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精选习题及标准答案
第18课《吆喝》习题AB卷(含答案)
![第18课《吆喝》习题AB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2ce0e1770bf78a65295426.png)
18 吆喝01 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A.招徕.(lái)小钹.(bō)随.机应变(suí)B.囿.于(yòu) 隔阂.(hé) 油嘴滑.舌(huá)C.吹嘘.(xū) 秫秸..(shújiē) 合辙.押韵(chè)D.铁铉.(xuàn) 荸荠..(bíqí) 口齿伶.俐(línɡ)(解析:C.“辙”应读为“zhé”。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A.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
B.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仆素。
C.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
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采。
D.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署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吃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解析:B.“仆”应写为“朴”;C.“采”应写为“彩”;D.“署”应写为“薯”。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他从小口齿伶俐....,能说会道,长大果然成了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B.他能力很强,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很多难沟通的客户经过他的油嘴滑舌....,都成功的合作了。
C.遇到歹徒,要随机应变....,切不可硬碰硬。
D.中国的对联讲究合辙押韵....,所以写一幅工整又内容丰富的对联可不是件容易事。
(解析:B.“油嘴滑舌”是贬义词,用此语境不合适。
)4.(黔东南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5月20日,黔东南州第九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足球赛暨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开幕式在榕江举行。
B.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中,专门开辟了“走进经典名著”、“我与文学巨匠对话”等专题栏目。
C.“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一个多地点、多赛段、三日赛程的超长跑国际挑战赛之一。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吆喝》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吆喝》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184af0102de2bd9605884c.png)
第四单元第18课《吆喝》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囿于()招徕()铁铉()饽饽()秫秸杆()合辙()支棱()卤煮()答案:yòu | lái | xuàn | bō | shú | zhé | léng | lǔ解析:分析:特别注意“囿”读四声,“徕”读二声,“铉”读四声,“饽”读一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用汉字的认读和拼音的正确书写,平时应多读、多记,注意比较和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2.阅读下面文段,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 )用以招徕.( )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xián()乐队,还分别列举了哪是管乐、弦乐和打击乐器。
他特别喜欢听串街的理发师(“剃头的”)手里那把钳形铁xuàn()的声音。
答案:fàn|lái|弦|铉解析:分析:注意读准“贩.”和“徕.” 声调。
注意区分形近字“弦”和“铉”。
点评:本题考查形声字的字音和字形。
同音字和形近字要注意区别部首,理解字义。
3.根据拼音写汉字。
a(yòu)____于语言的隔(hé)____,洋人只能欣赏器乐。
b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xū)____什么。
c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bó)____的盲人。
d两个字就把葫芦形容得晶(yíng)________可人。
答案:囿 | 阂|嘘|钹|莹解析:分析:“囿”是大口框,“阂”是门字框。
注意区分“钹”和“泼”右边写法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读句子,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根据形声字的组成正确书写字形。
4.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内。
a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拨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
( )b把当时走街窜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
( )c比如卖一种用沭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
《吆喝》 习题精选
![《吆喝》 习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ff5872ea76e58fafab00338.png)
《吆喝》习题精选基础训练1.下列加黑字中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长号(hào)饽饽(bō)荸荠(bí)雪花酪(luò)B.管弦(xuán)小钹(pō)器乐(yuè)合辙(zhé)C.铁铉(xuàn)押韵(yùn)嗓子(sǎng)蛤蟆(mó)D.颤巍(chàn)馄饨(tún)秫秸(jí)白薯(shǔ)2.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面前展销(展览并销售)。
B.花上一个制钱(这里指面值最小的铜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
C.唱的多半是京剧或大鼓(打击乐器中一种体形很大的鼓)。
D.把小贩用来招徕(招揽)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
3.下列短语中不全是偏正短语的一项是()。
A.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惊奇的是备下的夜宵沉甸甸的包裹B.清脆悠扬的叫卖声钳形铁铉夜晚的景色敲小钹的盲人C.无尽的遐思颤巍的声响剃头的挑子西葫芦的馅儿D.串街的理发师布贩子手里制成的原料半说半唱的道白4.本文中的破折号,大多有声音延长的作用。
下列句子中破折号位置不妥的一项是()。
A.“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
B.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
C.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
D.我更喜欢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
B.卖青菜和卖花儿的,把挑子上的货品讲究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
C.难道杨利伟不是不驾着宇宙飞船绕着地球转吗?D.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子串起的紫红色。
6.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来形容乙事物,这种词语活用的手法叫做移就,或叫做移用。
如“悲惨的皱纹”“向日葵的花瓣荡漾着金黄的幸福”。
【免费下载】吆喝精选习题及答案
![【免费下载】吆喝精选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07199c04a1b0717ed5dd4b.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周周清《吆喝》班级姓名123456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1.下面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糯米(nuò) 箍桶(gū) 熹微(xī) 称心如意(chèng)B.干涸(hé) 囿于(yòu) 玷污(zhān) 相形见绌(zhuō)C.戳穿(lù) 琴弦(xuán) 荸荠(bí) 惩前毖后(chéng)D.婆娑(suō) 车胤(yìn) 角色(jué) 不辍劳作(chuò)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门楣mãi 哂笑xī迤西yǐ龙吟虎哕huìB.熹微xī模样mú囿于yîu 饮鸩止渴zhânC.招徕lái 蹊跷qiào 甘醇chún 未雨绸缪mïuD.苋菜xiàn 柞木zuî 枸杞qí合辙押韵zhã3、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招徕(lài) 弦乐(xián) 钳形(gān) 铁铉(xuán)B、隔阂(hé) 圃(yòu) 伶俐(lì) 吹嘘(xū)C、饽饽(bó) 小钹(bō) 雪花酪(gè) 小贩(fàn)D、秫秸(jié) 荸荠(qí) 荞麦(qiáo) 糠(kān)4.下列各项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商贩fàn 熹微xī弦乐xuàn 忌讳wēiB.钳子qián 隔阂gāi 铁箍桶gū掠过luèC.伶俐lín 精彩cǎi 夜宵xiāo 龙吟凤哕huìD.气氛fēn 展销xiāo 吹嘘xū棱角léng5.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相形见绌美味佳肴不可名状万物凋零B.莫衷一是众目睽睽不容致疑一视同仁C.即物起兴引经据典囊萤映雪随机应变D.一马当先顾名思义左右逢源人情练达6.下列词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顾名思义一马当先囊萤映雪B.众目睽睽振耳欲聋如嚼石灰C.人情炼达懵懵懂懂稀松平常D.逢场做戏莫名其妙肃然起敬7.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谁有钱谁横,官也怵三分。
精选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吆喝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精选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吆喝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a21ad2856a561252d36fc4.png)
第四单元第18课《吆喝》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囿于()招徕()铁铉()饽饽()秫秸杆()合辙()支棱()卤煮()答案:yòu | lái | xuàn | bō | shú | zhé | léng | lǔ解析:分析:特别注意“囿”读四声,“徕”读二声,“铉”读四声,“饽”读一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用汉字的认读和拼音的正确书写,平时应多读、多记,注意比较和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2.阅读下面文段,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 )用以招徕.( )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xián()乐队,还分别列举了哪是管乐、弦乐和打击乐器。
他特别喜欢听串街的理发师(“剃头的”)手里那把钳形铁xuàn()的声音。
答案:fàn|lái|弦|铉解析:分析:注意读准“贩.”和“徕.” 声调。
注意区分形近字“弦”和“铉”。
点评:本题考查形声字的字音和字形。
同音字和形近字要注意区别部首,理解字义。
3.根据拼音写汉字。
a(yòu)____于语言的隔(hé)____,洋人只能欣赏器乐。
b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xū)____什么。
c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bó)____的盲人。
d两个字就把葫芦形容得晶(yíng)________可人。
答案:囿 | 阂|嘘|钹|莹解析:分析:“囿”是大口框,“阂”是门字框。
注意区分“钹”和“泼”右边写法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读句子,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根据形声字的组成正确书写字形。
4.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内。
a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拨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
( )b把当时走街窜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
( )c比如卖一种用沭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
《吆喝》阅读及答案
![《吆喝》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d1122a5a8102d276a22fd4.png)
唱腔。
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
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
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
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
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不可。
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吃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1 概括选文大意:
2.选文第①段的作用
3.选文中画浪线的句子用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4.选文⑥段介绍了哪两种吆喝声?认真品味一下,说出你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理解答案
1 概括选文大意
答案:选文具体写从早到晚,一年四季的吆喝。
解析:主要考察对内容的概括能力。
2.分析选文第①段的作用
答案:第一段为选文总领段。
总领下文从早到晚、一年四季的吆喝声。
解析:主要从内容结构两方面概括作用。
3.请你赏析选文中画浪线的句子。
答案: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写出了吆喝声的多而杂。
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口头文化遗产的喜爱以及面对它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
解析:赏析句子从句子的结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三方面回答。
7.选文⑥段介绍了哪两种吆喝声?认真品味一下,说出你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敲小钹的盲人吆喝和乞丐的乞讨声;
表达作者对替人算卦的骗人的迷信行径的鄙夷和对生活落魄的乞讨者的同情。
解析:考察了学生对于文本的概括能力和对主旨的把握。
《吆喝》练习与答案
![《吆喝》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254a10763231126fdb1106.png)
《吆喝》练习与答案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乾.坤(qián)荸.荠(bó)B.吆.喝(yāo)招徕(lái)C.钳.子(qián)饽.饽(bó)D.苑囿.(yòu)隔阂.(hé)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招徕铁弦颤巍随机应变B.囿于商贩展消忽高忽低C.夜宵喇叭凄厉口齿伶俐D.唱腔晶萤葫芦油嘴滑舌3 、下列对破折号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表示解释说明)B.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表示语音延长)C.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
(表示话题转换)D.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表示解释说明)4、综合性学习“吆喝“是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在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对此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在班内开展了一次以“关注吆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活动策划]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策划者,请你补充下面的这份活动实施方案。
①去街头收集各种吆喝声。
②③(2)[吆喝之意]集贸市场上,两个小贩竞相吆喝,招揽生意。
卖萝卜的小贩吆喝道:“快来买呀,梨样的甜口。
”卖梨的也吆喝道:“不买白不买,萝卜样的价儿。
”人们听了都捧腹大笑。
你能听得出两个小贩吆喝的意思吗?①卖萝卜的小贩的意思是:②卖梨的小贩的意思是:(3)[表明观点]在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你认为“吆喝”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二、课时达标5、阅读文段,完成练习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
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
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
吆喝练习题及答案
![吆喝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27071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4.png)
吆喝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以下店员的吆喝叙述正确的是:A. "新鲜蔬菜,优质水果,快来选购!"B. "冰凉清爽的饮料,给您解暑!"C. "大甩卖,全场商品五折!"D. "快来试用我们最新研发的护肤品,效果显著!"答案:A. "新鲜蔬菜,优质水果,快来选购!"2.以下吆喝中,哪个词语使用了夸张手法?A. "惊爆价,天翻地覆!"B. "今天来的顾客,全场免单!"C. "独家供应,绝无仅有!"D. "品质保证,无需担忧!"答案:A. "惊爆价,天翻地覆!"3.以下商品吆喝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比较手法?A. "这款手机比其他品牌更轻薄。
"B. "这款面膜效果超过你的预期。
"C. "这瓶洗发水比以往更香气十足。
"D. "这双鞋比同类产品更舒适耐穿。
"答案:B. "这款面膜效果超过你的预期。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吆喝在商品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性。
答案:吆喝是指商家通过声音、语言等方式,引导顾客注意和购买目标商品的行为。
吆喝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商品销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吆喝能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提高商品的曝光率。
通过声音高亢、有吸引力的宣传方式,吆喝能够吸引路过或附近的顾客前来了解和购买商品。
其次,吆喝能够增强顾客的购买欲望。
通过对商品的积极宣传和描述,吆喝可以使顾客对商品的特点和优势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在顾客心中建立购买的冲动和信心。
最后,吆喝还能够提高销售额和商家的知名度。
有效的吆喝策略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商品,从而增加销售额;同时,通过持续的吆喝活动,商家能够在顾客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吆喝精选习题及答案
![吆喝精选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0ca6596529647d272852df.pn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1.下面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糯.米(nuò)箍.桶(gū)熹.微(xī)称.心如意(chèng)B.干涸.(hé)囿.于(yòu)玷.污(zhān)相形见绌.(zhuō)C.戳.穿(lù)琴弦.(xuán)荸.荠(bí)惩.前毖后(chéng)D.婆娑.(suō)车胤.(yìn)角.色(jué)不辍.劳作(chuò)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门楣mãi 哂笑xī迤西yǐ龙吟虎哕huìB.熹微xī模样mú囿于yîu 饮鸩止渴zhânC.招徕lái 蹊跷qiào 甘醇chún 未雨绸缪mïuD.苋菜xiàn 柞木zuî枸杞qí合辙押韵zhã3、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招徕(lài)弦乐(xián)钳形(gān) 铁铉(xuán)B、隔阂(hé)圃(yòu) 伶俐(lì)吹嘘(xū)C、饽饽(bó)小钹(bō) 雪花酪(gè) 小贩(fàn)D、秫秸(jié)荸荠(qí) 荞麦(qiáo)糠(kān)4.下列各项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商贩fàn 熹微xī弦乐xuàn 忌讳wēiB.钳子qián 隔阂gāi 铁箍桶gū掠过luèC.伶俐lín 精彩cǎi 夜宵xiāo 龙吟凤哕huìD.气氛fēn 展销xiāo 吹嘘xū棱角léng5.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相形见绌美味佳肴不可名状万物凋零B.莫衷一是众目睽睽不容致疑一视同仁C.即物起兴引经据典囊萤映雪随机应变D.一马当先顾名思义左右逢源人情练达6.下列词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顾名思义一马当先囊萤映雪B.众目睽睽振耳欲聋如嚼石灰C.人情炼达懵懵懂懂稀松平常D.逢场做戏莫名其妙肃然起敬7.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谁有钱谁横,官也怵三分。
《吆喝》作业
![《吆喝》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34aa548804d2b160b4ec07c.png)
吆喝一、巩固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乾.坤(qián)荸.荠(bó)B.吆喝(yāo)招徕.(lái)C.钳.子(qián)饽.饽(bó)D.苑囿.(yòu)隔阂.(hé)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言简意赅馄饨B.合辙压韵秫桔C.油嘴滑舌马趴D.海誓山盟吹嘘3、抄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生字两遍。
4.下列对破折号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做解释)B.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表示语音延长)C.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
(表示话题转换)D.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做解释)5、摘抄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写出你独特的阅读体会:摘抄:阅读体会:二、阅读感悟实践(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
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
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
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
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
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
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
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6.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答:7.作者介绍的顺序是什么?答:8.作者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更喜欢_________________的吆喝,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吆喝阅读答案范文
![吆喝阅读答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c3ac9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2.png)
吆喝阅读答案范文(一)1.①叫卖有不同的内容。
②叫卖有不同的声调。
2.叫卖的方法:①吆喝制作的过程;②借甲物形容乙物;③戏剧性吆喝。
叫卖的声调:①声音细而高;②声音低而沉;③忽高忽低。
4.北京5.充满了怀念之情。
6.提示:注意要有地方特色。
(二)7.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也总有一些小贩,进村来做买卖。
8.他们本小利薄,早出晚归,劳累一年,才仅仅能养家糊口。
反问语气更能表现出小贩们的生活艰难。
9.家乡小贩和气待人,看重自己的职业,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推开窗子,有雾,抓一把,浓稠得确乎有几分手感。
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
只见吆喝,不见人。
我知道,这都是雾在作祟,我客居的这座山城,就是雾多。
依山环绕的大黄路是从渝中区的大坪斜刺里拐绕过去的。
雾大,能见度很低。
当我着实地踩着那吆喝声时,才看清一位头缠毛巾的老人,跟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年岁差不多。
老人枯瘦枯瘦的,坐在山坡上,就像一棵上了年纪的树。
她背在山背¨里的腊梅,活像是从她的身上长出来的,手里呢,持着一束腊梅,不停地对来往的行人显摆、吆喝。
“腊梅,腊梅,刚从南山采的腊梅,”好像这偌大的山城,唯有她的腊梅最好似的。
“腊梅?”我好奇地凑上前,“这是腊梅么?”说不来重庆话的我,不得不“憋”着一口“半罐子”普通话。
“你说啥子?刚从南山采来的嘛!”老人显然不悦。
老实说,我这是头一回看见有别于我故乡江汉平原的山腊梅,或许是这山城特有的水、土、雾的缘故吧,重庆腊梅竟是桔黄色的,不像我老家腊梅张扬的那种大红:这腊梅主干笔直、修长、枝杈繁多而不柔弱,花色呢,淡雅而质朴,像极了纯朴厚道的重庆山民。
“买一束嘛!”老人催着我,“才4块钱,便宜得很!”我迟疑着。
我不是拿不出这4元钱,也不是舍不得这4元钱,关键是我没这份养花的闲心。
为了糊口,从湖北老家刚漂泊到重庆的我,自己都养不活,还养花?再说,一个没有栖息之地的落魄者,能有花的栖身之地吗?“好的,等我找到工作了一定来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8.吆喝练习题含答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8.吆喝练习题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3d7d46c80eb6294dc886c81.png)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8.吆喝练习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7题)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有,按拼音填字组词。
①弦乐_____ ②囿于______ ③隔hé_____ ④奶lào _____【答案】①xián;②yòu;③阂;④酪。
难度:中等 知识点:字音2.第4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案】这是个总领段落,段中“一年四季”“从早到晚”,从两方面为介绍“吆喝”确定了基本思路。
难度:中等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3.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你熟悉的“吆喝”的例子,作一简要介绍并简谈你的感受。
【答案】略难度:中等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4.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招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于( )③隔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铁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lái②yòu③hé④bō⑤xuàn⑥bō⑦shú jiē⑧bí qí难度:中等 知识点:字音5.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是北京人,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用____________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的____________,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________l7.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
”但由于广告内容不够自信,效益并不好。
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变动,便顾客盈门。
吆喝 阅读答案(共12篇)
![吆喝 阅读答案(共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a3547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0.png)
吆喝阅读答案〔共12篇〕篇1:吆喝阅读答案 (一)①叫卖有不同的内容。
②叫卖有不同的腔调。
2.叫卖的方法:①吆喝制作的过程;②借甲物形容乙物;③戏剧性吆喝。
叫卖的腔调:①声音细而高;②声音低而沉;③忽高忽低。
3.写实的成分多,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可能会“吓了个马趴”,当然,作者也有一些幽默调侃的用意,幽默幽默。
4.北京。
5.充满了思念之情。
6.提示:注意要有地方特色。
(二)7.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也总有一些小贩,进村来做买卖。
8.他们本小利薄,早出晚归,劳累一年,才仅仅能养家糊口。
反问语气更能表现出小贩们的生活困难。
9.家乡小贩和气待人,看重自己的职业,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10.作者对小贩的赞美和同情之情。
篇2:《吆喝》阅读答案⑴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⑵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
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
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的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
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非常精彩。
⑶“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
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
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
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
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
⑷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⑸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
还有唱话匣子的。
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
唱的多半是京剧或大鼓。
我也听过一张不说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张片子从头笑到尾。
我心想,多累人啊!我最讨厌成功公司那个商标了: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
那简直是骂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面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糯.米(nuò)箍.桶(gū)熹.微(xī)称.心如意(chèng)B.干涸.(hé)囿.于(yòu)玷.污(zhān)相形见绌.(zhuō)C.戳.穿(lù)琴弦.(xuán)荸.荠(bí)惩.前毖后(chéng)D.婆娑.(suō)车胤.(yìn)角.色(jué)不辍.劳作(chuò)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门楣mãi 哂笑xī迤西yǐ龙吟虎哕huìB.熹微xī模样mú囿于yîu 饮鸩止渴zhânC.招徕lái 蹊跷qiào 甘醇chún 未雨绸缪mïuD.苋菜xiàn 柞木zuî枸杞qí合辙押韵zhã3、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招徕(lài)弦乐(xián)钳形(gān) 铁铉(xuán)B、隔阂(hé)圃(yòu) 伶俐(lì)吹嘘(xū)C、饽饽(bó)小钹(bō) 雪花酪(gè) 小贩(fàn)D、秫秸(jié)荸荠(qí) 荞麦(qiáo)糠(kān)4.下列各项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商贩fàn 熹微xī弦乐xuàn 忌讳wēiB.钳子qián 隔阂gāi 铁箍桶gū掠过luèC.伶俐lín 精彩cǎi 夜宵xiāo 龙吟凤哕huìD.气氛fēn 展销xiāo 吹嘘xū棱角léng5.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相形见绌美味佳肴不可名状万物凋零B.莫衷一是众目睽睽不容致疑一视同仁C.即物起兴引经据典囊萤映雪随机应变D.一马当先顾名思义左右逢源人情练达6.下列词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顾名思义一马当先囊萤映雪B.众目睽睽振耳欲聋如嚼石灰C.人情炼达懵懵懂懂稀松平常D.逢场做戏莫名其妙肃然起敬7.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谁有钱谁横,官也怵三分。
(害怕)B.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
(按照规定)C.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
(彼此情感、思想有距离)D.他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
”(大概)8.下面对破折号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表示解释说明)B.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表示声音的延长)C.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
(表示话题的转换)D.“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
(表示强调)9、下面一段话中标点标注正确的一项是()囿于语言的隔阂①洋人只能欣赏器乐②其实③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④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⑤A、①,②。
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
③,④──⑤。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
B.卖青菜和卖花儿的,把挑子上的货品讲究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
C.难道杨利伟不是不驾着宇宙飞船绕着地球转吗?D.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子串起的紫红色。
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分货,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在嘴上。
B.我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
那简直是骂人!C.“不。
”他蹲下身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D.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
看风使舵:比喻跟着情势转变方向。
左右逢源:比喻办事圆滑,得心应手。
B.我以一个客人的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
面善:熟。
C.走街串巷的小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招徕..顾客。
招徕:招待。
D.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
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1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云南的歌会》一文中,作者以云南民歌歌会为线索,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场面中唱歌的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欣赏。
B.《端午的鸭蛋》一文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本文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
C.《吆喝》以平易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天津街市上动人的吆喝声,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快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
D.《春酒》是一首散文化了的诗。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情,抒发了对春酒的无限遐思。
14.下列作家、作者及内容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A.《云南的歌会》——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中篇小说《边城》B.《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当代作家——剧本《红灯记》C.《俗世奇人》——冯骥才——作家——中篇小说《神鞭》D.《吆喝》——萧乾——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北京城杂忆》15.下面对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散文《云南的歌会》描写了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其演唱方式和内容都不同,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赏之情.B.萧乾的《吆喝》是用地道的京白来写的,吆喝的语句,更具浓郁的地方特色.C.在《端午的鸭蛋》中,作者先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后又详细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D.《春酒》一文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春酒的怀念,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母亲和家乡的浓浓依恋.1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A.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 C.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17、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管理②治理③昨天④推测⑤汉语⑥应该⑦清楚⑧宽阔⑨减少⑩懒惰A、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B、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D、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18、选出与“愚公移山”同类结构的一项:()A大江两岸B温故知新C学习计划D襟怀坦白19、判断下列加点的词的词性:()(1)我在北京。
(2)游击队员们战斗在华北平原。
(3)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4)我们在党的关怀下成长。
A、动词副词介词介词B、动词副词副词介词C、介词动词副词介词D、动词介词副词介词《吆喝》①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
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
”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
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
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
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
“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
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②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
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
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
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
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
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
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20.对这两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吆喝的不同内容与声调。
B.叫卖是一种口头广告。
C.吆喝的各种方法。
D.不同的小贩有不同的吆喝。
21.本文通过对旧北京城大街小巷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的记述,流露的感情体会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出作者对往事的美好回忆。
B.讴歌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民间蕴藏的丰厚的文化艺术积淀。
C.抒发了对现今社会处处充斥着各种媒体广告的遗憾之情。
D.传达出作者对生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22.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面前展销(展览并销售)。
B.花上一个制钱(这里指面值最小的铜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
C.唱的多半是京剧或大鼓(打击乐器中一种体形很大的鼓)。
D.把小贩用来招徕(招揽)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
23、对小贩叫卖吸引顾客的方式总结正确的一项是()A、介绍商品的精致、介绍商品的制作过程、介绍商品的味道鲜美、宣传商品的紧俏故弄玄虚。
B、介绍商品的制作过程、介绍商品的味道鲜美、宣传商品的紧俏故弄玄虚、降低商品价格。
C、介绍商品的精致、介绍商品的制作过程、靠吆喝的声音变化、降低商品价格。
D、介绍商品的制作过程、介绍商品的味道鲜美、宣传商品的紧俏故弄玄虚、靠编好听的吆喝词语。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贬义的一项是()A、我在小说《邓山东》里写的那个卖炸食的确有其人,至于他替学生挨打,那纯是我瞎编..的。
B、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
C、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D、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
25、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上文已有交代“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对卖荷叶糕的吆喝“特别害怕”。
所以,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很可能会“吓了个马趴”。
B、这是夸张的说法,表现了作者幽默调侃的用意。
C、因为“卖荞麦皮”的叫得太难听,“我”趴在地上就听不到了。
D、因为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荞麦皮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所以“我”特别害怕,“吓了个马趴”。
26.本文中的破折号,大多有声音延长的作用。
下列句子中破折号位置不妥的一项是()。
A.“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