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病毒的遗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制因子敏感突变(suppressor sensitive mutation,sus),其实质是原 来正常的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因而 翻译提前终止,不能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 。带有sus突变的噬菌体在感染一种带有抑 制基因(suppressor,su+)(许可条件) 的宿主菌时能产生子代,但在感染另一种 没有抑制基因(su-)(限制条件)的宿主菌 时,不能产生子代。野生型噬菌体在这两 种宿主中都能产生子代。
二、病毒的基因组
根据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以及其转录 mRNA、指导蛋白质合成与病毒复制表达 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将其分成6种类型: 双链(ds)DNA病毒基因组 单链(ss) DNA病毒基因组 正链(+) RNA病毒基因组 负链(-) RNA病毒基因组 双链(ds) RNA病毒基因组 反转录病毒基因组
Benzer的重组测验
可用以下公式计算相邻不同位点的遗传距离:
2 rII重组噬菌体数 Rf 总噬菌体数
由于在E.coli B平板感染后得到的噬菌斑 数为群体总数,在E.coli K12 (λ )的噬菌斑 为基因内重组所得到的野生型的噬菌体数,所 以以上公式可以表示为:
2 在E.coliK( )上生长的噬菌斑数 Rf 在E.coliB上生长的噬菌斑数
这一测定方法
称为重组测验( recombination test),它是以 遗传图的方式确 定突变子之间的 空间关系。
实际上所观察的最小重组率为0.02% ,即 0.02个图距单位,还没有发现小于这个数值的 重组率。
二、T2 突变型的两点测交与作图
T2品系噬菌体两个特定性状:
噬菌斑的形态(r-或r+) 宿主范围(h-或h+)
二、基因内互补
通常同一顺反子内两个突变是不能互补的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这种例外发生于同一基 因内两个不同位点突变致使同一种多肽转变成 两条分别在不同位点上发生变异的多肽链,而 后将这两条多肽构成双重杂合子,这两者配合 起来,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酶活性部位的恢 复,这种现象称为基因内互补( intragenic/intracistronic complementation),又称等位(基因)互补 (allelies complementation)。
确定四个基因的排列顺序时,首先只 考虑rb,rc和h,进行rc-rb+×rc+rb-的杂 交,得到的重组值与rb-h间的距离进行比 较,若rc-rb>12.3=rb-h,则h位于中间, 即排列顺序为rc-h-rb。 剩下的是ra在h的哪一边?答案是rarc-h-rb和rc-h-rb-ra都正确,因为T2噬菌体 的连锁图也是环状的。
h
rc
rb

ra T2的连锁图,只注明4个基因
三、λ 噬菌体的三点测交与作图 Kaiser在1955年最早进行了λ 噬菌体 的重组作图试验。他用紫外线照射处理得 到5个λ 噬菌体的突变系:
s 系:产生小噬菌斑 mi系:产生微小噬菌斑 c 系:产生完全清亮的噬菌斑 co1系:产生除中央一个环之外其余部分都 清亮的噬菌斑。 co2系:产生比co1更浓密的中央环噬菌斑。
- -
重组值 24%
5.9
6.4 12.30%
h+rc-×h-rc+
39
59
0.7
0.9
1.60%
每一杂交得到一连锁图:
ra
24.0
h
12.3
rb
h
1.6
rc
h
三种不同的重组值,表示三个r基因的 座位是不同的,所以有4种可能的连锁图: ra rb rc h
ra
ra ra
rb
h rc
rc h h rc rb rb
如果编码多肽链中某一氨基酸 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多肽 链合成到此便会中断,从而使多肽 链变短而失去活性。这种突变称为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 各种无义突变都是条件致死突变, 因为有相应的无义抑制基因(su+) 。
这些sus突变型之所以在带有相 应的抑制基因宿主中可产生后代, 是因为翻译过程中,在终止密码子 处插入一个特定的氨基酸,防止在 终止密码子位置上提前终止。如琥 珀突变就有许多种抑制基因,各插 入某个氨基酸以防止提前终止(见 表2)。
2、噬菌斑形态和宿主范围的突变型
噬菌斑形态突变型:突变后有的是由于侵 染宿主细胞后溶菌速度的快慢而形成大小不同 的噬菌斑(plaque)。另一些则是由于被感染 细菌全部或是部分被杀死而形成清晰或混浊的 噬菌斑。 宿主范围的突变型:噬菌体感染细菌时, 首先吸附于细胞表面的专一受体上,这是由受 体的基因控制的,如果受体发生改变,有可能 使噬菌体不能附着,从而该噬菌体的宿主范围 就缩小,另外,噬菌体突变也可以扩大寄生范 围。
第二节 噬菌体的增殖与突变型 一、噬菌体的增殖 二、噬菌体的突变型
第二节 噬菌体的增殖与突变型 一、噬菌体的增殖 二、噬菌体的突变型
一、噬菌体的增殖
1、烈性噬菌体的增殖: 感染宿主细胞后就进入裂解反应,使 宿主细胞裂解。 整个过程包括: 吸附������ 侵入������ 生物合成������ 装配 裂解和释放。
② 噬菌体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噬菌体的DNA 复制以后,因此从单个混合感染的细菌中可以 得到亲代噬菌体和重组噬菌体; ③ 噬菌体不同基因型之间可以发生多次 交换; ④ 在噬菌体中基因重组率可以随着宿主 细胞裂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因此噬菌体杂交时,应该注意: ① 控制每种亲代噬菌体基因型的投放量。 ② 控制允许发生复制和重组的时间。
表1 不同宿主菌中sus突变噬菌体的表型
噬菌体基因型
野生型 sus amb susຫໍສະໝຸດ Baiduoch sus op
宿主菌基因型
su+ su+ amb + + su+ och + + + su+ op + +
注:“+”:产生子代,“-”:不产生子代
根据在带有专一性抑制基因的宿主中 的非致死性,可以将sus突变分为3类:琥 珀突变(amber,amb)、赭石突变( ochre,och)和乳白突变(opal,op), 它们相应的密码子为UAG、UAA和UGA。这 些终止密码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称为无 义密码子(nonsense codon),是蛋白质 合成的终止信号。
表2 琥珀抑制基因的实质
琥珀型抑制 插入的氨基 基因 酸 合成的蛋白质占野生型 比例/% 赭石型抑制 基因
su1+
su2+ su3+ su4+ su5+
丝氨酸 谷氨酰胺 酪氨酸 酪氨酸 赖氨酸
28
14 55 16 5
+ +
携带su+突变型的菌株实质是tRNA基 因发生了突变。 例如酪氨酸密码子是UAC,其反密码 子是AUG。置换突变使UAC变为无义密码 子UAG后翻译便到此停止。如果酪氨酸 tRNA基因发生突变而使它的反密码子由 AUG变为AUC,这一反密码子便能识别无 义密码子UAG,可是它的3′端上仍然携 带着酪氨酸。因此这一突变型tRNA能使 无义突变密码子位置上照常出现酪氨酸 而使翻译正常进行。
3.83 6.21
虽然将真核生物中两点测交和三点 测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噬菌体杂 交,但是两者在杂交机制上是完全不同 的: ①噬菌体在杂交中,每个亲代对子代 所提供的遗传贡献取决于感染细菌时每 种亲代噬菌体的相对数量。如基因型A与 基因型B的亲代比=10:1,则产生重组 子代的数量A型常多于B型子代数。
r-:噬菌斑形态突变型,快速溶菌,产生大的有 明显界限的噬菌斑。 r+:噬菌斑形态为野生型,缓慢溶解产生界限不 清的小噬菌斑。 h+:能够溶解E.coliB品系,不能溶解E.coliB/2品系 h-:宿主范围突变型,既能溶解E.coliB品系也能 溶解E.coliB/2品系。
h-r+、 h+r-混合感染E.coli B ,子代噬菌体再感染E.coli B和 E.coli B/2,得到四种噬菌斑(透 明、小;半透明、大;半透明、小 ;透明、大)。子代的基因型分别 为h-r+、h+r-、h+r+、h-r-。
Kaiser用s co1 mi×+++杂交,后 代有8种类型。病毒是单倍体,与二倍体 生物不同,亲本组合与重组交换的组合 可直接从后代中反映出来。8个类型中数 目最少的两种类型就是双交换的结果, 频率最高的两种是亲本类型,其余的为 单交换类型。
表4 λ 噬菌体s co1 mi×+++杂交结果及重组值计算
第四节
噬菌体突变型的互补测验
一、互补测验与顺反子 二、基因内互补
一、互补测验与顺反子
重组测验是以遗传图距的方式确定基 因的空间关系,而互补测验则是确定突 变基因的功能关系。 1957年Benzer以大肠杆菌T4噬菌体 为材料,通过互补实验,在DNA分子水平 上,研究快速溶菌突变型rⅡ的基因精细
结构。
不同速溶性噬菌体的突变在表型上 不同,可分别写成ra-、rb-、rc-等,用 h+rx-×h-rx+获得的试验结果如下:
表3 h+rx-×h-rx+噬菌斑数目及重组值 每种基因型的%
杂交组合 h+ra-×h-ra+ h+rb-×h-rb+
hr
34 32
+ -
hr
42 56
- +
hr
12
+ +
hr
12
第九章 病毒的遗传分析
重点:顺反子的概念;噬菌体的重 组测验、互补测验和缺失作 图。 难点:噬菌体的互补测验和缺失作 图。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基因组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 二、病毒的基因组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
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包裹的DNA或RNA 组成。

病毒的分类 通常按宿主类型病毒分为: 1)噬菌体(phage): 细菌病毒、真菌病毒 2)植物病毒(plant virus): 感染高等植物、藻类等真核生物的病毒 3)动物病毒: 昆虫病毒和脊椎动物病毒
s + mi
+ co1 + 合计
5
13 2091
从双交换的类型可知,这3个基因的 次序就是s-co1-mi。s与co1的图距应为 3.83cM;co1 与mi之间则为6.21cM;因为 有双交换的存在,s与mi之间的图距则为 8.32+2×0.86=10.04(cM)。 3个基因的遗传图: s co1 mi
表现型 +++ s co1 mi s++ + co1 mi s co1 + ++ mi 数目 975 924 30 32 61 51 占总数比例/% 90.82 2.97 5.35 0.86 100 √ 3.83 √ √ √ 6.21 8.32 √ √ 重组值/% s-co1 co1-mi s-mi
2、温和噬菌体的增殖 其感染周期有两种途径:即裂解 途径和溶源途径,分别称为裂解周 期(lytic cycle)和溶源周期 (lysogenic cycle)。 用紫外线或化学物质如丝裂霉 素C诱导,温和噬菌体可从溶源周期 转变为裂解周期。
诱导
二、噬菌体的突变型
1、条件致死突变型 温度敏感突变(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tion,ts),野生型噬 菌体能在很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内感染宿 主并进行繁殖,而热敏感突变型通常在 30℃(许可条件)感染宿主进行繁殖, 但在40~42℃(限制条件)就是致死的 ,不能形成噬菌斑;冷敏感突变型在较 低温度下就致死。
第三节
噬菌体突变型的重组测验
一、Benzer的重组测验与基因的精细 结构分析 二、T2 突变型的两点测交与作图 三、λ 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与作图
一、Benzer的重组测验与基因的精细 结构分析
1955年,Benzer :噬菌体遗传区的精细结构 1、用T4的两种rⅡ突变体共感染E.coli B; 2、形成噬菌斑后收集溶菌液,将此溶菌液等分 成两份; 4、取一份溶菌液,再感染E.coli B;取另一份 溶菌液感染E.coli K(λ )。 5、观察每份溶菌液所产生的噬菌斑的数目。
Benzer的互补试验: ①用两个不 同的rⅡ突变型 rⅡA和rⅡB同时 感染E.coli K12 (λ),结果可以 互相弥补对方的 缺陷,共同在菌 体内增殖,引起 溶菌,释放原来 的两个突变型。
②用rⅡA中 的两个突变型 ,共感染或用 rⅡB中的两个 突变型共感染 E.coli K12 (λ )菌株,都不 能互补,不产 生溶菌现象。
互补测验又称 为顺反测验(cistrans test),所 用的两个突变如果 分别位于两条染色 体上,这种组合方 式称为反式排列, 如果两个突变同时 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则称为顺式排列 。
利用反式排列可以检验突变之间的 关系。如果两个隐性突变表现出互补效 应,则证明这两个突变分别属于不同基 因;反之则证明这两个突变是在同一基 因内。顺式排列只是作为对照。 Benzer将这样一个不同突变之间没 有互补的功能区称为顺反子(cistron) 。一个顺反子就是一个功能水平上的基 因,因此顺反子和基因是等同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