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诗歌论文爱国主义论文:谈闻一多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演讲稿
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胞们:
今天,我站在这里,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和悠久。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知爱国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爱国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一种情感,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回顾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付出了无数的鲜血和生命。
他们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疆土,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自由。
然而,我们如今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先辈们的牺牲和奋斗之上的。
因此,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这份爱国情怀,将之传承下去。
爱国,不仅仅是对国家的热爱,更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传承。
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坚守岗位,勇于担当,努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肩负起爱国的责任。
我们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新时代的爱国篇章,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闻一多诗歌论文爱国主义论文:谈闻一多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闻一多论文:谈闻一多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摘要]闻一多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和英勇无畏的斗士。
本文通过对闻一多诗歌的解读,谈谈其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关键词]闻一多诗歌爱国主义思想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他出身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幼年即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3年进北京清华学校,在“五四”时期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
1922年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和文学。
异国生活的艰难遭遇,由民族歧视带来饥饿郁愤,对祖国的思念和向往,都凝聚在1923年出版的《红烛》中。
1925年,闻一多回国,先后在武汉、青岛、北京等地的大学任教,1928年,出版了第二本诗集《死水》。
这是他在回国后面对“死水”般的旧中国社会现实发出的诅咒和抗议,是他从梦幻回到现实之后的痛苦心声。
早期闻一多诗歌创作,流露出诗人童年的纯白心灵,初绽青春理想;留学美国时期“思乡”成为创作主题,他的爱国主义倾向于此产生;留学归国后,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变,表现为残破祖国的失望和愤慨,同时激赏民族的伟大,充满对祖国命运、前途新生的坚定信念。
这一爱国特征的产生由于对祖国理想化的色彩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内心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矛盾与冲突,铸就了其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
以至于朱自清先生称赞他差不多是抗战以前“唯一有意大声歌咏爱国的诗人”。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多数都是收在《红烛》和《死水》这两个集子里,出版于1923年的《红烛》,除了《孤雁篇》和《红豆篇》这两部分是在美国所写的,其余大多数是1920年至1922年初诗人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所写。
从这些早期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青年时代已经对现实表现出不满,军阀混战的局面无限痛恨。
在他看来,黑暗现实就像是“苦雾”笼罩下“死睡”的“一条大河”,“没有真,没有美,更哪里去找光明”(西岸)因此,诗人于1922年怀着满腔热情和追求西方文化的幻想去美国学习。
在美其间,他不仅目睹,而且切身体察到中国留学生所受到的歧视和侮辱,于是,他就把满腔愤懑写进了诗篇。
闻一多爱国诗歌的思想特色
作者: 黎风
出版物刊名: 人文杂志
页码: 112-118页
主题词: 闻一多;爱国诗人;祖国;思想特色;《红烛》;洗衣工;封建军阀;“中国人”;爱国运动;
爱国思想
摘要: <正>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的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
一九四六年,他为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反对内战,争取人民的自由民主,而被特务暗杀,为祖国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不朽的革命英烈。
闻一多的生命所以能够发出这样灿烂的光辉,自然是经过了一条漫长而又艰苦的探求革命真理,不断自我解剖的人生道路。
但是,这与他把爱国主义作为自己人生道路的起点,是有很大。
闻一多爱国素材300字
闻一多爱国素材300字闻一多,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位杰出爱国者,他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的强大充满了无限热爱和深深的担忧。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介绍闻一多的爱国素材。
首先,闻一多在他的作品中多次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例如,在他的诗集《彭桥杂录》中,他写道:“中华的民族力量,早晚与世界齐肩。
”这句诗直接表达了他对中华民族崛起的憧憬和对国家兴旺发达的期望。
此外,在他的散文《中国人是有活力的》中,他深刻地描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和进取精神,表达了他对中国未来的乐观态度。
其次,闻一多在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培养了一批爱国的学生。
他曾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建立了大量的爱国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了爱国主义精神。
他教育学生要热爱国家、热爱人民,要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激励着他们为国家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此外,闻一多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积极参与中国新文化运动,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他发表了许多有深远影响的演讲和文章,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方案。
他号召人们要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之,闻一多是一位热爱祖国的杰出人物。
他以自己的行动和言论,表达了对中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他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铭记闻一多,将他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共同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闻一多“文化爱国”思想及其在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培育中的意义研究
一、闻一多“文化爱国”思想的内涵 “文化爱 国”思 想 归 根 结 底 是 一 种 爱 国 主 义 思 想,而爱国主义萌芽于感性,换句话说,爱国主义 在形成初期是比较模糊的、被动的精神“感觉”,例 如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将对自我的认知 与对国家的理解联系为一般的因果关系,这是一种 很朴素的自发的情感性的思维。而当一个人逐步与 外界接触,经历社会化后,爱国主义就不再仅仅是 一种自我式的感情了,往往会带有外界的影响,表 现为诸如要求、责任感等,逐步认识自己“爱国”的 根源。而这类“爱国主义”又常常陷入“狭隘化”的泥
[关 键 词] 文化爱国; 爱国主义; 大学生 [作者简介] 1. 杨昕昀( 1998— ) ,男,江苏江阴人,本科,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2. 姜甜甜( 1997— ) ,女,江苏涟水人,本科,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 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部分民众由 于思想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出现了信仰缺失、爱 国主义情感淡薄、价值观念偏颇、民族自信失落等 现象。面对这些现状,习总书记提出,为了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更要增强文化自信。
78
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即“文化爱国”。 ( 二) 坚守本体,自觉自信 清华是用美国退还的庚款置办的留美预备学校,
西式气息很重,闻一多在其中学习近 10 年,饶是如 此,他的思想气质却并没有特别西化的倾向,他甚 至发出了“美国化的清华呀,够了,够了! 物质文明 我怕你了! 厌 你 了! 请 你 离 开 我 吧! ”这 样 的 感 叹。 更为难得的是,尽管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但他并未过多受其“拥 抱 西 学 排 斥 国 学”潮 流 的 影 响,“对于被某些五四新文化领袖激烈否定的中国古 代文学的价值,非但不否定反而极其推崇,显示出 钟爱中国古典文化的情怀 ”① 。另外,作 为 新 月 派 的 创始人,闻一多在提倡新诗创作的同时,提出了“镣 铐说”,主张白话新诗也要讲究格律,“诗一向就没 有脱离过 格 律 或 节 奏 ”, 他 将“中 国 诗 的 精 神 ”明 确 为“民族的本位精神”,认为技术无妨西化,本质和 精神却要自己的。
浅析闻一多的爱国传播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术百家浅析闻一多的爱国传播思想◎曾庆香[摘要]闻一多先生不但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还是一个出色的宣传家,他在传播爱国思想方面的业绩值得我们重视。
本文力图通过对闻一多传播活中的分析探析闻一多传播思想中宣传与艺术、实践、情感之间关系。
[关键词]闻一多宣传艺术实践情感闻一多先生不但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还是一个出色的宣传家,他在传播爱国思想方面的业绩值得我们重视。
—、宣传是一种艺术闻先生早年幻想作诗救国,文化救国。
他写诗目的之一是宣传,传播爱国情感。
先生不少诗篇,充满了爱国的思想和热情,他多次说过,自己之所以写下这么多的爱国诗,是想用自己爱国激情的浪花,“在同胞中激起一些敌代,把激昂的民气变得更加激昂”;是为了“以励国人之奋兴”。
他在家信里面写道“现在春又来了,我的诗料又来了。
我将乘此多做些爱国思乡的诗。
这种作品若出于至性至情,价值甚高c恐怕比那些无病呻吟的情诗又高些”。
他企图用诗来唤醒人的灵魂,用诗来救国,他在《红烛》里写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但是历史的前进一次一次的让诗人感到:仅仅用诗救国效果很有限。
这种想法是不“理智”的,是“感情”的。
直到1937年,闻先生还没有放弃读书救国的思想,在他看来,一个学生的价值是远远高于一个士兵的价值的。
1938年,他和学生从长沙步行至昆明,所见所闻给了闻一多很大的震撼,后来,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革命现实的教育,他下决心从故纸堆里走向社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做诗人,做学者,同时做宣传家。
他十分坦诚的说道:“现在我向鲁迅忏悔:鲁迅对,我们错了!当鲁迅受苦受害的时候,我们都正在享福,当时我们如果有鲁迅那样的骨头,那怕只一点,中国也不至于这样了。
”他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拯救自己的民族。
他应邀多次在社会上和学生中作演讲,闻先生的演讲,慷慨激昂,极富煽动性,他的坦诚和大无畏直面敌对势力的气慨,令反动派胆战心惊,令人民欢欣鼓舞。
闻一多 爱国诗歌
闻一多爱国诗歌
嘿,你知道闻一多吗?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他的爱国诗歌,
那真的是如同一把把火炬,照亮了我们心中的爱国之火!
他写的诗,就像是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比如说,哇,那真的是
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句子,就像一把锤子,重重地敲在我们心上。
再看看,那简直就是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呼唤!“你可知 Macau 不是
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听到这,谁的心里不会涌起一股强
烈的情感呢?就好像孩子在远方呼唤着母亲,让人心酸又感动。
闻一多为了他的理想,为了他的爱国情怀,那可是不顾一切啊!他
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在文字的战场上冲锋陷阵。
他难道不伟大吗?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谈论起闻一多,朋友说:“闻一多的诗歌真
的太有力量了!”我连忙点头说:“是啊是啊,那真的是让人热血沸腾!”我们都被他的诗歌深深打动。
闻一多的爱国诗歌,不只是文字,那是他的心血,他的灵魂啊!它
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芒。
我们难道不
应该好好去品味,去感受吗?我们难道不应该从他的诗歌中汲取力量,去热爱我们的祖国吗?
闻一多,他就是那个用诗歌点燃我们爱国热情的人!他的爱国诗歌,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关于闻一多的诗歌5篇额
关于闻一多的诗歌5篇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闻一多的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红烛朝代:现代作者:闻一多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孤雁朝代:现代作者:闻一多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拆散了阵字,流落到这水国底绝塞,拼若寸磔的愁肠,泣诉那无边的酸楚?啊!从那浮云底密幕里,进出这样的哀音;这样的痛苦!这样的热情! 孤寂的流落者!不须叫喊得哟!你那沉细的音波,在这大海底惊雷里,还不值得那涛头上溅落的一粒浮沤呢!可怜的孤魂啊!更不须向天回首了。
天是一个无涯的秘密,一幅蓝色的谜语,太难了,不是你能猜破的。
也不须向海低头了。
这辱骂高天的恶汉,他的咸卤的唾沫不要渍湿了你的翅膀,粘滞了你的行程!流落的孤禽啊!到底飞住哪里去呢?那太平洋底彼岸,可知道究竟有些什么?啊!那里是苍鹰底领土-- 那鸷悍的霸王啊!他的锐利的指爪,已撕破了自然底面目,建筑起财力底窝巢。
那里只有钢筋铁骨的机械,喝醉了弱者底鲜血,吐出些罪恶底黑烟,涂污我太空,闭熄了日月,教称飞来不知方向,息去又没地藏身啊!流落的失群者啊!到底要往哪里去?随阳的鸟啊!光明底追逐者啊!不信那腥臊的屠场,黑黯的烟灶.竟能吸引你的踪迹!归来罢,失路的游魂!归来参加你的伴侣,补足他们的阵列!他们正引着颈望你呢。
闻一多论文
论闻一多诗歌的传播性摘要:闻一多先生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诗人,又是研究古代文学、文化的著名学者,他作为新月社的发起人之一,既为新月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同时他的新诗又让“新月诗派”与众不同。
他的诗歌正是对他的诗学主张的切实践行的结果,故而他的诗具备了严格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古诗在韵律上以及形式上的特点。
本文通过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思想、诗学主张和诗歌,同时结合现在社会发展特点,来探索闻一多诗歌在现今社会中的传播性弱的原因。
关键词:闻一多徐志摩诗歌传播性一、引言闻一多先生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诗人,又是研究古代文学、文化的著名学者,他作为新月社的发起人之一,既为新月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同时他的新诗又让“新月诗派”与众不同。
他的诗歌正是对他的诗学主张的切实践行的结果,故而他的诗具备了严格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古诗在韵律上以及形式上的特点。
闻一多“带着镣铐跳舞”的诗无疑是给当时恣意疯长的新诗一种反对与批评,同时还诗歌以高雅与端庄。
而同座位“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的徐志摩,虽然支持“三美”,但却与闻一多有所不同,徐志摩的诗更多的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人的情感方面,更多的是关注人得感受,而对政治比较淡漠,同时他的是也较闻一多的诗歌更自由,特别是在“建筑美”方面不太过分拘泥。
目前,学术界对闻一多诗歌的研究多是从其诗歌中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爱情、生命和美等主题方面进行的,同时也有运用统计学对闻一多诗歌中色彩的运用进行研究的,还有对闻一多诗歌中对生命的理性思考以及闻一多诗歌意象方面的研究。
本文通过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思想、诗学主张和诗歌,同时结合现在社会发展特点,来探索闻一多诗歌在现今社会中的传播性弱的原因。
二、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思想发展历程和特点对于诗人而言,诗是他思想的结晶,精神的依托,所以要研究一个诗人的诗,首先就是主要看他的思想,从其人生中思想的发展变化来看他诗作的思想特点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闻一多爱国的作文
关于闻一多爱国的作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笔为剑,以言为刃,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未来,毫不畏惧地挺身而出。
他就是闻一多,一位充满热血与激情的爱国志士。
闻一多先生生活的年代,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那时候,外有列强的侵略,内有军阀的混战,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闻一多先生没有选择退缩,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命运奔走呼喊。
我记得曾经读到过闻一多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的经历,那细节之处,尽显他的爱国情怀。
当时,身处异国他乡的闻一多,深切地感受到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和轻蔑。
在一些美国人的眼中,中国人是愚昧、落后的象征。
有一次,闻一多先生走在校园里,几个美国学生迎面走来,看到他是中国人,竟然当着他的面嘲笑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闻一多先生气得满脸通红,他据理力争,用流利的英语驳斥那些人的无知和偏见。
他大声说道:“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的人民勤劳善良,我们的国家终有一天会强大起来!”那些美国学生被他的气势镇住了,灰溜溜地走了。
从那以后,闻一多先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他要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是有智慧、有能力的。
他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在学术研究上刻苦钻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然而,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祖国的命运。
每当听到有关祖国的坏消息,他都忧心如焚。
学成回国后,闻一多先生看到的是更加混乱和黑暗的社会。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家的主权被肆意践踏。
他愤怒了,他拿起笔,写下了一篇篇犀利的文章,揭露社会的黑暗,呼吁民众觉醒。
他的文字像一把把火炬,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他的声音像一声声惊雷,震撼着人们沉睡的心灵。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闻一多先生经常参加各种爱国集会和游行。
有一次,他在街头演讲,台下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民众。
他站在高处,慷慨激昂地说道:“同胞们,我们的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不能再沉默,不能再忍受!我们要用我们的力量,去争取自由,去争取尊严!”他的声音沙哑了,他的喉咙喊破了,但他依然不停地呼喊着。
闻一多
爱国诗人——闻一多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他虽是一介文人,却一生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奋斗不息,最后以生命殉了自己的理想,牺牲时年仅47岁。
然而,他短暂的生命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不仅在历史的天幕上留下光彩夺目的痕迹,而且轰轰烈烈。
闻一多出身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幼年即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又在北京大学求学达九年之久。
后赴美学习三年,求学在外,“每逢佳节倍思亲”,故咏叹祖国是其诗歌表现的基本主题,“托物言志”是其诗歌创作的表现手法。
闻一多是一个具有浓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的诗人,他写了大量的爱国诗,朱自清称誉为“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
闻一多的诗歌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主要是歌颂、思念祖国。
例如他在《太阳吟》中写到:“太阳啊神速的金乌--太阳!让我们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在诗人的心目中,他眷念的“家”与“国”紧紧相连,不可分割,“家”不仅仅是指自己的妻儿老小那个小家,他所抒发的也不是一般的游子思乡的情怀,在一定程度上,闻一多的这种感情,正准确地代表了所有身在异国心念故土的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态。
诗人还写到:“啊!自然美底总收成啊!我们祖国之秋底杰作啊!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呀!……你是有历史,有风俗的花。
啊,四千年的华胄底名花呀!你有高超的历史,你有逸雅的风俗!”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由此不能看出诗人内心那种浓厚的爱国情怀,而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也是其情绪的蓄积,创造诗歌的动力。
闻一多诗歌的第二类内容主要是反帝反种族歧视。
诗人在《孤雁》中写到:“啊!那里是苍鹰的领土——那鸷悍的霸王啊!他的锐利的指爪,已撕破了自然的面目,建筑起财力的窝巢。
那里只有钢筋铁骨的机械,喝醉了弱者的鲜血,吐出那罪恶的黑烟,涂污我太空,闭熄了日月,教你飞来不知方向,息去又没地藏身啊!”诗句中饱含了诗人难以抑制的愤怒情绪,对那吐出"罪恶的黑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有着相当清晰的了解。
闻一多爱国事迹(十篇)800字1秘书
闻一多爱国事迹(十篇)800字闻一多爱国事迹800字篇1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他是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我眼中的闻一多,是一个从小就酷爱读书、刻苦学习、成绩优异的人。
他五岁入私塾读启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学前班,十岁到武昌就读于小学。
十三岁的时候他就以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清华度过了十年的学子生涯。
由此可见,闻一多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一代诗人,这绝非偶然,这跟他从小就酷爱读书、刻苦学习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我眼中的闻一多,是一位爱国诗人。
1919年五四运动时,闻一多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成为“五·四”运动中的开荒者之一,并代表清华学校出席全国学联大会。
1937年抗战开始,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决不剃去胡子,以此明志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后,他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是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他曾出版了诗集——《红烛》和《《死水》,在这两部诗集中,在他尖锐的文笔下,都深切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激情。
由此可见,闻一名是一位爱国诗人也就足可见一斑了。
我眼中的闻一多,是一位视死如归的勇士。
1976年7月11日,著名教育家李公朴在昆明被特务暗杀,在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闻一多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
但闻一多毫无畏惧,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他说:“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读到闻一多先生的这一句话,我不禁暗暗地替他捏了一把汗,一股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明明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相当危险的,最后的结果可能就像李公朴先生一样会被国民党杀害,但是他不怕,他视死如归,他跟我们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一样,身上有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境界。
闻一多诗歌创作的特色论文
闻一多诗歌创作的特色论文闻一多诗歌创作的特色论文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闻一多的名字已经铸刻在无数革命者用鲜血凝成的天安门前的烈士纪念碑上。
他那“昂头做狮子吼的民主战士”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印在无数中国人民的心里。
作为一个著名的学者,他在学术上的造诣,特别是在我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中,“他那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爱国诗人,他的两部诗集《红烛》和《死水》,在新诗史上矗立起一座璀璨夺目的丰碑。
作为一个诗人,闻一多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数量是并不多的,他只出版过两本完整的诗集:《红烛》和《死水》。
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篇章。
他写作新诗的时间,从1921年到1928年,也仅仅是八年。
然而,在我国新诗史上,他却占有一个独特的地位.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要在中国现代诗人中,找出象他这样联结着中国古代诗、西洋诗和中国现代各派诗的人,并不是容易的。
”在新诗形式的革新与探求方面,闻一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他善于吸取我国古典诗歌的格调韵律和西洋诗的某些音节长处。
用洗练的白话,特别是尝试用口语写诗,并对新诗格律进行勇敢的探索和实践,把古今中外诗歌艺术的成功经验冶于一炉。
他在新诗的形式上独树一帜,开一代诗风。
我们知道,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
五四以来流行着松散的新诗体,突破了旧诗的格律,但又没有根据新诗的内容探索新诗格律的规律,因而,在形式上大多是一些随意走笔、自由松散之作,完全脱离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使内容与形式产生不统一、不协调的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闻一多提倡建立新诗格律,是很有见地的。
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开了一代诗风;那么,闻一多的《死水》可以说是在形式上以认真创造新诗格律而开一代诗风。
这是闻一多对新诗发展的可贵贡献。
诗集《死水》以其谨严的结构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在新诗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和造就了稍后的一批有成就的诗人。
关于闻一多的爱国诗歌
关于闻一多的爱国诗歌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写的关于爱国的诗歌有哪些呢?以下就是小编精心挑选的有关爱国的诗歌,我们一起来看看。
相信爱国的你一定会非常喜欢滴!闻一多《一句话》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闻一多诗选<<爱国的心》我心头有一幅旌旆没有风时自然摇摆;我这幅抖颤的心旌上面有五样的色彩。
这心腹里海棠叶形,是中华版图底缩本;谁能偷去伊的版图?谁能偷得去我的心?闻一多《太阳吟》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的九曲回肠! 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省得我受这一天天的缓刑,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何妨? 太阳啊——神速的金乌——太阳! 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太阳啊,楼角新升的太阳!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身秋了吧? 唉!我也憔悴的同深秋一样!太阳啊,奔波不息的太阳! ——你也好像无家可归似的呢。
啊!你我的身世一样地不堪设想! 太阳啊,自强不息的太阳!大宇宙许就是你的家乡吧。
可能指示我我底家乡的方向?太阳啊,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 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太阳啊,生命之火底太阳!但是谁不知你是球东半底情热,——同时又是球西半的智光?太阳啊,也是我家乡底太阳!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
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 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闻一多《静夜》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
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歌颂祖国、思恋祖国。
身在美国,他笔下流泻出浓烈的思乡念国之情。
表现在《太阳吟》、《忆菊》中、《孤雁》中他以流落的孤雁自比,从内心深处发出“不如归去”的感叹。
他眷念的家不仅仅是小家,抒发的情也不是小“我”之情,在一定程度上,正准确地代表了所有身在异国心念故土的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态。
反帝反种族歧视。
一些诗篇中抨击了“金元帝国”的罪恶,护卫民族尊严,抒写华工的劳碌和遭受凌辱的境遇,喊出对民族压迫的沉痛抗议。
如《洗衣歌》中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中国人的正气以及民族自豪感。
在平易的诉说中,包含着对同胞的深厚同情与尊敬。
对军阀统治下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
《死水》等为代表的一些直面中国现实的作品中,一面为祖国人民唱出了悲哀的歌声,表现出自己希望破灭的深深痛楚。
另一面《一句话》中对自己心爱的祖国怀者总有“铁树开花”一日的信念,这就是一直浅埋在心底的“一句话”:“咱们的祖国”。
简述闻一多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爱国主义诗篇。
闻一多被朱自清誉为“五四”时期“惟一的爱国诗人”。
他的爱国主义诗篇具有反帝反封建憎恶黑暗现实、期盼祖国新生的丰富内容。
对新诗格律的理论提倡和创作实践。
他提出新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
《死水》《忆菊》《洗衣歌》等,既有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又有“三美”的艺术形式。
这对于纠正白话新诗创作中态度不够严肃、过于散文化的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闻一多是继郭沫若之后又一位对新诗成熟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大诗人。
分析评价闻一多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及其创作实践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新月诗派有着很大影响。
其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关于新诗“三美”的理论集中见之于他的《诗的格律》一文。
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作者在继承我过古典诗词中的“顿”、借鉴西方十四行诗的“音步”的基础上,提出了“音尺”。
闻一多的诗歌理论
闻一多的诗歌理论篇一:闻一多的诗歌理论与实践闻一多的诗歌理论与实践绪论从1920年的新诗《西岸》开始,闻一多〔1899-1946〕,便开始了他神圣而又传奇的诗歌理论道路的探索和爱国主义斗争的旅程。
闻一多的诗论在很长时间内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尽管我们不能无视他历史中间人的身份,但是用文学史的观点去看待这一历程,仍需重新认知其新诗理论建构的缘起、价值和影响。
重新梳理闻一多诗歌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和颠覆之间的关系,考虑其所受的西方文艺理论的熏染,辨析中西诗学的融通是如何透过“幻象说〞、“格律说〞的面具而形成理论体系的,对于当代新诗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而对于闻一多本人来说,其理论构建的过程也值得玩味,正因如此,郭沫假设叹其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五四〞时代,如闻一多之熟悉西方文学者少之又少。
他13岁考上留美预备清华学院〔清华大学前身〕,22岁留美,并先后入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大学艺术学院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
三年的绘画生涯让其找到了诗人之笔。
白色恐怖时期,他积极倡导民主革命运动。
1946年7月因李公朴案,“怒虎〞发出最嘹亮的声音——《最后一次的讲演》。
当天下午在回家途中即遭暗杀,时年47岁。
一生便如一篇“诗的史〞,一首“史的诗〞。
诗歌创作的分期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包括1925年5月留学美国之前在清华学校读书期间的诗歌创作和在美国留学期间的诗歌创作。
第二个时期那么是1925年5月留学归来。
单从时间上来看,这样的划分未免有些仓促,但是从闻一多诗歌内容和风格上,却能看出些许合理之处。
从发表于1920年9月24日的《清华周刊》上的《西岸》,到1923年《红烛》出版,包括未发表的诗人自己编辑的手抄本《真我集》以及《集外集》里的一些诗篇,按相近的诗风,都可以归入闻一多诗歌创作的“?红烛?时期〞。
诗集共62篇,分为红烛〔即叙诗〕、李白、雨夜、青春、孤雁、红豆六篇。
诗集贯穿着爱国主义思想,例如同名诗《红烛》,诗人以红烛自喻,烧掉自己、创造光明的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论闻一多爱国诗
作者: 陆耀东
出版物刊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4-69页
摘要: 在中国新诗史上,闻一多先生的地位虽然难以超越郭沫若同志,但就爱国诗而论,则郭难以超越闻。
这里,我想专就闻先生的爱国诗(不包括如《园内》、《南海之神》这样有爱国因素并不以爱国为主题的诗),作一探讨。
一现在春又来了,我的诗料又来了。
我将趁此多做些爱国思乡的诗.这种作品若出于至性至情,价值甚高。
恐怕比那些无病呻吟的情诗又高些。
①闻一多的爱国诗,有些写于留学美国期间,有的则写于'五卅'运动中。
中国近代备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欺凌。
解放前,我国留学生在国外常受歧视和轻蔑。
闻一多在美国时,也耳闻目睹亲历过。
在这种境遇中,在热血青年的心里,自然会激起重重爱国浪涛。
加之他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从'五四'起,就将个人与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
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主题
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主题第一篇: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主题1、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主题?闻一多表现这一主题的诗有两类,一是在国外创作的,主要表现思念祖国的游子之情,这类作品收入他的第一部诗集《红烛》,主要有《忆菊》、《太阳吟》、《孤雁》等,也包括回国后写的《洗移歌》;二是回国后创作的,由于看不惯黑暗现状而产生的由失望而愤慨的情绪,这类作品多收入他的第二部(也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诗集《死水》,主要有《发现》、《一句话》、《静夜》、《荒村》、《死水》等。
2、《潘先生在难中》作为叶绍钧小说代表作有何特点、潘先生的形象?《潘先生在难中》作为叶绍钧小说代表作的特点是:从创作题材上看,写教育界是作者的特长,《潘先生在难中》写的就是小学的一位校长;从反映人生的角度上看,作者擅长写灰色人生的,《潘先生在难中》写得就是一个人卑微的灰蒙蒙的人生的,;从创作风格上看,《潘先生在难中》体现了作者批判旧事物时的特点,即采取“讽它一下”的态度;从创作方法上看,作者坚持冷静、客观的态度,用人物言行表现其思想。
这些特点是《潘先生在难中》这篇作品的特点,也是叶绍钧小说的一般特点。
形象:潘先生是小学校长,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没有正义感,没有是非观,个人利益和一个小家庭占据了他全部的心灵,平时苟且偷安,战乱中又能随遇而安,整个生命是灰蒙蒙的。
3、鲁迅的散文创作?在30年代的散文中,杂文的成绩最为显著,其中,鲁迅是杂文写作的佼佼者,1927年后,被他赞为“匕首”、“投枪”(因为它迅速、及时、锋利的特点)的杂文,成了他创作的主项。
主要的作品集有:《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前期)《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些杂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就,第一,是一部生动形象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史,从《热风》到《且介亭杂文末编》涉及了许多具体的事实,是认识旧中国的一部百科全书;第二,与他的小说一样画出了中国国民的灵魂,而且比小说的批判更尖锐,更直接;第三,在杂文中直接表示出对现实和历史的见解,包含着他丰富的社会经验,是他留给后人的极宝贵的精神财富;第四,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位极鲜明的议论主人公形象,体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性格。
闻一多爱国事迹体会650字
闻一多爱国事迹体会650字闻一多爱国事迹体会1我眼中的闻一多先生,是诗人,是学者,还是一个民主战士。
它具有不同的身份,而且不同的身份性格也是迥然不同,就是这样的不同,让我明白了“说”与“做”的真正关系。
我眼中的闻一多先生,是诗人。
1922年,闻一多先生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但在异乡的土地上,他尝到了华人被凌辱、歧视的辛酸。
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却只能失望的叹息。
但是正值军阀混战,人们四处漂泊,他叹息,无话可说,于是他“做”了,写成了著名的现代诗《死水》,来诉述自己的失望与痛苦。
我眼中的闻一多先生,是学者。
1930年,他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学生了,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当时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他开始向古代典籍钻探,闻一多先生默默无闻,潜心学习。
不知不觉中,他著成了《唐诗杂论》,《楚辞效补》。
闻一多先生为了研究,常常忘记吃饭,无暇顾及自己的仪表。
可是就算这样,他仍没说一句夸赞自己书籍的话。
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只是他作为学者的一个方面。
我眼中的闻一多先生,是民主战士。
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毫不吝啬的说了起来。
他高呼着“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那是多么危险啊!可是闻一多先生不怕,即使是警报迭起,他也毫不动摇那颗为党服务的决心,哪怕是献出自己的生命。
闻一多先生是谦虚的代表,是忠诚的模范。
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闻一多爱国事迹体会2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星”,这颗“星”在我们心中闪闪发光。
上周老师带领我们目睹了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等许多名人的风采,我最喜欢的是闻一多先生。
在李公朴被害以后,许多人都力劝他避一避,有些知情的朋友也告诉他,黑名单上李公朴后面的一位就是闻一多,可闻一多却没有听劝便走上了演讲,发表了他最后一次演讲。
他的举动深扣了我的心弦。
想起那些汉奸、走狗,我对他们的厌恶、鄙夷、憎恨油然而生。
闻一多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论闻一多的爱国主义思想》之一
闻一多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论闻一多的爱国主
义思想》之一
林植汉
【期刊名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84(000)002
【摘要】<正>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祖国的独立富强,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
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史,就是一部爱国运动史。
它记载着爱国勋业彪炳千秋的千万民族英雄和革命英烈。
闻一多,巍然立于其间。
闻一多是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他曾在《爱国心》一诗中写道:“这心脏底海棠叶形,是中华版图底缩本。
谁能偷去伊的版图?谁能偷得去我的心?”是的,闻一多有一颗“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我是中国人》)的“爱国心”。
他将自己赤诚的心献给了祖国,祖国永远铭刻在他心上。
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喷射出炙人的光焰,照耀着后来者前行的爱国道路。
【总页数】7页(P40-46)
【作者】林植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
【相关文献】
1.论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 [J], 孙凌海
2.闻一多诗歌创作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J], 李思乐
3.闻一多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 [J], 林植汉
4.试论回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J], 马金宝
5.闻一多爱国主义思想的必然发展和归宿 [J], 刘文;士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一多诗歌论文爱国主义论文:谈闻一多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闻一多论文:谈闻一多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摘要]闻一多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和英勇无畏的斗士。
本文通过对闻一多诗歌的解读,谈谈其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关键词]闻一多诗歌爱国主义思想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他出身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幼年即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3年进北京清华学校,在“五四”时期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
1922年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和文学。
异国生活的艰难遭遇,由民族歧视带来饥饿郁愤,对祖国的思念和向往,都凝聚在1923年出版的《红烛》中。
1925年,闻一多回国,先后在武汉、青岛、北京等地的大学任教,1928年,出版了第二本诗集《死水》。
这是他在回国后面对“死水”般的旧中国社会现实发出的诅咒和抗议,是他从梦幻回到现实之后的痛苦心声。
早期闻一多诗歌创作,流露出诗人童年的纯白心灵,初绽青春理想;留学美国时期“思乡”成为创作主题,他的爱国主义倾向于此产生;留学归国后,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变,表现为残破祖国的失望和愤慨,同时激赏民族的伟大,充满对祖国命运、前途新生的坚定信念。
这一爱国特征的产生由于对祖国理想化的色彩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内心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矛盾与冲突,铸就了其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
以至于
朱自清先生称赞他差不多是抗战以前“唯一有意大声歌咏爱国的诗人”。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多数都是收在《红烛》和《死水》这两个集子里,出版于1923年的《红烛》,除了《孤雁篇》和《红豆篇》这两部分是在美国所写的,其余大多数是1920年至1922年初诗人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所写。
从这些早期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青年时代已经对现实表现出不满,军阀混战的局面无限痛恨。
在他看来,黑暗现实就像是“苦雾”笼罩下“死睡”的“一条大河”,“没有真,没有美,更哪里去找光明”(西岸)因此,诗人于1922年怀着满腔热情和追求西方文化的幻想去美国学习。
在美其间,他不仅目睹,而且切身体察到中国留学生所受到的歧视和侮辱,于是,他就把满腔愤懑写进了诗篇。
这就是《红烛》中的《孤雁》,《太阳吟》和《忆菊》诗篇等。
这也被称为诗人的爱国思乡诗。
出版于1928年的《死水》,是闻一多1925年6月归国后的作品。
当时,诗人怀抱着热烈饥饿的情绪,回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如花的祖国”。
但是,让他遇到的却是“五洲”之后的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局面。
于是,他愕然,失望,并且满腔愤懑。
这时候,诗人的眼睛从过去的“唯美’追求转向了现实,看到了人民伤心惨目的情景。
对人民的关注,对祖国的同情,促使闻一多开拓
了诗歌创作的领域。
如《静夜》,《发现》和《死水》等诗,不论是对现实生活的认识,题材涉及的方面,以及诗人思想的深度或艺术的表现能力,都比《红烛》里的作品前进了一大步。
据闻一多的朋友饶孟侃后来说:“《死水》一诗,即君见西单二龙坑南端一臭水沟有感而作。
”显然,正因为诗人对军阀统治下旧中国的黑暗和腐败深为不满,感情的海洋里激起了滚滚的波涛,于是,眼下的臭水沟便触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和冲动,以浮想联翩,终于触动了诗人的意境。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我们知道,闻一多在1925年回国以后,他执著于现实的冷静态度代替了过去那种奔放的热情和瑰丽的想象。
因此,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由对祖国的热情歌颂转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对祖国现状的不满和憎恶,化作更内在,更深沉的挚爱,《死水》就是这一内容的代表作。
强烈的诅咒,曾恶噩梦般的现实,在“死水”下剧烈涌动的炽烈的爱国情感,这就是“死水”所体现的爱增情感。
我们读了《死水》,就会觉得其中埋藏的是一座即将喷浆吐焰的火山,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如火山一般喷发而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越是用美的辞藻,就越是显示出其事物的丑陋,另一个则是:“不如让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我们认为,从全诗的倾向以及前几节的反语手法来看,这里表现的是诗人的积极态度,即借反语彻底否定死水的丑恶及其我们的前途。
这样,就蕴藏着作者的火山爆
发般的爱国主义激情。
关于此,闻一多于1943年1越5日给臧克家的信中作过说明:“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就是技巧)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
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我有火,并且就《死水》里感受出我的火来。
”这就是说,作者在“死水”的下面,有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那蕴藏着光和热的岩浆就在死水的下面鼓涌运行。
尽管全诗未曾对这潜藏的火山有所描述,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他不妥协的精神中看到火一样的爱国主义思想成就。
闻一多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和英勇无畏的斗士。
1946年,他终于成长为一个卓越的民主战士而壮烈十牺牲。
毛主席曾高度的评价:“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从而“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闻一多的这种高贵品质,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正因为这样,闻一多的诗歌作品,充溢着浓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