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运营与管理要点
机场运营与维护方案
![机场运营与维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09a5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0.png)
机场运营与维护方案一、机场运营管理1. 航班运营管理机场需要建立航班运营管理系统,包括航班起降计划、航班动态监控、航班延误处理等功能,以便更好地协调飞机和地面设施。
同时,需要建立机场航班动态信息发布系统,方便旅客了解航班信息,从而减少旅客等候时间。
2. 安全管理机场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飞机安全、地面设施安全以及旅客和行李安全等方面。
此外,还要对机场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并不断完善安全制度,确保机场的安全运营。
3. 航空货运管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航空货运需求日益增长。
机场需要建立完善的航空货运管理系统,包括货运航班运营管理、货物装卸管理、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等方面,以满足不同货运需求,促进机场的发展。
4. 旅客服务管理机场需要建立完善的旅客服务管理系统,包括航班信息查询、值机、安检、登机口指引、行李查询等功能,提高旅客出行体验,确保旅客安全有序地出行。
5. 地面交通管理机场需要合理规划地面交通,包括汽车、公交车、轨道交通等不同交通工具的接驳,提高旅客到达和离开机场的便利性,减少交通堵塞,确保机场安全高效地运营。
二、机场设施维护管理1. 跑道维护管理跑道是机场的重要设施之一,对其维护管理至关重要。
机场需要建立跑道定期检查与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跑道的检查、清理、修复,确保跑道的平整、无损伤,保证飞机起降安全。
2. 航站楼维护管理机场航站楼是旅客的主要出发和到达场所,对其维护管理要求更加严格。
机场需要建立航站楼日常维护、周期维护和大修计划,定期进行航站楼的清洁、维修、升级等工作,提高航站楼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供油设施维护管理供油设施对机场飞机起降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定期进行供油设施的维护保养和安全监测,确保供油设施能够正常供应航空煤油,保障飞机的燃油供应安全。
4. 环境保护管理机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必须得到关注。
机场需要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加强对排放物的监控和治理,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机场管理和安全运营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机场管理和安全运营](https://img.taocdn.com/s3/m/508d85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4.png)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机场管理和安全运营近年来,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机场成为一个国家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证乘客安全和顺利运行的同时,机场管理和安全运营也成为了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
本文将重点探讨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在机场管理和安全运营方面的重要工作。
一、航班管理与调度航班管理和调度是机场运营的核心,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需要对航班进行监管和调度,确保航班的正常运行。
他们需要与航空公司紧密合作,合理安排航班起降时间、航线运行等,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航班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他们还负责处理航班延误、取消等突发事件,保障乘客的出行权益。
二、机场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场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是确保机场正常运营的重要环节。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需要负责机场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例如航站楼、跑道等,以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给乘客。
此外,他们还需要确保机场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通信设备、导航设备、安全设备等,以确保飞行安全。
三、安全检查和监察机场安全一直是民航业的重中之重,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需负责对机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监察。
他们需要确保所有乘客携带的物品和行李符合安全规定,不会对航班和乘客的安全造成威胁。
同时,他们还需要与机场安保人员紧密合作,确保机场内的秩序和安全。
四、应急处理和危机管理在机场管理和安全运营中,应急处理和危机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例如飞机故障、天气恶劣等。
他们需要迅速响应,协调各方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保障乘客的安全。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在机场管理和安全运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需要在航班管理与调度、机场设施和设备的管理、安全检查和监察以及应急处理和危机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以保证机场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为我们安全、高效的航空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交通运输专业机场运行与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机场运行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5582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a.png)
交通运输专业机场运行与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的机场运行与管理是一个涉及航空运输系统中机场操作和管理的领域。
它涵盖了机场的日常运营、航班调度、安全控制、航空通信、航空导航、空中交通服务和乘客服务等方面。
机场运行与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
1. 航班调度和运行控制:负责协调和安排航班的起降时间,确保机场的流量得到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起降效率。
2. 安全控制:负责机场安全检查、安保控制和飞行安全监测,确保机场和航空器的安全运行。
3. 航空通信与导航:负责提供航空通信和导航服务,包括塔台通信、飞行计划处理、航空导航设施维护与运营等。
4. 空中交通服务:负责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确保飞机之间的安全间隔和顺利的航空流量。
5. 乘客服务:负责机场客运楼的运行管理、登机口管理和行李服务等,以提供良好的乘客体验。
机场运行与管理专业需要具备以下技能和知识:
1. 熟悉航空运输规章制度和安全标准,具备相关的法规法律知识;
2. 具备优秀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高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应对不同的问题;
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航空器运营人员、航空公司和乘客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4. 具备良好的技术和计算机技能,能够操作和管理相关的航空系统和软件;
5. 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能够应对国际化航空运输的需求。
机场运行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机场、航空公司、航空管理机构和相关的航空服务供应商等各个部门就业,担任机场运行控制员、航班调度员、航空通信员、空中交通管制员、乘客服务经理等职位。
航空公司的机场运营管理
![航空公司的机场运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7670b7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b.png)
航空公司的机场运营管理航空公司的机场运营管理是保证航班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和提高旅客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航空公司机场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在保障航班运作和机场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一、运营规划与资源管理航空公司机场运营管理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运营规划与资源管理。
在规划阶段,航空公司需要确定机场的战略发展目标、航班时刻表和资源分配方案,以确保航班的顺利运作和机场资源的高效利用。
航空公司还需合理安排停机位、登机口、地面设施和设备,确保各项资源能够满足航班运营和旅客需求。
二、航班调度与运行控制航空公司机场运营管理的关键是航班调度与运行控制。
航空公司需要根据航班时刻表、航班需求和机场资源情况,合理安排航班的起降顺序和间隔时间,确保航班之间没有冲突和延误。
同时,航空公司还需进行运行控制,监测航班的状态,及时调整航班计划和资源分配,以应对突发情况和保证航班安全。
三、地面服务与乘客管理航空公司机场运营管理还包括地面服务与乘客管理。
航空公司需提供一流的地面服务,包括行李托运、登机手续、航班查询和航班信息发布等。
同时,航空公司还需要合理安排人员,加强培训,确保地面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提高旅客的满意度。
四、安全管理与紧急应对航空公司机场运营管理中安全管理与紧急应对是至关重要的。
航空公司需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机场设施、设备和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测和控制,确保航班运作的安全性。
同时,航空公司还需建立健全的紧急应对机制,加强对紧急情况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质量控制与运营指标航空公司机场运营管理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与运营指标监测。
航空公司需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对航班运作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航班运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航空公司还需要设定运营指标,对重要指标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调整运营策略,提高机场运营的综合效益。
综上所述,航空公司机场运营管理是确保航班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和提高旅客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机场运行管理教学内容
![机场运行管理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1a5a95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9.png)
机场运行管理教学内容机场运行管理是指对机场的日常运营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确保机场安全、高效地运行。
机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航班运营、乘客服务、货运物流、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因此对机场运行的管理要求非常高效和专业。
本文将从航班运营、乘客服务、货运物流和安全保障四个方面介绍机场运行管理的教学内容。
一、航班运营航班运营是机场运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学内容包括航班计划制定、航班调度、航班监控和航班延误处理等。
航班计划制定是根据机场的资源情况、航空公司的需求和航线网络的优化,制定合理的航班计划,确保航班的安全和效益。
航班调度是根据航班计划,对航班进行实时调度,保障航班的准点起降。
航班监控是通过航班监控系统对航班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航班异常情况。
航班延误处理是对航班延误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减少航班延误对机场运行的影响。
二、乘客服务乘客服务是机场运行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航站楼运营、登机口管理、行李处理和旅客信息服务等。
航站楼运营是对航站楼内各项服务设施的管理和运营,包括安全检查、候机区域管理、商业运营等。
登机口管理是对登机口的分配、航班信息更新和乘客登机的协调管理。
行李处理是对行李的安全检查、分拣和运输,确保乘客行李的准时送达。
旅客信息服务是通过信息显示屏、广播等方式向乘客提供航班信息、航站楼导航和紧急通知等服务。
三、货运物流货运物流是机场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内容包括货运航班管理、货站运营和物流信息管理等。
货运航班管理是对货运航班的计划、调度和监控,保障货运航班的安全和准时起降。
货站运营是对货运航班上下货物的装卸、分拣和运输,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快速处理。
物流信息管理是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对货物的流向、存储和配送进行管理,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和准确性。
四、安全保障安全保障是机场运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教学内容包括航空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和风险评估等。
航空安全管理是对机场内外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航空安全。
机场运营与管理
![机场运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390f9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0.png)
一、航空运输系统的构成1.飞机2.机场3.航路airway和航线route⏹航路——由国家统一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空中通道;具有较完善的通信、导航设备,维护空中交通秩序和飞行安全⏹航线——飞机飞行的路线称为空中交通线,简称航线;飞机的航线不仅确定了飞机飞行具体方向、起讫点和经停点,而且还根据的需要,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4.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商务运行、机务维修、航材供应、油料供应、地面保障系统等;二、机场系统的构成基本概念:空侧、路侧、航站楼空域、陆域机场系统包括空域和地域两部分;航站区空域:供进出机场的飞机起飞和降落;地域:由飞行区、航站区和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三部分组成;三、机场系统的作用作用——与机场类型密切相关:1.旅客和货物管理——办票、行李、上下飞机等2.航空保障——为飞机起飞和降落提供技术、安全保障;如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气象、保安及消防等服务;3.为航空公司提供商务服务保障——如客货运地面服务、飞机加油、机务维修等;4.提供其他附属商业服务,如特许经营、租赁公司、餐馆及停车场服务等;5.政府的有关职能——动植物检疫、海关、移民、卫生检疫等;6.机场的经济作用——空港是交通联系的枢纽,对投资的吸引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房地产增值四、机场运营管理的内容目标:安全、有序、高效、低污染,航空安全、服务质量、航班正点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运营管理涉及的几个方面1.空侧运行——1.机场道面机场道面情况、标线2.通信与导航设备3.目视助航设施4.地面活动5.机场检查与维护2.陆侧运行3.航站楼的运营——1.航站楼的功能与活动2.航站楼的空间分配3.航站楼设施行李系统、旅客信息系统4.候机楼的服务质量4.其它管理,包括:机场停车场和道路,机场的安全管理及应急消防救援,货运管理,技术服务,环境保护五、机场的作用保证飞机安全、及时起飞和降落;安排旅客和货物准时、舒适地上下飞机;提供方便和迅速的地面交通连接市区;六、基本概念航路——由国家统一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空中通道;具有较完善的通信、导航设备,维护空中交通秩序和飞行安全;航线——飞机飞行的路线称为空中交通线,简称航线;飞机的航线不仅确定了飞机飞行具体方向、起讫点和经停点,而且还根据的需要,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机场——在陆地上或水面上一块划定的区域包括各种建筑物、装备和设备其全部或部分意图供飞机着陆、起飞和地面活动之用;第二章机场管理模式及组织结构一、机场所有权形式☐中央或地方政府所有Publicstateownership with government control☐公私合营Mixed public and private ownership☐完全私有化Private ownership二、国内外机场的管理模式和政策模式1——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体拥有,国家政府下属机构营运;模式2——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体拥有,地方政府下属机构营运;模式3——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可能的私人利益的联合体拥有,公共或私人所有的公司通过管理协议负责营运;模式4——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体拥有,作为一个自主的机场运营;模式5——国家和地方政府占多数,少数私人股东的联合体拥有,不公开交易股票,作为一个自主的机场运营;模式6——和模式5基本相同,但是有部分股票公开交易;模式7——私人投资者全部或大部分拥有,不公开交易股票,作为一个自主的机场运营;模式8——私人投资者全部或大部分拥有,部分股票公开交易,作为一个自主的机场运营;三、机场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图表明了机场各种功能间如何关联的;组织结构图反映了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组织内部的交流渠道,提供了一个管理的构架;史基浦机场目前非航空类收入已占了全部收入的75%,扣除其房地产经营部分,其非航空类收入也占到了50%,成为世界上经营得最好的机场;史基浦集团的机场城概念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通过此次合作,希望能够逐步引进机场城的理念,调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非航空类业务,建立起满足多层次旅客需要的商业新模式,从而增加非航空类业务的收入在整体营业收入中的比重; 四、我国机场改革进程和发展方向 进程:☐ 2003年前一直垂直化,政企不分的管理的格局;☐ 2002年8月出台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外商投资民用机场应由中方相对控股;外商投资飞机维修、航空油料由中方控股; ☐ 2003年,批复省区、市民航机场管理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撤销各省局,组建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机场移交地方管理;☐ 2005年民航总局出台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投资包括民用运输机场、通用运输机场、燃油销售、飞机维修、停车场、计算机订座系统、航空食品等; ☐ 2006年4月,民航总局批复对北京、上海、深圳、厦门四城市的五家机场对非航空类商业活动进行剥离,试点实行特许经营模式我国机场民营化改革的方式:☐ 机场股份制改造——90年代厦门、深圳率先,虹桥、首都、白云、海口美兰机场跟进☐ 机场集团产生——股份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管理输入与输出——国外机场管理公司通过参股形式协助管理,首都机场集团——参股沈阳、武汉、昆明、贵州等机场,上海机场集团拟获得长三角的管理权限☐ 机场转型——从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机场组织结构图我国机场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民营化“十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对民用机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民用机场将从目前中央政府管理为主逐步转变到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促进机场管理走向属地化;大力推进民用机场运营管理走向专业化、集团化,并鼓励国外专业机场经营管理公司或大机场参与中国民用机场的经营管理;中国机场管理体制:民航总局和地区管理局直接管理;地方政府管理;中央和地方实行股份制管理;航空公司也可以投资控股机场;第三章、机场高峰时间与航班安排一、描述高峰的方法,特点和适应性1、标准繁忙率Standard Busy Rate,SBR第30位高峰小时,绝对高峰小时流量=×标准繁忙率2、繁忙小时率Busy Hour Rate,BHR3、典型高峰小时旅客数Typical Peak Hour Passengers,TPHP——高峰月平均高峰日最高峰值经验值4、最忙时刻表小时Busiest Timetable Hour,BTH描述高峰的方法描述适用性标准繁忙率SBR第30位高峰小时普遍认为合理,不能准确反映与实际观察年高峰流量的关系;繁忙小时率BHR5%繁忙小时需收集分析很多数据,小机场不能应用;典型高峰小时旅客数TPHP 小机场中高峰所占比率明显,机场增大,峰值变平;最忙时刻表小时BTH对数据有限的小机场是可行的;高峰轮廓小时PPH 很多机场经验值现实该值接近标准繁忙率;影响高峰小时特征的因素:1.国内与国际旅客之比2.包机与定期航班之比3.长途旅行与短途旅行之比4.地理位置——到达便捷,宵禁5.区域性质三、航空公司的航班安排机场起降时段分配航空公司:高效、可靠、经济机场:经济高效的运营旅客:舒适、便利可靠航班安排影响考虑因素和限制条件:1.利用率和载运量2.可靠性3.远程航班的窗口4.机场跑道的起降时段5.航站楼的限制——公布容量6.长途机组人员的限制7.短途航班的便利性8.飞机的可行性9.市场营销——衔接10.夏季与冬季的变化11.起降费的定价政策航线安排考虑因素:部门:商务部门和航线处1.航线经营的历史状况2.目前可用航线的容量3.机型4.票价结构备用、高峰、晚间等5.社会对航线需求及补贴6.政治影响7.竞争8.特殊事件的要求9.航程的距离10.飞机的可行性11.机场对运行航班时刻表的接受程度12.技术、飞行、乘务和工程等方面人员的可行性13.飞行许可四、机场航班安排国际惯例: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航班安排程序指南原则:历史的惯例有效的运营期紧急情况设备和航线安排改变等航空公司:从自身经济利益机场:多个航空公司的利益自身利益社会反响为旅客服务,体现社会价值航班安排协调的目的:1.不依靠政府的干预来解决问题;2.保证所有经营者机会均等;3.寻求使有关经营者经济损失最小的航班时刻表;4.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公众旅客和贸易集团带来的不便;5.对宣布实行的限制安排定期评估;第四章、运行准备一能见度正常视力能将目标物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最大距离所相应的等级跑道视程——当飞机位于跑道中心线上时飞行员能够看清跑道表面标志或勾画跑道轮廓的灯光或跑道中心线的距离;决断高度——飞行员作出着陆或复飞时的最低安全高度跑道类型——非仪表跑道、仪表进近跑道⏹Ⅰ类精密进近跑道——60高度,800视程米⏹Ⅱ类精密进近跑道——30,366米⏹Ⅲ类精密进近跑道⏹ⅢA类——0,213米⏹ⅢB类——0,46米⏹ⅢC类——0,0二、侧风风负荷时间利用率:在侧风风速的影响下,机场能够保证飞机起飞、着陆的可能性,以百分率表示;☐跑道利用率——侧风分量在侧风的影响下,跑道能够使用的概率;☐风力负荷——在侧风风速的影响下,机场能够保证飞机起飞、着陆的可能性,以百分率表示☐风力负荷对跑道方位的影响一般民用机场:风力负荷≮95%大型枢纽机场:风力负荷≮98%不满足,设多条跑道容许90°侧风风速要求:☐风玫瑰图——用极坐标表示各方位风向频率或风速大小的图;飞行区1.机场道面为了引导飞机在跑道、滑行道和机坪上运行,道面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数字作标志,以显示某些特定的功能;⏹机场道面情况危害:结构破坏,碎屑以及污染物和冰雪、潮湿措施:1.定期检查、2.道面清洁清扫秩序: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待坪、其他区域3.跑道刻槽4.除雪⏹标志为了引导飞机在跑道、滑行道和机坪上运行,道面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数字作标志,以显示某些特定的功能;☐ 2.通信与导航设备⏹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监视设备☐ 3.目视助航设施1.仪表着陆系统ILS:向驾驶员提供沿跑道进近的距离和下滑处的高度2.微波着陆系统MLS:克服ILS只提供了一条进近航道,所有使用该系统的飞机都必须遵循这条航道这一限制3.卫星导航系统4.精密进近雷达:向着陆方向交替发射水平和垂直波束,接收飞机的反射回波,管制员据此可以确定飞机的位置,通过语音通信可以引导飞机进场着陆;5.近程机场监视雷达:为塔台管制员或进近管制员提供飞机位置、移动方向、速度等航管信息6.机场场面监视雷达:可监视在机场地面上的飞机和各种车辆的运行情况;为塔台管制员实施机场地面交通的管制提供信息;进近灯光系统ALS:进近灯光系统设在邻近跑道入口处,作为精密和非精密进近最终阶段飞机穿出云层后的助航设备,并且也作为夜间目视飞行的目视引导;通过在跑道上按照一定规则布置的灯光,向驾驶员提供方位、高度和距跑道入口距离等视觉提示;灯光系统中的纵列灯表示跑道的方向,横排灯反映距跑道入口处的标准距离;对于非仪表跑道,可以采用简易进近灯光系统,对于一类和二类精密进近跑道,则应选择一类和二类进近灯光系统;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系统VASIS: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系统是飞机进近到跑道入口时用于通过灯光向驾驶员指示进近坡度的一种目视导航设施,有好几种类型;该设施利用一组若干个灯具颜色的组合,告知驾驶员第五章、地面服务一、停机坪飞机的地面服务☐日常维护故障处理☐油料供应☐车轮和轮胎☐地面的动力供应☐除冰和冲洗☐冷热气的供应☐其它服务☐餐食供应停机坪服务:1.飞机引导入位●手语信号引导●自动机位引导系统:飞机停靠信息系统APIS、泊位引导系统DGS●牵引入位●语音通话2.动力提供3.安全措施4.牵引设备设备:飞机牵引车、豪华客梯车、驱鸟车、空调车、加热车、行李牵引车二、离港控制三、停机坪布局与协调工作:☐保障各项服务有效、同步进行☐确保有合适的设备和充足的员工为其服务☐设备的兼容性☐完整的服务程序、步骤-操作手册,要程序化、严格执行☐保障安全运行——安全规程四、地面服务效率控制☐每月投诉通报☐每月定时通报延误☐成本分析☐通用服务标准:评价标准国内:一是对航空公司航班正常性进行考核,即航空公司定期客运航班正常率,正常航班为按航班时刻表公布的离港时间机票所注明的时间为起飞时间内关机门,并在关门后15分钟内正常起飞的航班;考虑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机场地面滑行比较复杂,从这些机场起飞的航班在机舱门关闭20分钟内起飞为正常航班;二是考核机场地面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的机场放行正常率,即机场候机楼、跑道、滑行道、停机坪、油料、机务、联检等地面综合服务保障部门,在规定的各机型航班过站时间内完成各项地面服务保障工作的航班;第六章、行李处理一、行李作业的流程⏹离港:1.携带行李到办票柜台处,准备托运;2.办票,对托运行李贴标签和称重; 45s~3min,控制排队长度3.运送行李到达空侧行李厅;4.行李分类和装载入航空专用集装箱;5.运送行李到客机所在区域;6.行李装载入飞机;⏹到港:卸货---运至行李房---分类---传输到行李提取区---通知旅客提取⏹中转涉及行李处理系统:1.出港行李处理系统2.进港行李传送系统3.中转行李处理系统4.早交行李存储系统5.行李空筐回送和自动分配系统二、行李处理系统的运行性能评价办票:排队长度不多于5位旅客、平均等待办票时间短途:30-40秒,国际:2分钟处理输送:出错率到达:评价标准:卸载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行李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抵达行李提取大厅的行李百分比⏹卸载行李的时间:20内分钟第一件行李、35内分钟最后一件行李⏹给定时间内卸载行李的百分数运行性能影响因素:⏹机场总体设计⏹空侧地面交通密度⏹行李处理设备⏹可用人员及其分配三、离港、到港行李的处理系统离港:办票行李分拣人工、半自动、全自动行李库房中央式、分散式、远端式四、视听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RFID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1、离境旅客至报到柜台将非随身行李托运;2、传输设备将行李送至安检区;3、行李经过X-ray检测,三次均未能分清行李内含物时,将讯息写入Tag中,送至不明行李处理区,由人工进行检验;4、当行李送至输送带时,机器会自动将具有RFID Tag的行李条形码Baggage Strip黏着在每一件行李上,条形码扫描仪会读取Barcode数据,而IATA的行李服务讯息码也同时写入RFID的Tag中;标签的RFID嵌体被编入一个唯一的ID码和Julian日期代表日期和时间;航班号、代表终点站的三个字母代码和标签ID码以文本或条码的形式打印在标签的正面;RFID的ID码与HKIA后端行李处理系统的数据相对应,如乘客的姓名、航班号和终点机场;标签完成打印和编码后,包围粘贴在行李的手柄上,与条码标签一样;5、自动行李系统将它传送进行李大厅;当它流经行李大厅的唯一入口时,标签被首次阅读;系统记录行李已进入大厅,入口处的摄像机对行李拍照,相片在一台数据库里与标签存储的信息相对应;6、如果安检人员通过行李扫描仪检测到危险物品,行李的相片及RFID标签信息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如果没有触发安全警报,行李继续沿着传送带到达分流点;7、系统接着利用标签信息分拣行李;标签第二次读取后,根据乘客的目的地系统将行李送到滑槽之一;在那里,行李被送往飞机跑道,装载到飞机上;8、确认旅客与行李同时登机;第七章、旅客航站楼的运行1.航站楼的功能与活动⏹服务对象1.航空公司2.机场所有者3.零售商4.政府联检机构⏹功能☐处理旅客和行李事宜☐对旅客改变运输方式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为运输方式的改变提供便利和设施⏹布局模式集中式、分散式采用指标:旅客步行距离、到港和离港分离或混合、考虑中转的需求⏹航站楼内的活动☐对旅客的直接服务☐有关航空公司对旅客的服务☐政府机构的活动☐与旅客无直接联系的机场当局的职能☐航空公司运营相关的职能高效进行航站楼设计的三个因素:1.设施的共享程度:设施在何种程度上使不同用户进行共享,节省空间2.性能目标:管理者如何在航站楼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3.运营管理:管理者如何控制旅客流量以平衡各设施负荷二、飞行签派包括哪些内容1、飞行签派系指组织、安排、保障航空公司的飞机的飞行与运行的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航空公司的运行计划,合理地组织飞机的飞行并进行运行管理,争取航班正常,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2、飞行签派包括飞行计划、飞机装载与配平、飞行前机组通报、飞行监控等3、飞行签派工作与飞行管制工作是民航运输飞行中航行保障工作的两个部分;4、航空公司的飞行签派机构是航空公司组织和指挥飞行的中心;三、飞行计划1、飞行计划是指对航空器飞行做出预先安排的文书,飞行管制部门依据飞行计划进行飞行调配,掌握飞行动态,监督飞行活动,保证飞行安全;2、飞行计划分为主飞行计划和备份飞行计划;内容通常包括:飞行员姓名及地址、航空器注册编号、航空器形式及厂牌型号、出发地、目的地、航线空域、高度、飞行日期、起降时间、使用的机场或导航台航路、飞行任务、架次、搭乘人员、可供应航空器燃料的时间、允许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等;需要其他单位协助指挥和保障的飞行,还应增加、航线位置报告点及其代号、地空通信规定等;3、国际飞行计划应当注明航空器注册的国籍、识别标志、无线电呼号、频率范围、预计飞入、飞出国边境点的位置和时间等;☐飞机配载与配平:几种重量的概念最大起飞重量、最大无油重量、最大着陆重量、使用空重不含燃油和有效荷载、最大载量、起飞重量、业载不含空重起飞重量1=最大起飞重量起飞重量2=无油重量+起飞重量起飞重量3=着陆重量+航程重量☐飞行前机组通报:航行通告☐飞行监控航站楼的空间分配候机楼区域划分航站楼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概念与评估方法服务质量评估方法:⏹客观测度⏹服务调查与标准的比较⏹神秘顾客暗访:——了解规定标准的执行情况——对不良服务做处罚和矫正——了解顾客需求——重新设计客户服务⏹主观测度⏹服务质量卡——顾客主动填写⏹顾客调查——人工调查等待区面积=设计流量人/小时空间标准m2/人停留时间小时通道容量每小时=有效宽度标准服务水平60第八章、机场技术服务一、管制的任务与组织任务:1 提供飞机的即时信息和动态;2 确定各架飞机之间的相对位置;3 用管制许可来保证在控制空域内各航班的间隔,从而保证飞行安全;4 从飞机的运动和发出许可的记录来分析空中交通状况,从而对管制的方法和间隔的使用进行改进,使空中交通的流量提高;1、机场管制服务——塔台2、进近管制服务——进近管制室3、区域管制——区域管制中心二、空中交通管制机场管制服务:起落航线机场管制服务包括:1、机场地面交通管制⏹控制在跑道和跑道进近区之外的机场地面上,包括滑行道、机坪上的所有飞机的运动;⏹执行离场流量控制2、机场空中交通管制⏹负责管理跑道上和在机场上空500米高度以下空域内飞行的飞机,负责飞机进入跑道上的运动和按目视飞行规则在机场控制的起落航线上飞行的交通管制;⏹控制飞机之间的放行间隔:给出起飞或着陆的许可和引导在起落航线上飞行的起飞和着陆的飞机;安排飞机的起降顺序,合理的飞机放行间隔,以保证飞行安全;为了保证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按顺序飞行,起降飞机必须按一定的航线飞行;这种航线叫起落航线;三、进近管制服务:标准仪表离场程序、标准终端进场程序、等待航线进近管制:对按仪表飞行规则飞行的飞机的起飞后进入航路和着陆前由航路到机场管制区的管制 ,主要是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防撞告警;间隔控制:1离场控制标准仪表离场程序Standad Instrument Departure-SID——具体规定飞机离场时的航向、高度及转弯的地点、时间,进近管制员只要给出间隔,驾驶员就按照这个程序飞到航路区域;标准终端进场程序STAR2等待航线:指使飞机在一个规定的空域内进行盘旋等待;一个标准的等待航线通常是一个右转的,耗时大约4分钟的跑马场型航线两次180度转弯各耗时1分钟,两个直线部分各占用1分钟;当等待时间很长时,也可能偏离此规则;直线部分也可以耗时2-3分钟,或者当飞机使用进行等待航线时,等待航线也可以用距离取代时间来表示;四、管制方法1、程序管制:标准离场程序基本相同、标准进场程序专门制定2、雷达管制五、空域间隔标准:垂直和水平间隔、飞行高度层划分1、间隔标准定义:在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飞机在纵向、侧向和垂直方向与其他飞机之间所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2、垂直间隔1飞行高度层——为了保证航路上高度量度的统一,使用国际标准大气以毫巴作基准, 按每 100 英尺作为一个高度分层, 称为飞行高度层 Flight Level -FL ,以此来表示在垂直间隔上的飞行高度;3、水平间隔1横向间隔——是指飞机侧方的最低间隔距离,它的大小和使用的导航系统的精确度有关;2纵向间隔——是指使用同一航道和在机场起飞和进近时的间隔规定,与飞机的飞行速度、飞行器通过某一地点的先后相关;⏹时间间隔放行间隔: 10min~2min进场间隔: 10min尾流间隔⏹距离间隔 20海里~10海里4、雷达间隔:可以大幅减少时间间隔,提高机场空域容量第九章、机场安全管理一、机场管理委员会:机场行政管理部门;警察,军队;政府检察机构安检、海关等;航空公司运营机构;机场租赁方;地方行政部门;二、组织体系的构建原则:可行性——体系结构合理;责任性——责任明晰;高效性——运转高效;协调性——各成员间协作与支持;资源——人力、设备;必须尽可能减少对现有常规运营模式的影响,同时保证整个机场运营体系的运行标准;三、空侧安全程序:控制区域:空中交通管制设备;滑行道;起飞着陆和滑行地带;停机坪通道;货运区;控制手段:安全警戒网:人工和设备;门卫位置、照明系统、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安全门、巡逻;四、空侧安全管理:通道和通行控制——严格控制人群、区域、及时更新个人身份证件:身份验证;车辆验证程序:交通工具的识别:通行证;停机坪上飞机的监护;通用航空控制;中转和换乘的旅客、行李、货物、空运货物;飞机隔离停靠区和特别处置区域;五、陆侧安全管理:控制区域:旅客出发休息室、中转旅客休息室、海关区、公共区域:机场航站楼公共区域、停车场;控制手段:区域隔离;旅客检查、分散式、集中式;旅客携带行李的检查;货物、邮件和包裹的安检;特殊人员的安检;要客和外交官的安检;。
航空业的机场运营与航班调度管理
![航空业的机场运营与航班调度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8c42d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b.png)
航空业的机场运营与航班调度管理随着航空业的飞速发展,机场运营和航班调度管理成为确保航空业顺利运转的重要环节。
机场运营管理涉及到机场的日常运营以及机场的设备、人员和资金的合理配置;而航班调度管理则关乎航班的安排、飞机的起降和航班的时刻表安排。
本文将探讨机场运营与航班调度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管理。
一、机场运营管理机场运营管理是指对机场的实际运营进行管理和监控,以确保机场的正常运营。
机场运营管理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调配:机场运营管理需要对机场的资源,如航站楼、滑行道、停机位等进行合理的调配,以满足不同航空公司的需求。
2. 安全管理:机场运营管理需要确保机场的安全,包括但不限于飞机的起降安全、安全检查等。
3. 维护与维修:机场运营管理需要对机场设备进行维护与维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 人员管理:机场运营管理需要合理安排机场的工作人员,以保证机场的正常运行。
二、航班调度管理航班调度管理是指对航班的安排和调度进行管理,以保证航班的正常进行。
航班调度管理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航班计划:航班调度管理需要制定航班计划,确定每个航空公司的航班起降时刻和航班班次。
2. 机位分配:航班调度管理需要合理分配机位,保证每个航班都能有固定的起降机位。
3. 民航与军航协调:航班调度管理需要与军航进行协调,确保民航航班与军航活动的安全相互配合。
4. 航班信息发布:航班调度管理需要实时发布航班信息,包括航班延误、取消等信息,以便旅客及时了解航班动态。
三、机场运营与航班调度管理之间的关系机场运营与航班调度管理密切相关,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推动航空业的发展。
机场运营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机场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为航班调度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航班调度管理则通过合理安排航班的起降时刻和航班班次,为机场运营管理提供了运行数据和需求信息。
只有机场运营和航班调度管理之间的良好协调,才能使航空业实现高效运营和顺畅发展。
机场运营管理类工作内容
![机场运营管理类工作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f9e61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e.png)
机场运营管理类工作内容简介机场运营管理是保障机场顺利运营的重要工作。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航空运输管理、地面运营管理、运营安全管理、航空服务质量管理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机场运营管理的工作内容。
航空运输管理航班计划编制航空运输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航班计划的编制。
这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航空公司的运力、机场的航班槽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航班计划。
航班计划包括航班起降时间、航线选择、航班频次等,要确保航班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航空公司合作协调机场运营管理还包括与航空公司的合作协调工作。
这包括与航空公司进行航班安排的沟通协调,解决可能出现的航班调整、延误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与航空公司合作开展航班、客运资源的市场推广工作,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在机场开展业务,提升机场的航线网络。
地面运营管理航站楼运营管理地面运营管理主要涉及航站楼的日常运营管理。
这包括航站楼的设施设备维护和管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保障航站楼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制定和执行航站楼的安全管理方案,确保航站楼内的安全环境。
停机坪管理停机坪是机场上飞机起降、停放的区域,停机坪管理是地面运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它包括对停机坪的机位进行管理,确保飞机的停放有序。
此外,还需要协调飞机和地面设备之间的动态工作,保障飞机起降的顺利进行。
运营安全管理安全规章制度运营安全管理是机场运营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
包括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安全职责和义务,健全运营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机场的运营安全。
安全检查与监督运营安全管理还包括对机场各个环节的安全检查与监督。
这包括对航空公司、航站楼、停机坪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机场运营的安全。
航空服务质量管理旅客服务管理航空服务质量管理是机场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优质的旅客服务机制,提供便捷的登机、安检等服务,提升旅客的满意度。
同时,还需要处理旅客投诉,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机场的服务水平。
民航机场运营与管理
![民航机场运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9654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2.png)
民航机场运营与管理1. 引言民航机场作为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提供航班起降、旅客和货物运输服务等。
民航机场的运营与管理对于航空旅客的出行、货物的运输以及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民航机场的运营与管理。
2. 民航机场运营2.1 营业计划民航机场的运营需要编制详细的营业计划,包括飞行计划、旅客服务、货物运输、地面设施的维护等内容。
通过制定合理的营业计划,机场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2.2 航班调度航班调度是民航机场运营的重要环节。
机场需要根据航空公司的需求,合理安排航班起降时间和航线,保证航班之间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2.3 保障服务民航机场需要提供旅客和货物运输的保障服务,包括安检、行李管理、机场工作人员配备等。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保障服务,机场可以提升旅客体验和运输效率。
3. 民航机场管理3.1 空域管理民航机场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空域管理,确保航班起降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空域管理包括飞行管制、航空通信、雷达监控等。
3.2 地面设施管理机场的地面设施管理包括跑道、停机坪、航站楼等设施的维护和改进。
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地面设施,可以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3.3 航空安全管理航空安全是民航机场管理的重要部分,包括安检、防火、航空器维护等。
机场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航班和旅客的安全。
3.4 运营监控与评估机场需要建立健全的运营监控和评估体系,对机场的运营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可以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4. 民航机场未来发展趋势4.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民航机场运营与管理也在不断创新。
机场可以利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4.2 环保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民航机场也需要更多地关注环保问题。
机场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减少碳排放、节能减排等,实现可持续发展。
4.3 航空市场的变化随着航空市场的不断发展,民航机场也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
航空机场运营管理提供航空机场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成功经验
![航空机场运营管理提供航空机场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成功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917443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5.png)
航空机场运营管理提供航空机场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成功经验航空机场作为现代航空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担着保障航班正常运行、旅客流动、货物运输等重要任务。
有效的航空机场运营管理是确保机场运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航空机场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成功经验,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航空机场规划设计航空机场运营管理的第一要素是规划设计。
良好的规划设计能够确保机场在运营时能够满足预期的需求,并具备合理的运行布局和组织结构。
首先,机场规划应考虑到机场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包括跑道、停机坪、航站楼等。
其次,规划设计还应考虑到机场运营的可持续性,包括环保因素、节能减排等。
充分的规划设计是确保机场运营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
二、航空机场设备设施良好的设备设施是航空机场运营管理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航空机场作为一个综合性交通节点,需要具备各种支持设施,包括通信设备、导航设备、安全设备等。
这些设备设施的完善与先进性直接关系到航空机场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为了提升旅客体验,航空机场还需要提供舒适的候机设施、购物餐饮设施等,从而提高旅客的整体满意度。
三、航空机场专业团队航空机场运营管理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后勤保障团队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航空机场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包括航空运营管理专家、航空安全专家、航空物流专家等。
这些专业团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运营环境和需求。
四、航空机场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航空机场运营管理的核心。
为了确保航班的安全运行和旅客的安全出行,航空机场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应急预案等。
同时,航空机场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维护机场的安全和秩序,确保飞行人员、旅客和货物的安全。
五、航空机场运营效率航空机场运营管理的成功经验还包括高效的运营方式和流程。
为了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航空机场可以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快速响应。
通用机场如何运营管理
![通用机场如何运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7f0ca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d.png)
通用机场如何运营管理引言通用机场是指不具备国际航空组织定义的公共机场或私人飞机场地的飞机场。
通用机场的运营管理是保证机场正常运行并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通用机场运营管理的几个关键方面。
1. 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一个高效的通用机场运营管理需要一个清晰的组织架构和合适的人员配备。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通用机场组织架构:•总经理:负责整个机场的运营管理,制定运营方针和策略。
•运营部门:包括航空安全、地面服务和维修等子部门。
负责机场日常的运营工作。
•营销部门:负责推广机场服务,并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和飞机租赁公司入驻机场。
•财务部门:负责机场预算和财务管理。
•安保部门:负责机场安全,包括人员和货物的安全检查。
人员配备应根据机场规模和运营需求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机场正常运行。
2. 航空安全管理航空安全是通用机场运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合理的航空安全管理措施能够保证机场及其使用者的安全和保障机场正常运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航空安全管理措施:•安全培训:所有机场员工都应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包括火灾应急救援、飞行安全和紧急情况处理等。
•安全检查:对进出机场的人员、行李和货物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防止携带危险品和违禁品进入机场。
•紧急救援:机场应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机制,包括设立应急队伍和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
3. 地面服务管理地面服务是通用机场提供给航空公司和乘客的关键服务。
良好的地面服务管理能够提高机场的整体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地面服务管理方面:•机坪管理:合理规划机坪使用,确保航班起降的顺利进行。
包括航班停机位的分配和航班引导服务等。
•旅客服务:提供便捷的值机、行李托运和安检服务,以确保旅客的顺利出行。
•货物服务:提供高效的货物运输和仓储服务,确保货物的及时送达。
4. 维修和设备管理通用机场的设施和设备是机场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修和设备管理的良好运作能够保证机场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减少设备故障对机场运营的影响。
民用机场运营与管理重点
![民用机场运营与管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c0a8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4.png)
民用机场运营与管理重点1. 简介民用机场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承担着连接城市和国际的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机场的顺利运营和高效管理,以下是一些民用机场运营与管理的关键要点。
2. 客流量管理民用机场的客流量管理是确保机场正常运营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重点措施:•提前预测和评估客流量:根据历史数据和航班计划,机场管理部门可以预测和评估客流量的高峰期和低谷期。
这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和制定运营计划。
•优化航班时刻表:机场管理部门与航空公司合作,确保航班时刻表的合理性和紧密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客流量集中在某个时间段的情况。
•提供便捷的检查和登机流程:机场应提供高效的安全检查和登机流程,以减少旅客等待并提高整体顾客满意度。
3. 安全管理民用机场必须保证安全管理的严格执行,以确保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安全管理的重点措施:•安全设备和技术:机场应配备先进的安全设备和技术,如行李安检机、安全摄像头等,以识别和防止任何潜在的安全威胁。
•培训和教育:机场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们了解和执行安全程序和标准。
•紧急情况准备:机场应制定并实施紧急情况预案,以应对恶劣天气、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确保旅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 航空通信与导航系统民用机场的航空通信与导航系统是机场运营和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重点措施:•通信系统:机场应配备高效的通信设备,以确保与飞机和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无缝通信。
•导航系统:机场的导航系统应精确并及时提供飞机和机场相关的导航信息。
•障碍物标识与移除:机场应及时标识任何可能对起降飞机造成障碍的物体,并及时移除。
5. 资源管理民用机场的资源管理是确保机场高效运营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重点措施:•人力资源管理:机场应拥有足够的工作人员,以满足机场运营的需求,并确保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福利。
•航空设备和设施管理:机场应合理管理和维护航空设备和设施,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资源调度与优化:机场管理部门应通过合理调度资源,如登机口、行李传送带等,以优化资源利用率和提高效率。
机场运营与管理(2)
![机场运营与管理(2)](https://img.taocdn.com/s3/m/7ecc2f5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0.png)
第三章 机场管理模式及组织结构
一、机场所有权形式
Public(state)ownership with government control Public ownership through an airport authority Mixed public and private ownership Private ownership
(水、电),设备,辅料,维护保养费用,管理 费用,其他运营费用。
2.机场成本的经济特征
机场经营具有规模经济。 大规模的发展项目增加了单位成本。 客流量中国际旅客的比重。
人 均 或 单 位 货 运 量 的 单 位 成 本
机场经营的年旅客人数(百万)或货运量单位
机场长期经营成本曲线
单
SRC1:一座候机楼一条跑道
内员 部工 服满 务意 质度 量
留住 员工
员工 的生 产效 率
外
顾
顾
部
客
客
的
的
的
服
满
忠
务
意
诚
价
度
度
值
营业 额增 长
获利 能力
服务利润链
三、机场停车场和道路
进出道路是机场系统的构成 通路形式 影响因素 停车场的管理 机场地面综合交通发展趋势
四、机场的安全管理及应急消防救援
机场的安全管理
机场应急、消防和救援
17%
38%
30% 15%
其他 出租 餐饮 杂项
航空公司 办公室 行政管理 营运部 行李区 其它用房
公共设施 运行区 候机区 休息室 其他 机场行政部门
HVAC 技工车间 通风道 烟道及地道 楼梯 工作间 变电所
机场运营管理要点
![机场运营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ddf4e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b.png)
机场运营管理1.工业航空2.农业航空3.航空科研和探险活动4.飞行训练5.航空体育运动6.公务航空7. 私人航空民用航空系统主要由四大部份组成1.政府部门2.民航企业3.民航机场4.空中交通管理: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一块地域或者水域,包括区域内的各种建造物和设备装置。
1. 保证飞机安全、及时起飞和降落2. 安排旅客和货物准时、舒适的上下飞机3. 提供方便、快捷的地面交通连接市区1. 按服务对象分可分为军用机场、民用机场、军民合用机场2. 按航线性质分可分为国际航线机场和国内航线机场3. 按机场在民航运输网络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分可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4. 按机场所在城市的性质、地位划分可分为 I 类、 II 类、 III 类机场和 IV 类机场5. 按旅客乘机目的划分可分为始发/终程机场,经停机场和中转机场6. 我国机场的分类(1)大型枢纽机场(2) 中型枢纽机场(3)普通干线机场(4)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总量的 10%以上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总量的 3%-10% 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总量的%-3%从安全角度还须确定备降机场7. 英国机场的分类(1)CategoryA-国际机场(2) CategoryB-国内机场(3) CategoryC-内地机场 (4)CategoryD- 通用航空机场8. 美国机场的分类(1).Commercial Service Primary Airport 主要的商业服务机场(2).Other Commercial(3).Reliever Airport(4).General Aviation Service Airport 其他的商业服务机场第二机场Airport 通用航空机场Code 4F Code 4D A380B767,A300,A310,MD11Code 4E B747,B777,A330,A340Code 4C A320,B737,B727飞行区为飞行活动的区域,主要包括跑道、滑行道和停机坪航站区为飞行区与出入机场的地面交通的交接部航站楼用于办理旅客和行李从地面出入交接面到飞机交接面之间的各项事务。
机场航站楼运营与管理
![机场航站楼运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8d8cc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7.png)
机场航站楼运营与管理简介机场航站楼是机场的核心设施之一,负责接待旅客、提供航班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航站楼的运营与管理是确保机场正常运作的重要环节,包括旅客安全、物流运作、航班安排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机场航站楼运营与管理的一些关键内容。
空间规划与设计机场航站楼的空间规划与设计是建设一个高效、安全和便捷的航站楼的基础。
规划应考虑到旅客流量、飞机运行需求以及航站楼内各个功能区域的布局等。
设计应注重航站楼的舒适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功能区划分航站楼通常包括到达区、出发区、候机区、行李提取处、安全检查区、商业区域等功能区域。
每个功能区域应具备相应的设施和服务,以满足旅客的需求。
设施布局航站楼的设施布局是为了提供便捷的服务流程和减少旅客的等待时间。
例如,将航站楼的转乘通道和出入口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以便旅客能够快速到达目的地。
运营管理机场航站楼的运营管理旨在确保航站楼的安全运行和顺畅的旅行体验。
这涉及到航站楼的日常运作、安全管理、服务质量控制等方面。
航班运营航班运营是航站楼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航站楼需要与航空公司合作,协调航班的到达和出发,确保航班的准时运行。
此外,航站楼还需要提供航班信息展示、候机厅管理等服务。
安全管理航站楼的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它包括旅客安全检查、行李安检、防火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航站楼管理部门必须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旅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服务质量控制为了提供良好的旅行体验,航站楼需要重视服务质量控制。
这包括提供友好的服务人员、提供清晰的标示和指示、提供舒适的候机环境等方面。
通过不断改进服务质量,航站楼可以吸引更多的旅客并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机场航站楼的运营与管理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节能减排、垃圾分类处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航站楼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并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总结机场航站楼的运营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如何提高机场运营管理能力
![如何提高机场运营管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4ed07c5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8.png)
如何提高机场运营管理能力1. 强化机场安全管理机场安全是机场运营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为了提高机场运营管理能力,需要加强机场安全管理。
下面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培训机场工作人员,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
•建立安全检查机制:加强对飞机、人员、物品的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无漏洞。
•强化安全意识:提醒机场工作人员关注安全,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2. 优化机场客流管理机场客流是机场运营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是一些建议来优化机场客流管理:•改善机场布局:根据客流数据和需求,合理规划机场内各个区域的位置和大小,以方便旅客流动。
•提供便捷的服务:为旅客提供自助 check-in、自助安检、自助行李托运等服务,缩短客流处理时间。
•加强预警和疏导:利用技术手段,及时预警客流高峰和拥堵情况,做好客流疏导工作。
•引入智能化管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分析客流数据,为机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3. 提升机场服务品质机场服务品质直接关系到旅客体验和机场形象。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提升机场服务品质:•培训机场员工:加强机场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设施设备:更换老旧设备,提升服务效率,提供更好的旅客设施。
•引入新技术:引入自动化设备、无人机、机器人等新技术,提供便利的服务。
•加强与航空公司的合作:与航空公司合作,共同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一站式服务。
4. 加强航班调度管理航班调度是机场运营管理的关键环节。
下面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加强与航空公司的协调:与航空公司密切合作,及时了解航班动态和需求,做好航班调度工作。
•制定科学的调度计划:根据航班需求和机场资源,制定合理的航班调度计划,提高整体效率。
•加强协同与沟通:加强机场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与沟通,确保航班调度顺利进行。
5. 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在机场运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建议来制定应急预案:•成立应急管理团队:机场应当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团队,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协调应急工作。
机场运营和安全管理
![机场运营和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2f9fe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9.png)
机场运营和安全管理一、机场运营管理机场作为交通枢纽,其运营管理的任务是确保航班运行的顺畅、旅客出行的便利以及空港服务的高效。
首先是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机场必须保证跑道、停机位、航站楼等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其次是地勤服务的组织。
机场工作人员需要为旅客提供行李托运、值机、安检等服务。
并且在出现天气恶劣、航班延误、取消等情况时,机场应当能够做好协调工作,对旅客进行妥善照顾。
机场还需要与航空公司合作,共同管控航班安排。
机场应当有完善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能够随时调度航班。
与此同时,机场要针对旅客需求量、航班量等因素制定科学的调度计划。
另外,机场也可以通过市场营销手段,增加航班路线,扩大航空公司和旅客的选择范围,提高机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二、机场安全管理机场安全管理对于机场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和航班安全非常重要。
机场应当制订完善的安全策略和规章制度,并确保员工和旅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机场还应当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机场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检查机场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包括行李、货物、乘客、设备等多个方面。
检查过程中应当保证操作规范和检查标准的实施,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
2、应急处置机场应当设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
当出现恶劣天气、技术故障、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时,机场能够及时组织和调度资源,抓住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安全管理机场应当坚持安全管理的理念,强化领导责任制和安全监管体系。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机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4、防范恐怖袭击机场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恐怖分子可能借机制造极端暴力事件。
因此机场安全管理应当重点加强防范恐怖袭击,加强围界和安检等工作,保障远离恐怖,确保安全。
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d0a667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a.png)
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其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机场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航空运输的顺畅,制定科学合理、严格有效的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是必不可少的。
一、机场设施设备管理1、跑道与滑行道跑道和滑行道是飞机起降和滑行的关键区域,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
定期检查跑道和滑行道的平整度、强度和摩擦力,及时修复破损和缺陷。
确保跑道和滑行道的标识清晰、准确,助航灯光系统正常工作,为飞行员提供可靠的引导。
2、航站楼航站楼是旅客候机和登机的场所,要保障其结构安全、消防设施完备、通风和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加强对电梯、自动扶梯、行李传送带等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旅客的出行便捷和安全。
3、停机坪停机坪的地面要坚固平整,能够承受飞机的重量和起降冲击。
停机位的标识要清晰明确,保障飞机停放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和加油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二、人员管理1、飞行员与机组人员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训练,严格遵守飞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在飞行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天气状况、机场运行情况和飞机性能等。
飞行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警觉和责任心,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2、地勤人员地勤人员包括机务维修人员、行李装卸人员、安检人员、值机人员等,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机场的运行安全。
地勤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工作流程和安全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3、管理人员机场管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计划和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三、航班运行管理1、航班计划与调度合理安排航班计划,避免航班过于密集或冲突。
根据天气、机场容量和飞机状况等因素,及时调整航班调度,确保航班的正常运行。
2、飞行程序与标准严格遵守飞行程序和标准,包括起飞、降落、进近、离场等。
飞行员要按照规定的航线和高度飞行,保持与空中交通管制的良好沟通。
飞机场运营与安全管理制度
![飞机场运营与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57e0f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5.png)
飞机场运营与安全管理制度飞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对于保障航空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飞机场运营管理、飞机场安全管理、飞机场应急管理等方面,探讨飞机场运营与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具体内容。
一、飞机场运营管理飞机场运营管理涉及到航站楼运行、航空公司合作、机场设备维护等多个方面。
飞机场应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确保航班的准时起降、旅客的顺利出行。
1. 航站楼运行航站楼作为旅客进出飞机场的重要枢纽,需制定详细的运行管理制度。
这包括旅客登机手续办理、行李托运、安检、候机室管理等环节的规范和流程。
通过规范航站楼运行,可以提高旅客的出行效率和体验。
2. 航空公司合作飞机场与航空公司之间需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航班的正常运行。
飞机场应制定合适的航空公司服务协议,明确航空公司的权责,提供必要的地面服务,如旅客引导、行李搬运等。
同时,飞机场与航空公司亦应就运行计划、航线安排等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
3. 机场设备维护飞机场的设备维护也是保障运营的重要环节。
机场运营方需建立设备维护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修。
定期的设备巡检与维护计划,以及完善的故障报修程序,都是提高设备可靠性和保障航班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二、飞机场安全管理飞机场安全管理是保障飞机场运营安全的重要保证。
飞机场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1. 安全检查与监控飞机场应设立专业的安全检查与监控机构,负责对航站楼、跑道、停机坪等重要区域进行安全检查。
严格执行安检制度,防止携带违禁品的旅客和物品登机。
此外,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与运行,可以通过监控设备对飞机场进行全天候的监控,为安全事件的应对和调查提供重要线索。
2. 火警与紧急救援飞机场的火警与紧急救援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故的重要环节。
应建立完善的火警预防与扑救制度,并配备相应的灭火设备和救援人员。
同时,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机场运营与管理
![机场运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97c6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6.png)
机场运营与管理一、引言机场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航空客货运输、航空安全、航空通信、航空气象等多项任务。
机场的运营与管理对于保障航空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场运营与管理的标准格式。
二、机场规划与建设1. 机场规划1.1 定位规划:根据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确定机场的定位。
1.2 规模规划:根据航班需求、旅客流量预测等进行机场规模的规划。
1.3 布局规划:确定机场跑道、停机坪、航站楼等设施的布局。
2. 机场建设2.1 土地征用:依法征用土地,确保机场建设的用地需求。
2.2 建筑设计:根据机场规划确定机场建筑的设计方案。
2.3 设备采购:采购机场所需的航空设备、安检设备、通信设备等。
2.4 建设监理:监督机场建设的合规性和质量。
三、机场运营1. 航班运营1.1 航班计划:根据航空公司的需求和航班时刻表制定航班计划。
1.2 航班调度:根据航班计划进行航班的调度,确保航班的正常运行。
1.3 航班监控:实时监控航班的起降情况和航班延误情况。
2. 客运服务2.1 候机楼管理:确保候机楼内的秩序和服务质量,提供舒适的候机环境。
2.2 行李管理:确保旅客行李的安全运输和及时取送。
2.3 客户服务:提供旅客咨询、投诉处理等服务,满足旅客需求。
3. 货运服务3.1 货运计划:根据货物需求和航班时刻表制定货运计划。
3.2 货物管理: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和准时交付。
3.3 货运监控:实时监控货运航班的运行情况和货物的运输状态。
四、机场管理1. 安全管理1.1 安全检查:对旅客、行李和货物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航空安全。
1.2 突发事件应对:制定应急预案,应对恶劣天气、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
1.3 安全培训:对机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资源管理2.1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考核机场工作人员,确保人员配备和素质。
2.2 财务管理:编制机场预算,进行资金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场运营与管理要
点
1
2020年4月19日
一、航空运输系统的构成
1. 飞机
2. 机场
3. 航路(airway 和航线(route
⏹航路——由国家统一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空中通道。
具有较完善的通信、导航设备,维护空中交通秩序和飞行安全
⏹航线——飞机飞行的路线称为空中交通线, 简称航线。
飞机的航线不但确定了飞机飞行具体方向、起讫点和经停点, 而且还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的需要,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
4.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商务运行、机务维修、航材供应、油料供应、地面保障系统等。
二、机场系统的构成
(基本概念:空侧、路侧、航站楼空域、陆域
机场系统包括空域和地域两部分。
航站区空域:供进出机场的飞机起飞和降落。
地域:由飞行区、航站区和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三部分组成。
2
2020年4月19日
三、机场系统的作用
作用——与机场类型密切相关:
1. 旅客和货物管理——办票、行李、上下飞机等
2. 航空保障——为飞机起飞和降落提供技术、安全保障。
如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气象、保安及消防等服务;
3. 为航空公司提供商务服务保障——如客货运地面服务、飞机加油、机务维修等;
3
2020年4月19日
4. 提供其它附属商业服务,如特许经营、租赁公司、餐馆及停车场服务等。
5. 政府的有关职能——动植物检疫、海关、移民、卫生检疫等。
6. 机场的经济作用——空港是交通联系的枢纽, 对投资的吸引力,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房地产增值
四、机场运营管理的内容
目标:
安全、有序、高效、低污染,航空安全、服务质量、航班正点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运营管理涉及的几个方面
1. 空侧运行—— 1. 机场道面(机场道面情况、标线
2. 通信与导航设备
3. 目视助航设施
4. 地面活动
5. 机场检查与维护
4
2020年4月19日
2. 陆侧运行
3. 航站楼的运营—— 1. 航站楼的功能与活动
2. 航站楼的空间分配
3. 航站楼设施(行李系统、旅客信息系统
4. 候机楼的服务质量
4. 其它管理,包括:机场停车场和道路,机场的安全管理及应急消防救援, 货运管理,技术服务,环境保护
五、机场的作用
保证飞机安全、及时起飞和降落;安排旅客和货物准时、舒适地上下飞机; 提供方便和迅速的地面交通连接市区。
六、基本概念
航路——由国家统一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空中通道。
具有较完善的通信、导航设备,维护空中交通秩序和飞行安全。
航线——飞机飞行的路线称为空中交通线,简称航线。
飞机的航线不但确定了飞机飞行具体方向、起讫点和经停点, 而且还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的需要, 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
5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