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03
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
学习是就业的准备,你是否已经确 定了以后就业的方向?
请根据所学专业,谈一谈自己知道 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然 后以你所认识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本专业毕业生为首选)为调查对象, 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针对就业情况展开 调查。
1、活动目的 (1)掌握调查报告的写法,实践中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 (2)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合自身情况
四、阅读训练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参考答案: 文章主要从“人只有一次活着的机会”“对自己 人生负责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源头”和“对自己的人生 负责是明确自己责任的前提”等方面来展开论述的。
四、阅读训练
3.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各举一 例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本段主要运用了引证法,如直接引用歌德的语录
三、内容解析
4、从三个层面归纳(理想信念、环境需求、工作态度)
理想信念: 富有自信、探求真理、献身科学、淡泊名利、淡泊名利
环境需求: 保持宁静、生活俭朴、追求自由
工作态度: 全力以赴、执著勤奋、集中目标、克制自己、坚韧不拔、
沉醉其中
四、知识拓展
名人名言赏析
愿我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 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处,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 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景泰蓝的制作》既是一篇说明文,又是一篇美文,给人以知 识的同时又使人获得美的感受。叶圣陶先生在文中详细地说明 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方法,介绍了景泰蓝制作中手工操作特 点,赞扬了手工艺工人的精湛技艺、劳动和智慧,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以流畅、浅显的文笔阐述了周 国平先生对于人生感悟,对于生命历程中选择和责任 的看法。启发我们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明确自己 想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才能自由地选择 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高中语文职业模块试卷(三)
语文职业模块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菽(shū)粟濡(rú)养蹙(cù)眉归咎(jiù)B.濒(bīn)临遏(è)制宽绰(chuó)寰(huán)宇C. 战栗(lì)琴弦(xián)混淆(xiáo)瞥(piē)见D.啮(niè)噬编辑(jí)完美无疵(cī) 伫 (zhù) 立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云云众生飓风蜿蜒跋涉B.一筹莫展编缉暴躁闲暇C.峤楚淬练殒身积淀D.蹑手蹑脚锡镴峥嵘俯瞰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
B.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中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特的风格。
C.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
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等都难以办成。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不要以为只有葡萄、苹果才能称其为佳果,还有荔枝、桃子、石榴、芒果等许许多多的水果呢。
B.有钱的人开着上亿的跑车在街上狂飙,穷人为了获得几斤米却去卖血。
这是讽刺还是批评,不论是什么,那些“富人”是否该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C.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D.中国20岁的女作家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吉布斯表示(该刊资深编辑),这只是体现了当选人物的新闻性,并不一定是一种荣耀。
5、以下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恰当,并确实增强了表达效果的一项是()A.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
《语文 职业模块》工科类 第三单元 短文两篇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查找工具书自行解决字词,把握文章的情节脉络,自主走进文本语言,领悟蕴含的人生哲理。
2、过程与方法:研讨交流,学会筛选重要的文本信息,把握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理解故事揭示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生的价值,懂得应该以认真、执著的态度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
教学重点:找出并品味关键句子,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教学难点: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认真、执著”的精神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机遇”为话题,课堂前以学生演讲、讨论或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学生对机遇产生兴趣,从而导入课题。
人生充满机遇,然而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只是有些人抓住了,有些人抓不住;有些人发现了,有些人却茫然不知;有些人在不断创造机会,而有些人则在苦等机会。
(出示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让学生简要说说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根据学生情况,教师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参考)(1)列车上偶然相遇的双方是谁?他们的身份是什么?明确:西蒙•阿历克斯•哈利和一位名叫博西的神秘先生。
父亲是列车上的临时服务员,“神秘先生”是乘客。
(2)父亲为什么会去应聘列车的临时服务员?明确:父亲是黑奴的儿子,地位卑微,家境不好,无力继续负担学业,为了攒够回农场的路费,才无奈去应聘。
(3)父亲的这次“偶遇”给他带来了什么?明确:在列车上“偶遇”的博西先生为他捐赠了500美元,能解决他整个一学年的伙食费、学费以及书费。
(4)为什么无论何时兄弟姐妹相聚在一起,总免不了谈论起“父亲”和“那位神秘的先生”?明确:正是博西先生的帮助,使父亲能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成就了事业,是博西先生改变了他们一家的发展轨迹。
2、以小组为单位梳理文章脉络(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然后选出代表全班交流)(见多媒体课件)(本环节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提纲的方法,在课堂时间较紧的情况下也可放到课前的预习上,对于部分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不要求做此环节,只需知道课文的大概情节即可)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兄弟姐妹相聚在一起时,总要谈论的话题──父亲以及父亲偶然相遇的那位先生。
16高职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第三次月考试卷
永安职专2017-2018学年上期16级高职班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第三次月考考试卷(90分钟满分100 闭卷)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座号______成绩______一、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10分,每空一分)颓壁残垣.()庇.护()蹑.手蹑脚()忐忑..不安()()猝.不及防()讪.笑()孜.孜以求()亵渎..()()二、选择题(22分,1-8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A、浅薄搀扶神密莫测和睦相处B、惦记肃穆毕恭毕敬刨根问底C、波澜枯萎饥寒交破苦思悯想D、跋涉治愈跌跌撞撞慌无人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漂亮的女孩子老是喜欢顾影自怜....地照镜子。
B、幸福的家庭应该是大人和孩子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C、山坡上绿茸茸的青草蓊蓊郁郁....。
D、她和男A角的搭档真是天衣无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地往下飘,往下飘。
(2)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3)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A、悠悠傲然启示B、慢慢傲然启事C、悠悠毅然启示D、慢慢毅然启事4、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有错误的一句是()A、是什么引起了这骚动呢?不是惊涛骇浪,更不是台风。
使得汉堡港改变节奏的,是一条船。
就是中国远洋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远洋货轮汉川号。
(反问)B、风撞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
(拟人)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对偶)D、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限致。
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大漠,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排比)5、下列句子中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A.老大爷,您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B.请您来做报告,想必您会感到荣幸。
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
一、作者介绍
梁衡(1946— ),山西霍州人,新 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 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他的主要作品有科 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 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等,学 术论文集《为文之道》《梁衡理科文集》 《继承与超越》等,新闻三部曲(《没有 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 原理的思考》)。
三、内容解析
1、词句摘抄
鞭策
cè
盛名 shèng
报酬 chóu
奢望 shē
蹂躏 róu lìn
呵责
hē
懊恼 猝然长逝 获益匪浅 坚韧不拔 问心无愧
ào cù fěi rèn kuì
三、内容解析
2、“信念”是什么意思?
“信念” 一词意思是: 坚信正确而不肯改变的观念
与“信念” 一词意思相当的词语有: 信仰、信条、理想、志向、处事原则……
《跨越百年的美丽》则是梁衡先生为纪念居里夫人发 现镭一百周年而作,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居里 夫人的人格之美。
一、作者介绍
周国平(1945— ),当代著名哲 学家、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 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与形 而上学》等,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安 静》等,纪实作品《岁月与性情——我的 心灵自传》《偶尔远行》等,随感集《人 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等,译有《尼采 美学文选》《偶像的黄昏》等。
四、阅读训练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参考答案: 文章主要从“人只有一次活着的机会”“对自己 人生负责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源头”和“对自己的人生 负责是明确自己责任的前提”等方面来展开论述的。
四、阅读训练
3.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各举一 例加以说明。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第3课《人格是最高的学位》word教案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教案教学目标:一、感受世纪老人独具的人格魅力,体会“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深远含义,引发学生对“立业与做人”的深层次思考。
二、学习本文小中见大,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寓于几个平凡人物故事之中的结构特色。
三、学习本文文情并茂,叙议结合,营造和谐、轻松的演讲氛围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小中见大,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寓于几个平凡人物故事之中的结构特色。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
2、分析文章结构。
3、本文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分析文章结构及写作特点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白岩松(1968——),内蒙古海拉尔人。
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9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93年2月调至中央电视台,是《东方时空》主创人员之一。
自《东方时空》1993年5月开播至今一直任“东方之子”栏目主持人,迄今已采访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新闻人物数百人,平均4.9天就有一集白岩松与名人的访谈在《东方时空》播出,数量居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所有主持人之首。
二、分析结构与内容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开场白。
以本世纪最伟大的提琴家卡萨尔斯告诫前来讨教的年轻人的故事为开场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其中“优秀而大写的人”又将“人格是最高的学位”这一演讲主旨寓于其中。
第二部分(第4~12段),用两个事例来印证卡萨尔斯的告诫,自然点题,提示主旨。
第4~6段,讲述北大教授季羡林不顾自己尊贵的身份和地位,替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新学子照看行李包的故事,水到渠成,自然点题,并揭示全文主旨:“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第7~12段,用已接近自己人生终点的世纪老人冰心仍关心年老病人状况的感人事例,以及作者的议论再一次印证了“优秀而大写的人”的平凡而伟大。
为“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又添加了一个注脚。
第三部分(第13~16段),再述北大新故事,赞叹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正被跨世纪青年学子作为一种传统向后延续。
2023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三
山西教育2023/1◇王彩霞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脚·踝(hu ái )·龟裂(j ūn )·荸荠(b ó)汗流·浃背(ji ā)B.瘦·削(xi āo )·胳肢(g ē)·戕害(qi āng )叱·咤风云(ch à)C.·殷红(y ān )·角色(ji ǎo )·纤巧(xi ān )忧心忡·忡(zh ǒng )D.鞭·笞(ch ī)呜·咽(y è)匀·调(ti áo )不落·窠臼(k ē)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神驰千里剥啄有声既往不咎仗义执言B.众口烁金玲珑剔透心悦诚服婷婷玉立C.凭心而论浮想联翩豁然贯通历经苍桑D.睚眦必报富丽堂皇诬天渺小游目聘怀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种方正因为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所以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B.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
C.他的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D.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4.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丝绸之路打破了族与族、国与国的界限,将人类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串联在一起。
B.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
C.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D.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教案全册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教案全册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与语文素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高自我认知和职业选择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语文素养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
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基本技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职业生涯规划和语文素养的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表达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语文素养练习的完成质量。
第二章:科技文章阅读与写作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2.2 教学内容科技文章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阅读科技文章的技巧和方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技文章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阅读法:让学生阅读科技文章,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4 教学评估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在阅读科技文章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工程图纸阅读与写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工程图纸的能力,提高技术素养。
3.2 教学内容工程图纸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工程图纸的写作方法和规范要求。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工程图纸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阅读法:让学生阅读工程图纸,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4 教学评估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在阅读工程图纸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四章:求职应聘信与自我介绍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的能力,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4.2 教学内容求职应聘信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求。
自我介绍的技巧和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求职应聘信和自我介绍的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4.4 教学评估自我介绍的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五章:职场沟通与协作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职场问题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语文版】语文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通用)第3课《山永远在》word教案
第一课时一、导入在人的全部生命途程中,除先知先觉的大智慧者外,都类似这些盲人在安第斯山的登攀,目标虽然明确,是那天穹里晶莹剔透的积雪笼罩着的最高峰,像琼楼玉宇一样,茫茫然,杳杳然,吸引着你的目光。
但是,一步一步走到那里的途程,是平坦,还是崎岖;是幸运,还是灾难;是障碍重重,还是一路顺风;是迷失方向,还是峰回路转。
所有这些突如其来、措手不及、随时发生、无法预防的事故、变化,都有很大的不可知性。
因为,这个世界上能够完全把握自己未来的强者,几乎是不存在的。
所以,仅仅有“山永远在”这样的信念,是远远不够的。
人,需要远大的目标,宏伟的理想。
古人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所以,燕雀只能在后院的草堆里,蹦蹦跳跳,叽叽喳喳,觅食一些籽粒。
而鸿鹄,朝发苍梧,夕达北海,振长翮,一鸣而天下闻。
有大志向,立大雄心,如果不能伴之以脚踏实地的决心,小处做起的耐性,水滴石穿的韧劲和沉着冷静的精神,山,当然永远在,那也恐怕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了。
于是,想起了苏轼《东坡志林》里的一段《儋耳夜书》:已卯上元,余在儋耳。
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辰,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归舍已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东坡先生的悟道,倒也给我们一个启发。
老是抱着一个宏伟的志愿,要到远处去钓一条大鱼而未必得,真还不如把眼皮子底下可以做到的事、做好的事,从纸上的计划,落实到具体的哪怕是最初步的行动上。
先切实可行地做起来,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抑或只是钓到一条小尾巴鱼,而不空钓,也比想抱一个金娃娃的奢望,而得不着,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要有实效得多。
如果委内瑞拉的盲人们就抱着“山永远在”的期望,坐在那里干等,而不行动,我想,他们与安第斯山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二、分析课文1.作者说“山永远在‘!这句话很重要”,请结合文意,理解“山永远在”的含义。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第3课《人格是最高的学位》ppt课件1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思考
• 冰心是女性,在采访时,作者为何称她为“先生”? • 不论性别,只要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辈都可称为“先生”。
博爱 • 这个故事如何体现冰心老人的
?
冰心老人即使在病危时仍关心病人的状况。
如何理解第4段“她这一生却 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 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 的文章”?
作者为什么说,冰心在离 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 的背影”?
分析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本文主要使用以下几种论证 方法:
(1)举例论证,文中列举了四个典型事例。 (2)引用论证,文中引用了卡萨尔斯的名言。 (3)比喻论证,用北大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比喻季老的
人格魅力已深深地印在学子心中。
结尾部分
•
如何理解第8段的一句话,“听多了这样的故事,便常常觉
走进作者——白岩松
• 1968年出生,蒙古族,是中央电视 台的著名主持人。他的主持风格: 质朴、机智、深刻、活泼。他正直 而热情的人文情怀深受观众的青睐。
• 在2004年,他以《人格是最高的学 位》荣获“演讲与口才杯”全国新 闻界“做人与做文”演讲比赛的特 等奖。最近,荣获2008年金鹰奖 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题解
• 学位,是衡量人们学识的重要标尺,有学士、硕士、 博士等。 • 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人格通常包括乐 观、积极、自信、宽容、诚信、善良等等。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第3课《人格是最高的学位》ppt课件3
(三)爱别人的能力。(四)适当地依靠他人。
(五)发怒要能自控。
(六)有长远的打算,会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的利益, 即使眼前的利益很有吸引力。
(七)善于休息:心里坦然,尽情放松,精力充沛。
(八)对亲人和朋友钟爱和宽容。
(九)对他人的宽容和谅解,宽容对性别不同的人,包括种 族、国籍以及文化背景方面与自己不同的人。
•
从马加爵到药家鑫,让人深刻反 思我们教育缺少了什么?只有优 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 是个寂寞的人,寂寞的人不幸福! 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 情绪,是个危险的人;危险的人 漠视生命!只有超人的能力,却 不了解自己,是个迷茫的人。迷 茫的人不成功!
健康人格结构标准
(一)现实态度:会面对现实,不管现实对他来说是否令其 愉快。
(十)不断地学习和培养情趣。
傅聪
“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 再其次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
钢琴家。”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 • 《东方时空》 • 《焦点访谈》 • 《中国之路》
• “中国播音与主持”大奖特等奖 • “中国金话筒奖” •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 持人白岩松参加“演讲与口才杯”全国新闻界
• 马加爵,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
•“复旦投毒案”发生于2013 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 学院枫林校区研究生黄洋被 投毒致死,犯罪嫌疑人为被 害人室友林森浩。2015年12 月11日,林森浩被执行死刑。
林森浩表示:在2013年3月29日自己与同学一 起做实验,想起了上次实验中留下来的药品。 正好当天在宿舍,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说到 愚人节快到了,想做个节目整人。林森浩当 时看黄洋笑得很得意,又想起曾听说其他学 校也有过用毒来整人的事,就在心里暗想先 投毒“整”黄洋,而投毒是为了给受害人开 个愚人节玩笑,让他难受些。然而根据警方 通报,林某杀人是因与黄洋琐事引起不和, 投毒舍友。
16高职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第三次月考试卷
永安职专2017-2018学年上期16级高职班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第三次月考考试卷(90分钟满分100 闭卷)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座号______成绩______一、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10分,每空一分)颓壁残垣.()庇.护()蹑.手蹑脚()忐忑..不安()()猝.不及防()讪.笑()孜.孜以求()亵渎..()()二、选择题(22分,1-8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A、浅薄搀扶神密莫测和睦相处B、惦记肃穆毕恭毕敬刨根问底C、波澜枯萎饥寒交破苦思悯想D、跋涉治愈跌跌撞撞慌无人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漂亮的女孩子老是喜欢顾影自怜....地照镜子。
B、幸福的家庭应该是大人和孩子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C、山坡上绿茸茸的青草蓊蓊郁郁....。
D、她和男A角的搭档真是天衣无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地往下飘,往下飘。
(2)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3)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A、悠悠傲然启示B、慢慢傲然启事C、悠悠毅然启示D、慢慢毅然启事4、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有错误的一句是()A、是什么引起了这骚动呢?不是惊涛骇浪,更不是台风。
使得汉堡港改变节奏的,是一条船。
就是中国远洋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远洋货轮汉川号。
(反问)B、风撞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
(拟人)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对偶)D、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限致。
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大漠,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排比)5、下列句子中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A.老大爷,您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B.请您来做报告,想必您会感到荣幸。
语文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通用)第3课《山永远在》ppt课件1
作者介绍
李国文:原籍江苏省盐城市,1930 年生于上海,1949年毕业于南京戏 剧专科学校,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 事。1980年发表《月食》获当年全 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冬天 里的春天》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现为 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随笔散文集 《骂人的艺术》《楼外谈红》、《唐 朝的天空》。
1 解析题目“山永远在”?
文章以“山”比喻人生的目标,以 “攀登” 比喻脚踏实地的行动, 层层推进地阐明了人生需要远大目 标、宏伟理想,更需要脚踏实地的 道理
2 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4):由盲人登山队的故 事引出文章的题目——“山永远在”。
第二部分(5—6):对于未来,有 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对比论证: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 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也称比较法。
★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 明的一种论证方法。
请判断下列文字运用的是什么 论证方法?
1 “先切实可行地做起来,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抑或只是钓到一条小尾 巴鱼,而不空钓,也比想抱着一个 金娃娃的奢望,而得不着,最后竹 篮打水一场空,要有实效得多。”
复习提问:
1 简要介绍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 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 思想的创始人。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 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被后 世尊称为至圣、万世师表。曾修《诗》、 《书》、定《礼》、《乐》,序《周易》, 作《春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登过山么,登山有无限 的乐趣,杜甫说过“登东山而 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现 在民间有很多登山队,但大家 有听说过盲人登山队么,今天 我们来学习《山永远在》。
课件制作人:张微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教案全册
7.“我”是朋友不可填补的感情空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与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从“社会人”的角度,谈生命的承载和责任感,强调我不可替代,我很重要)
8.“我”是自己事业的主宰。(刘翔夺冠)
(从“个人价值”角度,珍视自己,热爱生活,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强调我很重要)
我们要记住,我不是被遗忘的小草,我是一方独特的风景,因为我真的很重要。
课后总结
本文的主题是表达对生命的珍惜,对自我的尊重,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文章思路清晰,学生容易理清。本文语言的优美需要在反复的研读中用心体会。
第二课 我为什么而活着
课题
第二课我为什么而活着
授课日期
2013年9月9日
授课顺序
2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中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归纳文章中心,领略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为什么而活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讨“我为什么而活着”,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1.明确文章起笔新颖,一直以来,我们的价值观念都在强调他人的重要,否定自我;重视自我,肯定自我是受批判的观点,文章从反面立意,独特有意义。
2.与后面的“我很重要”形成对比,欲扬先抑,突出重点。
五、堂清检测
(一)字音字形
简明扼要(è)、菽粟(shū)(sù)、混淆(xiáo)、琴弦(xián)、翱翔(áo)、寰宇(huán)、蹙(cù)
(二)成语
简明扼要: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反义词:长篇累椟、长篇大论。
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修订版)
者简介
马永飞,男,教师,工作于江苏省南京市职业教育教研室。
谢谢观看
《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修订版)》由6个单元组成,分别为自知与自强、责任与义务、人生与创造等, 每个单元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3个部分组成,每个单元的课文分为必读、选读和自读三 类。
成书过程
修订过程
出版工作
《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修订版)》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是 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2014年6月30日,《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修订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修订版)》由6个单元组成,分别为自知与自强、责任与义务、人生与创造、职 业与理想、敬业与乐业、科技与人文,每个单元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3个部分组成,每 个单元的课文分为必读、选读和自读三类。
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修订版)
201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教材特色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6 作者简介
《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修订版)》是由马永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 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修订版)》配有Abook数字课程,该课程包括电子教案、演示文稿、朗读动画、 作业资料等资源。
教材特色
《语文 职业模块》工科类 第三单元 短文两篇 为你配副好眼镜
《为你配副好眼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查找工具书自行解决字词,把握文章的情节脉络,自主走进文本语言,领悟蕴含的人生哲理。
2、过程与方法:研讨交流,学会筛选重要的文本信息,把握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理解故事揭示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重视顾客的利益,时刻不忘国家形象教学重点:找出并品味关键句子,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教学难点:国家的利益至上的精神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松下幸之助(1894—1989),是日本著名跨国公司“松下电器”的创始人,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他首创了“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二、解决生字生词札幌..fáng ài大阪.bǎn ..zháhuǎng谢函.hán应邀.yāo着.实zhuó妨碍翌.日yì宛.如wǎn敏.捷mǐn jié穿梭.suō钦.佩qīn 馈.赠kuì着.想zhuó摒.除铜臭.bìng xiù三、分析课文(一)文章主要内容是“配眼镜”,关于配眼镜,作者主要抓住哪些情节来描述的呢?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归纳,小组代表发言,老师总结归纳:1、接到眼镜商人写来的信,要求为“我”配眼镜。
2、眼镜商人终于找到“我”并坚持为“我”配眼镜。
3、参观现代化的眼镜店,感触颇深。
(二)从文章的各个情节,可以看出这个眼镜店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店的特色?◆接到眼镜商人写来的信,要求为“我”配眼镜。
看杂志,致信函——善于发现热情周到◆眼镜商人终于找到“我”并坚持为“我”配眼镜。
真诚拜访,上门服务——敬业精神◆参观现代化的眼镜店,感触颇深。
设备精良,员工敬业——将工作视作责任和使命(三)阅读课文,讨论问题:1、说说“这位商人的坚定信念”与“一般人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一般人的想法”指什么?——满脑子都是生意经“这位商人的坚定信念”指什么?——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重视顾客的利益,时刻不忘国家形象2、“这的确是间不同反响的眼镜行”,你认为这件眼镜行的“不同凡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师生共同归纳:地处繁华商业街;规模宏大;设备精良先进;员工工作积极,热情周到;为顾客切身利益着想;不忘维护国家利益四、深入探究,拓展知识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成功的商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什么?开拓视野,摒除铜臭,以诚待人,努力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研读
文章写的是三峡的观感,为何题目叫“过万重山”?
“过万重山”,本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轻舟已过 万重山”文章不用“三峡”而取“万重山”之意,目的 是突出三峡山势险峻,万山重重的特点,为下文隐喻经 历千难万险设下伏笔“漫想”表明这是自己游三峡的畅 想,托物而言他,表达作者穿行三峡过万重山的时候, 他想到当年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向四个现代化进 军的征途,有如三峡一般艰险,时代需要无数开天辟地、 开拓前进的“第一个”“第一个”,就是历史的首创者 作者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四化建设中 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七、沁园春·长沙
课文导入
青春,是人类生命的激情澎湃的赞歌。作为十六七岁的青年的你们,走在人 生的路途中,应该珍爱生命,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成长。青春孕育着所有 的希望。来吧,让我们向青春喝彩和呐喊!
正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为了青春的梦想,带着希望,在人生路途上大步向前,给自 己的人生增添艳丽的色彩!
八、过万重山漫想
为什么作者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 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作者在事业上有首创者甘苦的体验,面对三峡,他能想像到第一个穿过三峡 的人曾经感到开拓通道的胜利喜悦。至于今日畅游三峡的喜悦又是第一个穿过三峡 的人未曾感到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正是他给后人创造的幸福。因为我们今天所从事 的伟业,毕竟是古人说无法想象的。毛泽东还想象着“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何况几千年的人们。这样写,既显示了今人与古人的 相通,又显示了今人对古人的超越,既显示了继承,又显示了发展。
挥斥方遒:正强劲有力。
指点江山:评论天下大事。
七、沁园春·长沙
整体感知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描绘湘江风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 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写了眼前 的景物和心中的感慨,下阕“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追忆往 事,表现了青年学子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全词一扫旧诗词里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以极富表现力的 语言描写了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抒发了作者开创未来新天地的豪情壮志。
七、沁园春·长沙
深入研读
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可以根据内容给各幅画加个小标题吗? 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
图。 在“湘江秋景”图中,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呢?
金企鹅文化发展中心
第三单元
目
录
壹 沁园春.长沙 贰 过万重山漫想
叁 《宽容》序言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 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 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书法家。
语句分析
文章中的“看”与“恰”分别气总起的作用,“看” 领起上阕的橘子洲头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 景”图,使得作者即景生情;“恰”字领起了下阙回 忆了往夕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 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七、沁园春·长沙
文章语句研读
文章语句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 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语句分析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有表现力。 在这句话 中能够鲜明的体现出来,其中“万”字写出了山之多, “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 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 而不用“飞”,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用“翔” 而不用“游”,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 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八、过万重山漫想
课文导入
有人说,长江是条母亲河,它养育了华夏子民;有人说长江是文化长廊,三峡是 这条长廊中的一朵奇葩自古以来,三峡一直倍受文人墨客的青睐,留下了不少壮美的 篇章,其中就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 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提及的“万重山”,实际上指 的就是今天的三峡,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有一位文人乘船 经过了万重山,面对三峡的奇景,作者漫想连连,有了深刻的感受,而他的这种深刻 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
八、过万重山漫想
文章背景
三峡是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 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也是国家重点风 景名胜区。
本文写于1980年12月,当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刚刚提出,很多人心 里没底,有一种求稳求实的情绪,作者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自身深厚的诗文 功底写下了这篇鼓励大胆创新、大胆尝试的文章。
下阙回忆了往夕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 壮志豪情,形象含蓄的给出了“谁住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 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中国的革命青年。
七、沁园春·长沙
文章语句研读
文章语句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七、沁园春·长沙
拓展讨论
今天我们跟随伟人,欣赏了湘江美景,感受到了诗人忧 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崇高风范。如果说历代 文人都悲秋,那么本文则是一首秋的赞歌,也是一首自由的 赞歌;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同时在人生路途上,遇到了挫 折与困难,你又会怎么做?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七、沁园春·长沙
阅读与思考
思考一: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
思考二:文章中的“湘江秋景”图,作者是变换视角 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呢?
思考三: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主要表达 作者的什么情感?
七、沁园春·长沙
词语预习
1.字音字形
百舸(gě)争流 鱼翔(xián)浅底 怅(chàng)语预习
1.字音字形
夔门(kuí) 耸峙(zhì) 篙工(gāo) 攲侧(qī) 啃噬(shì) 催山坼地(chè)
端倪(ní) 翎毛(líng) 抟(tuán) 燧(suì) 混沌(hùndùn) 追溯(sù)
2、词语解释
唠叨;说起来没完没了。 步履:(书)行走。 泯灭:(形迹,印象等)消灭。 词藻:辞藻,诗文中蓄意加工的华丽辞语。 连绵:形容山脉、河流等不间断,连为一体。
作者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会遇到那些困难和阻力,面对这些困难和阻力他有怎样的 表现?
面临的困难体现在:物质方面——交通工具的简陋;舆论方面——精神方面的压力; 知识方面——知识的局限所带来的冒险性;然而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 上了独木船,往三峡而去。
八、过万重山漫想
深入研读
作者对江水凿开三峡的联想有什么作用? 联想江水凿开三峡,突出了自然的力量,表达作者的 惊叹之情,歌颂了人类将长江变成跨下坐骑的大无畏精神 和巨大能量 。 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什么?“历史的脊梁”指哪些人?作者歌 颂的是什么精神? 其中动力是人们的首创精神,历史的脊梁指在人类前进中, 敢于穿过一个个三峡的开拓者,作者歌颂了勇于开拓的首创精神。
词人在文章中通过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静、动);仰视:鹰击长空(动);俯瞰:鱼翔浅底(动)。 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 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七、沁园春·长沙
深入研读
“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采取象征的手法,形
八、过万重山漫想
阅读与思考
思考一:文章中“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 了独木船。”“微微一笑”对刻画“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的形象有何作用?
思考二:作者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会遇到那些困 难和阻力,面对这些困难和阻力他有怎样的表现?
思考三:文章写的是三峡的观感,为何题目 叫“过万重山”?
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 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 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七、沁园春·长沙
深入研读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四个场景,下阙谈论古今,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 情?
这首词上阙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 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的表 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有谁 来主宰的问题。
“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 “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 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描绘了多姿多彩、生机 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与明处对比、“万 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 含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
八、过万重山漫想
深入研读
文章中“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微微一笑”对刻画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形象有何作用?
作者的思路想到“第一个”之前的许多个人,有“折回的”、有“遇险的”由此引出 了一些人的议论甚至阻挠“然而”“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 栩栩如生,展现了他的从容、坚毅,讴歌了他的自信和决心。
过万重山漫想
刘征
作者简介
刘征生于1926年,原名刘国正,北京人,汉族,中共党员。 语言教育家、作家。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历任北京 第八中学语文教师,北京教师进修学院讲师,人民教育出版社 副总编辑,编审。《中华诗词》主编,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