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剂的研发及应用_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合集下载

新型超声造影剂的研发

新型超声造影剂的研发

新型超声造影剂的研发超声造影剂是指用于增强超声成像质量的一种外部探针。

它们主要由含有气体、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小囊泡组成,利用超声波的作用方式,增强目标器官或病变部位的边缘、血供和组织纹理的成像效果。

超声造影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安全、便捷、无痛、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要诊断价值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超声诊断领域。

然而,传统超声造影剂一般是由气体和荧光染料组成的,制造方法比较简单,但是这种造影剂具有诸多的局限性。

首先,这类超声造影剂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仅为数分钟到数小时,难以满足长时间检查的需求。

其次,传统造影剂对于一些特殊区域,如心肌、肺部、胰腺和胃肠道等难以较好地成像,其成像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一种新型的、改进的超声造影剂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研究人员们正在开发新型的超声造影剂,在改良原有成分、纳米载体的制造和造影剂处理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期望能够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临床检测场所。

其中,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一、开发新型成分如今,研究人员们正在探索一些新的成分,并将之应用于新型超声造影剂的制造中。

其中,一些新的成分,如水溶性聚合物、聚酰胺等材料,不仅可以提高超声造影剂的稳定性,还可以延长其半衰期,提高成像质量,并能根据不同的生理场景进行功能性修饰,达到更准确的诊断效果。

此外,还有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气液界面的超声造影剂,其主要原料为分子筛的气体传感矿,其结构类似于微小的空气泡,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达到更清晰的成像效果。

二、纳米载体的应用纳米材料逐渐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热点。

对于新型超声造影剂的研发,利用纳米载体的优势,增强造影剂细胞自由度和分子运动能力成为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利用大量的纳米载体,可使造影剂停留在组织体中的时间更长,而且对于不同病情进行不同造影药物的特殊包裹,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很多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些包括酒石酸盐、脂肪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纳米载体材料,以增加造影剂的修饰性和稳定性。

用于制造超声诊断造影剂的制备液及用其制备造影剂方法[发明专利]

用于制造超声诊断造影剂的制备液及用其制备造影剂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194161A [43]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21]申请号98105120.0[22]申请日98.3.6[71]申请人南方医院药学部地址510515广东省广州市同和南方医院药学部[72]发明人陈志良 刘伊丽 陈树抗 查道刚 侯连兵金伟军 [74]专利代理机构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代理人刘卉[51]Int.CI 6A61K 49/00A61B 8/00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6 页[54]发明名称用于制造超声诊断造影剂的制备液及用其制备造影剂方法[57]摘要一种用于制造超声诊断造影剂的制备液及用其制备造影剂方法。

本发明的制备液各组分及含量(重量百分比)如下:蛋白质1~10%、糖类5~20%或甘油0.1~5%,余量为溶剂。

用上述制备液制造造影剂方法包括原料准备、声振合成微球、去除大微球、半成品检测控制及分装、真空低温干燥制成干粉针剂。

本发明微球产率提高,微球平均直径减小,有效微球比例上升,微球均一性好,从而有效提高造影剂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98105120.0权 利 要 求 书第1/3页 1、一种用于制造超声诊断造影剂的制备液,其特征在于组分及含量(重量百分比)如下:蛋白质1~10%、糖类5~20%、余量为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制造超声诊断造影剂的制备液,其特征在于组分还包括有甘油,其含量为0.1~5%。

3、一种用于制造超声诊断造影剂的制备液,其特征在于组分及含量(重量百分比)如下:蛋白质1~10%、甘油0.1~5%,余量为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制造超声诊断造影剂的制备液,其特征在于组分还包括有糖类,其含量为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用于制造超声诊断造影剂的制备液,其特征在于上述蛋白质为人体白蛋白,含量以3~7%为较佳范围值,其中以5%为最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用于制造超声诊断造影剂的制备液,其特征在于上述糖类包括果糖(左旋糖)、葡萄糖(右旋糖)。

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健康的控制和诊断手段也不断提高和完善。

医学成像技术在现代医学诊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超声成像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快速、无损伤的诊疗手段,其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超声成像技术的使用离不开一种叫做超声造影剂的物质。

超声造影剂是指在超声成像中,通过对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反射率、散射率不同的相对环境下产生的声波反射,从而清楚地显示出这些组织和器官的一种血液流动状态。

而超声造影剂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物质。

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目前主要有生物制备和化学制备两种方式。

生物制备是在细胞水平上制备超声造影剂,包括胶体金、银和Emulsion等。

胶体金和银是由金和银薄膜制成的微型球体,其大小均匀,稳定,光学性质良好,是非常优秀的超声造影剂。

Emulsion是由聚酰胺胶和氟碳酸聚合物组成的核壳型微粒,其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较高,可以保证超声造影剂在体内的长时间稳定性。

而化学制备则是基于低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合成或改性过程中的产物,主要包括气泡型和微晶型两种。

气泡型超声造影剂是空气或氟利昂等气体被用作核心,而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则被用来稳定气泡。

而微晶型超声造影剂则是基于高分子聚合物和低分子物质的合成生成的。

这些超声造影剂的制备都各有优缺点,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化学制备的超声造影剂,因为化学制备超声造影剂稳定性和纯度较高,更加成熟和可靠。

超声造影剂在医学成像领域广泛地应用。

它们通常用于血管成像和心脏功能评估。

血管成像中,超声造影剂被注入到患者体内,随着血液流动,在不同的血管区域中产生不同的强度信号,从而更加准确地显示出血管图像和流速变化;心脏功能评估中,则可以利用超声造影剂更加清晰地显示心腔和心壁的充盈情况和收缩能力,从而评估心脏功能的好坏。

超声造影剂具有诊断效率高、安全无害等特点,成为现代医学诊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超声造影剂是一种用于增强超声图像质量的物质。

它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看到体内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提高诊断精度和准确性。

在医学领域,超声造影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和专业。

本文着重介绍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一、超声造影剂的基本原理超声造影剂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其特殊的构造和性质,来改善超声波的散射和反射效果。

具体来说,超声造影剂是由一种或多种低分子量的气体或气体单体,包含在脂质、蛋白质或聚合体内的微细气泡组成的。

这些微细气泡的大小如约束性核桃一样小,大约在1-10微米之间,这使得它们的充盈率比较高。

当超声波束照射到超声造影剂上时,由于微细气泡的联合振动的谐波效应,造成了46分贝到60分贝的信号强度区别,这些微细气泡会与周围组织反射和吸收声波的方式不同,因此可以产生反射信号强度的增加,从而产生高对比度的图像。

此外,超声造影剂还有助于减轻超声在组织内的衰减,提高超声图像质量。

二、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有许多种。

最常见的制备方法是分散法、乳化法和气-液相转换法等。

1. 分散法分散法的原理是将某一气体注入到水溶液或有机溶液中,然后利用高剪切力或表面活性剂将气体分散成为微小气泡。

最常使用的气体是氧气、氮气、氦气和氟气等。

使用之后,将微细气泡浓缩到适当的大小和浓度。

研究人员常常通过调节微细气泡中气体的种类和浓度,改变和操纵其超声反射性质,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

2. 乳化法乳化法的原理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气体和某种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乳化剂,在外加高能量下形成微细气泡。

乳化剂的性质,如其化学结构、非离子性、阴离子性等,影响微细气泡的形态和稳定性。

研究表明,小链磷脂和聚苯乙烯酮可以使微细气泡较为稳定,并通过超声输出增强指数来评估微细气泡稳定性。

在制备过程中,要控制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类型,以获得最佳效果。

3. 气-液相转换法气-液相转换法主要是利用穿孔膜筛来实现。

超声造影剂的研究与应用

超声造影剂的研究与应用

超声造影剂的研究与应用一、概述超声造影剂(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是一种通过将药物注入体内来增强超声图像对血流和组织灌注的显影剂。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EUS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超声造影剂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优缺点等方面来介绍CEUS。

二、超声造影剂的基础研究1. 超声造影剂的种类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超声造影剂主要包括气体型和非气体型两种。

气体型超声造影剂:以氧化亚氮、空气和二氧化碳为代表,主要是通过充气法来制备。

非气体型超声造影剂:以乳化液、脂质体或微泡为代表,主要是通过乳化或振荡等法来制备。

2. 超声造影剂的作用机理①强化回声:超声造影剂可以强化回声信号,使得超声图像更加明亮,更加清晰。

②增强血管灌注:超声造影剂可以使得血管的回声信号更加明显,便于对血管的情况进行观察。

③强化器官内部的回声:超声造影剂可以使得器官内部回声信号更加明亮,更加清晰。

三、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1. 超声造影剂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超声造影剂在肝脏疾病的检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肝癌、肝脏囊肿、肝脏转移瘤、肝硬化等。

超声造影剂可以提高对肝脏病变位置和大小的检测率,同时能够加强对肿瘤的边缘、血供等方面的观察,使得对肝脏病变的诊断更加准确。

2. 超声造影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超声造影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脏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等方面。

通过注射超声造影剂来检查心脏和冠脉,对心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 超声造影剂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超声造影剂在泌尿系统疾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肾癌、输尿管结石、肾囊肿、前列腺癌等方面。

通过注射超声造影剂可以提高疾病的检测率,同时能够更好地观察病变的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超声造影剂的优缺点1. 优点超声造影剂是一种无创伤性、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可以避免X光造成的辐射损害。

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本文通过阐述什么是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的种类以及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以便深入地了解超声造影剂在超声诊断和超声治疗中的安全性、可靠性,文章最后介绍了超声造影剂在现阶段的最新研究进展。

本文对超声造影剂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the types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in ultrasonic diagnosis and ultrasonic treatment.In the end,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at present.This paper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in clinical work.[Key words] Ultrasonic;Contrast agent超声波成像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无创且成本低廉的医学成像方法,但众所周知,普通超声的分辨率较低致使其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1968年美国Gramiak教授提出了“超声造影”的概念,这一技术大大提高了超声波成像的分辨率。

超声造影技术具有实时、动态、连续显示脏器实质和病灶血管构架以及组织灌注状况等特点,同时,超声造影技术也具有廉价、简便、易重复、无放射性、无肝肾毒性、安全性高的优势。

新型超声造影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新型超声造影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新型超声造影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结合造影剂成为了医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新型超声造影剂被广泛应用于超声检查、诊断和治疗中,并且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新型超声造影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一. 超声造影剂的基本概念超声造影剂是一种可溶性、可静脉注射的药物,通过增加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和散射以增强超声成像。

超声造影剂可分类为微泡型和凝胶型两种。

微泡型超声造影剂以气体微泡为载体,在超声波中表现出非线性振动,从而增强超声图像。

凝胶型超声造影剂由尿素、硫酸铜等成分构成,通过反映和吸收声波以增强超声图像。

超声造影剂可应用于心脏、肝脏、肾脏、子宫等部位的超声检查中,有效提高了该领域的诊断准确度。

二. 新型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1. 微泡型超声造影剂微泡型超声造影剂有弹性、稳定性和超声反射性能优异的特点,但其制备工艺较为复杂,目前市面上微泡型超声造影剂多为气体填充法制备。

近年来,各类研究机构一直在探究新型微泡型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包括使用生物大分子材料、DNA纳米粒子等进行微泡造影剂的改良,以提高其成像效果和稳定性。

2. 凝胶型超声造影剂凝胶型超声造影剂在医学领域中已有广泛应用,但其制备过程较复杂。

立足于这一点,现今的研究重点在于使用新型材料和改良制备流程,例如使用双亲性表面活性剂、纤维素纳米颗粒、多肽等物质进行改良。

这些研究在临床中实现了良好的应用,凝胶型超声造影剂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 新型超声造影剂的应用现状新型超声造影剂的研究成果在现实应用中已经得到了推广。

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肺癌、胰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性。

凝胶型超声造影剂在乳腺病变、白内障、脑血管检测、心脏病检测等方面的超声检查中也受到了广泛应用。

新型超声造影剂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医学检测的准确度,并且为医生提供更加高效和科学的手段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

超声造影:一种新型的超声诊断和治疗方法

超声造影:一种新型的超声诊断和治疗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美 国超声学会会员。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发表论文 6 , 0余篇 , 主编 、 副主编和参编专著 l 6部。
维普资讯

3 8・ 3
医学研 究生 学报
20 0 8年 4月 第 2 1卷
3 超声 造影 技术
3 1 二 次谐 波成 像技 术 .
3 2 间歇式 成像技 术 . 超 声 脉 冲发 射 间 隔 时 间延 长 , 织 内微 泡 数量 逐 渐 增 多 。此 时 , 组 超声 辐 射 时 , 大 量的微 泡 瞬间破 裂 , 生 高强度 散射 回声 , 而大 产 从
维普资讯

33 ・ 7
医 学 研 究 生 学 报
J u n lo dc lP sg a u ts o r a fMe ia o tr d ae

Vo . No 4 1 21 .
Ap . 0 r 2 08
导 师 论 坛

造影 : 种新 型 的超 声诊 断 和 治 疗 方法 一
杨 斌
( 京 军 区南 京 总 医院超声 诊 断科 , 南 江苏南 京 2 0 0 ) 102
哆 造 影 剂 ; 51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0 —19 20 )40 3 -2 0 889 ( 0 8 0 -370
(>1 m) 0 ,不 能 通 过 肺 循 环 ,只 能 用 于 右 心
学 的一个 重要 发展 方 向。
造影 。
2 3 合 氟碳 气体 造影 剂 微 泡 造 影 剂 的外 壳 材 料 . 内部包 裹 的是 高分 子量 、 低血 液溶 解度 、 密度 的惰 高 性 氟碳 气体 。 由于 氟碳 类气体 在血 液 中 的弥散度 很 低 , 血 中的稳 定 性好 , 学 造影 效 果 更 优 , 直 径 在 声 且 可 < m, 易 于实 现 心 肌 显 像 。 常用 的有 O t n 5 更 pi o

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肿瘤诊察中的应用分析

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肿瘤诊察中的应用分析

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肿瘤诊察中的应用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肿瘤的诊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较于传统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和研究肿瘤,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下面将详细分析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肿瘤诊察中的应用。

一、超声造影的基本原理超声造影是一种以超声成像为基础的诊断技术,主要通过注射一定剂量的超声造影剂,使超声图像产生更多更明显的信号,从而提高肝脏组织成像的分辨能力,诊断出更小的病变。

超声造影剂主要是由空气微泡、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聚合物、脂质和蛋白质等成分组成。

1.肝肿瘤的鉴别诊断超声造影技术对于鉴别肝肿瘤的性质和形态有很大的帮助。

在肝脏的血供情况下,良性肝肿瘤和恶性肝肿瘤的血供方式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超声造影技术可以通过观察肝肿瘤的血供情况来判断肝肿瘤的性质。

良性肝肿瘤的血流量较少,呈均匀扩散状,无毛刺状的血流信号,而恶性肝肿瘤则呈现出毛刺状的血流信号以及血流调动现象。

2.肝肿瘤的定性和定位超声造影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定量分析肝脏病变的大小和分布,从而确定肝肿瘤的位置和数量。

通过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实时观察肝脏病变的形态、边缘、密度等特征,得出更加准确的诊断结论,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3.肝肿瘤的治疗监测超声造影技术还可以在肝肿瘤的治疗监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治疗后的肝肿瘤,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及时监测病变的情况,以及评估治疗的疗效。

此外,超声造影技术还可以评估治疗后肝脏组织的完整性和功能状态,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三、超声造影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1.超声造影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过敏史,并告知患者可能的不适症状。

2.超声造影前患者需空腹,以确保成像的质量。

3.超声造影过程中,应全程监测患者的情况,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4.医生应掌握超声造影技术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检查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肿瘤诊察中具有准确性和便捷性等优势,可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对于提高肝癌的治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方医科大学综合信息门户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方医科大学综合信息门户

6.重大成果目录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项目名称:慢性肾衰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研究 (2)项目名称:慢性肾脏病防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2)项目名称: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分析及其在临床和人群预防中的应用 (2)国家技术发明奖 (2)项目名称:基于模糊随机建模的医学成像与图像分析新技术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奖 (3)项目名称: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新靶点的研究 (3)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3)钟世镇 (3)侯凡凡 (4)十大科技进展 (4)中国虚拟男1号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脏病 (4)SARS病毒检测试剂盒 (4)省部级一等奖 (5)高水平论文 (6)20分以上论文 (6)10分以上I区论文列表 (7)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名称:慢性肾衰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研究完成人:侯凡凡、陈瑗、张训、刘尚喜、周玫、梁敏、蒋建平、任昊、刘志强、单越新获奖年度:2004年成果简介:该项目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阐明了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慢性肾衰心血管病变、免疫缺陷及主要感染并发症、以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硬化的发病机制,为慢性肾衰及透析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新方法。

该项目建立的诊疗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明显提高了透析病人的存活率。

项目名称:慢性肾脏病防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完成人:侯凡凡,张训,梅长林,张国华,任昊,黄颂敏,袁伟杰,梁敏,谢迪,刘尚喜获奖年度:2007年成果简介:该项目提出了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新方法,揭示了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阐明了CKD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并制订了临床防治方案。

该项目研究成果为延缓或防止慢性肾脏病进展、改善预后提供了防治新策略。

项目名称: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分析及其在临床和人群预防中的应用完成人:徐湘民,廖灿,周玉球,张文,莫秋华,李东至,张新华,熊符,蔡稔,商璇获奖年度:2011年成果简介:主要针对我国南方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性疾病-α和β地中海贫血(地贫)展开了分子遗传学和人群预防控制研究,阐明了地贫高发区广西和广东人群详实的分子病理学基础资料;研发了一套适合于中国人群的地贫临床诊断技术,部分技术实现了产业化。

超声造影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超声造影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超声造影的原理和临床应用引言超声造影是一种通过在体内注入特定的造影剂,使用超声波技术来提高超声图像对某些组织结构或血管的可视性的方法。

它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在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超声造影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超声造影的原理超声造影的原理基于声学衰减的差异,即不同组织对超声波的回声强度或信号的衰减程度不同。

通过在体内注射造影剂,可以使某些组织或血管产生更高的声学衰减,从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下面是超声造影的原理的主要步骤:1.注射造影剂:在超声检查之前,需要将一定量的特定造影剂注射到体内。

造影剂通常是一种气体或微小气泡的悬浮液,具有特殊的声学特性。

2.超声波传播:超声波通过注射的造影剂传播到特定的组织或血管中。

超声波可以穿过人体组织并与其相互交互作用。

3.回声信号接收:超声波在与组织或血管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回声信号。

这些回声信号由超声传感器接收,然后转化为图像。

4.信号处理和显示:回声信号被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然后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在超声设备的屏幕上。

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超声造影在医学领域中有许多临床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肝脏检查:超声造影可用于检测肝脏病变,如肿瘤、囊肿或血管异常。

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肝脏的血流情况,从而帮助医生进行准确定位和诊断。

2.心血管检查:超声造影可以应用于心脏和血管的检查,用于检测心脏病变和血管疾病。

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对心脏和血管的血流情况进行更精确的评估。

3.乳腺检查:超声造影在乳腺检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检测乳腺肿块、囊肿或异常血流,并辅助于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

4.肾脏检查:超声造影可用于检测肾脏病变,如肿瘤、囊肿或结石。

注射造影剂可以提供更好的对比度,帮助医生观察肾脏的血流情况。

5.神经系统检查:超声造影还可以应用于神经系统的检查,如脑血管病和周围神经疾病。

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神经血流情况,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超声造影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是指在超声检查中注入含有超声造影剂的方法,旨在更加清晰地观察特定区域的血流情况和组织结构。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技术已经成为医学影像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声造影剂是一种特殊的药物,能够在超声肝脏动脉描记(CEUS)中产生高强度的回声,使肝脏局部器官和血管的形态和灰度得到更加清晰的显示。

这种技术不仅适用于肝脏病变的检测及分级评估,还可以在其他器官疾病中得到应用,展现出极高的临床诊疗价值。

一、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病变中的应用1.肝脏肿瘤的检测对于肝脏肿瘤的检测,超声造影技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支持临床医生制定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

2.透析患者肝脏病变的评估对于透析患者,由于其病情特殊,常常需要进行肝脏病变的评估。

超声造影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显示肝脏病变的情况,为透析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肝脏囊肿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对于肝脏囊肿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超声造影技术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它可以更加准确地显示肝脏囊肿的数量、大小和位置等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二、超声造影技术在其他器官疾病中的应用1.乳腺病变的检测对于乳腺病变的检测,超声造影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更加准确地显示肿块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对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和定性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2.肺部肿瘤的检测及治疗超声造影技术在肺部肿瘤的检测和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更加准确地显示肺部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对肺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心脏病变的检测及治疗超声造影技术在心脏病变的检测和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更加准确地显示心脏结构、心脏容量和心脏功能等信息,对于心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帮助作用。

总之,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医生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了解特定区域的血流情况和组织结构,而且在肝脏病变、乳腺病变、肺部肿瘤和心脏病变的检测和治疗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种载药硅脂质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载药硅脂质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载药硅脂质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超声造影剂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技术增强医学影像的药物。

近年来,针对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其中一种载药硅脂质超声造影剂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备该载药硅脂质超声造影剂的方法,并探讨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 硅脂质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硅脂质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备超声造影剂。

以下为制备硅脂质超声造影剂的方法:1.1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材料包括硅脂质、药物、有机溶剂等。

硅脂质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载药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1.2 制备硅脂质纳米囊泡将硅脂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通过适当的手段(如超声处理、搅拌等)使其形成纳米囊泡。

这些纳米囊泡可以将药物有效地包裹在内。

1.3 药物负载与释放将所需药物与纳米囊泡进行混合,使药物充分地与硅脂质相互作用,并将药物有效地包裹在纳米囊泡内。

通过不同的手段,如温度变化、pH值变化等,可以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

2. 载药硅脂质超声造影剂的应用载药硅脂质超声造影剂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以下为该超声造影剂在医学领域的应用:2.1 癌症诊断载药硅脂质超声造影剂在癌症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将特定的抗癌药物负载在硅脂质纳米囊泡中,并通过超声波技术引导药物准确地到达肿瘤部位,可以增强肿瘤的超声信号,实现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显像。

2.2 肿瘤治疗利用载药硅脂质超声造影剂可以实现对肿瘤的治疗。

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剂量,可以精确地将药物释放到肿瘤部位,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杀灭和抑制。

2.3 血管成像载药硅脂质超声造影剂在血管成像方面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硅脂质纳米囊泡,可以让超声成像设备更好地显示血管结构和血流动态,为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2.4 脑部疾病诊断载药硅脂质超声造影剂在脑部疾病诊断方面也有突出表现。

硅脂质纳米囊泡可通过血脑屏障靶向到达脑部病灶,将药物准确释放到病灶区域,提高脑部超声显像质量,实现对脑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超声造影新技术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征文通知

超声造影新技术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征文通知

费 用 :每 位参 会 代 表 交 注 册 费 8 0 0 元 从
(含餐费
)
住宿费

自理

在读学生 、研 究生 、进修生 可凭有效证 件免注
费 ( 如需 会议 资料 、 学 分 则另 交 费 ) 。
投稿方 式 :①E —
m
a
il
投稿 稿件请请 注 明“ 会议 征文 ” ,
E—

m a il
地 址 :h fj 9 3 0 @ 1 6 3 . c o m
终排 除胎儿唇裂诊 断 。 三 维超声诊 断胎儿唇裂假 阳性
常见 于 把部分 口 唇排 除在取 样框外 , 使部分 口 唇不 能
显 示 , 假 阴性 常见 于肢体遮挡 、 脐带遮挡 、 部分 口 唇 紧
抵宫壁 或胎盘 , 详细多切 面检查 , 结合胎儿 张 口 吃手吞
作 咽 动


般均可避免。
参考文献
胎 儿 唇 裂 与腭 裂 的超声诊 断 . 中华现 代
影像学杂志
2005

2

(1)
:4
1
超声造影新技术临床应 用学术研 讨会 征文通 知
南方 医 科 大 学 南方 医 院将 于 2 0 0 8 年 1 1 月 2 9 — 3 0 日举 办 “ 超 声造 影 新 技 术 临 床应 用 学 术 研 讨 会 ” 。 大会 采 取 请
}儿 鼻唇情况 , 则 胎儿 颜 面 部 往 往 不 能 实 时 动 态 成 像 ,
:维 超 声 则 可 通 过 多 个 非 标 准 切 面 显 示 胎 儿 颜 面 部 ,
!龄
24 ~
36
周 时 ,羊水适 中,胎位易改变 ,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左室造影及心肌血流灌注显像
肝肾组织的血流灌注显像
总体思路和历程
◆ 90年代初, 国际超声造影剂只有美国的Albunex (白蛋白空气微泡), 国内市场是空白, 研究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国产超声造影剂很有必要
◆ 评价组织血流灌注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但缺乏 简便的手段
◆ 1990年开始, 南方医院心内科和药剂科协作, 开始 启动两代超声造影剂的漫长研发历程
结论:QFX是一种新型的性能优异的造影剂
Thomas Jeffereson University,USA William ST ,AIUM 2003
创新点
创新点(一)
在国内首先成功研制了超声造影剂产品— 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 获国家生物制品I类新药证书 外周静脉注射 可实现心肌显影 足够长半衰期 稳定性好
获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超声显影剂-FCT188白蛋白微球的研究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96-901-05-88)
获国内同行专家的呼吁
第二届全国超声造影学术 会议(2002年)的专家自 发联合签名致卫生部,反 映国内超声医学界期待“ 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 注射剂”早日上市的迫切 期望
主要技术内容
超声造影剂名称
通用名: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 研发代号:FCT-188、全氟显(QFX)
药学研究
处方:人血白蛋白、葡萄糖、氯化钠、全氟丙烷气体
原辅料 配液
加热至60℃ 预热
全氟丙烷气体 热聚合
微球混悬液
分装
冷冻干燥
成品
微球光镜、电镜照片
1000倍光学显微镜
5000倍 固体扫描电镜
社会效益
◆ 产品具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 临床和科研的需求
◆ 主办了3次有关对比超声的国家级研讨会,推动 了声学造影事业在国内的发展
对学科发展的作用
◆ 开拓了超声造影研究器官血流灌注功能的新领域, 提供了临床诊断和研究的新手段、新窗口
◆ 为建立超声分子成像微泡打下基础,同时为药剂学 靶向给药提供新型载体平台技术
超声造影VI比值与放射微球MBF相关
r = 0.914
放射微球测定的MBF储备与MCE测定的A×β值比较
A• Reserv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5 5
2.5 0 0
Dipyridamole
Dobutamine
Y=0.75x+0.07 (r=0.85, p<0.0001) Y=0.73x+0.07 (r=0.84, p<0.0001)
获资助金额:576万元
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情况
❖主编出版专著: 《对比超声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主编 刘伊丽 副主编 查道刚 宾建平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30 篇
相关知识产权情况
国家一类新药证书(2006)
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2)
中国专利优秀奖证书(2003)
社会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3
6
9
MBF Reserve
药效学研究--超声左室造影
超声左室造影及心肌血流灌注显像
肾血流灌注显像
正常肾灌注
肾灌注缺损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临床试验情况
单位: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 解放军301总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
例数:483例 结果:单次静脉注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造影剂进行
微球平均直径2.5~4.0µm 微球浓度0.8~2.2×109个/ml
超声造影剂质量标准
1.微球浓度及粒径
2.pH值 3.白蛋白纯度 4.多聚体含量 5.水分 6.钠离子和钾离子测定 7.全氟丙烷含量测定
8.无菌试验 9.热原质试验 10.异常毒性试验 11.HCV抗体测定 12.HIV(1+2)抗体测定 13.HBsAg测定
总体思路和历程
什么溶液? 什么气体? 什么仪器? 什么参数? 什么超声? 组方、工艺、质量标准都没有现成的资料和信息 一代代研究人员全力拼搏
1999年,第一代造影剂,5%白蛋白空气微泡造影剂 “东冠”,获国家二类新药证书,同期进行转让
从微泡的稳定性思考,同期启动第二代造影剂 —— 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泡造影的研究历程
主要完成人对项目的主要贡献
杨 莉:药学部主管药师,微泡制备工艺研究等 王新亚:药学部主管药师,微泡质量标准研究等 查道刚:心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声学造影
方法学及临床研究等 胡敏燕: 药学部主任药师,临床研究等
谢 谢!
主要完成人对项目的贡献
陈志良:药学教授,主任药师, 课题共同第一负责人 负责课题整体设计,组织药学研究,包括产品处方及工艺 研究、质量标准研究、药代动力学及药理毒理研究
刘伊丽: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课题共同第一负责人 课题始建人, 负责课题整体设计,组织建立超声造影的方法 学及超声造影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具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
创新点(二)
在国内首先建立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 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4:644-64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4:408-410.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14-16.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85-88.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0:241-244.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0:52-54.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9:405-407.
取得创新性认识发表系列论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获科研基金资助情况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军队九五、十五医学重点课题 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 其他项目
1项 (22万) 5项 (82万) 1项(200万) 2项 (50万) 2项 (70万) 2项 (90万) 4项 (62万)
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 技术转让费
人民币3000万元 此外每生产1支收益5元 (按年产200万支,则提成达1000万/年)
市场前景及潜在效益
超声造影是一个待开发的市场, 通过研发人员、超声工作 者及临床医生协作可使市场逐步扩展
进入国内市场的SonoVue 价格约700元/支,我国有3万多 家医疗机构,按1/5医院应用本产品,2支/天/医院,如每支 400元,年产值17亿以上。
超声造影,左室显影的总有效率为100%,左室内膜 边界节段显示平均增强率为98.7% 结论: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经静脉注射后,增 强左心室内膜的分辨效果显著,对心功能的评价有 重要应用价值。该造影剂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国外同行评价
NONLINEAR IMAGING WITH A NEW CONTRAST Conclusions: QFX is a robust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for regular and excitation-enhanced harmonic and subharmonic imaging modalities.
创新点(三)
建立了造影剂微球的质控方法与标准, 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述研究可为国内同行开发同类产品提供有效借鉴
创新点(四)
应用左心声学造影技术, 从心肌微循环水平 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进行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
心肌顿抑 心肌冬眠 心肌缺血预适应 无复流现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存活心肌
超声造影剂的研发及应用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2007.11
立项背景及总体思路
影像学发展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是20世纪医学研究 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之一
应用各种造影剂对比显像又是这些影像 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
CMRI
CTA
超声造影
超声系统
1-10 微泡可通过肺血管床进入左心系统, 抵达全身组织微循环, 超声显影增强, 评估组织血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