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一、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二、工程概述与设计标准
2.1 路线地理位置图
见平面设计图。
2.2 工程概况
设计时间:2011年9月15日-2011年10月29日
设计地点: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设计公路路段:公路AB段
2.3设计公路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平原微丘区三级公路)(JTGB01—2003)2.4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设计车速:30km/h
停车视距:110m
路基总宽度:8m
三、道路线形设计过程
规范要求(部分):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65米,最短缓和曲线长40米,最短平曲线长度250米,纵断面最大纵坡5%,纵坡长度限制为最小为130米,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凹形)400米和(凸形)400米。
3.1平面:
(1)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65m,极限最小半径30m;不设超高最小
半径:当路拱≤2%时为350m,当路拱>2%时为450m。
(2)平曲线长度一般值为270m,最小值为90m。
(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40m,最小值为30m。
3.2纵断面:
(1)最大纵坡为5%,最小坡度为0.5%,最小坡长130m;纵坡为5.5%时的最大坡长为300m。
(2)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400m,极限值为250m;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400m,极限值为25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25m。
四、平面设计
4.1平面选线的原则
(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路线设计应注意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疏顺、合理配合。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或极限指标,也不应片面采用较高指标。
(3)选线应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和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对沿线必须占用的田地,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做好造田还林等规划和必要的设计。
(4)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并适当照顾美观,重视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和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5)在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如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4.2选线过程
一条道路路线的选定是经过由浅入深、由轮廓到局部、由总体到具体、由面到带进而到线的过程来实现的,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1)全面布局
(2)逐段安排
(3)具体定线
a.控制点的选定:
在平原地区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池塘、泥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
初步选定能避开池塘的一个控制点,定出路线的大致走向。
b.加密控制点:
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尽量少占用农田,加密控制点。
c.确定路线走向:
在前面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把各个控制点连结起来,定出路线的走向。
4.3纸上定线
设计路段为山岭微丘区二级公路,地形起伏不大
五、平曲线设计
5.1 JD2段平曲线设计
JD2位置选择控制:交点避开小山丘,可避免因保证视距而出现的对山体的大量开挖。
根据以上控制因素最终选定交点位置。
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选取:JD2采取圆曲线半径100米,缓和曲线长度60米。
5.2 JD1,JD3和JD4段平曲线综合设计
JD1,JD3的位置控制因素,主要是考虑越山脊线的位置。
挖方段尽量选在山体厚度较小的位置,可使挖方距离较短,工程量较小;直线沿山脚,垂直于坡面方向,减小挖填方量,且可尽量减少对农用耕地的占用。
选择JD4的理由:如果不选择此交点,就会使路线施工中的挖方工程量有很大的增加。
JD4位置直线段尽量正交的方向通过最高挖方段,这样较大降低了挖方造价。
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选取:经过计算最终选定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为:R1—70米,Ls —40米;R3—70米,Ls —40米。
5.3 曲线及桩号标定:
起点桩号K0+000,起点坐标为(1237.000,704.000),
JD1坐标为(1022.000,752.000), ︒=50右α,R=70m,m L s 401= JD2坐标为(838.000,1082.000),︒=87左α,R=100m,m L s 602=。
JD3桩号K1+160.577,︒=105右α,R=70m,m L s 403=。
JD3桩号K1+160.577,︒=21右α,R=160m,m L s 403=。
5.4 平曲线要素计算:
切线增长值:232402R
L L q s s -= 內移植:3
42238424R L R L p s s -= 切线长:q tg p R T ++=2)(α
外距:R p R E -+=2sec )(α
平曲线:0180s L R L π
α=+
5.5 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T JD ZH -=
S L +=ZH HY
L/2Z QZ +=H
L Z +=H HZ
S L -Z H YH =
5.6 平面线形:
5.7 例:JD1点计算数据
已知:R1=70m ,Ls1=40m ,1α右=50°。
切线增长值:4126.0240223=-=R
L L q s s m 內移植:921.02384243
42=-=R L R L p s s m 平曲线长:0180s L R L π
α=+=101.087m
切线长:m q tg p R T 017.532
)(=++=α
外距:R p R E -+=2sec )(α
=8,253m 桩号:
T JD ZH -==K0+202.49
起点
JD1
JD2 JD3 终点
JD4
S L +=ZH HY =K0+242.49
L/2Z QZ +=H =K0+253.06
S L -Z H YH ==K0+263.62
L Z +=H HZ =K0+303.62
六、 纵断面设计
6.1 设计要素
竖曲线1—设计半径600米;竖曲线2—设计半径800米。
最大纵坡—2.7%。
竖曲线设计依据:1)符合规范对于竖曲线最小半径规定;2)从满足驾驶员视觉要求方面考虑,在对工程施工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大半径竖曲线(10~20倍的平曲线半径),以保证整体线形的协调;3)平、纵组合设计搭配原则——平曲线包竖曲线。
举例说明设计过程。
变坡点在第二圆曲线范围内,是为了避免一条直线内有过多的变坡,保证视觉上的美观;按照平、纵曲线的合理搭配的原则,最终选择竖曲线半径为800米,此时竖曲线的起终点都在缓和曲线段内,平纵组合得当。
6.2 纵断面设计原则
1.纵面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线形设计应平顺、圆滑、视觉连续,保证行驶安全。
2.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以及填挖平衡。
3.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应满足:
4.视觉上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6.3 纵断面拉坡
1. 纵坡设计要求:
(1)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范。
(2)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反复设置反坡段。
(3)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
(4)应尽量做到填挖平衡,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
2.纵断面拉坡步骤:
(1)标注控制点:确定路线起、终点以及越岭垭口,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等线路必须经过的标高控制点。
(2)试坡:在已标出的“控制点”纵断面图上,根据各技术指标和选线意图,结合地面线的起伏变化,以控制点为依据,在其间穿插取值,同时综合考虑纵断面设计中的平纵组合问题,即当竖曲线和平曲线重合时,应设法使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
由此试定出若干坡线。
(3)调整并核对:对试坡时所定出的各种坡线进行比较,排除不符工程技术标准的坡线,在剩下的坡线中选取填挖方量最小又比较平衡的坡线。
在选取的坡线上选择有控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从纵断面图上读出其对应桩号的填挖高度,检查该点的横断面填挖是否满足各项工程指标。
如果不满足,则应对所选坡线进行调整。
6.4 竖曲线要素计算
竖曲线要素设计公式为:
12i i -=ω
竖曲线长度: ωR L =
竖曲线切线长: 2
L T =
竖曲线外距:
R
T
E
2
2
=
6.5 竖曲线计算数据:
已知:
1
i=-2.059%, 2i= -3.646%,3i=-0.46%;R1=600m,R2=800m。
纵断面要素示意图桩号K0+75
1
2
1
i
i-
=
ω=-1.587%,凸型竖曲线
曲线长:
1
1
1
w
R
L==126.960m
切线长:T1=
2
1
L=63.480m
外距:
1
2
1
12R
T
E==0.252 m
起点桩号=K0+340-63.480=K0+276.52
终点桩号=K0+340+63.480=K0+403.480
BPD2:桩号K1+300
2
3
2
i
i-
=
ω=4.106%,凹型竖曲线
曲线长:222w R L ==121.054m
切线长:T2=2
2L =60.527m 外距:2
2222R T E ==0.482m 起点桩号=K0+300-75=K0+225
终点桩号=K0+300+70=K0+370
6.6纵断面设计成果表
由前面的计算即可确定出各直线段坡线上所对应的中桩标高,再由公式R x h 2/2=算出竖曲线内各点的竖距,凸形竖曲线的曲线上中桩标高即为对应直线坡线标高减去竖距h ,凹形竖曲线的曲线上中桩标高即为对应直线坡线标高加上竖距h 。
由此即可确定纵断面线上各中桩的标高,也就可以算出各中桩的填、挖高度。
第10 页共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