空祠草长兮风雨入君屋。
山中春兮鸟鸣悲,明月皎皎兮中夜来。
将至寿州初见淮山二首·浩荡平波欲接天朝代:宋朝|作者:张耒浩荡平波欲接天,天光波色远相连。
风鸣雨桨初离浦,岸转青山忽对船。
泽国秋高添气象,人家南去好风烟。
步兵何必江东走,自有鲈鱼不值钱。
九月十八日梦中作闻雁诗朝代:宋朝|作者:张耒何日离燕碛,来投江上洲。
高鸣云际夜,冷度雨中秋。
缯缴远须避,稻粱寒未收。
春风归翼便,容易一冬留。
木芙蓉菊花盛开朝代:宋朝|作者:张耒空山岑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
伴我悠悠过闲日,怜渠灼灼媚穷秋。
清香但欲持供佛,醉舞何妨插满头。
此生萍梗难前料,知复明年相见不。
十月十日夕同文安君对月朝代:宋朝|作者:张耒林外霜风作夜声,入檐寒月似多情。
灯前炉畔深杯暖,更听昭君出寒行。
送刘南夫赴任京师朝代:宋朝|作者:张耒却扫楚山根,相过唯有君。
齐年未白发,不日上青云。
送别悲秋早,伤离赖酒醺。
青衫老司马,落泪独纷纷。
题李方叔文卷末朝代:宋朝|作者:张耒他日东坡誉子文,澜翻健笔欲凌云。
决科正尔真余事,射策如何但报闻。
诡御获禽虽可鄙,挽弓射叶亦徒勤。
莫辞更拟相如作,寂寞思玄未放君。
闻红鹤有感朝代:宋朝|作者:张耒东风吹晓麦青青,柯山树头红鹤呜。
窗间梦断客叹息,忆我去年临汝城。
平池朱阁花如雪,岘山少室两奇绝。
岂知崎岖黄土岗,茅屋芦篱风雨折。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c59cb1c915f804d2b16c1d5.png)
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张耒原文:五月日,某谨因仆夫百拜献书某官:某闻古之致精竭思以事一艺,而其志不分者,其心之所思,意之所感,必能自达于其技,使人观其动作变态,而逆得其悲欢好恶之微情。
某自丱角②而读书,十有三岁而好为文。
方是时,虽不能尽通古人之意,然自三代以来;圣贤骚人之述作,与夫秦汉而降,文章词辩,诗赋谣颂,靡不毕观,时时有所感发,已能见之于文字。
所习益久,所亲益众,所嗜益深。
故自十有三岁而至今三十有二年,身之所历,耳目之所闻见,著于当世而可知,与夫考于前古而有得者,无一不发之于文字。
不幸少苦贫贱,十有七岁而亲病,又二年而亲丧。
既仕而困于州县者,十有二年矣。
其煎熬逼迫之情,郁塞愤懑之气,盈心满怀。
而又饥寒困穷,就食以活其妻孥者,往来奔走率常数千里。
大夏炎暑,流金裂石,积阴大寒,烈风霰雪,皆已习见而安行。
计其安居饱燠,脱忧危而解逼仄,扬眉开口无事一笑者,百分之中不占其一。
又观一世之情,其所矜尚可以自振于贫贱厄穷者,某素于其身无有其一。
故虽出仕四方,修身治官,庶几于有闻,而门单族薄,执版③趋拜以见大吏,大则骂辱诟责,小则诘问陵侮。
其穷愁困塞有不可胜言者,又岂独此哉!古之能为文章者,大率穷人之词十居其九,盖其心之所激者,既已沮遏④壅塞而不得肆,独发于言语文章,无掩其口而窒之者,庶几可以舒其情,以自慰于寂寞之滨耳。
如某之穷者,亦可以谓之极矣。
其平生之区区,既尝自致其工于此,而又遭会穷厄,投其所便。
故朝夕所接,事物百态,沛然于文,若有所得。
某之于文,虽不可谓之工,然其用心,亦已专矣。
某之区区,盖已尽布于此,则世之高明博达之君子俯而听之,盖有不待夫疑而问,问而后知其心也。
伏惟某官以文章学术暴著天下,方为朝廷训词⑤之臣,而不腆之文尝欲奖与。
人谁不欲自达于世之显人,而某自顾所藏,无一而可,敢书其平日之文与诗几六十卷,以辱左右,伏惟闲暇而赐观焉,则某之精诚,虽欲毫发自伏,而不可得矣,公亦念之耶?(选自《宋文选》,有删改)注释:①张耒(1054—1114):“苏门四学士”之一。
【七夕的诗句】七夕歌原文_翻译和赏析_张耒古诗
![【七夕的诗句】七夕歌原文_翻译和赏析_张耒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abdf916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5.png)
【七夕的诗句】七夕歌原文_翻译和赏析_张耒古诗七夕歌朝代:宋朝作者:张耒原文: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圣殿召来了服务喜鹊,作为一座桥横跨天河云端。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被编织成云雾的紫色纱衣被忽视了,没有乐趣。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结婚后,我就放弃了织布?,绿色的寺庙和云姑娘日夜梳理它们。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当我们遇到一岁的孩子时,我们会在7月7日过河。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蜡烛龙带着西河匆匆离开了仇恨。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泪如雨滔滔,泪尽愁无息。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余生嫦娥没有结婚,每天晚上一个人睡在广汉堂。
相关内容欣赏作者:佚名这首诗是一首根据牛郎织女故事改编的乐府歌曲。
南朝梁荫云的小说(引自明朝冯应景的广义《月令》?七月令)说:“天河东边有一个织女,是天帝的儿子。
织女每年都努力织一件云锦天衣,但他的外表并不完美。
天河东边有一个织女,天帝可怜他一个人,答应娶一个西边的牛郎为妻,婚后就放弃了织布天堂的罗尔很生气,命令他回到河的东边,但让他每年见面一次。
“这个神话阻隔了对《天河》中牛郎织女的惩罚,指责织女婚后贪婪、懒惰、浪费编织,带有封建社会歧视女性的思想遗产。
尽管这首诗正是基于此,但作者歌颂了她们的深情,同情她们的命运。
”分离;最后,嫦娥晚上独自睡觉,不结婚,似乎暗示着天地间有许多人比牛郎织女更不幸,这足以启发人们深思。
全诗可分四段。
开头四句为第一段,点明时令和鹊桥。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西方之神“蓐收”开始行司秋令,北斗七星的斗柄已指向西方了。
金风飒飒,银汉迢迢,星移斗转,这是多么迷人的夜空。
这时“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神宫召集喜鹊,役使它们直渡天河,云集为桥,以渡织女与牛郎相会。
这四句诗通过具有时令特征的景物和神话中的鹊桥显示七夕已到,为牛郎织女相会布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
关于张耒的诗有哪些
![关于张耒的诗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4b79dd4f5335a8103d2204f.png)
关于张耒的诗有哪些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
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张耒的诗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发长平朝代:宋朝|作者:张耒归牛川上渡,去翼望中迷。
野水侵官道,春芜没断堤。
川平双桨上,天阔一帆西。
无酒消羇恨,诗成独自题。
何斯举惠酒朝代:宋朝|作者:张耒孟夏饮烧酒,穷居莫致之。
扣门闻好语,出应自披衣。
双榼俨在门,使者前致词。
敛衽受嘉贶,敬此旨且时。
且喜尊不燥,安得计淳漓。
但恐昧奇字,令人愧鸱夷。
凝祥池上联句朝代:宋朝|作者:张耒粉垣周十里,丹碧焕神宫。
楼阁晚多雨,梧桐天早风。
人来夕照外,鸟起白苹中。
何用厌城郭,沧洲佳兴同。
宿州朝代:宋朝|作者:张耒野云不作雪,仲冬气犹蒸。
岸雨湿枯柳,北风生浪声。
昨日饮我者,主人出金觥。
酒薄亦足醉,青蛾惯逢迎。
纷纷舟车地,主吏困怨憎。
樽罍备人事,起论爱客诚。
世途聊复尔,物态恶分明。
十年五往返,抚事感飘零。
题轸师房二首·漠漠雨苔依砌绿朝代:宋朝|作者:张耒漠漠雨苔依砌绿,鲜鲜秋菊映阶黄。
山僧睡起日亭午,出户微微柏子香。
喜宝积智轸道人惠书偈朝代:宋朝|作者:张耒南山老禅翁,白净如水月。
我初获亲近,解此痴脑结。
十年归故里,父老半存灭。
逢师百如旧,才若旦夜别。
故知静能久,岂有火中铁。
致身烦热外,与世作冰雪。
穷秋长安巷,客子送书札。
龙蛙不同趣,掬海救其渴。
平生笑谋食,中路愿颇夺。
犹如伏辕鹿,野性终跳{左足右勃去力}。
触涂惟欲睡,过眼时一哕。
摩尼本无瑕,尘垢终冀豁。
宣城至日谒天庆观行香呈郡僚朝代:宋朝|作者:张耒溪山惨残岁,况乃值深冬。
清晨率其属,肆礼凝琳宫。
漠漠冒原露,凄凄隔水风。
南方异气候,霜叶未全红。
忽忆簪史笔,早趋辟苍龙。
拜舞东阁上,佳气郁葱葱。
谈笑出右掖,交游尽英雄。
老大心已矣,依然魂梦中。
泊舟候水朝代:宋朝|作者:张耒一水悠悠断复连,卸帆终日小滩前。
张耒《风流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张耒《风流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47a5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7.png)
张耒《风流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风流子宋张耒木叶亭皋下[1] ,重阳近,又是捣衣秋[2] 。
奈愁入庾肠[3] ,老侵潘鬓[4] ,谩簪黄菊 [5] ,花也应羞。
楚天晚,白蘋烟尽处,红蓼水边头。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 [6] ,两处悠悠。
空恨碧云离合 [7] ,青鸟沉浮 [8] 。
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
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注释:[1]亭皋:山上的亭子。
[2]捣衣:以木杵在水中槌洗衣服。
[3]庾肠:庾信流寓北周,不得南还。
作《哀江南赋》,词意凄苦。
[4]潘鬓:潘岳三十二岁,发已花白。
[5]谩簪黄菊:空把菊花插在头上。
谩,空自,徒然。
[6]香笺:女子的信笺。
锦字:锦书,珍重的书信。
见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注③。
[7]碧云离合:指离别。
“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江淹《休上人怨别》诗中语。
[8]青鸟:古称信使,为爱情使者。
事见《汉武故事》。
译文:树叶纷纷飘落到水边平地上,重阳节近了,又到了捣寒衣的秋天。
怎奈我愁绪萦绕心中.白发生于两鬓,即便随意地将菊花插在头上,花也应该感到被羞辱了吧。
天色已晚,(我极目远望)直望到白苹烟尽之处,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
芳草脉脉含情,夕阳寂寂无语,大雁横在南浦上,人则斜倚西楼。
不知你是否安好?书信和题诗,因两地相隔遥遥而无法见寄。
只能空白怨恨那时聚时散的白云,青鸟在其中隐现。
你在风中懊恼不已,一片芳心,两叶柳眉,怎能禁得起闲愁呢?情到不能言说之处,只能付与那东流水。
评析:此为秋日怀人之作。
斜阳、落木、潘鬓、庾肠,正是愁人时候。
“芳草”四句,用在过拍,而以骈语出之,便觉俊妙,境界也由衰飒变为凄丽。
“玉容”句转写本事,融景入情,力量甚大。
“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是以质语作结。
善于变换笔墨,有帆随湘转之妙。
作者简介:张耒(1054—1114),字文潜,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人。
才情富赡,工于诗文。
十七岁作《函关赋》,为东坡称道。
论张耒的辞赋创作
![论张耒的辞赋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b90309e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a.png)
论张耒的辞赋创作内容提要张耒是北宋后期重要的赋家之一,他的辞赋很好地表现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人生苦恼的超越,展现了当时文人普遍关心的人生问题。
在艺术表现方面,他的赋追求流畅自然而又含蓄蕴藉的美,追求情感和哲理的和谐统一,很好地诠释了当时平淡清旷而又意蕴深邃的美学追求。
在北宋后期的赋坛,张耒的创作展示了平易浅近、清丽淡雅的特点,和苏轼的流畅雄豪,黄庭坚的雅健深婉一样,共同诠释着北宋后期辞赋平淡清旷而又意蕴深邃的特色。
张耒(1045-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人。
他是熙宁六年进士,他与苏轼的交往始于熙宁八年(1075)。
其时,他因事去海州,读到苏轼的《后杞菊赋》,遂作《杞菊赋》以和,并在这一年冬天,他应苏轼之邀作《超然台赋》。
其实,早在陈州游学时,张耒就为时任学官的苏轼所赏。
苏轼曾赞张耒所作《函关赋》曰:“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卷四九《答张文潜书》)[1]可以说,张耒与苏轼的交往是从辞赋开始的[2]。
作为苏门中人,张耒的仕途也与苏轼共进退,绍圣以后,他就三次被贬黄州,他的学术思想与苏轼有甚深的渊源关系,其辞赋创作深受苏轼的影响。
可能由于学力和天赋不及苏轼,张耒的辞赋缺乏纵横驰骋的雄豪之气,理不胜辞,但以传神写照取胜。
他更多地学习六朝的抒情赋和唐代辞赋,擅长将人生感受和精妙的写景状物结合起来,在这一特点上,张耒的辞赋创作更接近于苏辙而非苏轼,这样,使张耒辞赋在北宋赋坛中独树一帜。
《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卷一卷二共收辞赋32首,卷五《古乐府歌辞》中收《龟山祭淮词》二首,《诉魃》《友山》《种菊》《逐蛇》《登高》《和归去来词》则都是骚体。
目前保存下来的张耒辞赋共41首,这在北宋赋家中已是多产之家。
如何对待忧患,对待人生的际遇,这是北宋后期文人普遍思考的问题,许多文人追求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在审美观照中,获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解脱。
苏轼等蜀学人物主张打通自然之理与人生之理,借以获得对人生的彻悟,张耒对这一思想领悟颇深,他说:“道之为名无实,其动无迹,因万物之用而无定名,循万物之变而无定形,圣人之所独行之于心,而人不与知焉。
北宋诗人张耒的诗句阅读
![北宋诗人张耒的诗句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699d472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4.png)
【导语】张⽾的其词流传很少,语⾔⾹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
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等。
下⾯就和⽆忧考⼀起来欣赏下北宋诗⼈张⽾的诗句,欢迎阅读!【篇⼀】 【篇⼀】 1.⽔国过冬⾄,风光春已⽣。
——张⽾《冬⾄后三⽇三⾸·⽔国过冬⾄》 2.从今要见庐⼭⾯,画作屏风静处看。
——张⽾《慈湖中流遇⼤风⾈危甚⾷时风⽌游灵岩寺》 3.曾向庐⼭睡⾥闻,⾹风六断世间春。
——张⽾《睡⾹花》 4.黄菊如佳⼈,纷萼包⾦茸。
——张⽾《东园·荒园何所有》 5.萧条秋圃风飞叶,却有黄花照眼明。
——张⽾《九⽉⼗⽇菊花烂开》 6.黄鹤楼前⽉,清辉千⾥寒。
——张⽾《赠杨念三道孚》 7.爱君诗有春草句,使我神游黄鹤楼。
——张⽾《和阳念三⾃武昌⾄京师》 8.留滞感华岁,登临思故乡。
——张⽾《独游崇化寺题观⾳院》 9.秋野苍苍秋⽇黄,黄蒿满⽥苍⽿长。
——张⽾《海州道中⼆⾸·秋野苍苍秋⽇黄》 10.莓苔古屋荒秋⾬,草⽊空⼭起夜风。
——张⽾《福昌杂咏五⾸·天倚冈峦翠万重》【篇⼆】 【篇⼆】 1.东南秋⾬⾜,泽国⽔连天。
——张⽾《别外甥杨克⼀⼆⾸·东南秋⾬⾜》 2.长河秋⾬涨,极⽬漫难分。
——张⽾《蔡河涨⼆⾸·长河秋⾬涨》 3.尽⽇⽆⾔对秋⾬,相敲蕉叶各吟秋。
——张⽾《迁居对⾬有感》 4.秋⾬忽甲坼,青青千万余。
——张⽾《理东堂隙地⾃种菜》 5.连墙秋⾬⽼藜苋,⼗⽇不见已束装。
——张⽾《送晁将之咸平簿》 6.萧萧暗叶鸣秋⾬,淅淅窗风战客灯。
——张⽾《宿咸平驿》 7.柳⾊渐经秋⾬暗,荷⾹时与好风来。
——张⽾《同周楚望饮华园》 8.留滞招提未是归,卧闻秋⾬响疏篱。
——张⽾《夜间风⾬有感》 9.夜来秋⾬如决渠,不寐忧君⽟川屋。
——张⽾《⾬夜怀陈永源⼭庄》 10.坏檐破壁秋⾬余,蛛萧萧风满屋。
——张⽾《游楚州天庆观观⾼道⼠琴棋》 11.庭户⽆⼈秋⽉明,夜霜欲落⽓先清。
——张⽾《夜坐》 扩展阅读:⼈物评价扩展阅读:⼈物评价 张⽾平⽣仕途坎坷,屡遭不幸,可他从未忘怀操写诗⽂。
古诗《夜坐》赏析
![古诗《夜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dabf8af46527d3250ce033.png)
古诗《夜坐》赏析夜坐①〔宋代〕张耒庭户②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③。
梧桐真不甘衰谢④,数叶迎风尚⑤有声。
作者简介张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
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
《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
著有《柯山集》《宛邱集》。
词有《柯山诗余》。
列为元祐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注释①夜坐:夜间月下独坐,在思考人生。
②庭户:庭院。
③夜霜欲落:古人认为霜是从天上降落的。
清:清冷、萧瑟。
④真:一作“直”。
甘:甘心。
衰谢:衰落凋零。
⑤尚:还,仍。
译文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夜霜还未落下秋气已先清冷、萧瑟。
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心就此衰落,仅剩的几片树叶迎着秋风仍在飒飒作响。
赏析这首七绝是秋夜即景咏怀诗,诗人通过咏不甘凋零的梧桐来寄托自己倔傲的心志。
起首两句写庭院无人,月色光明,夜霜将降,空气清冷,不但点明了时令,渲染了沉寂凄清的氛围,而且烘托出诗人“夜坐”时孤寂的心境。
后两句笔锋振起,赞美庭院中不甘凋败衰谢的梧桐,其中一个“真”字充满了诗人无限钦佩之情。
结句具体地描绘出梧桐秋残之叶迎风抖擞的姿态。
此诗用词浅显平易却寓意深切,寄寓了诗人不甘寂寞、积极入世、老而弥坚的自强精神,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味,是一首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好诗。
“庭户无人秋月明”,紧扣诗题“夜坐”二字,交代了环境。
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难以成眠,独坐月下,把自己融进了静谧而优美的自然之中。
“秋月明”三字,乍看似陶渊明“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的明澈淡远之境,可是韵味迥然不同。
“庭户无人”四字,将月色衬托得孤冷寒冽,使秋景变得萧瑟清寒。
“夜霜欲落气先清”,使人惊叹诗人对大自然观察、描绘的细腻与准确。
清秋之夜,霜雾并不是骤然降临,它常常是随着月转星移而逐渐显现,所以诗人用了一个“欲”字。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读中兴碑/读中兴颂碑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读中兴碑/读中兴颂碑](https://img.taocdn.com/s3/m/e44309dd336c1eb91a375dd5.png)
古诗文系列:读中兴碑/读中兴颂碑
注释:
安禄山反,唐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六军 将士认为是杨玉环与其兄杨国忠扰乱纲纪, 停止不发,并诛杀杨国忠,玄宗无奈,只 好赐死杨玉环。 [2]渔阳马:指安禄山叛军从渔阳(今河 北蓟县一带)造反的战马。 [3]君王:指唐玄宗李隆基。这句是说, 急奔万里的君王在蜀中忧伤衰老。 [4]郭公:郭子仪,唐华州郑人。
古诗文系列:读中兴碑/读中兴颂碑
注释:
玄宗时,参加武举考试获异等,累迁朔方 节度使。肃宗时,奋力平定安史之乱,功 绩为中兴诸将之冠。凛凛:使人敬畏的样 子。 [5]偃(yǎn):仰卧,引申为倒下。这里 指偃旗,即放倒军旗。 [6]九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初立七庙。 公元20年(王莽地皇元年)增为九庙,此 后历朝皇帝皆立九庙祭祖。
读中兴碑/读中兴颂 碑
宋代·张耒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读中兴碑/读中兴颂碑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读中兴碑/读中兴颂碑
作者简介:
张耒(zhānɡ lěi)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
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 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 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 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 《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 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 格平易晓畅。
古诗文系列:读中兴碑/读中兴颂碑
注释:
[1]玉环:杨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芮 城县)人,幼时养在叔父杨玄珪家,735 年(开元二十三年),册封为李隆基的儿 子、寿王李瑁的妃子。740年(开元二十 八)年,李隆基为了夺取她,先度她为女 道士,住太真宫,改名太真。745年(天 宝四年),李隆基正式册封她为贵妃。妖 血:女妖杨玉环的血。
张耒著名的诗10首
![张耒著名的诗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ecc57a9a27284b73f34250d6.png)
张耒著名的诗10首(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张耒著名的诗10首张耒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412d98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5.png)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是宋代诗人张耒的组诗作品,共三首。
这三首诗通过描绘出伏后秋雨送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这三首诗的内容:
其一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其二
萧萧秋风送雨声,出伏调轸促秋情。
金樽已喜秋英近,更对西风酒满倾。
其三
秋风万里动江关,水碧云深暑气还。
自是老来多感慨,不应萧瑟为秋颜。
张耒是北宋文学家,擅长律诗,这三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他的诗歌风格。
张耒代表作著名的诗词
![张耒代表作著名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26de8c3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45.png)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
词牌名:风流子|朝代:宋朝|作者:张耒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读中兴碑
朝代:宋朝|作者:张耒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
张耒代表作著名的诗词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张耒代表作著名的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词牌名:秋蕊香|朝代:宋朝|作者:张耒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龙蛇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兴废增感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田家
朝代:宋朝|作者:张耒
门外青流系野船,白杨红槿短篱边。
旱蝗千里秋田净,野秫萧萧八月天。
张耒代表作著名的诗词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古诗《和端午》(作者张耒)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诗《和端午》(作者张耒)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e1f84e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8.png)
和端午
张耒[宋代]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标签
端午节、怀人、爱国、竞渡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注释
竞渡:赛龙舟。
讵:岂,表示反问。
殒:死亡。
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赏析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
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
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
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
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
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关于作者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
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
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
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
《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张耒最有名的诗
![张耒最有名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e12ccc0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8.png)
张耒最有名的诗1、《夏至避暑北池》作者: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就是月农稍忙。
高居读田里,痛冷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不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著,可以对华闲游。
2、《永遇乐·夏至》——宋·史浩符箓玉逗我,艾虎青丝鬓。
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
角簟碧纱厨,握扇消烦躁。
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3、《和怀古夏至忆苏州呈圆形卢宾客》白居易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存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4、《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其一》西山已暗外木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清。
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5、《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及溪上其二》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声迎步终了,一荧松火隔篱明。
6、《夏至後初暑登连天观》作者:杨万里献艺长早垮台晚,移遍胡床无处安远。
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7、《和昌英叔夏至喜雨》作者:杨万里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
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
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
花外绿畦浅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8、《夏至後得雨》作者:苏辙天惟不穷人,故名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堕。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下禄十五年,存有田颍川涘。
草庐力严重不足,分列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9、《夏至其一》(宋)范成大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10、《夏至其二》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11、《夏至》:宋张耒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恶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崔巍干云一棵,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齐安行张耒翻译
![齐安行张耒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d960fa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c.png)
齐安行张耒翻译诗词赏析《齐安行》张耒翻译、赏析和诗意黄州楚国分三户,葛蔓为城在城楼。
江边市场数十家,城市中平田没有一步。
土冈瘦竹青又黄,引水种稻官街旁。
客桅杆朝集暮四散,民族语言能哳来湖湘。
使君丽谯楼涂涂上赭色,门狭窄不能行两匹马。
满城蛙噪乱改变声音,谷风谷谷黄鸦鸣。
最愁三伏像热锅,北客十人八、病。
百年生死向中国,千金莫作齐安游。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介绍张耒,宋人。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
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
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
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
苏门四学士之一。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
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
《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
著有《柯山集》、《宛邱集》。
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
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千古名句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出自《更漏子·柳丝长》[宋代] 张耒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出自《画眉鸟》[宋代] 张耒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出自《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宋代] 张耒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出自《春行即兴》[宋代] 张耒秋入云山,物情潇洒。
出自《踏莎行·秋入云山》[宋代] 张耒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出自《送童子下山》[宋代] 张耒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出自《》[宋代] 张耒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出自《送友人》[宋代] 张耒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出自《闰中秋玩月》[宋代] 张耒。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01209570b4c2e3f5727636a.png)
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张耒原文:五月日,某谨因仆夫百拜献书某官:某闻古之致精竭思以事一艺,而其志不分者,其心之所思,意之所感,必能自达于其技,使人观其动作变态,而逆得其悲欢好恶之微情。
某自丱角②而读书,十有三岁而好为文。
方是时,虽不能尽通古人之意,然自三代以来;圣贤骚人之述作,与夫秦汉而降,文章词辩,诗赋谣颂,靡不毕观,时时有所感发,已能见之于文字。
所习益久,所亲益众,所嗜益深。
故自十有三岁而至今三十有二年,身之所历,耳目之所闻见,著于当世而可知,与夫考于前古而有得者,无一不发之于文字。
不幸少苦贫贱,十有七岁而亲病,又二年而亲丧。
既仕而困于州县者,十有二年矣。
其煎熬逼迫之情,郁塞愤懑之气,盈心满怀。
而又饥寒困穷,就食以活其妻孥者,往来奔走率常数千里。
大夏炎暑,流金裂石,积阴大寒,烈风霰雪,皆已习见而安行。
计其安居饱燠,脱忧危而解逼仄,扬眉开口无事一笑者,百分之中不占其一。
又观一世之情,其所矜尚可以自振于贫贱厄穷者,某素于其身无有其一。
故虽出仕四方,修身治官,庶几于有闻,而门单族薄,执版③趋拜以见大吏,大则骂辱诟责,小则诘问陵侮。
其穷愁困塞有不可胜言者,又岂独此哉!古之能为文章者,大率穷人之词十居其九,盖其心之所激者,既已沮遏④壅塞而不得肆,独发于言语文章,无掩其口而窒之者,庶几可以舒其情,以自慰于寂寞之滨耳。
如某之穷者,亦可以谓之极矣。
其平生之区区,既尝自致其工于此,而又遭会穷厄,投其所便。
故朝夕所接,事物百态,沛然于文,若有所得。
某之于文,虽不可谓之工,然其用心,亦已专矣。
某之区区,盖已尽布于此,则世之高明博达之君子俯而听之,盖有不待夫疑而问,问而后知其心也。
伏惟某官以文章学术暴著天下,方为朝廷训词⑤之臣,而不腆之文尝欲奖与。
人谁不欲自达于世之显人,而某自顾所藏,无一而可,敢书其平日之文与诗几六十卷,以辱左右,伏惟闲暇而赐观焉,则某之精诚,虽欲毫发自伏,而不可得矣,公亦念之耶?(选自《宋文选》,有删改)注释:①张耒(1054—1114):“苏门四学士”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耒的诗词集_张耒简介_古诗大全
张耒,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
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
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
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
《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张耒的诗词全集:
《失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耒。
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知老子居陈事,古寺萧条屋数楹。
幸免绝粮惭孔圣,更无环堵羡渊明。
参差拙句何曾是,宠辱浮云无可惊。
断送光阴须美酒,惟应此事费经营。
《示秬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耒。
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翻译】
月亮从城头落下去,早晨的霜厚得像雪一样;更鼓从楼上响起来,
声音冷涩得仿佛要断绝。
捧着装饼的盘子,走出家门,拖着长声叫卖。
这时候,街市上从东到西,一个人还没有呢!
寒冷的北风吹来,像箭一样射在饼上。
我担心的不是自己衣服穿得少,而是我的饼会冷掉!孩子们啊,人们从事的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但意志都必须坚强。
男子汉要自食其力,哪能做游手好闲的懒汉呢。
《初见嵩山》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张耒。
其全文如下: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翻译】
我多年来奔走风尘,被困在尘世的疲惫中,庆幸有青山使我的情怀得到开豁,感到愉悦。
临近日暮时分,萧瑟的北风将飘零的雨吹走,几座高峻挺拔的山峰才从云中隐现出来。
《夏日三首其一》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张耒。
其全文如下: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翻译】
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a/zhangeihtm。
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
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
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
久已花白的头发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一直想做个樵夫或渔翁混过这一生。
《夜坐》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张耒。
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翻译】
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
夜里的清霜将要落下,空气中也充满了清朗的气息。
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
树上的梧桐叶迎风摇摆,发出了些许声音。
《秋蕊香》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张耒。
其古诗全文如下: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
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着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和端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耒。
其古诗全文如下: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翻译】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如今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夏日》作者为宋朝诗人张耒。
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翻译】
炎热的夏日里,村子里天气难得今天这样的清爽;屋檐下羽翼未满的小燕子和麻雀也将头伸出了窝巢,叽叽喳喳的鸣叫。
蝴蝶煽动着翅膀停落在花枝上,使花枝不断地舞动;在晴朗的屋角处,蜘蛛正在添丝补网。
眼前是照射在帘子上疏疏落落的月影,响在枕畔的是小溪潺潺流淌的水声。
久已花白的头发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不如就做个樵夫或渔翁度过余生。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作者为宋朝诗人张耒。
其古诗全文如下: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
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
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
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
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翻译】
树叶纷纷飘落到水边平地上,重阳节近了,又到了捣寒衣的秋天。
怎奈我愁绪萦绕心中.白发生于两鬓,即便随意地将菊花插在头上,花也应该感到被羞辱了吧。
天色已晚,(我极目远望)直望到白苹烟尽之处,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
芳草脉脉含情,夕阳寂寂无语,大雁横在南浦上,人则斜倚西楼。
不知你是否安好?书信和题诗,因两地相隔遥遥而无法见寄。
只能空白怨恨那时聚时散的白云,青鸟在其中隐现。
你在风中懊恼不已,一片芳心,两叶柳眉,怎能禁得起闲愁呢?情到不能言说之处,只能付与那东流水。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作者为宋朝诗人张耒。
其古诗全文如下: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
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如酒,着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
【翻译】
户外的风吹进疏帘,香炉里飘起一线香烟。
黄昏后倚遍红色的栏杆,廊上的月光如同白天。
别离的滋味比酒还浓酽,令人瘦损病恹恹。
此情比不上墙东的杨柳,春泉时柳色依旧如去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