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理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田理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创新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认真落实学校申报的总目标和任务,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取得实效,为全省全面实施中职德育改革创新奠定基础,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系列会议和文件精神,遵循中职德育规律,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改革德育模式,丰富德育内容,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职业学校德育改革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突出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体现“职业”特色,着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及公民道德的教育和培养。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回归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思想教育活动,提高德育工作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坚持“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原则。把德育工作与学校的CIS 工程、企业的8S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现代企业合格员工。
4、坚持“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并重”原则。以德育课程体系为主线,学科德育渗透为重点,幸福打造为目的,企业文化培育为特色,活动体验为载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5、坚持德育队伍主抓与教师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逐步实现“大德育”观念指导下的德育工作模式。
6、坚持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宗旨的评价原则。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具有职业特色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德育课成绩、实习实训行为、创业能力与日常行为结合起来,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德育表现。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创新目标:紧扣职校性质、专业特色、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等特点,全面创新德育模式、丰富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渠道、创新德育载体、改进德育的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四、试点内容
㈠、健全德育体制体系。改变传统德育“学生工作政教分管、管班不管教”的工作机制及制度体系,淡化德育的“工作意识”,强化“目的意识”。加强政教处对全校德育的领导和协调,特别是对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的指导,打破教务处与政教处的分工壁垒,实行教导合一。建立学工分管、其它部门深度参与、德育工作学工考核“大德育网络”。
㈡、“8S”校园管理。改变职业学校学生德育脱离企业文化熏陶的实际情况,引进企业“8S”管理,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文化融合,实施“工业文化进校园、产业文化进教室、企业文化进课堂”等措施,拓展德育途径,全面推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效率意识,提高德育工作时代性。
㈢、创业教育。改变职业学校德育“重常规、轻创业”的德育形式,全面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抓手,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逐步打造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新亮点。
㈣、创新学生德育评价机制。按照职业学校特点、专业特色的要求,着重改革“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模式,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德育成绩与个性打造、才艺展示、文明风采展示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操行测平相结合,实行有学生自己、同学、教师、班主任、师傅、实习指导教师参与的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体系。
五、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加强试点领导
组建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学工等职能部门责任人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德育工作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2、创新德育体制机制,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
①成立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建立党政工团、社会家庭、企业车间、教师学生多方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学校到企业、到社会、到家庭的德育工作网络。
②健全德育工作机制,优化“四全”管理模式。实行德育工作校长书记负责制、分管校长首问制,班主任责任承包制,职能部门、部门政教、年级组长、班级教师集体德育责任分摊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建立学校其它部门共同参与,家长代表、社会人士、企业领导、车间师傅、学生干部协助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班主任与导师平行的工作机制,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四方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德育工作体系。完善德育全员参与、党员包班、教师包教制度。
3、科学设计德育系列,按德育“整体条块专业化模式”有序开展德育工作。
①着重改变学校德育长期以来的德育内容随意性、盲目性的混乱局面,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和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
②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按经常性的、贯彻始终的、常抓不懈的德育工作与阶段性的、突破性的、强化性的德育工作,建立德育体系统,使之“条块化”、“专业化”,在操作方法上增强德育工作的条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4、推进学校与企业文化融合,拓展德育途径。
学校德育工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并重。大力加强校企一体化模式下的德育探索,通过实施“工业文化进校园、产业文化进教室、企业文化进课堂”等措施,全面推进学校
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效率意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
5、改革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
对学校现有德育课程从“简单、易懂、实用、有效”出发进行整体优化,针对校本实际,对德育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把“做健康人、做湖北人、做社会人、做职业人”作为德育课程的四大主题分年级进行,开设“幸福课程”。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和专业要求,尝试“1+1”的全新上课模式:即一节课堂教学配合一节主题活动的模式。拓展德育课程的外延,按照学科教育、专题教育、课外活动实习实训四个层面,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辅之以报告、演讲、辩论、参观、社会调查、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让德育课程的上课模式变得丰富而立体,使德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在德育方法上,逐步推行理论联系实际考核法、多元评价法、实践体验法、角色扮演法、生活教育法。
6、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创办素质拓展中心,成立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站。
逐步完善的心理教育网络,创办素质拓展中心、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开设“三网”(校园宽带网、校园广播网、闭路电视网),成立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站。逐步配备心理专(兼)职教师,学生会增设心理卫生部,班级增设心理卫生员,开设心理辅导课选修课,办好相应的心理健康信箱,设立“谈心亭”,建立学生“改过销过”和心理危机管理制度,确保心理健康。
7、成立德育研究机构,加强德育工作研究。
健全德育教研机构,围绕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难点、热点、盲点,开展针对性研究,研发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积累德育工作经验,加强德育理论研究。
8、改革德育评价机制。着重改革“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体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德育成绩与个性打造、才艺展示、文明风采展示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操行测平结合,实行评价有学生自己、同学、教师、班主任、师傅、实习指导教师参与的多元主体。
9、以创业教育为抓手,围绕专业、就业大力实施创业教育。建立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