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密机床水平2017

合集下载

志在打造中国数控机床的国际话语权——记江苏晨光数控机床公司董事长陈善元

志在打造中国数控机床的国际话语权——记江苏晨光数控机床公司董事长陈善元

人志在打造中国数控机床的国际话语权—— 记江苏晨光数控机床公司董事长陈善元■ 陈 翀 本刊记者 曹福成2017年4月17日,在“2017年军工行业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上,一位身材魁梧精神矍铄,在会议上年龄最长的会议代表吸引了记者目光。

这位名叫陈善元的江苏晨光数控机床公司董事长,在出席座谈会期间,与各位参会代表一同交流探讨国产数控机床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很难想象,这位现年七十三岁的老人,为了事业依然到处奔波。

感动之余,带着对陈善元和他的团队的崇敬与好奇我来到泰兴。

江苏泰兴,一座位于长江北岸的小城,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诞生了中国地质之父丁文江、著名作家陆文夫等名人,本世纪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冲刺的阵列中也涌现出了陈善元等一批知名企业家。

陈善元的企业——泰兴经济开发区城区工业园内的一家占地44亩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十九年前这家公司注册诞生时名不见经传,十九年后这家公司生产的精密数控机床以其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垄断的格局,占领了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向世界递出一张张中国炭素机床行业靓丽的“中国名片”;力推“绿色智能再制造”,为我国推行“换脑工程”先试先行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这就是江苏晨光数控机床公司(简称“晨光公司”)。

咬定青山打造企业技术实力,以技术创新奠定行业翘楚地位“形成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塑造国际竞争优势,重点在制造业,2017年4月17日,在“2017年军工行业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上,一位身材魁梧精神矍铄,在会议上年龄最长的会议代表吸引了记者目光。

这位名叫陈善元的江苏晨光数控机床公司董事长,在出席座谈会期间,与各位参会代表一同交流探讨国产数控机床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很难想象,这位现年七十三岁的老人,为了事业依然到处奔波。

感动之余,带着对陈善元和他的团队的崇敬与好奇我来到泰兴。

. All Rights Reserved.人难点在制造业。

中国的数控机床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我此生将致力于让中国的数控机床获得国际上的话语权。

中国精密加工技术的国际水平

中国精密加工技术的国际水平

中国精密加工技术的国际水平
中国精密加工技术是指将高科技和现代化的加工技术应用到加工
领域中,以提高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一种技术,其国际
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中国精密加工技术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商朝时期,
这时候已经出现了制作玉器的高超技艺。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
进步,中国精密加工技术的水平也逐步提高,不但能够满足国内市场
的需求,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较高的竞争力。

中国精密加工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高效、高精度和低成本。

其中,高精度是中国精密加工技术的显著特点之一,这是因为对加工工具、
加工机床和加工材料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如今,国内精密加工厂商
已经掌握了复杂结构件的多轴加工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
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加工方案。

中国精密加工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支持,国内精密
加工领域拥有众多的研究团队和专家,他们不仅掌握了国际一流的加
工技术,还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从而能够为中国精密加工技术的提高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中国精密加工技术也得到了国家关注和政府的支持,精准扶持政策也给了中国精密加工技术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这样,一批创新型企业也应运而生,这些企业致力于研究和开发高精度加工技术,不断地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总体来看,中国精密加工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其中不少技术已经达到了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

当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创新思维,为中国精密加工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机床国内外发展现状

机床国内外发展现状

机床国内外发展现状机床产业是制造业的核心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

机床国内外发展现状如下。

首先,国外机床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目前,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是机床技术和产业的领军者。

这些国家在机床领域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其机床企业在精密加工、高速切削、自动化及智能化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此外,这些国家还拥有完善的机床产业链和供应链,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机床解决方案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然而,国内机床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市场,拥有众多的机床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

近年来,国内机床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品质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例如,国内一些企业在高速切削、五轴联动、超精密加工及复杂曲面加工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此外,国内机床企业还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发展,努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不过,国内机床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国内机床企业在高端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方面仍相对薄弱。

这导致国内机床市场供需失衡,高端机床仍依赖进口,对国内机床产业形成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国内机床企业在企业规模、产业集群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与国外企业仍有差距。

因此,国内机床产业仍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育更多的高技术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机床国内外发展现状表明,国外机床产业在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方面具备领先地位,国内机床产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未来,国内机床产业应加大力度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品质水平,以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机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现状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现状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现状摘要: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以及对于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精密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非球面曲面超精密加工一引言国际上在超精密加工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达国家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在高技术领域(如国防工业、集成电路、信息技术产业等)之所以一直领先,与这些国家高度重视和发展精密、超精密制造技术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由于加工技术水平的发展,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划分的界限逐渐向前推移,但在具体数值上没有确切的定义。

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在1.0~0.1μm,表面粗糙度Ra在0.1~0.03μm之间的加工方法称为精密加工。

超精密加工当前是指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高于0.1μm,表面粗糙度Ra小于0.025μm,以及所用机床定位精度的分辨率和重复性高于0.01μm的加工技术,亦称之为亚微米级加工技术,且正在向纳米级加工技术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精密加工的机理,超精密加工的设备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工具及刃磨技术,超精密测量技术和误差补偿技术,超精密加工工作环境条件。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一)国外发展现状国际上在超精密加工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和日本。

美国最早成立了Nano研究中心,英国制订了NION(National Initiative on Nanotechnology)计划,日本制订了ERATO(Exploratory Research for Advanced Technology)规划等。

美国率先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通过能源部“激光核聚变项目”和陆、海、空三军“先进制造技术开发计划”,对超精密金刚石切削机床的开发研究,投入了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实现了大型零件的微英寸超精密加工。

如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已经研制出一台大型光学金刚石车床(Large Op tics Diam ond Turn ing Machine, LODTM ), 是一台最大加工直径为1.63m的立式车床,定位精度可达28nm,借助在线误差补偿能力,它已实现了距离超过1m而直线度误差只有±25nm的加工。

2023年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规模:产量、企业营收、市场规模均呈下降趋势

2023年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规模:产量、企业营收、市场规模均呈下降趋势
中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规模收缩的原因分析
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中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规模收缩的原因。
金属成形机床需求下降,原因多方面
首先,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加剧,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其次,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使得一些传统 制造业逐渐被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取代,也导致了金属成形机床的需求减少。此外,全球经济形势 的不稳定,也对中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造成了影响。
3.2020年我国金属成形机床市场规模下降
2020年,我国金属成形机床市场规模为XX亿元,同比下降XX%。其中,金属成形机床整机产品市场规模为XX亿元,同比下降XX%;金属成形机床零部件产品市场规模为XX亿元,同比下降XX%。
4.金属成形机床行业短期难改下行趋势,政府支持与创新驱动行业复苏
机构分析认为,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规模、企业营收、市场规模的下降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尽管如此,随着政府对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以及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动,未来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有望迎来复苏。
THANK YOU !
Alphdo
2023/9/27
TEAM
LEARN MORE
市场需求下滑,新企业进入动力减弱,市场规模 持续缩小
02
企业营收大幅下降
市场、机构、市场规模均呈下降趋势
中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规模收缩企业营收大幅下降
1. 市场趋势:根据最新的市场研究数据,我国金属成形 机床行业规模、企业营收、市场规模均呈下降趋势。其 中,行业规模从2019年的XX万人民币减少到2020年的 XX万人民币,下降幅度达到XX%。企业营收也从2019 年的XX亿人民币下降到2020年的XX亿人民币,降幅达 到XX%。市场规模则从2019年的XX万人民币下降到 2020年的XX万人民币,降幅达到XX%。 2. 机构趋势:另一方面,根据各大投资机构的报告,自 2019年以来,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的企业估值普遍下 降,一些明星企业估值腰斩,表明市场对该行业的信心 有所降低。 3. 市场规模: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为中心,我 国金属成形机床市场规模庞大,其中北京市场规模最大,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表2 KSX-815 超精密平面磨床主要指标
工作台尺寸 (宽×长) 800 mm×1 500 mm
最大加工高度
500 mm
最大通过宽度
1 100 mm
工作台进给速度
0.01~30 m/min
砂轮尺寸 (外径×宽) Φ510 mm×100 mm
砂轮转速
1 000~4 000 r/min
砂轮最小进刀量
0.2 μm
在高精度加工的范畴内, 根据精度水平的不 同, 分为 3 个档次:
2

Oct. 2010
第27卷 第10期 Vol.27 No.10
精 度 为 0.3~3 μm, 粗 糙 度 为 0.03~0.3 μm 的 为 精密加工;
精 度 为 0.03~0.3 μm, 粗 糙 度 为 0.005~0.03 μm 的称作超精密加工, 或亚微米加工;
年度 2000 2003 2006 2007
表1 我国机床进出口情况 (亿 美元)
产值 21.97 23.80 64.00 111.9
出口 2.99 3.80 11.90 16.50
进口 18.90 41.60 72.40 70.70
消费 37.88 67.00 131.10 166.10
由于国外对我们封锁禁运一些重要的高精度机 床设备和仪器, 而这些精密设备仪器正是国防和尖 端技术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因此, 我们必须投入必 要的人力物力, 自主发展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机床, 使我国的国防和科技发展不会受制于人。
磨头0 mm/min
磨头的横向进给速度 1~4 000 mm/min
砂轮轴驱动电机
11 kW (4P)
机床尺寸 (宽×长×高) 约3 600 mm×5 800 mm×3 700 mm

2017年数控机床(CNC)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数控机床(CNC)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数控机床(CNC)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7月出版文本目录1、什么是CNC? (5)1.1、CNC 简介 (5)1.2、3C 行业风起云涌,下游几大阵营实力雄厚 (8)2、CNC 市场仍具发展前景,行业增长三重推动力 (12)2.1、消费升级:机身材料复杂化,CNC 加工时长显著拉长 (12)2.1.1、iPhone8 有望推玻璃机身,不锈钢中框带动CNC 需求 (12)2.1.2、陶瓷外观件优势多,渗透率提升拉动CNC 设备需求 (16)2.2、千元机:智能机金属渗透率提升的长尾市场 (18)2.3、更新换代:设备的升级具备内在驱动力 (26)2.4、CNC 行业未来两年仍具高增长潜力,国产CNC 将弯道超车 (30)3、真实的进口替代—CNC 市场竞争格局剖析 (33)3.1、国际巨头竞争力强劲,但并非无懈可击 (33)3.2、崛起的国产CNC (35)4、国产CNC 厂商陆续上市,发展空间有望逐步打开 (37)4.1、创世纪:国内CNC 行业龙头,未来几年仍具备成长性 (37)4.2、润星科技:借助上市公司平台,发展后劲十足 (39)图表目录图表 1:CNC 数控机床 (5)图表 2:CNC 加工的金属边框/中框 (6)图表 3:钻攻中心、精雕机、高光机 (8)图表 4:2016 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9)图表 5: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10)图表 6:金属中框锻造+CNC 工艺 (13)图表 7:小米 4 不锈钢中框加工前道锻压流程 (14)图表 8:小米 4 不锈钢中框加工 CNC 精加工流程 (15)图表 9:iPhone 6 unibody 工艺使得后盖、边框浑然一体 (15)图表 10:小米 MIX 搭载陶瓷后盖、中框和按键 (16)图表 11:高端 Apple Watch 采用陶瓷外壳 (17)图表 12:陶瓷外壳加工工艺图 (18)图表 13:2012-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其同比增长 (19)图表 14: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五强市场份额占比 (19)图表 15:2012-2016 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其同比增长 (20)图表 16:2016 年中国智能手机五强市场份额占比 (21)图表 17:2015-2016 年发布新品数量价格分布(单位:部) (21)图表 18:2016Q4-2017Q1 我国线下中高端机和千元机销量 (22)图表 19:金属机身颜值更高、质感更好 (23)图表 20:近几个月中国热销千元机 top20 一体化金属机身渗透率提升 (24)图表 21:全球智能手机金属机壳渗透率不断提高 (25)图表 22:近年来国内智能手机金属渗透率持续提升 (25)图表 23:全球手机金属结构件市场规模 (26)图表 24:国内手机金属结构件市场规模 (26)图表 25:第一代 iPhone 采用了金属机身 (27)图表 26:2008-2012 年国内手机行业快速增长 (27)图表 27:2008-201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爆发式增长 (28)图表 28:2011-2016 年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快速增长 (28)图表 29:2012-2016 年长盈精密金属结构件业务快速增长 (29)图表 30:发那科主要数控系统型号 (34)图表 31: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对比(产品售价、年利润、回收期) (34)图表 32:近 3 年主要 CNC 企业设备销量估算(单位:台) (35)图表 33:国内主要 CNC 企业 2016 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 (36)图表 34:国内 CNC 企业创世纪和润星科技的毛利率、净利率对比 (37)图表 35:润星科技近两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亿元) (39)图表 36:润星科技钻攻加工中心产销量领先(台) (39)表格 1:CNC 主要零部件及其用途 (7)表格 2:国内外主要 CNC 设备供应商简介 (8)表格 3:CNC 下游精密结构件供应商简介 (11)表格 4:不锈钢中框 VS 铝合金中框 (13)表格 5:金属中框“锻造+CNC”加工的主要设备 (13)表格 6:2012-2016 年主流手机品牌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百万部)和市占率 (18)表格 7:近几年我国手机出货量统计(百万部)及销售前五强市场份额占比 (20)表格 8:我国 16Q4-17Q1 线下市场热销千元机品牌 Top 10 (22)表格 9:2017 年上市的金属机身千元机(截止到 2017 年 5 月 26 日) (24)表格 10:15-18 年全球智能手机中高端机型 unibody 金属机身设计带来的 CNC 需求量估算 (30)表格11:15-18 年全球智能手机中高端机型不锈钢中框设计带来的CNC 需求量(以苹果手机为例) (31)表格12:15-18 年全球智能手机中高端机型不锈钢中框设计带来的CNC 需求量(以国产手机为例) (31)表格 13:15-18 年全球智能手机中千元机金属渗透率提升带来的 CNC 需求量 (31)表格14:15-18 年全球智能手机金属渗透率提升带来的CNC 总需求量(不锈钢中框采用苹果工艺情形下) (32)表格15:15-18 年全球智能手机金属渗透率提升带来的CNC 需求量(不锈钢中框采用国产手机工艺情形下) (32)表格 16:玻璃广泛使用,精雕机需求随之增加 (33)表格 17:国内主要 CNC 企业介绍 (35)表格 18:创世纪旗下品牌 (37)表格 19:创世纪五类主要产品一览 (38)报告正文1、什么是CNC?CNC 指数控机床,由于在3C 行业内大量用于产品机身和零部件的加工,因此也经常被指高速钻工中心或小型加工中心。

世界十大顶尖高端机床强国

世界十大顶尖高端机床强国

世界十大顶尖高端机床强国一、美国评价:全球高端机床领域,美国、德国、日本三国是当今世界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丰富的国家。

美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机床工业的研发,比如美国国防部等部门因其军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断提出机床的发展方向及科研任务,并且提供大量充足的经费,网罗全世界人才,尤其在发展中讲究“效率”和“创新”,十分注重基础科研。

因此先进的机床技术不断创新。

比如美国在1952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在1958年研发出更加先进的加工中心、在70年代初研制成FMS、在1987年首创开放式数控系统等。

美国不但通过结合汽车、轴承生产需求,充分发展了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所需的自动线,并且在电子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保持世界上领先,因此美国的数控机床的主机设计、制造及数控系统基础扎实,且一贯重视科研和创新,因此美国的高性能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由于偏重基础科研而忽视应用技术,叠加上世纪80年代引导的放松,致使数控机床产量增长放缓,最终于1982年被后起之秀日本超越。

从90年代起,美国开始纠正偏向,让数控机床从技术转向实用,由此产量又逐渐回升。

美国机床工业起步比英国晚50年,但在制造技术方面很快就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首位。

比如1896年福特制造出第一辆汽车,为配合汽车大量生产,格里森公司研制了一整套用于齿轮加工、测量的设备和刀具,其他公司也研制出许多新型高效的自动化机床。

1934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条组合机床自动化线。

1948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年产3000万套轴承的自动线,使汽车产量迅速提高,1950年汽车产量达到800万辆。

从此,美国机床工业迅猛发展,无论技术先进性、产量、生产规模上,长期居世界首位。

美国机床制造业在高效自动化机床、自动生产线、NC机床、FMS 等机床技术及工业生产上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的机床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保持长期领先,政府在引导加强研发和不断创新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发布时间:2021-06-04T03:02:21.42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9期作者:秦伟玲[导读] 机床是先进制造业和高档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装备,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机床是先进制造业和高档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装备,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

数控机床具有优良的加工精度和很高的生产效率,占据了机床总量的70%。

数控机床产品可分为高档数控机床、中档数控机床、低档数控机床。

高档数控机床是指具有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多轴联动、网络通信等功能的数控机床,其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高度。

1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受到国家政策重视机床行业在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被放在重要的战略高度,得到国家历届领导人的重视。

近40年来,得益于技术进步,数控机床产业的行业门槛在降低,引起变革的主要要素是数控化。

高档数控机床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基石,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制造强国的客观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强基础、补短板”的紧迫要求。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对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起到战略引领和支撑的作用。

国家近年来陆续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性和纲领性文件,从工业发展需要、产业升级需求、国家战略要求等多个维度对高档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同时,也重点指出了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应注重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突破多轴、多通道、高精度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等关键技术,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

跻身机床企业第一方阵

跻身机床企业第一方阵

跻身机床企业第一方阵
孙益民
【期刊名称】《机电产品市场》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杭州机床集团以生产磨床而著称。

“十五”期间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平面磨床、电加工机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的铸造、加工到装配的全过程生产能力。

“十一五”期间公司决心跻身国际知名机床企业第一方阵。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孙益民
【作者单位】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1
【相关文献】
1.中国跻身世界超算第一方阵 [J], 李强
2.跻身机床企业第一方阵 [J], 孙益民
3.期待中检跻身国际检验认证第一方阵——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J],
4.中国跻身世界超算第一方阵 [J], 李强[1]
5.推动本质提升跻身“第一方阵” [J], 李大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机床形势严峻,与国外的机床差距在哪里?

我国机床形势严峻,与国外的机床差距在哪里?

我国机床形势严峻,与国外的机床差距在哪⾥?机床,⼜被称为⼯业之母,制造机器的机器。

机床⾏业的上游包括钢铁、铸造⾏业,⽽下游则影响着汽车、铁路、风电、核电、船舶制造、航空运输以及关乎到国防的军⼯⾏业。

它深深影响着我国的各个⾏业,也影响着我们⽣活的各个⾓落。

我国作为世界第⼀机床⽣产和消费⼤国,年度数控机床的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民币,全球机床市场三分之⼀属于中国,如此⼤的市场容量,为何我国机床业的发展依旧艰难?国产机床与外国的差距到底在哪⾥?“我国的⼯业起步晚、技术落后,⽽且⼏乎是在⼀穷⼆⽩的境况之下开始的,机床也在其中。

“1958年,在国外援助之下,我国研制出了第⼀台数控机床,从此开始数控机床的发展之路。

到了六⼗年代,欧美对中国进⾏技术封锁,也停⽌对中国的援助,机床⾏业依靠着⾃⽴更⽣发展出⼗⼋家⾻⼲企业,也就是后来的机床⾏业“⼗⼋罗汉”。

这⼗⼋家企业默默⽀撑着我国当时整个装备制造业乃⾄⼯业的发展,但随着市场及政策的变动,使昔⽇名扬天下的⼗⼋罗汉,听上去更像是⼀个隐退江湖后的传说。

取⽽代之便是中国机床⾏业的四⼤⽀柱企业,沈阳机床、⼤连机床、秦川机床、昆明机床。

2008年时,世界机床企业产值排名中,德国通快以25.3亿美⼑居⾸,亚军⽇本⼭崎马扎克21.6亿美⼑,季军是21.4亿美⼑的德国吉德曼(GILDEMEISTER)。

其后是⽇本⼤隈、⽇本天⽥(AMADA)、美国MAG、⽇本森精机、中国沈阳机床、⽇本捷太格特(Jtekt)、中国⼤连机床。

TOP10⾥,两家德国企业,五家⽇本企业,⼀家美国企业,两家中国企业。

⼗年后,2018年,当年排名第⼀的德国通快营收已超41亿美⼑,排名第三的德国GILDEMEISTER的DMG已与排名第七的⽇本森精机合并为MORI-DMG,年营收同样超过40亿美⼑。

当年排名靠后的⽇本捷太格特,凭借机床和汽车零部件两线业务⾼速发展,年营收规模蹿升超过130亿美⼑!连当年籍籍⽆名的台湾地区的友嘉机床集团,通过不断并购和发展,年营收也超过了22亿美⼑。

盘点全球最有实力的十大机床设备制造商

盘点全球最有实力的十大机床设备制造商

盘点全球最有实力的十大机床设备制造商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装备,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与战略地位,体现国家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

全球最有实力的机床设备制造商应该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吧。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盘点全球最有实力的十大机床设备制造商,希望你们喜欢。

最有实力的十大机床设备制造商:沈阳机床厂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12月通过对沈阳原三大机床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第二机床厂(中捷友谊厂)、辽宁精密仪器厂资产重组而组建。

1996年7月18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410。

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中国的沈阳、昆明以及德国的阿瑟斯雷本。

2004年机床产销量突破 5万台,其中数控机床产销量突破6千台,机床产销量多年来始终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公司主导产品为金属切削机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数控机床,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镗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钻床、高速仿形铣床、激光切割机、质量定心机及各种数控专用机床和数控刀架等;另一类是普通机床,包括普通车床、摇臂钻床、卧式镗床、多轴自动车床、各种普通专机和附件。

共300多个品种,千余种规格。

市场覆盖全国,并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公司的中高档数控机床已成批量进入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的核心制造领域;“十五”期间囊括机床行业三个“十五”科技攻关课题项目,研制的轨道梁加工生产线等数控机床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4年成功并购具有140年重型机床制造历史的德国希斯公司,重组了素有“中国金牌出口基地”之称的云南CY集团有限公司,标志公司已经开始步入国际化经营轨道。

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创建世界知名公司。

最有实力的十大机床设备制造商:大连机床厂大连机床集团始建于1948年,以几十个“中国第一”而闻名全国,是全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排头兵企业。

特别是“十五”以来,大连机床集团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发展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企业的数控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以及高速数控机床、高速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和数控功能部件的设计、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突破了一批制约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

植入智能技术老机床起死回生——江苏晨光为国内若干知名企业实施

植入智能技术老机床起死回生——江苏晨光为国内若干知名企业实施

2 2017年前三季度机床工具行业运行分析 与外贸情况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呈现 恢复性增长,进出口形势也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根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行业主营业务收人约 为7641亿元,同比增长8.8%;利润总额约为481亿 元,同比增长22.2%。

从细分领域主营业务收入同 比增速看,金属切削机床同比下降0.8%,金属成形 机床同比增长14.5%,工量具同比增长16.3%。

与 长期投资相关的金属切削机床产品持续走弱,中短 期消费类工业品仍呈现显著增长。

根据机床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显示,行 业运行呈现以下趋势:需求小幅下降,收入小幅回升。

2017年1-9 月,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6.3%,其中金 属切削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10.7%,金属成形机 床新增订单同比增长11.3%。

全部重点联系企业 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

金属加工机床主 营业务收人同比下降10.8%。

其中,金属切削机床 主营业务收人同比下降15.7%;金属成形机床主营 业务收人同比增长12.2%。

工量具主营业务收人 同比增长20.6%。

生产小幅下降,库存小幅下降。

2017年1-9 月,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同比下降3.7%。

其中,金属 切削机床产量同比下降7.2%,金属成形机床产量 同比增长13.7%。

全部重点联系企业的产成品存 货同比下降3.5%。

金属加工机床产成品存货同比 下降5.0%〇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同比下降4.1%,金 属成形机床同比下降11.4%。

工量具产成品存货 同比下降6.3%。

利润回升,亏损面小幅收窄。

2017年1-9月, 全部重点联系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3.9%,金 属加工机床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0.4%。

其中,金 属切削机床同比下降28.7%,金属成形机床同比增 长22.2%。

工量具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7.9%。

全部 重点联系企业的亏损企业占比为37.9%,金属加工 机床亏损企业占比为41.1%,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为 45.6%,金属成形机床为19.0%。

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与发展——现代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发展研究及战略

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与发展——现代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发展研究及战略

作者简介 : 宪玉, : 孔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 工作单位 :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9 ・ 2
科 技 论 坛
密山市 晴雨预报指 标
张 伟 江 娟
( 黑龙江省密山市气象局 , 黑龙 江 密山 18 0 ) 5 30 摘 要: 通过对密 山地 区2 0 — 0 1 降水的分析 , 002 1 年 我们总结 出了密山地 区晴雨预报 指标 , 同的气象要 素组合的 晴雨条件。 不 关键词 : 晴雨预报 ; 指标条件 ; 预报考核
现代高科技领域新技术的发展 , 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6微米上 0 2 Im。英 国 Cafl ^ . 0 X rn e i d精密加工 中心于 19 年研制成功 O M 91 AG 升到亚微米, 纳米级。 在这个过程中超精密加工技术就能实现。 超精密生 2 0 50多功能三 坐标 联动数控磨 床, 其工作 台尺寸为 25 0 m × 0r a 2 发展水平 。 50 。 0 mm 该机床采用油膜轴承技术, 有利于减小振动, 实现运动的平稳控 4  ̄的切割 , , V3  ̄ 研磨 并利用声 , , 光 电和其他能源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 并结 制。其无损磨削速度可达 10— 0 0 3 0加工表面粗糙度为 1— O t 形状 0 5n, o 合各种加工方法的复合加工方法 , 前 , 目 传统的加工方法仍然是占主要地 误 差 小 于 5 m / ,亚 表 面损 伤小 于 1 m。Caf l 学 P u m 0 rn e i d大 al 位在世界各地以及我国。 S oe等 人 汁制造了新型超精密磨床 , hr 设 机床主轴采用油膜轴承 功率 在全球竞争激烈的今天 , 超精密加工是机械制造行业中极具竞争力 可达 1k , 0 W 材料切削速度可达 2 0。该机床具 0 的动静态特性, 的超精密加工技术 , 把握超精密机床 的发展趋势 ,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制造 其静态刚度大于 1O , 0 N 运动件质量小于 7 0k 5 g共振频率大于 10 z 0H 。 精密新技术 , 自主创新 , 自主研发 , 本 超精密加工设备水平, j 对促进 亚表面损伤 P v值小于 1 m。 本 T Y T — 日 O O A公司生产的 A N 1 H 0型 中国的经济以及社会发展 ,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效专用超精密车床, 机床主轴采用空气轴承, 最大加工直径为 10 m 0r , a 1 超精 密加 工技术 刀架设计成滑板结构。直线移动分辨率为 0 1 m 采用激光测量反馈 . ' 0 超精密加工技术适应现代高技术的需求而发展起来先进的技术, 是 系统, 定位精度全行程 0 3 m B轴回转分辨率为 1 ”。砂轮轴由气 . ’ 0 . 3 指 加工 精度 控 制在 10 m 以下 ,表 面粗 糙度 在 2 n 以下 的加工要 动透平驱动, 0 0m 转速为 100 0d 0 0 m i n。该机床加工的模具形状精度为 求。超精密加工综合应用了柳械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是高科技领域中分 、 0 5 I . n 0 ,表 面粗 糙 度 R 0 2 m 。 日本 F N C公 司研 制 的 a. 5 0 A U 的基础 , 在国防军事以及国民经济建设, 都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 R B N N 一 O O A Oa 0i B超精密加工机床 , 该机床利用了 F N C公司的 A U 超精密加工的方法主要有 以下几种: 刚石刀具镜面切削 超精 纳米级控制技术, ( 1 淦 直线轴( 、 Z) X Y、 分辨率可达 lm 旋转轴 、 分辨 n, C) . 1 O 进 密磨削加工, 主要加工对象是玻璃、 陶瓷等硬脆材料;超 精密研磨加工 、 率为 0 00 。。机床的运动部件全部采用空气静压支承结构 轨 、 ( 3 抛 、 利用特殊磨料可研抛出极高质量的表面I 超精密特种加工, 圯 ( 4 ) 是利 给丝杆螺母副、 驱动电机) 将系统的摩擦减小为 0 , 。机床的发热量仅为 W 通过供给机床医缩空气可使温升控制在 ± . 。C 0 1 。利用该机床可 0 用声 、 、 磁等能源的非传统加工方法; 光 电、 复合加工, 综合采用几种不 5 , 同 的加工方法 。 实现 铣削 、 和高速刻绘加 工 。 车削 2超精 密机 床的发展 现状 2 国内超精密机床的发展腈况。北京机床研究所自主研发了一系 2 如 Q A E系列超 精密 光学 镜 面 2 1国外超精密机床的发展情况。 我国虽然是制造大国, 但还不是一 列具 有 自主知 识产 权 的超 精 密机床 , S U R 个“ 制造强 国”与发达的国家相 比仍存有差距 , 、 德 国在上世纪 7 铣床 、P E E 0 , 美 英、 0 S H R 2 0超精密球面镜加工机床 、A O T 5 纳米级车铣 N N —M O A 8 0 这些机床的轴系精度 于 扑 年代就开始生产超精密机床产品。不倪 套水平高, 而且可批量供 复合加工机床和 N 度分析 了影 响机床加 工精度 的 因素,既对我 国超精密加工技 术装备研究与发展提 出了一点建议 , 从 也对我 国 超精 密加 工机床 的研发提 出了一点建议 。

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的合理化建议

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的合理化建议

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的合理化建议李长明【摘要】机械制造工艺在传统技术上进行了改进与革新,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传统机械制造工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若技术上不改进、精密度方面不提高则很难适应现代机械制造的需求.基于此,对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特征进行探究,寻求有效的改进措施,为机械制造工艺行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期刊名称】《中国设备工程》【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2页(P123-124)【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精密加工技术;改进建议【作者】李长明【作者单位】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莱芜 27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传统机械制造行业不管是在工作环境或是生产效率等层面都处于低端水平,在生产中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很难适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已然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因此开展对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的探究,分析机械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优化技术创新,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长久发展做出有力的技术支撑。

1.1 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具备相关性机械制造与精密加工技术的有机结合,将两者的特征进行完美融合,从而使机械制造工艺发展步入了更高的发展平台。

单从机械制造工艺层面上来看,其所具有的先进性这一特征几乎横贯制造行业的方方面面,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机械加工的整个阶段中,不仅要对产品的研发、工艺设计研究等内容进行细致、全面地分析,而且还应对材料加工成产品后期的销售等内容进行研究,寻求各自之间的关联性,在加工中如果任一环节出现疏漏都会使得产品的机械制造与精密加工之间的关联性出现差错,影响生产效率,对企业的生产声誉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管理中,管理人员应提高认识,了解产品的多样化形式,尤其是针对加工中的薄弱区域应做好强有力的监督,最大限度地确保产品质量达标,为企业创造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精密机床水平2017
目前数控机床产品中,中低端产品占据主力,高档数控机床仍是短板。

而高档数控机床是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发电设备制造这四大领域的必需,是产业升级的必备。

专家认为,2014
年中国数控机床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平稳发展,预计数控机床产量将略有增加,进口需求依旧很大,但需求更偏向于高端产品,同时中端产品在国外实施本地市场化服务后也将有所增加。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现状数控机床行业如今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高端数控机床进口占主导。

从数控机床进口量的相关数据来看,2012年11月起,我国数控机床进口量整体呈现下行趋势,然而进口价却一直在上升,这可以表明高端数控机床进口量持续上升。

不说机床本身,数控机床是机床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主要产品,其数控系统的水平是判定数控机床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然而,中国90%的数控系统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国产数控系统,尤其是高档数控系统与国外技术相比,无论是加工精度、稳定性还是可靠性方面,差距依然十分明显。

专家分析,2014年数控机床行业在国家继续稳增长、调结构的大环境下,必须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在现有中端取得成果基础上发力高端,一方面需要面临国外产品以及合资产品挤压国内中端市场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挤入高端市场,摆脱受制于人的严峻形势。

同时在国家现有专项支持基础上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以企业为主题,以创新为驱动力,多家企业参与共性技术研发,引入科研院校参与,实行公私合营伙伴关系(PPP)推进研发等。

从国产数控机床行业整体来看,我国高档数控机床是行业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产业升级的最大阻碍。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计划实施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这一科技重大专项,包括十多个项目,五十多个课题,围绕数控机床系统、功能部件、数字化工具系
统及量仪、冲压设备、锻造设备等作了详细的研究发展计划。

因为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高档数控机床更是国防、航空、汽车等几大制造行业的根本设施,只有控制了高档数控机床的应用,才能在装备制造产业上占据制高点。

国产数控机床发展形势
相关市场统计数据表明,国产数控机床主要以中低档数控机床为主,而中高端数控机床市场主要被外商占领。

从一些专业采购网站,比如乐百供采购网上的机床产品信息来看,大多高档数控机床都是外国品牌。

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行业需求量也在大幅增长,相应的,国产数控机床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我国数控机床产品技术无论是在高速化、精密化还是复合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在可靠性、精度等方面还是和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相关内容,就在深圳机械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